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希腊早期哲学
古希腊哲学脱胎于神话。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
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①希腊神话正是通过想象以
两种不同的倾向理解和反映他们的周围世界:一是把《荷马史诗》描写的奥林
匹斯诸神作为人格化的自然力和社会形式,认为神的欲望和意志支配着自然,
诸神之间争斗的结局决定了自然和社会进程;二是秘传的奥尔弗斯教(Or
phism),崇拜者通过黑夜中原野的酗酒和癫狂的仪式,追求脱离肉身、出神迷
狂的神秘体验。然而,希腊人作为航海的民族,他们在从事海外殖民和贸易的
航海活动中,一方面接触到了东方的文明并受其影响,另一方面逐渐发现了天
文、气象、海流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由此激发了他们对自然奥秘的好奇和
探索。于是,公元前6世纪左右,一些希腊人开始突破神话的虚构传说,用新
的眼光看待世界。他们思考宇宙的起源和万物的本原即“自然”(physis),因
此,最初的希腊哲学表现为自然哲学,而这些希腊人被称作自然哲学家。“自
然”既是作为事物总和的“世界”或“宇宙”(cosmos),也是事物运动变化
的“本原”(arche);本原既是世界的起源,也是世界中事物存在和运动的原
因。恩格斯说他们的思想是“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在这种哲学中,辩证
思维还以原始的朴素的形式出现”。②然而,西方哲学绵延不断的唯物主义和辩
证法传统正是得益于这个充盈的源头。
第一节 伊奥尼亚派
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自东向西的入侵造成民族的迁徙和融合,当时处于
领先地位的埃及和巴比伦文化西渐。小亚细亚地处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
的要冲,东方的医学、历法、度量衡、算术、天文等方面的技术和知识首先传
播到这里。外来文化和自身积累的经验技术相结合,孕育出新思想的萌芽。最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6、438 页。16
第一章 古希腊早期哲学
早的一批哲学家出现在伊奥尼亚地区的米利都和爱非斯城邦,因此被称作“伊
奥尼亚派”。伊奥尼亚派由米利都派和赫拉克利特组成,他们不仅是最早的哲
学家,也是第一批自然科学家。他们从经验观察出发,通过理性思辨探讨世界
依其本性的生成过程和运动变化的内在原因。
一、泰勒斯的“水本原”说
泰勒斯①(鼎盛年约公元前585—前584)是米利都派的创始人。他出身望
族,早年曾到埃及学习科学知识,回来后从事几何、天文、气象等方面的研
究,成为当时的“七贤”之一。传说他成功地预测了日食,用水利工程帮助军
队渡河。
泰勒斯被认为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据说,泰勒斯曾经只顾观察
天象,没有注意脚下,跌入坑里。一个女奴嘲笑说,他只想知道天上发生的事
情,却不知道身边和地上的事情。为此,亚里士多德说了这样一个故事:泰勒
斯为了反击哲学无用的世俗偏见,用观测天象得到的知识预测到来年橄榄将丰
收,于是事先租赁了全部的橄榄榨油作坊,等到橄榄丰收时,再把作坊以高价
租出,结果获得一大笔钱。亚里士多德说,这件事表明“哲学家不难致富,只
是他的志趣不在金钱。”②
泰勒斯最早开始思考“世界本原是什么”这个哲学问题。他认为水是万物
的本原,给出的理由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他认为水有滋养万物的作用。据亚
里士多德说,“他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论断,也许是由于看到万物都由潮湿的东
西来滋养,就是热自身也由此生成,并以它来维持其生存(事物所由之生成的
东西,就是万物的本原)。这样的论断还由此形成,由于一切事物的种子本性
上都有水分,而水是那些潮湿东西的本性的本原。”③ 另一方面,泰勒斯接受了
古埃及人的大地飘浮在水上的图式,用水的摇晃解释地震现象。泰勒斯推想,
如果天上也充满着水,大地上下均为水所环绕,那么世界的原初状态只是水,
大地以及其上的事物都是后来从水中产生的。他用水滋养种子、培育生命等经
验事实来证实他的推想。如果说,泰勒斯的“水本原”说在今天看来是幼稚
① 又译“泰勒士”。西方哲学史上的哲学家、流派在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译名,存在些许差异,
但不影响理解,且可以结合书后的人名译名表核对,故译名的差异不在文中一一列出。
②[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1259a 15。
③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983b 20。第一节 伊奥尼亚派
17
的,那么,他试图借助经验观察和理性思维来解释世界,则表现出哲学思维的
本质特征。在这个意义上,他被称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是当之无
愧的。
二、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说
阿那克西曼德(鼎盛年约公元前570)是泰勒斯的学生,米利都派的第二
位代表人物。据说他绘制出了第一张地图,制造了第一个天球仪和计时器。
阿那克西曼德看到“水本原”说的局限性,他认识到,世界万物及性质的
多样性不能被归结为某一特定的物质形态和属性,“水本原”可以解释事物的
湿性,但却不能解释火的热性、土的干性、气的冷性;反之亦然。他认为“这
些元素之中没有一个是万物由以生成的。”①他把生成万物的本原称作“无定”
(apeiron),因为它没有任何规定性。可以这样理解他的想法:世界的原初状态
是各种事物与性质共生共处的状态,就像《周易》描述宇宙那种“天地氤氲,
万物化醇”的混沌状态。假使最初有相反的东西,它们也会相互抵消、中和,
因而必然呈现出无差别、无规定的状态;单个事物只有在脱离出这个整体的情
况下才表现出特定的性质,才表现出与其他事物的对立。
阿那克西曼德把“无定”分化为万物的过程当作生成,把与之相反的万物
复归于“无定”的过程当作消亡,生成与消亡共同构成世界的运动。他提出
“补偿原则”,用以解释一些事物的生成伴随着另一些事物消亡的必然性和原
因。根据这个原则,从“无定”中分离出事物的生成过程是对“无定”的损
害,因而一些事物必须回归“无定”作为补偿,这是“时间的安排”和“报
应”,“根据必然性而发生”。②在古希腊语里,“原因”和“有罪责”是同一个
词(aitia),阿那克西曼德用补偿罪责的含义第一次表达了古希腊人循环往复
的因果观。
三、阿那克西米尼的“气本原”说
阿那克西米尼(鼎盛年约公元前546—前545)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
米利都派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他提出的“气本原”说综合了“水本原”和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论生成和消灭》,332a 19。
② 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5页,译文有改动。18
第一章 古希腊早期哲学
“无定”的特征:一方面,保留了“无定”的不定形和无限的特征;另一方
面,气和水一样具有特定的性质。阿那克西曼德不承认一种性质可以转化为
另一种性质,因而不赋予本原任何特定性质。阿那克西米尼则认为找到了一
种可以转化为其他性质的普遍性质,这就是气的性质。他说:“气的形状是
这样:当它处于最平稳的状态时,不为视力所见。但加热、变冷、潮湿及运
动时就呈现出来。”①气有冷和热两种性质,“它通过浓聚和稀散表现出区别:
当它发散而稀疏时,便生成了火。再者,风是浓聚起来的气;通过凝结,气就
变成云;凝结的程度再高一些,便成为水;更高些则形成大地;当气浓聚到最
密集的程度时即成石头。这样看来,对立,即热和冷是生成的最有力的因
素”②。这种生成观是典型的转化生成观,与阿那克西曼德的分离生成观有所
不同。
可以说,米利都派是古希腊哲学的第一个派别,是西方哲学史的开端。它
第一次提出万物本原的问题,第一次从自然界本身的物质形态说明世界的统一
性和生成变化,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突破。米利都派的思想是自发的朴素
唯物主义,为后来的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但是他们没有完全摆脱原始宗教迷
信的束缚,不能彻底理解思维与物质的关系。
四、赫拉克利特的朴素辩证法
赫拉克利特(鼎盛年约公元前504—前501)出身于伊奥尼亚地区爱非斯
城邦的王族。据说他把王位让给兄弟,自己隐居山间。他著有《论自然》一
书,现有残篇留存。
赫拉克利特提出“火本原”说,认为“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
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
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③ 这段
话有两层意思:一是火的活动状态(活火),即火的燃烧和熄灭;二是世界秩
序是永恒不变的原则,决定着火的活动的分寸,并在所有事物之中保持着自身
的同一。
① 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1页。
② 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年版,第31—32 页。
③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 1981年
版,第21页。第一节 伊奥尼亚派
19
赫拉克利特也是一位朴素唯物主义者,但他的本原观比米利都派的思
想更加复杂,他没有简单地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变化状态,而是在
一与多、永恒和变化的关系中把握本原。他的“火本原”说认为,外在的
本原是火的形态,它是世界的开端和归宿,内在的本原是符合火的本性的
原则,它决定着世界运动的方向(生成或复归),控制着运动的节奏,支
配着火与万物之间循环往复的转化。外在的本原可生可灭,变动不居,内
在的本原是不变的同一原则,在各种形态(包括不是火的形态)的事物之
中起作用。
赫拉克利特用“逻各斯”(logos)这一概念来说明事物的本原。逻各斯的
原意是“话语”,赫拉克利特用它专门表示“说出的道理”,并且认为正确的道
理表达了真实的原则。逻各斯是人所认识的道理,可被理解为“理性”和“理
由”,这是逻各斯的主观意义。逻各斯又是世界的本原,可被理解为“原则”
“规律”等,这是逻各斯的客观意义。
赫拉克利特认为,客观的逻各斯就是上面谈及的“世界秩序”,是控制万
物生灭的“一定分寸”的火。火的运动所造成的万物的生成与毁灭是可感的,
但支配可感运动的逻各斯却是不可感的。他有句名言:“自然喜欢躲藏起
来。”①这里的“自然”作“本性”解,意思是事物运动的内在本性(逻各斯)
是看不见的。
逻各斯是因火的自身变化而造成事物之间转化的
原则。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构成是不足,焚烧则
是多余;火在升腾中判决和处罚万物。这里的“判决
和处罚”暗示着万物要偿还它们生成时对火的损害之
意,与阿那克西曼德提出的“补偿原则”意思相近。
要 点 总结
o
那么,逻各斯既然是控制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则,赫拉克利特为什么把它归
之于火的本性呢?合理的解释是:火的形态(形状、亮度、温度等)和生成、
熄灭最为剧烈、明显和迅速,火的“不足和多余”的程度和分寸明白可见,火
的状态和本性直接反映了事物的转化生灭。
主观的逻各斯是符合客观逻各斯的思想和真理。赫拉克利特说:“思想是
①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 1981年
版,第26页。20
第一章 古希腊早期哲学
最大的优点,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① 既然
一切事物变动不居、处于永恒的生成变化状态,真理的话语也应是“既是……
又不是……”的判断。赫拉克利特著作的残篇里充满了这类格言,他用直观朴
素的例子,说明了事物之间有以下几种关系:
第一,对立面的统一关系。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对立面。比如,医生治病
所用的恶的手段(割、烧等)和善的效果,圆周上的终点和起点,上行与下行
的道路,这些对立的方面是统一的。
第二,对立面的转化关系。事物无时无刻不朝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当我
们肯定一个事物是如此这般时,它已变化成另外一个事物,“一切皆流,万物
常新”,“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对立面的对立是事物转化运动的动力,
在此意义上,“一切都是通过斗争而产生的”②,“战争是万物之父,也是万物
之王”③。
第三,对立面的和谐关系。对立的状态或相反的性质可以共存,产生和
谐。比如,不同的颜色绘出逼真的肖像,不同的音调谱成动听的曲调,元音和
辅音拼出完整的句子,琴弓和琴弦之间存在张弛的配合。
第四,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事物的性质因取舍评判标准的不同而不同。
比如,海水相对于鱼是有益的,相对于人却是有害的;驴喜欢草料,人却珍重
黄金;最美的猴子相对于人来说也是丑的。
赫拉克利特推测出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一致性,以及事物的生成、
转化、和谐、同一和相对的辩证关系。他对真理的认识和表述采取“既是自
身,又不是自身”的辩证形式。比如,“我们踏进又踏不进同一条河,我们存
在又不存在”,“不死者有死,有死者不死”,“那唯一的智慧,既愿意又不愿意
接受宙斯这一称号”④。
赫拉克利特关于事物矛盾、对立以及统一、和谐关系的论述充满辩证思
①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
版,第25页。
②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
版,第 23 页。
③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
版,第 27页。
④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
版,第23、22页。第二节 毕达哥拉斯派
21
想,他的辩证法是自发的,但内容丰富,具体生动。列宁评价说:“把赫拉克
利特作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来阐述,那是非常有益的。”①
第二节 毕达哥拉斯派
毕达哥拉斯(鼎盛年约公元前532)生于伊奥尼亚海域的萨摩斯岛,青年
时可能接触过米利都派的学说,40岁时因不堪忍受僭主统治而移居今意大利南
部的克罗顿城邦,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兼有宗教、政治和学术特征的秘密团体。
毕达哥拉斯没有留下著作,他的学说在学派内部以秘传方式传播,并从中衍生
出一些宗教信条和禁忌,他的弟子分成恪守信条的信条派和从事学术研究的数
理派。毕达哥拉斯试图把神秘宗教与哲学思辨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原始唯心主
义的倾向。
一、“数本原”说
从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可以说伊奥尼亚派是最早的物理学家,而毕达哥
拉斯派则是最早的数学家。伊奥尼亚派认为物质本原是单一、可变的,而毕达
哥拉斯派则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数是众多、不变的,两者分别强调世界万物
的物理形态和数学规定性。毕达哥拉斯派强调“数本原”的理由是,“在数目
中间发现了许多特点,与存在物以及自然过程中所产生的事物有相似之处,比
在火、土或水中找到的更多”②。就是说,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被归结为数的
规定性,一个事物可以缺乏某一种物理属性,但却不能没有数的规定性。因
此,适用于万物本原的不是具有某种物理属性的物质形态,如水、气、火,而
是数。
毕达哥拉斯派理解的“数本原”,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数字是构成事
物的基本单元和几何结构,1是点,2是线,3是面,4是体。世界生成过程是
由点产生出线,由线产生出面,由面产生出体,从体产生出可感形体,产生出
水、火、气、土四种元素。第二类是数学关系,规定了事物的对立和比例关
①《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 296 页。
②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 1981年
版,第18—19页。22
第一章 古希腊早期哲学
系,如有限和无限、奇数和偶数、一和多、直线和曲线、正方形和长方形。第
三类是用数字代表的自然和社会的抽象原则,如右和左、静和动、明和暗、善
和恶。
毕达哥拉斯派认为数先于有形事物而存在,为唯
心主义开辟了道路;但“数本原”不完全是抽象原
则,也有几何结构。亚里士多德批评毕达哥拉斯派混
淆了数字单元和有体积的物理质点,①这是他们理论
的缺陷。毕达哥拉斯派所说的数仅限于当时所知的自
然数,按照数字与几何形状相对应的想法,这意味着
要 点 总 结
构成任何几何形状的线段都有公度。然而,毕达哥拉斯定理所规定的直角三角
形边长在很多情况下却无公度。在没有无理数概念的认识条件下,毕达哥拉斯
派的“数本原”理论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所否定。现在一些研究者认为,理论上
的矛盾是导致毕达哥拉斯派瓦解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宇宙的观念
毕达哥拉斯派的一个贡献是首次使用了“宇宙”这个词。“宇宙”有两层
意思:一是指天地之间一切事物的总和,二是指天地间的秩序。虽然伊奥尼亚
派也有事物生成变化的秩序观念,但毕达哥拉斯派用数学思想表示的秩序更加
明确。恩格斯评论说:“这样就第一次表述了宇宙的规律性。”②
毕达哥拉斯派以数字10代表完满,但作圆周运动的天体只有9个,他们于
是构想出第10个星体,名曰“对地”;意思是它与地球对立,其上下左右、白
昼黑夜皆与地球相反。这意味着地球不是宇宙中心。毕达哥拉斯派把宇宙看作
和谐的球体:宇宙中央是“宙斯的祭坛”,10个天体拱卫中心作永恒的圆周运
动,天体的运行服从数学关系。这种以数学关系为宇宙秩序的思想对古代天文
学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三、灵魂的净化与和谐
毕达哥拉斯派的灵魂观混合了神秘宗教和他们的哲学,其宗教来源于奥尔
① 参见[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083b 10。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1 页。第三节 爱利亚派
23
弗斯教派的灵魂转世说(一说来自古埃及)。根据这种古老的灵魂观,一切生
物都有灵魂,灵魂不朽,灵魂可由一个身体转移到另一个身体;为了生前不失
去灵魂,或死后重新获得灵魂,人需要净化自己的灵魂。毕达哥拉斯派认为人
和动物同类,因而禁食动物,只用素食献祭。根据传说,毕达哥拉斯有一次在
被打幼犬的哀鸣中辨别出已故朋友的声音。
毕达哥拉斯派力图使宗教的灵魂观与哲学观念相调和。他们认为,灵魂之
所以不朽,原因在于它们处在永恒运动之中,如同日月星辰等天体。他们中有
些人认为灵魂是“空气尘埃”,可与几何点相类比。
毕达哥拉斯最重要的格言有两条:“什么是最智慧的?数。”“什么是最美
的?和谐。”①和谐首先是数目的性质,但数目的和谐可以感染和净化灵魂,使
灵魂处于同样的和谐状态。灵魂达到和谐的途径是音乐和哲学。音乐通过和谐
音调的感染净化灵魂,而哲学通过对数目的和谐的思考净化灵魂。拉尔修说,
毕达哥拉斯是第一个使用“哲学”这个词并称自己为哲学家的人。②“哲学”
即“爱智慧”(philo-sophia),毕达哥拉斯派把爱智慧作为净化灵魂的思辨活
动,追求灵魂脱离肉体的迷狂,可谓神秘主义哲学的始祖。
第三节 爱 利 亚 派
爱利亚派因活动于今意大利南部的城邦爱利亚而得名,流行于公元前6世
纪至公元前5世纪。这一派别主张的世界本原是“不变的一”,与主张本原是
“变化的一”的伊奥尼亚派以及主张本原是“不变的多”的毕达哥拉斯派都不
同。爱利亚派擅长逻辑论辩,长于指出对手结论中隐藏的悖论,这种方式既有
辩证法因素,又有一些诡辩之处。古希腊哲学论辩成风,不乏爱利亚派起到的
推动作用,它促进了哲学思维的深化和系统化。
一、色诺芬尼
色诺芬尼一说与阿那克西米尼同时,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40年;另一说他
①[美] G.S.基尔克、J.E.拉文、M.斯科菲尔德:《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原文精选的批评
史》,聂敏里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53页。
② 参见[古希腊] 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希汉对照本),徐开来、溥林译,广西
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页。24
第一章 古希腊早期哲学
的鼎盛年约在第40届奥林匹克赛会期间,即公元前620年至公元前617年,早
于泰勒斯。无论如何,他的贡献可与泰勒斯相媲美,正如泰勒斯提出的问题
“世界本原是什么”首先突破了神话世界的窠臼,色诺芬尼对神人同形同性论
的批判开始动摇了神话的基础。
色诺芬尼认为,神话里的神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想象出来的,“凡人们幻
想着神是诞生出来的,穿着衣服,并且有着同凡人一样的容貌和声音”。更有
甚者,神被赋予人的性格,“荷马和赫西阿德把人间认为无耻丑行的一切都加
在神灵身上:偷盗、奸淫、尔虞我诈”。①
色诺芬尼说,各民族有不同的外表和性格,按照自己形状和性格想象出来
的神的观念是相对的:埃塞俄比亚人说他们的神是黑皮肤、扁鼻子,特拉基人
却说他们的神是蓝眼睛、红头发。既然每一类人都有各自的造神理由,为什么
不能设想动物也按照它们的形象和本性造神呢?假如马、牛和狮子有手,并且
能像人一样用手作画塑像,那么它们也会按照各自的模样,绘制出马形的神、
牛形的神和狮形的神。这些观点包含着这样的论辩:想象神有与人同样的形象
必然导致荒谬的结果。
因此,色诺芬尼得出结论说,神是一个没有形象的存在。他说,“有一个
唯一的神,是诸神和人类中间最伟大的;他无论在容貌上或思想上都不象凡
人”,不仅没有人的形体,而且没有任何形体,“神是全视、全知、全闻的”;
他还认为,神毫不费力地以他的心思摆布着一切,“神永远保持在同一个地方,
根本不动”。②这样的神是唯一的、不变的世界本原。
色诺芬尼所说的“神”是世界最高原则的代名词。除极少例外,后来古希
腊哲学家所说的神都是统摄世界万物的、非人格的原则、原因或实体,是人的
理智所能认识的最高对象。这一肇始于色诺芬尼的传统可被称为“理神论”
(deism,来自拉丁文的 deus),有别于崇拜人格神的“有神论”(theism,来自
希腊文的 theos)。在后来的发展中,理神论有泛神论、自然神论等形态,发展
为取代有神论的宗教信仰和盲目崇拜的理论学说。
①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
版,第29页。
②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
版,第29 页。第三节 爱利 亚 派
25
二、巴门尼德
巴门尼德(鼎盛年约公元前500)是色诺芬尼的学生,爱利亚派的主要代
表。他在著作残篇《论自然》中,把色诺芬尼的唯一、不变的神转变为“不变
的一”的“存在”概念,并做出真理与意见、存在与不存在、思想与存在、动
与静、一与多的区分,为古希腊罗马哲学开辟了形而上学的发展方向。
1.真理与意见的区分
巴门尼德提出了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的区分。首先,两者是两种根本不同
的认识能力:意见之路依靠众人的习惯,依靠感觉,“以茫然的眼睛、轰鸣的
耳朵或舌头为准绳”,而真理之路则依靠理智进行辨析和思考;其次,两者是
理智和感觉所认识的两种不同对象:真理之路通往“圆满的”“不动摇的中
心”,而意见的对象“不真实可靠”,巴门尼德用“光明”和“黑暗”比喻真
理对象和意见对象的根本对立;最后,两者达到完全不同的结果:意见之路上
的人“心中不知所措”,如同“聋子和瞎子一样无所适从”,而真理使人确定知
道所学的各种事情,“用你的心灵牢牢地注视那遥远的东西,一如近在目前”。①
巴门尼德认为,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归根到底是两种思维方式的分歧。
“第一条是: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这是确信的途径,因为它遵循真
理。另一条是:存在者不存在,这个不存在必然存在。走这条路,我告诉你,
是什么都学不到的。”② 巴门尼德激烈地批判那种认为“存在者和不存在同一
又不同一”和“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向”的观点,在他看来,这无异于
“不能分辨是非”和“两头彷徨”。③ 不难看出,这些批判所针对的恰恰是赫拉
克利特。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对真理的不同表述是辩证思维与形而上学思维
之争的最初形式。赫拉克利特认为,真理话语具有“既是……又不是……”的
一般形式,而巴门尼德所谓的真理正是恩格斯所批判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即那种“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他们的说法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除此以外,都是鬼话’”④。由此可以看出,赫拉克利特比巴门尼德更接近
① 参见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
年版,第31—32 页。
②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 1981年
版,第31 页。
③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
版,第32 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页。26
第一章 古希腊早期哲学
真理。
2.“存在”概念的辨析
巴门尼德所说的“存在”包括希腊文“是”动词的不定式(einai)、第三
人称单数(estin)和中性现在分词(eon)。“是”动词及其名词形式在希腊文
中兼有系词的语法功能和表示“存在”概念或指示事物存在的指称功能。①巴
门尼德利用希腊文的这一特点,用逻辑论辩的方式,把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转变
为关于世界本原的存在论。
巴门尼德说“不存在者必然存在”行不通时,他的意思是说,“不存在者”
是不能进行思想和表达的。因为“能被思维者和能存在者是同一的”。②这一
观点通常被概括为“思想和存在是同一的”。巴门尼德首次提出“思想与存在
同一性”的原理,理由是思想需要通过系词“是”来判断,而思想的对象是
“存在”,思想的表述和思想的对象是同一个东西。巴门尼德把“是”的系词功
能与实际存在混为一谈,把思想的形式等同于思想的对象,他所说的“思想与
存在同一性”其实是在思维基础上唯心主义的同一性。
在巴门尼德的论辩中,“存在”的意义是关键。马克思、恩格斯揭露了思
辨哲学家混淆语言和存在时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正像哲学家们把思
维变成一种独立的力量那样,他们也一定要把语言变成某种独立的特殊的王
国。”③ 他们还指出,在“哲学幻想中”,某些思想家要“寻找这样一个词,这
个词作为词构成可寻觅的过渡,这个词作为词不再单纯是词了,这个词用神秘
的超语言的方式指出从语言走到它所标示的现实客体的道路”。④ 因此,巴门尼
德“用神秘的超语言的方式”,从“是”的意义过渡到外部存在。
3.形而上学的世界观
巴门尼德所说的“存在”概念是表示世界本原的一个概念。他和其他自然
① 印欧语系中的“是”都有这两种功能。除希腊文外,西方哲学主要语言拉丁文的esse和es
sential,德文的 sein和 Sein,法文的 etre和 etant,以及英文的 to be和being,在上下文中至少
有“存在”“有”和“是”这三种意义。以英文为例,“to be or not to be”(“存在或不存
在”),“there is a man”(“有一个人”),“the sky is blue”(“天是蓝的”)。本教材根据不
同文本的具体语境,把西文的“是”动词及其名词形式分别译为“存在”“有”或“存有”,
以及“是”或“是者”。
②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
版,第31 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25 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29 页。第三节 爱利亚 派
27
哲学家一样,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时空之中有形体的东西,既不是超时空的本
质,也不是无形状的精神。区别在于,其他哲学家所说的本原具有感性、直
观、可把握的形体和性质,如可感的物理性质以及可用数字符号和图形象征的
数学性质;而巴门尼德则认为,本原的意义和性质只能由理性思辨和逻辑论辩
来把握。
首先,巴门尼德证明存在不生不灭。他假设存在是被生成出来的,那么它
是如何、从哪里生成出来的呢?可能的答案只有两个:或者“有生于有”,或
者“有生于无”;但两者都不可能。前者将导致无穷倒退,后者自相矛盾。他
推论认为,存在既不是过去又不是将来,因为它全部是现在。如果它是过去,
那么它现在不复存在;如果它是将来,那么它尚待存在;在这两种情况下,它
都什么也不是;因此,存在只能是现在,并且永远保持着同样状态;就是说,
存在是不灭的。
其次,巴门尼德证明存在是“连续的一”。他认为存在不可分割,它是完
全相同的;它也不会或多或少,这将阻碍它的联结,它充满着全部的存在,因
而是整个连续的。他从系词“是”在所有判断中相同的语法功能过渡到无所不
包的有形存在,认为存在的各个部分都是完全相同的,不能在某一位置上大一
点或小一点;这就是说,各部分的位置与中心位置的距离相等,就“好象一个
滚圆的球体”①,其他形状或无形状都将妨碍“存在”的联结。
巴门尼德认为,多是不完满的,一是完满的;变化是不完满的,不动是完
满的。他所说的“不变的一”是完满的存在。存在的一既是时间上连续的一,
又是空间上整体的一;存在的不变既是不生不灭,又是静止不动。
巴门尼德的思辨和论辩标志着古希腊早期哲学思维水平的极大提高,他依
据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引申出静止不变、孤立单一的世界观。更重要的是,
他论证的“存在”“有”和“是者”的统一性超出了自然哲学,成为西方形而
上学(本体论)的中心范畴。
三、芝诺悖论
芝诺(鼎盛期约公元前 468)是巴门尼德的学生。他针对伊奥尼亚派的变
①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
版,第33 页。28
第一章 古希腊早期哲学
化本原观,提出否认运动可能性的四个论证。他的极端论点与其说是巴门尼德
学说的引申,不如说是为了维护“不动的一”的完满存在而采取的策略。柏拉
图后来在《巴门尼德篇》中说,他们的辩护策略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
身”:有人诘难说,如果承认存在是不变的一,那么便会得出事物不能运动的
荒谬结论;他们则反击说,如果承认存在是变化的,那么也会得出事物不能运
动的结论,并且这是与前提相矛盾的悖论,更加荒谬。芝诺否认运动的悖论有
以下四个:
一是“二分法”。运动着的事物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先要完成全程的1/2;
在达到1/2处之前,又要完成它的1/2,如此分割,乃至无穷,因此,永远也
达不到目的地。
二是“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设想奥林匹克赛跑冠军阿基里斯和乌龟赛
跑,乌龟先爬一段路程;当阿基里斯跑完这段路程时,乌龟又向前爬了一段路
程;当阿基里斯跑完这一段时,乌龟又再向前爬了一段;一追一爬,以至无
穷,阿基里斯永远也赶不上乌龟。这个悖论说明:运动中事物没有快慢之分。
三是“飞矢不动”。飞矢在一段时间里通过一段路程,这一段时间可被分成
无数时刻;在每一个时刻,箭矢都占据着一个位置,因此是静止不动的;就是
说,它停驻在这段路程的各个不同位置上,而不是从一个位置飞至另一个位置。
四是“运动场”。设有三排大小相同、数目相等的事物,如下图所示①:
起点
AAAA
BBBB
CCCC
终点
A=静止的物体
B=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物体
C=从终点到起点运动的物体
设B、C两排事物运动速度相同,那么,B到达终点的时间与C到达起点的
时间相等,但B系列的运动时间是C系列运动时间的一半,或者说,C系列的运
动时间比B系列运动时间多一倍。故有“一倍时间等于一半时间”的悖论。
除“运动场”悖论纯属数学游戏,其余三个悖论的文字内容可用无穷收敛
① 参见汪子嵩、范明生、陈村富等:《希腊哲学史》第1 卷,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第
717 页。第三节 爱利 亚派
29
数列表示。如二分法表示的是1,1/2,1/4,1/8……1/2"(n趋向无穷大)的
等比数列。虽然数学计算的结果也可以显示这些悖论的错误,但它们却不是简
单诡辩。芝诺悖论在人们习以为常的运动现象中,揭露连续和间断、无限和有
限、整体和部分的矛盾,深化了早期自然哲学家关于一和多、不变和变关系的
讨论。恩格斯说:“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简单的机械的位移之所以能够实
现,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既在同一个地
方又不在同一个地方。这种矛盾的连续产生和同时解决正好就是运动。”①这就
告诉我们,运动本身就是不间断性与间断性的矛盾和统一。芝诺悖论在现实中
并不存在,它的根源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矛盾:芝诺用辩证思维方
式揭露运动中的矛盾,而用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否定运动。
四、麦里梭悖论
麦里梭(鼎盛年约公元前 444)是巴门尼德的学生,曾任萨摩斯岛海军统
帅,在与雅典争夺海上霸权的战斗中一度取胜。面对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哥
拉等人对巴门尼德的挑战,麦里梭坚持“存在为一”的学说,但超越了巴门尼
德关于存在是球体的思想。他指出,如果认为存在是有形体,或是运动变化中
的“多”,那么就会有以下三个悖论:
第一,“存在有形状”的悖论。存在无始无终,不生不灭,因而在时间上
是无限的。如果存在有形状,那么它有部分,至少是“二”;“如果它是二,那
么就不可能是无限的,而会受到另一个的限制”。② 存在有形状与它的无限相矛
盾,因而是不可能的。
第二,“存在变化”的悖论。事物的可感性质多种多样,变化不居,或冷
或热,或软或硬,或生或死;但存在不会变化;如果它变化了,那么所是的东
西将消失,什么都不是的东西将成为存在。这是不可能的。因此,所有变化的
性质是欺人的外观,只有不变的存在才是真实的。
第三,“存在运动”的悖论。非存在是什么都不是的虚空,而存在是无所
不在的充实。区分非存在和存在的标准是看它是否充实,而“区别是否充实的
标准是:如果一个东西移进移出,那么它不充实;如果它既不移进,也不移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7 页。
② 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6页。30
第一章 古希腊早期哲学
出,那么它就是充实的”。既然存在是充实的,那么它必不运动。①
麦里梭悖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逻辑悖论,而是对存在是“变化的多”观点
的反驳,以维护爱利亚派认为存在是“不变的一”的立场。而这一悖论从反面
启发对手,促使他们提出关于存在是“变化的多”的新论证和新观点。
第四节 原 子 论
伊奥尼亚派认为的本原如水、气、火等都是单一的物质整体状态,进而从
中分化出多种多样的事物。面对毕达哥拉斯派主张众多的数组成具体事物的本
原观和爱利亚派主张本原是不变的存在的论辩,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
的唯物主义形成一种新的见解,认为本原是众多物质微粒,它们构成复杂多样
的感性事物。亚里士多德把这种本原观称作“元素论”。“元素”(stoichenon)
的原意是“字母”,代表不可分割的单元。元素是物质,具有物理性质,因此
不是毕达哥拉斯派所说的数;元素是不可感的物质微粒,因此也不是伊奥尼亚
派所说的物质整体状态。元素或是“四根”,或是众多的“种子”,或是“原
子”。四根说和种子说可谓原子论的理论前驱。
一、原子论的前驱
1.四根说
提出四根说的是恩培多克勒(约前495—前435)。他出生在西西里,是坚
定的民主派,政治活动培养了他的雄辩才能,亚里士多德推他为“修辞学的创
始人”。他同时也是一名医生,著有《医书》,对生命现象有比较详细的论述。
恩培多克勒认为,火、气、水、土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
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火、气、水、土是微粒,可合可分,但在变化中
四根不生不灭。针对巴门尼德主张的“不变的一”,他提出了“双重的道理”:
根“从多中产生出一,当一瓦解时又变为多”②。“从一中生多”和“从多中生
一”分别是可感事物的生成和朽灭的原因。但根在变化中不变,保持同样的数
① 参见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5—107页。
② 参见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
年版,第42—43 页。第四节 原 子 论
31
目,既不增加也不减少,既不扩大也不缩小,全体的每一部分都“既不缺又不
盈”。恩培多克勒还认为,从一到多和从多到一的运动是无休止的循环,世间
万物的演化永无止境。同时,根的循环是有序的,各类根随着时间的变更而轮
流取得优势。火构成的太阳、气构成的天空、水构成的海洋、土构成的大地,
它们周期性地显示各自的威力。
恩培多克勒认为,四根自身并没有组合与分离的能力,它们之间分合需要
外部的力量;“爱”的力量使根相互眷恋,“恨”使根相互争斗。“四根”加
“爱”和“恨”,恩培多克勒实际上认为本原在数量上是六个。“爱”和“恨”
的希腊文原意是“友好”和“争吵”。他用人的情感来类比自然的合力和斥力;
爱与愉悦和美相关,恨与痛苦和丑相关。亚里士多德说,恩培多克勒首次提出
以善和恶为本原。① 实际上,“爱”和“恨”只是对物质组合和分离力量的修
辞学比喻,并不能说明恩培多克勒就混淆了人的道德与自然本原。但他假定
“四根”以外的能动力量,用来说明“四根”的运动变化,这反映了朴素唯物
主义直观的局限性。
2.种子说
提出种子说的是阿那克萨哥拉(约前500—前 428)。他出生于小亚细亚地
区,20岁左右时来到雅典,在那里讲授哲学达30年之久,是第一个把哲学引
入雅典的人。民主派领袖伯里克利是他的学生和朋友,后来伯里克利的政敌以
不敬神的罪名指控他,迫使他离开雅典。
阿那克萨哥拉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种子的性质与事物的可
感性质相同,事物有多少种性质,种子就有多少类;数目众多的一类种子构成
事物的一种性质或一个部分,比如,毛的种子构成动物的毛,肉的种子构成动
物的肉。
阿那克萨哥拉认为,种子是物质本原分化的产物,世界的原初状态处在
“万物相混,不辨颜色”的混沌之中,后来分化出不同的部分。世界的分化在
体积上无止境,再小的事物也可被分割为更小的组成部分。但无论如何分割,
分布在较大部分中的性质和分布在较小部分中的性质必然相同;否则的话,
“毛怎能来自非毛,肉怎能来自非肉呢?”② 因此,他得出结论:我们虽然不能
① 参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985a 8。
②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 1981年
版,第39页。32
第一章 古希腊早期哲学
推断组成世界的最小部分有多大,但却可以肯定组成事物的最小单元有什么
性质。
根据上述推理,阿那克萨哥拉得出结论说,世界万物必然是由这样一些单
元组成的:它们在数量上无限多;在体积上非常细微;在种类上与可感性质相
同,“有各种形状、颜色和气味”①,这些细微部分即种子。每一可感事物的各
部分由同质的种子构成,一事物的可感性质是不同类别种子的总和。亚里士多
德后来把种子称作“同质体”(homoiomereiai)。
阿那克萨哥拉和恩培多克勒一样,认为分与合的能动力量在元素之外,他
称之为心灵(nous)。与神话中和在他之前的哲学家经常使用的“灵魂”(psy
che)意义相比,“心灵”有两个特征:一是灵魂在形体内部起作用,而心灵独
立于形体,在有形事物之外起作用;二是灵魂有可感性质,而心灵是没有可感
性质的精神,或弥漫于世界之中,或超越于世界之外。“心灵”与“灵魂”的
区分,接近于近代哲学中“精神”与“意识”的区分,可以说,“心灵”是最
早的客观唯心主义范畴。
二、原子和虚空
原子论创始人是留基伯,米利都人,生卒年代不详。他最早提出“原子”
的概念,认为原子是构成万物的始基。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鼎盛年约公元前
435)是原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德谟克利特著述丰厚,拉尔修列举他的著作
目录有4类70多篇。② 马克思、恩格斯称德谟克利特为“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
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③。在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意义上,
列宁谈论了“柏拉图的和德谟克利特的倾向或路线的斗争”④。原子论克服了
过去朴素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把灵魂和认识归结为原子的活动,同时,面对
爱利亚派的论辩,提出了唯物主义的存在观。
原子论者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atomon)的原意是不可
分割,它被用来表示充实的最小微粒;而“虚空”的意思与“充实”相反。原
①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
版,第38页。
② 参见[古希腊] 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徐开来、溥林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2010年版,第 909—91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46页。
④《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 89 页。第四节 原 子 论
33
子论者面临麦里梭悖论的难题:如果说原子为存在的话,那么虚空就必须是非
存在;如果放弃虚空的话,那么原子不能运动。原子论者的唯一选择是坚持非
存在也是本原。他们从事实出发论证存在和非存在同是世界本原。原子论的论
证可概括为下面四个步骤。
第一步,以可感事实为标准,肯定存在的东西是多。如果说存在是充实,
那么,存在不可能是不可分割的一,因为只有通过分割,才会产生出众多的充
实东西。
第二步,讨论分割充实所需要的条件,这就是虚空。如果没有虚空,则充
实的东西之间没有间隙;如果没有间隙,则充实的东西不会彼此分开而成为众
多的东西;同样,如果没有间隙,则充实的东西不会移动。既然充实的东西的
众多和运动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那么,虚空对于事物的存在和运动是必不可少
的。“虚空”与“充实”都是解释世界的原则:“充实”解释事物的存在,“虚
空”解释事物的众多和运动。也就是说,两者都是世界的本原。
第三步,确定充实的最小单元。并非任何充实的东西都可充当本原,本原
必须是不生不灭的存在。在这一点上,他们同意爱利亚派的观点,认为可感物
体都可分割。但是,充实不会在分割中消失,存在不会变成非存在。可分割的
充实物体必然是由不可分割的充实物体组成的,这种不可分割的充实物体就是
原子。原子是肉眼观察不到的微粒,原子的存在是思想设定的。它既符合本原
不生不灭的原则,又符合感觉到的生灭变化的事实。
第四步,从逻辑的观点看,“存在”不等于所是的东西,“非存在”不等于
不是任何东西。如果说原子是存在,虚空是非存在,那么可以符合逻辑地说,
“存在并不比非存在更是某些东西”,“既有存在,也有非存在”。①
三、必然与偶然
原子论者认为,无数原子最初处于漩涡运动之中,重的原子在中央旋转,
结合成大地,轻的原子被抛到外层。原子在旋转中相互碰撞,不同形状的原子
或因相互勾连、纠缠而结合,或因错开、脱落而分离。世间万物因原子的结合
而产生,因原子的分离而消失。
①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
版,第47 页。译文中“存在”或“非存在”“是某些东西”和“有”在希腊文中都为
“是”或“不是”。34
第一章 古希腊早期哲学
德谟克利特把原子的漩涡运动称作必然性,说“万物都出于理由按必然生
成”,“没有什么事物是偶然生成的”。①这里的“必然性”是指与“任意性”
相对立的“必然原因”。
按原子论的解释,万物生成的原因必然是原子运动,但原子运动产生出什
么事物则是偶然的。因为原子的漩涡运动是无序运动,“原子在虚空中乱作一
团”②。没有理由可以说明原子必然地以这种方式,而不以那种方式结合在一
起,必然产生出这一个事物,而不是那一个事物。原子的无序运动只能是偶然
原因。
原子的性质只与充实和虚空相关,而不像“根”和“种子”那样具有丰富
多样的可感性质。早期的原子论者只承认原子的形状、位置和次序。以字母作
类比(“元素”的意义本来就是“字母”),A和N是不同的形状,N和Z是
不同的位置,AN 和NA是不同的次序。原子的形状是充实东西的体积大小,位
置是原子在虚空里占据的位置,次序是原子在虚空里的排列。原子的属性与其
说是物理学(自然哲学)的研究对象,不如说是几何学的研究对象。原子的形
状、位置和次序都是观察不到的,这些性质只是根据字母的几何属性,用类比
的方法推导出来的。亚里士多德指出,原子的数学特征不能解释物理运动。在
历史上,原子论长期停留在思辨阶段,固然与当时科学发展的水平有关,但早
期原子论者对原子性质的抽象思辨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对原子的经验研究。
四、感觉与理智
除了原子和虚空之外,原子论者不再诉诸其他原则。可以说,原子论是古
代唯物论最彻底的理论形态,它不再把“灵魂”“爱和恨”“心灵”当作运动
的原因,运动的原因只是原子和虚空。德谟克利特认为,被人们当作运动源泉
的灵魂和心灵,实际上是精细的球形原子,因为球形是“最易于运动的形状”。
他认为最易于运动的物理元素是火,又说灵魂是一种火或热的东西。就是说,
灵魂的活动取决于原子的几何属性和物理属性。
德谟克利特用原子的运动解释人的感觉。他说:“影象是一种空气状态,
眼睛处于潮湿状态;当眼睛接近可视对象时,两者之间的空气被压缩,影象朝
① 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65页。
② 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66页。第四节 原 子 论
35
向眼睛运动,并进入眼睛的潮湿状态之中,呈现出形状和颜色的印象。”①“影
象”是原子构成的事物的轮廓,“印象”则是这些原子流射在眼睛里压下的印
记。这种把感觉成因归结为感官的物理性质的解释就是流射说。我们不妨想象
一阵风在水面上造成的涟漪,这种现象大概与德谟克利特所解释的感觉相似。
流射说面临一个理论困难:“影象”的流射(如比喻中的“风”)与流射
在人的感官上所造成的印象(如比喻中的“涟漪”)没有相同或相似性。就是
说,感觉与事物的真相并不一致。德谟克利特于是提出约定论来解释。他说,
感觉不是按照真理,而是按照意见显现的。事物的真理是:只有原子和虚空。
“颜色是约定的,甜是约定的,苦是约定的,实际上只有原子和虚空。”②“约
定”是与“本性”相对立的概念,意思是感觉的内容是人为的,并非事物本
性。约定论解释否认感觉内容符合事物本性,而流射说把感觉的原因归结为事
物本性(原子和虚空)。
为了调和感觉原因与感觉内容的矛盾,德谟克利特诉诸感觉和理智的区
分。他认为感觉的原因是原子对感觉的作用,但原子及其运动却不能被感知,
只能被理智把握。他因而说:“通过理智得来的知识是‘真实的’,可以作为判
别真理的尺度”,而“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属于虚假的知识”。③德
谟克利特用原子活动解释人的感觉,最后却得出感觉不能真实反映原子本性的
结论。马克思指出“德谟克利特的观点自相矛盾”④。
虽然存在消极反映论的缺陷,但可以说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古希腊哲学
中的彻底唯物主义。德谟克利特总结了早期自然哲学中关于“一”与“多”、
“变”与“不变”、“存在”与“非存在”关系的各种学说,把朴素唯物主义的
本原观提升到思辨论证的高度。原子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经过伊壁鸠鲁的发
展,对近代唯物主义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我们看到,古希腊早期哲学有两条线索:一条从伊奥尼亚派开始,经过恩
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哥拉,到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逐渐完成古希腊的唯物主
义哲学;另一条以毕达哥拉斯派和爱利亚派为主,为古希腊的唯心主义开辟了
① 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年版,第168页,译文有改动。
②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
版,第51页。
③ 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6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页。36
第一章 古希腊早期哲学
道路。作为西方哲学史的开端,古希腊早期哲学中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
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都带有朴素直观的特点,并逐步向抽象思辨和概念
思维的方向发展。
从认识发展史的观点看,古希腊早期哲学家思考的本原问题有两对矛盾:
一和多的矛盾以及变和不变的矛盾。这两对矛盾产生四种立场:伊奥尼亚派认
为本原是“变化的一”(或水,或气,或火),毕达哥拉斯派认为数是“不变
的多”,爱利亚派认为本原为存在,存在是“不变的一”,元素论者所认作的本
原是“变化的多”(或根,或种子,或原子)。这四个派别错综复杂的关系为西
方哲学的继续发展提供了问题、角度和概念,为古希腊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完
善奠定了重要基础。
思考题:
1.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2.为什么说泰勒斯是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哲学家?他在哪些方面超越了
神话世界观?
3.试论毕达哥拉斯派与米利都派观点上的区别。
4.赫拉克利特与巴门尼德的观点是对立的,请对二者的思想及其关系进行
批判性的考察。
5.原子论有什么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