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工程版-《西方哲学史》-第十三章 康德的批判哲学-在线阅读

第十三章 康德的批判哲学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出生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贝格(今俄罗

斯加里宁格勒)的一个马鞍匠家庭,父母是路德宗敬虔派的忠实信徒。他从小

在教会学校受教育,16岁进入哥尼斯贝格大学神学院,毕业后当了9年的家庭

教师。从1755年开始,他在哥尼斯贝格大学哲学系作了多年的编外讲师,直至

1770年晋升为教授。人们常说,康德的生平就是他的著作。康德的著作分前批

判时期和批判时期。前批判时期,他研究的主要是自然哲学和形而上学。他在

《一般自然史与天体理论》(1755)中,提出了后来以“康德-拉普拉斯原理”

命名的星云假说。恩格斯说,他的这一假说“是从哥白尼以来天文学取得的最

大进步。认为自然界在时间上没有任何历史的那种观念,第一次被动摇

了。……康德在这个完全适合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观念上打开了第一个突破

口,而且用的是很科学的方法”①。1770年以后,他的思想转入了批判时期。

在这一时期,他撰写和发表了大量哲学著作,主要包括《纯粹理性批判》

(1781年版、1787年版)、《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1783)、《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1785)、《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初始根据》

(1786)、《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纯然理性界限内

的宗教》(1793)、《论永久和平》(1795)和《道德形而上学》(1797)等。本

章主要从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即

“三大批判”理论来阐述他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纯粹理性批判

在前批判时期,康德的形而上学基本接受莱布尼茨-沃尔夫派的独断论,

后来他坦率地承认,“就是休谟的提示在多年以前首先打破了我教条主义的迷

梦”②。1770年,康德的教授就职论文《论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的形式及其原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1页。

②[德] 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

1978年版,第9页。第一节 纯粹理性批判

299

则》的发表标志着他的思想进入了批判期。在该文中,康德作出了物自体和现

象的区分,认为物自体在认识之外,现象则在认识之内,受时空形式和知性概

念的统摄。

康德顺应启蒙时代的批判精神,进一步提出了“批判哲学”的纲领。他认

为,批判哲学之“批判”是对理性的分析和考察,批判的结果不是怀疑或否定

人类理性,而是确定理性的界限。他认为,只有经得起理性的自由、公开检查

的东西才能博得理性的尊重。理性的批判是理性的自我审视和反思。他在《纯

粹理性批判》中把人的认识能力即“理论理性”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一方

面以其先验哲学证明了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另一方面说明超越感性和知性

的纯粹理性在人类知识范围内没有客观实在性,认为理性批判的依据不在经验

范围,而在于先天形式和能力。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言里论述了

他的先验唯心论纲领,而他试图解决哲学危机的哲学革命则类似于哥白尼式的

革命。

一、哥白尼式的革命

康德认为,形而上学是一个比其余一切科学都更古老的学科,曾经享有

“一切科学的女王”的崇高地位,然而迄今为止不仅没有成为一门科学,反而

沦入被抛弃的境地。那么,如何才能把形而上学从这样一种状态中挽救出来并

使它变成一门科学?他认为,形而上学可以模仿数学和自然科学,通过实现思

维方式的革命变为一门科学。他认为,数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科学,要归功于一

个人在一次探索中幸运地灵机一动而造成了一场革命。以前人们总是死死地盯

着图形,在图形中辨认它的特性;而产生数学的那场革命性转变却要人们把先

天设想出来的东西归于事物,并以此必然地推导出事物的特性。同样,如物理

学等自然科学中那些具有决定意义的实验,也是按照理性设计作出的,这说明

了理性必须挟着那些按照不变的规律下判断的原则走在前面,强迫自然回答它

所提出的问题,决不能只是让自然牵着鼻子走。他认为,理性在认识中不是按

照主体依照对象的模式,而是按照对象依照主体的模式来进行。这种思维方式

革命的实质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的倒转,类似于天文学领域里的哥白尼革命。

他相信,在形而上学领域也能通过这种哥白尼式的革命道路,使形而上学变为

一门科学。

康德对在形而上学领域实现哥白尼式的革命作出了自己的解释。他提出,300

第十三章 康德的批判哲学

到现在为止,大家都是认定我们的知识必须依照对象,在这个前提下进行了多

次试验,但这些试验统统失败了。那么,不妨换一个前提试一试,看看是不是

把形而上学的问题解决得好一些。这就是假定对象必须依照我们的知识,这个

假定比较符合我们期望的能有一种关于对象的先天知识的观念。这样,对象向

我们呈现之前,就确定了某种关于对象的东西。他说:“这里的情况与哥白尼

最初的思想是相同的。哥白尼在假定整个星群都围绕观察者旋转,对天体运动

的解释就无法顺利进行之后,试一试让观察者旋转而星体静止,是否可以更为

成功。如今在形而上学中,就对象的直观而言,人们也可以用类似的方式作出

尝试。”①

从哲学发展史的角度看,康德“哥白尼式的革命”表达了调和唯理论和经

验论的基本立场。在认识论上,他主张从人的认识能

延伸 阅 读

力和形式出发,看待和研究知识的对象,强调主观能

动性在认识中的主导作用。他试图纠正经验论一味强

调感觉对象和唯理论一味强调超验实在的偏颇,一方

面解释唯理论主张的先天知识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满

足经验论的要求,解释经验知识与认识对象之间的符

合。他用人的主观形式规定客观对象的思想路线,是一种主观主义的哲学,并

不符合科学的求实精神。

二、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

按照人的认识能力和形式来认识对象,康德把用来表示“关于对象的先天

知识”的术语称为“先天综合判断”。他提出“先天综合判断”的概念来自休

谟对综合命题与分析命题的区分。他认为,从逻辑形式上看,分析命题的谓词

包含在主词之中,比如,“凡人皆有死”,“有死”的意思已经包含在“人”的

意义之中;综合命题则不同,它的谓词不包含在主词之中,比如说,“这些人

坐着”,“坐”的意思并不是“人”这个概念所具有的。分析命题的主词和谓

词之间因为有着逻辑上的蕴涵关系,所以是必然命题。这就是说,它的真假与

经验无关,而取决于主词和谓词的意义是否具有蕴涵关系。在此意义上,分析

① [德]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注释本),李秋零译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

14 页。第一节 纯粹理性批判

301

命题又被称作先天命题。反之,综合命题的主词与谓词没有逻辑上的蕴涵关

系,两者是偶然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是偶然命题。综合命题的真或假取决于经

验事实,也被称作后天命题。康德在这两类命题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类命

题,这就是先天综合判断。他认为,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只是逻辑形式上的区

分,而不涉及判断的内容和性质。所有分析判断在内容上都是先天的,在性质

上都是必然的,这固然不假,但不能因此得出结论,所有的综合判断在内容上

都是后天的,在性质上都是偶然的。一些采取了综合命题的逻辑形式的判断在

内容上也可以是先天的,也可以具有必然真理的性质。

对康德来说,“先天”首先是一个逻辑概念,而不是一个时间概念。他认

为,先天命题并不一定在时间上先于经验,并不是天赋观念;先天命题在逻辑

上先于经验,为经验提供必然前提和必要的知识要素。因而,先天的(a

priori)亦即独立于经验、同时构成经验的前提条件,后天的(a posteriori)亦

即来自个别、相对、偶然的经验,依赖于感觉经验。先天的和后天的因素共同

构成了人类可能具有的经验。他所说的经验不是经验论意义上的经验,而是具

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他把“经验”(Erfahrung)作为“知识”(Erkenntnis)

的同义词使用,认为经验知识就是经验。作为经验知识的普遍必然前提,他把

先天综合判断分为数学命题、自然科学的基本命题和形而上学的命题三类

命题。

康德不同意经验论者把数学命题当作分析命题,而是把数学命题归于综合

判断。他认为,数学命题的要素之间没有分析命题的主词和谓词之间那种逻辑

蕴涵关系。比如,不管如何分析 5+7的意义,也得不出12这个数;不管如何

分析“两点间的最短距离”的词义,也得不出“直线”的意思。只有通过直

观,人们才能把5 和7之和与12 相等同,才能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与

“直线”相等同。如果继续追问:那种赋予数学命题以普遍必然性的直观是什

么样的直观?这是涉及数学基础的问题。他把这个问题归结为:纯粹数学何以

可能?

自然科学的基本命题指比自然科学定律更一般的判断。康德举例说,“一

切事物都有原因”,“一切原因都有结果”,“一切物体都有重量”,这些判断都

属于先天综合判断。它们之所以是综合的,是因为这些判断的主词不包含谓词

的意义。比较“一切物体都有广延”和“一切物体都有重量”,他认为第一个

判断是分析命题,因为“物体”包含着“广延”的意义,而第二个判断是综合302

第十三章 康德的批判哲学

命题,因为“物体”本身并没有“重量”。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物体的重

量是由物体之间的相互引力造成的,“一切物体都有重量”说明了“物体”与

“重量”之间普遍必然的联系。同样,“一切原因都有结果”说明“原因”和

“结果”概念普遍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不是来自经验。如果追问:这种联系

的来源是什么?这是涉及自然科学基础的问题。他把这个问题归结为:纯粹自

然科学何以可能?

康德认为,按照形而上学的目的,形而上学的命题也应该属于先天综合判

断,他既继承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又表达了自己哲学的目标。他要说明的事

实是,传统形而上学的命题确实表达了基本概念或范畴之间普遍必然的联系;

但传统形而上学的命题与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先天综合判断不同,它们没有扩

展人类的知识,也不能为知识提供可靠的基础,但却出自某种深刻的、纯粹理

性的根源。如果进一步追问:这种纯粹理性的根源是什么?这是一个涉及形而

上学的理性根源的问题。他把这个问题归结为:作为人类自然禀赋的形而上学

是如何可能的?① 康德的目标是把形而上学改造成一门科学。他认为,未来的、

科学的形而上学命题是科学意义上的先天综合判断,为人类的知识和一切理性

活动提供坚实的基础。而构成未来形而上学的先天综合判断,也同样有一个

“何以可能”的问题,用他的话说,必须追问:形而上学作为科学何以可能?

康德把先天综合判断分为三类:数学的、自然科学的和形而上学的。他的

《纯粹理性批判》也从这些方面展开。《纯粹理性批判》的主体部分是“先验

要素论”,先验要素论分为“先验逻辑”和“先验感性论”,其中“先验逻辑”

分为“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辩证论”。“先验分析论”回答了“纯粹自然科

学何以可能”,“先验辩证论”回答了“传统形而上学作为人类禀赋何以可

能”。“先验感性论”回答了“纯粹数学何以可能”。这表达了他对人类认识本

性的一种新见解,他看到并试图克服唯理论和经验论各自的片面性。他把当时

数学和自然科学取得的成就绝对化为“普遍必然性”,对日益发展的科学和哲

学知识作出了形而上学的解释。他没能成功地解决他所提出的中心问题,因为

他的先验唯心论不能从根本上阐明普遍必然性的客观源泉,但他在解决这些问

题时提出的一些重要分析论证和思想观点,为把辩证法和实践引进认识论和本

① 参见[德]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注释本),李秋零译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版,第43 页。第一节 纯粹理性批判

303

体论开辟了道路。

三、先验感性论

在康德看来,认识活动与对象发生直接的关系即是直观,而我们人类理性

只有一种直观能力,那就是感性直观。康德把感性定义为通过被对象刺激的方

式获得表象的能力(感受性)。① 他认为,感性是一种接受能力,感性产生表象

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受到外部对象的刺激,二是对刺激作出适当的反应。他把

刺激感官的对象称为物自体(也译为自在之物),把感性接受的表象称为感性

直观,而把感性对物自体的刺激作出的反应称为直观形式。他认为,感性不完

全是消极的接受力,感性认识也不等于被给予的感觉材料;感性的积极作用在

于能够提供一种认识形式,把被给予的感觉材料组织为有条理的、可被认识的

经验。直接被给予的感觉,如色、嗅、味、听、触等当下体验是因人而异、不

固定的,人们甚至不能确定地说它们是什么;一旦能够确切地说它们是如此这

般的时候,表达的就已经不是人们的当下感觉,而是人所共知的感性直观。

康德把传统形而上学关于质料与形式的区分运用于认识论。在先验感性论

中,他把感性直观分为质料和形式两部分,认为感性直观的质料是被给予的感

觉材料,是后天的,只有在外部事物的刺激下才能产生;感性直观的形式则是

先天的,或者确切地说是先于感觉但并不依赖于感觉,相反,它们的作用使得

感觉能够被认识,得以成为感性直观。在此意义上,感性直观形式是先天的,

就是说它们是感性直观的可能性条件。

康德认为,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本身也是感性纯直观。人类所具有的感性

纯直观只有两种:空间和时间。他论证了时空具有的纯直观的先天性质,并把

这一论证称为“形而上学阐明”,认为对先天性质的探讨属于形而上学的工作,

他把对时空具有的先天形式的论证则称为“先验阐明”,认为直观形式是使纯

数学成为可能的先决条件。

康德关于空间和时间的“形而上学阐明”论证了空间的三维性和时间的一

维向度。他不同意牛顿力学“绝对空间”的概念,认为空间是不依赖于外部经

验的纯直观,不是与可感事物分离的“空盒子”,也不是从事物的体积和位置

① 参见[德]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注释本),李秋零译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版,第52页。304

第十三章 康德的批判哲学

抽象出来的一般概念,而是人类认识外部事物的大小、并列、靠近、远近等关

系的先天条件。同样,他认为时间的单向度也不是从经验中得来的,而是人们

想象经验事件的先决条件,时间具有先天性或纯粹性。时间与空间的差别在

于,空间是外感官的感性直观形式,时间既是内感官又是外感官的感性直观形

式,空间和时间共同构成感官的先天直观。

康德关于时空“先验阐明”的中心意思是,空间是几何研究的对象,空间

的纯直观的性质使几何学的先天综合判断成为可能;而时间是代数研究的对

象,时间的纯直观的性质使代数的先天综合判断成为可能。这就是说,时空的

纯形式使数学所能反映的一切感性直观成为可能,因此是感性直观的“可能性

的条件”,即先天直观形式。数学之所以对于人类知识和经验有如此重要的意

义,正是因为它以时空的纯形式来统摄感觉材料。

康德否认空间和时间的客观存在,遭到人们的质疑。他辩解说,把时空归

结为人类认识形式与其他哲学家主张的唯心论不同。笛卡儿把单纯表象当作现

实事物,他的唯心论是一种经验性的、做梦的唯心论;贝克莱把现实事物当作

单纯表象,他的唯心论是一种神秘的、狂想的唯心论;而他自己关于空间和时

间的学说并不涉及事物的实存而仅仅涉及事物的感性表象,可以说是一种先验

的、形式的唯心论。从方法论角度,笛卡儿的唯心论是怀疑唯心论,贝克莱的

唯心论是独断唯心论,而康德的唯心论是批判唯心论。

四、先验分析论

康德把人类知识来源分为感性和知性两部分。他认为,感性以直观提供对

象,知性则以概念思考对象,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无感性就不会有对

象被给予我们,无知性就不会有对象被思维。思想无内容则空,直观无概念则

盲。”① 知性如同感性直观一样,也可分为质料和形式两部分。知性的质料是感

性直观(即经过时空形式所综合的材料),知性的形式是先天的纯形式。知性

是运用概念进行思维的能力,因此知性的纯形式即能够把感性直观材料综合为

经验知识的知性纯概念,亦即范畴。他认为,范畴也有“是什么”和“为什

么”这样两个问题,他把解答第一个问题称作“关于范畴的形而上学演绎”,

①[德]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注释本),李秋零译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

76 页。第一节 纯粹理性批判

305

把解答第二个问题称作“关于范畴的先验演绎”。

1.关于范畴的形而上学演绎

康德回答了最一般的范畴是什么、它们的数目有多少的问题,认为形式逻

辑的判断方式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线索;因为判断是概念的连接,知性是逻

辑思维的能力,逻辑判断的形式与知性的纯形式必然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有

多少种逻辑判断,就会有多少个范畴,可以从逻辑判断的形式推导出范畴。他

认为形式逻辑有四类,每类都包含三种判断形式:一是判断的量,包含全称

的、特称的、单称的;二是判断的质,包含肯定的、否定的、无限的;三是判

断的关系,包含定言的、假言的、选言的;四是判断的模态,包含或然的、实

然的、必然的。① 从上述判断,他推导得出知性的纯粹概念或范畴表:一是量

的范畴,包含单一性、复多性、全体性;二是质的范畴,包含实在性、否定

性、限定性;三是关系的范畴,包含实体和偶性、原因和结果、交互作用;四

是模态的范畴,包含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存在和不存在、必然性和偶然性。②

在西方哲学史上,康德继亚里士多德之后系统列举了范畴的名称和数目,

但他列出的范畴与亚里士多德列出的范畴不同,后者是对经验的概括,不是通

过逻辑的方法推导出来的。他批评后者没有认识到范畴与判断形式之间的必然

联系,用简单枚举法罗列范畴的数量。他利用亚里士多德逻辑体系的判断表,

推导出自己的范畴系统。他看到形式逻辑的功能与人的认识根源有关,把形式

逻辑引进认识论,把逻辑的形式与认识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在此意义上,他把

自己的知性理论称为先验逻辑,这与传统的形式逻辑密切相关,但又是较之更

高级的认知逻辑。从他开始,德国古典哲学家越来越注重逻辑的认识功能和实

在基础,黑格尔的逻辑学就是这一方面研究的最高成果。

2.关于范畴的先验演绎

知性纯概念或范畴为什么是人类思考经验对象的先验条件,或者说,范畴

为什么具有使得经验成为可能的先决条件?这是关于范畴的先验演绎要解决的

问题。在康德看来,这是批判哲学中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关于这方面的

内容,他先后写了两次,他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中的描述侧重于知性的

① 参见[德]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注释本),李秋零译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版,第88 页。

② 参见[德]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注释本),李秋零译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版,第 93 页。306

第十三章 康德的批判哲学

综合过程,而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中则侧重于范畴在经验中的客观必然

的运用。

康德在第一版中的先验演绎从人的知性的综合能力开始。感性直观的杂多

材料被呈现给知性,知性对这些材料加以比较、归类联系和整理,康德称为

“综合”。他把知性的综合过程分为三步:直观中把握的综合、想象中再生的综

合和概念中认知的综合。从把握的综合到再生的综合再到认知的综合,是一个

由低到高的过程,感性直观的材料越来越集中。最初,这些感性直观材料通过

把握的综合形成相互联结的许多表象;然后,这些形形色色的表象又被想象力

综合为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出现的具有同一性的各种表象;最后,这些

多种表象被概念综合为统一的对象。①

康德在第二版中的先验演绎则是从知性的联结入手。他认为,联结是感性

直观的杂多被综合为统一的经验表象,这种知性的联结来源于先验统觉的综合

统一性。康德和笛卡儿都把自我意识作为知识的核心和出发点,但康德把自我

意识当作统觉的综合能力,而不是笛卡儿的心灵实体。他认为,就联结的认识

内容而言,先验统觉或自我意识的统一性是人类知识的最高原则,它把一切被

给予的直观的杂多,在一个关于客体的概念中先天地和必然地联结起来。而就

联结的逻辑形式而言,范畴是唯一能够使一切被给予的直观的杂多在一个意识

中结合起来的条件,而直观之杂多所构成的经验则是范畴可能运用的界限。因

而,范畴除了被运用于感性直观,没有客观有效性;范畴的客观有效性只是经

验的客观有效性,除了被应用于经验对象之外,范畴在知识中没有其他的

用途。

康德在这两个版本中的演绎是表达同一立场的不同说法。他在第一版中的

演绎,着重于对知性的综合过程的心理描述,说明知性纯形式的先天性和主观

性,立场是先验唯心论;他在第二版中的演绎,着重于先验范畴在经验中普遍

必然的应用,立场是经验实在论。他的先验唯心论和经验实在论是相辅相成的

立场。

3.知性为自然界立法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中提出:范畴是这样的概念,它们先天地

① 参见[德]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注释本),李秋零译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版,第128—132 页。第一节 纯粹理性批判

307

把法则加诸现象和作为现象全体的自然界之上。他在《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

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中更加明确地说:“自然界的最高立法必须是在我

们心中,即在我们的理智中。”①“知性为自然界立法”,是他“哥白尼式的革

命”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人们一般把事物之间的普遍必然联系称为法则,但

他认为这些普遍必然联系不是事物固有的,而是范畴所具有的。同时,他认为

范畴不能被运用于物自体,只能运用于现象。人们所能经历的一切现象都服从

于范畴的综合作用,它们被范畴综合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现象界的整体,即自

然界;范畴加诸其上的法则即自然规律。范畴规定的一般的自然法则表达的是

一个先天综合命题,它们的真理不依赖于经验,并且能够反过来赋予经验以普

遍必然性。这样,他就用范畴的先验性回答了他自己提出的“纯粹自然科学何

以可能”这个问题。

康德生活的启蒙时代的特征是弘扬人的理性,提倡人本主义。在康德之

前,人本主义主要表现为道德政治领域的人道主义,但他在哲学领域提出的

“哥白尼式的革命”却试图规定人的认识能力在自然界的中心地位,当然也因

此而规定了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康德所说的自然界指现象界,“知性为自然

界立法”指人只能认识现象界,而不能认识物自体,这不符合自然科学探索、

认识和改造自然事物的本性,他的先验唯心论最终的理论走向是不可知论。恩

格斯说:“既然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出某一自然过程,按照它的条件把它生产出

来,并使它为我们的目的服务,从而证明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是正确的,那

么康德的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就完结了。”②

五、先验辩证论

康德认为,人类的认识能力是由感性而到知性,再由知性而到理性。知性

和理性都是逻辑思维的能力,知性是概念和判断的能力,而理性是推理的能

力。按照从判断形式推导出知性范畴的思路,他认为可以从推理的形式推出理

性的最高概念。他从传统逻辑的推理形式即直言三段式、假言三段式和选言三

段式的观点出发,认为每一个三段式都蕴涵着一个理性的最高概念和统摄原

则。直言三段式指向的是一个自身不再是宾词的主词,即“灵魂”的概念;假

① [德] 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

1978年版,第9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9 页。308

第十三章 康德的批判哲学

言三段式指向的是一个不再以任何事物为条件的前提,即“世界”的概念;选

言三段式指向的是一个自身不再是部分的整体,即“上帝”的概念。康德认为

这三个概念是理性思维的最高概念,他称之为先验理念。

1.先验幻相

康德提出,先验理念是理性攀升的自然禀性,只符合三段式推理的形式,

而不与任何感性直观相符合。但是,人们在思考这些理念时,总要对它们有所

判断,于是理所当然地将范畴运用于理念,作出它们是否存在、有何属性、有

何因果关系等判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先验幻相。把范畴运用于理念,违反了

康德认识论的两个基本区分。一是“超验”(Transzendent)和“先验”(Tran

szendental)的区分。“超验”意指超出了经验之外从而不是认识的对象。“先

验”在康德哲学中有多种含义,其中之一意指先天认识形式的性质,独立于经

验并且构成经验的前提条件。他认为:范畴只有经验的使用,只能被运用于感

性直观的综合;把范畴运用于经验之外,是非法的超验的使用,产生的结论没

有客观有效性。二是“现象”和“本体”的区分。他认为,人类知识只能认识

现象界或自然界,而不能认识本体。先验理念是对不可认识的本体的纯思想,

如果把纯思想混同为知识,把先验理念误当作知识的对象,就会产生理性不可

证明、经验不可纠正的先验幻相。

康德认为传统形而上学的根本错误,在于以先验幻相为研究对象。他认

为,与三个先验理念相对应,形而上学有三个分支:理性心理学以灵魂为对

象,理性宇宙论以世界为对象,理性神学以上帝为对象。形而上学的对象既不

是经验对象,又不是先验形式,而是超验的领域。他批判地说,柏拉图离开了

感觉世界这一限定知性的狭隘界限,依靠理念的翅膀,上升到纯知性的空空如

也的场所遨游。他没有看到,他的所有努力毫无进展,因为他没有遇到可以帮

助他站立的、可以把他的力量施加于其上的、可以推进他的知性的阻力。他认

为这句话也适用于他之前所有的形而上学,因为他们的纯思想虽然不会遇到来

自经验世界的阻力,但在理性内却造成了不可避免、不可解决的困惑和矛盾。

康德通过对这些理性的困惑和矛盾的分析,从根本上否认了传统形而上学是理

论知识。

2.理性心理学的悖谬

康德认为,理性心理学的前提是,灵魂是一种实体,因而是知识的对象。

当把“实体”的范畴运用于“灵魂”这一理念时,会产生逻辑悖谬。理性心理第一节 纯粹理性批判

309

学的悖谬存在于论证“灵魂是实体”的三段式推理之中。这三段式是这样的:

大前提——实体是只能作为主体而被理解的东西。小前提——灵魂(思维存在

者)是一种只能作为主体而被理解的东西。结论——灵魂是实体。①

康德指出,这个三段式的悖谬在于犯了“四名词”的错误,即中词没有保

持同一意义,实际上是两个概念。上述三段式的中词是“主体”(Subjekt)亦

即主语或主词,大前提中的“主体”指的是一个判断中的实际主语,而小前提

中的“主体”指的则是下判断的逻辑主语。一个判断中的实际主语是经验的对

象,而下判断的逻辑主语即先验自我却是不能经验的,并不出现在判断之中。

他在范畴的先验演绎中说明,自我意识或先验自我是先天综合的功能,而不是

精神实体,这是揭示理性心理学悖谬的关键所在。对他而言,“实体”范畴只

能被运用于感性直观的经验的对象,而认识的主体——先验自我则不是经验的

对象,前者是判断中的主体(主语),后者是下判断的主体(主语),理性心理

学混淆了这两个概念,把作为思维主体的灵魂作为实体来研究,造成了理论前

提的根本错误。从这一前提推导出来的结论,如说灵魂是单纯的、不朽的等结

论,也都不能成立。

3.理性宇宙论的二律背反

康德认为,理性宇宙论的根本错误是,根据那些只能被应用于经验的先验

形式,包括作为感性直观形式的时间和空间,以及如有限和无限、原因和结

果、必然和偶然等知性范畴,对世界的整体性质作出判断,后果是造成一些正

相反对的论题,而且这些论题都有合乎逻辑的证明。他把在逻辑上都能够成立

的一对相反论题称作二律背反。

理性宇宙论有四个二律背反命题。(1)正题: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

的。反题: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2)正题: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

单纯的东西构成的。反题: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复合的,没有单纯的东西。

(3)正题:仅仅按照自然的因果性不足以解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有必要假定

一种自由的因果性。反题:没有任何自由,世界上的一切都仅仅按照自然规律

发生。(4)正题:世界上存在着一个绝对的必然存在者,它或者作为世界的部

分或者作为世界的原因。反题:无论在世界之中还是在世界之外,都不存在一

① 参见[德]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注释本),李秋零译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年

版,第274 页。310

第十三章 康德的批判哲学

个绝对的必然存在者作为世界的原因。①

康德给每一个正题和反题以同等有效的逻辑证明。他认为,正题代表了传

统形而上学和神学的主流,反题代表的是非主流的看法;他把两者的对立总结

为“柏拉图路线”与“伊壁鸠鲁路线”两条思想路线的对立。他承认,后者虽

然是非主流,但在近代却被经验论发扬光大,与代表“柏拉图路线”的莱布尼

茨-沃尔夫唯理论体系尖锐对立。

康德最重视第三组关于自然的因果性和自由的因果性即必然与自由的矛

盾。康德认为,上述四组二律背反,前两组是数学的二律背反,后两组是力学

的二律背反。由于力学的二律背反涉及显象之外其本身不是显象的条件,因此

与数学的二律背反不同,是有可能得到解决的。按照传统形而上学,必然与自

由的二律背反是无法解决的,然而,按照批判哲学关于现象与物自体的区别,

这一矛盾就可以解决:在现象界中一切都必须服从自然因果律,因而是必然

的,而物自体虽然不可知,但却是认识活动的前提,所以可以视之为自由因。

于是,康德由此解决了必然与自由的冲突,并且实现了从理论理性向实践理性

的过渡:“在这种情况下,自由和自然就可以每一个都在其充分的意义上,就

同一些行动而言,根据人们把它们与其理知的原因相比较还是与其可感的原因

相比较,同时被发现而毫无冲突。”②这样的区分和联系可以说是理解康德批判

哲学的一个关键。

4.理性神学的理想

康德认为,“上帝”的理念只是从外部事物和人的思维中概括出来的理想。

这一理想并没有客观现实性,理性神学关于上帝存在的种种证明都没有客观有

效性。

康德指出,关于上帝必然存在的理论证明有三种可能性:一是从具体经验

上升到一个外在的最高原因,这是物理学—神学证明的路径;二是从关于个别

存在的经验上升到必然存在的原因,这是宇宙论证明的路径;三是从对“上

帝”的概念分析得出“上帝存在”的结论,这是本体论证明的路径。康德最注

重本体论证明,认为这是其他关于上帝存在证明的基础。

① 参见[德]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注释本),李秋零译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版,第325—346页。

② [德]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注释本),李秋零译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

387页。第一节 纯粹理性批判

311

按照康德的观点,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以“上帝是”(Gott ist)来

表示“上帝存在”,然而“是”不过是系词而非实在的谓词,它只表示上帝是

上帝,并没有对上帝的存在作出描述。有两种必然性:一种是判断的逻辑必然

性,一种是事实的现实必然性。判断的逻辑必然性只涉及主词与谓词之间的逻

辑关系,例如“上帝是万能的”在逻辑上是真的,说“上帝不是万能的”则违

背了逻辑。不过我们可以连同主词一起否定:“没有上帝是万能的”,这样就不

违背逻辑。换言之,“上帝是万能的”只是主词与谓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不

担保现实中有上帝存在。而事实的现实必然性就不同了,它要求有经验的依

据。康德举例说,我思想中的一百塔勒的钱币,并不等于我口袋里有一百塔勒

的钱币。总之,正如我们不能从判断的逻辑必然性去推论事实的现实必然性,

我们也不能从上帝的概念去推论上帝的现实存在。同样,关于上帝存在的物理

学一神学证明所说的最高原因和宇宙论证明中的必然存在者都不过是从有限推

论到无限,从有条件的东西推论到无条件的东西,归根到底像关于上帝存在的

本体论证明一样混淆了判断的逻辑必然性与事实的现实必然性。虽然,黑格尔

后来批判了这一思想,认为康德只走到半路就停住了,因为他只理解到现象的

主观意义,于现象之外去坚持一个抽象的本质,但康德对作为系词的“是”与

现实的“存在”的区分,打破了两千年来把两者联系在一起的形而上学传统。

他对上帝存在证明的批判,更有振聋发聩的威力,德国诗人亨利希·海涅说,

罗伯斯庇尔砍了路易十六的头,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砍了自然神论上帝

的头。①

康德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全面、系统并且具有深刻的理论性,不过在他看

来,形而上学是人类理性的自然禀赋,这种试图超越自身有限性而通达自由的

理想是应该得到满足的,所以他并不是要清除形而上学,而是要为形而上学寻

求出路。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一方面以人类理性之先天认识形式为科学

知识的普遍必然性提供根据,以“知性为自然界立法”的先验哲学取代了传统

的本体论;另一方面则通过其不可知论为认识能力划分界限,通过第三组二律

背反的解决为自由留有余地,试图以一种道德理想来满足人类理性对于形而上

学的需要。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试图综合经验与先验、认识的质料与形式、科学与

① 参见[德] 海涅:《论德国》,薛华、海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93 页。312

第十三章 康德的批判哲学

形而上学以及自然和自由。对此,列宁尖锐地指出:“康德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使二者妥协,使不同的相互对立的哲学派别结合在

一个体系中。”① 虽然康德的综合没有成功,但他提出的问题、方法和领域,在

哲学史上具有开创意义,深化了人对自身认识能力、具体环节和层次的认识。

第二节 实践理性批判

为给道德形而上学提供基础和原则,康德撰写了《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

和《实践理性批判》等著作。他不仅使自由的概念处于纯粹理性体系大厦的顶

端,而且确立起每个人都是道德法则的主体、都作为目的本身而属于一个目的

王国的理念,从而为他的道德目的论和道德形而上学奠定了基础。

一、善良意志

康德从纯粹理性的自由出发,寻找和确立伦理(Sittlichkeit)的最高原则。

他说:“自由概念的实在性”由“实践理性的一条无可争辩的法则证明”,“构

成了纯粹的、甚至思辨的理性体系的整个建筑的拱顶石”。② 自由无条件性的一

个方面是无外在的目的,否则自由便成了追求目的的手段,不得不为目的服

务,受目的制约,这样也就不成其为自由了。换言之,自由就是以自身为目的

的活动。那么,人的哪些活动符合自由的这种特征呢?他的答案是:善良

意志。

康德所谓的善良意志,就是以善良自身为目的的意志。西方历史上,人们

相信人有求善避恶的意志。康德继承了善良意志的概念,但深化了其内涵。他

提出了进一步的问题:意志的自由选择为什么具有趋善避恶的倾向呢?因为康

德的善良意志就是自由意志,自由意志之为自由意志并非任性,而是仅以出于

自己的道德法则作为行动的理由。比如,一个慷慨济贫的人,如果是为了沽名

钓誉而这样做的,算不上道德行为,而是追求个人名誉的手段。即便他是为了

摆脱怜悯和不安的心情而这样做,也没有道德上的价值。因为他的目的只是为

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1页。

②[德]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2页。第二节 实践理性批判

313

了追求心安理得,仍然受情感的支配。善良意志是绝对自由的,因为它只以自

身为目的,摆脱了一切经验因素,包括社会约束力、自然情感以及个人好恶等

方面的约束。①

康德赋予自由以肯定和否定双重含义。他认为,自由的肯定含义是为了自

身而自由,而自由的否定含义是因摆脱了经验的约束而自由。善良意志以自身

为目的,就要以摆脱了一切经验因素的理性规则为指导。服从规则与自由不是

矛盾的,因为善良意志所服从的是运用自身的力量,为了自身的目的而制定的

规则,此即意志自律,也就是“理性为自身立法”之道德自律。

康德的善良意志强调道德的善良动机,而不管其经验效果。他认为一些功

利主义者只是强调道德行为促进幸福的效果,而不考虑有无善良动机。但是,

道德行为应是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动机论”和“后果论”都是片面的,这两

种学说反映了资产阶级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利益诉求。马克思、恩格斯

说:“康德的这个善良意志完全符合于德国市民的软弱、受压迫和贫乏的

情况。”②

二、定言命令

善良意志的自律被康德称为定言命令或绝对命令,“定言”(Kategorisch)

是相对于假言式(Hypothetisch)而言的。康德认为,假言式是“如果……那

么……”的条件句,条件分句表示目的,结论分句表示手段。假言式命令要求

人们按照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来行事,是以经验为基础的。它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和因果关系一样,是通过经验而被发现的;第二,条

件分句表达的内容是感性的要求或欲望,结论分句则指出满足这些欲望或要求

所必须采取的行为,这种行为不是意志的自由选择,而是受感性条件所束缚

的,因此不是出于善良意志的道德行为。比如,“如果要有好名声,那么就得

慷慨施舍”和“如果要赚钱,那么就得做生意”一样,都属于假言命令;两者

引起的行为虽然不同,但慷慨施舍作为赚取好名声的手段,其本性与赚钱的手

段没有什么不同,因而没有道德价值。他认为,绝对命令以定言式表达,没有

条件句,径直命令“应该如此做”或“不应该如此做”。定言命令是无条件的,

① 参见[德]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注释本),李秋零译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年版,第 8—16 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11页。314

第十三章 康德的批判哲学

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合理要求,由此康德提出定言命令的普遍准则:“这样行动:

你意志的准则始终能够同时用作普遍立法的原则。”① 即是说,一个道德行为之

所以是道德行为,乃在于它不是出于仅对个人有效的主观准则,而是出于对一

切有理性者普遍有效的客观法则。

康德认为,定言命令既是普遍的道德准则,又是区分道德与不道德的标

准。比如,“要撒谎”不能成为普遍的行为准则,因为如果人人都撒谎的话,

将没有人会相信别人的话,撒谎将不再可能。再如,“要自杀”也不能成为普

遍的行为准则,因为如果人人都去自杀,人类将不复存在,行为的准则也将失

去适用对象。反之,“不要撒谎”“不要自杀”“不要杀人”“不要奸淫”等都

是道德准则,因为它们能够成为普遍的道德原则。

为了说明定言命令是普遍的道德法则,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中

提出了三个“公式”:第一,要只按照你同时能够愿意它成为一个普遍法则的

那个准则去行动;第二,始终把人当作目的,而不能把人当作手段,换言之,

能够对一切有理性者普遍有效的客观法则乃是出于理性自身目的的原则;第

三,每一个理性存在者的意志都是一个普遍立法的意志。②不难看出,他提出

定言命令的形式和内容,把资产阶级提倡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口号,提高到

道德形而上学的高度,是对启蒙时代人道主义的抽象哲学概括。

三、实践理性的公设

康德认为,道德的最高理想是至善,至善是德性与幸福一致。为了让至善

成为指导人们行为的道德理想,仅靠定言命令是不够的,还需要辅以实践理性

的公设。实践理性的公设的作用在于使人确信能够达到至善,从而激励道德勇

气和信心,培养向善的道德情感和习惯。实践理性的公设是为了适应道德实践

的需要而设立的,这些需要是感性的需要。当然,他并不完全否定感性的欲望

和情感在道德中的作用,只是否认它们能够成为道德自律的依据和基础;一旦

道德自律被置于纯粹理性的基础之上,德福一致的欲望和目标就会有助于道德

自律的实施。道德自律与实践理性的公设属于两个不同层次:前者是道德的基

础,是主干;后者是道德的应用,是辅助。道德自律是依靠纯粹理性建立的;

① [德]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1页。

② 参见[德]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李秋零译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第40—52 页。第三节 判断力批判

315

实践理性的公设也有理性依据,但同时兼顾感性因素,因此,实践理性的公设

带有假定性质,不是纯粹理性的产物,不是像道德自律那样的定言命令,但它

比经验假设有更高的确信性。康德提出了三条实践理性的公设,认为每一条都

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它。

第一条公设是灵魂不朽。康德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短暂的,不可能

在有生之年达到德福一致的目标。一个人必须相信灵魂不朽,才能相信可以通

过生生世世作出不懈、连续的努力,达到至善目标。

第二条公设是意志自由。确切地说,意志自由不仅仅是公设。康德把自由

作为纯粹理性的现实、道德的先决条件,认为作为道德公设的自由意志,是与

具体道德处境下的欲望和情感联系在一起的意志。人们唯有相信他们在任何条

件下都能够正确地运用自己的意志,作出自由的选择,才能相信可以依靠自己

的力量达到至善的目标。

第三条公设是上帝存在。康德认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常看到德福分

离,人需要确信道德努力一定会得到回报,违背道德将受到惩罚。唯有如此,

人的道德努力才有希望。因此,人们必须相信一个全善、全知、全能的主宰的

存在,并且它具有洞察一切的智慧和惩恶扬善的能力。这个全善、全知、全能

的主宰就是上帝。① 可以说,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批判了关于上帝存在

的各种理论证明,但在实践领域却提出上帝存在的道德证明,他把在理论领域

中清除的上帝又请了回来。

第三节 判断力批判

康德认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自然和自由、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之间

存在着一条鸿沟。人类心灵有认识能力、欲求能力和情感能力,按照这三种能

力形成的哲学体系也应当包括三个部分,同时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先天原则。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他发现了认识能力的先天原则;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他发

现了欲求能力的先天原则;最后,他通过判断力批判,为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

能力找到了它的先天原则。他的目的是为了联结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

① 参见[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44—145页。316

第十三章 康德的批判哲学

判,沟通自然和自由,建立联结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的自洽体系。

一、反思判断力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认为,判断力是“一个处于知性和理性之间的中

间环节”,判断力不是一种独立的能力,包括“三种不能再从一个共同根据推

导出来的机能:认识能力、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和欲求能力”,判断力的特点

是“把特殊思考为包含在普遍之下的能力”。① 他认为,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知

性使用范畴思考感性直观,用自然法则决定经验,属于“规定判断力”。而判

断力批判考察的是另一种判断力,他称为“反思判断力”。他认为,反思判断

力不是从范畴、法则出发来决定特殊事物,而是从特殊的事实和情感出发寻求

普遍目的。反思判断力综合了知、情、意的因素,在必然和自由、自然界和道

德界之间建构起沟通的桥梁。

康德把反思判断力分为审美(Asthetisch)判断力和目的论判断力。他认

为,审美判断力是按照某个规则而不按照某个概念来评判事物的特殊能力,它

与趣味或鉴赏相关,用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对感性事物加以判断;而目的论

判断力是一般反思判断力,即按照知性和理性的概念来评判一般事物的反思判

断力。

康德提出的反思判断力,旨在揭示和展现自然的合目的性概念和原则。在

他看来,我们能够把审美对象视为自然主观的合目的性展现,把自然界的概念

视为自然客观的合目的性展现。他通过审美判断力,以感性方式,借助于愉快

的情感评判审美对象;通过目的论判断力,以逻辑方式,按照知性和理性的概

念来达到评判自然界的目的。

二、审美判断力批判

康德把“什么是美”转化为“什么是审美判断”的问题。他把审美对象分

为自然美、崇高和艺术美,认为三者都不是客观存在,也不是主观感受,而是

判断力赋予事物的情感特性。他认为,对自然美的判断虽然不是知性的逻辑判

断,但带有知性的普遍性特征,可以从逻辑判断的四类形式判断自然美的普遍

规定性。从质的方面看,自然美是主观的、无利害的快感;从量的方面看,自

①[德]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3页。第三节 判断力批判

317

然美是个别的,但可以普遍地使人愉快;从关系方面看,自然美没有自身的客

观目的,也无被感知的主观目的,但具有自由的合目的性;从模态方面看,美

具有人类“通感”引起愉悦的必然性。他的美学思想既反对经验论把美归结为

感觉的愉快,又反对唯理论把美归结为完善的概念。他围绕“愉快”的情感,

把美的内容的主观性和形式的普遍性结合起来。

康德认为,崇高也是主观的、形式化的情感。但与美感不同,崇高感不是

愉悦,而是痛感;不是想象力和知性的和谐,而是想象力和理性的冲突;不是

可感知的形式,而是不可衡量的无限大的形式;不是无利害的宁静,而是与可

畏、恐怖的巨大破坏力保持安全距离。他形象地说,险峻高悬的、仿佛在威胁

人的山崖,天边高高汇聚挟带着闪电雷鸣的云层,火山以毁灭一切的暴力,飓

风连同它所抛下的废墟,无边无际的被激怒的海洋,一条巨大的高高瀑布,诸

如此类,都使我们与之对抗的能力在与它们的强力相比较时成为毫无意义的渺

小。但只要我们处于安全地带,那么这些景象越是可怕,就只会越是吸引人;

而我们愿意把这些对象称为崇高。他认为,崇高感既使人敬畏自然,又提升人

的勇气。

康德认为,艺术不是属于作用因的一个结果,而是属于目的因的一个作

品;艺术不是与人的认识能力和知识相联系,而是与人的实践能力和技艺相联

系,通过任意的自由而生产。艺术美和自然美虽然一样都是令人愉悦的东西,

但两者有明显区别:艺术美的合目的性显得好像是自然的产品,但实际上是人

有目的的自由创造;艺术美的规则不是来自主体的认识或思想,而是源于自然

的禀赋或天才,是自然通过主体的心灵给艺术提供的规则。

康德从美和道德的关系入手沟通自然和自由的关系。他认为,美是道德性

的象征,美的东西是善的东西的象征,惟其如此,美的东西才令人愉悦,要求

每个人赞同,而心灵在这种普遍赞同中意识到一种超越快乐的高尚和升华。他

同时认为,美感需要文化修养,“只是在社会中合乎习俗地被采用”,而崇高感

在“人的本性中”,是趋向道德情感的素质根基。①

三、目的论判断力批判

康德以审美判断揭示出的感性对象的合目的性为基础,提出了目的论判断

① [德]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5 页。318

第十三章 康德的批判哲学

展现自然合目的性的类型和判断原则,最终确定了人本身是自然的目的。

1.两种目的论

康德把目的论判断分为外在目的论和内在目的论两种。他认为,外在目的

论把自然界的因果关系转变为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把原因产生结果的自然过程

变成“手段”对“目的”的适应,自然物最终要适应自然之外的最后目的即

神。他的外在目的论实际上是对关于上帝存在的目的论证明的批判。他的内在

目的论是在自然内部说明自然物之间的有机联系。他认为,自然界是这样的有

机系统:或者各个部分只有在与整体相联系的情况下才能存在;或者各部分相

互作用,互为因果,交替为手段和目的关系,由于目的论原理而成为有机整

体,或者自行运动、生产、组织和发展。他阐述的自然有机系统的三个特征与

传统自然哲学的物活论相符合,不符合当时新兴的机械论科学传统。因此,他

讨论了目的论与机械论的“二律背反”。

2.目的论与机械论的“二律背反”

康德提出的目的论与机械论的“二律背反”是:正题:一切物质自然及其

形式必须按照单纯机械法则的判断才可能产生;反题:一些物质自然的产物不

能按照单纯机械法则的判断而产生。他认为,主张自然的一切合目的性都是无

意图的唯心论体系(包括偶然论和宿命论),而主张自然的某些合目的性是有

意图的实在论体系(包括物活论和有神论),这两个体系都是具有理论缺陷的

独断论学说,不能真正解释自然的合目的性。他认为,以批判的方式看问题,

正题是知性的规定判断力所确定的一个客观原则,而反题是反思判断力托付给

自然事物的理性准则;正题解释自然产物的作用因,而反题赋予自然产物超感

性的依据,这就是人本身。自然对于人既是按照作用因产生的客观原则,又是

按照目的因产生的系统。于是在这里,自然的目的论和机械论就被统一起

来了。

3.自然的目的是人本身

康德说,在整个自然中,不论山河大地植物动物,没有一种事物能够有理

由让人把它们看作目的,人类是地球上一切其他自然物都与之相关的“那个自

然最后目的”①。自然的机械不管安排得如何巧妙,无论符合什么样的生命目

的,如果没有人类,自然就毫无意义。然而,人在自然中也可以找到两种满足

① [德]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 287页。第三节 判断力批判

319

和促进自身的方式:一种是人能够通过自然本身的仁慈而达到的满足,另一种

是人能够利用自然来达到的适应性和技能性。前者是人的幸福,后者是人的文

化,在这两种自然目的中,只有人的文化才是自然的最后目的。

康德认为,一方面,人的文化是人的自然禀赋的发展,它得以实现的形式

条件是公民宪法,而公民宪法本身得以存续的外在条件则是世界公民的整体。

另一方面,人的文化是对自身好的约束或管教,以便把人的意志从欲望的专制

中解放出来,通过趣味的精致化来战胜人狂暴粗野的动物性,通过美的艺术和

科学来使人性变得更善、更有礼仪,最终促使人成为理性存在者本身。这种理

性存在者正是康德在道德哲学中说的自由的、道德自律的人。

康德说:“在这个仅仅作为道德主体的人之中,才能找到在目的上无条件

的立法,因而只有这种立法才使人有能力成为终极目的,全部自然都是在目的

论上从属于这个终极目的的。”①他认为,当人自由地实现了道德自律和至善,

第一批判揭示的自由与必然的矛盾,第二批判揭示的理性存在者与经验世界中

存在者的矛盾,以及第三批判揭示的人与自然的矛盾,都得到和解。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的结论中说:“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

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

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②这正反映了他的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的主

题。他思考的问题可谓致广大而尽精微,但始终离不开人。他通过理论哲学和

实践哲学,分别说明人的知性如何为自然界立法,人的自由如何为道德立法。

他最后通过审美判断和合目的判断,说明人的艺术和文化是自然法则和道德自

律的最终依据。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第一位代表性人物,他不但是终生在书斋里格物穷

理的集大成的学者,而且是站在时代前列的进步思想家,黑格尔评价他的哲学

“是在理论方面对启蒙运动的系统陈述”③。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阶级的和时代

的局限性,康德哲学中也包含消极、过时的思想因素。他的先验唯心论以主观

唯心论和不可知论为主要特征,但他试图调和唯心论与唯物论或实在论之间的

矛盾;他承认刺激感官的物自体是人的认识来源之一,肯定物自体必定存在但

①[德]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4 页。

②[德]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77 页。

③[德]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 1978年版,第

258页。320

第十三章 康德的批判哲学

不可知。康德哲学由于存在不彻底性而遭到了两方面的批判。费希特、谢林和

黑格尔抛弃了物自体,发展出彻底的唯心论,同时力图用辩证法克服康德的不

可知论。19世纪末兴起的新康德主义在“回到康德”的口号下提倡彻底的主

观经验论,把康德关于人的价值和目的的思想提升到价值本体论的高度。

思考题:

1.试述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的主张。

2.什么是先验幻相?康德如何揭露它们?

3.康德哲学“三大批判”的理论贡献和局限在哪里?

4.试述康德道德学说的主要观点和特征。

5.解释康德关于自然的目的在于人本身的思想。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之类的,也不打算靠这个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
(0)

相关推荐

  • 笛卡尔生平及其主要著作

    (本文出自笛卡尔【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本) 勒内·笛卡尔(René Descartes)于1596 年生于法国西部图兰省和布瓦杜省交界处的拉埃镇(今名拉埃一笛卡尔镇)的一个绅士家庭,他父亲是布列塔尼省的参议员。一岁时他母亲在生第五胎时死去,他父亲又和一个布列塔尼省的女人结婚,老夫妇长期住在布列塔尼省的雷恩。勒内·笛卡尔自幼失去母爱和父亲…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30日
    238
  •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第一章 “善与恶”,“好与坏”-在线阅读

    第一章 “善与恶”,“好与坏” — 人们理应感谢英国心理学家所做的迄今惟一的探索道德发生史的尝试。 他们连同其自身并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疑惑,但是我认为,他们恰恰因此比他们的论著更为本质,他们是活生生的疑惑,因此,他们本身就很有意思! 这些英国心理学家究竟要干什么?人们发现他们总是有意或无意地从事同样的工作,即把我们内心世界的羞愧部分暴露出来,并且从中寻找真正…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0日
    123
  • 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译者跋-在线阅读

    译者跋 《西方哲学史》第8版的翻译工作是我的导师邓晓芒教授于2007年9月交给我的。翻 译进行期间,他也一直在关注和指导,最后又亲自进行了十分严谨的校改。英文第八版是 对第七版的补充修订,因此第八版的翻译也是在第七版中译本的基础上补充修订而形成 的。本书原著的优长与缺憾、两个版本的异同、此番译事的甘苦,邓老师在中译本序中已经 剖析分明,毋须本人多加置喙,只抛…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81
  • [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第三卷-第七章-在线阅读

    苏格拉底劝勉有才干的、熟悉公共事务的哈尔米戴斯参加政府 工作,免得被人指责为游手好闲,第1—4节。哈尔米戴斯不信自己 有演说才能,苏格拉底用各种不同的话鼓励他,第5—9节。 当苏格拉底看到了可尊敬的、远比当时执政的人们更有本领 的格老孔①的儿子哈尔米戴斯却迟疑不敢向百姓讲话而且畏缩不 愿管理城邦事务的时候,就对他说道,“喂,哈尔米戴斯,请告诉我, 如果有一个…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4日
    232
  • 马克思-《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第二部分-在线阅读

    第二部分 论德谟克利特的物理学和伊壁鸠鲁的物理学的具体差别 第一章 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 伊壁鸠鲁认为原子在虚空中有三种运动。一种运动是直线式的下落;另一种运动起因于原子偏离直线;第三种运动是由于许多原子的互相排斥而引起的。承认第一种和第三种运动是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共同的;可是,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却把伊壁鸠鲁同德谟克利特区别开来了。 对于这种偏斜运动,很多人…

    书籍分录 2024年5月11日
    15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