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声明:本站绝无任何宗教信仰,积极拥护各项国家政策。本站资源仅用于个人学习使用。
关于《圣经》各个中文译本的两篇对比文章:
- 中文圣经译本流源:https://www.chaoren.club/9828.html
- 中文圣经版本比较:https://www.chaoren.club/9827.html
可以看到中文译本的网站:http://www.godcom.net/——这个网站也跟本站没有任何关系。
写在前面
本站出于学习方便,使用现代中文译本(1997年修订版),并精简了。
- 关于现代中文译本:现代中文译本,是于1979年出版的中文圣经译本,又于1997年出版《现代中文译本修订版》,对象是刚接触《圣经》的读者。此译本的翻译工作开始于1971年,由许牧世教授、骆维仁博士、周联华博士、王成章博士和焦明女士等人所翻译。译者有鉴于华人最常用的《圣经和合本》字句暗晦难明,与现代中文的文句有差距。其次,考古学发现许多较接近使徒时代的原文圣经抄本,用此作为译本的依据,更能有效阐明真理。故此译者决定出版通顺易懂、又具时代特色的《圣经》。(原文可以参考:http://www.godcom.net/xdzw/--这个网站跟本站没有任何关系)
- 关于去掉句前编号:《圣经》各个译本,每一句前边是有编号的,主要便于学术深入研究使用。但在《圣经》的原始手稿中是没有章节编号的,《圣经》最初的文本是连续书写的,没有像现在这样明确的章节划分。章节编号是后来逐渐添加上去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查找、引用和研究经文。例如,旧约圣经的章节划分主要是在公元 13 世纪由犹太学者雅各·本·哈雅因确定的,而新约圣经的章节划分则是在公元 13 世纪由一位名叫斯蒂芬斯的学者完成的。章节编号在现代的很多用途中也很重要,比如在教会讲道、学术研究等场景中,方便人们准确地定位和引用经文。但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编号的存在可能会显得有些生硬和学术化,影响阅读体验,故而去掉了编号。去掉编号后,《圣经》的文本就会更像一本普通的文学作品,使读者在阅读时有流畅的体验,不会被数字打断,从而更容易沉浸在故事和教义中。
- 关于细节文案调整:现代中文译本,在很多句子上有给出A、B、C、D不同的翻译选项,本文出于文案通顺的角度,选取了其中看起来更通顺的译本,进行了细微调整,不影响整个故事的整体走向。
- 关于标题合并调整:新中文译本《圣经》每小节都给了一个标题标注,这个并不是《圣经》原有的内容。在《圣经》的原文中,无论是希伯来文的旧约还是希腊文的新约,都没有这些小节标题。这些标题是后人在翻译过程中添加的,目的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经文的结构和主题。不同版本的《圣经》可能会有不同的标题标注,因为它们是由不同的翻译团队根据各自的解读和理解添加的。本文也根据个人理解进行了一些合并,主要合并的是短短两句话单独构成的一节的情况,以此降低章节总数、提高网站响应速度。
- 关于各卷顺序调整:旧约,根据归类,调整了现代中文译本原有的排序,并把各卷按照归类摆放了一下。新约,本身就是归类的顺序,所以没调顺序,仅把各卷按照归类摆放了一下。
正文目录
《旧约》-希伯来圣经(顺序已按类调整)
圣经内容分类
旧约圣经,又称《希伯来圣经》/《塔纳赫》,可分为《摩西五经》、《先知书》、《圣著》三个部分:
- 摩西五经:也称“律法书”,“妥拉”,名称源于希腊文pentateuchos(意谓“五卷书”),初为纪元前后讲希腊语的埃及犹太人对律法书的称呼。后被公元3世纪希腊教父奥利金所采用,他注释《约翰福音》第4章25节时以其指代《旧约》开头的5卷书,包括:《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
- 先知书:在希伯来圣经中,先知书分为“前先知书”和“后先知书”,而“后先知书”又分为“大先知书”和“小先知书”。
- 前先知书:主要记载了以色列人的历史,从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开始,一直到列王时期的历史事件。包括的书卷:《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分为《撒母耳记上》和《撒母耳记下》)、《列王纪》(分为《列王纪上》和《列王纪下》)
- 大先知书:是基督教对《圣经·旧约》中篇幅较长的先知书之称呼。大先知书包括:《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大”和内容重要性无关。犹太教则没有大小先知书的区分。
- 小先知书:又称十二先知书,是基督教对《圣经》旧约中篇幅较短的先知书之称呼,与大先知书相对。小先知书包括下列著作:《何西阿书》、《约珥书》、《阿摩司书》、《俄巴底亚书》、《约拿书》、《弥迦书》、《那鸿书》、《哈巴谷书》、《西番雅书》、《哈该书》、《撒迦利亚书》和《玛拉基书》。
- 圣著:在《希伯来圣经》中,《摩西五经》(或《托拉》《律法书》)和《先知书》之外的书卷都属于《圣著》的范畴,包括《诗篇》《箴言》《约伯记》《雅歌》《路得记》《耶利米哀歌》《传道书》《以斯贴记》《但以理书》《以斯拉记》《尼希米记》和《历代志》(上、下)。其中,《雅歌》《路得记》《耶利米哀歌》《传道书》《以斯帖记》篇幅相对较短,被统称为"五小卷"(Five Megillot),犹太人分别在逾越节、五旬节、圣殿被毁日、住棚节和普洱节进行诵读卖。
新约圣经,按照体裁来说,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 福音书:包括《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这些书卷主要记载了耶稣基督的生平、教导、受难和复活。
- 使徒行传:即《使徒行传》,记载了耶稣升天后,圣灵降临,使徒们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外邦世界传扬福音的事迹。
- 保罗书信:包括保罗写给各个教会和个人的信件,如《罗马书》《哥林多前书》《哥林多后书》《加拉太书》《以弗所书》《腓立比书》《歌罗西书》《帖撒罗尼迦前书》《帖撒罗尼迦后书》《提摩太前书》《提摩太后书》《提多书》《腓利门书》。这些书信主要探讨了信仰、教会生活、神学教义等主题。
- 大公书信:包括《希伯来书》《雅各书》《彼得前书》《彼得后书》《约翰一书》《约翰二书》《约翰三书》《犹大书》。这些书信通常被认为是使徒们或其他早期教会领袖写给更广泛的教会群体的。
- 启示录:即《启示录》,是一卷具有独特启示文学风格的书卷,主要包含对末世事件的预言和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