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伟-《西方哲学史》-第一编 古代哲学-本编小结-在线阅读

本编小结

希腊人堪称哲学的民族。就“哲学”这一概念所意指的这门学

科而论,它完全是希腊人的创造。他们不仅奠定了西方后来所有哲

学思想体系的基础以及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础,而且几乎提出了西方

哲学所有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方式。正如恩格斯所说:“在希

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

胎、萌芽。”① 因此,希腊哲学作为西方哲学的发源地,堪称取之

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源头。

希腊哲学的历史可以看做是哲学问题的产生和演变史。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哲学起源于好奇,我们也可以说,哲学

起源于问题。前苏格拉底哲学作为自然哲学或宇宙论,以自然的本

原为研究的对象,哲学家们的问题是千变万化多种多样的自然现象

统一的“本原”是什么,由此而产生了一与多的关系等问题。由于

哲学家们试图以一种自然元素来说明所有自然元素,因而他们所断

定的本原既缺少普遍性亦难以解释与其他自然元素之间的关系,所

以便陷入了众说纷纭的困境。爱利亚学派的巴门尼德意识到自然哲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0卷,386页。

131学的缺陷,将哲学研究的对象转向了唯一的、永恒的、不变的和作为思想对象的

“存在”(“是”),为后来统治西方哲学长达2000多年之久的形而上学或本体论

奠定了基础,同时亦使存在与非存在、一与多、静止与运动、本质与现象等形成

了尖锐的矛盾,迫使其后的自然哲学为了避免这些矛盾而采取了多元论的立场。

随着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的衰落和智者的泛滥,知识问题越来越突出了。苏格拉底

自觉地竖起理性主义的大旗,将问题集中在“是什么”亦即事物的本质定义上,

促成了柏拉图理念论的建立。而柏拉图在划分两个世界的同时,遭遇到了理念与

事物的“分离”难题,引发了一般与个别之间的关系问题。亚里士多德试图将自

然哲学与本体论结合起来,以深入缜密的分析推理来消解一般与个别之间的矛

盾。但是因为认识论的缺失和自然科学知识的匮乏等历史性的局限,因而不可能

真正解决问题。由于社会历史方面的种种原因,伦理问题在晚期希腊哲学中成为

主要的研究对象,而理性主义的衰落亦造成了思辨精神的衰微,于是便形成了感

觉主义、怀疑主义乃至神秘主义盛行于世的局面。到此为止,希腊哲学自神秘主

义的宗教神话中脱颖而出,又回到了神秘主义之中去,它已经无法抵挡基督教思

想的挑战,甚至构成了基督教哲学的理论来源。

其实,上述希腊哲学的演变不仅有自然科学和认识论等不够发达的特殊的历

史原因,而且亦有哲学上的普遍原因,这就是哲学中方法与问题之间的矛盾。

一般说来,就西方古典哲学而言,哲学的问题或研究的对象大多是普遍的、

永恒的和无限的东西,例如本原和存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所使用的方法却

不可避免地具有有限性的特征,因为概念、判断、知识或思想不可能没有确定

性。在某种意义上说,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变与哲学方法的演变有密切的关系:谁

找到了方法这把钥匙,谁就掌握了解决哲学问题的关键,但是实际上谁都不可能

从根本上解决方法的问题。因此,西方哲学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着方法问题,而且

越到后来越受到哲学家们的重视,甚至可以说,方法是使现代西方哲学诸流派相

互区别的一个重要原因。

希腊哲学的根本精神就是爱智慧、尚思辨、学以致知的探索精神,正是这种

精神为西方哲学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基本倾向和科学思维方式奠定了基础。但

是,正如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一样,这种科学思维方式既在形成蔚然大观的西

方文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被有些思想家视为造成西方文明之种种弊端

的根源。例如,当 20世纪西方哲学反思自己历史的局限时,许多哲学家把其最

基本的局限性归结为“科学思维方式”,并且将它的滥觞一直追溯到古希腊哲学。

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希腊人虽然崇尚知识崇尚科学,但是他们眼中的科学

知识与后世所理解的科学知识是不同的。以自然观为例,希腊人的自然观是朴素

132辩证的、有机整体的自然观,他们以自然为认识的对象,但却从来没有想到要把

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以主人的身份去役使自然,以征服者的心态去改造自然。

当然,西方哲学的科学思维方式毕竟是从希腊哲学演变而来的,尽管促成其演变

的原因多种多样,不能简单对待。

西方哲学的确以希腊哲学为其发源地,不过它不止这一个源头。在某种意义

上说,西方哲学是希腊哲学与基督教思想相互融合的结果。实际上,在晚期希腊

哲学的时代,基督教哲学就已经登上了哲学的历史舞台,并且逐渐取代了希腊哲

学的地位,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英]莎拉·贝克韦尔-《存在主义咖啡馆》-第十三章 一旦品尝了现象学-在线阅读

    第十三章 一旦品尝了现象学 在本章中,有人离去。 “向前,总是向前!”是存在主义者的呼喊,但海德格尔早已指出,没有人会永远向前。在《存在与时间》中,他把此在描述为在“向死而在”中寻找真实性,也就是说,在对死亡和界限的肯定中寻找真实性。他还着意证明存在本身不会出现在一个永恒、无变化的层面上,而是经由时间和历史显现出来。因此,无论在宇宙层面还是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书籍分录 2025年1月20日
    71
  • [美]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和希腊科学-在线阅读

    第二章亚里士多德和希腊科学 一、历史背景 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诞生在雅典城以北二百公里左右的马其顿城市斯塔吉拉。他父亲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祖父阿敏塔斯的朋友和御医。亚里士多德本人似乎曾经是阿斯克勒庇俄斯医师联合会的成员之一。他在浓郁的医学氛围中长大,就像后来的许多哲学家从小就浸润在神学的环境中一样;他有着一切机会朝科学探索的路途前行,从一开始他即注定…

    书籍分录 2025年1月20日
    68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 天主教哲学-第九章 公元⼗⼀世纪的教会改⾰-在线阅读

    第九章 公元⼗⼀世纪的教会改⾰ ⾃从西罗马帝国灭亡以来,欧洲在公元⼗⼀世纪中⾸次出现了迅 速⽽持久的进步。在加洛林王朝⽂艺复兴时,欧洲曾有过某种进步, 但事实证明这种进步却不是巩固的。公元⼗⼀世纪时的进步是持久的 和多⽅⾯的。这种进步始⾃修道院的改⾰;继⽽扩展到教廷和教会机 构;并于本世纪末期产⽣了⾸批经院哲学家。撒拉森⼈被诺曼⼈逐出 了西西⾥;匈⽛利⼈变为…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102
  • 第四节 自由意志论

    一 意志的悲剧性特征 (一)意志在本原上的悲剧性 叔本华的理念论把悲剧作为一门艺术类型进行考察。对他来说,悲剧是对最高级别理念的表现,是对人的理念及其痛苦的最完美 的表达。但是,叔本华的艺术理论只是其意志哲学的例证,悲剧性更 主要的是指意志本身的特性。 从本原上说,叔本华意志的悲剧性在于意志本质上是一种“无法 停止下来”的创造性的力。如上所述,意志是在向外溢…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日
    282
  • 第一节 费尔巴哈的生平、著作和影响

    1804年,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出身于巴伐利亚的一个学者家庭,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刑法学 家,兄弟也多为大学教授和学者。费尔巴哈在16岁时,就受一位教师 的影响,虔诚信仰基督教,希望日后做一名神职人员。1823年,他开 始在海德堡大学学习神学,老师是黑格尔的学生道布,还有保罗斯。 费尔巴哈十分崇拜道布…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38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