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工程版-《西方哲学史》-第九章 近代西欧哲学的开端-在线阅读

第九章 近代西欧哲学的开端

从唯物主义立场看,近代西欧各国哲学起始于弗兰西斯·培根,马克思指

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是培根”①,“霍布斯把培

根的唯物主义系统化了”②。霍布斯还被认为是近代政治哲学的开创者。而从唯

心主义立场看,近代西欧各国哲学起始于笛卡儿。黑格尔说:“勒内·笛卡尔

事实上是近代哲学真正的创始人,因为近代哲学是以思维为原则的。”③ 笛卡儿

“以思维为原则”的新哲学代表近代唯心主义的开端。这一时期,无论是唯物

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都自觉地与自然科学结盟,尖锐地批判经院哲学。培

根和笛卡儿分别提倡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的普遍性,霍布斯的理论则是感觉经

验论和理性主义兼而有之。我们从更广泛的范围来理解近代西欧哲学的开端,

可以说,培根哲学昭示了近代西欧各国哲学的诞生,笛卡儿首先发展了心物二

元论的认识论和本体论,而霍布斯则最早提出系统解释物体、人与政治的机械

唯物论的体系。

第一节 弗兰西斯·培根

16世纪末至17世纪是英国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其间经历了资产阶级革

命、封建王朝复辟以及自然科学的滥觞。这都为新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社

会和思想文化条件。从思想发展的连续性看,新哲学在英国的思想渊源可以追

溯到中世纪。中世纪的英国经院哲学受亚里士多德主义影响较小,主要代表人

物罗吉尔·培根、威廉·奥康等都重视经验和实验科学。因而,经院哲学在英

国最先衰落,继之而起的新哲学从中吸收唯名论观点和重视经验的传统,从诞

生之时起就采取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立场,其中的主要代表是弗兰西斯·培根和

霍布斯。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1 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1 页。

③ [德]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

63 页。184

第九章 近代西欧哲学的开端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出身于新贵族,毕业于剑桥大学三一学

院。毕业后从政,历任国会议员、国王顾问、掌玺大臣、大法官等要职。1621

年,因被指控犯有受贿罪而下台。他计划撰写的著作《伟大的复兴》,最初设

想包括六部分内容:一是科学的分类,二是新工具,三是宇宙现象或作为哲学

基础的自然的和实验的历史,四是理智的阶梯,五是新哲学的先锋,六是新哲

学或能动的哲学。虽然培根并没有完成他的宏伟计划,但其主要著作《论学术

的进展》(1605)和《新工具》(1620)都是按这个计划撰写的。他关于人生

和政治的一些论说收于《论说文集》(1597),该书是一本广受欢迎的著作。培

根有力地批判了经院哲学中传统的科学观和逻辑思维体系,最早表达了近代科

学观,阐述了科学的目的、性质及发展科学的正确途径,总结了科学实验的经

验方法——归纳法,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一、唯物主义经验论

培根把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改造为唯物主义的物质运动观。他认为,

物质是“一切原因的原因”,是一切事物的本原,物质的存在形式是运动着的

物体的总和,他说:“在自然当中固然实在只有一个一个的物体,依照固定的

法则作着个别的单纯活动,此外便一无所有。”①培根赞许德谟克利特的原子

论,但批判了原子不可分和“虚空”的观点,认为“我们只应被引导到那实在

的分子,照它们实际存在着的样子”②来理解世界;没有完全没有物质的虚空,

看似虚空的空间中有稀薄的物体。物质是空间里的永恒存在,无论什么力量

“都不能把物质的哪怕是极小极小的任何部分化为无,它永远总有在那里,永

远总占着某些空间”③。

培根把“动力因”改造为物质自身运动的原因,认为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离,静止是相对的,“物体无论就整体或就部分说来是没有真实的静止而只有

表面的静止的”④。物质运动的形态多种多样,在他列举的19种运动形态中只

有一种属于位移。他认为,有的物体可能出于自身有机力可以同化其他物体,

有的物体可能出于自身“反感性”可以回避或排斥其他物体。

①[英] 培根:《新工具》,许宝骤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07 页。

②[英] 培根:《新工具》,许宝骤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15 页。

③ [英] 培根:《新工具》,许宝骥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49 页。

④ [英] 培根:《新工具》,许宝驳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71 页。第一节 弗兰西斯·培根

185

培根把“形式因”改造为物质的内在结构和运动规律,认为形式不是抽象

的本质或柏拉图式的理念,而是把简单性质组合在一起的结构,物体由于特定

的形式而表现出不同的规定性和运动规律。“因此,热的形式或光的形式同热

的规律或光的规律乃同一的东西。”①形式和事物是不可分割的,“一个事物的

形式就是这事物自身,而事物与形式的区别不过是表面的与实在的、外在的与

内在的之间的区别”②。事物不但有广延、形状、位移等量的规定性,而且也有

可感、自发性、生长等质的规定性。马克思指出:“唯物主义在它的第一个创

始人培根那里,还以朴素的形式包含着全面发展的萌芽。物质带着诗意的感性

光辉对整个人发出微笑。”③

二、“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认为,科学的目的是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获得支配自然的力量,达到

人生的福利和效用。在此意义上,他明确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

培根的认识论是反映论,他说,“知识乃是存在的表象”,“存在的真理同

知识的真理是同一个东西,两者的差异不过如同实在的光线同反射的光线的差

异罢了”。④ 他认为,人对外部存在的反映有感觉和理智两个阶段,感觉是认识

的起点,“感官的表象愈丰富和愈精确,一切事物就能够愈容易地知道和愈顺

利地来进行”,但感觉也有缺陷和局限,感觉包含意志和情感的主观因素,不

能认识事物本质,“感官本身就是一种虚弱而多误的东西”。⑤ 如果没有理智的

指导,感觉本身是迟钝、无力的,有时甚至产生有欺骗性的表象,被伪科学

利用。

培根认为,实验是联系感觉和理智的中心环节,是对感觉进行的选择和处

理,可以排除感觉自身的缺陷,因而能够接触自然和事物本身。他形象地比

喻:只相信经验的人像蚂蚁,他们只会搜集材料,不知道如何加工、处理这些

材料;只依靠理智思辨的人像蜘蛛,他们只凭借自己的材料编织体系;真正的

实验科学家像蜜蜂,他们既采集材料,又通过自身消化处理这些材料。他说:

①[英] 培根:《新工具》,许宝驳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46页,译文有改动。

②[英]培根:《新工具》,许宝骥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33 页,译文有改动。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1页。

④ [英] 培根:《新工具》,许宝骤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93 页。

⑤ [英]培根:《新工具》,许宝骥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17、26页。186

第九章 近代西欧哲学的开端

“要把这两种机能,即实验的和理性的这两种机能,更紧密地和更精纯地结合

起来(这是迄今还未做到的),我们就可以有很多的希望。”①

培根用来衡量知识的标准是知识的实用性。他认为,按照这种新的科学

观,古希腊和中世纪知识,包括哲学和神学,只满足于言谈、论辩和思辨等方

面的需要,没有满足人类生活和福利的用途,应被排除在科学知识的范围之

外。他说:“人类知识和人类权力归于一;因为凡不知原因时即不能产生结果。

要支配自然就须服从自然;而凡在思辨中为原因者在动作中则为法则。”②他认

为,科学知识是对自然的原因和规律的了解,了解这个原因之后,就可以支配

它、命令它,使自然规律为人类的利益服务,这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

特征。

培根所说的“规律及其所包含的部分”是指事物形式的组合。他认为,科

学如能发现一种性质的形式,就能“在一个所与物体上产出和添入一种什么性

质”③,从而得到有利于人的事物,排除不利于人的事物,这样就获得支配自然

的力量。他举例,黄金包括黄色、重量、不透明性、坚韧性等简单性质,如果

知道黄金形式的构成法则,就能在实验中用廉价自然材料合成黄金。④ 虽然这

一设想使他耽于炼金术并实验失败,但并不能说明他的认识论是不科学的。事

实上,科学技术的功用都是对自然结构和规律的趋利避害的利用。

三、“四假相”说

培根对旧哲学的批判,主要集中在批判亚里士多德开创并为经院哲学所继

承的传统科学观和逻辑思维体系。他的著作《新工具》是针对亚里士多德的

《工具篇》而言的,在书中他首先批判了阻碍人类认识发展的思想障碍,然后

提出了自己认识世界的方法。

培根认为,传统和经院的科学来自古希腊的智慧,它具有儿童特征;它能

够谈论,但是不能生育,充满着争辩,却没有实效。⑤ 这样的科学“不仅过去

①[英] 培根:《新工具》,许宝骥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75 页。

②[英] 培根:《新工具》,许宝骥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8 页。

③[英] 培根:《新工具》,许宝驳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08 页。

④ 参见[英] 培根:《新工具》,许宝骥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10页。

⑤ 参见[英] 培根:《新工具》,许宝骥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9页,译文有改动。第一节 弗兰西斯·培根

187

说过的话现在还在说了又说,而且过去提出的问题现在还是问题”①。在传统科

学观的禁锢下,人们的思想固步自封,创始人的学说被凝固、僵化,研究者为

迎合世俗需求和判断,牺牲个人兴趣,离开自己的道路;在科学界出现权威压

制、沽名钓誉、缺乏实验、方法笨拙、极不精细等一系列的弊病。② 他形象地

把科学发展的障碍归结为四个“假相”,更深入地分析了传统科学观赖以生存

的心理根源和社会根源。

培根认为,“种族假相”指人性的缺陷。人的感性和理性都以人作为尺度

衡量外物,缺乏科学所需要的中立态度和客观性,因而导致主观与客观相混淆

的错误。“洞穴假相”是个体差别造成的缺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所处的“洞

穴”,因个人立场、观察角度、思维方式、成见等不同而产生的主观狭隘,就

是这样的洞穴。“市场假相”指语言交往中产生的误解。有的语言有其名而无

其实,有的语言虽然表示实在但定义不精确、使用不当,会产生语义的混淆;

语义的混淆又会产生思想混乱,使人是非不分、真假难辨。“剧场假相”指各

种哲学理论造成的错误。培根把历史上的哲学思想比作舞台上演出的一场场戏

剧,归结为三类:第一类是“诡辩派”,它以亚里士多德逻辑体系为代表,从

较少事实取出较多的事实,从个别推导一般,强迫让一切事实符合个别原理。

第二类是“经验派”,它建立在少数、狭隘和不可靠的经验之上,这种理论似

乎具有经验证据,但这些证据不可置信、徒然无效,并有很大的迷惑性和危险

性。第三类是“经院派”,它从信仰和幻想出发,把自然科学与神学糅合在一

起,建构荒诞的哲学体系,培根要求把科学与信仰分开,“仅把那属于信仰的

东西交给信仰,那才是很恰当的”③。

培根的“四假相”说系统梳理了人们在认识中容易陷入的误区,他把理智

从先入为主的概念中解放出来,指导对事实进行无偏见的研究,由此奠定了实

证科学的独立地位。

四、实验科学方法论

对亚里士多德而言,一切科学都是“证明科学”,都是按照演绎逻辑所进

①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 1981年

版,第340页。

② 参见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

年版,第340—345 页。

③ [英] 培根:《新工具》,许宝骤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9页。188

第九章 近代西欧哲学的开端

行的公理体系。按照这个逻辑,经院哲学建立了“大全”式的体系,并把它们

作为唯一正确的科学。培根指出,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与科学连为一体,这就造

成了人类知识中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弊端。

培根认为,发展新科学的关键是要有新的科学方法,这个方法就是他称为

“新工具”的实验方法。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归纳法。他说,最好的证明就是经

验,真正的经验不是一个简单叠加的问题,而是要用归纳的方法来进行。亚里

士多德只是运用简单枚举法进行分析,因而不能真正发现其中的因果联系。

“以真正的归纳法来形成概念和原理,这无疑乃是排除和肃清假象的对症良

药。”① 他认为,亚里士多德主张的演绎法依靠感觉经验建立起第一原则,并从

上到下进行推理,这样的演绎有两个致命的缺点。一方面,它所依靠的第一原

则没有充分证据,只是建立在少量、不可靠感觉的基础之上;原则一旦被确认

为演绎的前提,就不再受经验和理性的检验;它所包含的错误不但得不到纠

正,而且经过演绎还会扩大。另一方面,演绎过程只在思想内部进行,不考虑

思想是否与具体环境的具体事物相符合的问题,演绎的步骤越多,它所达到的

结论也就越脱离实际,没有实用价值。

培根认为,归纳法不依靠最初的前提,也没有终极的结论。归纳法不是单

向的推理过程,而是时上时下、循序渐进的过程。他说,要谨慎地使用理性,

毋宁给它挂上重物②,不让它直接由个别的经验飞跃到最高的原则。“挂重物”

比喻理性服从经验证据,“飞跃”比喻从经验到理性的进步。归纳法不像演绎

法只关心前提和结论,归纳法的步骤围绕着“中间原理”而展开,“唯有中间

原理却是真正的、坚实的和富有活力的,人们的事务和前程正是依靠着它

们”③。他这里所说的“中间原理”,是对事物形式或规律的认识,既不像第一

原理那样抽象,也不像个别事例那样特殊。中间原理是普遍法则和具体事实的

结合,要经过从下到上再从上到下的反复检验才能发现,要用实验和理性、分

析和综合相结合的方式来揭示。

培根的归纳法是正面的和反面的事例的权衡、证实和证伪的结合。他要求

不只关注正面例证的积累,而且要重视运用反面的例证来修正,“必须以正当

①[英] 培根:《新工具》,许宝驳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9页。

② 参见[英]培根:《新工具》,许宝骤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 81页。

③ [英]培根:《新工具》,许宝驳译,商务印书馆 1984年版,第81页,引文有改动。第二节 笛 卡 儿

189

的排拒法和排除法来分析自然”①,甚至推翻已有的结论。他具体地说明了归纳

法的程序,提出归纳法开始于收集材料,收集的材料要充足、完全,然后再整

理材料。他把这些材料的分类称为“三表法”:所有正面的例证构成“具有

表”,所有反面的例证构成“缺乏表”,不同程度的例证构成“程度表”(又称

比较表)。最后,根据这些例证,推导出有用而可行的法则。培根的归纳法从

一开始就面临难题:归纳法的结论没有必然性,只有或然性。他看出这一问

题,提出“真正的归纳”,以达到最大程度的可靠性,但他并没有克服“简单

枚举”的缺陷。后来,休谟重提归纳法的可靠性问题,引起了近代西方哲学家

的广泛讨论。

培根强调科学的实用功效,强调人类知识对于自然的驾驭,他对认识“四

假相”的批判,对归纳法的提升,都显示了一种新的哲学趋向和一种新的哲学

风格。但他没有认识到数学对于物理学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假说对于归纳的

必要性,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很难对时代取得的科学成就作出恰当的认识。当

然,毋庸置疑,培根作为近代唯物主义的开创者,作为科学时代的预言者,他

的哲学观和归纳法为哲学的进一步发展清扫了前进的道路,深深地影响了近代

西方世界。

第二节 笛 卡 儿

勒内·笛卡儿(1596—1650)出生在法国的一个贵族家庭,信奉天主教,

曾在耶稣会办的学校受教育,后在大学学习医学和法学,同时对数学和科学保

持着长期的兴趣。1628年他移居荷兰,潜心研究和写作,主要著作都是在荷兰

完成的。他1649年冬应瑞典女王之邀到宫廷讲学,次年在瑞典逝世。笛卡儿特

别重视新的哲学方法,他以“第一哲学”的名义阐释了自己的哲学体系。他还

明确提出了知识起源,知识结构,知识的真理性、确定性和普遍有效性等现代

认识论问题,有很多具体谈论自然哲学的文章和论著。他的哲学著作有《指导

心灵探求真理的规则》(1628)、《谈谈方法》(1637)、《第一哲学沉思集》

(1641)、《哲学原理》(1644)、《论灵魂的激情》(1649)等。他不仅是著名的

①[英]培根:《新工具》,许宝驳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82页。190

第九章 近代西欧哲学的开端

哲学家,而且是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是解析几何的创始人。

一、普遍科学的方法论

由于处在新旧知识交替的时代,笛卡儿首先从方法论角度,摧毁旧的经院

哲学体系的基础,为新兴自然科学提供新的方法论基础。他认为,应建立一个

所有科学门类都统一于哲学的科学观。他把哲学比作一棵大树,树根是形而上

学,树干是物理学(自然哲学),树枝是医学、力学、伦理学等应用学科。他

说:“我们不是从树根树干,而是从枝梢采集果实的,因此,哲学的主要功用

乃是在于其各部分的分别功用,而这种功用,是我们最后才能学到的。”①

哲学如何能够统一各门科学呢?笛卡儿的回答是:科学的统一性不在研究

对象,而在于方法,哲学首先要研究科学方法。他认为,数学方法是普遍适用

的一般方法,但数学家却没有对数学方法进行反思,对它进行反思是哲学家的

任务。逻辑只能说明已知的东西,而古代的几何和当代的代数有狭隘和晦涩混

乱的局限。因此“要去寻找另外一种方法,包含这三门学问的长处,而没有它

们的短处”②。他称这种方法为“普遍科学”(mathesis universalis)。

笛卡儿的普遍科学方法论把数学最一般的特征运用到其他学科。他认为,

数学的一般特征包括“度量”和“顺序”,这两个特征运用于更大范围时,需

要哲学的反思,以获得更普遍的意义。数学的“度量”只是量与量之间的比

较,数学以外的领域涉及不同质的知识对象的比较。比如,哲学研究的对象不

是同质的,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尺度,但哲学通过概念意义的比较,把握知识

对象在性质和程度上的相似和差异,从而可以构建认知的顺序。他认为,科学

研究的顺序有两种:一种是从简单到复杂的综合,另一种是从复杂到简单的分

析。在数学中,我们更多采用的是从简单到复杂的综合法,因为它并不探讨那

些基本的概念和原则的来龙去脉。但在“第一哲学”或形而上学的研究中,我

们应该采用的则首先是分析法,通过分析去寻找知识的确定性原则,去寻找知

识的“阿基米德之点”,因为,在笛卡儿看来,“第一哲学”或形而上学,就是

关于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学问,在这个意义上,数学不过是在“第一哲

学”或形而上学基础上建构起来的一门特殊学问而已。

① [法]笛卡儿:《哲学原理》,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xvii页。

② [法] 笛卡尔:《谈谈方法》,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5页。第二节 笛 卡 儿

191

按照先分析后综合的顺序,笛卡儿提出了四条方法论的规则:一是决不接

受我没有明确认识到的东西;二是把每一个审查的难题分解为细小部分,直到

可以适当地、圆满解决的程度为止;三是按照顺序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

象开始,一点一点地上升到对复杂对象的认识;四是对一切情况尽量全面考

察,确认毫无遗漏。① 其中,第一条说明分析的必要性,提出分析的目标要达

到无可怀疑的、确定的“阿基米德点”;第二条说明分析是由复杂到简单的过

程,分析结果要尽可能细致,直到可以满意解决的程度为止;第三条指综合的

过程,从分析的结果出发,由简单的、确定的真理一步一步推导复杂的道理;

第四条指分析和综合的过程不能半途而废,分析要彻底,综合要全面,才能达

到完全的真理。

笛卡儿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对上述四条方法进行了应用。他提出了六

个沉思,前三个沉思用分析方法,建立第一原则“我思”(cogito)和终极原因

“上帝”,后三个沉思用综合方法,从简单推导到复杂,得到关于外部世界的

知识。

二、奠定知识基础的普遍怀疑

笛卡儿认为,现有的一切知识都是不可靠的,因为它们建立在不可靠的基

础之上。建构哲学体系好像盖房子一样,只有基础打牢了,才能在这个地基上

一砖一瓦地建筑知识的大厦。要打牢地基,首先必须取消所有不可靠知识的基

础地位。“不可靠”不一定等于“不真”,只是说它们不能成为知识的基础,因

为“拆掉基础就必然引起大厦的其余部分随之而倒塌,所以我首先将从我的全

部旧见解所根据的那些原则下手”②。对此,笛卡儿采取的是怀疑的方法,认为

凡是不能通过怀疑的方法推敲的原则,都要被排除在知识的基础之外。

笛卡儿的怀疑是普遍的。人们一般认为不可怀疑的东西(甚至是上帝),

都在笛卡儿的怀疑之列。他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提出了怀疑三部曲,包括

周围世界、我的身体和数学的观念等。首先,周围世界是感知到的现象。但

是,既然我们有过被感觉欺骗的经历,感觉之不可靠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周围

世界是可疑的,我们关于周围世界的感知不能成为知识的基础。其次,我们对

① 参见[法]笛卡尔:《谈谈方法》,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 2000年版,第16页。

②[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5页。192

第九章 近代西欧哲学的开端

自己身体活动的感觉好像是确定无疑的,但是,我们在梦中对自身亦有感觉,

我们不知道如何区别梦中的感觉和清醒的感觉。如果企图用有无外物对应来区

别梦幻与真实的感觉,那是徒劳的,因为感觉和梦幻、想象一样,都可以在外

物并不存在时发生。最后,数学观念清楚明白,好像不会有错,“因为,不管

我醒着还是睡着,二和三加在一起总是形成五的数目,正方形总不会有四个以

上的边;像这样明显的一些真理,看来不会让人怀疑有什么错误或者不可靠的

可能”①。但是,这也只是未经推敲的印象而已,也是可以怀疑的。数学是思想

的对象,但思想的对象是可以怀疑的;因为可能有一个“邪恶的恶魔”,他恶

作剧般地把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对象置于我们的心灵之中,使之成为我们思想的

对象,可这些对象来自一个错误的根源。笛卡儿严肃地说:我的怀疑“决不是

由于考虑不周或轻率的原故,而是由于强有力的、经过深思熟虑的理由”②。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笛卡儿的普遍怀疑从复杂的现象(关于周围世界的观

念)开始,经过比较简单的现象(关于人自身的观念),达到简单的数学观念。

根据分析要考虑一切可能性的规则,笛卡儿还考察了最后的一个可能性,即:

思维能否怀疑自身?他的回答是否定的,因而找到了一个不可怀疑的第一原

则——思维。

三、“我思故我在”

笛卡儿说,思维可以怀疑思维对象,但却不能怀疑自身。思维自身就是思

想的活动,当思维在怀疑时,思维可以怀疑思维的一切对象和内容,但却不能

怀疑“我在怀疑”自身,否则怀疑就无法进行。同时,怀疑活动一定要有一个

主体,“我”就是怀疑活动的主体;这样,由于想到“我”在怀疑,可以确定

地知道作为怀疑主体的“我”是存在的。

笛卡儿得出结论:“我思故我在”(Cogito,ergo sum/I think therefore I am)。

这个命题包括“我思”和“我在”两个部分:“我思”指思维活动。他说:

“什么是一个在思维的东西呢?那就是说,一个在怀疑,在领会,在肯定,在

否定,在愿意,在不愿意,也在想像,在感觉的东西。”③“我思”包括一切意

识活动,不管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或是情感的,都属于“我思”。他认为,

①[法]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8页。

②[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9 页。

③ [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7页。第二节 笛 卡 儿

193

“我思”一方面指向具体的思维内容和对象,而另一方面,“我思”又是以意识

活动为对象的自我意识,即反思的意识。他虽然还没使用“自我意识”“反思”

等词,但已表达出这样的意思:一切思维活动的核心是反思的“自我”。他说:

“当我看见或者当我想是看见(这是我不再加以区别的)的时候,这个在思维

着的我倒不是个什么东西,这是不可能的。”① 就是说,当我在看、在想的时

候,我必须同时意识到我在进行这样的活动;我可以不看、不想任何对象,却

不能没有“我在看”或“我在想”的意识。

笛卡儿认为,思维的主体和反思的主体是同一个主体,这是一个思维实

体。“我思”和“我在”之“我”是同一个实体,“我思,故我在”中的“故”

表示的不是两个实体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是本质和实体之间的必然联系。从逻

辑上说,“故”也表示从已知到未知的推理,“我思”是理由和依据,“我在”

是结果和结论。他认为,人们只能通过属性来认识实体,每一个实体都有一个

特殊的属性,即它的本质。从“自我”思维活动的特殊属性,可以得出“自

我”必然存在的结论,“自我”是一个这样的实体,这个实体的“全部本质或

本性只是思想”②。

“我思故我在”这一观点在西方哲学史上影响巨大。黑格尔说,从笛卡儿

起,“哲学一下转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范围,一个完全不同的观点,也就是转

入主观性的领域,转入确定的东西”③。笛卡儿为近代西欧各国哲学开辟了一个

作为确定性起点的“我思”,他之后的哲学,无论是大陆理性主义还是英国经

验主义,抑或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都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对“我思”的

研究在后来的康德哲学以及胡塞尔哲学中得以继续深化。

四、天赋观念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儿哲学的出发点,其意义在于确定了自我是一个思

维实体。笛卡儿从这个确定的命题出发,推导出其他的确定知识。他认为,从

自我实体出发的推导不仅是在思维范围里的演绎,还需要从自我的思维领域过

渡到思维以外的实在领域。思维与思维以外的实在是两个不同性质的系列,其

①[法]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2页。

②[法] 笛卡尔:《谈谈方法》,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 2000年版,第28 页。

③ [德]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 1978年版,第

69 页。194

第九章 近代西欧哲学的开端

间的过渡需要用“普遍科学”的方法。其中,“度量”在“第一哲学”中是不

同性质的认识对象的比较。因此,笛卡儿需要一个共同的标准或“公度”。

为了确定这个标准,笛卡儿诉诸他已确立的第一原则。他认为,“自我”

观念本身就是一个标准,即一切像“自我”那样自明的观念都是可靠的观念。

他认为,可以建立一条总规则,就是:“凡是我们领会得十分清楚、十分分明

的东西都是真实的。”①这一规则的建立是笛卡儿在方法上的转折,按照这个标

准,一些被普遍怀疑的观念重新被确定为真实、可靠的观念。比如,在普遍怀

疑中,数学观念的简单、明白不足以为真,不能成为知识基础。但在新的知识

基础上进行的重构中,清楚明白的数学观念被笛卡儿确定为无可置疑的可靠

观念。

笛卡儿按照观念的不同来源,把所有的观念分为天赋的、外来的、虚构的

三类。他认为,虚构的观念是思维自己制造出来的,天赋的和外来的观念都有

思维以外的原因。因此,上述三种观念可合并为两种:思维自己制造的观念和

由外部原因造成的观念。他接着证明,思维自己制造出来的观念是不真实的,

而在外部原因所造成的观念中,有一些是真的,有一些是不真的。

笛卡儿信奉天主教,他理所当然地肯定每个人都有一个明白、清楚的“上

帝”观念。对他而言,“上帝”是一个可靠的观念不成问题,他面对的问题是:

“上帝”观念是从哪里来的呢?是我们的思想自己制造的,还是由一个外部原

因造成的?他说,“上帝”的观念有无限的完满性,“自我”的观念只有有限的

完满性,从“自我”的有限性不可能产生“上帝”的无限性。他的理由是,原

因的现实性不可能小于结果的现实性,“无限完满性”的观念只能是“无限完

满性”的现实所产生的结果。因此,必定有一个无限完满的存在,他把关于自

身的观念赋予人类,于是产生出关于“上帝”的天赋观念。笛卡儿关于上帝存

在的证明是对安瑟伦本体论证明的新版本,它们都从“上帝”观念的绝对完满

性推出上帝的客观存在。不同的是:安瑟伦认为“绝对完满性”与“客观存

在”之间有逻辑必然关系,因此可以从前者推出后者;笛卡儿则认为这两者之

间是结果与原因的关系,由“无限完满性”的观念推出无限完满的存在,是从

结果回溯原因的因果推理。

笛卡儿从“我思故我在”到“上帝存在”,完成了不同性质认识对象的两

① [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5页。第二节 笛 卡儿

195

个系列的“跳跃”。“我思”是思想的第一原则,“上帝”是实在的终极原因,

从思想的第一原则到上帝存在,建立了主观与客观的联系。同时,他从上帝这

个客观世界的终极原因出发,论证了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的确定性。

五、物质实体的本质与存在

笛卡儿确立心灵自我和上帝之后,考察了物质的本质。依据天赋观念,他

认为可以不依赖任何具体感觉或形象的观念来理解物质的本质。他所说的天赋

观念有三个标志:来自上帝、明白清楚、与实在相符合,他认为“上帝”的观

念具有这三个标志。

当笛卡儿转向“物质”的观念时,他发现“广延”具有这三个标志,进而

认为物质的本质不是可感的具体性质,而是广延。他所说的广延,是指事物的

数目、形状和运动。他说,“我清楚地想到哲学家通常称之为‘连续量’

(quantité continue)的量,或者有长、宽、高的广延”,“发现了一些早已在我

心里的东西,尽管我以前没有想到它们”。① 他认为,这说明人们关于物体“广

延”的观念是先天的。他以三角形为例,即使世界上没有三角形的事物,人也

会有三角形的观念,而且可以推断它的各种性质,“比如它的三角之和等于二

直角,最大的角对最大的边,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②。人们关于事物形状大小

的感觉是模糊的,但关于几何图形的观念却是明白、清楚的。

笛卡儿进而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明白、清楚的广延观念是从哪里来的呢?

是人的心灵制造出来的吗?他作了否定的回答,认为不管人是否认识到三角形

的这些特征,这些特征都已经在“三角形”这个观念之中,这些特征不是心灵

制造出来的。而广延的观念是外物造成的感觉吗?对此他也作了否定的回答,

认为三角形的特征不因感觉变化而变化,我们感觉到的只是大小为三角形的事

物,而所有三角形的共同性质却是不可感的。笛卡儿于是得出结论说,造成广

延的观念的原因既然不是心灵制造的或是来自外部事物的,那么广延的观念只

能是上帝在人的心灵中造成的。

笛卡儿在确立了广延的观念来自上帝之后,接着用上帝来保证物质存在的

真实性。他推论说,既然上帝是无限完满的,决不可能欺骗我们,上帝在人类

①[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67、68 页。

②[法]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68页。196

第九章 近代西欧哲学的开端

心灵中造成广延的天赋观念必定与外部事物具体的数目、形状和运动相符合,

人们感觉到的具体物体必然真实存在。在这里,笛卡儿不再怀疑关于外物知识

的可靠性以及在普遍怀疑时所否定的外部世界的确定性,而是把它们在新的基

础上重新建立了起来。

六、心灵和物质二元论

笛卡儿认为,人只能通过实体的本质属性认识实体的存在。既然思维和广

延是两种不同的本质属性,那么就存在两个实体,即心灵和物质。心灵的本质

属性是思维,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广延。

笛卡儿关于实体的定义是:“一个不依赖其他任何东西而自身存在的东

西。”①他认为,严格地说,只有上帝才是不依赖于任何东西的存在,上帝是唯

一的实体。但他又认为“实体”是多义词,在与“实体”的定义相近的意义

上,心灵和物质也是实体,因为除了上帝之外,它们不需要其他任何东西而存

在。虽然他仍把最高实体归于上帝,但上帝在第一哲学中的位置不过是“虚

位”。除设定上帝的存在和具有“无限完满”的属性之外,他不需要其他关于

上帝的假设。思维和广延是人最为熟悉的、无处不在的属性,从认识论的意义

上说,只有心灵和物质这两个实体。根据实体的定义,心灵与物质不依赖他物

的存在,它们也不依靠对方而存在。从它们的本质属性来看,思维和广延没有

任何共同之处,思维没有广延,没有部分,是单一的;广延没有思维,具有部

分,可以被测量。他得出结论:心灵和物质是独立存在的两个实体,它们之间

相互对立,不能相互作用。由此可以看出,笛卡儿的本体论是二元论的,是一

种心物二元论理论。

在涉及“人”的问题时,笛卡儿提出了一种身心统一的理论。他认为,在

我们的头脑中,除了思维和广延之外,还有一个身心统一的原初概念,它也是

确定而不可怀疑的。依照这一理论,人的身体和心灵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的。笛卡儿假设:一方面,身体和心灵有一个交接点,它是位于脑部正中央的

“松果腺”,松果腺汇集了身体的精气(动物精气),在大脑中产生心灵活动,

影响了我们的灵魂;另一方面,灵魂又可以通过松果腺,引发身体精气的活

① J. Veitch, ed.,The Meditations and Selections from the Principles of Rene Descartes, La Sall:Open

Court, 1948,p.156.第二节 笛 卡 儿

197

动,使身体随着心灵的活动而活动。笛卡儿的这种身心统一理论和他的心物二

元论是矛盾的,按照二元论的原则,如果我们把身体看作一种物体的话,身体

和心灵作为两个相互对立的实体是不能相互作用的,但是,这与人的心理与生

理活动协调一致的事实又明显不符。笛卡儿的二元论和身心关系理论给近代西

方各国哲学留下了绵延不绝的争论。

笛卡儿的哲学摇摆在唯物论和唯心论、自然科学

和形而上学之间。他倡导天赋观念、上帝是最高实

体、心灵独立存在等唯心论观念,但又承认物质实体

的独立存在,提倡用数学的方法研究自然,把“灵

魂”“心灵”“上帝的意志”等假设从自然科学中驱

逐出去。马克思认为,笛卡儿“在机械的自然科学方

要 点 总 结

o

面获得了伟大的成就”①,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两个来源之一。

七、伽桑狄的批判和笛卡儿主义

皮埃尔·伽桑狄(又译皮埃尔·伽森狄,1592—1655)在哲学上以恢复伊

壁鸠鲁的原子论和感觉论为己任。他批判笛卡儿的“心灵”观念,认为自我的

本质根本不是纯粹心灵,心灵和灵魂并不是相对于物体而言的独立存在,而是

由精细原子构成,同人的身体不可分离,随着身体的成长而成长,随着身体的

衰亡而衰亡。而且,从认识上讲,我们能认识的不过就是物体,而不是精神,

笛卡儿所谓的精神仅仅是一种否定性的东西,我们只能说它不是可轻易察觉的

物体,不占据可见的空间。说到底,精神就是一种更加精细的物体性原子,或

者仅仅是一种抽象。伽桑狄还否认了笛卡儿的实体概念,在他看来,实体并不

是确实的,具有自己的本质属性的东西,因为实体总是隐藏的。我们能感觉一

个事物的颜色、大小、气味等,但是我们永远不会知道这些属性背后的主体是

什么,我们只是用猜测的办法判断有一个主体,它就像支柱一样,在背后支撑

着这个事物的一切变化。

伽桑狄认为,我们的全部知识实际上都来源于感官,感觉不会犯错,“错

误或虚假是在判断里,或是在心灵里”;心灵对感觉“没有给予应有的周密细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8页。198

第九章 近代西欧哲学的开端

致对待”,因而做出错误判断。① 在他看来,笛卡儿从根本上区分理智与想象的

做法也是错误的,理智并不是思维的根本属性,理智和想象仅仅具有认识程度

上的差异,它们都是我们在感觉的基础上对物体性事物的认知。他反对笛卡儿

的“天赋观念”,认为天赋观念实际上是从关于个别事物的感觉中抽象出来的。

“上帝”的观念不是天赋的,“我们习惯于加到上帝身上的所有这些高尚的完满

性似乎都是从我们平常用以称赞我们自己的一些东西里抽出来的,比如持续、

能力、知识、善、幸福等等,我们把这些都尽可能地加以扩大之后,说上帝是

永恒的、全能的、全知的、至善的、完全幸福的”②。伽桑狄虽然并不否定上帝

存在,但认为人的有限理智不能认识上帝存在,笛卡儿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完

全是自相矛盾而错误的,上帝是信仰的对象,而不是知识对象。正如马克思所

说的那样,“代表唯物主义同笛卡儿较量的人物,是伊壁鸠鲁唯物主义的恢复

者伽桑狄”③。

在受到来自各方面批评的同时,笛卡儿的学说在法国、荷兰等西欧国家赢

得了一批追随者。例如,马勒伯朗士(1638—1715)就是法国笛卡儿主义的主

要代表。他继承了笛卡儿的普遍怀疑的方法,继承了笛卡儿的第一哲学命题

“我思故我在”以及相关的心物二元论的思想。他认为,虚无是没有任何属性

的,而当“我”说“我在思维”时,这里的“我”必然不是虚无,肯定是具

有某种属性的存在。而且,能思考的肯定不是我的身体,必然是一种和身体不

同的东西。他突出了理性和感性、理智与意志和欲望的对立,把上帝作为哲学

的第一原则,并以此来解决身心关系问题。他认为,身心的协调一致是一种

“机缘”。在身体活动的每一时机,心灵也发生对应活动,反之亦然;但两者并

无必然的因果关系,也不互相影响。正如始终保持同步运行的两个钟一样,身

心之间的一致性只是一种机缘。这种同步的机缘对于人的理智而言是偶因,但

偶因不是无缘无故的,它包含在上帝的心灵之中。上帝好比是两个钟的设计

师、启动者一样,事先把两种不能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实体的活动安排成同步发

生,使之协调一致。马勒伯朗士认为,与灵魂和身体具有一种并非必然的偶然

关系不同,人的灵魂和上帝则是必然地、更加紧密地、本质性地结合在一起

①[法]伽森狄:《对笛卡尔〈沉思)的诘难》,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75页。

②[法]伽森狄:《对笛卡尔《沉思》的诘难》,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2 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9 页。第三节 霍 布 斯

199

的,“心灵与神的关系是自然的、必然的、绝对不可缺少的”①。我们正是通过

和上帝的紧密关联,并借助观念而形成对万事万物的真理性认识的,因此可以

说,没有上帝,我们就不能认识任何事物。马勒伯朗士的目的是用神学一元论

取代笛卡儿的二元论,后来,贝克莱依据同样的原则反对经验论的二元论,提

出了一种更彻底的主观经验主义。

第三节 霍 布 斯

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就读于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毕业后担

任过贵族卡文迪什的家庭教师,也曾担任培根的秘书。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中,他与贵族卡文迪什家庭都持保王党立场,1640年流亡法国。流亡期间,他

担任了英王查理二世的王子的数学教师。他的哲学深受伽利略等近代科学家的

影响,曾批评过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集》,他的哲学以“物质”和“运

动”为统一的原则,分别研究了自然物体、人以及作为人造物体的国家,主要

著作包括《论公民》(1642)、《利维坦》(1651)、《论物体》(1655)、《论人》

(1658)等。他是第一位认为主权者的合法性应该来自公民的近代西方哲学家,

提出了现代政治哲学的原则。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他的政治哲学遭到来自保

王党和教会人士的激烈抨击。

一、机械唯物论

霍布斯既熟悉伽利略创立的新物理学又精通数学,既强调经验论又重视数

学方法,在这一点上深得后世西方哲学家的推崇。他的哲学突出表现了近代科

学机械论的特点,把世界看作由因果链组成的大机器,世界只有物体存在,物

体由因果关系联结为整体。他把物体分为两类:自然物体和人造物体。人属于

自然物体,人是世界这架大机器中精巧的小机器,人和钟表一样,心脏是发

条,神经是游丝,关节是齿轮,这些零件一个推动一个,造成人的生命运动。

人造物体指人所制造的国家。他认为,哲学研究的对象是物体,是处在因果关

①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

版,第472 页。200

第九章 近代西欧哲学的开端

系之中的物体。他反对笛卡儿把精神作为实体来看的观点,认为只有一种实

体,即有形的物体。自然哲学研究自然物体,公民哲学研究人造物体,包括研

究社会中的个人的伦理学和研究国家的政治学。①

霍布斯关于物体的定义是:“物体是不依赖于我们思想的东西,与空间的

某个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样的广延。”②他不承认没有物体的空间,认为那只是想

象物体被移走之后留下的位置,是一种想象的空间,因为它只是一种影像;同

样,时间也只是想象物体被移走之后的运动,也是一种影像。如果说,空间是

设想把世界中一切事物都消除后所剩下的观念,那么物体就是设想有某种东西

可以放在这个世界中。他说:“就是这个东西,由于它有广延,我们一般称它

为物体;由于它不依赖我们的思想,我们说它是一个自己存在的东西;它也是

存在的,因为它在我们以外。”③

霍布斯只承认物体的广延或形状的必然性,其余性质都是偶然的,他称之

为“偶性”。“偶性”是指事物产生概念的能力,这种能力之所以是偶然的,是

因为它有赖于人的感觉。物体作用于感官,并通过感官的反作用,在人心中产

生出关于物体性质的概念。这些概念是事物的变形,不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因而不是物体固有的性质。他说:“形像或颜色只是运动、激动或变动对我们

的显现。”④ 伽利略等和后来的经验论者,都区分了事物固有的、不依赖人的感

觉的第一性的质,以及事物和感觉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第二性的质。霍布斯的偶

性相当于第二性的质,但他的区分和论证更为简单和片面。

运动是霍布斯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从物体的运动、人的运动,一直延伸

到国家的运动。在这里,主要指自然哲学中的运动概念。霍布斯认为,运动就

是物体放弃一个位置,取得另一个位置的位移,一物体力图进入另一物体的位

置而引起推动力;如果被推动的物体产生足够大的反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

① 参见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 1981

年版,第386—387 页。

②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

版,第392页。

③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 1981年

版,第391 页。

④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 1981年

版,第397 页。第三节 霍 布 斯

201

力相抵消,物体保持自身的位置,这就是静止。① 因此,任何一件运动的事物

都是被推动的,如果没有东西推动它,则它将依然保持静止。同样,“任何一

件运动的东西,除非在它以外有别的物体使它静止,即将永远运动”②。他认

为,根据运动的规律,物体要么在运动,要么在静止状态;只有当别的物体撞

击该物体时,物体才会发生状态上的转变。霍布斯否认自由意志的存在,认为

我们的行为都是遵循运动规律的。他称之为必然性。

霍布斯把世界和人看作机器,把物质归结为物体,把物质运动归结为位

移,把物质属性归结为广延。马克思指出,在霍布斯哲学中,“感性失去了它

的鲜明色彩,变成了几何学家的抽象的感性。物理运动成为机械运动或数学运

动的牺牲品;几何学被宣布为主要的科学。唯物主义变得漠视人了”③,这也是

对机械唯物主义的一般批判。

二、感觉经验论

在把培根的唯物主义变为机械唯物论的基础上,霍布斯把培根的实验经验

论变为感觉经验论。人的感觉被他归结为复杂的机械运动:物体作为感觉对象

作用于感官,这种作用力通过人身的神经,最后传导到大脑和心脏,引起心脏

的反作用力,并引起大脑的外向反应,在大脑中形成外物的影像。如此产生的

影像并不是外物的真相,只是关于外物的“假相或幻象”。他认为,人的一切

认识来自感觉经验,“人类心里的概念没有一种不是首先全部或部分地对感觉

器官发生作用时产生的。其余部分则都是从这根源中派生出来的”④。观念可分

感性和理性两种,感性观念由外物刺激和人体器官反应产生,而理性观念由感

性观念派生。因此,感觉是一切观念的源泉。

霍布斯探讨了感性观念派生理性认识的步骤。第一步是给感性观念命名。

他认为,名称只是帮助记忆和交流经验的记号,专名是一个感性观念的记号,

通名是“名称的名称”,即把众多相似的感性观念集合在一起,给它们一个共

同记号。他于是得出结论:“世界上除了名词以外便没有普遍,因为被命名的

① 参见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 1981

年版,第394—395 页。

②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 1981年

版,第39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1 页。

④ [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杨昌裕校,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4页。202

第九章 近代西欧哲学的开端

对象每一个都是一个个体和单一体。”①第二步是把两个名称合成一个命题。他

认为:当命题中两个名称在观念中有关联,如“人是动物”,则命题为真;如

果两个名称在观念中没有关联,如“人是石头”,则命题为假。命题的真假取

决于有无观念关联的证据,但观念之间的关联比感性观念离事物真相更远,他

于是得到结论:“真实和虚假只是语言属性,而不是事物的属性。”② 第三步是

从一个命题到另一个命题的推理。他不满意三段式推理,认为:“推理就是一

种计算,也就是将公认为标志或表明思想的普通名词所构成的序列相加减。”③

“加”指词意的合成,如,“人”=物体+活动+有理性的。“减”指相反的词意

分解。他认为,哲学的方法是分析和综合,从感觉出发通过分解而探寻原则的

方法是分析的,相反的是综合的。他所说的分析的过程是从感觉内容中排除特

殊的、个别的因素,抽象为一般原则;综合的方法则是把个别的和普遍的名称

或命题合成为一个整体。霍布斯认为,在确定的前提之下,通过严密的推理,

我们就会获得理性的认识,拥有永恒的真理,即哲学。

霍布斯的机械唯物论不能解释丰富复杂的认识过程和内容,他的感觉经验

论蕴涵着外物不可知的结论,这一理论缺陷在后来经验论的发展中表露得越来

越明显。

三、社会契约论

霍布斯把机械唯物论和感觉经验论运用到政治哲学领域,提出了社会契约

论,为西方政治哲学的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的出发点是“自然人”的

观念,他强调的“自然人”是一种自然物体,人的激情是自然运动在人的生命

中的继续,而欲望和嫌恶是人类最基本的两种激情,人类按照趋利避害的自然

本能活动。他还提出了对幸福的理解,认为幸福就是对欲望的满足以及顺应激

情不断成功的生活。

霍布斯认为,人类在进入社会之前处于自然状态,人在自然状态中是“平

等”的,这是现代政治哲学的起点。平等的一个结果,是给人的欲望以同等实

现目的的希望,当每个人都寻求生存和自我保护,并因天性中竞争、猜疑和荣

耀的因素而有争斗时,最终导致了一种战争状态:“这种战争是每个人对每个

① [英] 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杨昌裕校,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0页。

②[英] 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杨昌裕校,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2 页。

③[英] 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杨昌裕校,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8 页。第三节 霍 布 斯

203

人的战争。”①这种战争不仅是实际的争斗,而且也包括时刻准备以战斗进行争

夺的意图。他认为,要获取自己的胜利,就必须先发制人,这样的自然状态没

有任何道德和宗教规矩,只有暴力和欺诈。

如何走出这种充满了战争的自然状态?霍布斯对中世纪的“自然法”作了

近代的改造,区分了自然权利(Jus Naturale)与自然法(Lex Naturalis)。他认

为,自然权利就是一种自由,而自由“就是外界障碍不存在的状态”②。从自然

权利的角度看,人的自然状态基本上就可以概括为人对于自己的自然权利的充

分使用,也就是每个人都有对于一切东西的权利,以及相互对对方身体的权

利。③这是一切权利的根本来源,包括建立国家之后,主权者的权利亦来自于

每一个人自然权利的让渡。他还认为,自然法就是要限制人的自然权利,旨在

扭转自然权利的危险。他认为最主要的两条自然法包括:一是每一个人只要有

获得和平的希望,就应当力求和平,在不能得到和平时,他就可以寻求并利用

战争;通过对和平的追求逆转了自然权利的肆意妄为,以及随意发动战争的可

能性。二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在必要时放弃别人也同意放弃的

权利。根据这条自然法,通过契约缔结和平,每个人都同意放弃和别人一样多

的权利,并因此享受到和别人一样多的利益。

霍布斯认为,订立进入国家的社会契约,意味着“把大家所有的权力和力

量付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能通过多数的意见把大家的意志化为一个意志的多人

组成的集体”④。这就要求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权利转让给一个人或一群人,由他

或他们代理行使权利,经过这种代表关系,形成了这一群人的统一性,形成了

整体,这就是社会契约,是他所理解的国家形成。他用《圣经·约伯记》中可

畏的海兽“利维坦”象征国家,认为国家是“可朽的上帝”,拥有绝对的权力

和至高无上的权威。国家元首的权力是不可分割、不可剥夺的,因为他不是契

约的一方,不受契约的制约。国家为公民而存在,目的是保障社会契约中的每

个人(臣民)的安全、和平。国家必须有善恶的公共标准。此外,立法权、司

法权、宣战权、遴选任命权、奖惩权都归主权者。在英国国教的背景下,他特

①[英] 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杨昌裕校,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94 页。

②[英] 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杨昌裕校,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97 页。

③ 参见[英] 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杨昌裕校,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

98 页。

④ [英] 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杨昌裕校,商务印书馆 1985年版,第

131 页。204

第九章 近代西欧哲学的开端

别强调主权者对教会权利和宗教意见的审查权力。

虽然霍布斯提出社会契约论的初衷是为绝对王权辩护,认为主权者要强大

到足以产生巨大的威慑作用的地步,如若不然,国家就会趋于瓦解和灭亡;但

他也承认,在国家元首不能保护契约人的生命的情况下,臣民也能重新进入自

然状态从而替换他。① 他虽然在政治上属于保王党,但其社会契约论却可以用

来论证推翻封建君主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合法性,因而受到来自保王党和革命党

两方面的攻击。

霍布斯主张主权者的权力至高无上,同时承认臣民的自由。他认为,臣民

的自由源于建立社会契约的初衷。人们有逃避杀戮的自由,人们没有义务承认

自己有罪,这也是犯人有权在法庭上保持沉默的原因。他还认为,在经济社会

生活中,臣民的自由发生在法律沉默的地方,“臣民的自由只有在主权者未对

其行为加以规定的事物中才存在,如买卖或其他契约行为的自由,选择自己的

住所、饮食、生业,以及按自己认为适宜的方式教育子女的自由等等都是”②。

他所说的主权者不等于独裁的君主,而是国家的化身,而臣民也不等于封建主

的附属,他们是资本主义公民的雏形。可以说,他已经看到了资本主义兴起的

必然性。

针对当时教会试图获得独立于王权的权力,以及罗马教廷论证的教权高于

王权,霍布斯在《利维坦》中,用一半以上的篇幅批判《圣经》的不真实和教

会信条的迷信。他依据感觉经验论原则,批判《圣经》启示是模糊、混乱的幻

象,《圣经》文字充满矛盾和不可理解的意思,不可能是可靠的历史记载,从

而开启了近代对《圣经》的批判。他还揭露罗马教会自称上帝之国的做法源于

四个错误:滥用《圣经》,编造魔鬼学的荒诞不经说法,“在《圣经》中混入

各种宗教的残余和许多希腊人的虚妄而错误的哲学,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哲

学”③,以及在历史中混杂虚构、传说和不可考因素。由于这些激烈批判,他被

指控为“无神论”者和异端。

总之,作为近代西欧哲学开端者的培根、笛卡儿以及霍布斯,都活跃在资

① 参见[英] 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杨昌裕校,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

172、260页。

②[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杨昌裕校,商务印书馆 1985 年版,第

165 页。

③[英] 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杨昌裕校,商务印书馆 1985年版,第

490页。思 考 题

205

产阶级逐步走上历史舞台的17世纪。这一时期,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争取权利

和统治地位,在思想上反对封建意识形态和传统神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论。在这

样的背景下,培根的“四假相”说,笛卡儿的普遍怀疑,霍布斯的宗教批评,

都从不同角度为资产阶级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扫清了道路障碍。他们都极力

为新科学提供方法论的基础,培根重视实验的归纳法,笛卡儿重视数学方法,

霍布斯既重视感性经验,又重视几何学方法,这些都为后来经验论和唯理论的

新哲学奠定了重要基础。

思考题:

1.培根为什么要提出“四假相”说,其核心观点是什么?

2.培根的归纳法较传统的逻辑有什么特点?

3.如何理解笛卡儿“我思故我在”这个命题,它在哲学史上有什么贡献?

4.笛卡儿哲学为什么会出现“心物二元论”问题?

5.试论霍布斯机械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

6.霍布斯用社会契约论解读政治社会的建立有什么历史意义,其理论缺陷

是什么?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之类的,也不打算靠这个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
(0)

相关推荐

  • 尼采-《悲剧的诞生》-一种自我批评的尝试-在线阅读

    一种自我批评的尝试 无论这本可疑的书是以什么为根基的,它都必定含着一个头 等重要的、富有吸引力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十分个人化的问 题——相关的证据是本书的写作年代,尽管是在1870-187…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4日
    78
  • 第三节 自由与必然

    对于自由与必然的统一性,谢林进一步解释说,它们是作为同一 本质而交互存在的,它自在地是自由,在形式上却是必然性。当我们 从某一个方面去观察它时,就会觉得它们非此即彼,不是此一就是彼 一。康德虽然已经认识到自由与理智的联系,但却没有把这个认识 进行到底;而费希特则把自我意识的设定看做入的行动来源,并且想 以此解决自由与必然的二律背反问题。但谢林认为,这种意识并…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246
  • 第二节自 由与权 利

    实际上,自由问题是康德哲学最核心的问题。人的自由-自在的 存在既是使现象界成为一个完整而可靠的法则世界的前提,更是一 切道德法则的根据,而最后则是每个个人之绝对尊严与不可让渡的 绝对权利的基础。人是自由的,因而每个人自己就是他的存在的目 的本身,而作为目的本身存在,这是人的全部尊严的源泉;同时,因人 是自由的,他赋有这样一个不可侵犯、不可让渡的权利属性:每个…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227
  •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三篇 世界作为表象再论 Part2-在线阅读

    § 44 上面两种艺术为意志客体性的那些最低级别所作的,在一定 范围内也就是审美的园艺学为植物界的较高级别所作的。一块地 方的风景美大部分有赖于聚集在这里的自然对象丰富多采,然后 又在于这些对象各自有醒目的分类,分明不紊,然而又表出适当 的互相配合和交替的变化。园艺的美所致力的就是这两个 条件, 然而园艺远不如建筑艺术那样能够掌握自己的材料,因此园艺的 效果…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8日
    12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