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欧洲大陆唯理论
1609年,荷兰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成为“17世纪标准
的资本主义国家”①。自由宽松的政治环境以及科学、艺术、文化、教育事业的
繁荣局面,为斯宾诺莎发展和传播理性主义思想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而当时的
德国,虽然整体上仍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市民资产阶级势力相对薄弱,但作为
宗教改革运动精神发源地之一,受当时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影响,也
出现了莱布尼茨这样的唯理论哲学家。笛卡儿讨论的主要哲学问题以及他的各
种尝试,在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哲学中得以深化。斯宾诺莎用几何学形式构筑
哲学体系,用实体一元论克服笛卡儿的心物二元论,但留下了心物平行论难
题;而莱布尼茨用精神性单子统一心物,借助逻辑方法,对近代哲学进行了初
步综合,建立了具有较为丰富的辩证因素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
第一节 斯 宾诺 莎
巴鲁赫(本尼狄克)·斯宾诺莎(1632—1677)出生于荷兰的一个犹太商
人家庭,年轻时进入宗教学校学习。24岁时,犹太教会以思想异端的罪名革除
他的教籍,把他驱逐出犹太社团。随后,他先后移居到阿姆斯特丹等地,以磨
制镜片为生,在艰难的条件下坚持哲学研究,他的思想传播到欧洲各地,本人
也因高尚的品德和自由的思想被后人视为榜样。他生前只出版了《笛卡尔哲学
原理》(1663)和《神学政治论》(1670)两部著作。死后,他的其他著述包
括《伦理学》、《知性改进论》(未完稿)、《政治论》(未完稿)、《神、人及其
幸福简论》以及一部分哲学书信被收入《遗著集》出版。其中,《伦理学》是
他的代表作,也是其哲学思想的总括,包括五个部分,分别阐述了实体一元论
的自然观、唯理论的认识论、将德性与理智联结为一体的伦理学。伦理学是斯
宾诺莎哲学的归宿,他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描述为,通过理智
克制情感,将人从受情感支配的奴隶转变为受理智指导的自由人,进而达到对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61 页。第一节 斯 宾 诺莎
207
神的理智的爱。
一、真观念与几何学的方法
斯宾诺莎《伦理学》的全标题为《按几何顺序证明的伦理学》。该书从公
理、定义出发,严格按照演绎的步骤证明命题,甚至模仿欧几里得《几何原
理》用“证讫”(Q.E.D)这样的字眼。为什么他要用几何学的形式撰写哲学
著作?这是因为在17世纪,数学是得到一致肯定和推崇的学问,数学的简明清
晰和确定可靠得到了哲学家的普遍赞赏,如笛卡儿、霍布斯等都有运用数学方
式表述哲学思想的愿望。在这样的背景下,斯宾诺莎认为数学是提供真理的典
范。他说:“在研究和传授学问时,数学方法,即从界说、公设和公理推出结
论的方法,乃是发现和传授真理最好的和最可靠的方法。”①
1.真观念的方法和标准
斯宾诺莎看到一个悖论:如果我们要证明一个方法是正确的,我们需要首
先证明用以证明这个方法的方法是正确的,如此循环,没有止境。他首先解释
如何获得可靠而正确的方法。他把方法比作工具,并且是原初的工具,用来制
造其他工具,而不需要用另一种工具制造出来。他认为,方法只能是反思性
的,不能在研究内容之前或者之外获得,而只能在对研究内容的反思中获得。
因此,正确的方法是对真理的反思,“方法不是别的,只是反思的知识或观念
的观念”②。
但斯宾诺莎提出的“观念的观念”也并没有摆脱无限循环的怪圈,因为反
思一个观念是否真的观念,还要被另一个观念反思是否为真,如此循环,永远
也得不到最后的真理。他认为:为了打破反思观念的循环,方法论的反思应该
开始于理智的天赋力量,我们通过它可以把握可作为真理探求的工具的观念,
这些观念不需要其他观念来证明其真理性;相反,它们是其他观念达到进一步
真理的工具和前提。他说:“理智凭借天赋的力量,自己制造理智的工具,再
借这种工具充实它的力量来制作别的新的理智的作品,再由这种理智的作品进
①[荷] 斯宾诺莎:《笛卡尔哲学原理》,王荫庭、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5 页。
笛卡尔又译笛卡儿。
②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 1981年
版,第412页。208
第十章 欧洲大陆唯理论
而探寻更新的工具或更深的力量,如此一步一步地进展,一直达到智慧的顶点
为止。”①
于是,斯宾诺莎提出,正确的方法在于对真观念的认识。而如何认识真观
念呢?这需要一个基本的认识工具,即我们天赋的理智力量,通过理智,我们
就可以把握事物的真观念,即对事物的客观本质的观念性认识。因此,理智以
及真观念,就既是正确思想的出发点,又是方法论的前提;既是对思想内容的
反思,又是判断思想内容是否为真的标准。比如,为了知道“彼得”的观念是
否为真,不能把这一观念与一个实际存在的人相比较,因为观念与外物没有共
同之处,无法进行比较。但是,却可以用一个真观念与“彼得”的观念进行比
较,以这个真观念为标准,确定“彼得”的观念是否为真。他肯定真观念是真
理自身的标记,真观念本身给予思想以确定性,为了知道一个思想是否为真,
需要从真观念出发,用真观念来判断真伪。这样,就可以突破方法论的观念的
循环而认识知识的实际对象。他说:“要知道一件事物,并不用知道我知道,更
不用知道我知道我知道。”②
斯宾诺莎的方法论是纯理智的,认为反思不需要外部的感觉经验,只在观
念之间的比较中进行,因此,真正说来,真观念的客观效果只在心灵之中。但
他也没有否认真观念与外部对象之间的一致,认为“真观念必定符合它的对
象”③。这里的“对象”是指思想的外部对象,“符合”就是建立在观念顺序和
事物顺序相一致的本体论基础之上,不依赖于经验观念与外在事物相符合的事
实关系。可以看到,一般来说唯理论者并不否认思想与外物的符合,但他们把
这种符合建立在观念与观念相一致的基础上,笛卡儿是如此,斯宾诺莎也是
如此。
2.认识的种类
斯宾诺莎承认,除了依靠真观念获得认识,人还有获得认识的其他途径,
他把认识区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认识是意见或想象,来源于传闻或任意提出的名称、符号,而不追
①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
版,第410页。
②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 1981年
版,第411页。
③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
版,第416页。第一节 斯 宾 诺 莎
209
问传闻的真实性和符号意义的确定性。这类认识得来的知识是不可靠、不确
切、变化不定的,真正说来算不上知识。
第二类认识是经验,来源于泛泛的经验和常识,而不追问经验现象的本质
和事实的原因。这类认识依赖于人自身的身心状态,既无确实性,又无必然
性,虽对日常生活有实用价值,但却是有缺陷、片面、混淆和不正确的认识。
第三类认识是理性知识,或者说推理的知识,来源于关于事物的“共同概
念”和“关于事物的特质的正确观念”,前者指共相,后者指殊相。这类认识
是运用共相和殊相的概念进行推理,有较大的确定性,可被归入真正的认识范
畴。但这类认识还不知道推理所依赖的前提和产生事物的原因,因而仍有缺
陷,不能称之为最高的认识。
第四类认识是直观认识,来源于洞察事物本质和理性认识的前提的真观
念。直观认识是人类认识的最高形式,它必然为真而“无需任何传闻或经验或
推理的技术”①。认识的直观在于认识对象的个别性、认识方式的直接性,以及
认识范围的无限和永恒。斯宾诺莎按照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把直观认识的来
源和对象归结为“上帝”,上帝向理智直接启示,人的理智按照“神的无限本
质及永恒性”认识所有事物和观念的本质。
3.知识的体系
斯宾诺莎哲学的目标,是用直观认识吸收理性知识中的合理成分,克服经
验、意见和想象的不可靠和不确定成分,建立一个涵盖神和人、自然和人类、
思想与幸福的真观念体系。他采用的方法是从真观念出发,不断地增加和联结
真观念。一是确认真观念,将真观念和表象区分。他认为要证明真理和做出正
确的推论,用不着真理和正确推论本身以外的任何工具。二是从一个真观念推
导出其他真观念,真观念越多,知识越完善。他认为真理是自明的,而且一切
别的观念都会自然地汇归到它那里去。三是按照从原因的观念到结果的观念的
顺序,进行真观念之间的推理。② 他认为:“认识结果有赖于认识原因,并且也
包含了认识原因。”③ 在他看来,结果比原因更复杂,从原因的观念到结果的观
① 参见[荷] 斯宾诺莎:《神、人及其幸福简论》,洪汉鼎、孙祖培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第183 页。
② 参见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
年版,第413—414 页。
③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 1981年
版,第416页。210
第十章 欧洲大陆唯理论
念是从简单到复杂的综合推理。
这些方法论原则,要求斯宾诺莎从最完满的观念开始,从最简单的定义、
公理开始,推导出蕴涵在最完满的观念之中及其必然导致的全部真观念。这就
与几何学的演绎不谋而合,他之所以采取几何学方法,是由其所要建立体系的
内容和形式决定的。他采取的几何学演绎方法从表面看是借助欧几里得几何学
的形式,实际是把自然科学中的数学方法上升到哲学方法论高度,依据唯一
的、最高原因展开自然界的因果系列。
二、实体和自因
“实体”是斯宾诺莎哲学体系的第一个真观念,这符合他所说的最完满、
最简单和自明等方法论要求。他关于实体的定义是:“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
被认识的东西。”①这一定义是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做出的,他对实体作了
深入说明。第一,实体是自因的。斯宾诺莎说:“自因(causa sui),我理解为
这样的东西,它的本质(essentia)即包含存在(existentia),或者它的本性只
能设想为存在着。”②“自因”意味着实体是独立自存,是自我产生、自我决定
和自我说明的。第二,实体是绝对无限的,因为它不受任何东西的限制。他认
为,实体的概念不受另一概念限制,否则就不是在自身内被认识的;实体的存
在也不受另外的存在限制,如果实体是有限的,它就会受限制,会出现多个属
性相同的实体存在,而这是不可能的。第三,实体是唯一的,因为它是无限
的,包含着无限属性和状态。他认为,如果在它之外还有另一实体的话,那么
另一实体的性质或状态必然包括在无限的实体之中,无法把两者区别开来。实
体是自因的,而自因的概念排斥了设立另一实体的必要性,就是说,既不可能
又无必要设定和想象多个实体。第四,实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切存在
和认识都包含在实体之中,但实体统一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否则,就要受到
它的部分的限制,这与实体的无限性和唯一性相矛盾。
斯宾诺莎按照西方形而上学和神学传统,把实体等同于神。他这样定义:
“神(Deus),我理解为绝对无限的存在,亦即具有无限‘多’属性的实体,
①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
版,第415页。
② [荷] 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 页。第一节 斯 宾诺莎
211
其中每一属性各表示永恒无限的本质。”①“除了神以外,不能有任何实体,也
不能设想任何实体。”②他明确否认人格神,认为神和实体是同义词,但实体不
是犹太-基督教的上帝。他在证明“一切存在的东西都在神之内”的定理之后,
对神人同形同质的宗教观念进行了有力批判。他尖锐地说,形体、人的心灵和
情欲都是有限的,用有限的性质来规定无限的实体,是本末倒置的“妄自揣
想”。他还进一步批判了宗教迷信的根源,认为宣扬神有意志和目的“不过是
人心的虚构”,而虚构这些观念是为了“使神拿出整个自然界来满足他的盲目
欲望与无厌的贪心”③。他不反对追求理性之神,但告诫人们:神并没有人的情
欲,不会因为人对他的崇敬而回报人;人们崇拜、热爱神是对永恒真理的追求
和热爱,并不是为了获得财产、荣誉和享乐。
斯宾诺莎顺应自然科学的自然界观念,把实体等同于自然整体。他借用自
然哲学中的区分,认为自然界既是“能动的自然”(natura naturans)即自我规
定、自行运动的能动主体,又是“被动的自然”(natura naturata)即相互规定、
彼此作用的客体的总和。他所谓的实体不过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同人分
离的自然”④。斯宾诺莎将实体与神和自然相等同,把神理解为自然总体,神的
力量就是自然的力量,神的律令就是自然的法则,神通过自然法则来主宰世
界,自然事物体现神的本性。这种观点被称为泛神论(pantheism)。在泛神论
的外表下,斯宾诺莎实质上表达了自己的一元论世界观:“我们所接触到的整
个自然界构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联系的总体”,必须“坚持从世界本身
来说明世界”。⑤
三、属性和样式
斯宾诺莎把实体的主要规定性称为“属性”。他对属性的定义是:“从理智
看来是构成实体的本质的东西。”⑥“从理智看来”,即人所能认识的属性。他
① [荷] 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页。
②[荷] 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4页。
③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
版,第425 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2 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4、413 页。
⑥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
版,第415页。212
第十章 欧洲大陆唯理论
认为,无限的实体有无限的属性,但人的理智所能认识的只有广延和思想
两种。
斯宾诺莎把个别事物称作实体的“样式”。他对样式的定义是:“实体的特
殊状态 [affectiones],亦即在别的事物内并通过别的事物而被认识的东西。”①
他认为,实体是独立自在的,而个别事物是派生的;实体是自因的,个别事物
是一个他因造成的结果,又是造成另一个结果的他因。实体体现了世界的统一
性和无限性,而样式表现了世界的多样性和有限性。实体与样式的关系是整体
与部分、原因与结果、本质与现象、无限与有限、体现与被体现、永恒与变化
的关系。
斯宾诺莎认为,属性和样式分别表示实体的内外规定性,属性是实体的内
在本质,样式是内在本质的外在表现。每一个属性都是一个因果系列,一个因
果系列表现为无限多样式,每一个别事物都是因果系列中的一个样式。他把因
果系列称作实体的无限样式,而因果系列中的个别事物是实体的有限样式。他
认为,如果说实体是自然整体,那么实体的无限样式就是自然界的因果链条,
而有限样式都是因果链条的环节。自然界的事物都处于因果链条之中,环环相
扣,每一个决定另一个,所有都为实体所决定。斯宾诺莎关于实体和样式的抽
象论述是严格的决定论,在他看来,自然界处处是同一的、必然的。
四、心物平行论
与笛卡儿一样,斯宾诺莎认为广延和思想是实体的属性,但他用一元论代
替了二元论。他认为,广延和思想不是分别属于两个实体的两种属性,而是属
于同一实体的两种属性。实体的属性派生和决定实体的样式,广延的属性派生
出自然物的无限样式或因果关系,思想的属性派生出观念的无限样式或因果关
系。自然物和观念发生在不同的因果序列中,自然物和观念也不能相互作用。
他还认为,虽然身体不能决定心灵,心灵也不能决定身体,但两者的因果关系
既然属于同一实体,它们之间必然有对应关系。他说:“观念的次序和联系与
事物的次序和联系是相同的。”② 自然物的因果序列与观念的因果系列犹如两条
①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
版,第 415页。
②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
版,第432 页。第一节 斯 宾诺莎
213
平行线,相互对应而不相互作用和干预;同样,这两个因果序列上的样式一一
对应,而不交叉或汇合。斯宾诺莎的这种观点被称为心物平行论。
斯宾诺莎认为,人的身体属于广延属性,人的观念属于思想属性。每当身
体在广延的因果序列上发生变化时,观念在思想的因果序列上也会发生相应的
变化,反之亦然。他根据身心对应的道理,得出了“构成人的心灵的观念的对
象只是身体”①的结论,即发生于身体内的东西无一不为心灵所知觉。
斯宾诺莎的心物平行论,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笛卡儿二元论不能解释人的
身心同步活动的理论缺陷。而马勒伯朗士的“偶因论”也可以解释身心的同步
协调关系,但他把这种同步协调关系当作“偶因”和上帝的安排。斯宾诺莎则
指出了身心活动相一致的因果必然性,更具有理性主义意味。但由于心物平行
论不承认思想和存在相互转化和影响的辩证关系,仍然属于机械的形而上学的
思维方式。
五、情感和幸福
在斯宾诺莎哲学中,与人的身体相平行的思想包括感觉、欲望和情感等。
他对情感的定义是:“我把情感理解为身体的感触,这些感触使身体活动的力
量增进或减退,顺畅或阻碍,而这些情感或感触的观念同时亦随之增进或减
退,顺畅或阻碍。”②在他看来,情感具有心理和生理相一致的特征,既属于身
体的因果关系,表现为生理状态,又属于心灵的因果关系,表现为心理观念。
斯宾诺莎从心灵内部寻找情感活动的原因和结果,建立了道德哲学意义上的人
性论和伦理学。
1.自然主义的伦理学
斯宾诺莎看到,以前的人们因为把人和自然割裂开来而产生了两种错误的
倾向,或抬高人贬低自然,或抬高自然贬低人。他认为,人类情感是存在于自
然中的样式,情感和世间的万物一样,遵守自然的普遍规律和法则,“出于自
然的同一的必然性和力量”③。因此,他提出要运用普遍的自然规律和法则去理
①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
1975年版,第283 页。
②[荷] 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98 页。
③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 1981年
版,第440页。214
第十章 欧洲大陆唯理论
解人性,真正通达幸福之路。
斯宾诺莎认为,人的一切个体的自然倾向(conatus)是自我保存,这是一
切动物自然本性决定的行为和意向。人的自我保存不仅仅是消极地维持现状,
而且还包括扩展自身力量和行动的倾向,同时也是自我完满。自我保存和自我
完满是人的“现实本质”和人类德性的“唯一的基础”。他进一步提出,人的
自我完满有自发和自觉之分:前者叫嗜好,后者叫欲望。其中,欲望又分两
种:对完满性增加的意识是快乐,对完满性降低的意识是痛苦。人对自我完满
性的增加或减少的原因有所感觉,因而产生爱和恨。爱是伴随完满性增加的感
觉而产生的快乐,恨是伴随完满性减少的感觉而产生的痛苦。总之,善是所有
快乐和欲望的满足,恶是所有痛苦和欲望的折磨。① 在这里,斯宾诺莎把伦理
的善恶解释为人对自身完满性增减的感觉,把伦理学建立在人性自然倾向和自
然情感的基础之上。
2.自由在于用“理性克制情感,管辖情感”
斯宾诺莎认为,所有自然禀赋、情感和欲望都伴随着观念。这些观念中有
些是混淆的、不充分的,或与身体状态有关,或是对外在原因的错误观念,这
使人没有能力控制和缓和自发产生的情感,而为情感所奴役。反之,如果这些
观念是充分的、真的观念,就能使人对情感和欲望的外在原因以及它们之间的
因果联系有正确的认识,使人得到自由。
他对自由的理解是:“仅仅由自身本性的必然性而存在,其行为仅仅由它
自身决定。”②在自然界,只有实体或神是自由的存在,一切实体的样式,包括
人的身体和观念,都为严格的因果关系所决定。但是,决定论和人的自由并不
矛盾。人的自由只是与心灵被奴役的状态相矛盾。心灵被奴役的原因在于人们
受到身体及相关的情感的控制和支配;而人的自由在于用“理性克制情感,管
辖情感”。
斯宾诺莎提出用理性管辖情感的五个步骤:一是获得对情感本身的知识;
二是把情感本身和我们由混乱想象所引发的情感分离开来;三是区分与理解的
事物相联系的情感的时间和与混淆、片段地了解的事物相联系的情感的时间;
四是了解足够多的情感的原因,并通过这些原因,使情感能与事物的共同特质
① 参见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
年版,第 440—443页。
② [荷] 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4 页。第一节 斯 宾诺莎
215
互相联系;五是心灵把它的情感加以整理,并将这些情感彼此联系成有秩序的
整体。①前两步要求心灵得到摆脱情感奴役的自由,后三步要求依照思想的因
果关系顺序认识人和自然的全体,用清楚明晰的知识占据心灵,在思想中得到
完全的自然。总之,自由就在于用理智克制情感对人的奴役,依照理性的指导
去行动。斯宾诺莎认为,只要摆脱了情感奴役,认识一切事物的必然性,就能
给人带来自由,他的这一思想被后人概括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这个著名
命题。
3.最高幸福
斯宾诺莎继承西方形而上学的思辨传统,把追求和掌握关于神的知识称为
最高幸福。他认为,最高幸福是一经发现和获得之后,便可以连续地永远享受
无上的快乐,财富、荣誉和感官快乐非但不能使人获得长久的快乐,相反还是
陷溺人心的罪恶。为了避免这样的不幸,斯宾诺莎要寻找常驻不变的善、最高
的善。他把哲学当作拯救之道,认为哲学的目的在于获得最高的幸福,这也是
他把自己的主要著作命名为《伦理学》的原因。
在斯宾诺莎泛神论体系中,关于神的知识是最高知识。达到最高知识的人
不仅依据理智的直观来理解一切事物,而且激发心灵对神的无限理智之爱,那
就是使神在心灵中占据无上的地位,让心灵得到极大快乐。这样的快乐是持续
的、平和的、求诸自己的。斯宾诺莎认为这种境界是“人的心灵与整个自然相
一致”②。他以自然整体为思辨对象,沉醉于自然,他感到人的一切,包括一切
主观感情、欲望,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他主张顺应自然,不以物喜,不
以己悲。
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对“完善性”“对上帝之爱”“自由”“拯救”“不
朽”等传统的宗教问题作了理性主义的哲学解释。他的学说虽然披着泛神
论的外衣,但真正的主题是人和自然,全然没有对人格神信仰和崇拜的
位置。
六、民主政治思想
斯宾诺莎不仅追求个人的思想自由,而且论证了政治自由的必要性。他
① 参见[荷] 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34页。
②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 1981年
版,第406页。216
第十章 欧洲大陆唯理论
说:“政治的真正目的是自由。”① 他的著作《神学政治论》有两个主题,即批
判把《圣经》作为政治基础的思想,探究国家的理性基础和理想的形式。
斯宾诺莎为批判保守派利用《圣经》宣扬“君权神授”的教义,在《神
学政治论》中详细考证了《圣经》历史的虚构性和不确定性。他认为,《圣
经》来源于先知的想象力,存在种种缺陷:“离奇暖昧不明”,“预言并不提供
确实性”,“启示也随个人的性情、脾气和意见的不同而有差异”,“预言家用以
表达幻象的符号也有所不同”,“先知的意见相互抵触”,由此,他得出这样的
结论:“关于理智方面的事,我们完全不必信赖他们。”②他承认,先知是“一
心一意为正义与善良”的人,“上帝所启示于他们的只是些很简单的事物”,如
“维持正义,帮助弱者,不杀人,不羡慕人的财货,等等”,但在此之外,“和
仁爱与道德无关的理论,预言家可能是,并且事实上就是,无知的,并且持有
相反的意见。所以我们万不可求知识于预言家,无论是关于自然现象的或是关
于精神现象的”。③
斯宾诺莎参照以色列历史论证国家的起源,提出了自己的“社会契约论”。
他认为,“人民由于契约,不管是默认或公然表示,已经把所有他们的权利移
交给国家”,他们“不论是出于什么理由,对于夺取统治权或把统治权交于别
人之手”,“并且不论这种试图其结果是公众的损失,或是于公众有利”,④都
犯有叛国罪。这样的看法类似于霍布斯在《利维坦》中的观点。他吸取以色列
王国暴政和内战的历史教训,讨论什么样的国家形式最有利于保护人的自然权
利和自由的问题。他区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三种政体,认为民主制是最
理想的政体,在民主制中“所有的人仍然是平等的,与他们在自然状态之中无
异”⑤。他认为民主政治可以确保个人的信仰自由、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强调
“自由比任何事物都为珍贵”,“若无此自由,则敬神之心无由而兴,社会治安
也不巩固”。⑥
① [荷] 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72 页。
② [荷] 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 1963年版,第33、35、37、39、
47、40 页,译文有改动。
③ [荷] 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 1963 年版,第 36、187、186、
48 页。
④ [荷] 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21页。
⑤ [荷] 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19页。
⑥ [荷] 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2页。第二节 莱布尼 茨
217
斯宾诺莎的政治哲学倡导社会契约论,提倡民主政治,主张天赋人权,捍
卫信仰自由、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顺应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他对《圣
经》历史所进行的尖锐批判,不为荷兰教会及其神学家们所忍受。1674年,荷
兰总督奥伦治三世以“侮蔑宗教和宣传无神论”的罪名宣布《神学政治论》为
禁书。斯宾诺莎主义者只能在形而上学的思辨中,寻求属于斯宾诺莎的思想自
由和精神满足。
斯宾诺莎的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恩格斯认为“当时的哲
学博得的最高荣誉”①属于斯宾诺莎,他是西方近代哲学史上“辩证法的卓越
代表”②。斯宾诺莎对《圣经》历史进行的批判,为后来理性解释《圣经》奠
定了基础,如施特劳斯、鲍威尔等青年黑格尔学派哲学家,就是按照他开创的
理性-历史的方法来研究《圣经》的。他的实体一元论哲学体系更是通过莱辛
而对德国古典哲学家产生了重要影响,康德晚年把他看作先验唯心论的先驱,
青年费希特把自己的哲学称为“真正的系统的斯宾诺莎主义”③,谢林则借助
他的学说纠补费希特知识学的缺陷,建立起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黑格尔
认为,“必须把思维放在斯宾诺莎主义的观点上;这是一切哲学研究的重要开
端”④,费尔巴哈把他誉为“现代无神论者和唯物论者的摩西”⑤。这一切正如
海涅所说:“所有我们现代的哲学家,也许常不自觉地借斯宾诺莎所磨擦过的
眼镜以观看世界。”⑥
第二节 莱 布 尼 茨
哥特弗利德·威廉·莱布尼茨(1646—1716)毕业于莱比锡大学,后一直
在德国宫廷任职,在随贵族们出访巴黎时结识了一批科学家和哲学家,在荷兰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13 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8 页。
③ Fichte, J.G.,Werke, hrsg. von I. H. Fichte, 11 Bde.,Berlin,1971, S.317.
④ [德]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 1978年版,第
101 页。
⑤[德] 费尔巴哈:《未来哲学原理》,洪谦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
25 页。
⑥ [德] 海涅:《论浪漫派》,薛华、海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1 页。218
第十章 欧洲大陆唯理论
与斯宾诺莎曾有过交往。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形而上学论》(1686)、《神正
论》(1710)、《单子论》(1714)、《人类理智新论》(1765)等。莱布尼茨博学
多识,几乎在当时所有知识领域都作出了杰出贡献。他提出了符号逻辑学的基
本概念,并对拓扑学进行了初步研究。他和牛顿都是微积分的创始人,并利用
微积分的求极值方法,推导出折射定理。马克思就曾对恩格斯说他是佩服莱布
尼茨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十分敬重和推崇当时传入欧洲的中国文化,认
为欧洲应当虚心学习,主张在中欧之间建立一种交流认识的新型关系。在和法
国传教士白晋(Joachim Bouvet, 1656—1730)的通信中,他了解了《周易》的
八卦系统,并将“阴”与“阳”理解成他的“二进制”的“中国版”。
与斯宾诺莎不同,莱布尼茨在构筑哲学体系时,使用的不是几何学方法,
而是逻辑方法。作为唯理论者,他与经验论者洛克直接论战,捍卫唯理论原
则,但也不拒绝从经验论那里汲取合理的思想。他站在客观唯心主义的立场,
试图对唯理论和经验论作出初步综合。他的哲学体系主要包括“单子论”“预
定和谐”和“神正论”三个核心部分。
一、对经验论的批判
《人类理智新论》是莱布尼茨针对洛克《人类理智论》所写的论战著作,
大约1704年成书,后因洛克逝世而未发表,直到1765年才公开出版。莱布尼
茨在书中开宗明义,将自己的唯理论哲学与洛克的经验论哲学区别开来,认为
他的哲学比较接近柏拉图,而洛克的哲学更接近亚里士多德。他与洛克的分歧
主要集中在知识论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上,比如天赋观念、感觉经验与知识、知
识论中的真理。
莱布尼茨不像笛卡儿那样强调天赋观念是“清楚、明白”的原则或观念,
他与洛克争论的焦点在于天赋观念是现成的还是潜在的,这也是天赋观念论与
经验论分歧的第一个焦点。经验论者主张一切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凡在理智
中的都是先存在于感觉中的,理智中并没有天赋观念。莱布尼茨指出,天赋观
念不是现成的、清楚的、明白的观念,而是作为“倾向、禀赋、习性或自然的
潜在能力而天赋在我们心中”①。他承认,天赋的习性或潜能常常是感觉不到
①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
版,第495—496 页。第二节 莱布尼 茨
219
的,但感觉不到不等于不存在。他说,正如形体即使在感觉不到的情况下也必
然处于运动之中,即使在没有感觉的情况下,心灵也不可能没有思维活动。他
把心灵中的潜能比作构成大海波涛的每一朵浪花的声音,这些细微力量虽然是
细小、混乱、杂多的,但作用却比人们所能想象的要大得多。他说,潜在的、
细微的知觉之于精神学的作用,犹如分子之于物理学的作用,借口感觉不能察
觉而排斥它们,犹如在物理学中排斥分子的作用。① 客观地说,他肯定意识的
潜在功能符合现代心理学关于潜意识的理论。
接着,莱布尼茨把天赋观念论与经验论的分歧归结为这样一个问题:感觉
是不是知识的唯一基础?这是天赋观念论与经验论争论的第二个焦点。他肯定
了感觉对于知识的基础作用,但否认感觉是唯一的基础。他认为,感觉是动物
和人所共有的,而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够按照逻辑的规律进行必然推
理。他认为:“禽兽的联想纯粹和单纯的经验主义者的联想一样;他们以为凡
是以前发生过的事,以后在一种使他们觉得相似的场合也还会发生,而不能判
断同样的理由是否依然存在。”② 他举例,在实验科学以外,感觉的作用更加有
限。数学证明不依赖感觉经验,感觉仅仅是帮助理解数学概念和公理的想象手
段,如用实物为例教儿童计算,但实物不是数目的本质。他敏锐地发现归纳法
的缺陷,认为对个别事物的归纳不足以证明一般命题真理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从过去发生的事件不能推导出将来也必然会发生同样的事件。
莱布尼茨与洛克的分歧还在于如何评价感觉的作用:感觉究竟是知识的源
泉,还是仅是知识的机缘?这是天赋观念论与经验论争论的第三个焦点。莱布
尼茨认为,感觉的作用,是感觉提供了发现天赋观念所需要的注意力。如果没
有感觉,天赋观念将一直潜伏在心灵之中,只是由于感觉,人们才注意到它们
并用实验经验进行检验。在此意义上,可以说感觉是发现真理的机缘,但不能
说它是真理的来源。他举例,人的心灵犹如一块有纹路的大理石,其纹路暗含
希腊神话英雄赫尔库勒的形象,决定了这块大理石适合于做它的雕像;感觉所
起的作用好比是使纹路显出来的工作,工匠知道如何按照天然的纹路加工石
料,把一些线条加深加重,去掉某些线条,使雕像清晰可见。如前所述,他
说:“观念与真理是作为倾向、禀赋、习性或自然的潜在能力而天赋在我们心
① 参见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
年版,第498—499 页。
② [德]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上卷,陈修斋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页。220
第十章 欧洲大陆唯理论
中,并不是作为现实作用而天赋在我们心中的,虽然这种潜在能力永远伴随着
与它相适应的、常常感觉不到的现实作用。”①
莱布尼茨与洛克围绕天赋观念问题展开的争论,反映了经验论与唯理论的
精彩交锋。通过批判与反批判,莱布尼茨对天赋观念的理解与笛卡儿和斯宾诺
莎的理解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他把天赋观念转变为倾向、习性、能力等功
能性概念,这接近后来康德所说的先验形式。
二、逻辑方法论
莱布尼茨寻求一种可以获得知识和确证真理的普遍方法。他相信只要遵循
可靠的逻辑规则,使用形式化的、具有高度明晰性和确实性的概念进行符号化
演算,就可以借助逻辑方法提供确实可靠的知识和真理。
莱布尼茨对逻辑学的方法论改造,首先就是将其形式化、精确化和符号化
为可以进行逻辑演算的普遍语言系统。对他来说,从代数和几何的明晰性和精
确性那里,需要学习的不再是根据公理进行证明的方法(斯宾诺莎式方法),
而是代数学精确运用符号进行数学演算的方法。为此,他希望创立一套具有高
度明晰性和精确性的符号系统,从而将逻辑推理转化为类似数学演算式的逻辑
演算。他认为,逻辑演算不像数学演算那样是为了数的计算。由于人运用概念
进行思维的过程完全可以被符号化而纳入一种形式化推演之中,因此,逻辑演
算的目的在于构造有效论证的逻辑句法或系统。
在莱布尼茨之前,已经有人把思维看作演算、把观念看作符号的设想,如
霍布斯表达过“推理即加减”的思想。但只有莱布尼茨第一次真正开始将逻辑
学符号化和形式化,把逻辑学的概念、判断和推理转换成一组符号、一组公理
和一组推理规则,以便可以仿照代数学进行一种形式语言的逻辑演算。可以
说,莱布尼茨是形式语言(普遍语言)和逻辑演算的先驱。
从方法论角度,莱布尼茨的逻辑推理思想表现了唯理论的特色。经验论和
唯理论的一个根本分歧在于:经验论认为逻辑与事实分属两个领域,不容混
淆;唯理论则试图用逻辑的方法解决关于事实的问题,如笛卡儿的“普遍科
学”和斯宾诺莎的几何学方法。莱布尼茨认为,逻辑规律是世界的根本规律,
①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 1981年
版,第 495—496页。第二节 莱布尼 茨
221
关于事实的因果关系和逻辑推理关系是一致的,逻辑上的理由同时也是事实上
的原因。所有的原因可分为两种:必然理由和充足理由;必然理由服从矛盾
律,充足理由服从充足理由律。推理建立在两大原则之上:一是矛盾原则,凭
借这一原则,我们判定包含着矛盾者为假,与假相对立或相矛盾者为真;另一
是充足理由原则,凭借这一原则,我们认为,任何一件事如果是真实的或实在
的,任何一个陈述如果是真的,就应该有一个为什么这样而不那样的充足理
由,虽然这些理由常常总是不能为我们所知道。①
莱布尼茨提出充足理由律,是逻辑学史上的一大发明。亚里士多德把逻辑
规律总结为三个:矛盾律、同一律和排中律,但这三个规律实际上都是说,矛
盾者为假,不矛盾者为真。莱布尼茨把它们归结为矛盾律,并加上一个新的逻
辑规律,声称所有发生的事实都有一个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充足理由。
这样,“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发生”这句古老的哲学格言就有了存在的合
理性基础。
三、两种真理
莱布尼茨认为,矛盾律和充足理由律的区分,不仅是逻辑的区分,而且是
方法论和认识论上的区分,可以被用作判别真理的标准。与这两个逻辑规律相
对应,存在着两类真理。矛盾律是关于推理的规则,它规定的是推理的真理;
充足理由律是关于事实的规则,它规定的是事实的真理。他说:“推理的真理
是必然的,它们的反面是不可能的;事实的真理是偶然的,它们的反面是可能
的。当一个真理是必然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分析法找出它的理由来,把它归结
为更单纯的观念和真理,一直到原始的真理。”②
莱布尼茨认为,分析的作用在于追溯最简单的观念,如定义、公理和公
设,它们的反面是不可能的,因此必然为真。分析法运用于数学和逻辑领域。
但是,我们却不能用分析法来证明事实的真理,因为一个事物为什么是这样而
不是那样的充足理由在分析中是无穷的,人的理性不能穷尽最后的理由,只能
停止于分析的某一步骤,在众多的逻辑可能性中找到一个可能性,它的反面在
① 参见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
年版,第482 页。
②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 1981年
版,第482页。222
第十章 欧洲大陆唯理论
逻辑上是可能的。在此意义上,事实的真理是偶然的。他说:“充足的理由或
最后的理由应当存在于这个偶然事物的系列之外。”①在他看来,一切可能性都
在上帝之中;上帝知道一切事实都有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充足理由。因
此,他常常把上帝作为事实存在的最后依据。莱布尼茨的方法是分析与综合的
结合,他认为哲学若要达到关于世界的必然真理,就要运用综合法,由单纯的
原因推导出复杂的结果。因此,他使用分析法找到一个最简单的原因,然后用
综合法解释简单的原因造成的复杂的事实,并以上帝为最后的充足理由,克服
事实真理的偶然性。
莱布尼茨基于分析与综合的区别,断定事实的真理不可能依靠归纳找到最
终的即充分的理由,认为至高无上的普遍心灵是必然真理的最终根据,印证了
他的哲学的唯理论倾向;而他对事实的真理的承认,则反映了他向经验论的
让步。
四、单子论
莱布尼茨的实体观既不是笛卡儿那样的二元论,又不是斯宾诺莎那样的一
元论,而是多元论。他认为实体是组成世界的最小单元,它们的数目无限多,
每一个实体都是“单子”。
单子论是针对当时流行的各种实体论而提出的。它首先针对的是物质实
体。当时有一股复兴古代原子论的思潮,认为有形的原子是真正的实体。莱布
尼茨反驳说,有广延的东西是无限可分的,“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体,“物质
的原子”是自相矛盾的概念,只有不可分的单纯实体才是“真正的原子”。针
对笛卡儿把心灵实体局限于人的意识,把人的心灵以外的东西归于非精神的物
质实体的观点,莱布尼茨认为:意识不局限于人的意识,不同的事物都有程度
不等的意识;精神实体是多种多样的,从无意识的能动力量到动物的感觉,到
人的意识、幻觉,都有精神实体的作用。笛卡儿反思性的“我思”是最高的,
但不是唯一的精神实体。针对斯宾诺莎的一元实体论,莱布尼茨提出了关于事
物的“差异律”。按照这一规律,自然界没有两个东西完全一样,在一个花园
中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个别事物的差别是质的差别,而不是量的差
①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
版,第483 页。第二节 莱布尼 茨
223
别,如果所有个别事物都是一个实体的样式,那么就不能辨别出事物之间的质
的差别了。
莱布尼茨说:“单子不是别的,只是一种组成复合物的单纯实体;单纯,
就是没有部分的意思。”①“单子”这一概念来自希腊文 monad,意思是“一”,
表示不可分割的统一,因此,莱布尼茨把“没有部分”作为单子的基本规定
性。从单子的这一基本特征出发,他推导出单子的其他各种特性。第一,单子
没有广延,因为任何有形的东西都是可分的,因而必然有部分;反之,没有部
分则无广延。莱布尼茨从单子无广延的规定性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单子不
是物质实体。第二,单子不能以自然的方式产生和消灭。他解释,“自然的方
式”指组合或分解,没有部分的东西是不能被组合或分解的。他的结论是,单
子只能以非自然的方式“突然”地产生或消灭,这就是说,单子是由上帝从无
到有创造的,并最后归之于无。第三,单子不受外部影响,因为只有具有广延
的东西才能划分出内外界线,任何来自外部的作用都要通过内部的量变才能实
现。单子没有部分,因此也就“没有可供外物出入的窗户”,它不能接纳另外
的实体或偶性的作用。第四,每一个单子具有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单子与单子
的区别是质的程度的差别,而不是量的大小的差别。单子无形的特质是它的活
动,它好像是无形体的自动机,又可称为“隐德来希”(entelechy),即现实
性、活动性。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莱布尼茨提出的单子概念与近代物理学中的
“力”“能量”的概念是有联系的。当时,科学认为物质是惰性的,需要一个能
动的原则解释事物的运动,他正确地把能动原则等同于实体的原则,但错误地
把能动的实体说成是精神实体。列宁指出:“莱布尼茨通过神学而接近于物质
和运动的不可分割的(并且是普遍的、绝对的)联系的原则。”②
莱布尼茨认为“单子的本性是表象”,单子的质的程度的差别也就是表象
清晰程度的差别。单子按照表象的清晰程度不同,分为三个等级。最低级的单
子只有细微的知觉,存在于无生物、植物之中,人在昏迷或酣睡中也处在细微
知觉的状态。较高一级的单子具有动物灵魂,动物灵魂除了细微知觉以外,还
有记忆。记忆把当下知觉与过去的知觉连接起来。他举例:“当我们拿棍子比
着狗时,狗就想起棍子给它造成的痛苦,叫着跑了”,同样,人的大部分经验
①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
版,第476 页。
②《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0页。224
第十章 欧洲大陆唯理论
也是按照记忆而连接起来的,由是他说:“就这一点说,人的活动是和动物一
样的,很象经验派的医生,只有单纯的实践而没有理论,我们在四分之三的行
为上,只不过是经验派。”①最高级的单子具有理性灵魂,只存在于人的自我意
识之中。理性有两个特点:一是按矛盾律和充足理由律来思维,又称作“精
神”;二是可以以“自我”为思维对象,进行反思活动,相当于笛卡儿所说的
“我思”,莱布尼茨称之为“统觉”(ad-percipere)。
五、“预定和谐”
莱布尼茨把哲学的基本问题归结为两个,称之为“二迷宫”。他说:“我们
的理性常常陷入两个著名的迷宫。一个是关于自由和必然的大问题,特别是关
于恶的产生和起源的问题;另一个问题在于有关连续性和看起来是它的要素的
不可分的点的争论。”②“不可分的点”指单子,他用单子的“预定和谐”回答
了“二迷宫”中的第二个问题,即回答了事物的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矛盾如何解
决的问题。
按照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每个单子都是独立实体,单子“没有窗户”,不
受外来影响。但他又不能否定单子之间的关系,否则将不能说明单子如何能够
组成世界。因此,他认为单子间的关系不是由于单子的内在本性而产生的,而
是由于上帝的安排。上帝一旦安排好了自然的规律,便不用随时插手。他说:
“一个单子有理由要求上帝在万物发端之际规范其他单子时注意到它。因为一
个单子既然不能对另一个单子的内部发生一种物理的影响,那就只有靠这种办
法,一个单子才能为另一单子所依赖。”③这种由于上帝的安排而出现的单子之
间的相互联系被称作“预定的和谐”。
莱布尼茨把世界的和谐看作万物的间断性与连续性、差异性与同一性的对
立统一。他认为,事物的特异性和多样性是由构成它们的单子的质的差别所造
成的;确切地说,是由单子不同等级的知觉程度所造成的。单子都以混乱的方
式追求无限,追求全体,但是它们都按照知觉的清晰程度而受到限制和区别。
①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
版,第481 页。
② E.M. Huggard, ed.,Theodicy, London,1952,p.5.
③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 1981年
版,第 485页。第二节 莱布尼 茨
225
单子这样的不同活动所规定的事物本质当然各有区别,表现为千差万别的自然
物种。单子的知觉的清晰程度虽然各不相同,但每一个单子都以自己的方式表
象整个世界。他得出这样的结论:“每一个单纯实体具有表现其他一切事物的
关系”,“并且使它因而成为宇宙的一面永恒的活的镜子。”① 他还认为,不同
单子的不同表象只有清晰程度的不同,没有质的不同。单子的各个等级、各个
程度之间不存在截然区别的界限,因此,自然界的各个物种之间是连续的,
“自然从来不飞跃”②。莱布尼茨甚至设想,在植物类和动物类之间存有一种既
是植物又是动物的中间类型的物种—“植虫”。即使在同一物种内,不同的
个体之间也有连续性。个体之间的连续性是不同的单子从不同的观点表象同一
个全体而产生的,他比喻:“正如一座城市从不同的方面去看便显现出完全不
同的样子,好象因观点的不同而成了许多城市。”③ 他反对当时流行的机械论的
世界观,把世界看作生生不息、常变常新的有机体,而不是无生命的、需要外
力推动的机器。列宁说:“这里有一种辩证法,而且是非常深刻的辩证法,尽
管有唯心主义和僧侣主义。”④
莱布尼茨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古代的生机论思想。他认为,单子是内在于
有形事物之中的灵魂,是“神圣的机器”。它的神圣性在于自身蕴藏的生命力
量,它是自然界的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源泉,赋予万物以勃勃生机和活力。莱
布尼茨说,正是由于单子的存在,物质不是惰性的,运动不是机械的,“物质
的每个部分都可以设想成一座充满植物的花园,一个充满着鱼的池塘”⑤。他把
单子的概念与“种质”的概念相联系,认为每一有机物都包含着自身的胚胎,
繁殖是胚胎的成长,死亡是从形体缩减为胚胎。他因此认为,不仅灵魂不朽,
动物本身也不朽,虽然它的机体常常部分地消亡,常常脱去或取得有机的皮
①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
版,第486 页。
②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
版,第499 页。
③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 1981年
版,第486 页。
④《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 1990年版,第63页。
⑤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 1981年
版,第 489 页。226
第十章 欧洲大陆唯理论
壳。① 生死只是形体的数量增减,而不是单子的生灭。
莱布尼茨还用单子的“预定和谐”来解决人的身心关系。他认为,人的心
灵由最高级的单子构成,身体由低一级的单子构成。这些单子虽然也都表象整
体,但也特别清晰地表象着与它们关系特别密切的对象。因此,心灵与身体以
特别密切的方式相互依存。同时,由于构成心灵的单子比身体中的单子的表象
的清晰程度更高,心灵可以自觉地支配身体;身体中的单子对心灵的表象,表
要 点 总 结
现为身体对心灵的不自觉的影响。他反对把身心之间
的相互作用看成两个实体的关系。他在反驳笛卡儿主
义的交感论与机缘论时说,如果说身心是两个彼此协
调一致的钟,那么,两者之间不可能因为相互影响而
一致,也不会因一个看护人的不时拨调而一致。两者
的一致是因为上帝从一开始以十分精细、十分规范的方式和十足的精确性,使
单子保持一致。上帝对于精神,不仅是发明家和机器,而且是君主和臣民、父
亲和子女的关系。②这反映了莱布尼茨哲学“唯心主义和僧侣主义”③ 的特征。
六、神正论
莱布尼茨提及的“二迷宫”中的必然与自由关系问题,涉及一个重要的神
学和伦理问题,即恶的起源是什么,恶的存在是否与上帝的全能和全善相矛
盾。解决这一矛盾的理论被称为神正论,莱布尼茨把自己的逻辑思想和神学相
结合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解答。
莱布尼茨利用逻辑律,提出关于上帝存在的两个证明。一是矛盾律或必然
理由律的证明相当于历史上的先天证明。他说,上帝是所有可能存在事物的源
泉,根据“必然性是所有可能性的总和”,上帝是一切必然理由的依据。上帝
是必然实体,他的可能性包含着实在性,他的本质包含着存在。二是充足理由
律的证明相当于历史上的后天证明。他说,既然一切偶然事物的存在都有充足
理由,既然最终的充足理由要追溯到偶然事物的充足理由系列之外,那么这就
① 参见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 1981
年版,第490页。
② 参见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 1981
年版,第 491—492页。
③《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3页。第二节 莱布尼 茨
227
证明了上帝作为必然实体的存在。
莱布尼茨说:上帝思想中的世界符合必然理由律的可能世界;在可能世界
中,凡是不矛盾的东西皆可存在。上帝创世是按充足理由律,在无数的可能世
界中选择一个现实世界。上帝为什么选择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世界的充足理由
是最佳理由,依赖上帝的自由意志。因为上帝的意志是全善的,所以他选择的
现实世界必定是一切可能世界中的最好的世界。
既然人所处的世界是最好的世界,现实中为什么充满着恶呢?莱布尼茨
说,世界上的偶然事件都有充足理由,不论是物理的恶还是伦理的恶,归根到
底都属于上帝创造的和谐秩序,因而是善的。他解释说,物理界充满预定的和
谐,“物理的恶”是“凭借自然的秩序,甚至凭借事物的机械结构而带来的惩
罚”;自然“惩罚”的充足理由是事物之间互相补偿的平衡;“伦理的恶”为
善的目的而存在,如果没有恶的考验和折磨,也不会有善,恶越大则善越大;
人的自由在于善恶的选择,决不会有不受报偿的善良行为,也不会有不受惩罚
的邪恶行为。① 他认为,恶是局部的,为了善的整体目的和实现而存在,局部
的恶从整体上看是善,并且造成惩恶扬善的完善结果。伏尔泰的小说《老实
人》中那个无视现实世界的恶、鼓吹“最好世界”的“葛罗斯博士”,正是莱
布尼茨的化身。
总之,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和唯理论,是对笛卡儿哲学和斯宾诺莎哲学
的继承发展和初步综合,既包含了哲学创造过程中的偏颇之处,又有哲学
思想发展的合理因素。他的单子论虽然强调精神的主宰作用,是一种客观
唯心主义,但他批判了机械论,初步提出实体能动原则,承认单子之间以
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他既深刻揭露批判经验论
的缺陷,又对经验论的原则采取包容开放态度,既强调推理的真理,又承
认事实的真理;把神学与唯理论结合起来,既易为传统势力所接受,又与
政治和文化上都比较保守的当时德国的状况相适应。莱布尼茨哲学的理论
价值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弗雷格和罗素都声称他们
的数理逻辑思想受到莱布尼茨哲学的影响;弗洛伊德把自己对潜意识的发
现与莱布尼茨“微知觉”理论联系在一起;他的可能世界思想也受到当代
① 参见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册,商务印书馆 1981
年版,第492 页。228
第十章 欧洲大陆唯理论
逻辑学家的重视。
七、沃尔夫的理智形而上学
克里斯提安·沃尔夫(沃尔夫又译沃尔弗,1679—1754)是莱布尼茨哲学
的继承人和传播者。他一生在大学任教,是最早用德语写作的哲学家之一。他
把莱布尼茨的哲学系统化、普及化,并搬上大学讲坛,“莱布尼茨-沃尔夫体
系”成为康德哲学出现以前德国大学讲授的哲学主流。
沃尔夫对哲学进行了系统分类,分为实践哲学和理论哲学两个部分。他认
为,实践哲学包括自然法、伦理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部类;理论哲学包括逻
辑学和形而上学,其中形而上学是理论哲学的主体部分,包括本体论(Ontolo
gie)和理性宇宙论、理性心理学和理性神学四个部分。
在沃尔夫的形而上学体系中,本体论由抽象的逻辑推演方法建构,是理智
形而上学的总论。本体论以“存在”为研究对象,借助唯一者、偶性、实体、
因果、现象等普遍的哲学范畴,讨论与逻辑系词“是”有关的各种问题。理性
宇宙论以一切有限事物的总体为研究对象,是关于整个世界及其必然特性的普
遍先验学说。恩格斯认为,沃尔夫的理性宇宙论思辨而呆板,是“科学还深深
地禁锢在神学之中”这种现实的理论反映,它最终导致了“浅薄的沃尔弗式的
目的论”①。理性心理学以心灵本身为研究对象,是一种关于灵魂的实体性和不
朽性的理论。理性心理学致力于证明灵魂是单纯的、能动的和不朽的,是将莱
布尼茨的单子学说还原为经院哲学的灵魂学说。理性神学是专门探讨上帝的存
在及其本质的学说。他宣称,理性神学和启示相一致,并不企图证明任何超越
上帝的存在。他赞同莱布尼茨的观点,认为我们这个现实世界是上帝根据自己
的智慧和仁慈,从一切可能世界中所选择出来的最好的世界。
沃尔夫的理智形而上学是一个学究式的形式系统,它使17世纪的形而上
学发展成为一个部类清晰的完整体系。这个体系延续唯理论传统,把演绎推理
方法和形式逻辑的矛盾律作为普遍的哲学方法,用定义、公理、定理的形式把
哲学范畴组织成一个抽象呆板的思辨体系。正如黑格尔所说,沃尔夫哲学体系
是“理智形而上学的独断主义”②,而康德的批判哲学所针对的独断论主要也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12、413 页。
② [德]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 1978年版,第
188 页。思 考 题
229
是沃尔夫的理智形而上学。
总之,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来日臻成熟的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和人文主
义在近代欧洲大陆唯理论中得到了充分彰显,体现了处在上升、发展阶段的资
产阶级的理想和精神。从笛卡儿到斯宾诺莎再到莱布尼茨,大陆唯理论经历了
一个复杂的演进过程。他们有着共同的哲学问题意识,其哲学体系也表现出诸
多共同特征:他们将认识论置于哲学重心地位,强调理性的作用,把数学或逻
辑看作人类认识的理想,试图发展出一种普遍有效的可靠方法,依靠少数理性
原则推论出清晰明了、结构合理的哲学体系;强调人的心灵的理性能力,并把
它看作有关人的本性和世界的真理源泉,主张真理与知识独立于感知,并把直
观和演绎看作通向确定知识的可靠道路。
实体说在唯理论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唯理论者大都承认实体的存
在。笛卡儿坚持心物二元论,斯宾诺莎则用实体一元论纠正笛卡儿的二元论,
但他把心灵和广延看作实体的两个独立属性,属于形而上学的心物平行论;莱
布尼茨为了解决斯宾诺莎留下的难题,统一心物,主张单子是唯一的精神实
体,提出并论述了单子具有能动性、单子间存在普遍联系等重要思想,建立了
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在认识论上,笛卡儿是天赋观念论者,斯宾诺莎拒斥
天赋观念,把作为推理基础的共同概念理解为后天获得的;而莱布尼茨把天赋
观念转变为倾向、习性、能力等功能性的概念,在与经验论论战的同时又重视
对经验论因素的批判吸收。毫无疑问,大陆唯理论哲学家对近代西方哲学的发
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他们的理论仍然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特别是对理性能
力的夸大,使他们的理论蜕变为理性的独断论。而正是对这种理性独断论的批
判与反思,为康德在哲学领域发动“哥白尼式革命”提供了重要契机。
思考题:
1.斯宾诺莎怎样用几何学形式建立哲学体系,对此应如何评价?
2.如何理解斯宾诺莎的真观念?
3.如何理解斯宾诺莎“实体是自因”的思想?
4.莱布尼茨是如何批判经验论的,如何评价他为天赋观念论提供的辩护?
5.莱布尼茨的实体观与斯宾诺莎的实体观有何不同?
6.为什么说莱布尼茨哲学是近代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初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