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教父哲 学
2世纪至9世纪,基督教在罗马以及中世纪欧洲得到了传播和发展,并取
得统治地位,经历了经文规范化、组织制度化、信仰正统化的过程。教父是基
督教教义的传播者和解释者,是教规的制订者和教会的组织者。教父们并没有
建立完整的哲学理论,一般也不被称为哲学家。但是教父在创立神学理论时,
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他们所知的哲学思想和材料,或驳斥反诘,或求同存异,或
改造利用。因此,人们把教父著作中所包含的哲学因素,如他们提出的哲学问
题、使用的哲学概念和思辨推理等概括出来,一般称为教父哲学。
第一节 早期教父哲学
按使用语言的不同,早期教父主要被划分为希腊教父和拉丁教父。一般来
说,希腊教父比较熟悉并积极利用希腊哲学文献,而拉丁教父多对希腊哲学持
比较激烈的批判态度。早期教父大多为护教士,面对来自哲学家的攻击,他们
不得不把基督教纳入哲学的领域,或论证基督教才是真正的哲学,其他哲学只
是片面的或错误的真理;或把基督教信仰与希腊人的理性完全对立起来。其
中,前者是理性辩护主义立场,后者是非理性的信仰主义立场。
一、护教士的哲学观
早期希腊护教士利用基督教教义与希腊哲学的相似之处为基督教辩护,同
时指出基督教高于希腊哲学的优越之处,论证基督教是真正的哲学。护教士查
士丁(100—165)首先提出了“基督教哲学”的概念,被称为“基督教哲学真
正的第一个开端”。①在《与蒂尔弗的对话》中,他谈到皈依基督教就能成为
真正的哲学家。他认为,哲学的真正使命是探求神圣的真理,为此他先后向斯
多亚派、漫步派、毕达哥拉斯派和柏拉图主义的哲学家请教,但未能得到令他
① A. H. Armstrong,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Later Greek and Early Medieval Philosophy,
Cambridge,1967,p. 198.114
第五章 教父哲 学
满意的答案,最后是在一位基督教长老的启发下,领悟了基督教就是自己寻觅
已久的神圣真理。他得出结论:“我发现只有这个哲学才是可靠、有益的,我
因此而成为哲学家。”①
查士丁从理论上论证基督教是高于希腊哲学的哲学。他认为,圣道就是基
督,但在基督降生之前,圣道之光已经部分地照亮了希腊人的心灵,希腊哲学
是上帝赐予的礼物。苏格拉底之所以看出希腊宗教所崇拜的神是虚假的,正是
因为他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上帝。斯多亚派的“逻各斯”概念是对圣道的比
喻。圣道之光同时还以另一种方式在希腊以外地区传播。犹太先知更早、更全
面地接受了这份礼物,“摩西是第一个先知,比任何希腊智者都要早得多”,
“柏拉图的创世说是从摩西那里学来的”。② 查士丁自豪地对斯多亚派的罗马皇
帝奥勒留宣称:“一切被人们正确说出的东西,都是我们基督徒的财产。”③
2世纪至4世纪,基督教神学中心位于亚历山大城。该地的希腊教父克莱
门特(153—217)认为,希腊哲学来自以东方宗教为代表的智慧(哲学),两
者最后汇入基督教所代表的最高智慧。他在《规劝异教徒》的辩护词中运用历
史资料,说明了古代犹太人、巴比伦人、埃及人和印度人智慧的融会贯通,必
有共同来源,这就是上帝的启示。希腊人并无承袭天启的幸运,只能窃取东方
人的智慧,希腊哲学只是二手货。但他并没有把希腊哲学和基督教对立起来,
他评价说:“在(希腊)哲学里虽然只有如同普罗米修斯窃取的火种那样微弱
的光芒,但也能燃成显示上帝智慧和力量的大火。”④ 他的《杂文集》保留了
希腊哲学的残篇,着眼点在于表明东方神秘智慧、希腊哲学和基督教之间源远
流长的关系。
克莱门特并不笼统地使用“哲学”这一概念。他所指的“哲学”往往特指
希腊哲学,而东方智慧和基督教则被称作“智慧”。希腊文“哲学”本是“爱
智慧”之意,但他只把其当作知识的总汇。他认为,哲学虽然是一切学问的
“主妇”,但“智慧就是哲学的女王”。⑤ 中世纪的神学家后来用“哲学是神学
的婢女”的说法来概括这种哲学观。
① [古罗马] 查士丁:《与蒂尔弗的对话》第6章。
②[古罗马]查士丁:《辩护辞之一》第59章。
③[古罗马] 查士丁:《辩护辞之二》第13章。
④[古罗马] 克莱门特:《杂文集》第1卷第17章。
⑤ [古罗马] 克莱门特:《杂文集》第1卷第5章。第一节 早期教父哲学
115
拉丁护教士拉克坦修(260—330)同样关心基督教与一般意义上的哲学
(智慧)和特殊意义上的哲学(希腊哲学)的联系。他在致君士坦丁大帝的辩
护书《神圣原理》中宣称,真正的智慧与真正的宗教是同一的。他试图让人相
信,希腊、罗马人的宗教和智慧相分离,基督教则达到了两者的同一。他说:
“在哲学和宗教体系相分离的情况下,从有智慧的教授那里学不到关于神的道
理,从宗教祭司那里学不到智慧,这就表明一个不是真正的智慧,另一个不是
真正的宗教……但两者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时,必然是真正的智慧和宗
教。”① 他承认希腊哲学家已经达到了人类智慧的顶峰,但由于他们缺乏宗教信
仰,企图依靠自己的智慧寻求知识,结果无不走入迷途。他认为,基督教融智
慧与宗教于一体,“在智慧中崇拜,用举止行为成全我们的知识”②。拉克坦修
指明了基督教神学和哲学取代希腊哲学的趋势,《神圣原理》从理论上宣布了
基督教统治时代的开始。
二、信仰主义
《新约》记载,保罗在希腊的哲学中心雅典传教,与伊壁鸠鲁派和斯多亚
派哲学家辩论时,③曾引用“我要灭绝智慧人的智慧,废弃聪明人的聪明”④
的经文,来反击希腊哲学家的进攻。一些护教士引用《圣经》中反理智主义的
经文,得出了反理性、反哲学的极端信仰主义结论。他们不只反对希腊哲学,
而且反对一般意义上的哲学;不只与希腊哲学比高下,而且要凸显基督教信仰
与哲学的对立。
第一个拉丁教父德尔图良(145—220)以激烈的言辞表达了反哲学的倾
向。在他看来,希腊哲学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哲学,哲学就是异教徒的智慧,哲
学家比其他异教徒对基督教更危险。他在《辩护篇》中向统治者建议,应该把
公开摒弃宗教崇拜的哲学家与虔诚信神的基督徒交换地位,用迫害基督徒的方
法对待哲学家才公正。他说:“这些人没有被送去喂野兽,其实完全应该这样
做,因为他们是哲学家而不是基督徒。”他认为,虽然哲学家和基督徒都反对
罗马宗教崇拜,但哲学家是出于不敬神的态度,基督徒则出于对真正的神的虔
①[古罗马]拉克坦修:《神圣原理》第4卷第1章。
②[古罗马] 拉克坦修:《神圣原理》第4卷第1章。
③ 参见《新约·使徒行传》17: 18。
④《新约·哥林多前书》1:19。116
第五章 教父哲 学
诚态度,象征哲学的雅典和象征希伯来宗教的耶路撒冷不可相提并论。基督徒
和哲学家之间毫无相似之处。
德尔图良在《反异教的信条》中详细地论述了他反哲学的理由。第一,哲
学是“人和魔鬼的学说”,“哲学的素材是现世的智慧,是对自然和上帝旨意的
草率解释”;第二,“异端是哲学教唆出来的”,比如诺斯替派创始者瓦伦提诺
属于柏拉图学派,另一异端领袖马谢安出身于斯多亚派,伊壁鸠鲁否认灵魂不
朽,所有的哲学家都不相信死后复活,斯多亚派的芝诺将神等同于物质,一切
崇拜火的异教都与赫拉克利特有关;第三,哲学的理性推理方法是错误的途
径。他排除了基督教与哲学结合的可能性,说:“让斯多亚派、柏拉图、辩证
法和基督教相混合的杂种滚开吧!我们在有了耶稣基督后不再需要奇谈怪论,
在欣赏了福音书之后不再需要探究。”①
“不再需要探究”(福音之外别无真理)表达的是极端的信仰主义立场,德
尔图良甚至反对进一步理解和解释信仰。在《论基督肉身》中,针对那些为基
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而感到惶恐的信徒,他说:“上帝之子被钉在十字架上,
我不感到羞耻,因为人必须为之羞耻。上帝之子死了,这是完全可信的,因为
这是荒谬。他被埋葬又复活了,这一事实是确定的,因为它是不可能的。”②这
些话后来被概括为“惟其不可能,我才相信”的口号,用以排拒对信仰进行理
性辩护和论证。马克思揭露说,现代蒙昧主义者依然遵循德尔图良所说“这是
真实的,因为它是荒谬的”以及“我”相信它是因为它荒谬的“经典的表
述”③。德尔图良最后脱离正统教会而加入异端绝非偶然。正统教会最后采取理
性辩护主义的立场,力图用理性来证明信仰,把柏拉图主义等哲学理论用于解
释基督教教义,以便理解和传播,而不是采用德尔图良极端信仰主义的主张。
教父思想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充分表达了这种理性辩护主义的立场。
第二节 奥 古 斯 丁
奥勒留·奥古斯丁(354—430)生于罗马帝国北非努米底亚省的塔加斯特
①[古罗马] 德尔图良:《反异教的信条》第7章。
②[古罗马]德尔图良:《论基督肉身》第15章。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4页。第二节 奥 古斯 丁
117
镇(现位于阿尔及利亚)。他19岁在修辞学校读书时成为摩尼教追随者,毕业
后,先在迦太基城,后到罗马和米兰传授修辞术。387年的复活节,他接受米
兰主教安布罗斯洗礼,正式加入基督教,395年升任希波主教。他在晚年目睹
了汪达尔人的入侵,死于希波城(Hippo)沦陷之前。奥古斯丁以极大的精力
从事著述、讲经布道、组织修会、反驳异端异教。他的著作堪称神学百科全
书,其中《论秩序》《驳学园派》《忏悔录》《论自由意志》《论三位一体》
《论上帝之城》等著作包含了许多哲学论述。
一、对柏拉图主义的改造利用
奥古斯丁受过良好教育,18岁时因读到西塞罗的著作而对哲学产生兴趣,
后来又读过柏拉图主义者的著作,他感到有改造和利用哲学的必要性。他对
“哲学”概念的理解来自一位名叫伏洛的人所写的哲学手册(现已失传)。他认
为,书中列举出的288种哲学,都是对“如何取得幸福生活”的不同回答,哲
学家的智慧只能产生各种纷争的意见,使人远离幸福状态。他得出结论,称基
督教为“真正的哲学”,因为基督教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提供了达到永恒
幸福的唯一途径。他称自己皈依基督教是“到达哲学的天堂”①。
要 点 总 结
在奥古斯丁之前,大多数教父都利用柏拉图主义
和新柏拉图主义为基督教辩护。奥古斯丁认为,最接
近于基督教的希腊哲学家就是柏拉图,如果用基督教
信仰衡量希腊哲学,那么柏拉图哲学最优越、优点最
多。他采取改造利用的态度,吸收其中有利于基督教
的因素。比如,针对“一切都可以怀疑”的皮浪主义观点,他利用新柏拉图主
义的独断论,认为“我在怀疑”这一事实证明至少有三件事是确定不疑的,即
“我存在,我活着,我理解”。他利用柏拉图“日喻”学说,认为真理是上帝之
光,“光照”(illuminatio)是人获得确定知识的途径。“光照说”既是神学学
说,也是对人类知识先决条件的哲学解释,含有后来“天赋观念论”的因素。
他认为,理性规则独立于感性经验,是上帝之光压在心灵之上的印迹,“一切
真理的规则都铭刻在这里,并从这里被移置到正直的人的心灵,但这种转移是
无形的,犹如印章的图形被压在蜡上而无损图章自身,这些规则在人的心灵上
① [古罗马] 奥古斯丁:《论幸福生活》第1卷第1章第5节。118
第五章 教父哲 学
留下自身的印记”①。
二、时间学说
奥古斯丁的一切哲学观点都有神学背景,都是在为基督教的信仰和教义服
务。当时,人们对上帝六天创世说提出质疑,希腊人问:上帝何时创造时间?
摩尼教徒问:上帝在创世之前在做些什么?奥古斯丁在《忏悔录》第11卷中
专门讨论了“什么是时间”的问题,认为把握时间的方式决定了时间的本性,
流逝的时间只能被知觉的运动度量。他说:“正是在我的心灵里,我度量时
间。”②被心灵所知觉的时间即持续的知觉,知觉虽由外物引起,但知觉的持续
却不取决于外物;外物消失之后,关于它的知觉仍能持续。奥古斯丁把这种知
觉的持续称为“现在”。
奥古斯丁认为,“现在”不是时间的一部分,而是全部。第一,任何时间
都可以被度量。“但是,过去的时间不复存在,将来的时间尚未存在,谁能度
量它们呢?除非有人胆敢说,他能度量不存在的东西。”③ 第二,过去和将来都
可被归结为现在。他说:“很明显,将来与过去都不存在,说过去、现在和将
来是三种时间是不妥的。妥当的说法似应是:有这样三种时间,关于过去事物
的现在,关于现在事物的现在和关于将来事物的现在。”④ 在这里,他按照知觉
内容区分事物的时间状态:“关于过去事物的现在”指对过去事物的记忆,“关
于现在事物的现在”指对当下事物的直观,“关于将来事物的现在”指对将来
事物的期待。这三类知觉分别与过去、现在和将来相对应,但它们都是现在知
觉到的状态,都是现在的时间。
奥古斯丁进而提出了关于时间的定义:“时间是心灵自身的延伸。”⑤这里
的“心灵”专指上帝的心灵,在他看来,上帝是永恒的,并不是时间中的存
在。上帝心灵中的“现在”在创世的开端瞬间被造。与世界同时被造的“现
在”是一切时间的原型,人所知觉到的连绵不断的时间是对时间原型的摹仿。
他利用了柏拉图的理念论和摹仿说,同时吸收普罗提诺关于心灵度量时间、
① [古罗马] 奥古斯丁:《论三位一体》第14卷第15章第21节。
②[古罗马]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1卷第27章第36节。
③[古罗马]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1卷第16章第 21节。
④[古罗马]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0卷第 20章第 26节。
⑤[古罗马]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1卷第26章第33节。第二节 奥 古斯 丁
119
“现在”是时间单元的思想,提出了“时间学说”,这一学说在西方哲学史上有
重要位置。罗素认为,奥古斯丁阐述时间学说的《忏悔录》第11卷是其著作
中“最好的纯粹哲学作品”①。
三、奥古斯丁的神正论
对恶的思考在奥古斯丁思想中占据重要位置。他早年因为基督教教义无
法解决恶的起源和性质问题,而采用摩尼教的二元论解释。摩尼教教义认为,
代表善的光明之神与代表恶的黑暗之神进行永恒斗争,因此世间的恶普遍存
在。当时的伊壁鸠鲁派利用恶存在的事实否证基督教信仰的全善、全知、全
能的上帝。他们说,如果恶出自上帝创造,那么上帝不是全善的;如果上帝
不知道恶的存在而没有阻止它,那么上帝就不是全知的;如果上帝虽然知道
恶的存在却没有能力去阻止它,那么上帝就不是全能的。总之,恶的存在与
上帝的全善、全知、全能相矛盾。这些问题严重困扰着神学家。奥古斯丁皈
依基督教之后,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合理地解释恶,为基督教教义辩护。
他关于恶的起源和性质的神学解释,是最早的神正论(theodicy)。神正论来
源于希腊词“神”(theo)和“正义”(dike),意思是:上帝的正义彰显于
恶的存在之中。
奥古斯丁采用新柏拉图主义的灵魂观,把上帝、灵魂和身体按照由高到低
的秩序进行排列。他认为,灵魂的正当目标应追求高于灵魂的上帝;当灵魂追
求低级的身体时,造成秩序的颠倒,产生伦理的恶,恶产生于人类灵魂的内在
缺陷。如果人们追问:全善的上帝为什么不赋予人只会行善、不能作恶的灵魂
呢?他回答说:“不是有意做的事既不是恶,也不是善,因此,如果人没有自
由选择,则将不会有公正的惩罚和奖赏。但是,赏罚的公正来自上帝的善,它
必然存在。因此,上帝必然赋予人以自由的意志。”②这就是说,有缺陷的自由
选择是道德所必需的,人只为自己自由选择的事情承担道德责任;如果人的灵
魂只会行善、不能作恶,人就不应承受上帝的惩罚或奖赏,上帝也将无赏罚分
明的公正可言。
奥古斯丁晚年修改了早期的意志自由说,以此来为基督教的“原罪说”辩
①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434页。
② [古罗马] 奥古斯丁:《论自由意志》第2卷第1章第3节,成官泯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年版,第100页,译文有改动。120
第五章 教父哲 学
护。他认为,没有上帝的恩典,人没有择善避恶的自由,只能在罪的奴役之
下;只有依靠上帝的恩典,人的意志才能摆脱罪的奴役,恢复真正的自由。他
通过神正论辩护树立神权的绝对权威,要求所有人匍匐在上帝恩典面前。恩格
斯说:“基督教只承认一切人的一种平等,即原罪的平等,这同它曾经作为奴
隶和被压迫者的宗教的性质是完全适合的。”①
四、历史神学
410年,西哥特人洗劫罗马城,异教徒把这归咎于罗马人背叛传统宗教、
改信基督教而受到的天谴,基督教内部充满沮丧和恐慌。为了鼓舞士气,坚定
信仰,奥古斯丁花费15年时间,完成了《论上帝之城》这部巨著。他在《论
上帝之城》中对历史作了神学解释,区分了圣史和俗史,认为罗马城的兴衰属
于俗史,与上帝拯救人类的圣史无关。他按照上帝六天创世、第七天休息的说
法,把圣史分成七个时期,认为他所处的时代是在第六个时期,即上帝即将取
得完全胜利。
奥古斯丁认为,与人类命运相关的是上帝之城和地上之城的区别。国家是
按照一定协议组成的人的群体。“爱自己并进而藐视上帝者组成地上之城,爱
上帝并进而藐视自己者组成天上之城。”②这里的“城”(civitate)指国家。他
认为,国家的基本功能是维持和平,地上之城只能暂时、局部地维持世间和
平,上帝之城将在末世实现永恒的“天上的和平”。为此,他要求基督徒遵循
耶稣关于“凯撒的物当归凯撒,上帝的物当归上帝”③ 的教导,服从世俗国家
法律,承担纳税、服役等世俗义务,同时在教会中坚守信仰,期待永恒和平。
马克思认为,奥古斯丁的《论上帝之城》体现“首先把国家和教会分开”的
“教父们的著作和基督教精神”。④
奥古斯丁哲学与柏拉图主义具有承继关系,被哲学史家视为“教父的柏拉
图主义”和“柏拉图-奥古斯丁主义传统”。奥古斯丁把柏拉图主义改造为神学
唯心主义体系,反映了没落的奴隶主阶级意识形态和早期基督教精神相结合的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第109 页。
②[古罗马] 奥古斯丁:《论上帝之城》第14卷第28章。
③《马太福音》22:21。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 223、223—224 页。根据书中第
1016页注81,第223 页的《论神之都》又译《论上帝之城》。第三节 黑暗时代里的哲学思想
121
思想倾向。虽然他处处维护基督教信仰和教义,但在利用柏拉图主义辩护的同
时,客观上也维系了希腊哲学的理性主义精神。在13世纪亚里士多德主义兴
起之前,奥古斯丁集神学和哲学于一体的“基督教学说”一直支配着中世纪
哲学。
第三节 黑暗时代里的哲学思想
476年,早已分崩离析的西罗马帝国最终灭亡,欧洲历史进入了黑暗时代。
“黑暗时代”,特指中世纪文化蒙昧和文明倒退的特征。6世纪至10世纪,西方
哲学也同样处于一个黑暗时代。由于基督教会保守势力把古希腊罗马哲学视为
异教加以排斥,由于蛮族入侵对文明的毁灭性破坏,不仅古代的希腊文和拉丁
文哲学典籍几乎丧失殆尽,就连早期教父的基督教哲学思想也无人继承。波埃
修和伊里金纳是这一时期罕见的哲学家。
一、波埃修
波埃修(480—524)出身于显赫的罗马贵族家庭,早年在雅典学习哲学。
510年起,任东哥特王朝的大臣,523年被指控,以叛国罪下狱,次年被处死。
他在狱中写的《哲学的慰藉》,以与哲学女神对话的方式,诉说了自己不幸的
命运,表达了对哲学智慧的景仰。值得注意的是,他不顾基督教教义的限制,
援引柏拉图、斯多亚派以及新柏拉图主义观点阐释命运的变幻莫测、善与恶的
性质、天命决定论与人的自由选择的一致性等问题。
波埃修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人,被誉为“最后一位罗马哲学家”。他热衷于
古代哲学,曾计划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全部著作翻译为拉丁文,虽然他实
际上仅翻译了亚里士多德的《工具篇》的一部分,包括《范畴篇》以及波菲利
所作的注释,《解释篇》和《论题篇》的注释和5篇关于“三位一体”的神学
论文等,但他的译作和注释成为后来中世纪早期逻辑教育的教材,开启了唯名
论和唯实论的争论。
波埃修使用拉丁文表示希腊形而上学的术语和观点,创造了一些新概念,
如“存在”(esse)、“个体”(id quod est)、“实存”(existere)、“本质”(es
sentia)、“实体”(substantia)、“持存”(subsistentia)和“基质”(subjectum)122
第五章 教父哲 学
等。更重要的是,他结合“三位一体”的神学争论,区分和辨析这些拉丁文概
念的意义。他认为,“存在”与“本质”相统一,“个体”是对“存在”的分
有,但个体分有的存在是个别的,而分有的本质是普遍的,因而个体的存在和
本质不统一。“基质”的意义是依赖于偶性的个别存在,而“实体”是包含普
遍实质于自身之中的普遍存在。这些概念的辨析,对后世形而上学关于存在与
本质、共相与殊相等区分的影响深远。
二、伊里金纳
经过数百年的文化凋零,在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统治时期(768—814在
位),欧洲的文化开始复兴,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卡洛林文化复兴。查理大帝及
其继承者从爱尔兰延聘一批僧侣来宫廷学校讲学。出生于爱尔兰的约翰·斯各
脱·伊里金纳(810—877)就是其中之一,他30岁时到卡洛林宫廷担任了语
法教师。
伊里金纳的代表作《自然的区分》建立起中世纪哲学的第一个形而上学体
系。全书共五卷,采用教师与学生对话的形式。伊里金纳在书中解释了“自
然”的意义,认为自然是关于一切所是与不是的东西的普遍名称。① 他把“自
然”当作最高的哲学概念,比“存在”的意义更加广泛,一切存在和不存在的
东西都属于自然。
伊里金纳对“自然”的概念作出逻辑区分,即把“自然”看作最普遍的属
概念,再衍生出几类种概念。他认为,自然包括“存在”和“非存在”两大
类。按基督教观念,“存在”是“被创造”的东西,“非存在”是“非创造”
的东西。“被创造”和“非创造”的意义再分别被分为能动和被动两个方面,
得到了四个种概念:(1)能创造且不被创造的自然,(2)能创造且被创造的自
然,(3)被创造且不能创造的自然,(4)不被创造且不能创造的自然。
伊里金纳“自然的区分”也是本体论的区分。四个“自然”种概念分别对
应自然本体的四个阶段:(1)能创造且不被创造的自然是作为创世最初原因之
上帝;(2)能创造且被创造的自然是上帝所创造的理念原型,它是上帝用来创
造可感世界的中介和工具;(3)被创造且不能创造的自然是上帝按照理念原型
① 参见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
年版,第234 页。第三节 黑暗时代里的哲学思想
123
所创造出来的可感的自然界,其中的被造物生灭变化,但不能靠自身创造新事
物;(4)不被创造且不能创造的自然是作为创世终极目的之上帝,他既不被创
造,也不能创造,因为他是一切其他存在物朝向的归宿,不需要主动作用于其
他存在物。①
伊里金纳把自然看作最初原因、原型世界、可感世界、终极目的四个阶
段,四者统一于上帝。他说:“上帝是开端、中介和终结。”②他肯定中世纪流
行的上帝是自然的原因和目的的观点,但他进一步肯定上帝内在于自然之中,
这是为正统神学所不容的泛神论。他说:“造物主和被造物是同一的,因为被
造物除了是上帝的自我显现外,什么也不是。”③这些泛神论观点虽在教区主教
会议上两次遭谴责,但未能阻止其影响,12世纪末神秘主义异端的理论来源就
是伊里金纳的泛神论。为此,1225年,教皇奥诺留斯三世谴责伊里金纳思想为
“危险的学说”,下令焚烧他的著作。但中世纪的思想专制不能抹杀伊里金纳在
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人们称誉他为“中世纪哲学之父”,黑格尔认为他是
“当时第一个开创真正的哲学的人”。④
卡洛林文化复兴的重要成果是恢复教育、建立三级学校制度。最高级的是
宫廷学校;然后是主教堂区里的学校,培养神父与教士,讲授神学;最低级也
是最普及的学校是修道院办的学校。修道院的课程分两类,基础课程为“七
艺”:语法、修辞、逻辑、几何、代数、音乐和天文学。卡洛林文化复兴虽然
只是黑暗时代的一道闪光,由于法兰克王国的分裂以及9世纪开始的第二轮蛮
族入侵而终止,但其建立的学校教育制度却保留了下来。
总之,教父哲学是基督教早期的哲学与宗教理论。事实上,教父哲学并非
中世纪的产物,德尔图良、奥古斯丁等主要思想家都生活在罗马帝国时期,但
由于它是基督教的哲学形态之一,教父们为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奠定了理论基
础,所以仍认为它属于中世纪哲学。教父哲学适应了基督教反对古典文化的时
代要求,也符合基督教对蛮族进行精神净化和道德教化的历史使命。11世纪
后,随着西欧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文化的复兴,理性精神开始重新萌发,亚
① 参见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
年版,第234—240 页。
② [爱尔兰] 伊里金纳:《自然的区分》第1卷第11章。
③ [爱尔兰] 伊里金纳:《自然的区分》第1卷第72章。
④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563 页。124
第五章 教父哲学
里士多德主义从阿拉伯世界传回,为12世纪经院哲学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重
要基础。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中世纪哲学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来源?
2.早期教父是如何理解和运用古希腊罗马哲学的?
3.奥古斯丁如何利用柏拉图主义为基督教服务?
4.伊里金纳区分“自然”的概念的哲学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