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阿泰德篇》

柏拉图-《泰阿泰德篇》-在线阅读:https://www.chaoren.club/8312.html

提要

这篇对话中有三个人在讨论什么是知识,苏格拉底、塞奥多洛和泰阿泰德。塞奥多洛是个老人,一位杰出的数学家,而泰阿泰德是塞奥多洛的学生,年轻、可爱、有礼貌,受过良好的教养,理解力敏锐。苏格拉底说自己怀疑泰阿泰德是否真的很聪明,泰阿泰德则回答说自己并不聪明,但想要有知识。苏格拉底说:“那么你确实具有哲学家的气质,因为哲学始于疑惑。”由此出发,他们开始讨论什么是智慧?“知道”是什么意思?

仅当读者牢记苏格拉底的观点,美德就是知识,才能明白这种对知识性质的探讨是深刻的,严肅的。成为聪明人就是成为善人。对话的文本与基督的话语在精神上一致,“愿行神之旨意者会知道这个教义。”对柏拉图来说,苏格拉底的生活和死亡是对他的真理的最终证明。

然而,对话没有给出知识的定义。我们只看到知识不是什么。知识既不是感覺1对话中所用感覺一词的希腊文是auoθnoìs(英文译成 perception),该词含义较广,既包括视、听、触等感覺,也指对事物的察覺,还包括快乐和痛苦等情感,以及欲望和恐惧等情绪。柏拉图在本篇对话中主要是在感覺的意义上使用该词,故中译文在大多数场合下译为感覺,作动词时译为覺察。,又不是真实的意见,亦非伴有理性解释的真实看法。即便如此,我们仍旧可以从对话中的一段离题话中得到启示。对话中的苏格拉底被允许离题发挥,因为在此处,苏格拉底说他们是三个自由人,能够支配他们的时间,绝对没有必要匆匆忙忙,塞奥多洛和泰阿泰德对此则表示热烈欢迎。塞奥多洛说:“对我来说,我宁可听你讲离题话。”他也相当理解苏格拉底的论证,“以你知道的事物为例。你可以假设它们是你既知道又感觉到的其他事物,或者是你不知道但确实感觉到的事物,或者你会把你既知道又感觉到的两样事物混淆。”

这个时候泰阿泰德绝望地想要放弃。他说:“我现在比先前更加茫然了。”

塞奥多洛和泰阿泰德,以及读者,看到苏格拉底停止争论时会有不同的体会。智慧之人反对那个老是忙忙碌碌的世俗之人。对那个大忙人来说,生命就是一场追求成功的赛跑。他会因此而变得非常敏感和胆小,他的灵魂是渺小、邪恶的。对危险的恐惧过多地得到证实,会对他的诚实、成长和独立起恶劣影响。然而,他确实知道什么是生命,该如何对待生命。除了这种人之外,还有智慧之人。他确实有知识,但经常显得非常贫穷。他甚至不擅长日常谈话,因为他不知道那些可供大众消遣的丑闻,这些事不会使他感兴趣。如果有人在骄傲地炫耀家世的高贵和富裕,他会忍不住嘲笑这种人。他会对自己说:“这个家伙如果一直往前追溯自已的祖宗,那会怎么样?”这句希腊语如果译成英文谚语,就是“亚当掘地、夏娃纺纱的时候,有谁是贵族?”但若情况发生改变,那个智慧之人把世俗之人引向高空,沉思公正与不公正、幸福与不幸,它们是什么样一类问题,那么这颗狭隘、渺小的心灵会感到沮丧和困惑。他只相信能用手把握住的东西,对他来说,不可见就是不存在。他不懂得什么是生活,而真正地活着就是努力变得尽可能像神。他不知道对活人有什么惩罚,这种惩罚不是坐牢,也不是死亡,而是必定会长得越来越像他自己。2意即越来越恶。

在对话结尾处,苏格拉底对泰阿泰德说,尽管他们没有得出结论,但这场争论仍旧对他们有用,因为他们现在已经学会了“不知为不知”。

  • 1
    对话中所用感覺一词的希腊文是auoθnoìs(英文译成 perception),该词含义较广,既包括视、听、触等感覺,也指对事物的察覺,还包括快乐和痛苦等情感,以及欲望和恐惧等情绪。柏拉图在本篇对话中主要是在感覺的意义上使用该词,故中译文在大多数场合下译为感覺,作动词时译为覺察。
  • 2
    意即越来越恶。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
(0)
关注微信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