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第七章 三位一体与圣母之秘密-在线阅读

第七章 三位一体与圣母之秘密

如果说人作为有感觉的、受难的存在者并不满足于没有感觉的、没有受难能力的上帝,那么,同样,人也不满足于仅只具有感觉的存在者、没有理智和意志的存在者。只有那在自身中包含整个的人的存在者,才也能够满足整个的人。人对自己的整体性的意识,就是对三位一体的意识。三位一体将一切迄今为止分开来考察的那些规定或力量组合成为一个统一体,这样,它就把理智之普遍本质,也即把作为上帝的上帝,低贬成为一个特殊的本质,一个特殊的能力。

我们必须把被神学描写为三位一体之复印本、影像、比喻的东西理解为事物本身,理解为本质、原形、原本,这样,谜就解开了。

人们为了想使三位一体形象化、浅显易解而杜撰的影像,主要就是:精神、理智、记忆、意志、爱(mens, intellectus,memoria,volun-tas,amor oder caritas)。

上帝思想,上帝爱,并且,上帝思想自己、爱自己;被思想的、被认识的、被爱的,就是上帝自己。自我意识之对象化,是我们在三位一体中首先遇到的东西。自我意识必然地、不由自主地作为某种绝对的东西而强加于人。对人来说,存在跟自我意识是一回事;对他来说,具有意识的存在,就包括整个的存在。我不知道我存在第七章 三位一体与圣母之秘密着,那末我存在或不存在就是同样了。事实上,对人来说,自我意识自在地具有绝对的意义。一位不知道自己的上帝,一位没有意识的上帝,就不成其为上帝。人若没有意识就不能思想自己,上帝也然如此。属神的自我意识,不外就是意识到意识是绝对的或属神的本质性。

话虽如此,三位一体却绝不仅此而已。倘若我们想把三位一体之秘密仅仅归结为和局限于此,那我们就未免是独断独行了。

意识、理智、意志、爱,作为抽象的本质或规定,仅仅属于抽象的哲学。可是,宗教是人对自己的活生生的整体性的意识,在这种整体性之中,自我意识之统一,仅仅作为“我”与“你”的富有关系的、成全了的统一。

宗教——至少是基督教——是把世界置之度外;它本质上就是内向的。虔信者过着一种与世隔绝的、隐藏在上帝之中的、平静的、缺乏尘世欢乐的生活。但是,他之所以与世隔绝,只是因为上帝本身就是一个与世隔绝、外于世界和超于世界的存在者,按照严密的说法,按照抽象的哲学的说法,是世界之非存在。但是,作为外于世界的存在者的上帝,不外就是人的被实现为、被直观为客观本质的本质,只是,这个本质由世界迁回到自身,解除了一切跟世界的纽带和牵连,使自己无视于世界。或者说,这样的上帝不外就是对这样一种力量的意识,这种力量,使人能够从一切外于自己的他者中抽离出来,使人能够仅仅为了自己而与自己同在。在宗教内部,人就是把这种力量看作是某种跟人区别开来的特殊存在者。①作为上帝的上帝,作为单纯的存在者的上帝,是唯独存在着的、孤单的存在者——绝对的孤独和独立;因为,只有独立的,才能够是孤单的。能够孤独地存在着,就是品性与思维力之象征;孤单是思想家的需要,而交际则是心的需要。人能够单独思维,而爱却必需对象。在爱之中,我们是依赖的,因为,它是另一个存在者的需要;只有在独立思考时,我们才是独立的。孤独是自给自足,是自我满足。

但是,孤单的上帝丝毫也不需要二元性、爱、交际,丝毫也不需

要实在的、成全了的自我意识,丝毫也不需要另一个“我”。因此,

为了满足这个需要,宗教就只得把另一个第二存在者——这个存

在者,就人格性而言是跟上帝区别开来的,但就本质而言却是跟上

帝相一致的——放入属神的本质之平静的孤独中。这个存在者就

是跟圣父有所区别的圣子。圣父是“我”,圣子是“你”。“我”是理

智,“你”是爱;但是,只有爱跟理智合在一起,只有理智跟爱合在一

起,才是精神,才是完整的人。

只有共同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在自身之中得到满足的、属神

的生活,——这个简单的思想,这个对人来说自然而然的、天然的

真理,就是三位一体之超自然的神秘之秘密。但是,与对待别的真

①“上帝的本质存在于一切被造物之外,就像上帝永远存在于自身之中一样;所

以,你应当把你的爱从一切被造物中抽离出来。”(约翰·革哈德:《圣思录》,第31思)

“如果你想要得到造物主,那你就必须弃绝被造物……被造物愈小,上帝就愈大。因此,

你应当驱逐一切被造物及其一切慰藉。”(陶勒:《彼世生活》,汉堡1621年版,第312页)

“如果人不能在自己心中真正确信:世界之中只有上帝和我,没有别的东西,那他就难以

自安。”(高·阿诺德:《初期基督徒真相》,第4卷第2章,§7,《论蔑世》)——著者第七章 三位一体与圣母之秘密

理一样,宗教也是仅仅间接地、颠倒地说出这个真理;在这里,宗教

也是使普遍真理成为特殊真理,使真正的主词成为宾词;宗教说:

上帝就是共同的生活,就是爱与友谊之生命和本质。三位一体中

的第三人格,只不过表明前两个属神的人格相互间的爱,是子与父

的统一,是共同性之概念;只是,他却又绝顶荒谬地被设定为特殊

的、人格型的存在者。

圣灵之所以具有人格型的实存,仅仅是由于一个名称,仅仅是

由于一句话。众所周知,即使是最古老的教父,也把灵与子同一起

来。虽然圣灵后来有了教条式的人格性,但也是极不坚实可靠的。

圣灵是上帝用以爱自己和爱人的那个爱,并且同时又是人用以爱

上帝和爱人的那个爱。可见,圣灵是上帝与人的统一,而在宗教内

部,人就把这种统一看作是某种特殊的存在者。但是,对我们来

说,这种统一已经包含于父之中,更包含于子之中。因此,我们并

不需要使圣灵成为我们分析的特殊对象。不过,还需要注意一点。

就圣灵代表主观的一面而言,真正说来,他乃是在自己面前代表宗

教心情,他代表着宗教热情、宗教灵感,或者说,他在宗教之中把宗

教人格化、对象化。因而,圣灵是叹息着的被造物,是被造物对上

帝的渴望。

我们之所以说基本上并不多于两个人格——因为,正像前面

所说的那样,第三人格仅仅代表着爱——,乃是由于“二”是满足爱

之严格概念的。“二”是“多”之原则,因而是“多”之替代物。假如

有更多的人格被设定,爱之力量就要被削弱,就要分散。但是,爱

和心是一回事;心并不是什么特殊的能力——心就是正在爱着的

人。所以,第二人格是属人的心之自我肯定——自我肯定为二元

898

第一部分 宗教之真正的即人本学的本质

性之原则:共同生活之原则—,是热:而父乃是光,虽然光主要

是子的一个宾词,①因为只有在子里面神性才向人启露、显明。虽

然如此,我们还是能够把作为超乎地的存在物的光归给那代表作

为神性的神性、作为冷酷的知性本质的父,而把作为属乎地的存在

物的热归给子。只有作为子的上帝,才给人以热;在这里,上帝由

眼睛之对象、冷漠的光感之对象,一变而为感情、激情、灵感、狂欢

之对象。但是,这却仅仅因为子本身不外就是爱、灵感之炽热。作

为子的上帝,是上帝之原始的化身,是上帝之原始的自我否认,是

上帝之在上帝之中的被否定;因为,作为子的上帝,由于是依赖他

者、依赖某一个根据而存在着的,故而是有限的存在者;与此相反,

父由于是依赖自己而存在着的,故而是无有根据的。这样,在第二

人格中,神性之本质重要的规定,“自赖的存在”(Von-sich-selbst

Sein)之规定,就被丢弃了。但是,是圣父自己生出圣子来的;就是

说,他自动放弃了自己的严肃的、独具的属神性;他谦卑自贬,把有

限性之本质,把“依赖于某个根据的存在”之本质,放到自己里面

去;他在子里面成为人,并且,主要的还不在于就形态而言成为人,

而是就本质而言成为人。但是,正因为这样,故而上帝只有作为子

才成为人之对象,才成为感情、心之对象。

心仅仅领会发源于心的东西。由主观印象的性状,可以极为

可靠地推断出客体的性状。纯粹的、自由的理智否定子,而为感情

所规定、为心所蒙蔽的理智,就并不否定子;后者甚至在子里面找

到神性之深渊,因为它在子里面找到了感情,这感情,自在自为地

① 参看《约翰福音》,第1章第4-9节。——译者第七章 三位一体与圣母之秘密

是某种暧昧不明的东西,从而,令人莫测高深。子理解心,因为圣

子的真正的父乃是属人的心,①子本身不外就是属神的心,不外就

是那自己作为属神的本质而成为自己的对象的属人的心。

如果一位上帝并不包含有有限性之本质,并不包含有感性之

原则,并不包含有依赖感之本质,那么,对于有限的、感性的存在者

来说,他就不成其为上帝了。正像虔诚者不能够爱一位并不包含

有爱之本质的上帝一样,人——一般地,有限存在者——也不能够

成为一位并不包含有有限性之根据的上帝的对象。这样的一位上

帝,缺乏知觉,缺乏理智,缺乏对有限的东西的关怀。如果圣父并

不于自身之中具有一个从属于他的存在者,具有一个子,如果他并

不亲身体验到什么叫爱,那他怎么能够是人,怎么能够爱别的从属

于他的存在者呢?孤僻的人尚且很少过问别人的家难,除非后者

跟自己有亲戚关系。所以,圣父只是在子里面,只是为了子的缘

故,才爱人。对人的爱,是一种从对子的爱中导引出来的爱。

因此,三位一体中的父与子,并不是比喻意义上的父与子,而

且最最本来意义上的父与子。对于子来说,父是实在的父,而对于

父来说(或者说对于作为父的上帝来说),子也是实在的子。他们

在人格方面的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在于父是产生者,而子是被产生

者。如果夺掉了这个属自然的、感性的规定性,那就等于扬弃了他

们的人格型的生存和实在性。基督徒们——当然是指古代的基督

徒,他们如果现在还活着,那他们也许就很难承认现代世界中那些

① 就像旧教之女性心情——跟新教不同,因为,新教之原则,跟旧教不同,乃是男

性的上帝,乃是男性的心情,乃是心——是上帝的母亲一样。——著者

91工

9

第一部分 宗教之真正的即人本学的本质

世俗化了的、虚浮的、异教式的基督徒是他们在基督内的弟兄——

用仅仅宗教上的爱和统一来代替人生来就具有的属自然的爱和统

一;他们非难现实的家庭生活,非难伦常的爱之内在的纽带,认为

这些纽带是非属神的、非属天的、实际上也即虚无的事物。但是,

为了补偿这个,他们就让上帝有父子之分,这父与子以最亲密的、

仅仅由于血统关系而产生的爱互相拥抱。因而,对于古代的基督

徒来说,三位一体之神秘就正因此而成为最高度的赞叹、灵感和狂

喜之对象,因为在这里,在上帝里面,最内在的属人的需要——在

现实中、在生活中,他们又否定了这些需要——之满足,被他们当

作直观之对象。①

因此,完全合乎秩序的,为了补全属神的家族,为了补全父与

子之间的爱的纽带,又把一位女性的第三人格接纳到天上;因为,

圣灵之人格性虽然是父与子相互之间的爱之人格化,但是,这种人

格化由于太游移不定和不可靠,太富有诗意,使它不能够成为旨在

补全的这个第三存在者。诚然,马利亚并没有被拿来放在父与子

之间,好像父是借了她而生出子来的,因为基督徒认为男女交媾是

某种不圣的、有罪的事;但是,既然把一个母性的存在者放在父与

子的旁边,那就充分说明问题了。

事实上,不应当忽视,既然上帝是父与子,那为什么母亲却是非神圣的,也即配不上上帝的呢?虽然父并不是属自然的生殖之

①“观察到父与子的共有属性和协同,是令人欢欣的,但是,最令人欢欣的,就是看到他们相互的爱。”(安瑟伦,见利克思纳的《哲学史手册》,第2卷,“附录”,第18页)——著者

意义上的父,虽然上帝的生殖应当不同于属自然的、属人的生殖,然而,他总还是个父,对于子来说,是一个实在的父而不是一个所谓的或比喻式的父。所以,圣母之概念——这在现在被我们认为是极其怪诞的——其实并不比圣子更怪诞或谬误,并不比父性与子性更与神性之一般的、抽象的规定相矛盾。我们倒宁可说马利亚完全适合于三位一体关系的范畴,因为她不用男性就能够得子——这个子,又是父不用女性就生出来的①——,从而,在三位一体内部,马利亚形成了父之出自内在必要的对偶。在子里面,我们也看到了——虽然并不是在人格中完备地看到,然而还是能够在思想中不完备地看到——女性的原则。圣子是温和的、柔和的、宽容的、居中和解的存在者,是上帝之女性心情。作为父的上帝仅仅是产生者,是男性的自我活动之原则;但子却只被产生而本身并不产生,是被产生的上帝,是受动的、领受的存在者:子从父那里领受其存在。子作为子——当然并不是作为上帝——,乃是依赖于父的,是服从于父性之权威的。由此可见,子是上帝之中女性的依赖感;子使我们不由自主地要求一个实在的女性存在者。②

儿子——我是指属自然的、属人的儿子——自在自为地是父亲之男性的本质跟母亲之女性的本质之间的中间本质;他仿佛半男半女,因为他还没有完全的、严肃的独立意识——这种独立意识

①“他始终是为父所生的,只是一度为母所生而已;父生子是无性的,母生子则只

是不使用性而已。父不具有受胎者之子宫,母则不具有给胎者的拥抱。”(奥古斯丁:《通

俗话篇》,话篇第372,第1章,安特卫普1701年版)——著者

② 在犹太神秘学中认为,上帝按派系来说是男性的始祖,而圣灵是女性的始祖,

他们由性交而产生出圣子以及世界。(见弗勒累的《得救之世纪》,第1部,第332—334

页)亨胡特派(Herrnhuter)也称圣灵为救主的母亲。——著者

93子9

第一部分 宗教之真正的即人本学的本质

是男性所独有的——,并且,他感到母亲比父亲更有吸引力。儿子

对母亲的爱,是男性存在者对女性存在者的第一个爱。丈夫对妻

子的爱,少男对少女的爱,于儿子对母亲的爱中领受其宗教式

的——唯一真正宗教式的——奉献礼。儿子对母亲的爱,是男子

对女子的初次渴望,是男子初次屈服于女子面前。

所以,在想到圣母时,也必然会联想到圣子;同一颗心,若需要

圣子,则也需要圣母。有圣子,就必有圣母;子是父所独有的,而母

是子所独有的。儿子代替了父亲对母亲的需要,但父亲并不能代

替儿子对母亲的需要。对儿子来说,母亲是必不可缺的;儿子的

心,就是母亲的心。为什么圣子必须在女人里面成为人呢?全能

者为什么不用别的方式,不直接化为人而出现于人间呢?为什么

圣子要存身于女人的子宫里呢?①难道不就是因为儿子就是对母

亲的渴望,不就是因为他那女性的、充满着爱的心只有在女性的肉

体里才找到其相应的表现吗?虽然儿子作为属自然的人只在女人

心脏下面耽了九个月,但是,他在这里所得到的印象,却是不可磨

灭的;儿子不时想到母亲。所以,如果敬拜圣子算不得偶像膜拜,

那么,敬拜圣母也算不得偶像膜拜。如果说我们应当由上帝为了

救我们而将他的独生子——他于自身所有的一切中,这个独生子

乃是他最钟爱和最宝贵的——降到世上来这一点来认识上帝对我

们的爱,那么,如果上帝里面有一颗慈母般的心来感动我们,那就

①“因为,对于上帝来说,要让他的儿子没有母亲就进入世界,似乎并不是什么困

难的或不可能的事;但是,他宁可使用女性来达到这个目的。”(路德,第2卷第348

页)——著者第七章 三位一体与圣母之秘密

更能够使我们认识这个爱。至高无上的和最深的爱,便是母爱。

父亲在看到儿子遭到损失时尚能安慰自己;他具有斯多葛派的原

则。反之,母亲却是不可安慰的——母亲是多愁的。可是,不可安

慰乃是爱之真态。

对圣母的信仰冷淡下去了,则对圣子和圣父的信仰也必定要

冷淡下去。只有在母亲是真理的场合下,父亲才是真理。爱,自在

自为地就是属于女性和女性存在者的。对神爱的信仰,就意味着

相信女性存在者是属神的存在者。①没有本性的爱,是无意义的,

是一个幻影。爱使人认识到本性之神圣的必然性和深度。

新教把圣母撇在一边;②但是,为了这个,那个被贬黜的女人

就狠狠地向它报复。新教用来对付圣母的武器,其矛头倒过来转

向它自己,转向圣子,转向整个的三位一体。曾经为了理智而牺牲

掉圣母的人,也很可能为了理智而牺牲圣子之神秘——作为一种

拟人说的观念。当然,如果女性存在者被排除掉,则拟人说的观念

是隐蔽的;但是,只是隐蔽而已,并不是被扬弃掉了。当然,新教也

不需要一位属天的女性,因为它倾心于展开双臂的属地的女性。

但是,正因为这样,它也许就应当再彻底一些和勇敢一些,干脆把

圣父与圣子也跟圣母一起舍弃掉。只有那没有属地的双亲的人,

才也不需要属天的双亲。三位一体的上帝,是旧教的上帝;他之具

有内在的、热烈的、必然的、真正宗教的意义,只是在于他对立于那

① 事实上,对女人的爱是一般的爱之基础。不爱女人者,也不爱男人。——著者

② 然而,在《教典全书》(《教条集》,第8条)和《奥格斯堡派信仰之辩护》中,还称

马利亚为“受祝福的童贞女,他既是上帝的母亲又是童贞女”,称她为“值得一切至高的

赞美”。——著者

千9第一部分 宗教之真正的即人本学的本质

种对一切本质重要的纽带的否定,对立于隐士生活、僧侣生活和修

女生活。①三位一体的上帝是一位富有内容的上帝,因此,脱离了

现实生活的内容的人,就需要这样一位上帝。生活愈是空虚,上帝

就愈是充实,愈是具体。现实世界之空乏与神性之充实,乃是一回

事。只有贫穷的人才有一位富有的上帝。上帝起源于缺乏感;人

缺乏——不管这是特定的、因而有意识的缺乏还是无意识的缺

乏——什么,上帝就是什么。因而,无可安慰的空虚感和孤单感就

需要一位含有彼此热情地相爱着的社会、联合体的上帝。

由此可以明了,在现代,为什么三位一体先是失去其实践意

义,而最后也失去其理论意义。

%

①“僧侣应当像麦基洗德(Melchisedech)·那样没有父亲、没有母亲、没有家谱,

从来不称地上的哪一个为其父亲。僧侣在想到自己时,最好认为只有他和上帝才存在

着。”(《僧侣典范》,假伯尔拿)“牧师应当效学麦基洗德的例子,没有父亲和母亲。”(安布

罗兹,某处)——著者

*参阅下列经文:《创世记》,第14章第18—20节;《诗篇》,第110篇第4节;《希

伯来书》,第5—7章。——译者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之类的,也不打算靠这个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
(0)

相关推荐

  •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部-第一篇-第一章-丁-在线阅读

    丁、赫拉克利特 如果我们抛开那些尚未把“绝对”理解为思想的伊奥尼亚派, 同时也抛开那些毕泰戈拉派,那么,我们就得到爱利亚派的“纯有” ① 第一册,第一九○页。 325326 第一部 希腊哲学 和否定一切有限关系的辩证法。〔在爱利亚派看来〕①,思维便是 〔作出〕这样一些现象的过程:“有”〔疑误,似应作“变化”。——译 者〕、世界本身也不过是现象,只有纯有是真实…

    书籍分录 2024年5月28日
    161
  • [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九卷 第六章-在线阅读

    第六章 留基伯“ 留基伯(Leucippus)生于爱利亚,也有人说他生于阿布德拉或米利 都。他是芝诺的学生。他的学说如下:事物数目无限,它们总是相互转 化。万有(the All)既包含充实也包含虚空。当原子坠入虚空并彼此交织 时,世界就形成了;随着它们数量的增加,从它们的运动就产生出星星。 太阳在一个更大的圆周上围着月亮运转。大地平稳飘浮,绕着中心旋转; 其…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日
    201
  •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和写-在线阅读

    读和写 在一切写出的作品中我只喜爱一个人用血写成的东西。用血写:你会体会到,血就是精神。 要理解别人的血,不是容易办到的:我憎恨懒洋洋地读书的人。 谁要是了解读者,他就不会再为读者做什么。再过一世纪,还是这样的读者——精神本身就会发臭了。 如果人人能学会读书,长此下去,不仅破坏写作,也破坏思考。 从前精神是上帝,随后他变成…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6日
    117
  •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蜂蜜供品-在线阅读

    第四部① 唉,世界上哪里还有比同情者所做的蠢事更蠢的呢?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同情者的蠢事为害更大呢? 一切有爱心者,如果没有达到超过同情的高度,那真是不幸! 魔鬼曾对我说:“上帝也有他的地狱;就是对世人的爱。” 最近我听到魔鬼说这句话:“上帝死掉了;上帝死于他对世人的同情。”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二部《同情者》 蜂蜜供品② ——就这样,又有许多岁月在查拉图斯…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8日
    213
  • 赵林-《西方哲学史讲演录》-第五讲 希腊哲学的衰颓-在线阅读

    第五讲 希腊哲学的衰颓 现在,我们应该进入第五讲,即希腊化时代和罗马时期的哲学,这是希腊哲学衰颓的时期。另⼀⽅⾯,这个时期的希腊(以及罗马)哲学也可以看作是后来兴起的基督教哲学的⼀个重要开端。从思想传承的⾓度来说,希腊化时期以及罗马时期的哲学构成了古代希腊哲学与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之间的⼀个必要中介。因此今天这⼀讲,既可以叫做希腊哲学的衰颓,也可以看作基督教哲学…

    书籍分录 2024年5月23日
    23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