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后记-在线阅读

后 记

本书自从2005年初版以来,已经过去8年多了,其间收到各方面传来的反

馈信息,除有读者指出个别地方的表述不当外,基本都是正面的。我们作为高校

哲学教师,也感到在数年的教学实践中,这本教材还是用得颇为顺手的。然而,

学问无止境,这些年来我们也感到,本书在某些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加完善,更加

符合今天学术发展的趋势。因此,我们根据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建议,对本书从头

至尾重新审视,并作了一些必要的修订。其中在结构上有两处较大的变更,一处

是把“18世纪法国哲学”从单独的一章(第四章)纳入到了第三章“16—18世纪

西欧哲学”中,作为其中的第六节,因此总体看来减少了一章。这样做,主要是

考虑到更加符合标题的含括范围,以及更加贴近那个时代西欧哲学的全貌。原

来的划分则是沿用了国内过去为强调法国哲学作为法国革命的理论准备以及唯

物主义、无神论的特点而使之单独成章的做法,实际上这种做法并不是单纯从学

术上考虑的。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的一套西方哲学丛书,

就将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哲学、16至18世纪西欧各国哲学、18世纪法国哲

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和19世纪俄国哲学分别成卷,反映了

一种当时意识形态上的需要。但从思想史来考虑,18世纪法国哲学不论是从年

代上还是从问题域上,显然是不能从16—18世纪西欧哲学中脱离开来单独考察

的,所以这次做了结构上的调整。

另一处较大的调整是关于黑格尔哲学,原来是将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压

缩为“精神哲学”中“主观精神”的一个环节一带而过,这是按照黑格尔本人的

“哲学百科全书”的体例来安排的,表面看来十分严整,没有破坏黑格尔“逻辑

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的三段式,但实际上还是有问题的。马克思曾指出,

《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而且从20世纪 60年代以

来,国际黑格尔研究越来越重视《精神现象学》的地位,黑格尔自己早年也有把

《精神现象学》作为哲学体系“第一部分”的设想。凡此种种,都使我们觉得有必

要把《精神现象学》作为他的哲学的第一部分来讲述,并且单独加以强调。当

然,实际上这里所详细分析的还只是《精神现象学》上半部分(意识、自我意识和

理性),下半部分(尤其是精神和宗教)则由于在后面“精神哲学”中有系统展开

而忽略了,但毕竟使《精神现象学》在黑格尔哲学中占据了一个几乎可以和《逻

辑学》并肩而立、相互参照的地位,这是符合当今学术发展的大趋势的。

再就是一些细节上的推敲,包括表述上的修改,体例上的一致,以及某些引308

后 记

文的增删。一般来说,我们主张对一个哲学家尽量少引一些外部的评论,以免增

加教材的篇幅,这是与我们最初定下的方针相一致的。为当今大学生和爱好哲

学的年轻读者计,我们一开始就着意要编一本目前国内篇幅最短小精悍的西方

哲学通史,最初的目标定在30万字以内。虽然初版没有完成这一指标,字数接

近35万,但已经是国内最短的了。这次修订尽管某些部分有所增加,但还是想

尽办法控制字数,根据电脑上的显示,可能会与初版相当。曾有同行向我们建

议,是否可以在书后增列一些参考书和思考题。经再三考虑,还是放弃了这种做

法。现在是网络时代,参考书可以上网查询,我们所指定的肯定不如网上的周

全。至于思考题,我们担心会有另一种负面作用,就是把读者的思想限定在自己

预先想好的某些问题上,那就还不如留下空白的好。其实会读书的读者朋友,每

一个人可能都会有自己的思考题,不必强求一致的。当然,字数的考虑也是其中

原因之一。

表述准确、逻辑清晰、行文简洁,这是我们在这次修订中尽可能追求的目标,

但是否做到了这些,还有待于广大读者评说。

最后,我们仍然要对高等教育出版社对本书的重视以及责任编辑在修订本

上付出的心血表示衷心的感谢!另外,还要对那些仔细阅读过本书初版并提供

了宝贵意见的读者致以深切的敬意!

邓晓芒 赵林

2013年12月11日,于武汉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欧里庇得斯悲剧-《特洛伊妇女》-(五)第二场-在线阅读

    (安德洛玛刻偕子乘车上) 歌队长 赫卡柏,你看安德洛玛刻 坐在敌人的车上来了,还带着 赫克托尔的儿子,可爱的阿斯提阿那克斯, 孩子依偎在她有节奏地晃动着的胸口。 赫卡柏 苦命的女人啊,你坐着车子去哪里? 你身边堆放着赫克托尔的铜质武器 和从弗律基亚人尸体上剥下的甲胄, 这些东西将被阿基琉斯的儿子从特洛伊 运回去去挂在佛提亚的神庙里。 安德洛玛刻 (抒情歌第一…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1日
    372
  • 第四节 马勒伯朗士的意志论

     理解西方哲学史的重要方法是分析,即把整体分成部分,这也是 马勒伯朗士著述的方法。当我们沿着他的思路追溯时,可发现我们 所忽略了的内容:马勒伯朗士实际上区分了精神和心灵 这只能 在头脑中把它们分开,是为了述说精神不同途径的方便,尽管实际上 是不可分的。他认为,当笛卡尔说观念的清楚明白时,指的是“精神”, 而不是心灵,因为“我们对自己的心灵并没有清楚…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248
  •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二部分 第二编 附录2-在线阅读

    附录2 人类理性的自然辩证论的终极意图 纯粹理性的诸理念就其自己本身而言决不再有可能是辩证的了,相反,唯 有对它们的单纯误用才必然使得某种欺骗我们的幻相从它们中产生出来;因 为它们是由我们理性的本性向我们提出的任务,而我们思辨的一切权利和要 求的这个至上法庭本身不可能包含本源的欺骗和幻觉。所以它们大概会在我 们理性的自然素质中具有自己良好的合乎目的的使命。但…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30日
    206
  • 文聘元-《现代西方哲学的故事》-第一章 “他就是奇迹”-在线阅读

    第一章“他就是奇迹” 里敕尔说:“多年来,我目睹了如此众多 的后起之秀,还不曾见到一个年轻人像 尼采那样,年纪轻轻就如此成熟……” 然而,尼采,这个天才,他在生命的最后 十二年里竟是个疯子。 正如我在上卷《西方哲学的故事》结尾所言,这一卷我将以 尼采作为全书之始。 尼采是德国人,但他自认为是波兰人,因为根据他的谱系, 他乃是波兰贵族的后裔,尼采为之而深深自豪…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8日
    124
  • 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第二卷 论观念-第十六章 论数-在线阅读

    第十六章 论数 §4.斐 在数方面的观念,是比在广延方面的观念既更精确 又更恰当地彼此区别开的,在广延方面,我们不能和在数方面一样 容易地来观察大小的每一相等和每一超过量,这是因为在空间方 面,我们不能在思想上达到某种确定的最小,在此之外不能再前进 的,如同在数方面的单位那样。 德〔这应该理解为是就整数来说。因为否则就数的广阔范第二卷 论观念 围来说,包括“…

    书籍分录 1天前
    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