速度收藏!100篇文史哲高质量文章
-
自恋型人格,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作者丨陈赛 “自恋” (narcissism) 这个词其实是来自西方的词语。在中国的文化当中,原来很少谈 到一个人的自恋,我们的文化好像更讲究人要谦卑、要虚心。那些过于肯定自己、凸显 自己的人往往是跟我们的文化传统相冲突的。所以“自恋”在我看来,是一个新问题。 最近这些年来,自恋似乎成了越来越明显的一个心理现象。人们对自己的外…
-
中国是否有形而上学? “做中国哲学”再思考
陈少明|著 原载于《哲学动态》2019年第9期 01 “中国哲学”的界定 这个界定是整个论述的基础。为了加深印象,我先采取排除法,即从中国哲学“不是什么”入手。 首先,“中国哲学”并非中国哲学史。哲学史作为一个学科,是西学传进中国以后,我们的前辈借助西方哲学的概念框架,对中国古典思想做重新整理与叙述的产物。这个学科建立的意义,让中西文化在形而上的层次上,提…
-
中国式聊天:表面上聚在一起,实质上没有什么生命交流
作者丨杨照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聊天能力正在快速衰退。 在跟朋友的聚会中,我们的聊天话题永远都只能围绕着明星的八卦、别人的隐私、生活的牢 骚,除此之外,再也聊不出什么新鲜的有质量的内容。因为缺乏真正的文化生活,我们无法 跟人聊对世界的深层次认知,只能无休止地堕入窥探他人隐私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对此,台湾作家杨照发出了自己的审思:“人与…
-
哲学家们如何思考人生|10个思想实验
文|伊夫 ·博萨尔特 编辑排版@超人文史哲 更多文章请前往微信公众平台@超人文史哲 回复“干货” 古希伯来有句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句话大概展现了人类对自身思想局限 性的承认以及无奈,带着调侃的意味。但是,谁能阻止思考继续呢?小到今天午饭吃什 么,大到什么是“我”活着的意义,神明是否真的存在,人类在哲学思考的道路上从…
-
哲学的终极问题是什么?
作者「威尔 · 杜兰特,文章来自《哲学家》 一、作为粉碎机的哲学 哲学的兴起,往往预示着文明的衰败。 思辨源于自然,产生了自然主义;哲学于人而言,先是一种心理奥秘,进而成为一种社 会特征,并产生了个人主义。 哲学家并不总是渴望这些结果,但他们确实成就了这些结果。 他们觉得自己是国家不情愿的敌人:他们从人格的角度看待人们,而国家从社会机制的…
-
有思想的人,注定孤独
哲学家的独身一定也包含着某种智慧是解读生命的一种特殊方式 有人说:有思想的人,注定孤独。 请看这些伟大的名字:柏拉图、薄伽丘、毕达哥拉斯、普罗提诺、奥古斯丁、帕斯卡尔、 笛卡尔、霍布斯、洛克、斯宾诺莎、伏尔泰、休谟、莱布尼茨、康德、爱默生、叔本华、 尼采、斯宾塞、克尔凯郭尔、荷尔德林、维特根斯坦…… 假如没有这些鼎鼎大名的人物,试想西方哲…
-
有思想的人,具备这三个特征
有思想的人,不会因异见而焦虑 有思想的人,通常是不合群的 有思想的人,崇尚独立的人格与尊严 哈耶克说:长远而言,是观念,因而也正是传播新观念的人,主宰着历史发展的进程。 事实上,这个世界就是由极少数思想统治的。无论是早还是晚,无论是好还是坏,危险的 始终是思想,而不是既得利益群体。 然而,几乎所有伟大的思想者,都遭受过社会的偏见和不公正待遇。但是…
-
一张表读懂中国古代哲学史
先 秦 - 明 清 编辑排版@超人文史哲 更多文章请前往微信公众平台@超人文史哲 回复“干货” 先秦哲学 人 物 思想 孔 子 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复周礼 仁学:克己复礼;能行五者于天下(恭、宽、信、敏、惠)为仁由己不由人;己欲立而力人, 己欲达而达人;仁者…
-
一个民族想被人尊重,就一定要有哲学思维
作者「张汝伦 本文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张汝伦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哲学学院联合主办 的“艺沁人文、笃志商道——2016复旦大学 EMBA 人文盛典”上的演讲摘编。 一个民族如果想被人尊重,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就一定要有哲学思维,一 定要学习哲学。人类如果想要前进,就要不断超越自己,而只有拥抱哲学,才能达 到这个境界。 01…
-
其实,我们从未远离中国哲学 杨向华
《中国哲学十五讲》封面上,“中国哲学史的工作如何才能更具当代性,如何让 伟大的先哲们成为我们的同时代人",不仅是郑重的考问,而且是殷切的期望。 多年来,北京大学哲学系杨立华教授孜孜以求的就是"照着讲"和“接着讲”,既 续写中国哲学的辉煌,又弘扬中国思想的力量。 “哲学研究应当回到对文本的深入体贴和解释中去。只有尊重文本才能深入,只&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