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工程版-《西方哲学史》-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在线阅读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亚里士多德(前384年一前322)出生于色雷斯地区的斯塔吉拉城。17岁

进入雅典学园,师从柏拉图 20年。他的人生格言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

理。”他不盲目崇拜柏拉图的学说,力图克服柏拉图轻视感觉经验、不注重研

究运动变化的倾向,创立自己的哲学体系。公元前343年,马其顿王菲力浦邀

请他任王子亚历山大的教师,七年之后,亚历山大即位。公元前335年,亚里

士多德回雅典建立吕克昂学园。他习惯和学生一边散步一边讨论问题,因此他

开创的学派也被称为漫步学派(peripatekos)。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死后,雅

典人反马其顿情绪激昂,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被指控犯有“不敬神”的罪名。他

说,为了不让雅典人再犯“反哲学”的罪(指雅典人宣判苏格拉底死刑),他

宁愿离开,最后在爱琴海的一个岛屿上病殁。

亚里士多德在世时很少发表著作。直到公元100年,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才

由漫步学派第11代传人安德罗尼科编辑成书。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是求真

的学问,包括理论科学、实践科学和创制科学三类。理论科学包括第一哲学

(即后人所谓的形而上学)、数学、自然学和物理学;实践科学包括伦理学和政

治学;在创制科学中,他还著有《修辞学》《诗学》。亚里士多德建立了希

腊哲学最全面的体系。马克思称之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①。本章主要阐

述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和认识论及伦理学思想。

第一节 物 理 学

物理学即自然哲学,亚里士多德对研究对象作了如下定义:“自然是自身

具有运动来源的事物的形态或形式,这些形态或形式只有在思想中才能与事物

相分离。”② 就是说,自然是运动着的事物的本性。他认为,毕达哥拉斯的

“数”和柏拉图的“理念”是与事物相分离的形式,不能成为物理学的研究对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9 页。

②[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物理学》,193b 4—5。64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象;物理学必须在事物之中研究运动变化的原因、原则和形态。

一、运动的“三本原”和“双重本质”

亚里士多德把以前自然哲学关于本原的争论归结为“一”还是“多”、

“不变”还是“变”两个问题。他认为,本原既不是一个(如伊奥尼亚派和爱

利亚派所说),也不是无限多(如毕达哥拉斯派和原子论所说);本原既“变”

(如伊奥尼亚派和原子论)也“不变”(如毕达哥拉斯派、爱利亚派和柏拉图

所说)。他综合各派学说提出运动的本原是三个:质料、形式和缺乏。

亚里士多德认为,质料是自然物的不变载体,使自然物在运动变化中保持

同一;形式决定自然物的特定性质和状态,一个形式相对固定,但由于自身的

缺乏(privation)而转化为另一个形式。事物从已有的形式转化为所缺乏的形

式,便完成了一个运动变化过程。比如,气的形式是热,缺乏冷,当它的形式

转化为冷时,气变化为水;反之,水的形式是冷,缺乏热,当它的形式转化为

热时,水变化为气。在气变水、水变气的运动过程中,载体不变。“三本原”

说用对立面对立和转化的原则来解释运动变化的现象,是一种辩证的运动观。

亚里士多德还用潜在和活动的关系解释运动变化的本质。他把运动定义为

“潜在的活动”①,认为活动和潜在的关系“可以通过归纳从特殊事例中看出

来”,大如成熟、衰老、学习、治疗、建筑等,小如减肥、行走、睡眠、观看

等,所有自然活动,包括人的身体活动和思想活动,都可以被归结为从潜在到

活动的过程。事物从潜在到活动的运动是辩证的关系。首先,事物内部包含的

运动潜能,无需借助外在的力量来解释事物的运动。其次,潜在的活动是连续

的,一个潜在的形式被实现后,另一个潜在的形式又出现,由此构成了运动的

连续性。再次,潜在和活动的区分是相对的,前一阶段运动的活动在下一阶段

运动中转化为潜在,只要事物内部的潜在和活动的差异及转化不停止,它就会

一直处在运动变化之中。最后,质料是不活动的潜在,在运动全过程中保持不

变,事物因而在运动变化中保持自身不变。

亚里士多德用“质料”“形式”和“缺乏”,以及“潜在”和“活动”

等的辩证关系解释运动变化的本质,把早期朴素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提升到概

念思维阶段。因而,恩格斯称赞他是古代“天生的自发的辩证论者”中“最

①[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物理学》,191a 16—20。第一节 物 理 学

65

博学的人物”①。

二、四因说

对亚里士多德而言,思考原因就是在追问“为什么”。对于事物的运动,

可以提出多少个“为什么”,运动就有多少种“原因”。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关于

运动的四个问题,他的回答就是运动的四种原因。一是:事物为什么在运动中

继续存在?原因是事物由不变的质料构成,这就是质料因。二是:事物为什么

以某一种特定的方式运动?原因是事物有特定的形式,这就是形式因。三是:

事物为什么会开始或停止运动?原因是事物受到推动或作用,这就是动力因。

四是:事物为什么要运动?原因是事物朝向一定的目的,这就是目的因。他以

雕塑活动为例,认为质料因是铜,形式因是雕像的模型,动力因是雕塑者,目

的因是雕像的影响;以建筑房屋活动为例,认为质料因是砖石等材料,形式因

是建筑蓝图,动力因是建筑者,目的因是房屋的效用。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泰勒斯的水、阿那克西米尼的气、赫拉克利特的火、

恩培多克勒的“四根”和阿那克萨哥拉的种子,都可以被概括为质料因;恩培

多克勒的爱、恨和阿那克萨哥拉的心灵,可以被概括为动力因;毕达哥拉斯的

数和柏拉图的理念是统摄质料因的形式因。他认为所有人都忽视了目的因,②

这是他独创性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把自然看作有目的的活动。他认为,自然绝不会做无用或无目

的之事。自然“明智地行使她的作品”,“追求可用的东西”,“寻找最好的东

西”,“期待”某种结果,“不做任何无目的或不合理性之事”,“总是眼看着最

好的东西行动”,“好像一个好管家,从不扔掉一切可以产生出有用东西的物

品”。③ 在这里,虽然亚里士多德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但并不意味着他认为自

然能够像人那样有意识地选择自己的目的,更不意味着自然必须满足人的目

的,他所强调的是事物实现自己本性的自然倾向。他认为一种自然倾向会因受

到另一种自然倾向的阻碍而中止,或者出现偏差,这是偶然性的原因。亚里士

多德的目的论是内在目的论,与后来出现的外在庸俗目的论(如说老鼠存在是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8页。

② 参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993a 12—24。

③ R. McKeon, ed. The Basic Works of Aristotle, New York:Random House, 1941,731a 24,615a

25,336b 27,778a 5,291b 13,708a 9,774b 16.66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为了给猫吃)有着根本不同,后者是对前者思想的歪曲。

三、位置和时间

亚里士多德把运动分为三类:性质的、数量的和位置的。比如,水变气是

实体性质的运动,生物的生长是实体数量的运动,天体运行和地上事物的直线

运动是实体位置的运动即位移。

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用很大篇幅讨论位移。他认为,每一事物都

有自己的自然位置。自然位置适合事物自身本性,如火的位置在上,土的位

置在下,气和水在中间。每一事物都占据自己的自然位置时,不会发生位移。

当事物受到外力的推动被迫离开自然位置、进入另一事物的位置时,就会发

生位移。被挤出的事物又进入第三个事物的位置,造成位移的连锁反应。在

连续的位移中,事物彼此交换位置,每一事物都不会丧失位置,每一位置中

也不会没有事物。同时,在因外力而发生位移的事物当中也存在朝自己自然

位置移动的力量。事物在朝自己的自然位置移动时做加速运动,如重物下落

和空气上升;反之,它们在背离自然位置时做减速运动,如重物上抛和空气

下沉。

亚里士多德从位移运动观中得出一些重要推论。他认为,宇宙整体的位置

是球形,因为宇宙中事物交换位置而发生的位移必定是循环运动,最初开始移

动的事物所遗留的位置必定要被最后开始移动的事物占据,这样才不会出现没

有位置的事物或没有事物的位置这样的结果。他推论出宇宙没有虚空,即自然

害怕真空。

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既在位置中又在时间中运动。他对时间的定义是:

“依先后而定的运动的数目。”①“依先后而定”指均匀计数的方式,“运动的数

目”指均匀计数在某一时刻得到的数目,每一个数目是当下的“现在”,运动

的时间是由一个个“现在”组成的系列。他认为,时间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

一,时间的间断性表现在“现在”的前后之分,连续性表现为“现在”的均匀

延续。②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把时间的单元分析为“现在”,把时间解释为由

“现在”所构成的连续系列,在当时的认识条件下,比较合理地解释了时间的

①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物理学》,220a 25。

② 参见[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物理学》,219b 11—14。第二节 形 而上学

67

均匀流动性、前后不可逆性、可分割的间断性和单向度的连续性等特点。

四、天界与地界的区分

亚里士多德把移动分为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两大类,认为只有圆周运动才

是连续的、均匀的,而直线运动是断断续续的、变速的。他据此得出圆周运动

比直线运动更完善的结论,并区分了天界与地界。

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界即地球,被火、气、水、土四种元素占据,四元素

朝向或偏离自己自然位置的移动是直线运动。因此,它们所构成的事物按照本

性作直线运动。直线运动是断断续续的、暂时的,因此地界的事物是可朽的。

天界即地球之外的星体,第五种元素“以太”充满天界。以太作匀速圆周动

作,天界以及由以太构成的天体都是球形。天体的运动是连续的、永恒的,因

此天体是不朽的。圆周运动虽然不会趋向静止,但必须从静止状态开始,因而

需要一个推动者才能开始运动。第一推动者本身不运动,否则又需要设立其他

推动者,陷入无穷的倒退。他认为,这个不动的第一推动者就是“神”,神是

形而上学的最高原则。

总之,古希腊自然哲学突破了神话世界观,在此基础上亚里士多德的物理

学最终取代了神话世界观。他的物理学按照自然本身说明自然,具有唯物主义

和辩证法的基本倾向,具有理性和系统解释的特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达到

了认识物理世界的最高水平。但其思想观点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比如,区分

地界和天界时假定以太,否认真空;用自然位置来规定位移的方向和速度,否

认匀速直线运动等。在随后近两千年的时间里,中世纪神学家把这一理论僵化

为教条,长久地约束着西方人看待世界的方式,甚至阻碍了近代物理学思想的

发展。

第二节 形 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提出:“有一门研究存在自身以及出于它的本性的属性的科

学。”①他本人称之为第一哲学,也就是后来的形而上学。“形而上学”(meta-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003a 20。68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physics)在希腊文中的原意为“物理学之后”,具有“超越物理学”的本体论

意义,即超越经验领域到达最高本体和终极原因的领域。亚里士多德认为,没

有一样东西不属于“存在”的范围,“存在”的范围最广、地位最高;其他科

学只是研究“存在”的某个部分或性质,只有第一哲学才研究“存在”自身及

其本质属性。

一、对理念论的批判

亚里士多德通过批判地考察以前的哲学,说明了所有哲学家都在寻求世界

的本原和原因,但都未能达到第一哲学的高度,或是把次要原因说成首要原

因,把部分原因说成全部原因,或是在感性世界之外寻求首要的、全部的原

因。自然哲学家是前者的代表,柏拉图则是后者的代表。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

之间的理论分歧就在于,后者主张理念是与可感事物相分离的独立存在,亚氏

则认为理念是可感事物之中的本质。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批判了柏拉图的

“分离学说”。

第一,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理念是无用的设定。他认为,所谓理念或

“相”实际上不过是与个别对象同名的类。比如,“人”的理念是一个个的人,

“红”的相是具体事物的红色。有多少类个别事物或性质,就需要设定多少个

理念或相。其结果非但没有解释清楚个别对象与类概念的关系,反而扩大了需

要解释的对象。他说:“这样做,就好像一个人要想清点东西,却认为东西少

了数不清,企图把东西的数目扩大了再来数一样。因为理念实际上和事物一样

多,或者并不比事物少。”①把逻辑上的类概念说成独立存在的理念既无必要,

也无用处。

第二,从物理学的角度说明理念是无用的设定。他认为,把理念或“相”

与个别事物分离开来,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可逾越的困难:理念自身不变不

动,何以能够解释个别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它们与可感事物相分离,何以能够

解释事物的可感性质?它们是与个体不同的存在,何以能够解释个体对它们的

依存?他说,坚持理念论的人之所以无视这些困难,是因为他们不关心运动着

的具体事物,只考虑不变的绝对存在。

第三,设立分离的理念还会造成“第三者”的逻辑悖谬。他认为,所谓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990b 2—5。第二节 形而上学

69

“第三者”,是为了解释两个概念的相似性而设定第三个概念的无限倒退。比

如,为了说明一个人与他所属的理念“人”的相似,需要设定第三个关于人的

理念;为了说明这个新设的理念与所要说明的“人”之间的相似之处,还要再

设立新的第三者,如此循环无止境。

第四,用“分有”和“摹仿”来解释个别事物与理念的联系,也无济于

事。亚里士多德说:“把理念说成原型,其他的东西分有理念,那只不过是说

空话,带诗意的比喻而已。”①

柏拉图的理念论把事物本质与事物分离开来,把普遍概念夸大为客观存在

的精神,反映了唯心主义的一般特征。亚里士多德找到并击中了柏拉图理论的

要害,正如列宁所说:“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理念’的批判,是对唯心主

义,即一般唯心主义的批判。”②

二、逻辑学和科学方法论

亚里士多德是形式逻辑的创始人,他第一次详细而完整地研究了概念、定

义、判断、推理、证明的形式和思维的一般规则。形式逻辑所研究的形式和规

则与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内容密不可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实际上是其哲学的

方法论。

亚里士多德通常不区别词和词所表述的对象,例如,他在判断的主词与存

在的主体,概念的定义与概念表达的本质上,把“是”动词或分词与事物的存

在或本质相等同,往往不加区分。当然这并不能说明亚里士多德混淆语言与实

在。他认为,逻辑学是研究如何通过词句获得关于实在的知识,语言只是思想

的符号,通过思想指示实在。

亚里士多德从判断语言和实在的关系角度,深入研究了主词与谓词的意义

和类别。他认为:主词和谓词作为单词,本身既不真也不假;但谓词在判断中

对主词的表述却有真假之分,如果表述符合事实,则谓词为真,否则为假。亚

里士多德把谓词分为四类:种属、本质、特性和偶性。他认为,本质由定义表

示,定义等于属加种差,特性是非本质的专用属性,偶性是非本质的、非专用

的属性。比如,在表述主词“人”的谓词中,“动物”是属,“有理性”是种

①[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991a 20—22。

②《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43页。70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差,“有理性的动物”是本质,“能学习语法”是特性,“站着”是偶性。在四

谓词中,种属同时也能作主词。只能作主词、不能作谓词的名词是个体的专

名,如“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区分了“是”动词及其分词与系词“是”的不同意义,认为前

者表示主词和谓词指示的存在,后者在判断中把谓词归属于主词,“S是P”的

意思是“P属于S”。系词的归属意义可以说明三段式规则为什么有必然性。比

如,被他当作完善三段式的第一格的 AAA 的形式是:所有 B是A,所有C是

B,因此所有C是A。当系词“是”的意义为归属时,这种三段式表达了“A

属于 B,B属于C,因此 A属于C”的传递关系,其必然性是自明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科学的方法就是三段式的必然推理。他说:“在所有情况

下,我们因证明而知。所谓证明,我指产生科学知识的三段式。”① 亚里士多德

把所有理论科学等同于运用三段式推理的“证明科学”,证明科学以数学为典

范,但也包括经验科学。他说:“在所有科学中,最科学的是第一类,即数学

科学证明的主题,如算术、几何、光学和一切实际上研究原因的科学。”② 经验

科学对原因的研究属于演绎知识,结论的演绎是从原因推导结果,或由结果追

溯原因的过程。

三段式虽然可以证明前提与结论之间的必然关系,却不能证明前提自身。

如果企图用其他三段式证明一个三段式前提的结果,那么或是造成循环论证,

或是导致无限循环。亚里士多德肯定归纳、抽象和直观对于证明三段式前提的

重要作用,但认为那是理性灵魂的功能,不是逻辑学研究的问题。在逻辑学

中,他研究一种不同于演绎证明的推理形式,称之为辩证推理。辩证推理可以

在两个相互矛盾的前提中验证何者为真;如果从一个前提推导出的结论比与之

矛盾的前提推导出的结论更加可信和确定,那么便达到了验证这个前提为真的

目的。亚里士多德也把辩证推理称为辩证法,但认为它不同于柏拉图的辩证

法。他说:“哲学要求的能力与辩证法的性质不同……辩证法只是批判,而哲

学要求知识。”③在谈到自己的辩证法时,他说:“每一个辩证学者就是用三段

式艺术来验证的人。”④ 亚里士多德的辩证推理在中世纪影响很大,经院哲学家

①[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后分析篇》,71b 17—19。

②[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后分析篇》,79a 18—20。

③[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004b 25。

④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辩谬篇》,172a 30。第二节 形而上学

71

的辩证法其实只是验证三段式前提的辩证推理。

现在通常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称为形式逻辑,但他的形式逻辑与辩证逻

辑并不矛盾。恩格斯指出,亚里士多德“研究了辩证思维的最主要的形式”①。

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重视演绎,没有专门研究归纳的方法,也没有自觉发展

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的“证明科学”的观念束缚了经验

科学的发展。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中,形式逻辑与形而上学的联系尤为紧

密,以至于形式逻辑“非此即彼”的形式(矛盾律和排中律)成为形而上学思

维方式的表现。

三、“存在”概念的逻辑分析

亚里士多德把形式逻辑和哲学史结合起来,其逻辑学著作中包含很多形而

上学的思想,而在《形而上学》中进行的大量分析论证,也依赖于主谓逻辑和

“是”动词的用法。他说:“我们可以在很多意义上说一个东西存在,但一切存

在都与一个中心点有关系,这个中心点是确定的东西,它毫无歧义地被说成为

实体。”②这里的“存在”(to on)为“是”(eimi)动词的中性现在分词,“实

体”(ousia)为“是”动词的阴性现在分词。亚里士多德认为,从词意上并不

能说明“存在”的中心意义为什么是“实体”。他从分析系词“是”的逻辑功

能出发,全面地阐述了“实体”的意义,说明系词“是”的三种逻辑功能对应

于“实体”的三重意义。

(一)实体与属性

亚里士多德依据系词“是”联结判断主词和谓词的用法,区分实体与属

性。他说:“某些东西,我们说它们存在,因为它们是实体,另一些东西则因

为它们是实体的属性,还有一些东西则因为它们是趋于实体的过程,实体的毁

灭、缺乏、性质,或者是实体的产生、生成,或者是实体的相关者,或者是所

有这些东西以及实体自身的否定。”③ 就是说,实体和属性都被陈述为存在。但

实体是独立存在,不依赖其他东西而存在,属性必须依附于实体才能存在。他

说:“只是由于实体这个范畴,其他任何范畴才能存在;实体必定是首要的,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8 页。

②[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003a 33—b10。

③[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003a 33—b10。72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即,非限定意义上的、无条件的存在。”①

亚里士多德按照词所表述的内容,区分出十个范畴。主词的范畴是“实

体”,谓词的范畴是“属性”。“属性”范畴共九个,分别是实体的“数量”

“性质”“关系”“位置”“时间”“姿态”“状态”“活动”和“受动”。他把S

和P的逻辑区别当作实体优先的存在论区别。他说:“实体在定义上、认识顺

序上、时间上都优先。”“定义上优先”指实体是本质,而属性是特性和偶性;

“认识顺序上优先”指首先认识存在是一个实体,然后认识这个实体有什么属

性;“时间上优先”指实体首先存在,其次才有依赖于实体的属性。在后来的

哲学研究中,实体被当作属性附着的“基质”或“支撑点”,即使把所有性质

从一个事物中剥离出去,这个事物的基质仍然存在,哲学家们因此断定实体先

于、独立于属性存在。

(二)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

主词可被分为两种:只能作主词、不能作谓词的专名,以及既可以作主词

又可以作谓词的种属。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说:“实体在最真实、最原

初和最确切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表述,也不依存于一个主体的东西,例如,个

别的人或马。在第二性意义上所说的实体,指的是包含第一实体的种,以及包

含种的属。例如,个别的人包含在‘人’的种之中,而‘人’又包含在‘动

物’的属中,因此,‘人’和‘动物’被称作第二实体。”②在后来的哲学研究

中,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的本体论区分,或被转变为专名与通名关系的语言哲

学问题,或被转变为殊相与共相关系的认识论问题。

(三)第一实体和形式

“S是Df”是定义的逻辑形式,其中的“是”表示主词与定义之间的等同

关系,主词与定义可以互换位置而意义不变,如“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与“有

理性的动物是人”的意义是等值的。按照思想(定义)和存在(实体)同一

的原则,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认为,定义表述的本质和主词指称的实

体相等同,本质就是实体本身。他说:“定义是本质的表达,本质在完全的、

首要的和无条件的意义上被归诸实体。”③“本质和形式是等同的”④,“形式和

①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028a 29—b1。

②[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范畴篇》,2a 11—17。

③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031a 12—14。

④[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032b 1—15。第二节 形而上 学

73

本质是第一实体”①。这里的“形式”与柏拉图所说的“理念”或“相”在希

腊文中是同一个词(eidos),指普遍本质。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第一实体究

竟是《范畴篇》中所说的个别事物,还是《形而上学》中所说的普遍形式?

四、第一实体的理论矛盾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两种第一实体。当他把第一实体等同为专名指称的个别

事物时,他说第一实体是“这一个”(tode ti);当他把第一实体等同为定义表

述的本质时,他说第一实体是“其所是”(ti estin),实体自身即是无形的普遍

本质。他的第一实体理论动摇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第一种接近唯物主

义,第二种则接近唯心主义。如列宁所说:“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客观逻辑和主

观逻辑处处混合起来,而又处处显出客观逻辑来。”② 亚里士多德的理论矛盾有

以下两个认识论根源。

第一,他并没有混淆共相与殊相的外在关系与内在关系。当他批评柏拉图

理念论时,他正确地指出柏拉图把共相与殊相分离开来;当他肯定第一实体是

个别事物时,他正确地看到个别事物中包含着谓词所陈述的普遍属性。但是,

当他肯定第一实体是形式或本质时,他重蹈了理念论的覆辙,把形式或本质当

作独立于个别事物的存在。他因为不懂殊相包含共相、普遍性寓于个别性之中

这个“辩证法精髓”,而陷入唯心主义。

第二,亚里士多德继承了巴门尼德和柏拉图依据“是”的逻辑功能来确定

“存在”意义的做法。他创立了形式逻辑体系,使他的理论更为详尽和细致,

提高和发展了西方哲学的逻辑思辨水平。但他在讨论存在(实体)与思维

(“是”的逻辑功能)的同一性时,把个别事物当作第一实体,肯定的是唯物主

义的同一性;把形式当作第一实体并明确否认质料也是第一实体,肯定的是唯

心主义的同一性。马克思引用美国经济学家托·库伯的一段话揭露普鲁东的唯

心论时指出:“人们给被称为社会的精神实体(the moral entity)——即文法的

存在(the grammatical being),硬加上一些实际上只存在于那些无中生有的人们

的想象中的属性。”③这一批评也适用于古希腊哲学家不加区别地把“存在”

概念等同于语法系词的做法。亚里士多德把用以说明现实存在的实体变成“文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030b 5。

②《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1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28 页。74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法的存在”,因此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唯心论。

五、实体的形式和质料

亚里士多德不但是逻辑学家,而且是注重经验研究的哲学家。在阐述“存

在”和“实体”等概念的内在逻辑的同时,他还深入思考经验世界中的具体实

体,认为具体实体既然处于运动之中,它就有活动和潜在两个方面。他把活动

等同为形式,把潜在等同为质料;一切具体实体都由形式和质料、活动和潜在

两方面成分构成。

根据形式和质料、活动和潜在所占的不同比重,亚里士多德把具体实体分

为由下到上的等级:实体的质料或潜在越多,则形式或活动越少,所处的等级

也就越低;反之,则处在较高的等级。具体实体沿着形式或活动越来越多的方

向上升,最后到达没有任何质料的纯形式和没有任何潜在的纯活动。他在《形

而上学》中提出了三类实体构成的世界等级:第一类是可朽的运动实体,第二

类是永恒的运动实体,第三类是永恒不动的实体。第一类实体是地界的个体,

第二类实体是天体。这两类实体都是可感、具体的实体,由形式和质料组成,

属于物理世界。第三类实体是最高实体,不属于经验世界,称为“神”。

六、最高实体

《形而上学》的思想路线是从物理学上升为神学。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在

本性上是求知的,阐述了人们追求知识的由低到高的等级:从感觉到理智,从

个别、可感的认识对象到普遍的、不可感的对象,最后到达最高知识,最高知

识以最高原因和最普遍的原则为对象,他称之为“第一哲学”或“神学”。

“神”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最高实体的代名词,它有三重意思:第一,不动的

推动者或第一推动者;第二,纯形式或纯活动;第三,纯思想。《形而上学》

从批评柏拉图割裂感觉与理智、个别与普遍、运动与静止开始,结束于没有质

料的纯形式、不运动的推动者和没有感性对象的纯思想,充分反映了其理论上

的不彻底性。

亚里士多德继承了希腊哲学的理神论传统,没有陷入神人同形同性论的窠

臼。他所谓的神不是有人格的、创世的神,更不是顶礼膜拜的宗教对象。对他

来说,对神的追求是纯思辨活动,是智慧和幸福的顶点。研究神学是哲学的最

高境界,不包括实用或实践的动机与利益。他认为,人与神之间无友谊可言,第三节 心理学和认识论

75

因为神不会报答人对他的爱,人也不能用爱的情感去对待神。①

总之,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他选择了

“存在”作为研究对象的聚集点,用“存在”概括了诸如“本原”“存在”“本

质”“一与多”“不变与变”“善”“真理”等研究对象,克服了他之前哲学缺

乏统一的研究对象的缺陷,推动了西方哲学多层次、全方位的系统研究,以及

追根求源的理性探索和承上启下的历史批判考察。但他把形而上学归结为神

学,把最高的哲学原则或最高实体冠以“神”的名称,在物理领域之外设立一

个超自然的神圣领域,这为形而上学与各种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

教)的神学结盟开辟了道路。人们把西方的形而上学归结为“形而上-神学”

传统,原因正在于此。

第三节 心理学和认识论

亚里士多德把灵魂看作一种有生命的事物特殊运动的原因,把对灵魂的研

究归属于自然哲学。他认为,人的灵魂的特殊功能是认识活动,而认识活动及

其原因由低到高逐步上升。他把自然哲学、灵魂学说和形而上学熔铸为一体,

构成调和感觉主义和理智主义的认识论。

一、灵魂的三种功能

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中说,吸收前人思想是为了“得益于他们好的意

见,避免他们的错误”②。他批评了两种倾向:一种是把灵魂当作独立运动实体

的观点,另一种是把灵魂和身体看成两个分离实体的观点。他认为,灵魂是有

生命实体的形式或功能。

亚里士多德认为,有生命的事物比无生命的事物更高级,灵魂只存在于有

生命的事物之中,无生命的事物没有灵魂。这一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古代

流行的“万物有灵论”。他给灵魂下的定义是:“潜在地具有生命的自然形体的

形式”,“所谓生命,指靠自身摄取营养和生长(以及相应的朽灭)”。③前者

① 参见[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大伦理学》,1028b 26—32。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灵魂论》,403b 20。

③[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灵魂论》,412a 20、15。76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说明灵魂是身体的形式,后者说明灵魂是生命的一般功能,即靠自身摄取营养

和生灭的功能。他认为,生命和一切运动过程一样,具有潜在和活动两个方

面,潜在即身体的潜能,灵魂使身体的潜能转变为生命活动;同时,灵魂是在

身体内部推动生命活动的功能,灵魂的功能是身体活动的自因和内因,与无生

命物体位移运动的原因完全不同。

亚里士多德把有生命的实体分为植物、动物和人三大类,灵魂也相应分为

植物、动物和人类的灵魂。植物灵魂的功能是消化繁殖,这是生命活动的一般

功能。动物灵魂除此之外,还具有感觉、欲望和自行移动的功能,也被称作感

性灵魂。人类灵魂除了具有植物灵魂、动物灵魂的功能外,还具有理性思维的

特殊功能,因此又被称作理性灵魂。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人类灵魂在逻辑上

按照属和种的顺序排列。植物灵魂是所有灵魂的属,包含在一切灵魂的定义之

中。动物灵魂是植物灵魂的一个种,由植物灵魂(属)加感性功能(种差)构

成。人类灵魂是动物灵魂的一个种,由动物灵魂(属)加理性功能(种差)构

成。由此,亚里士多德作出了一个著名定义:人是有理性的动物。

亚里士多德认为,逻辑上由普遍到特殊的关系,在事实上表现为由低到高

的等级,较高级的灵魂包含着较低级的灵魂。因此,动物灵魂亦有消化和繁殖

的功能,人类灵魂也有动物灵魂的全部功能。这意味着灵魂既不是一种形式,

也不是一个复合体,而是生命的特殊和普遍功能的有机结合。特殊寓于普遍之

中,属的功能寓于种的功能之中。

二、感性认识

亚里士多德从活动和对象两个方面分析了感觉的性质。从活动看,他认为

感觉可分为触觉、味觉、视觉、听觉和嗅觉五类简单活动,每一类活动都与一

个感官相对应,感觉就是感官的运动。他还设想存在着一种通觉,通觉伴随着

每一种简单感觉,如视觉所见的形状和颜色与触觉所感受的硬度、味觉所感受

的味道相统一等。与通觉相对应的感官就是心脏,心脏是“感官的统一主宰”,

因为“心脏是血液的源泉和首先出现的场所”。① 凡有感觉活动的器官都有血

液,而血液来自心脏的运动,心脏在供给感官血液的同时传递着通觉,把各种

感觉统一起来。

①[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论动物的部分》,666b1。第三节 心理学和认识论

77

就对象而言,亚里士多德说:“感觉从一般和全部意义上来说,应被理解

为一种撇开质料而接受可感形式的能力。”①就是说,感觉的认识对象是感性事

物的形式,而不是感性事物的质料。他把灵魂比作蜡块,蜡块接受图章的印

迹,而撇开金或铜等构成图章的质料。“蜡块”的比喻蕴涵着两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感觉是一种消极的接受能力;第二,在外在对象作用于感官之前,没有

任何关于这些对象的感觉。

亚里士多德采用了早期自然哲学家“同类相知”的认识论原则,认为感性

事物的质料作用于感官的质料,感性事物的形式作用于感官的形式。他说,过

强的刺激作用可以毁坏感官,只能用质料对质料的撞击作用来解释,如外物对

琴弦的打击。可感事物的质料是不可知的,它对感官质料的作用也是不可感

的,感觉的只是作用于感官形式的外在事物的可感形式,感性认识的结果是可

感形式压在灵魂上的印象。

三、理性认识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智是理性灵魂的特殊功能、活动和内容,是人类灵魂

除去动物灵魂所执行的那些功能之后剩余的核心要素。他认为,从感性认识过

渡到理性认识具有连续性。从认识对象上说,感性认识接受的可感形式具有一

定的普遍性。如“扁鼻状”这一可感形式虽然来自对某个人(如苏格拉底)的

感觉,但也适用于其他众多个体的鼻子形状。从认识活动上说,感性认识不仅

是感觉和印象,而且包括想象和记忆。想象和记忆是介于感觉和理智之间的活

动,记忆恢复、重复过去所接受的可感形式,想象把可感形式加以整理、归纳

和安排,产生出一些从未接受过的印象,构成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个

中间环节。

亚里士多德说明了理智的活动和对象。他认为,理智是一种主动的活动,

理智活动的原因在理智自身,而不像感觉活动那样,来自外部事物的作用。此

外,如同感觉的对象是可感形式一样,理智的对象是可知形式。

对于理智如何把握可知形式,亚里士多德说:“理智是形式的形式,感觉

是可感事物的形式。只有可感的、有形的物体才能独立地存在,可知形式包含

在可感形式之中,两者都是从可感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不同状态和性质。因此,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灵魂论》,424a 17。78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没有感觉的印象,人们不能知道或理解任何东西。在科学认识中,思想把握想

象的印象。这些相似的东西在撇开质料的情况下被感知。”①这句话反映了认识

的三个阶段。首先,感觉接受可感形式,可感形式蕴涵着可知形式,只是此时

理智尚未发生作用,因此对可知形式毫无认识。其次,想象对众多可感形式加

以比较、归类,把相似的可感形式想象为同一个印象,这是可知形式的雏形。

最后,理智作用于想象的印象,把可知形式从可感形式中完全抽象出来,产生

出普遍概念。

亚里士多德认识论的基本倾向是唯物论的反映论,他肯定认识源于感觉,

揭示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承认了感性认识反映感性对象,理

性认识把握事物本质,看到了理性分类、概括和抽象的能动性。但他把认识对

象的形式与质料截然分开,认为只能认识形式,不能认识质料,他不能理解人

的理智如何从个别的感性形式中抽象出普遍的形式,假定在人的理智之外有一

个永恒不朽的“主动理智”,从上到下地推动人的“消极理智”进行抽象活动,

为唯心论和神学认识论留下余地,造成了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理智决定

论、关于个人灵魂有朽与理智不朽问题的长期争论。

第四节 伦 理 学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科学和物理学一样具有目的论的特征。他认为,实践特

指以善为目的和导向的行为。国家和个人的终极目的都是善,因此实践科学主

要分为研究个人之善的伦理学和研究国家或公众之善的政治学。国家或公众活

动所实现的善比个人所能实现的善更高级、更完全、更尊贵,个人只有在公众

的政治生活中才能实现“至善”这一终极目的,因此,伦理学“在某种意义上

是政治科学”②,政治学可以被看作伦理学的扩展。

一、幸福主义

亚里士多德认为,善有不同的等级,较低级的善服从较高级的善,并以较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灵魂论》,432a 2—8。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1094b 10。第四节 伦 理 学

79

高级的善为目的,如服安眠药的目的是睡觉,睡觉的目的是健康,健康的目的

是快乐,快乐的目的是幸福。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也是最高的善。每一个

人都有追求幸福的自然倾向,幸福以自身为目的,同时又是其他一切目的之目

的。因此,这种观点被称作幸福主义。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的人就是“那些按照完全的德性活动,在一生而不只

是一个短暂时期有充足的外来好处供给的人”①。有德性的活动是幸福的充分条

件,而长期的、充足的外在好处是幸福的必要条件。如果有德性的活动伴随着

痛苦,或最终导致不幸后果,那么它只能被认作是悲惨,而不是幸福。但亚里

士多德强调,财富、名誉、门第、闲暇等外在好处不是幸福的充分条件,正如

音乐家使用好乐器只是他成功演奏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一样。外在好

处只是实现幸福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全部手段,更不是幸福本身。

亚里士多德明确表达了幸福主义的道德目标:“善人为他的朋友和国家尽

其所能,在必要时甚至献出生命。他抛弃财富、名誉和人们普遍争夺的利益,

保持着自身的高尚。他宁可要短暂的强烈的快乐,也不要长期的平和的快乐,

宁可高尚地生活一年,也不愿庸庸碌碌生活多年。”②他力图在快乐的生活和道

德追求之间保持一种平衡:一方面强调道德是幸福的本质和目的,另一方面承

认快乐是幸福的外在条件。他认为,没有德性的快乐和没有快乐的德性都不是

幸福,但前者比后者离幸福更远。

二、德性伦理学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幸福作为生命的自然目的,出自人的自然禀赋和本

性。自然所产生的一切东西,都有目的和与能力相适应的共同特征,无能力实

现的目的或无目的之能力,都是非自然的。人的生命也是目的与能力的自然统

一。人独特的自然能力是理性,理性是一种分辨是非善恶并趋善避恶的能力。

当理性指导人的行为时,理性便成为德性,幸福生活必然是有德性的活动。

亚里士多德虽然认为德性是一种与理性相适应的自然禀赋,但他并不是

“性善论”者。他说:“德性既不是以自然的方式,也不是以违反自然的方式移

植在我们之中。我们自然地倾向于获得德性,但却通过习惯培养起德性。”③他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1101a 14—16。

②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1169a 19—24。

③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1103a 23—26。80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区分了“自然德性”和“严格意义上的德性”,前者只是一种潜在的倾向,后

者才是实现在道德活动中的德性。德性从潜在到活动的过程与物理运动的自发

性和必然性不同:一个人可能永远实现不了他的自然德性,甚至成为违反德性

的恶人。他说:“自然赋予人用于理智和德性的武器很容易用于相反的目的。

没有德性的人是最邪恶、最野蛮、最淫荡和最贪食的动物。”①

亚里士多德不同意苏格拉底关于德性就是知识的说法。他认为,“实践智

慧”(phrones)与“理论智慧”(sophia)两者的区别在于:实践智慧考虑具体

环境和事实,理论智慧追寻事实的原因;②实践智慧的对象是个别的事件,理

论智慧的对象是普遍的本质;实践智慧是长期培养的社会习惯,理论智慧却是

个人思辨的能力。③ 他说:“伦理德性出自习惯,因而它的名称 ethike(伦理)

是从 ethos(习惯)一词演化变形而来。”④ 伦理德性是在良好习惯中形成的稳

定的品格,有伦理德性的人一定做符合德性的事,但做符合德性的事的人不一

定有伦理德性。

三、中道学说

亚里士多德给德性下了一个定义:“德性是一种选择的习惯,它是相当于

我们而言的中道,被实践智慧的理性所规定。”⑤实践智慧的理性是思虑和选择

的过程。“思虑”是对达到目的的最佳手段的思考,审慎比较各种可能的手段

与后果,加以深思熟虑。选择是对思虑作出的理性抉择。思虑和选择的目标是

可欲的,过程却是理性的,使欲望服从于理性。他认为,选择是“欲望和理性

的结合”,“对我们所能及的欲望进行思虑”。⑥

思虑和选择的理性标准被亚里士多德概括为“中道”。他说:“德性是牵涉

到选择时的一种性格状况,一种适中,一种相对于我们而言的适中,它为一种

合理原则所规定,这就是那些具有实践智慧的人用来规定德性的原则。”⑦ 他认

①[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1253a 35—37。

② 参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993b 20—23。

③ 参见[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1142a 23—27、1173b 29—31、1142a

11—16。

④[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1103a 15—16。

⑤[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1106b 36—1107a 2。

⑥[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1113a 11。

⑦[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1107a 1—2。第四节 伦 理 学

81

为,伦理上的“中道”不是数学上的“中值”。两者虽在希腊文中为同一词

meson,但中值是对于事物的量的适中,为理论智慧所确定;而中道是对于人

的情感和行为的适中,由实践智慧规定。毕达哥拉斯派把数学的比例关系混同

于灵魂的和谐,亚里士多德认为是混淆了两种不同意义的适中。

亚里士多德把“中道”作为德性的标准,认为德性的对立面是“过分”和

“不足”两个极端,过分是“主动的恶”,不足是“被动的恶”。以情感为例,

自信是骄傲(过分)与自卑(不足)的中道,义愤是易怒(过分)与麻木

(不足)的中道;以行动为例,勇敢是鲁莽与怯懦的中道,大方是奢侈与吝啬

的中道。德性是相对于两个极端而言的中道,相对于恶而言,德性本身也是一

个极端,即善。善与恶的区别不是程度的区别,善与一切不同程度的恶相分

离。他引用一句诗说:“人们行善只有一途,作恶的道路却有多条。”① 他还说,

各种邪恶情感和行为没有中道,“怨毒、无耻、妒忌、通奸、盗窃、谋杀,这

些活动的名称已经意味着它们本身的恶的性质,并非由于它们的过分或不足才

是恶的。所以,要想在不义、卑怯、淫佚的行为中发现一种中道,一种过分和

不足,同样是荒谬的”②。

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与外在好处、快乐与德性、

习俗与选择的分析充满道德理性,他的“中道”学说

有其道德合理性,与儒家的“中庸”思想有相似之

处。但事实上,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反映了希腊“自

由民”的现实生活和道德理想,并不适用于当时的奴

要 点 总 结

隶阶级。他认为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既无理性,又不配有幸福和道德。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包括亚里士多德在内的古希腊哲学家没有也更不可能提

出普遍意义上的伦理。

四、政治伦理观

亚里士多德有两种关于最高幸福的说法。一是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讨

论个人生活领域的最高幸福时,他认为理论智慧是最高德性,哲学家的思辨生

活是最高的幸福。二是在《政治学》中讨论公众生活领域的最高幸福时,他认

①[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1106b 35。

②[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1107a 10—20。82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为国家是为了达到全体公民道德和幸福的社会组织,国家的目的是公民的最高

幸福。

亚里士多德从时间顺序和自然顺序两方面探讨了国家的起源。他认为,从

时间的顺序上说,国家是家庭和村落的延续。人们一开始组成国家时,只是为

了保障他们的生存。然而,一旦国家形式发展成熟之后,它终将以公民的最高

幸福为目的。从自然顺序上说,国家先于其他一切社会组织形式。这是因为国

家出自人的政治属性。他说:“很明显,国家是自然的产物,人在本性上是政

治动物。那些出于本性,而不是出于偶然性没有国家的人,或高于人,或低于

人。”①这句话被后人概括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国家为了公民的幸福,至少应具有以下功能。首先,

国家必须保持适当疆域,以便提供足够的资源,满足公民的生活需要。国土不

能太小,否则将缺乏生活必需的资源;但也不能太大,否则过剩的资源将产生

挥霍浪费的生活方式。第二,国家必须维持社会等级制度。只有能够保卫国家

的武士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民。公民是一生履行国家职责的人,他们在青年时

是武士,中年时是统治者或立法者,老年时是祭司。农民和工匠等生产者虽然

是必要的社会成员,但不应有公民权。第三,国家的一项重要功能是教育。教

育从体育和德育开始,从小培养道德习惯,铸造健全体魄。

在讨论哪一类政体最好这一问题上,亚里士多德区分了最理想的政体和现

实中最佳的政体。他认为,最理想的政体是君主制,公民被一个最卓越的人统

治,并被他当作自由人来统治。但英雄时代已经结束,现实政治中没有一个人

有高于其他任何人的统治资格。贵族制比君主制实际上更好,但也只能在少数

城邦实行,对于大多数城邦而言它依然是一个政治理想,因为很难保证少数执

政的贵族不蜕变为寡头。

亚里士多德认为,现实中最佳的政体是共和制(politeia)。共和制的优越

性在于稳定、持久。它是由中等阶级统治的政体,是由少数富人统治的寡头制

和由多数贫民统治的民主制的中道。“这个阶级是一个国家中最安稳的公民的

阶级,因为他们不像穷人那样觊觎邻人的东西,别人也不觊觎他们的东西:既

然他们不谋害别人,又不怕别人的谋害,所以很安全地生活。”②中等阶级力量

①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1253a1—4。

②[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1295b 27—40。思 考 题

83

如果超过富人和贫民力量的总和,就会阻止坏的政体出现,防止社会变动和革

命。中等阶级的政治理论是亚里士多德“中道”伦理学说的延伸,他所说的中

等阶级带有明确的历史特征,指那些能够购买重装军备、在战时成为武士、平

时拥有适度财产、温文尔雅的自由民。他的伦理学和政治学归根到底反映了这

个社会阶级的特征和利益。

在西方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主义是与柏拉图主义并行的源远流长的传

统。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在继承和改造以往哲学的基础上,集古代知识之大成。

他在逻辑学、物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生物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

学、美学、修辞学等各个方面,都有开创性的贡献。马克思指出,他“最早分

析了许多思维形式、社会形式和自然形式,也最早分析了价值形式。”①。当然,

由于历史局限性,亚里士多德哲学反映了奴隶主阶级中等阶层的社会地位、文

化特征、认识水平和精神状态,这是他摇摆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

形而上学之间的一个重要原因。后来的存在论与本质论、唯名论与唯实论、感

觉主义与理智主义、知识论与意志论等争论,都一定程度上来源于对亚里士多

德著作的不同解释。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方法论和逻辑学也推动了辩证法与形而

上学这两种思维方式的对立和发展。特别在中世纪,亚里士多德主义对阿拉伯

世界和西方基督教世界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思考题:

1.亚里士多德的运动观中有哪些辩证因素?

2.如何理解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实体学说中的矛盾?

3.亚里士多德如何根据形式与质料的关系划分实体的等级?

4.亚里士多德如何看待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5.如何理解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幸福”?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4页。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之类的,也不打算靠这个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
(0)

相关推荐

  • 阿波罗多洛斯-《希腊神话》-原本第三卷-第八章-在线阅读

    一 我们现在回到珀拉斯戈斯来,据俄枯西拉俄斯说是宙斯与尼俄柏的儿子,如我们所推想的,但赫西俄多斯说他乃是地生子。他与俄刻阿诺斯的女儿墨利玻亚,或如别人说是神女库勒涅,生有儿子吕卡翁,他为阿耳卡狄亚人的王,因了许多妻子生有五十个儿子,即是墨赖纽斯、忒斯普洛托斯、赫利克斯、倪克提摩斯、剖刻提俄斯、考孔、墨喀斯托斯、荷普琉斯、玛卡柔斯、玛刻德诺斯、荷洛斯、波利科斯…

    书籍分录 2024年3月3日
    206
  • 第二节 形而上学

    一 思 笛卡尔的形而上学沉思在近代西方哲学中起了“肇始者”的作用,它是一次极有意义的思辨实验,真正的思想历险。这场游历本身是抵抗任何教条主义权威的。我们之所以称它为思想历险,首先就在于,它抵制了思考习惯和自然而然的看法,把西方先哲和神学的独断搁置一边;其次,沉思者并不需要博学的头脑,他不利用从前的知识,在找到可以真正信赖的哲学出发地之前,他的精神可以如天马行…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4日
    245
  • 保罗·柯艾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尾声-在线阅读

    男孩圣地亚哥在夜幕将至的时候,赶到了那座废弃的小教堂。无花果树仍生长在圣器室所在的位置。透过坍塌了一半的屋顶,依然能够看到群星。他想起有一次他曾和羊群来到这里,那是一个宁静的夜晚,只是那个梦打破了宁静。 现在他又来到这里,没带羊群,而是带了把铁锹。 他久久地仰望着天空,然后从褡裢里拿出一瓶酒喝了起来。他回忆起沙漠中的那个夜晚,当时也是仰望着星空,和炼金术士一…

    书籍分录 2024年12月18日
    64
  • 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第七章 中世纪早期的哲学-在线阅读

    罗 理智的黑暗时期的到来。摧毁罗马政 治权力的野蛮人也捣毁了西欧的文化制 度。学术研究陷于停滞,因为实际上整个古 代文献都流失了。在接下来的的五六个世 纪里,哲学得以维系是靠着基督教的学者 们,他们成了古希腊著作传到西方的渠道。 早期三个有影响的思想家是波埃修、伪狄 奥尼修斯和约翰·司各脱·爱留根纳。 9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的查理大帝雄 心勃勃地打算复兴古典学…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7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