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1989年9月,我应邀到法国蒙莫朗西(Montmorency)参加国际卢梭学术研讨会。一天,会间休息时,蒙莫朗西卢梭博物馆馆长罗伯尔·梯耶黎先生(Robert Thiéry)以 1755年阿姆斯特丹雷伊版《论不平等》的影印本(1990)一册相赠。此书装帧和印刷均美,在几个页边空白处有卢梭后来加批的几段文字1这几段文字,后来作为脚注收入1782年版《论不平等》。,对理解他在书中阐述的观点很有启发。此次研讨会为期一周;会后,我在巴黎短暂访问了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买了一本伽里玛出版社1985年版单行本《论不平等》,与雷伊版参照阅读,有疑难便求教于友人。现在回忆当时在巴黎索邦大学旁边的小咖啡馆与友人一起讨论时的情景,是一件很有兴味的事情。
卢梭在他的《忏悔录》中说:“这部作品(《论不平等》——引者注)在全欧洲只有很少几个人读懂了,而在读懂了的读者当中,就没有一个人对它发表过什么意见。2卢梭,《忏悔录》,巴黎“袖珍丛书”1972年版,下册,第99-100页。”
是的,他这篇论文没有像他的第一篇论文那样引起一场论战,但对他提出批评的人,仍然是很多的,除报章杂志上的书评以外,还有十几本专门的小册子“对他抛出的这颗‘诡辩弹’发动反击”。3特鲁松,《卢梭传》,李平沤、何三雅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80页。不过,在批评他的人当中,值得注意的只有三个,即伏尔泰、费罗波里斯和“一位博物学家”。卢梭对这三个人的批评都做了答复,这三篇答复中的一些论点,在帮助我们了解卢梭的思想脉络方面是很有用的。
这三篇答复,由张文英女士翻译。
最后,我要感谢我1989-1990年旅法期间的两位居停:蒙莫朗西市的克洛迪娜·约兰夫人(Mme Claudine Yolin)和巴黎的好友洛克桑·阿萨纳(Dr. Roxane Ah-Sane),她们都为我安排了一间明净的居室,使我有一个读书和工作的好环境。
李平沤
200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