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费希特哲学与谢林哲学
德国诗人亨利希·海涅说:“德国被康德引入了哲学的道路,因此哲学变
成了一件民族的事业。”① 而费希特与谢林把康德哲学发展为彻底的先验唯心
论,把人的自我意识夸大为决定一切的绝对自我或普遍精神,从而建构了他们
唯心主义的世界观、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他们的哲学是康德哲学与黑格
尔哲学之间承前启后的发展阶段。
第一节 费 希 特
约翰·哥特利普·费希特(1762—1814)出生于一个乡村手工业者家庭,
先后在耶拿大学和莱比锡大学学习神学,后失去资助,辍学做家庭教师。1793
年,费希特阐发康德的理性宗教观的著作《试论一切天启的批判》匿名出版,
因其康德式的语言被人们误认为是康德本人的著作,由此声名鹊起,1794年起
任耶拿大学“批判哲学讲席”教授,其间建立和完善了自己的知识学体系。他
由于激进的民主思想和开明的宗教态度被指控为无神论者,被政府当局解除了
教授职务,1799年移居柏林。1806年,法国和普鲁士爆发耶拿战役,他逃到哥
尼斯贝格大学避难,战后返回柏林发表鼓舞民族士气的《对德意志民族的讲
演》。1810年,柏林大学创建,他被任命为哲学系主任;翌年当选为首任校长。
他的主要著作有《略论知识学的特征》(1794)、《论学者的使命》(1794)、
《全部知识学的基础》(1794—1795)、《以知识学为原则的自然法权基础》
(1796)、《知识学新说》(1797)、《以知识学为原则的伦理学体系》(1798)、
《论人的使命》(1800)、《论锁闭的商业国》(1800)、《现时代的根本特点》
(1804)、《极乐生活指南》(1806)、《对德意志民族的讲演》(1808)等。
一、知识学的社会背景和理论倾向
恩格斯说,“法国发生了政治革命,随同发生的是德国的哲学革命”②,费
①[德] 海涅:《论德国》,薛华、海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0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89 页。322
第十四章 费希特哲学与谢林哲学
希特继康德之后在德国思想界“造成了一个革命”①。他把他的哲学称为“知
识学”(Wissenschaftslehre),以1798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费希特早期的哲学和政治思想反映了德国市民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特权和社
会改革的主张。他是一位积极的社会活动家,认为不能只思维,还要行动。他
把“自由、独立、行动”作为自己哲学的主题,提出“行动!行动!——这就
是我们的生存目的”②。他反对封建特权和人身依附,他说:“任何把自己看作
是别人的主人的人,他自己就是奴隶。即使他并非总是果真如此,他也毕竟确
实具有奴隶的灵魂。”③ 费希特在早期的法权哲学中论证国家统一,提出用君主
立宪制限制国王权力等政治主张。他认为,国家建立在财产、保护和联合三种
公民契约的基础之上,国家是由民法、宪法等组成的法制体系。民法保障每个
公民的生存以及与之相关的一切权利,这是宪法原则的实现和落实。他认为制
定宪法的原则是人民主权、共和政体、行政权和监督权的分立与统一,一部宪
法只有以这些原则为依据,才是合理合法的。按照这样的宪法建立起来的国家
体制越完善,在感性世界中的作用就越不明显。他甚至预言,有朝一日所有的
国家组织都将成为多余的。总之,他在耶拿大学时期的知识学张扬法国大革命
提倡的自由精神,他说:“我的体系是第一个自由的体系;正如法兰西民族使
人摆脱了外部的枷锁一样,我的体系使人摆脱了自在之物、外部影响的枷锁,
在自己的第一原理中把人视为独立不倚的存在者。”④
费希特后期的哲学和政治学思想反映了德国市民从欢迎法国大革命到憎恶
其革命恐怖的急遽转变,反映了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兴起。他在1800年发表的
《论锁闭的商业国》中,更重视国家在敦风化俗、增强精神力量方面的伦理意
义。在他所设想的理性国家中,国家完全控制生产和贸易,劳动是公民的基本
权利和义务,公民包括农民、工人和商人三个阶层,他们各安其位、各尽其
职,同时又有闲暇陶冶性情。在这个锁闭的国家里,个人没有对外交往,奢侈
①[德]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 1978年版,第
334 页。
② [德] 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 人的使命》,梁志学、沈真译,商务印书馆 1984年版,第
57 页。
③ [德]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 人的使命》,梁志学、沈真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
21页。
④ J.G. Fichte,Gesamtausgabe der Bayer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R.Lauth u.a.(hrsg.),
Reihe Ⅲ,Bd.2, Friederich Frommann Verlag, Stuttgart 1970,S.298.第一节 费 希 特
323
品的进口受到限制,但公共福利有了保障,饥荒消除了,国家的内外安全得到
了巩固,民族精神也就得到了净化和凝聚。在普鲁士反击拿破仑的战争失败
后,费希特在《对德意志民族的讲演》中更强调国家的伦理性质。他认为军事
上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精神颓败和道德堕落,德意志民族国家统一和复兴的唯一
出路,在于依靠文化传统和道德信念,振作精神、奋发图强,只要精神上能够
胜过敌人,就能够在其他方面取得胜利。他把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的
道德境界看作国家的根本任务,认为高尚纯洁的道德在一个国家内部实现而后
又推及其他国家,最终就能实现伦理世界的秩序。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来看,费希特后期闭关锁国的思想无疑是一种倒退,但他强烈提倡国家道德
化,又助长了德意志民族精神和扩张主义。两者看似矛盾,但从不同方面反映
了德国市民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相妥协的保守主张和强烈的政治愿望。
费希特在政治上转向保守的同时,他的知识学从张扬人的自由能动性的主
观唯心论转向以上帝为精神、历史动力和目标的宗教神学。他引用《新约·约
翰福音》开始的三句话“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并解释说:
“这一上帝的具体存在就其自身的内容而言必定是知识,只有在这种知识中,
世界及存在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才成为现实的”。① 这是他改进知识学的结论,
为他的知识学披上了客观唯心主义的外衣。
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费希特认为自己的哲学属于先验哲学的范畴,康
德的主要贡献是提出“先验自我”,但康德的物自体
“是一种纯粹的虚构,完全没有实在性”。②康德认为
先验唯心论与承认物自体的客观存在相一致,费希特
却认为两者是不可调和的。他承认一切知识都是经验
延 伸阅 读
-o
的知识,但哲学要回答经验的根据是什么,只有两种可能的答案:或者以被给
予的物为根据,从物引申出经验;或者以理智为根据,从理智引申出经验。前
者是“独断论”即“唯物主义”的路线,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路线。他认
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以贯之的体系,也是两种唯一可能的哲学体
① Fichtes Werke, I.H. Fichte(hrsg.),Bd.5,Berlin: Walter de Gruyter&Co.,1971,S.481.
②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商务印书馆 1982年
版,第324页。324
第十四章 费希特哲学与谢林哲学
系。但两者完全对立,因为采取一个原则必然推翻另一个,两者必居其一,没
有调和的余地。他站在唯心主义立场上,表达了物质和意识何为第一性是哲学
基本问题。
费希特利用机械唯物主义的缺陷,认为唯物主义的独断论面临的最大困难
是,不能解释物质客体如何能够过渡到意识,只能用“跳跃”来填补理论上的
鸿沟。他认为,理论上的争论不能说服对方,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他就会选
择什么样的哲学。他歪曲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社会根源,认为唯心论
者是那些热爱自由的人,他们因而认为自我高于外物,能够摆脱外部束缚,而
“一个天性萎靡的或是由于精神的奴役、博学的奢侈与虚荣弄得萎靡了、随和
了的性格,将永远不能把自己提高到唯心论的程度”①。恩格斯指出,把唯物论
歪曲为“贪吃、酗酒、娱目、肉欲、虚荣”等,而“把唯心主义理解为对美
德、普遍的人类爱的信仰”,那只是“庸人偏见”。②
三、知识学的原理
费希特批评康德没有把自我理解为理智和感性的统一,而把理智和感性、
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割裂开来。他把理智(Intelligenz)、自我性(Ichheit)
和“本原行动”(Thathandlung)统一起来,“因此‘自我存在’乃是对一种
本原行动的表述,但也是对整个知识学里必定出现的那唯一可能的本原行动
的表述”③。他认为,从自我能动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出发,就可以一方面引申
出整个外部世界,另一方面引申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建立一元论的唯心主义
体系。
虽然费希特认为自我是绝对能动的创造和发展自己的活动,但他认为知识
学只能通过反思和抽象在意识中寻求自身的原理。他从任何人都毫无异议的最
直接、最简单的命题“A是A”这一同一命题出发,推导出知识学的第一原理
“自我设定自身”。他认为,“我是我”与“A是A”在形式上相同,但在内容
上却不同。“A是A”只有形式上的确定性而没有内容上的确定性,“设定”
(Setzen)是在意识中摆放,“自我设定自身”是自我在自身的活动中直观到自
①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商务印书馆 1982年
版,第33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6页。
③ 梁志学主编:《费希特著作选集》卷一,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505页。第一节 费 希 特
325
身存在,由此在意识中确定了它自身的存在。他说:“设定着自己的自我,与
存在着的自我,这两者是完全等同的同一个东西。”①设定的自我与被设定的自
我在内容上是完全等同的,而在形式上与形式逻辑的同一律“A=A”具有同样
的普遍有效性。
费希特知识学的第二原理是“自我设定非我”。他认为,这可从任何人不
容置疑的“非A≠A”的简单命题推导出来。非 A以 A为前提,一说到非 A就
已经假设有A。同理,“纯粹的自我只能从反面加以设想,只能被想象为非我
的对立面”②。非我是对自我的否定和限制,就是作为对象出现在意识中的客观
世界。然而,非我却是由自我设定出来的,主体产生客体,自我能动地创造周
围的世界。这表明,康德的物自体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假设。如果抽掉“自我设
定非我”的内容,就得出了矛盾律的逻辑形式。
费希特认为,知识学的第三原理产生于先行两个原理的矛盾:一方面,设
定了非我就不能设定自我;另一方面,没有自我就没有非我。于是这两个原理
既相互矛盾又相互需要,彼此相互制约。第一原理中的自我是无条件的“绝对
自我”,第二原理中与非我相对立的自我受到了限制,因而是有条件的自我。
所以,第三原理可以这样来表述:绝对自我设定有限非我与有限自我相对立,
或者说“自我设定自身和非我相互规定”。这表明,自我和非我、主体和客体、
思维和存在的对立是绝对自我自身产生的对立,因而是自我范围内的相互依赖
和相互制约,这些对立面通过绝对自我的行动达到统一。抽掉第三原理的内
容,将对立的双方通过限制性概念所达到的单纯形式保留下来,就得出了充足
理由律的形式。
费希特知识学的三条原理表达了主体创造、决定和统一客体的主观唯心主
义。他用正题、反题、合题的形式阐述了自我行动的辩证关系,在唯心论基础
上阐述了逻辑形式和范畴内容、思维与存在的辩证统一。
四、理论知识学与实践知识学
从第三原理开始,费希特自觉地运用自我和非我对立统一的“综合方法”
来贯穿知识学的阐发,他不断在综合中寻找各种对立,并且通过新的关联把它
① 梁志学主编:《费希特著作选集》卷一,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507 页。
②[德]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 人的使命》,梁志学、沈真译,商务印书馆 1984年版,第
8页。326
第十四章 费希特哲学与谢林哲学
们联合起来,直至达到最后的统一。他的主要工作是要贯通康德所割裂的认识
主体(先验自我)和实践主体(自由意志)。他认为,自我和非我的统一可以
通过两种途径达到:其一,非我是主动的,自我是被动的。非我限制自我、作
用于自我;非我作为对象决定自我的知识,这是理论知识学研究的路径。其
二,自我是主动的,非我是被动的,自我限制、作用于非我,自我积极扬弃异
己的非我力量,克服非我对自身的限制,这是实践知识学的研究路径。他认
为,从研究顺序上说,必须首先建立外在世界,然后再规定它乃至超越它。所
以,他对知识学内容的阐述开始于理论知识学。
费希特的理论知识学即通常所说的认识论,其基本观点是,自我按其本性
是全部实在性,非我的实在性只是由自我让渡给它的。所以,自我受非我的规
定,实际上是间接地受自己活动的规定。他认为,认识自我的活动一方面是无
限的(完全能动的),另一方面又是有限的(受动的),因为它只要一活动就总
与一个非我(客体)相对立。他在说明自我和非我的对立关系时,推演出相互
作用、因果性等逻辑范畴作为知识的形式,同时引申出时空中的对象作为知识
的质料,两者的结合就是自我创造世界的过程。
费希特的理论知识学探讨说明了客观如何成为主观,实践知识学则说明
主观如何实现在客观之中。他认为,在理论知识学中自我与非我的关系是因
果关系,而在实践知识学中,自我与非我之间的关系转变为目的与手段的关
系,理论知识学中表现为认识对象的自然界,现在成为自我借以达到目的的
手段。他把实践自我规定客体的活动称作“努力”(Streben),作为实践知识
学的基本概念。自我的“努力”是无限的,但是努力本身包含有限性。实践
活动的有限性与无限性表现在人的感觉中。自我感觉到内在驱动力,因而把
自己设定为自由的。但感觉的内驱力只是对某种完全不知道的东西的“冲
动”,由此产生“渴望”的感觉。没有对象的单纯形式的冲动只会造成“厌
恶”,为行动与冲动的不和谐提供可乘之机。他主张一种合乎理想的冲动,
即冲动被自我知道的实在的东西决定,这样自我的实践才能实现渴望,满足
油然而生,达到了渴望的感觉与满足的感觉的综合统一。在渴望与满足不断
综合统一的过程中,实践自我不断创造冲动与行动的和谐,在自身包含了一
切实在,充满无限。他认为,实践知识学的最后归宿就是理论知识学的起点,
自我在认识和实践的本原行动的过程构成一个首尾相接的圆圈,这就消解了
康德的自在之物。他说,在知识学中,自在之物只有像“我们应该使之成为第一节 费 希 特
327
的东西那样”①,理论知识学在实践知识学中才获得自己明确牢固的基础。
费希特在耶拿大学时期的知识学虽然消解了康德的自在之物,但自我与非
我的矛盾在知识学中不可能得到最终的解决。因为知识学中存在一个矛盾的循
环:没有限制性,自我就永远无法成为自我;有了限制性,自我就不再是绝对
自我,而成了有限自我,仍然不能实现其自身。正如黑格尔后来批评的那样,
自我与非我是质的对立,而费希特解决矛盾的方法却是量的方法,永远要在对
立面之间插入中间环节,把矛盾推向无限的未来,“因而陷于恶的无限性”②。
同时代的康德也批评说,绝对自我不过是一个纯粹的逻辑根据,没有任何实在
性。这些内在缺陷为知识学后期的演变埋下了伏笔。
五、后期知识学的变化
费希特后期思想的变化,原因除了社会因素的影响外,还在于他自己认识
到知识学的缺陷。由于谢林等人的批评,他认识到自我“脱离了自然”,他用
自我说明一切知识的根据,但绝对自我本身却缺乏精神实体的实在性。然而,
他没有认识到自己知识学的根本缺陷在于唯心论,而是转向客观唯心论来克服
主观唯心论。他先把知识学的最高根据看作绝对知识,继而看作绝对(存在),
最后等同于上帝,他的知识学最终陷入神学世界观。
费希特后期知识学认为,人的自由意志只是有限的意志,而有限的意志要
以无限的、绝对的或神的意志为根据,人性本身并不具有绝对的价值。他说:
“我存在和我思维,两者都是绝对的;两者是由于一种更高的根据而相互和谐
的。”③ 他认为,如此一来,自由不再是人的最高目的,而只是达到宗教信仰的
可能条件。善良意志、道德规律不再具有终极性,而只是把人引向超凡世界的
指导。
早期费希特跟随康德的宗教观,认为道德和信仰是一回事,都是对超感性
东西的把握,前者是通过行动,而后者是通过信念。他后期虽然没有完全否认
人的行动与自由,但强调人的行动与自由要以绝对或上帝作为目的和根据,爱
① 梁志学主编:《费希特著作选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709 页。
②[德]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 1978年版,第
324 页。
③ [德] 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 人的使命》,梁志学、沈真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
77页。328
第十四章 费希特哲学与谢林哲学
和思索上帝是人们通往极乐生活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他认为,神圣的生命力量
在人的自由行动中表现出来,并划分了五种世界观或精神生活发展的五个阶
段:最低级、最蒙昧和最肤浅的观点是执著于感官世界的感性世界观,较为高
级的是法律世界观,更高的阶段是道德世界观、宗教世界观和知识世界观。更
高的阶段的三种世界观没有高低之分,都是以上帝为对象的,区别在于:道德
世界观是实践的、鼓励人行动的观点,宗教世界观和知识世界观则是单纯注视
和直观的观点,知识最终扬弃了宗教世界观信仰的局限,使宗教崇拜的对象上
升为直观的知识。这样,他早期满腔热忱地加以论证的“太初有行”的时代精
神,最后被他颠倒为“太初有神”的教条。
费希特把他的神学世界观运用于人类历史,认为绝对或上帝是化育万物的
自隐本原,它本身超越时空,凭借着它预设的对象在时间中的发展来显现自
身。人类历史被他说成是人运用自己的自由能力,认识绝对知识、展示神圣存
在和规律的历程。据此,他把人类历史的发展分为五个状态。第一,人类无辜
的状态。理性通过自然规律和力量发挥作用,人类按照不自觉的理性本能过着
天真无邪的生活。第二,恶行开始的状态。少数强者的理性本能变成了外在权
威,他们制定各种思想体系,建立外在的强制机关发号施令,要人们盲目信仰
和服从。第三,恶贯满盈的状态。每个人都从自身出发,摆脱专制的权威,也
摆脱理性的本能,漠视一切真理,自私自利被视为美德;与此同时,出现了理
性自觉的萌芽。第四,理性发展状态。理性以科学的面貌传播于世,真理作为
至高无上的东西得到承认和喜爱,但理性还缺乏有效的手段和娴熟的技艺。第
五,理性完善和圣洁完满状态。人类不仅掌握了理性科学提供的规律,而且发
展出一套以理性为准则建立社会的制度,国家自觉地、有计划地致力于完成理
性提出的任务,建立理想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大家自由平等,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他认为,如果人类实现了这样的理想社会,实际上也就是复归到完
全受理性控制的原始状态,只不过达到了尘世生活的目的。一旦达到这一目
的,人类将进入永恒的、超尘的世界。他的历史观以神意为预设和目的,在神
学唯心论的基础上,猜测到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社会发展规律,为启蒙时代的
历史进步观提供了理性证明。
总的来看,费希特张扬的主体能动性,以及自由和精神、理论和实践相结
合的思想反映了上升时期德国资产阶级的精神面貌。他的知识学是德国唯心论
和辩证法相结合的重要阶段,揭示了康德哲学中唯心论与唯物论的矛盾。他早第二节 谢 林
329
期试图把康德的先验唯心论改造为彻底的主观唯心论,晚期转向客观唯心论和
神学,催生出谢林和黑格尔的绝对唯心论体系。他将康德揭示先验幻相的消极
辩证法改造成构建科学体系的积极辩证法,黑格尔称之为“世界上推演范畴的
第一次理性尝试”①。
第二节 谢 林
弗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谢林(1775—1854)出生于一个新教牧师
家庭,15岁进入图宾根神学院,与黑格尔和荷尔德林同窗,毕业后当了三年
的家庭教师,其间发表《自然哲学的观念》(1797)、《论世界灵魂》(1798)
等著作。1798年起,他到耶拿大学任哲学教授,其哲学研究进入鼎盛时期,
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同时也受到了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主要著作包括
《自然哲学体系的初步纲要》(1799)、《先验唯心论体系》(1800)、《布鲁诺
对话:论事物的神性原理和本性原理》(1802)等。他此后在多处任教,以
1804年发表的《哲学与宗教》为标志,他的思想趋向宗教神秘主义,发表
《对人类自由的本质及其相关对象的哲学探讨》(1809)。1827年,他被任
命为皇家学术档案馆总监和巴伐利亚科学院院长。1841年应普鲁士国王威
廉四世邀请前往柏林大学任教,讲授神话哲学与启示哲学。恩格斯、拉萨
尔和祈克果等人都在柏林大学听过他的讲课,他80岁时于瑞士去世。谢林
的哲学生涯大体上可分为对比鲜明的两个时期,即早期的自然哲学和先验
哲学,他认为两者是同一哲学的两个方面;晚年则转变为充满宗教神秘主
义的启示哲学。
一、对费希特哲学的批判
谢林最初是费希特的追随者,他从费希特的观点出发批评康德哲学的不彻
底性。但他很快与费希特分道扬镳,认为费希特不承认经验知识的客观内容违
背了人类知识的本性。他说,“一切知识都以客观东西和主观东西的一致为基
①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 1978年版,第
322 页。330
第十四章 费希特哲学与谢林哲学
础。因为人们认识的只是真实的东西;而真理普遍认定是在于表象同其对象一
致”①。他认为,知识的对象是客观的,不依赖于主观而存在;而知识的主体是
自我和理智,表象是主体的活动和产物;只有主观表象和客观对象的绝对一
致,知识才有“理论确定性”。他提出哲学的第一任务是要“解释表象何以能
绝对地同完全独立于它们而存在的对象一致”②。
谢林还认为,表象与对象的符合意味着客观决定主观,主观的表象依照客
观对象而产生和变化,或者实现从客观对象到主观表象的过渡和转化。但这种
情况仅限于认识领域,实践领域是相反的情况,他说:“在我们心里不是必然
地而是自由地产生的那些表象,能够从思想世界过渡到现实世界,并能得到客
观实在性。”③ 在实践领域,主体决定客体,客观现实必须依照主观表象的变化
而变化;只有客观现实与主观表象绝对地一致符合,意志才具有实在或“实践
的确定性”。因此,谢林提出哲学的另一个任务是,要解释“某一客观的东西
如何会因一种单纯思想的东西而改变,以致与之完全一致起来”④。
谢林批评费希特不能解决哲学的任务。首先,费希特说自我足以解释所有
科学知识的依据,但科学知识的对象不依赖自我而存在,否则就不能解释表象
的必然性;费希特说非我是自我创造的客观世界,这完全脱离了科学知识的前
提和根据,而且违反了主观必须与客观完全符合一致的“知识的真理性”。其
次,费希特所说的绝对以非我对它的限制为前提,但既然是有前提的,当然不
可能是绝对的。费希特把自我与非我当作相互对立的异己的东西,因此不能解
释非我符合于自我、主观决定客观的“实践的确定性”。
谢林批判费希特哲学的目的是为了从更彻底的唯心主义出发反对主观唯
心论。他认为,哲学的最高原则既不是自我,也不是非我,既不是主体,也
不是客体,而是超越于自我与非我、主体与客体之上的“绝对”。他认为,
“绝对”不依赖人的主观表象和客观对象而存在,而是超越并决定两者的
“绝对理性”或“宇宙精神”。在他阐述“绝对理性”的客观唯心论体系中,
自然哲学解释“绝对”如何产生作为客观对象总和的自然,先验哲学解释人
的自我意识如何通过“绝对”获得理论确定性和实践确定性,同一哲学阐述
①[德] 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6页。
② [德] 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3页。
③[德] 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3页。
④ [德] 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3页。第二节 谢 林
331
“绝对”自身本性。
二、自然哲学
谢林认为应像斯宾诺莎、康德和歌德那样重视自然。他改造了斯宾诺莎实
体即自然的学说,把斯宾诺莎的泛神论转变为客观唯心主义的自然哲学。他认
为,自然整体是能动的“宇宙精神”的创造性活动,它最初是喑哑的、未苏醒
的理智,但已具有了内在的目的性。即使是在最粗糙的机械作用中,自然界已
经隐含目的性,经过电学、磁学、化学作用到有机作用,自然界越来越明确地
表现出机械性和目的性的统一;又经过从矿物、植物、动物到人的发展,自然
界在人身上达到了自我意识。由于精神的东西只能认识精神的东西,“完善的
自然理论应是整个自然借以把自己溶化为一种理智的理论”①。自由理智的理论
消解了自然必然性,赋予自然规律以精神的意义,使之成为直观和思维的
规律。
自然哲学是谢林哲学的出发点,也是他为德国古典哲学开辟的一个重要领
域,是德国唯心论从主观性向客观性过渡的重要环节。虽然其内容是泛神论、
目的论和唯心论的混杂,但其中也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把自然界描绘
成一个在对立发展中有机联系着、逐级上升的整体,不但给当时机械论占统治
地位的科学界带来了一股清新气息,而且为浪漫派崇尚自然的情感提供了哲学
基础。谢林用普遍联系和矛盾对立的观点来看待自然界的辩证发展,他的观点
为黑格尔所继承和发展,但黑格尔只是把自然看作绝对精神的异化形式,从根
本上否定了自然界本身的发展变化。可以说,谢林自然哲学的辩证法思想,把
头脚颠倒的唯心主义自然辩证法颠倒了过来。
三、先验哲学
谢林认为,自然哲学和先验哲学殊途同归。使客观的东西成为第一位的东
西,从中引出主观的东西来,这是自然哲学的任务:“如果说有一种先验哲学,
那么留给它的就只是相反的方向,即把主观的东西作为第一位的和绝对的东
西,从主观的东西出发,使客观的东西从主观的东西里面产生出来。”② 自然哲
①[德] 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7页。
②[德] 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 8—9页。332
第十四章 费希特哲学与谢林哲学
学把自然界的发展过程一步步上升为理智的规律,先验哲学则要把理智的规律
一步步落实为绝对的客观性,两者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主体和客体本来就是同
一的。他的先验唯心论从考察理智活动开始,描述了自我意识的历史,包括理
论活动、实践活动和艺术活动三个发展阶段。
1.理论哲学
谢林认为,理论哲学的任务是“解释表象何以能绝对地同完全独立于它们
而存在的对象一致”①。自我意识的纯粹活动中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活动:一种起
限制作用,另一种是被限制的,前者构成了主体意识,后者构成了客体意识,
主体与客体的对立是推动认识活动前进的动力。通过两者不断对立又不断同一
的运动,自我意识从感觉开始,渐次上升到创造性直观和反思,最后到达绝对
意志。
谢林认为,在感觉阶段的初始,主体和客体的对立还没有明显地表露出
来,自我在感觉中直观到自身的限制,但并没有意识到这种限制在自我意识之
中。在创造性直观阶段,自我的创造活动有意识地进行,自我从感觉主体变成
自己的对象,逻辑地推演出“实体”与“偶性”、“原因”与“结果”、“因果
性”与“交互作用”等范畴。自我在创造性直观中还没有达到对自身的直观,
这一目的是在反思活动中实现的。反思的第一个条件是抽象,抽象产生了概念
与对象的分离,而被分离的概念与对象在判断中重新达到同一。反思活动中的
抽象是理智自己决定自己的行动,而“理智只有以意志活动为中介,才会自己
成为自己的对象”②。这就是说,认识的最高目标只能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先验哲学由此从理论哲学进入实践哲学。
2.实践哲学
谢林的实践哲学从这样一种信念出发:“在我们心里不是必然地而是自由
地产生的那些表象,能够从思想世界过渡到现实世界,并能得到客观实在
性。”③他的理论哲学说明的是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认识世界,而实践哲学则要
说明按照主体的表象来改造和塑造客观世界。
谢林相信自由是人的生命本质之所在,但自我按照理想改造和塑造客观世
界的自由活动是在社会中进行的,“我的一切行动所指的最终目标,就是靠单
①[德]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3 页。
②[德] 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89页。
③[德]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3 页。第二节 谢 林
333
个人不能实现、而只有靠整个类族才能实现的某种东西”①。个人追求理想的自
由活动必须通过道德和法律来加以调节。他虽然坚持康德道德自律的实践理性
原则,但也认识到这种单纯形式主义的道德学说缺乏必然性的强制力量,因
此,他特别重视法治的作用。他把法治作为自然人向社会人、理性人、自由人
过渡的必由之路,把法治称为人的意志在第一自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第二自
然,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法治逐步实现的历史,就是朝向完善的国家目标不断
前进的过程。他把实现法治状态的程度看作衡量历史进步的标准,认为完善的
国家只有在一个由所有文明民族组成的、共同服从同一个法律的国家联盟中才
能实现。
关于普遍的法律制度如何可能的问题使谢林认识到,人类的历史是必然性
与自由的统一。普遍的法律制度是自由的条件,但这种制度又是依靠自由来实
现的,这是一个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是承认自由包含着必然性。或
者说,人的行动就其本身来说是自由的,但行动的最终结果又依赖于一种必然
性,“这种必然性凌驾于人之上,甚至于操纵着人的自由表演”②。至于这种隐
秘的必然性是什么,他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回答:一方面,在人的社会性中寻找
自由与必然性相统一的根据,他说:“我的行动的成果不是取决于我自己,而
是取决于所有其他人的意志。”③这里包含着各种作用所产生的合力决定历史规
律的思想。另一方面,是把上帝作为自由与必然相和谐的绝对根据,他说:
“人通过自己的历史,不断地作出上帝存在的证明,而这种证明也只能由全部
历史来完成。”④
谢林把人类历史解释为天意逐步显明的过程,分成三个时期:首先是罗马
共和国之前的古代世界,无意识的理智作为一种完全盲目的必然性力量支配着
这一时期,人在这一时期没有自由可言,只能听任命运的摆布。他称这是一个
“悲剧时期”。其次是从罗马共和国扩张直到当时的现代社会,任性占据主导地
位,隐蔽的规律变成明显的自然规律。人的自由在这一时期虽然得到了相当程
度的发挥,但即使是征服与奴役他人的放荡不羁的任性也被迫服务于合规律的
自然计划。最后是未来的时代,以前表现为命运和自然规律的东西将作为“天
①[德] 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246 页。
②[德] 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245 页。
③ [德] 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246 页。
④ [德] 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252 页。334
第十四章 费希特哲学与谢林哲学
启”而得到发展和显示,他说:“这个时期将在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无法回答。
但是,当将来存在这个时期时,上帝也将存在。”①
3.艺术哲学
谢林在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中,分别展示了如何以对象为基准来认识世界
和如何以自我为基准来改造世界,而他认为两者的综合统一要通过艺术哲学来
完成。如同康德一样,谢林把目的论当作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的联结点,他认
为,目的论肯定了创造自然的无意识活动与意志的有意识的创造性活动是同一
的,但目的论并没有肯定自然和意志的同一性是否属于人的有意识活动,只有
艺术哲学指明有意识和无意识活动的统一。他说:“艺术的理想世界和客体的
现实世界都是同一活动的产物;(有意识的活动和无意识的活动)两者的会合
无意识地创造着现实世界,而有意识地创造着美感世界。”②艺术开始于有意识
的审美创造活动,结束于把世界重建为无意识的艺术作品,艺术是关于无限事
物或绝对的特殊经验,美的本质就是对无限的事物或绝对的表现,自由与必然
在艺术中达到了最高的统一。因而,艺术哲学在他的先验哲学中就占有了极其
重要的地位。
在谢林看来,哲学发端于绝对,这个绝对单纯同一的东西不能用描述的方
法、用概念来理解或言传,只能直观来理解或言传。无论感性直观还是理智直
观都是主观的,缺少客观性,只有通过艺术直观才能把握绝对的客观存在。他
认为,艺术为哲学家打开了“至圣所”,是“哲学的唯一真实而又永恒的工具
和证书,这个证书总是不断重新确证哲学无法从外部表示的东西,即行动和创
造中的无意识事物及其与有意识事物的原始同一性”。③ 谢林的先验哲学从自我
的同一性出发,最后在艺术直观中与绝对同一性融为一体,消除了有限性和差
别性,回到了绝对的怀抱。当然,艺术与哲学的紧密结合并不是现实的,这只
是他的一种理想,他把实现这种理想寄托于世界的命运和天意。他的艺术哲学
表达了浪漫主义的人文情怀,为浪漫派的艺术崇拜和天才崇拜提供了哲学的论
证。恩格斯发现谢林与鼓吹“天才史观”的卡莱尔“有很多共同点”,而且认
为“在‘英雄崇拜’或‘天才崇拜’方面,他和同样具有泛神论思想方式的
①[德] 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254页。
② [德] 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商务印书馆 1976年版,第 15页。
③[德] 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276 页。第二节 谢 林
335
施特劳斯是一致的”。①
从积极方面说,谢林联系艺术史来建立美学体系,运用“实在的”与“观
念的”、“自然”与“历史”等辩证的概念,阐释了艺术从古代到近代的发展,
论述了不同艺术类型的特征,得出了这样一个基本结论:“神话是一切艺术的
必然条件和原始素材。”②这为黑格尔的美学提供了思想资源。黑格尔说,只有
到谢林那里,“艺术的真正概念和科学地位才被发见出来”③。黑格尔与谢林在
艺术哲学上的差别在于:黑格尔把艺术的美看作绝对观念的感性显现,认为哲
学高于艺术;谢林则认为,概念无法真正把握绝对、无限的东西,艺术哲学才
是哲学的最高形式。
四、同一哲学
谢林最初构想的哲学体系包括自然哲学与先验哲学两个部分,后来他把
这两部分相统一的哲学称为“同一哲学”。他认为,自然哲学和先验哲学的
相加还不能构成统一的体系,将二者统一起来的最彻底的方式是把二者综合
到一个最高的统一体中,即主体与客体的绝对同一。哲学必须发端于一个绝
对同一的本原,既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更不能同时是这两种东西,而只
能是绝对的同一性。他说的绝对同一性,实质上是指主体与客体尚未分离的
本原,是绝对的精神,主体与客体、观念与实在不可分地结合在这种绝对精
神之中,它就是宇宙大全本身,无物存在于绝对精神之外,它是派生主体与
客体的唯一本原。
谢林认为,绝对同一的精神本原由于自身不自觉的原始冲动,产生出原始
对立,从而一分为二,其中无意识的精神活动构成了自然,有意识的精神活动
构成人的认识与意志活动。自然和精神在时间和逻辑上没有先后之分,它们的
发展构成了两个不同的“级次”,发展的最高级次是绝对,绝对同一既是哲学
的起点,又是哲学的终点。因此,单独的自然哲学与先验哲学都是有局限的,
都没有达到绝对的同一,不过是从不同的方向对这一绝对同一性所作的客观或
主观描述。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16页。
② F.W.J. von Schellings Smmtliche Werke,K.F.A.Schelling(hrsg.),Bd.5,J.G.Cottascher Ver
lag, Stuttgart/Augsburg, 1856-1861, S.405.
③ [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78 页。336
第十四章 费希特哲学与谢林哲学
谢林认为,绝对是超越于有差别的、有条件的东西之外的,即超越于主体
与客体之外。因而,对于绝对的、无差别的同一性的认识是不能通过任何有限
的规定性或中介达到的,而只能是一种直观的知识。在先验哲学中,他是通过
艺术直观来克服差别的,但那只是自我意识内部的显示。当时他面临的是在哲
学上说明绝对同一性与有差别的世界的关系的问题,这首先需要解释绝对无差
别的同一性如何产生有差别的世界的问题,其次需要回答究竟如何从认识上把
握这个绝对无差别的同一性。由于他认为绝对是绝对无差别的同一性,这就使
他的学说陷入困境而难以自拔,最终不得不求助于“启示”。在黑格尔看来,
这不过是一种像手枪发射一样的突如其来的灵感,把绝对同一讥讽为“黑夜观
牛,一切皆黑”,认为是“空虚的无底深渊”①。而谢林晚期的宗教哲学乃至
“世界时代”(Weltalter)的哲学都可看作同一哲学的不同表述,他的同一哲学
培植了神话哲学与启示哲学的根苗。
五、启示哲学
同一哲学和浪漫主义的情怀,促使谢林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理性
主义逐渐让位给宗教神秘主义。他认为,康德以来的理性主义哲学(包括
谢林本人前期的思想在内)本身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唯心论是从思
维推导出存在来,逻辑思维证明的结果只能是世界存在的概念,而不是世
界存在本身,在此意义上,他把以黑格尔逻辑学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称
为“否定性的(negative)哲学”,因为“在逻辑学中没有任何改变世界的
东西”②,它只与可能性打交道,它所要认识的一切只存在于思想当中。他
在此确实击中了唯心主义的要害,但他却借助神话和宗教来改造理性主义
哲学,着手建立“肯定性的(positive)哲学”,即力求知道某种确实的、
肯定的东西。他采取的是与“否定性的哲学”完全不同的方向:不是先验
地从思维引出存在,而是根据经验从存在到思维,因此是“形而上学的经
验主义”。
谢林认为,思维并不先于存在,而是存在先于思维,所以肯定性的哲学必
① [德]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 1979年版,第2页,引
文有改动。
② F. W.J. von Schellings Smmtliche Werke, K.F.A.Schelling(hrsg.),Bd.10,J.G.Cottascher
Verlag, Stuttgart/Augsburg, 1856-1861,S.153.第二节 谢 林
337
然从存在出发。作为出发点,存在必须是必然性的存在,而且是必须被经历到
的实在。这样的存在只能是行动着的、向人的经验启示自身的、有生命活力的
神。由于一切现实的经验事物都是这个人格神的启示,“肯定性的哲学”也就
变成了宗教哲学,由未完成的宗教哲学和已经完成的宗教哲学,即神话哲学与
启示哲学两部分构成。
谢林认为,宗教意识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原始的一神教、多神教和基督
教的一神教(天启宗教)。原始的一神教是自古以来人类本性所固有的。与多
神教相对应的是神话学,他认为神话的原则本质上就是启示宗教的原则,神话
中的神与启示宗教中的神都是具有人格的、无限创造性的神。只不过神话中的
宗教是盲目的,是一个必然过程中产生的不自由的、非精神的宗教,神话宗教
必须通过基督教成为自由的宗教。尽管在他的启示哲学中有三位一体的轮廓,
但是他并不是当时教会的辩护者,而更可能是教会的批判者和异端。他力图超
越已知的所有宗教形式,认为天主教是已经过时的宗教,新教是过渡性的宗
教,新的、未来的基督教是包罗万象的,能把一切民族团结起来。在他看来,
上帝是具有人性的,他自由地肯定人、参与人、支持人,甚至化身为人,为人
受难、牺牲,不具有人性的上帝是虚假的上帝。恩格斯说,他从相反的方面肯
定了人是宗教的本质,人类的自我意识是西方哲学史的基础,“它才是最高启
示,人对人的启示”①。
总的来看,谢林的早期哲学代表了德国古典哲学发展的方向,马克思赞许
早期的谢林具有“真诚的青春思想”②,恩格斯说他“自由地、无畏地航行于
开阔的思想海洋”③。但他晚期从理性精神的自觉追求者演变成为理性的批判
者和反对者,从渴望和追求人的自由转变为对上帝顶礼膜拜,从法国大革命
的欢呼者蜕化为君主制的拥护者。他晚期哲学的倒退有欧洲时局的动荡、文
化氛围的变迁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也有其深刻的认识根源。谢林对前期思辨
哲学的否定源自于对德国唯心论缺陷的深刻洞见,他和费尔巴哈分别从神秘
主义和人本主义两个相反方面批判了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体系。他晚期的
非理性化思想影响了现代非理性主义意志哲学和生存哲学,但这些思想已很
少为人们所关注。当他从哲学走向神学的时候,黑格尔则从神学走向了哲学,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93 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 12 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第390页。338
第十四章 费希特哲学与谢林哲学
成为德国古典哲学的中心。
思考题:
1.评论费希特关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看法。
2.费希特知识学的三条原理是什么?三者有何联系?
3.试论费希特哲学转变的原因和表现。
4.谢林是如何批判费希特的?
5.谢林的自然哲学中有哪些辩证法因素?
6.试论谢林哲学转变的理论表现和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