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梯利的西方哲学史的谨严相比,罗素版的《西方哲学史》,文彩斐然,行文流畅。可以把它当作一本稍微深奥的笑话书看。尽管我不认同作者的某些观点,但还是为作者独有的英式幽默点赞。
《西方哲学史》不只是在单纯的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更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而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中讲述西方哲学的发展历史。正如作者在绪论中说的“从历史的角度而言,社会环境塑造着哲学,而哲学又反过来影响环境,因而要理解一个时代或民族,就有必要理解它的哲学。哲学家的学说也不是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种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影响。
在罗素看来,哲学是一门介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学问。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那些迄今为止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却又像科学一样,依靠人的理性。所以它既可采两者之长,又会受两面夹击。哲学在神学和科学之间发展自我,同时容量迷失自我。
作者按时间顺序把哲学史划分为“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与“近代哲学”古代哲学始于古希腊。人类天生有着探索眼前世界的需要,这源于人无法抑制的好奇心和对世界的恐惧感。文明之初总离不开神话。只是希腊人对神并不是很敬畏。所以他们的神和英雄身上有着一切与人类一样的欲望与弱点。他们是如此自信,以致于认为自己不需要神。可随着希腊的衰落,他们的自信与逐渐消失了。于是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而当教会与国王彻底反目成仇之日,正是天主教哲学式微之时。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影响了大部分哲学家。于是产生了以笛卡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和以洛克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到了康德,真与善的区分越来越明显。随着研究的专业化,研究者的视野逐渐变得狭窄,于是有了非理性哲学。
哲学是形而上的,哲学家却是形而下的。大多数人对哲学家的兴趣其实远大于他们的思想。罗素在书中大爆哲学家们的猛料,显然能满足人们的八卦之心。不过,为哗众取宠而爆料绝不是他的本意。罗素是要结合哲学家的个人经历评述哲学家的观点。这样做当然有好处。只是,在我看来,了解哲学家最好是先去读他的著作,或者是态度较为客观哲学史(如梯利的西方哲学史)而不是先从作者个人经历去推测作者观点。否则很容易有先入之见。
作为一名哲学家,罗素毫不掩饰他的偏见。他讨厌张扬、狂热、与咄咄逼人的哲学家。对建立在感性的哲学一直心怀警惕。对精神状况不佳的哲学家评价与很低。他把经院哲学家视作一群神棍;莱布尼茨是个吝啬,喜欢阿谀的小人;尼采则是个没有同情心,轻视妇女的个人主义者、反基督加战争犯;卢梭则是个私生活不检点的混蛋;对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等存在主义哲学家直接无视。对他的辣评,我有些表示赞同,如经院哲学家。有些不予评论,如莱布尼茨--因为我不了解。有的无法苟同。如尼采,卢梭。人们常说盖棺定论。这对伟人并不适用。他们誉满天下,与谤满天下,无论生前死后,皆是如此。
人们对卢梭的评价直到今天仍莫衷一是。无论在为人还是学识上,他与他的时代是那么格格不入,在那个视科学为新宗教的时代,他却认为科学恰恰是人类败坏的原因。他推崇高贵的野蛮人,对现代文明不以为然。罗素把他视作“与传统君子制相反的伪民主真独裁的政治哲学的发明人。认为希特勒是卢梭的一个结果。作者明显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他因为个人情感而下了一个偏颇的结论。书中罗素不厌其烦的叙述了卢梭与华伦夫人、拉尔热纳夫人等贵妇的关系及他与伏尔泰、休莫等名流的交恶。在他笔下,卢梭成了一个虚伪、多疑、卑鄙下流的人渣。《忏悔录》成了卢梭虚伪乃至卑鄙品性的铁证;《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被一笔带过;对《爱弥尔》他只关注第四卷中的一段对话,并武断的把萨瓦牧师等同于卢梭。分析《社会契约论》得出它与罗伯斯庇尔执政、俄德独裁统治相连这一牵强的结论。至于尼采,个人觉得尼采思想破坏性大于建设性。然而他的重估一切价值的思想罗素没有深入讨论却是个遗憾。
他忽视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表示无语。原因是他们一个心理不大健康,一个投靠了纳粹。况且存在主义是个诉诸情感的哲学流派,不符合作者的价值观。但在我看,他们二人值得一提。作为存在主义的创始人,后现代主义先驱的克尔凯郭尔,他反对黑格尔,认为哲学哲学研究的对象不是客观存在而是个人存在,强调他哲学必须关注人生问题。他的思想标志着欧洲哲学发展方向的转折。海德格尔因为一部《存在与时间》被视为存在主义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传到中国,有的学者把中国哲学海德格尔化,用“缘在”与“本成”阐释中国哲学思想。虽然他曾支持希特勒,一度担任弗莱堡大学校长。但不能因此否认他的学术贡献。
罗素对他们的评价显然带有主观好恶了。这和当时的国际环境有关。他在写作出版这部哲学史之时,正值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这位通过民主程序走向独裁的狂人在让世界陷入战火。而希特勒的罪行可以从卢梭,尼采,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人的著作中找到。另外,苏俄的政治体制让他认为,虽然马克思否定基督教,但他的理论却与基督教极为相似。所以罗素才对一切带情感倾向的哲学都心怀警惕戒惧之心。这反而让他犯了以情感代替理智的错误。
罗素本人在书中说:“件事情必须牢记:一个人的见解与理论只要是值得研究的。那么就可以假定这个人具有某些智慧。但同时,大概也没有任何人在任一题目上达到过完全的最后的真理。当一个有智慧的人表现出来一种在我们看来显然是荒谬的观点时,我们不应该努力去证明这种观点多少总是真的,而是应该努力理解它何以看起来似乎是真的。”作者在这里是说,对以往的哲学家要有同情之理解,理解之同情。注意考察哲学家所处的环境。比如作者对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以为然,认为它只能保证少数人的生活,不可能产生科学和艺术。“其所成就的不过是作战的技巧和足够的粮食。”但还是指出,那是因为柏拉图曾见过雅典的饥荒和战败。所以才下意识旳认为避免灾难就一个政治家所达到的最高成就了。
对于罗素本人的有些观点,其实也应采取这样的态度。有两种哲学史:一种是“我注六经”式的。如梯利的西方哲学史。这样的书中规中距,但由于缺乏趣味性很容易让初学者昏昏欲睡。更有甚者,一些书的作者不是哲学家或无法把握哲学家的核心思想,从而误人子弟。另一种是“六经注我”式,它与前者相反。《西方哲学史》属于后者。当然,两者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这部书的不足在于偏向后者。
罗素说,一种哲学要有价值,应建立在一个宽大坚实的知识基础上,这个基础不单是关于哲学的。他做到了。除哲学外,他还涉及数学、逻辑学、心理学等学科。他的老师怀特海形容他是柏拉图的一个对话的化身。读了他的书,收获的不仅是哲学史的知识,还有他那缜密的逻辑思维及推理能力。
哲学,是寻求人生真谛与智慧之学。哲学探索的意义,不在于给这个不确定的世界一个确定的答案,而是让我们在不确定的生活中确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