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工程版-《西方哲学史》-第二篇 中世纪哲学-导言-在线阅读

导 言

本篇阐述的“中世纪哲学”,这里特指以神学为形式、以基督教哲学为主

干的西方哲学史发展阶段,也是希腊哲学向西方近代哲学发展的重要环节。希

腊哲学是以理性为原理探索世界和自我知识的学问,而中世纪哲学,正如恩格

斯所说:“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

到神学中。”①在古希腊罗马哲学的晚期,基督教哲学已经逐步形成并产生了重

要社会影响,因此,哲学史与世界史的分期不尽相同。世界历史中的中世纪,

是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而西方哲学史上的中世纪哲学,要追溯到2

世纪开始形成的教父哲学,可分为2—9世纪的教父哲学和12—15世纪的经院

哲学两个阶段。本篇主要阐述 2—15世纪文艺复兴前夕,中世纪哲学的产生、

发展、分化以及衰落。

从唯物史观的观点看,教父哲学反映了古代奴隶制向封建制演变的意识形

态特征,而经院哲学则是中世纪封建制度成熟和发展的必然产物。马克思、恩

格斯研究分析了基督教产生的阶级根源和思想根源,指出“宗教世界只是现实

世界的反映”②,基督教“最初是奴隶和被释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

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③。罗马统治者曾经对基督教运动进行了二百多年的残酷

迫害。在为基督教辩护的过程中,早期教父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希腊罗马哲

学来宣扬教义和主张。同时,由于罗马帝国深陷内忧外患之中,“基督教拨动

的琴弦,必然会在无数人的心胸中唤起共鸣”④,大批上层人物纷纷皈依基督

教。这些都为基督教哲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对基督教采取利用、保护和

支持的政策,基督教上升为罗马帝国的“国教”。统治者的积极提倡,推动了

基督教哲学对古希腊罗马哲学的改造和利用,并最终取代了日渐式微的古希腊

罗马哲学的地位。但基督教没有能够挽救罗马帝国的灭亡。从5世纪开始,西

欧进入黑暗时期,在奴隶起义和蛮族入侵的联合打击下,古希腊罗马文明濒临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94 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5 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9 页。112

导 言

灭绝。11世纪初,在蛮族再次入侵结束后,西欧经济开始复苏,领主封建制度

普遍确立起来,大小诸侯领地和王国林立,古代奴隶制社会也逐渐过渡到中世

纪封建社会。封建社会中封建主与农奴的阶级斗争、贵族与平民的社会矛盾、

教权与王权的政治斗争,彼此交织在一起,封建统治阶级力图利用宗教来麻痹

和欺骗大众,哲学也不能不披上了宗教的外衣。罗马天主教会依靠组织严密的

教阶制度,与世俗政权争夺权力,扩大势力范围。10世纪至11世纪,最初建

立在法国东部勃艮第的克吕尼修道院发起了清除世俗影响的改革运动,加强了

教会和教皇权势。于是出现了恩格斯所说的“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

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①的情形。

与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特点相适应,中世纪哲学始终贯穿着信仰和理性的

矛盾、正统和异端的斗争,哲学研究和争论都用神学的形式,在神学世界观的

范围中进行。中世纪哲学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争论也是如此。由于神学的

束缚,也由于罗马教会加强对内部思想异端的迫害和思想控制,利用各级教会

和修道院垄断文化教育,推广神学和教义,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世纪没有也不

可能出现完整的唯物主义学说,但唯名论与唯实论的争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唯

物论与唯心论对立的性质,经院哲学应运而生,顺势发展。一般说来,唯名论

是经院哲学内的异端,具有唯物主义倾向;唯实论是正统学说,属于神学唯心

主义。对殊相与共相的性质和关系问题,唯名论与唯实论各执一端,它们对人

的认识过程的解释都是片面的。通过两派的长期争论,中世纪哲学家继承了古

希腊罗马哲学的思想材料,特别是延续了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的传

统,对人类概念思维的特点和过程有了比较深入和辩证的解释,其中奥古斯丁

和托马斯分别是这两个哲学传统的主要代表。他们一方面用神学思辨的形式限

制宗教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的蔓延,另一方面也阻碍了理性精神和辩证法因素

的自主发展。随着古希腊哲学典籍越来越多地传回西方世界,越来越深入地被

研究和理解,中世纪哲学的自主程度也越来越大,从神学中独立发展的步伐越

来越快,并最终在封建制度过渡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程中,迎来了哲学的

彻底解放,发展过渡到近代哲学。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9页。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埃斯库罗斯悲剧-《奠酒人》-(十)退场-在线阅读

    (奥瑞斯特斯自宫中上。可以看见埃吉斯托斯和克吕泰墨涅斯特拉的尸体) 奥瑞斯特斯 你们请看,有这一对国家暴君, 杀害国王的凶手,宫廷毁灭者。 他们曾一起尊贵地高踞于王座, 现在也很亲密,他们的共同遭遇 即可为证,忠实于信誓的责任。 他们曾发誓置不幸的家父于死地, 自己也一起死去:誓言被听取, 你们请看,这些是罪行的见证; 谋杀的用具,不幸父亲的陷阱, 缚住双手…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31日
    320
  • 《圣经》-现代中文译本-哈巴谷书-在线阅读

    哈巴谷书 1 章 1:1 以下是上主向先知哈巴谷启示的信息。哈巴谷心怀不平1:2 上主啊,我要呼求多久,你才垂听?你才救我们脱离强暴?1:3 你为什么要我看见这样的灾难呢?你怎能容忍这种坏事呢?我的周围尽是毁坏、强暴,到处都是打斗、争吵。1:4 法律没有力量,没有作用;正义永远不得伸张。坏人欺压义人,正义被歪曲了。上主的回答1:5 上主对他的子民说:“留心观…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26日
    155
  • 第三节绝对精神

    在“绝对精神”开篇,黑格尔给绝对精神下定义,并阐明理念的概 念与实在的关系。他说: 精神的概念在精神中有自己的实在性。这种实在性之所以 能在与精神的概念的同一性中作为绝对理念的知识而存在,是 因为它有这一必然的方面,即那个自在的自由的理智能在其现 实性中把自己解放成为概念,以便成为概念的尊严形态。主观 的精神和客观的精神性都应被看做道路,实在性或实存的这方 …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233
  •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二篇 世界作为意志初论 Part1-在线阅读

    第二篇 世界作为意志初论 意志的客体化 精神的寓所是我们,不是阴曹地府,不是天上星辰:这 两者都是活在我们之中的精神所制作的。 § 17 145 在第一篇里我们只是把表象作为表象,从而也只是在普遍的 形式上加以考察。至于抽象的表象,亦即概念,它只是由于和直 观表象有着相应的关系,它才有一切内蕴和意义,否则 便无价 值、无内容;就这一点说,我们也是按它的内蕴而…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8日
    175
  • [美]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第六章 伊曼努尔·康德和德国唯心主义-在线阅读

    第六章伊曼努尔·康德和德国唯心主义 一、通向康德之路 伊曼努尔·康德的哲学统治了整个十九世纪的思想,在这之前没有一个思想体系可以做到这一点。经过近六十年沉寂而隔绝的发展之后,这位哥尼斯堡神秘的苏格兰后裔在1781年凭借他著名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将世界从“独断论的迷梦”中唤醒。从那时起直到现在,“批判哲学”统治了欧洲的哲学思想。浪漫主义的浪潮在1848年革命…

    书籍分录 2025年1月20日
    13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