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伟-《西方哲学史》-第一编 古代哲学-引言-在线阅读

在西方哲学史上,古代哲学通常也被称为“古希腊哲学”或“希腊哲学”。它从古代希腊发源,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从时间上看,经历了希腊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罗马共和国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因而有时亦被称为“希腊罗马哲学”。然而,由于所谓的“罗马哲学”不过是希腊哲学的延续,实际上相当于希腊哲学的后期阶段,所以我们一般称之为“希腊哲学”。

古代希腊地域辽阔,除了现在希腊所在的巴尔干半岛南部以外,还包括地中海沿岸小亚细亚半岛的西部即伊奥尼亚地区、意大利南部及爱琴海中的各岛屿和克里特岛等。这片土地之所以成为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的源头,是由她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丰厚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地理位置等综合因素所决定的。

历史上人们通常把希腊文明看做是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兴起的文明形态,史称“希腊古典文化”。然而自从德国商人海因里希·谢里曼1870年开始对特洛伊进行执著的考古发掘以来,尤其是伊文斯对克里特岛的考古发掘,人们发现了克里特—迈锡尼文明,一下子把希腊文明的起源向前推进到了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就使我们掌握了可能连古代的希腊人自己都不知道的历史真相。因为与当时东方文明非常类似的克里特—迈锡尼文明于公元前12世纪时在闯入大陆希腊的多利安人部落的推进下土崩瓦解,希腊文明的历史出现了某种“断层”,以至于后来的希腊人除了神话传说以外,甚至不知道自己还有过如此辉煌的过去。

在那场依次席卷罗斯和迈锡尼的大火中,不只是一个朝代灭亡了,而且是一种王国制度被永远摧毁,一种以王宫为中心的社会生活形态被彻底废除了。这不仅使希腊人没有再像前人以及其他古老文明那样延续中央集权制度,而且相对而言亦使他们比较少地受传统观念的限制和束缚,从而在经过漫长黑暗的“希腊的中世纪”的隔绝和恢复时期之后,为城邦的建立和理性思想的诞生提供了前提。1参见[法]让-皮埃尔·韦尔南:《希腊思想的起源》(《法兰西思想文化丛书》之一),北京,三联书店,1996。

古代希腊虽然统称为希腊,但却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由许多地域较小、相互独立的城邦(polis)所组成的,它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并不很均衡。以希腊文化也是哲学繁荣时期的中心雅典为例,经过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里克利等人的政治改革,雅典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城邦民主制度,城邦的每个自由人都是公民,公共事务由他们选举出来的执政官主持,由全体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以直接民主表决的方式决定城邦的重大事务。这种相对而言比较民主的社会制度使它的公民具有强烈的独立自主性,这就为思想自由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为哲学的生长提供了丰腴的沃土。另外,古代希腊社会实行家庭奴隶制,奴隶承担了全部体力劳动,使得奴隶主们有了闲暇,有了专门从事科学研究、学术思考、文艺创作等精神劳动的必要时间和精力。实际上,西文中的“school”(学校)一词,即导源于古希腊语的“闲暇”(skhole)。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说:“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使古代世界的繁荣,使希腊文化成为可能。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3卷,52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希腊哲学的产生直接得益于丰厚的文化背景,它是不同文明相互交融的产物。希腊地处亚洲、非洲和欧洲的交汇之处,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有条件汲取各大文明的精华,并且较少保守性。荷马的英雄史诗、赫西俄德的神谱故事、巴比伦的算术和天文学知识、埃及的几何学和宗教观念等不同文化的积累,共同构成了肥沃的思想土壤,催生出希腊哲学这朵智慧之花。尤其是影响广泛的希腊神话,不仅奠定了希腊哲学的主题方向,而且为之准备了众多的基本词汇。

在希腊人的哲学思考之中,蕴含着一些基本观念,它们或明或暗地影响着后来人们的思想。首先,哲学思考的出发点是宇宙的合理性,其目的就在于解释和证明这种合理性;其次,宇宙自然既然是合理的,因而也就是有规律、有秩序的;最后,这个合理的、有规律的宇宙是一个整体,所以一定有统一的根据。这些基本观念,通常是哲学思考的自明的前提,它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哲学家的思想并且支配着整个西方古典哲学,只是随着哲学思考的深入和认知视野的拓展,才逐渐受到人们的质疑,并被要求做出进一步的证明。

与其他的或后来的哲学相比,古希腊哲学从总体上看,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爱智慧、尚思辨、重探索是希腊哲学的基本精神。“哲学”这个概念,在希腊语中是 philosophia,即“热爱”(philos)与“智慧”(sophia)的合成词,故其本义为“爱智慧”。在希腊哲人看来,求知是人的天性,作为爱智之人,就是要穷究宇宙来源,探索万物真实,诘问人生目的,在这种不断的探究和追问中获得知识,由此而享受真正的幸福。所以,尽管在希腊哲学那里认识论还很不发达,但是“学以致知”却构成了哲学家们的最高理想,他们大多淡泊功利,不问实用,而是沉醉于形而上的追求,这种精神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哲学和哲学家,以至于构成了西方哲学总体上的基本特征。

第二,探讨 phusis(自然、本性)是希腊哲学的基本内容。希腊人很少有人与自然分离的观念,他们把自然看做“大宇宙”,人则是“小宇宙”,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最初的自然观来源于宗教神话,当人们不再满足于幻想式的方式而要求就自然而认识自然的时候,便开始了哲学的思考。希腊哲学所有的问题几乎都与自然有关。从伊奥尼亚学派的本原学说开始,到新柏拉图主义的神秘太一说告终,整个希腊哲学,主要以对 phusis的探讨为主题。区别只在于,有的哲学家侧重于自然意义上的 phusis;有的哲学家侧重于本性意义上的phusis;而在本性意义上,有的哲学家侧重于自然万物这个大宇宙的本性,有的哲学家侧重于人能否或如何言说与把握大宇宙的知识本性。

第三,朴素直观的辩证性是希腊哲学自然观的基本性质。希腊人的自然观具有必然性、神圣性、有机性和整体性等基本特征,他们从经验观察出发,视自然为神圣的、自我涌现的、活生生的有机整体,试图以知识来说明千变万化、多种多样的自然事物的统一性。希腊人为自己提出的一项任务就是“拯救现象”,亦即为现存的一切自然现象寻找在其背后起支撑作用的根据或理由,使它们的存在和生成得到合理的解释。由于希腊人最初尚未在本质与现象之间做出明确的区分,因而多样性的统一和运动、变化和生成等等被看做是事物的基本特征。

第四,论断上的绝对主义是希腊哲学的基本形态。这里的绝对主义是相对于相对主义和怀疑论而言的,意指绝对地肯定或绝对地否定。整个希腊哲学,虽然出现过克拉底鲁、普罗泰戈拉等人的相对主义和以毕洛为代表的怀疑主义,但基本的形态是绝对主义。由于希腊哲学的重心是phusis,亦即为现象寻找根据,所以,它的论断主要是宇宙论或本体论上的,而不是认识论上的。

第五,哲学与自然科学、哲学与“神学”不分亦是希腊哲学的独特表现。在希腊哲学中,哲学与自然科学本为一体,哲学家也是科学家。在他们那里,自然科学知识不仅是阐明理论的素材,更是理论本身的有机构成部分。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古希腊时代还没有神学,但宗教神话却很流行。哲学家们正是在浓厚的宗教氛围中进行哲学思考的。虽然很多人力图摆脱宗教的束缚(有的也确实摆脱了),但最终并未与之彻底决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哲学家们心目中的神,大多数是思辨神、理性神。

古希腊哲学形成于公元前6世纪,结束于公元6世纪,前后延续了1000多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早期希腊自然哲学、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和晚期希腊哲学。其中晚期希腊哲学的时代,正是基督教文明形成、传播并逐渐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统治地位的时期,因而与中古哲学的一部分在时间上是重合的。为了论述的完整性,我们将与晚期希腊哲学同时的基督教思想放在中古哲学中讨论,在这一编中主要讨论希腊哲学。

  • 1
    参见[法]让-皮埃尔·韦尔南:《希腊思想的起源》(《法兰西思想文化丛书》之一),北京,三联书店,1996。
  •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3卷,52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文聘元-《西方哲学的故事》-故事·思想·问题-在线阅读

    张志扬 文聘元博士是我们外国哲学学科组暨社会伦理思想研究所最年轻的成员。1998 年从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博士学位毕业调到海南大学时,有两点给我很深的印象:一是博士论文做《维也纳学派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同时又写了一本《直面人性——弗洛伊德传》;一是博闻强记,有说不完的故事与数字。我心中暗想,这两样东西他是怎么都喜欢的,或许他感兴趣的是“黑箱”,但要说得像白…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7日
    123
  • 埃斯库罗斯悲剧-《报仇神》-(八)第二合唱歌-在线阅读

    (八)第二合唱歌 歌队 (第一曲首节) 现在新规将会把 一切旧律推翻, 如果这位弑母者 在这场争讼中胜诉。 这样会使所有的人 互相随意地杀戮。 (雅典娜退逸) 使双亲遭受苦难, 被自己的儿女砍杀, 遗风留传后世。 (第一曲次节) 我们是疯狂的女妖, 监督人们的行为 不让人心生怨怒, 要容忍一切恶行。 人们将互相期待帮助, 哭泣亲人的不幸, 沉重的灾难频仍, …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3日
    312
  •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二篇 世界作为意志初论 Part1-在线阅读

    第二篇 世界作为意志初论 意志的客体化 精神的寓所是我们,不是阴曹地府,不是天上星辰:这 两者都是活在我们之中的精神所制作的。 § 17 145 在第一篇里我们只是把表象作为表象,从而也只是在普遍的 形式上加以考察。至于抽象的表象,亦即概念,它只是由于和直 观表象有着相应的关系,它才有一切内蕴和意义,否则 便无价 值、无内容;就这一点说,我们也是按它的内蕴而…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8日
    175
  • 赵林-《天国之门:西方文化精神》-第三章 基督教与西方近现代文化-第二节 宗教信仰的衰颓与科学理性的勃兴-在线阅读

    第二节宗教信仰的衰颓与科学理性的勃兴 一、宗教宽容与理性精神 16 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如同烈焰一般迅速席卷欧洲基督教世界,各种 新教教派不仅在北部欧洲取代了罗马天主教的精神统治和组织统治,而且 还大有向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天主教核心地区扩散的势头。面对着这种日益 严重的威胁,罗马天主教会不得不在对北方世界的宗教改革运动采取抵制 和镇压的同时,开始考虑从自身内部进行…

    书籍分录 2025年3月4日
    59
  • 张志伟-《西方哲学史》-第八章 法国启蒙哲学-在线阅读

    第八章 法国启蒙哲学 正如恩格斯所说,18世纪是“以法国为主角的世纪”①。作为 人类历史上一次“光辉灿烂的黎明”②,法国大革命实践了法国启 蒙思想的基本原则,从而使这个时代以“启蒙的时代”而著称于 世。毫无疑问,18世纪以法国大革命而永载史册,然而如果没有 此前的法国启蒙运动,这场革命的胜利肯定是无法想象的。 由于18世纪的法国思想家们自觉地承担起了反对封建…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30日
    19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