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利-《西方哲学史》-序论-在线阅读

序论

哲学史旨在有联系地阐述那为解决存在问题或使人了解我们

的经验世界而作的各种尝试。它是从古至今探源究理的人类思想

的发展史;不仅按年代列举和解释各种哲学理论,而且研究各种哲

学理论彼此的关系、产生的时期,以及提供哲学理论的思想家。每

一种思想体系或多或少地有赖于其所由兴起的文明、以前各种思

想体系的性质,及其创始者的个性;它又反过来对当代和后代的思

想和制度发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哲学史必须力求把每-一种宇宙观

放在它适当的背景中,把它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的一部分,把它

同它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文化的、政治的、道德的、社会的和宗教的

因素联系起来。哲学史又必须试图追踪人类思辨历史上往前推进

的线索:说明称为哲学的思想观点怎样产生,各种问题和提供的解

答怎样引起新的问题和答案,各个时代对于达到最后的解决有那

些进展。

介绍各种体系时,我们将注意让作者摆出自已的观点,而不泛

加品评。可以发现:哲学史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哲学最好的评论者;

某一体系由它的后继者所继承、演变、发挥或推翻,这就会暴露其

2中的错误和矛盾;这种体系又往往是新的思想倾向的起点。哲学

史家在自己的研究中应当采取不偏不倚和客观的态度,并且尽可

能避免在探讨中渗入自己的哲学理论。但是完全消除个人因素是

不可能的,哲学史家先入为主的或见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流露于他

的著作中。其表现方式多种多样:重视某些哲学,表明什么是进步

-序 论

13

和衰退,甚至对各个思想家论述的篇幅也有所不同。所有这些都

是无可避免的。不过,应当让每个哲学家有机会充分地表明自己

的论点,而不要常常加以批驳,使他受到干扰。而且我们不能单从

现在的成就方而着眼来批评一个体系,就是说,不能用今天的标准

来衡量而贬低它。同近代理论相比较,古希腊的世界观似乎是朴

素、幼稚和粗糙的,而嘲讽这种世界观却极不明智。从当时的观点

来看,人类最初努力了解世界而形成的这种世界观,显然是划时代

的事件。评价一种思想体系,必须着眼于它本身的目的和历史背

景,着眼于同它直接的前身和后继的体系相比较,着眼于它的前因

后果以及由它所引起的发展。因此,我们的研究方法是历史的和

批判的。

研究哲学史的价值应当很明显。有识之士都对存在的根本问

题和人类力求在文明的各个不同阶段所作的解答感兴趣。此外,

这种研究有助于人们理解自己的时代和其他时代,通过揭示各种

思想所依据的很本原理,会使我们弄清过去和当代的伦理、宗教、

政治、法律和经济思想。同时,这种研究对哲学思辨也是一种有益

的准备。它评述民族的哲学经验,从比较简单的推向更复杂艰深

的思想结构,并训练人们作抽象思维。这样,我们在形成自己的世

界观和人生观方而就会得到助益。如果有人试图建立一种哲学体3

系而绝对不依赖前人的工作,其结果必然同人类文明初期的粗糙

理论粗差无几,不会有什么提高。

科学和哲学可以说起源于宗教,或者无宁说,起初科学、哲学

和宗教是一回事:神话是了解世界的原始的尝试。人最初根据自己

浅薄的经验来解释那大部分以某种理由(主要是实用的理由)而引

起注意的现象。他设想现象具有他自己的特性,根据自己的形象来

塑造现象,赋之以生命,把现象看作是活着的和“有灵魂的”。在14

序 论

许多民族中间,这种模糊不清的物活论观念演变为清晰明确的关

于人格的思想,——这种人格比人类更高一级,而本质上同人类相

仿(多神论)。可是,不能把任何一种神话看作是个人的创造或逻

辑思维的产物,神话是集体智慧的表现,其中想象和意志会起极为

重要的作用。

哲学通史要包括所有民族的哲学。不过,不是所有的民族都

已产生真正的思想体系,只有少数几个民族的思辨可以说其有历

史。许多民族没有起过神话阶段。甚至东方民族如印度人、埃及

人和中国人的理论,主要是神话和伦理学说,而不是纯粹的思想体

系:这种理论同诗和信仰交织在一起。因此,我们将限于研究西方

国家,从古希腊人的哲学开始,而西方文明的一部分是建立在古希

腊人的文化之上的。我们将遵循通史的一贯的分类法,把哲学划

分为古代哲学、中世纪或基督教哲学和近代哲学。

哲学史研究所用的资料将是:(一)哲学家的著作或者哲学家

仅仅现存的著述的断简残篇,这是原始资料。(二)如果前两者都

没有,要了解哲学家的学说,我们就必须依赖别人所作的最可靠和

4 最准确的论述。对本书有帮助的资料中,有关于某些哲学家的生

平和学说的论述,关于哲学史的通论和专论,对某些学说的批评以

及在各种书中关于某些学说的引证。原始资料散佚时,这种第二

手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即使原始资料没有散佚,第二手资料在阐

明其所探究的体系方而,也有很大价值。哲学史家要参阅一切对

了解其课题有补益的著作,其中第二手资料占有重要地位。他还

要涉猎那些足以使他了解他所探讨的时代精神的研究领域,涉猎

诸如科学、文学、艺术、道德、教育、政治和宗教等一切人类活动的

历史。序 论

15

考 书

有关哲学史方面的著作(包括古代、中世纪和近代在内)。属于概论性

质者:-—K.费舍:《近代哲学史》,戈迪译,第一卷,第一篇;B,D.亚历山大:

《哲学简史>;维贝尔:《哲学史》,梯利译;施维格勒:《哲学史》,西利译;A.K.

罗杰斯:《哲学史入门>;文德尔班:《哲学史》,塔夫茨译;待纳:<哲学史》;斯特

克尔:《哲学史手册>,科菲译,库什曼:《哲学史》。并参阅:—-J,B.伯里:

《思想自由史》*;J.M.罗伯逊:《自由思想简史》,两卷。

比较高深的:一—J.E.埃尔德曼:《哲学史》,三卷,霍夫译;宇伯威格:

《哲学史,三卷,莫里斯译(1874 年从德文版译出,原书曾一再由M.海因 泽

加以修订和增补,现已出到第十版);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十,三卷,槛尔

丹译;《哲学通史>(由若于德国学者为《现代文化>丛刊编写;其中也 包括一

些段落,论述原始哲学、印度哲学、伊斯兰教哲学和犹太哲学、中国哲学和日

本哲学);多伊森:《哲学通史》,第一卷(三部分)包括东方哲学,第二卷包括

希腊哲学和圣经哲学;《伟大的思想家》,由很多德国学者编写;施瓦茨;《哲

学中的神的思想》。

专史:——朗格:《唯物主义史》§,三卷,托马斯译;拉斯维茨;(原于论

史>;维耳曼:《唯心主义史》,三卷:R.里希特:*哲学中的怀疑主义》,两卷。逻

辑:——普兰特耳;《逻辑史》,四卷普胡埃斯:《作为认识批判的哲学史》;亚

当森:《逻辑简史》。心现学:一—德斯瓦尔:《心理学史纲》,费希尔译,克累

姆:《心理学史》,威尔姆译;J,M.鲍德温;《心理学史》,两卷;鲍桑癸特:《美

学史》;沙斯勒尔;《美学批判史》。伦理学:——保尔森:《伦理学 体系》,梯 5

利编译,第 33-213 页;奥伊肯:《入生问题》,霍夫和博伊斯·吉布森合译;西

奇威克:《伦理学史》;R.A.P.罗杰斯:《伦理学简史》;冯特:《伦理学》,两 卷;

马蒂诺:《伦理学说类型),两卷。(希斯洛普:《伦理学基础>、塞思:《伦理学

原理研究》、梯利:《伦理学导论》包含史科);兰德:《伦现学名著选》(许多作

者原著选辑);沃森;《从阿思斯提普斯到斯宾塞的享乐主义学说>;热奈:《伦

罗家伦译,商务印书馆,1927.

出 北京大学督学蒸外国督学史教研宽泽,商务印书堆,1964(原书三卷,中译编为

四卷)。

郭大力译,朗格唯物论史,中单书局。16

序 论

理和政治哲学史》。政治学:——波洛克:《政治学史>;邓宁:《政治学 说史》;

布仑奇利:《一般国家法的历史》。教育:——P.芒罗:《教育史课本>;格雷夫

斯《教育史》,三卷;戴维森:《教育史>;威廉斯:《教育史>;施米 德:《教育

史>。科学:——惠威尔:《归纳科学史》,三卷;布里克:《自然科学史》;斯特

龙茨、布里克、舒耳策的德文著作;H,F.奥斯本:《从希腊人到达尔文》;昂

讷坎:《科学史研究》;卡若里、鲍尔,坎托、蒙杜克拉、夏耳的数学史;科普的

化学史;贝里、德雷尔,沃尔夫、德拉姆布尔的天文学史。

哲学辞典:—鲍德温编,两卷;艾斯勒、毛特纳、基尔克纳的德文 著作;

艾斯勒:《哲学辞典》。并参考面科全书条目,特别是《大英百科全书》、哈斯

廷斯;《宗教和伦理学百科全书>《天主教百科全书》《犹太教百科全书》、P.芒

罗:《教育百科全书》中的条目。

关于书目,可参考兰德:《哲学书目》;鲍德温:《哲学辞典》,第三卷;宇伯

威格—海因泽前引书德文第十版。1895年以后 出版的完备的书目可参看

《系统哲学档案》;1908 年 以来的,可参考普格;《现代哲学》。

(哲学杂志和心理学杂志从略)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尼采-《瞧,这个人》-悲剧的诞生-在线阅读

    悲 剧 的诞 生 309 一 为了公正地对待《悲剧的诞生》(1872 年),人们必须忘掉若干 东西。①让这本著作产生效果,甚至于产生魔力的,正是它的错 误——那就是它对瓦格纳主义的利用,仿佛瓦格纳主义是一种上 升的征兆。恰恰因此,这本著作就成了瓦格纳生活中的一个大事 件:从那时起,瓦格纳这个名字才有了大希望。② 甚至到今天,或 许是从《帕西法尔》出发,人们还…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4日
    172
  • 第二章 尼采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是19世纪西方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以其丰厚的学养、卓越的才华、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对现代西方社会及其以基督教为核心的文化传统予以激烈的批判,对整个 20 世纪的西方哲学、文学、艺术、社会理论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尼采不仅是现代西方哲学的开创者,而且还是现代社会的批判者和时代的先行者。 一 尼采…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日
    285
  • 第二节重新定位哲学与宗教的关系

    在黑格尔思想发展史上值得一提的还有《信仰与知识》("Glauben und Wissen”)①一文。黑格尔在“主观性的反思哲学”的题目下,再次 分析了康德、雅可比和费希特的哲学的得与失,并探讨了哲学与实证 宗教、理性与信仰的关系。如果仔细读一下黑格尔在1801年前的作 品,再看一下这篇文章,就会发现它似乎是黑格尔对自己早期思想的 反思与总结。康德、雅可比和费…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271
  • 文聘元-《现代西方哲学的故事》-第十七章 黑森林小路上的哲学家-在线阅读

    第十七章 黑森林小路上的哲学家 海德格尔思想伟大,人格却相对渺小。 无论是驱车行驶在穿越黑森林的大道上,还是漫步在 这片丘陵里的田间小径或林中土路,你时时都会感到一种 从土地里散发出来的思的沉静和凝重。墨绿色的丛林中不 时闪出一片片淡绿色的林中空地,在阳光下,白羊黄牛、红 瓦灰墙一一清晰可见,你立时就会觉得大地丰厚馈赠的宽 怀,深感与大地的亲情,深感这永远付…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8日
    120
  • 第二节自 由与权 利

    实际上,自由问题是康德哲学最核心的问题。人的自由-自在的 存在既是使现象界成为一个完整而可靠的法则世界的前提,更是一 切道德法则的根据,而最后则是每个个人之绝对尊严与不可让渡的 绝对权利的基础。人是自由的,因而每个人自己就是他的存在的目 的本身,而作为目的本身存在,这是人的全部尊严的源泉;同时,因人 是自由的,他赋有这样一个不可侵犯、不可让渡的权利属性:每个…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26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