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 黑格尔以后的德国哲学
478
第一章 赫尔巴特的实在论
第一节 反对黑格尔哲学
但是,黑格尔的哲学同样引起极大的对立,激发出反动的运
动,其中走极端者排斥一切形而上学,认为那是无益的事。新德国
暂学的各个方面都遭受到攻击,诸如它的唯心主义、泛神论、唯理
主义以及先验的方法。有些思想家坚持比较严谨的科学方法,达
到同新哲学相矛盾的结果;实在论和多元论。另外一些思想家拒
不接受世界是合理的观点,指出哲学必须说明实在中不合理的因
素。还有其他思想家,步神秘主义、信仰哲学和直觉主义的后尘,
在理性以外、心灵的其他职能中,寻求解决宇宙之谜的答案。所谓
思辨哲学的两位最大的反对者是赫尔巴時和叔本华:二者都认为
自己是康德真正的继承人,都注重自然科学,都在经验事实中为他
们的思想我根据。他们都提供了形而上学的体系:赫尔巴時提供
的是复归于莱布尼兹的多元论的实在论;叔本华提供的是类似谢
林的自然哲学的泛神论的唯心主义,以及同费希特哲学和谢林晚
年观点相仿的唯意志论。
赫尔巴特的著作有:《哲学导论》(1813年);《心理学是科学》
(1824—1825年);《普通形面上学》(1828—1829年);《普通教育学》
(1806年);《普通实践哲学》(1808年);全集,哈尔腾斯太恩编,十
卷,第二版,1883—1893年;克尔巴哈编,十五卷,1887年以后;教育
学著作,威尔曼编,两卷,第二版,1880年;s心理学教科节》,M.K522
第二铜 近北哲学
斯密译。
参 考 书
肯克尔等所撰写的关于赫尔巴特的著作,参看里博特,《当代德国心理
学》鲍尔德温译、心理学史。
第二节 实在论哲学的理想
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1776—1841年)是一个有独创
精神的善于批评的思想家,他反对在康德以后发展起来的整个的
唯心主义运动。在没到耶拿时,他研究康德和康德以前的唯理主
义者;在耶拿他听费希特演讲(1794年),以后做编外讲师和教授
47s(1802--1809年)。他认为新哲学背离了哥尼斯堡伟大的批评家
(1809年他被聘来继承他的讲座)所奠定的原则,有一次他说他是
1828年的一个康德派。他攻击它的方法、结果,得出的结论直接反
对那几乎在每一重要之点都占统治地位的学派的结论。他认为人
不能根据一原则推导出实在:这样的原则位于哲学的末尾,而不在
其开端。我们不能把存在化归为一单一的根基,因此一元论和泛
神论不能成立。的确,关于事物终极的本质、即关于自在之物的认
识是不可能的:黑格尔所指的形而上学是梦想。但是,自在之物是
存在的,不是一,而是多;世界不单纯是个人的观念。赫尔巴特反
对唯理论的方法、先验论、一元论、泛神论、主观唯心论和自由意
志,用经验论、多元论、实在论和决定论取代这些学说。
他指出在经验的范围以外,认识没有进展的希望。哲学的任
务是从经验和科学的一般概念开始,从民族无意识地展开的思想
开始。我们必须借助于形式逻辑来检查这种概念,形式逻辑的职
能是使这种概念的意义清晰明确,如果有矛盾,即予以揭示。因第八篇 恩格尔以后的德国哲学
523
此,哲学一般是要在概念上下工夫:分析、比较和试图调和概念。
象事物、变化、生成、物质和自我意识这样的概念,似乎是最简单
最清晰和最明确的概念,逻辑却在琊里发现困难、不一致和矛盾:
它们都包含许多矛盾。例如,日常思想中的事物是属性的复合:金
子很重,却可以熔解;一事物是许多事物,一统一体是杂多。赫尔
巴特断言,凡是矛盾的就不能是实在的,从而恢复了往昔逻辑的矛
盾律在哲学中原有的光荣地位。实在只能被看作是一绝对自相一
致的体系。在这个意义上,赫尔巴特毕竟是一个严谨的唯理主义 480
者:真正的知识是自相一致的概念的体系。因此,如果我们的经验
为我们提供一矛盾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是站不住脚的。这就开
始了形而上学的工作,必须移除与调和矛盾;我们必须修改和订正
日常的和科学的概念,让它们彼此一致,构成实在的谐和的图景,
使经验世界为人所理解。
第三节 形而上学
这就是赫尔巴特在他的形而上学方而着手要做的。他同意康
德的学说,认为经验只揭示现象,但是他断言现象必然始终是某种
东西的现象:现象涵蕴实在;现象恰好在同样的程度上暗示存在。
在这里,这个康德派的思想家又透露出他的唯理主义,他以根源的
概念为基础,由观念推及自在之物。我们的感觉不能按唯心主义
的办法,被解释成单纯的心灵的产物;观念尽管是主观的,却使人
想到观念以外的存在,即一自在之物的世界。问题是,这个世界、
即真正的实在是如何构成的?
表而上显现的现象世界是一个矛盾的世界,是一个有许多性
质和变化的世界。例如,我们说一事物有许多性质,一事物改变它
的性质。一事物怎能是许多事物?一事物怎能是白的、硬的、甜的524
第三编 近代哲学
和香的,怎能时面是一事物,时而又是另一事物?那不可能,因为
那是矛盾。每一事物就是它那样,同它自己是同一的,是绝对的
一:肯定它有儿种性质或者认为它有变化,那在用语上就是矛盾。
每一种感觉指向一单一的实在或存在。一事物是单纯、不变和恒
常的存在物:绝对、不可分,面且不在时空中展开。不能把一事物
看作是一延续体,否则,它就不是单纯和绝对的。在这个意义上,
同一律是赫尔巴特用以建立他的实在论的基本规律。
如果一事物就是它当前那样,是一简单、不变的实体,我们怎
481能说明多样化和变化的幻觉呢?为什么我们所经验到的事物,表现
有许多性质和变化呢?形而上学只有根据这种假定,即有许多简单
面不变的基质、实体或赫尔巴特所说的实粒,才能解释这情况。每
一个别、在外表上是简单的事物,实际上不是具有许多性质的简单
的事物,而是多少经常结合在一起的许多简单的事物或实粒的复
合或集聚。因为所谓事物有许多性质,我们必须假定许多实粒;如
此这般的实粒彼此恰好构成如此这般的结合,发生如此这般的关
系,于是就造成如此这般的现象。变化被解释成实粒的来去;说一
事物改变了它的性质,意思只是说;组成一事物的实粒或单子的关
系发生了变化;原来组成那事物的实粒本身不变,它们都照旧维持
原样;只有关系发生变化,实粒增加或减少了。为此,我们称现象
为事物“偶然性的观点”。同一条线可以是半径或切线,同样,一实
粒可以和其他实粒发生不同的关系,而不改变它的本质。不论我
们说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不会影响它们的实质:这就是我们
所采取的单纯偶然性的观点。
实粒的世界是绝对的,其中没有变化、成长和现象,一切都是
原样。但是人把一事物同另一事物、同另一实粒或一些实粒联系
起来;外观是人所见者,多样化的矛盾和变化也是人所见的现象;第八篇 黑格尔以后的德国哲学
525
一切性质都是第二性的性质。这种观点认为一切差异和变化因人
而起;实在的世界是一绝对静止的世界,其中不会有新事物;一切
事件是意识中的现象。
但是,实粒本身表现有变化。这解释如下。每一实粒都力图
保持它的同一性,抵制其他实粒的干扰。因此,同一个实粒会采
取不同的行动,以保全自己,抵制其他实粒。实粒没有实在的变
化,它维护它的属性,或者保全它的本质,抵制一切干扰,但是它保
全自己的方式,视威胁它的干扰的性质和程度而定。即使没有对
立,如果它独自存在,它也会保全它的属性。实粒始终在同样的482
水平上保持自己,它在它所呈现的面貌上是恒常而没有变化的,但
是,面临对立的不同性质和不同的程度时,它需要作出不同程度的
努力,来保持稳定状态。从实粒不相互影响的论述来看,问题就产
生了,这一切怎么可能呢?看来实粒确实是相互影响;其他实粒的
出现不会改变任何实粒的性质或状态,却能引起它不同程度的活
动《自我保全)。按照同样的方法来对待空间、时间、运动和物质:
它们不是实粒,而是实粒的客观表现。
第四节 心理学
赫尔巴特的心理学是形而上学的一部分,是唯理的心理学。经
验心理学不能作哲学的基础;心理学以形而上学为前提,没有形而
上学的心理学,不能回答对理性批判的问题,甚至不能彻底讨论。
心理学依赖经验、形而上学和数学。灵魂是简单、绝对、没有时间
性和空间性的实物,这是科学迫使我们预先假定的第一个实体。因
此,它不能有心理学家所说的各种视能或能力。赫尔巴特攻击机
能心理学,是从他的形而上学的前提出发的。因为灵魂是一简单
的实体,其中除去自我保全以外,没有别的活动。灵魂同肉体相连526
第三编 近代哲学
结,肉体是实粒的集聚;灵魂位于大脑中。一切灵魂在本质上相
似,灵魂及其发展中的差别起因于外部条件,例如,身体构造。灵
魂原来没有能力或认知能力;也没有观念、感情和冲动;它对自己
一无所知,没有形式、直觉或范畴,没有愿望或行动的先验的规律。
灵魂维护自己而抵制另一实物时,灵魂中乃产生感觉;感觉是自我
保全机能的表现。在发展状态中全部灵魂的内容.是感觉再现和
联合的结果。心理学是心灵的静力学和力学。赫尔巴特的目的是
要创立同物理力学平行的一门科学。旧物理学用力解释一切,新
483 物理学把一切化归为运动;旧心理学用能力和机能来解释一切,新
心理学必须以观念的运动来解释一切;感觉和观念倾向于存留,而
其他的心理状态则同它们作斗争,于是有作用和反作用。赫尔巴
特试图用数学公式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心理生活被解释成观
念的错综混杂、融合和对立;感情和奋进或冲动是观念的变化。意
识不是全部心理生活,在意识阈限以下、在无意识的领域里还有
活动。没有自由意志,心灵中的一切都遵循固定的规律,心理过程
能够用数学方法予以确定。
精神生活恒久的根基是灵魂实体,不是所谓与自身同一的自
我、作为认识者的自我或有自我意识的人格。当然,这样一个有自
我意识的主体的概念是矛盾的。那是一主体,怎能又是客体?自我
怎能表象或意识到自已?说认知者即被认知者、主体即客体,是矛
盾的。而且,我们永远不能认识自我,因为当我们试图抓住它时,它
总是移动它的基础,我们得到的是一个客体、即作为客体的我。服
睛不能看见自已,自我只能看见它的画像,被看见和注视的一个自
我就不是进行察看和知觉的自我了:后者是我们永远把握不到的。
有自我意识的自我不是一个本原,而是产物;它不是精神生活天然
的根基或中心,它本身却是灵魂通常活动的结果。自我意识是在意第八篇 黑格尔以居的德国指学
527
识到客体以后产生的,它以许多自我的观念为前提。费希特的纯
粹自我是一种抽象;我们所知道的唯一的一种自我意识是经验的
自我意识,这始终是关于客体的意识。
赫尔巴特心理学的特征是他对机能论的排斥,他以表象(vo*
rstelltung)为灵魂唯一和基本的职能的学说,他关于无意识的学
说,他的统觉论,联想论,相互作用论,决定论以及他这一观点,即
自我不是本原,而是产物。空间、时间和范畴不是心灵先验的形 48
式,而是灵魂通常活动的产物,即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五节 价值论
形面上学必须探讨实在。有一种叫作美学的科学不探讨实
在,而探讨价值,作出审美的判断。这两种科学绝对不同,赫尔巴
特反对历来要把二者结合起来的尝试。除去理论的判断以外,还
有表示赞成和不费成的判断:我们称道事物为美或丑、值得赞扬或
应该谴责。美学的问题就是要检查这些判断的对象,发现其中使
人愉快或不愉快的是什么,赫尔巴特认为这种对象不是内容,而
是形式;我们赞成和不赞成的感情是由存在于事物中的某种简单
的关系所激发的。
实用哲学是美学的一个部门,研究道德美。我们赞成或不赞
成意志的某种关系。经验表明有五种类型的关系,引起伦理判断,
这叫作类型或理念。我们赞成个人的意志同它的信念相符合的关
系(内在的自由的理念);同一主体中、意志各种奋发的劲头之间和
谐的关系(完善的理念);一意志以满足另一人的意志为目的的关
系(仁爱的理念)。我们不赞成几种意志相互妨碍、即冲突和倾轧
的关系。我们赞成每一种意志容许一种意志妨碍它自己的关系(正
义的理念)。我们不赞成有意为善或作恶的行为没有得到报应的485
52B
第三编 近代替学
关系(报应的理念)。按相反的次序、同这五种理念相应的是五种
社会体系;法律体系,工资体系,行政体系和文化体系;所有这些体
系都在实现适用于社会的内在的自由理念上结合起来。社会的最
高理想是意志和理性的结合,其中的成员没有倾轧。
赫尔巴特通过他的教育理论,造成极大的影响。他认为教育
是应用心理学,它的目的由伦理来决定。他关于精神生活是观念
相互作用的结果的机按观,可以说明他为什么强调教育、兴趣的重
要性以及统觉的价值。
F.H.贝尼克(1798—1854年)受赫尔巴特以及弗里斯和英国
经验主义的影响,著有《心理学是自然科学教科书》(1833年)和《实
用哲学体系》(1837年)。他同意赫尔巴特的意见,认为心理学必
须建立在经验上,反对心理依赖数学和形而上学的观点。心理学是
关于内在经验的科学,是人类知识中最确实的,必频充任形而上
学、认识论、伦理学和教育学的基础。
第二章 唯意志哲学:叔本华和哈特曼
第一节 叔本华
阿图尔·叔本华于1788年生在但泽,父亲是富有的银行家。
母亲是当时的通俗小说家。这个后生从事商业,但是他感到商业
生活没有趣味,于是脱离会计室,上大学。在格丁根(1809—1811
年)和柏林(1811—1813年)他专心致志地研究哲学、自然科学和梵
文典籍。他最钦佩的哲学著作家是柏拉图和康德。他在柏林听过
费希特讲课,毫无疑问,受有影响,尽管他轻蔑地评论费希特以及
谢林和黑格尔为“哲学的空谈家”。从1820年到1831年,正当黑格第八篇 黑格尔以后的德国哲学
529
尔声名显赫的时期,叔本华在柏林大学任编外讲师,断断续续地在
那里授课,但是他作为教师不怎么成功。1831年他从大学里退休,
饱经风霜,十分仇恨所有的“哲学教授”,定居于美因河畔的法兰克
福,专心致力于思考和写作。他获有声誉较晚,但是在他一生中最
后几年这种声誉使他感到愉快。他死于1860年。
叔本华的著作有《充足理由律的四种根源》(1813年);《世界是
意志和表象》(1819年);《论自然中的意志(1836年);《伦理学中两
个根本问题》(1841年);《附录和补遗》(1851年)。全集,弗绕恩斯
德编,六卷,第二版,1877年;格雷席巴哈,1890年以后(新版,见《锐
克拉姆》版,六卷);斯太内尔编,于三卷,1894年;德森编,1911年以
后。《索引》,瓦格内尔编。
翻译;《世界是意志和表象》,哈尔德恩和凯莫普译,三卷,1884
年以后;《四种根源》和<自然中的意志》,希尔布兰德译,第二版:
1891年;《道德的基础》,布洛克译;《论文选》,T.B.松德尔斯译。
参 考 书
W.华莱士等所撰写的专著;保尔森,《叔本华、哈姆特雷和麦斐 斯 托斐
利》;齐美尔,《叔本华和尼采》;粲诺夫,<叔本华对康德的评论>;Th,洛伦兹
《叔本华形而上学的发展史》参看祖利,《悲观主义》。
第二节 世界是意志和表象
叔本华承受了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的思想,认为经验世界
是现象界,为人类理性所制约。心灵有其知觉的形式(空间和时间)486
和认识的范畴;叔本华把后者化归为单一的因果范畴。康德曾经
宣称,我们不能认识,永远不能认识,脱离理智的世界是什么样、
在认识现象那样的意义上来认识它;那是巨大的不可认知者,那是530
第三编 近代哲学
以可知觉的世界为其现象的本体。我们不在理智直觉中面对自在
之物,因而,除去它存在以外,我们对它一无所知;心灵的形式,如
空间、时间和因果性以及其余者,不适用于它。
在这一点上,叔本华的学说同他老师的学说有分歧。叔本华
说,如果我仅仅是一个有理智的动物、一个观察外界的主体,诚然,
我只能知觉安排于时空和因果关系中的现象。但是,在我内心深
处的意识中,我面对我的真实的基本的自我;我意识到活动,我就
认识了自在之物。自在之物是意志,那是初始的、无时间性和空间
性、无因而成的活动,它在我心中表现为冲动、本能、奋进、渴望和
要求。我还知道我自己为现象、为自然中的一部分;我想象我自己
为一有广袤的有机体。我从两方面认识我自己,即为意志和肉体,
但是,它是同一个意志,在自我意识中表现为对活动的意识,在知
觉中表现为我的物质的肉体。意志是我真实的自我,肉体是意志
的表现。
第三节 自然和人类中的意志
这种思想是解决全部形面上学问题的关键。一切事物都由叔
本华借类比人的概念面加以解释。世界是意志和表象;表象上溯
到理智,但实际上即意志。这种唯意志论的宇宙观有事实上的证
明。当我内察时,我面对意志;当我向外者时,我知觉我作为肉体
的意志。我的意志使自己客观化为肉体,表现为有生命的有机体。
因此,我们有理由凭借类比的方法,推论其他的肉体和我的肉体一
样,是意志的外在的表现。在石头那里,意志表现为盲且的力;在
487 人那里,意志意识到自己。磁针总是指岗北方,物体总是垂直降
落,实体受其他实体影响,则构成晶体;所有这些现象都证明自然
界里有类似人类意志的力的作用。植物界里有无意识的奋进或冲第八篇 黑裕尔以后的德国哲学
531
动的痕迹。树木渴望日光,乃努力向上;它又需要潮湿,就往土壤
里扎根。意志或冲动引导动物的成长,支配它的一切活动。要吃
捕获物的野兽发展爪牙和体力;意志为自己创造了适应其需要的
有机体;机能先于组织而行:冲撞的愿望是生角的原因。求生的愿
望是生命的基本原则。
在人和高等动物那里,这种原始的冲动是有意识的;它创造智
慧作为器官或工具,智慧是照亮意志在世界上通行的道路的明灯。
意志为自己制造脑髓,脑髓是智慧的所在地;智慧和意识是脑髓的
机能,在这方面叔本华和唯物主义者是一致的。在较低的存在阶
段,意志没有意识,盲目地渴望,盲目地活动;在人那里,它变成有
意识的;智慧被连结于意志上,则为自我保全的最大工具。但是,
它始终保持为意志而服务,意志是主人,智慧是仆从。
意志统率知觉、记忆、想象、判断和推理;我们知觉、记忆和想
象我们愿意知觉、记忆和想象的;我们的论证总是为意志作辩解。
按存在的阶梯、从人类到矿物往下看,我们观察智慧逐渐退居于幕
后;但是,意志保持为一恒常和持续的因素。在儿意和野蛮人那
里,冲动支配智慧;在动物界,本能逐渐变成无意识的;在植物中,
它就是无意识的;在矿物中,智慧的一切痕迹都消失了。
显现于矿物和入类之中的基木意志,不是一个个体人,不是一
个有理智的上帝。它是一种求生存的盲目的、无意识的力。它既
没有空间性,也没有时间性,却表现于占有时空的个体中,那就是
说,它这样活动,我们的心灵退过它的个体的形式、即具有时间性
和空间性的形式面知觉它。它以永恒不变的类型来显现自己,这
种类型,柏拉图称之为理念。例如,各种有机物的种是永恒不变的
类型:种不变化;从属于种的个体有生有死,而意志类型或种却延
续不断。这种类型形成一上升的阶梯,是一个从最低级的物质到
488532
第三编 近代哲学
人类的渐次提高的系列(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个人可以生成和消
逝,而意志却永远往前推进。因此,人类根本的部分、即意志,是不
死的;它借以表现的个别的和个体的形式是要死的。因此,自杀毁
灭的是意志个别的表现,而不是意志本身。
第四节 侧隐之心的伦理学
求存的意志、求生的意志,是世界上一切斗争、悲苦和罪恶的
根源。各种形式的求存的盲目的意志在那里相互斗争、不断奋战
和搏斗的世界,即大鱼吃小鱼的世界,不是一个好的世界,而是
一个罪恶的世界,确实是一切可能的世界中最坏的一种(悲观主
义)。人生是不值得保持的,因为它充满灾难:人生竟然充满痛苦
和灾难,这是由人类意志的本性造成的。生活就是盲目的渴望,渴
望没有得到满足以前是痛苦的,满足以后,又产生新的痛苦的欲
望,如此推进,一直到令人作呕的程度。凡花都有虫,人永远不能
得到满足。入象失事的船上船员一样,不停地进行斗争,以便从惊
涛骇浪中挽救自已疲倦的身体,却终于被旋涡所吞没。“大多数人
的生活不过是求生存的持续的斗争,即注定终于要失败的斗争。人
每一次呼吸都是对威胁自己的死亡的抵御,每一秒钟都为抵御死
亡而战斗。但是死亡终于必然取得胜利,因为人一生下来就受它
支配,它只是在吞噬它的捕获物之前,要玩弄他一会儿而已。人却
尽最大努力来延长寿命,正如人吹肥皂泡,使之尽量大和尽量长
远,尽管我们绝对确实知道它终于必然破灭。”
一个人的生命凋谢以后,意志又在新的个体中重复同样的旧
日过程。“大多数人的生活是令人厌倦的向往和痛苦,是经过四个
时期,趋向死亡的如痴如梦般的蹒跚,伴有前后相继的肤浅的思
想。那象一架钟,上了弦就走而不知为什么;每当一个人成为胎儿
489第八篇 黑格尔以后的德国哲学
533
而降生,人生的钟又重新上弦,奏出同样陈腐的老调,这以前演过
无数次,冤仇报应,彼此相当,只带有微不足道的变化。”
人生是自私和卑贱的,这是它所以是罪恶的另一个原因;人生
竟然如此,乃出于意志的本性。人是性恶的动物,是残酷而偿懦的
利己主义者,恐惧使他诚实,虚荣使他合群;在这世界上成功的唯
一途径,是象其余的人一样贪婪和欺诈。知识和文明的进步于事
无补,只带来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引起新的痛苦以及新的自私自
利和不道德的行为。所谓德性,诸如爱劳动、坚韧、克已和节俭,是
经过洗炼而美化了的利已主义。“知识越多,越悲苦;增长知识的
人,是增加了烦恼。”“历史是永无终结的一连串的谋杀、劫夺、阴谋
和欺骗;如果你了解其中的一页,你就了解了全部。”
叔本华指出同情或恻隐之心是道德的基础或标准,民族自私
白利,则是不道德的。行为要善,必定是由纯粹同情心所促成的;
如果动机是自己的福利,那末这种行为丝毫没有道德价值;如果动
机是损害别人,它是不道德的。人的经验上的特性是完全被决定
的,但是悔恨的事实提示意志是自由的,因此,我的特性一定终归
取决于我的意志:有理智的自我塑造了经验上的自我。
因为自私的意志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一切烦恼的渊源,人必须
否定意志,压抑自私的欲望,以便享受幸福,或至少能够坦然乎静。
通过儿种途径,这是可能的。艺术或哲学天才可以从自私的意志
中解脱出来,忘却自己,醉心于艺术沉思和哲学思想;这种途径尽
管使人尝到解脱的滋味,只让人得到暂时的解脱。个人也可以通
过沉思世界的邪恶、一切欲望的无益以及个人生存的虚幻,从他自
私的意志中解脱出来。如果他思索这些事情,记住一切个人在本
质上是一体的,都是同一的原始的意志的显现,他会对一切创造物
表同情或有恻隐之心;他会由他人推及自已,感受别人的烦恼犹如
490534
第三编 近代哲学
自己的烦恼。这是道德的途径,但是,仍然使人得到唯一的暂时的
解脱。最好的途径是象基督教禁欲主义者和佛教圣徒所实行的那
样,在禁欲的生活中完全弃绝意志。随后则遁世绝欲,意志消亡。
圣人从他自己的意志,从束缚自然人于尘世的冲动那里解脱出来;
意志一旦遁过了解生活,认识到使人痛苦的道路引向何方,意志就
会消亡。
第五节 无意识暂学
E.v.哈特曼(1842—1906年)受谢林、黑格尔和叔本华的影
响,力图调和黑格尔的唯理智论和叔本华的唯意志论,运用归纳的
科学方法来思考,提供了类似谢林所写的自然哲学。他认为机械
论的解释是不妥当的,机械论必须为唯心主义的观点所补充。不肯
定自然中意志的作用,就不能说明事实;必须设想这种意志为目的
观念所决定,而目的却是无意识的。例如,动物的本能是趋向一种
目的的聪明的行动,却意识不到那个目的。本能不是由机械的或心
理的条件所决定的,而是要使自己适应环境,变革器官,以满足需
要。包括物质在内的事物的指导原则,是无意识、无人格而有理智
的意志,那就是观念加意志,这只有在人的头脑中完全变成为有意
识的。物质由力的中心或无意识的意志冲动所组成,后者代表一绝
对普遍无意识的精神的活动。这种绝对精神原来处于不活动的状
态,仅仅是潜在的意志或理性,但是它被没有根据的意志所推动。
由于绝对精神有逻辑理性,无意识的宇宙意志才为唯理的目的所
统率,才表现于唯理的演化过程中。但是,一切愿望本质上都是邪
恶的,是愁苦的原因。这种过程最后的目的是绝对意志从自身中
解脱出来,复归于宁静的境界、即涅槃。当人类决定不存在时,就
会达到这个目的。与此同时,人类的职责是要尽力维护求生的意
491第八篇 黑格尔以后的德国哲学
535
志,不实行禁欲主义和遁离尘世。
哈特曼著有《无意识的哲学》1869年(库普兰德译);《道德意
识的现象学》,1879年;《认识论的基本问题》,1890年;《宗教哲学》,
1881年开始;《范畴论》,1896年;哲学体系大纲》,1907年以后。
参 考 书
祖利,《悲观主义》,第五章;A.德列福斯,《哈特曼的哲学体系>;O.布劳
恩,《E,V.哈特曼》;魏欣格,《哈特曼、杜林和朗格》。
第三章 新康德主义
第一节 反对思辨哲学
康德曾经试图确定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确定性,驳斥休谟的怀
疑论,但是他否认形而上学作为自在之物的先验的科学的可能性。
他认为理论神学、宇宙论和心理学没有科学价值;我们不能遵照理
论理性来证明上帝存在、灵魂不死和意志自由;于此,理论的知识
不能成立,因为这些东西不是,也不能是经验的对象。诚然,我们
能够构成具有或多或少的盖然性的形而上学的假设,但是在这种
假设里不能把握到普遍和必然的知识。不过,我们似乎可以通过
道德直观、对自由、不死和上帝提高一点认识:实践理性向我们保
证这种真理有确实性,尽管我们不能举出它们的感性内容,从而不
能在科学的意义上认识它们。
如前所述,康德的伟大后继者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没有象
康德那样对形面上学感到不安。黑格尔对宇宙的各个方面都提出
了逻辑的解释,他的哲学一直到1840年在德国占有统治地位。但 492第八篇 黑格尔以后的德国哲学
537
化学家威廉·奥斯特瓦尔德(1853—1932年*)著有《克服科 493
学的唯物主义>(1895年);《自然哲学》(1902年)。他摈弃唯物主义
和机械论,赞成唯动力论或“唯能”论。他认为物质的各种特性是
能的特殊形式,诸如动能、热能、化学能、磁能和电能等等,其中一
种能不能化归另一种。心理能是能的另一种形式,它是无意识或
有意识的神经能。相互作用被解释成从无意识的能向有意识的能
的推移或相反的变化。
第二节 批判主义的复活
在这种情况下,哲学家自然又重新思索康德曾经精心和认真
研究过的认识问题,对当代的各种文化思潮进行批判的考蔡。对
反对黑格尔派的方法和唯物主义的进步以及怀疑一切形而上学的
人来说,批判的哲学变成重整旗鼓的地区。1865年 0,李普曼大声
疾呼:回到康德那里去。他著有《廉德及其追随者》。魏塞、策勒
尔、福尔特拉格、哈伊姆和K.费舍支持他的口号,F.A.朗格出版
了他的名著《唯物论史》。近年来,新康德派运动已经广泛地开展
起来,几乎每一个有声望的德国思想家,都在某一方面属于新康德
派。这一集团所有的成员都强调钻研认识论的必要性,有些人甚至
认为对康德的著作、特别是《纯粹理性批判>进行语言学方面的研
究是头等的重要事(魏欣格、B.埃尔德曼、赖克、克尔巴哈、阿追克
斯和 E.阿诺耳德就持这种观点)。某些新康德派限定哲学为认识
论,肯定实证论的结论,认为人只能认识现象,摈弃超出人类知识
范围的一切形而上学,无论是唯物主义的或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
朗格(1828-1875年)具有很大的影响。照他看来,唯物主义作为
一种方法是有道理的,却不应成为世界观,因为它未能解释物理对
译者后加。538
第二编 近代哲学
象的基本性质和人类内在自我的性质。他断言形而上学的和宗教
的玄想是人类“有创造性的本能”的产物,没有理论价值:一个理想
的世界的存在不能得到证明,但是这种概念在人类生活中有实践
的价值。H.柯亨(1842—1918年)*是马堡学派的头目,他以康德
494的方法为基础,发展了批判的哲学,提出了他自己的体系,著有《哲
学体系》(1902年以后)。他的学生当中有P.那托尔卜和 R.什塔姆
列尔。前者著有《社会教育学》(1899年),后者著有《关于正当权利
的学说》(1902年)。
第三节 内在哲学
另一思想家集团受贝克莱、休谟以及康德的影响,限定哲学为
对意识状态的分析。他们的学说被称为内在哲学,这个学派有舒
佩、雷姆克和舒贝特-索尔登作代表。有些成员以唯我论为归宿,比
较大的一部分人宣扬客观唯心主义,确定普遍的意识为认识的必
要前提。
神学家的新康德派极为重视康德的伦理哲学,认为唯理的道
德信仰和伦理-宗教经验构成宗教的基础。属于这集团的有A.里
奇耳及其追随者,W.赫尔曼、J.卡夫坦、H.舒尔茨、K.克斯特林、
A.多尔内耳和R.利普济乌斯。
第四章 新唯心主义
第一节 形而上学和自然科学
随着黑格尔派的衰落,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乃占上峰,一切哲
译者所如集八篇 黑格尔以后的德国哲学
539
学也暂时衰落了。凡是不能理解和真正认识自然科学和哲学的方
法和结果的人,不可能希望重新确定哲学受人尊敬的地位。在德
国涌现出若干思想家,有些来自自然科学界本身;通过他们的努
力,暂学在科学的体系中又取得了光荣的地位。这些人当中最杰
出的是洛采、费希纳、哈特曼、冯特和保尔森。所有这些人都研究
各种思潮,诸如实证主义、唯物主义、批判主义和后起康德派的唯
心主义,从中得到好处。他们认为用各种旧学派的唯理主义的方
法,脱离自然科学而建立形而上学的任何尝试都是徒劳无益的。虽
然他们摈弃上观唯心主义以及先验和辩证的方法,却可以称为德
国唯心主义的后裔。和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一样,他们认为没
有经验,就没有科学和哲学知识;和实证主义的观点相同,他们断
言任何形而上学的体系都没有绝对的确实性。
第二节 赫尔曼·洛采
由于所受的教育和气质,最适宜承担重建暂学的任务的思想
家是洛采,他提供了一种体系,把莱布尼兹的单子论和斯宾诺莎的
泛神论结合起来,试图调和一元论和多元论、机械论和目的论、实
在论和唯心论、泛神论和有神论;他称之为目的论的唯心论。他的
目的是要公正地对待伦理-宗教的唯心论的论点(费希特)以及对
自然现象严谨的科学解释。
洛采(1817—1881年)曾在莱比锡学习医学和哲学,在这个大
学任生理和哲学教师(1839年),在格丁根任哲学教授(1844年),一
直到1881年被聘请到柏林为止。
他的著作有:《形而上学》(1841年);《普通病理学和治疗法是
机械的自然科学>(1842年);《逻辑学》(1843年);《生理学》(1851
年);<医疗心理学》(1852年);<小宇宙》,共三卷,(1856—1864年)
495540
第三编 近代哲学
《哲学体系》:《逻辑学》(1874年);《形而上学》(1879年)。
参 考 书
小宇宙》,哈密尔顿和琼斯译,1884年;《逻辑学》,B.博赞克特译,两卷,
1884年;《形而上学》,B.博赞克特译,两卷,1884年;《洛采的大纲》(讲演),赖
德译。关于洛采,参看琼斯,《洛采的哲学》;哈特曼,《洛采的哲学>;法耳肯伯
格,《洛采》;E.普夫莱德雷尔,《洛采的哲学世界观>;V.罗宾斯,《洛采认识论
的一些问题>;V.莫尔,《洛采形而上学中的伦理学》;利希汤斯坦,《洛采和冯
特>;M.温特舍尔,《洛采>。
第三节 机械论和目的论
人不仅仅是事实的镜子,机械的宇宙不能满足人的伦理和宗
教兴趣。但是,包括生命在内的物理世界,必须以机械的原子论为
基础,按物理和化学规律予以解释。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不同,不在
于它有生命力,只在于它各部分的排列有所不同,这种排列是决定
每一部分的方向、形式和演化的物理反应的体系。有生命的物体
是自动机,超过人所发明的任何机器。这种观点似乎完全抹煞了
496 人及其目的和理想,但是,考察机械论所根据的前提,表明情况并
非如此。呈现给知觉的外在世界,不是象朴素的实在论所肯定的
那样,为实在的摹写,而是人类意识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心灵在
自身中的创造。具有时空性的感觉世界是现象界,是意识的产物。
感觉、知觉以及人借以解释现成的感觉的逻辑规律是主体的职能。
那末,外界的实在事物、自在之物的本质是什么呢?我们只能靠类
比推理来回答这问题,而类比推理则导致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自
在之物必定有施予作用和被施予作用或起变化的性能,它在一切
变化中却始终不渝。我们只在自身中直接认识具有这类性质的东
西,那是被称为心灵的作自我决定的统一原则。这种意识的统一,第八篇 黑格尔以后的德国哲学
541
即心灵结合杂多的现象于意识统一中的能力,迫使我们肯定一不
可分割、超感觉的心灵的存在,它和肉体不同。只有在心灵那里才
有多样性中的统一、变化中的常在以及发展:凡是人所经验的不再
消失,而转移到当前并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实在的
宇宙必须按精神、按直接为人所认识的唯一的实在,加以解释。科
学所说的原子是非物质的本质,象莱布尼兹的单于或力的中心,类
似我们在自已的内心生活中所经验者。空间不是无形体的实在,
而仅仅是这些活动的原子存在的可感觉的现象,是知觉恒常的产
物。甚至最低级形式的物质也不是死板、呆滞的质量,而是组织很
好的体系,富有生命和活动。实在有各种等级,人类精神在精神生
活的阶梯中代表最高的、有自我意识的阶段,但是,精神生活同样
出现在存在物的不太清楚的意识情态物中,以至出现在粗劣的物
质形式中。
洛采也以实践或伦理为根据,来肯定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他
认为设想一冷酷的物质原子的机制,竟然为在有感觉的灵魂中绘
制一美丽的有声有色的幻景这一唯一的目的而存在,那是令人不
能容忍的思想。这样一个宇宙既没有意义,又没有伦理价值。我
们可以把实在解释成我们绝对赞成的某种东西,即绝对好的某种
来西;因此,现象世界不能是无意义的幻景,而必须被看作是有伦
理秩序的精神世界的显现。就这一点而论,洛采的逻辑和形而上
学植根于伦理学中。我们不能设想那不应该存在的东西的存在
我们的思维形式(逻辑规律)植根于对善的要求中,实在本身则植
根于绝对善、即至善中。
精神和肉体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关系。肉体如何引超精神的
变化或者相反,不能解释,但是这个困难并不比任何其他困难更
大。我们所指的因果作用无非是这种情况,即一物体有变化时,另
497542
第三编 近代哲学
一物体就发生变化:至于怎么发生的,我们不得而知。能量守恒原
理不是反驳精神和肉体相互关系的论据:肉体同精神本质上没有
差异,这才有可能。和菜布尼兹一样,洛采认为肉体是由单子或精
神力组成的,精神位于头脑中,在头脑中同肉体发生关系。只要肉
体活着,灵魂就控制肉体;肉体死亡以后,灵魂如何,则是一个谜。
但是洛采出于信仰,认为一切事物总会各得其所。
第四节 泛神论
我们看到,在洛采的思想中,机械论如何转化为关于相互关连
的精神实在的体系。不能设想这样一个多元的世界没有一个有统
一作用的宇宙实体,一切现象都是这个实体的状态或表现。即使
是机械的世界观,象它那样肯定世界上最小原于的运动同一切其
他原子其有诸和的相互关系,也需要这样一个无限的实在物的概
念;的确,自然的机制是绝对意志的表现,是绝对赋予自己以外在
的有限形式的方式。如果我们不把繁杂的自然历程看作是同一的
无所不包的实体的状态,我们丝毫不能了解相互作用,以至不能了
解因果关系,即事物相互影响的可能性。于此,洛采的哲学发展为
498同菜布尼兹和斯宾诺莎思想因素相结合的唯心主义的泛神论。人
类心灵不得不用它所知道的最高实在来解释宇宙实体,即把它解
释成一个人物;我们必须相信这神圣的人物是绝对善的实在物,是
仁爱的上帝。
第五节 费希纳
谷斯塔夫·席欧德尔·费希纳(1801—1887年)是莱比锡大
学物理学教授,是心理-物理学创始人之一,是新唯心主义运动的
一个代表。第八篇 黑格尔以辟的德园打学
543
他著有:《死后生活手册》(1836年),《至善》(1846年),《南娜或
论植物灵魂生活》(1848年),《扎拉斯图拉信徙的经典》(1851年),
关于灵魂问题>(1861年),《心理-物理学原理》(1860年),《美学
入门>(1876年)。关于费希纳,参看:拉斯韦茨,《费希纳》;冯特,
《费希纳>帕施托尔,《费希纳>。
费希纳通过类比,从人本身的精神活动及其在肉体上的表现,
推论动植物以及那由原子作力的中心的无机物,也有心灵生活,只
是清晰的程度每况愈下面已。整个宇宙富有生机(泛心灵论)。还有
比人的心灵生活更高级的心灵生活,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有灵魂,这
些灵魂同一切具有心灵的存在物一道,都被包容在最高级的灵
魂,即世界灵魂或上帝的灵魂中。上帝和宇宙的关系同人的灵魂
和人的肉体的关系相仿;自然是上帝的肉体,即宇宙灵魂的客观表
现,它超越自然,正如人的灵魂超越人的肉体一样。
弗里德里希·保尔森(1846—1908年)在他那于德国和美国
广泛为人阅读的<哲学导论》中,提供了一种类似洛采和费希纳那
样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参看梯利,《保尔森的伦理学著作》,载《国
际伦理学杂志》,XIX,2.)
第六节 冯特
威廉·冯特(1832—1920年*)的著作表明,他受有斯宾诺
莎、德国的唯心主义、赫尔巴特、费希纳和洛采的学说以及近代进
化论的影响;他最初在海德耳堡任生理学教授(1864—1873年)。
1873年在苏黎世大学任哲学教授,1875年应聘到菜比锡大学。他499
是近代实验心理学的鼻祖。在世界各地这一新科学的许多教师曾
译者所如。544
第三编 近代哲学
经是他的学生。
他著有<生理学教程>(1864年);(人类和动物心理学讲演录》
1863年(克雷顿和铁钦纳泽),第五版,1911年;《生理心理学》,
1874年,第六版,1908—1911年;《心理学导论》,频特译,1912年
《逻辑学》,三卷,1880—1883年,第三版,1906-—1908年;《伦理
学》,1886年(铁钦纳、瓦士博恩和谷利维尔译),第四版,1912年;
《哲学体系》,第三版,(1907年);(哲学导论》,第五版,(1909年)
民族心理学》,五卷,(1900年以后)。
参 考 书
康尼格,《冯特是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艾斯勒,《冯特的哲学和心理学>;
康拉德,《冯特的伦理学物许夫定,<近代哲学》。
冯特为哲学下定义,说它是一般的科学,其职能在于结合得自
专门科学的一般真理,而构成本身一致的体系。意识中的事实是人
类全部知识的基础,所谓外界经验、即关于外界的知觉,是内在经
验的一而;人类一切经验都是属于精神的。但是,对此,不能在主观
唯心主义的意义上作这样的解释,说这意味着世界不过是意识的
反映;我们不得不推论出外界的存在(批判的实在论)。时空、因果
性和实体,即导源于心灵的概念,没有客观世界的协作,决不会在
人心中出现。没有外在的原因和概念的形式,关于自然的知识是
不可能的。如果我们以外界经验为世界观的基础,我们就被推到
原子论的唯物主义那里;如果我们把自己局限在精神生活事实的
范围以内,则将归结为唯心主义。但是,我们不能把外界解释成缺
乏内在生活的世界:宇宙的机制是外壳,在它后面隐藏着精神创
造,隐藏着一种类似我们于内心中所经验的奋进而有感觉的实在。
按照这种认识论的结果而言,心理因素占有优先的地位,内在经验第八篇 黑格尔以稻的德国槽学
545
必然是知识的原始材料。心理学表明,精神生活本质上是活动,是
意志:这表现在注意、统觉、联想、情绪和意志上,构成精神的中心
因素(唯意志论)。
不要把心灵看作是实体,因为那是唯物主义的概念,而要把它
看作是纯粹的精神活动(actus purus)。必须设想实在为奋进而500
有意志力的实在物的整体,这种实在物表现于物质的形式中:实在
是由独立而经内在目的决定的实在物所组成的(目的论)。由于伦
理上的理由,我们把这些个体的意志包含在宇宙的绝对意志中,关
于后者的性质我们不能进一步予以规定。世界是一种精神的演化,
是相互有联系、有目的的形式往前推进的发展。
第七节 价值哲学
我们所考察的一些哲学体系建立在价值判断上,这些体系以
至善来解释实在:归根到底,世界一定是伦理,美学或重逻辑的意
识所要求而作为理想的世界。察德认为宇宙本质上是道德意识所
涵蕴的,那就是应该如何的宇宙:本体界必然是一个精神领域,一
个目的王国,一个自由而合理的社会,其中每一个人都愿意有这样
的结合。费希特的世界观与此相仿。洛采的思想由善的概念所指
引,他认为我们只能设想世界建立在善的原则上。许多人说把这
类概念引进形而上学,是剥夺它的科学性。他们认为哲学是理论
理智的工作:它的任务是不受人类道德、美学或宗教本性要求的牵
制而说明实在。看待世界,不要从人类要求的角度、不要从它应该
如何的角度出发,而要着眼于它的实际情况。重价值的哲学家反
对这种科学和唯理主义的观点,指出向往真理和合理性、要求逻辑
一致性和统一性本身,就是热望应该如何的东西,于此,我们也就
是为理想所推动;如果我们把实在看作是紊乱一团,那会伤害人类546
第三编 近代哲学
关于秩序与和谐的爱好、人类完善的理想或者人对于美的渴望。
因此,他们争辩说重逻辑的冲动不得凌驾于人类本性的其他要求
之上,凡是不公正地对待所有这些要求的哲学体系,都不妥当。
W。文德尔班(1848—-1915年*)著有《序曲》,第三版,
(1907 年);<历史和自然科学》,第三版,(1904年):《意志自由》,
第二版(1905年);《趋向真理的意志》(1909 年)。他受康德和费
501 希特的影响,根据批判哲学的精神制定他的学说。在他看来,哲学
是关于一般价值的科学,研究绝对价值判断(逻辑、伦理和美学)原
理;其他科学的课题则是理论判断。这两种命题根本不同:例如,
这东西是白的,这东西是好的。在前一种情况,我们陈述那属于所
呈现的客观内容的一种性质;在后一种情况,我们陈述一种关系,
它表明规定某种目的的意识。逻辑公理、道德法规、美学规律的确
实性不能证明:其各自的真理建立在一个目的上,这个目的必然作
为人的思想、感情或愿望的理想而是必要的前提。那就是说,如果
你向往真理,你必须承认思维原则的确实性;如果你相信有是非的
绝对标准,你必须承认某种道德准则的确实性;如果美不仅仅是主
观的满足,你必须承认美有一般的准则。所有这些公理都是准则,
其确实性建立在这个前提上,即思维旨在实现求真的目的,意志旨
在实现为善的目的,感情旨在实现理解美的目的——其方式是普
遍可以接受的。相信普遍的目的是批判的方法的必要条件,没有
这个条件,批判的哲学就毫无意义。
因此,逻辑规律是遍求真理的意志必要的工具。但是,这不能
从有用即真理的实用主义的意义上来理解;真理不是得自意志,不
是任意独断的事情,而是由事物本身而来的。文德尔班区分开自
译者所加。第八篇 照格尔以后的德再哲学
547
然科学和纪事科学。前者研究恒常、抽象和普遍者,研究规律;“制
订科学定律”。后者(历史)记录个别、具体、特别和新异者,“陈述
独特事件”。
在这一方面需要指出的有H·李凯尔特的著作,即《自然科学
概念构成的界限》,第二版,(1913年);《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第
二版,(1910年)。有H.闵斯特贝尔格的著作,即数心理学和生活》
(1899年);《永恒的生命》,(1905年);《科学和唯心主义》,(1906年);
《永恒的价值》(1909年)。W-狄尔泰著有*人文科学导论》(1883年),
强调人文科学的特殊性,即同自然科学有区别。我们必须研究各
种人文科学的关系、方法和前提;通过思考精神在历史和心理学中 502
的表现,我们在这种科学中取得了关于实在、价值、准则和目的的
知识。但是,形而上学作为实在、价值和目的的逻辑体系,是不可
能的。人文科学是建立在目的论的、描述一分析的心理学之上的,
这就是普通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和社会历史心理学。
第八节 奥伊肯
鲁道尔夫·奥伊肯(1846—1926年*)建立起一种形面上学
体系,力图公正地对待逻辑的理智以及人的价值,这在学术界以外
和许多国家里激发起人们对伦理唯心主义的兴趣。
奥伊肯的著作有(现代思潮》,1909 年(布斯译,题为《现代思
潮的主要流派》),于1878年第一次出版时,题为《现代基本概念的
历史和批判》;《伟大思想家的人生观》,1890年,胡夫和博伊斯·
吉伯森译,题为《生活问题》;《为精神生活的内容面奋斗》
(1896年);《生活的意义和价值》,1907年,博伊斯·吉伯森译,题
译老所加。548
第三编 近代怍学
为《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一种新世界观的原则》,1907年,威芝
瑞译,题为《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理想》;《精神生活哲学导论》,
1908年,博格松译,题为《精神生活>;《伦理学和现代思想》,
1913年。
在他看来,自然主义和理智主义都不能充分地解释实在;前者
总是隐涵地假定一精神世界,而它的原则又予以否定;后者从来没
有使经验同逻辑思维相符合。对无限抱有殷切希望的精神,显现
自身于人类历史中,表明有一个宇宙的精神历程、一个独立而有条
理的超然世界,它是个体精神生活的泉源。我们在自身中经验到
这样一个自由、自我活动的精神:这是我们不能推导的自明的事实
或活动,只能直接领悟。就人的本质而言,他超越历史;只有从他
不完全、努力追求完善方面来看,他才是有历史的生物。精神生活
要不是物质的自然界的附带现象,就是自我存在的整体、一个宇宙
整体、一切存在的泉源。如果人类生活不过是自然界中偶然发生
的事件,那末,它就没有价值,一切崇高和美好的东西仅仅是虚幻,
503 宇宙是不合理的。宗教所极力追求的不是人的快乐,而是以人为
本,保持真正的精神生活。人的精神天赋和他的实际地位中间鲜
期的对照,鼓舞他怀有这样深切的信念,他内心里有比较高尚的能
动的力量。我们不能在内心里灭绝对真理和爱的渴望,对过真正
的精神生活、不逐现象之波而漂流的希望。人心中要没有一无限
的力量的活动,人的不断追求,自我活动的冲动,直接领悟和无限
性,就不可思议。如果没有一个超验的世界,精神生活则将瓦解,
失去其内在的真谛。由希望有一个比较高尚的世界,产生出唯心
主义的泛神论。
宇宙生命是万物、即人类历史、人类意识和自然本身的根基。
宇宙历程是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自然到精神,从单纯的自然的心第八篇 黑格尔以后的德国者学
549
灵生活到精神生活的演化;在这趋向独立和自我实现的演化历程
中,世界意识到自已。不过人的人格并未淹没在这宇宙精神中,当
然,只有在宇审生命中分享宇审生命,个性才可能有发展。
参 考 书
关于奥伊肯,参看博伊思。言伯森《奥伊肯的人生哲学》布斯,《奥 伊
肯;他的哲学和响》;西伯特,《奥伊肯的世界观和人生观>;A·J·琼斯,《奥
伊肯: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