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黑格尔哲学体系
威廉·弗利德里希·黑格尔(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年)
出生于一个政府公务员家庭。1788 年进入图宾根神学院学习。1793 年毕
业后,先后在伯尔尼和法兰克福当了七年的家庭教师。1800 年到耶拿,与
谢林共同创办《哲学评论》杂志。次年成为耶拿大学编外讲师,四年之后成
为副教授。1807年出版他的第一部著作《精神现象学》。1808 至1816年,
他在纽伦堡当了八年的中学校长。在此期间完成了《逻辑学》(简称大逻
辑)。1816年,他被聘为海德堡大学教授。1817年,出版《哲学科学全书纲
要》(其中的逻辑学部分简称小逻辑),完成了他的哲学体系。1818年开始
担任柏林大学教授,1821年出版《法哲学原理》。1829年,黑格尔被任命为
柏林大学校长和政府代表,1831年死于霍乱。他的讲稿死后被整理为《哲
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美学讲演录》和《宗教哲学讲演录》出版。
第一节 黑格尔体系的特点
黑格尔建立了历史上最庞大、最全面的哲学体系,这是黑格尔哲学的价
值所在。我们将看到,这一体系对辩证法的否定精神有所限制,体系的建构
也有不少牵强附会之处和生搬硬凑的弊病;即便如此,学习西方哲学史的人
也不能脱离黑格尔的体系来理解他的思想。黑格尔哲学的范畴、命题和论
辩都是为他的体系服务的,离开了体系的框架,它们的意义晦涩含混,甚至
显得荒谬、无意义。黑格尔哲学的特点和优点在于它的整体性。体系的整
体性不但赋予它的组成要素以确定的意义,而且确定了黑格尔在哲学史上
的集大成者的地位。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哲学科学全书纲要》和《哲学史讲演录》等
337 第十九章 黑格尔哲学体系书的前言部分,集中地阐述了他建立哲学体系的动机和依据。他的阐述明
确地表明了他的体系所具有的“采众人之说,成一家之言”的综合性。为了
理解这一特点,我们首先要注意黑格尔对待前人成果的批判性的吸收态度,
看看他是如何在总结前人,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家成果的基础之上,建立他
的哲学体系的。
真理是全体
黑格尔批判了近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优先的原则。他认为考察人的认
识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达到绝对知识或真理目的的手段,但认识论哲学
却把手段当作目的,把认识的工具或方法当作真理本身,放弃了哲学追求真
理和知识的目标。认识论哲学的一个思想根源是“害怕错误”,以为真理在
一方,错误在另一方,于是总要设想一种可以避免和排除错误的方法,以便
能够接近真理。黑格尔说:“所谓害怕错误,实即害怕真理。”他讥讽说,康
德在求知之前先考察知识的能力,犹如迂腐的学究教导的“聪明办法”:“在
没有学会游泳以前,切勿冒险下水。”①
黑格尔说:“真理不是一块铸成了的硬币,可以现成拿过来就用。”②真
理不是对个别事实的简单判断,如说恺撒生于何时,一米等于几尺,等等。
这类确定而又简捷的结论与哲学真理的性质是大不相同的。哲学的真理是
科学,而“哲学如果没有体系,就不能成为科学”③。
黑格尔反对两种貌似对立的真理观:一种是独断论,认为自己已经发现
了终极的真理;另一种是怀疑论和折中主义,认为哲学无真理,有的只是纷
争的意见或意见的总和。这两种立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持守关于真理
与意见的截然对立。黑格尔说:“真理是全体,但全体只是通过自身发展而
达到完满的那种本质。”④他的意思是说,真理是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全过
程,历史上后起的体系要比以前的体系更加高级,它克服了以前体系的缺点
而保留其优点;当它被更新近的哲学体系所推翻时,又以同样的方式保留了
自身的优点,因而成为真理的一个环节。在黑格尔之前,康德以这样的方式
① 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50页。
②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上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25页。
③ 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56页。
④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25 页、12 页。
西方哲学简史|338把经验论和唯理论转变为自己体系的环节,费希特和谢林力图克服康德体
系的缺点,把它作为自己体系的一个构成要素或环节。黑格尔继续进行这
一寻求真理的过程。他承认康德的先验统觉原理正确地说出了一切意识的
本性,但康德把物自体与现象、思维与存在对立起来。黑格尔肯定费希特的
功绩在于从主体的能动作用中引申出逻辑范畴的系统,但认为费希特把非
我说成是自我的设置,这就“引起朴素意识”即唯物主义的抗议。黑格尔
说,费希特哲学不能回应唯物主义的反驳,也没有克服康德的不可知论。他
说:“康德叫做物自体的,费希特便叫做外来的刺激。这外来的刺激是自我
以外的一个抽象体”,即非我;费希特肯定与自我对立的非我表明自我“并
不是真正自由的、自发的活动”。① 黑格尔肯定谢林看到真实的东西或真理
是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同一,认为这是哲学思维唯一正确的出发点:
“那最有意义的、或者从哲学看来唯一有意义的超出费希特哲学的工作,最
后由谢林完成了。”②但他认为,谢林的错误在于不能说明原始的同一如何
分裂为矛盾的对立面,也不能说明如何认识这种抽象的无差别的同一性,最
后只能诉诸非理性的艺术直观和神秘的启示。黑格尔注意吸收康德、费希
特和谢林的成果,建立了集大成的哲学体系。
哲学无前提
在黑格尔看来,真理并不像手枪发射子弹那样一蹴而就,“为了成为真
正的知识,或者说,为了产生科学的因素,产生科学的纯粹概念,最初的知识
必须经历一段艰苦漫长的道路”③。但是,哲学家们都要寻求一个绝对正确
的前提作为出发点,以保证自己体系的真理性。所谓绝对正确的标准有两
种:一是直观的标准,即认为正确的前提是自明的;一是逻辑的标准,即认为
正确的前提具有可以通过逻辑论证的必然性。黑格尔对这些做法都不
满意。
黑格尔独辟蹊径。他说:“哲学上的起点只是就研究哲学的主体的方
便而言的,至于哲学本身却无所谓起点。”这不是说,哲学可以从任何一点
开始,而是说,为了研究方便的目的而设定的起点,必须贯穿于始终;起点不
① 黑格尔:《小逻辑》,151页。
②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340页。
③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17 页。
339第十九章 黑格尔哲学体系应仅仅是起点,它也是终点。黑格尔对此有一段精彩的论述。他说:
哲学是独立自为的,因而自己创造自己的对象,自己提供自己的对
象。而且哲学开端所采取的直接的观点,必须在哲学体系的发挥的过
程里,转变成为终点,亦即成为最后的结论。当哲学达到这个终点时,
也就是哲学重新达到其起点而回归到它自身之时。这样一来,哲学就
俨然是一个自己返回到自己的圆圈,因而哲学便没有与别的科学同样
意义的起点。①
在这段话里,黑格尔把哲学思维的自由(“自己创造自己的对象”)、哲
学前提的直观性(“哲学开端所采取的直接的观点”)以及逻辑论证的必然
性都结合起来。黑格尔形象地把逻辑论证的过程比喻为圆圈。当起点经过
这样的过程而达到终点时,它不只是简单地返回自身,而是极大地丰富了自
身的内容。如果说,传统的形式逻辑的证明是直线式的推理,那么,黑格尔
的逻辑学体系就是范畴的圆圈式运动。这个体系的真理性不依赖于起点,
它存在于从起点到终点发展的全过程。这是一个由贫乏到丰富、由低级到
高级、由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过程。哲学体系通过这样的动态过程被显现、描
述和证明。当哲学体系达到了它的最终结论,它也就最终证明了自身的绝
对真理。
否定辩证法
黑格尔的逻辑是辩证法。德国古典哲学家对辩证法的使用经历了一个
从否定到肯定的过程。康德在其先验辩证论中把二律背反看做先验幻相的
表现。黑格尔高度评价了康德关于理性不可避免地引起矛盾的看法,认为
这一观点恢复了辩证法的权威;但他又批判说,康德解决矛盾的方法是肤浅
的,把矛盾看做世界的本质所不应有的污点是一种“温情主义”;而且认为
矛盾只有四个,这未免太少,“因为什么东西都有矛盾”②。费希特和谢林承
认思维和现实的矛盾,把辩证法运用于自然和意识的发展,但他们没有摆脱
形式主义,这就剥夺了辩证法形式的“生命和灵魂”,使之成为“无生命的图
式”③。黑格尔认为,辩证法作为唯一的、真正的科学方法不是外在形式,而
①《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385 页。
②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贺麟、王太庆译,第四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279页。
③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36 页。
西方哲学简史|340是事物固有的矛盾。他说:矛盾是“推动整个世界的原则”,“是一种普遍而
无法抵抗的力量,在这个大力面前,无论表面上如何稳固坚定的事物,没有
一个能够坚持不动”①。
黑格尔从费希特那里接受了辩证逻辑的三段式的形式,即正题、反题
合题的形式。他的高明之处在于看到,无论哪一种形式都是对前一形式的
否定:反题是对正题的否定,合题是对反题的否定;而当合题表现为正题时,
它立即又会被更高一级的反题所否定,如此螺旋式地上升,直至达到终极目
标。在此意义上,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否定辩证法,否定的原则是辩证法的轴
心,正反合的三段式不过是否定原则的表面形式罢了。黑格尔曾明确地说:
“否定的东西构成了真正辩证法的东西”;但辩证法的否定不是单纯的否
定,而是获得具体规定性的“扬弃”(Aufheben)。扬弃否定前一阶段的消极
因素,同时保留其积极因素,因而是推动事物向新的、更高的阶段发展的转
折点。辩证法“从对立面的统一中去把握对立面,或者说,在否定的东西中
去把握肯定的东西”②,“这个方法本身就是对象的内在原则和灵魂”③。
实体就是主体
斯宾诺莎把实体作为唯一的、无限的存在和思维的整体,费希特把绝对
自我当作本原的活动。黑格尔把斯宾诺莎的无限实体与费希特的能动的自
我统一起来,用“实体就是主体”的命题阐发了辩证法和本体论的统一。他
说:“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
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④黑格尔认为实体不是现成的、被给予的存
在,也不是永恒不变的本质;而是辩证运动的主体,它的存在在于能动的活
动,在辩证发展过程中实现自身,完善自身;意识和世界的一切都是这个唯
一、无限实体的自我展开。
同斯宾诺莎一样,黑格尔也把实体称为上帝,把绝对精神等同于上帝。
他认为,实体只有经历了克服对立面矛盾的全过程,把所有环节都包含于自
身,才成为绝对的整体。在此意义上,上帝的活动和生活不是“自己爱自己
① 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267 页、190 页。
② 黑格尔:《逻辑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66年,51 页。
③ 黑格尔:《逻辑学》,下卷,商务印书馆,1966年,537 页。
④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10页。
341| 第十九章 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游戏”,而是充满着“否定物的严肃、痛苦、容忍和劳作”。从亚里士多德
开始,“主体”(Subjekt)也有“主词”的意思,针对把“上帝”作为最高本体的
神学一形而上学传统,他批评说:“人们从上帝这个词开始。但这个词就其
本身来说只是一个毫无意义的声音,一个空洞的名词。只有宾词说出上帝
究竟是什么之后,这个声音或名词才有内容和意义;空洞的开端只在达到这
个终点时,才是一个现实的知识。”这就是说,“上帝存在”不是一个孤立的
判断,而是辩证推理的过程,只有把所有完善的概念都统一在“上帝”的主
词之中,如说“上帝是永恒,上帝是世界的道德秩序,或上帝是爱等等”,才
能达到关于上帝即实体的绝对知识。①
辩证法、历史和认识论的统一
传统哲学在理论与实践、科学与道德、自然与社会、真理与历史之间设
置了不少隔阂,康德关于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的区分是这一传统的延续。
与之相反,谢林做出了意识历史与自然历史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的猜测,试
图把这两个被分割开的领域结合在一起。在这一方面,黑格尔继承并彻底
贯彻了谢林的做法,把本体论、认识论、自然哲学、道德哲学、艺术哲学、历史
哲学和宗教哲学等各门学科结合成一以贯之的体系。辩证法是贯穿在所有
这些领域的原则、规律和过程。绝对精神的辩证运动构成了本体论,这是黑
格尔的《逻辑学》研究的内容。绝对精神的辩证运动在意识内的显现是他
的《精神现象学》的内容。绝对精神在自然界的异化是他的《自然哲学》的
内容,它在社会意识诸形态的运动是法哲学和历史哲学研究的历史过程,而
绝对精神在人的精神领域的显现则分别是美学、宗教哲学和哲学史的研究
对象。
意识、辩证法和历史发展相一致的原则是黑格尔哲学最重要的成果之
一。从原则上说,辩证法的某一范畴或环节与自然、社会和个人意识的一个
阶段或形态相对应,没有辩证联系的历史和没有历史发展的逻辑范畴都是
意识所不可理解的,不能成为知识的对象和内容。辩证法范畴螺旋式上升
与历史曲折前进和人的认识逐步深化的方向是一致的,无论是范畴,还是历
史阶段和认识形式,后来的总比以前的更加丰富和真实。虽然黑格尔的法
哲学和历史哲学结束于普鲁士王国,哲学史结束于他自己的哲学观,但他并
①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11 页、13—14页。
西方哲学简史 342没有声称历史和真理终结于此。黑格尔体系与辩证法的矛盾是暗含的,而
不是明显的。
我们对黑格尔哲学的解释将遵循黑格尔本人叙述他的体系时的顺序,
按这样三个部分进行:
一、精神现象学:说明绝对精神是如何在人的意识中显现的。
二、逻辑学:说明绝对精神的范畴是如何运动的。
三、应用逻辑学,包括:
1.自然哲学:说明绝对精神如何被异化为自然的运动;
2.精神哲学:说明绝对精神是如何在人类社会和精神领域中显现
运动的。
第二节 精神现象学
如前所述,黑格尔的逻辑学体系开始于绝对精神,但他首先必须回答,
我是如何认识到绝对精神的存在的?换而言之,关于绝对精神的知识是如
何发生的?黑格尔的第一部著作《精神现象学》回答了这个问题。《精神现
象学》原本的副标题是“意识的经验的科学”,黑格尔认为只有从知识起源
和发展来论证绝对知识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绝对精神才不至于成为无源之
水、无本之木。他从自我意识阶段开始,用世界历史的视野阐述意识发展和
知识发生过程。他在最后完稿时把书的副标题改为“精神现象的科学”,并
强调哲学的教化功能、文化背景和时代精神。这当然不能表明他放弃了探
讨意识经验的初衷,而说明他对意识、辩证法和历史的一致性有了更深刻的
认识。他的基本立场是:因为我们在历史中创造了、改造了和理解了我们所
生活的世界,我们才有可能全面认识意识的诸形态,最终获得绝对知识。他
突破了近代认识论只研究个人意识的局限性,把劳动、实践、历史、伦理、道
德、宗教等意识形态引入知识发展过程,认为只有在辩证法基础上阐述个人
的经验意识发生和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致性,才能说明“一般的科学或知识
的这个形成过程”①。在此意义上,《精神现象学》堪称为黑格尔体系的起源
和萌芽。
该书就是要通过追索呈现在意识中的一系列经验形态,展示“意识自
①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17页。
343| 第十九章 黑格尔哲学体系身向科学发展的一篇详细的形成史”①,经历了意识、自我意识、理性、精神
等阶段,最后到达绝对知识。每一个阶段又包含一些发展环节。下面对这
些阶段和主要环节做一简要介绍。
意 识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开始于最简单直接的感性认识——自我对个
别感觉对象的意谓。一个人甚至不能用概念表达他的意谓,只能用简单语
言表达出它是“这个”、在“这里”和“这时”等关于感性对象在某时某处的
存在。他把这样的认识称为感性确定性。感性确定性因人、因时、因地而
变,“我”和“这个”、“这时”、“这里”本身是空洞的、抽象的共相。凡能够
用概念表达都不是感性的意谓了,于是意识扬弃感性确定性,在知觉中寻求
事物的真理。
知觉的特点是用一个“事物”的概念来把握个别事物。但把事物看作
可感性质的集合,不可避免地会涉及意识与对象、一与多、属性与本质、真理
与错觉、自在之物与为他之物的矛盾,不可避免地指向事物的内在本质。
知性把事物的本质归结为“实体”和“力”,把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归结
为“力的交互作用”。力学只知道机械力,于是产生规律的概括与实际运动
的物体的分离和矛盾;哲学的知性进一步设置了一个现象之外、不可知的
“超感官的世界”。为了克服知性的矛盾,需要把“超感官的世界”的颠倒再
颠倒过来。这意味着,用活生生的无限运动的生命力代替有限的机械力,生
命形态的无限分裂和循环是“世界的灵魂、普遍的血脉,它弥漫于一切事物
中”②。由此,意识进入了生命世界。
自我意识
生命是自我在本能的欲望中追求自身满足,这是初步的自我意识;当
一个自我承认欲望对象也是与自身相等同的自我,自我意识就成为类意
识。黑格尔说:“我就是我们,而我们就是我。意识在自我意识里,亦即
在精神的概念里,才第一次找到它的转折点……进入到现在世界的精神
①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55页。
② 同上书,110页。
西方哲学简史|344的光天化日。”①近代哲学家从认识论角度阐述自我意识,费希特把“冲
动”作为实践自我的内驱力,黑格尔从相互承认的欲望出发,阐述自我意
识的生命本质和社会存在,这在哲学史上是一大突破,使他能够在世界历
史中展开自我意识从自在的“主奴关系”到自为的“自由意识”和分裂的
“苦恼意识”的发展。
相互承认的欲望是类意识,但一个自我不可能普遍地获得其他自我的
承认,要求承认的欲望于是成为生命个体之间的生死斗争。生死斗争的结
果是胜利一方成为主人,失败一方成为奴隶。主人是为得到普遍承认而冒
险献身的自主意识,奴隶意识是苟活求生的依赖意识。主人只有被奴隶所
承认才有自主意识,而奴隶的依赖意识在于顺从主人的意志。然而,这两种
意识的地位却在劳动中发生转化,奴隶用劳动来克服对主人的惧怕和对自
然的依赖。奴隶加工和陶冶自然对象,在劳动产品上看到自己的独立意识,
通过劳动获得在战场上失去的东西:意识到自身的自主性。主奴关系是精
神现象学的精彩篇章,是运用辩证法的典范。黑格尔用思辨的语言说明了
阶级的起源、劳动的异化及其价值、劳动创造历史和造就人的过程等具体道
理,说明了不平等的人际关系是如何趋于平等和自由的。
主奴关系在自我意识中的解体,使得主人和奴隶在思想的王国中寻求
自由。斯多亚主义和怀疑主义分别是这种最初的自由意识的范例,但产生
出现实与思想、行为与语词以及思想内部的深刻矛盾。当同一个思想主体
内部发生分裂,就产生了苦恼意识。
苦恼意识是宗教意识。黑格尔用彼岸世界的个体与彼岸世界的本质之
间的矛盾,说明犹太教、早期基督教和中世纪的自我意识。在矛盾的第一个
阶段,人们为了彼岸世界而牺牲现世的自由和利益,但是永远也不能达到彼
岸世界。在第二阶段,普遍的本质在耶稣基督身上变成个别的形态,于是出
现了基督教的“三位一体”上帝,但耶稣升天后,上帝个别、不变的形态在现
实中消失了。他说:“苦恼意识是痛苦,这痛苦可以用这样一句冷酷的话来
表达,即上帝已经死了。”②在矛盾的第三阶段,宗教意识由对彼岸的内在体
验发展到对彼岸世界恩赐的享受,最后过渡到对恩赐的感恩。
①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122 页。
② 同上书,231页、149 页。
345| 第十九章 黑格尔哲学体系理 性
黑格尔提出,理性是意识和自我意识的统一,意识“第一次发现世界是
它自己的现实世界”①。这一阶段相当于近代理性主义,经历了观察理性、
行动理性和立法理性三个阶段。
黑格尔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依次考察了理性对自然的观察、对自我意
识自身的观察,以及对自我意识和身体关系的观察。他对近代物理学、化学
和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当时流行的逻辑学和心理学等思维科学,乃
至面相学和骨相学,都进行了批判性评论。当观察理性在骨相学那里发展
到糟糕透顶的时候,就发生一个转折,要通过行动来实现自我意识,由此过
渡到行动理性。
行动理性相当于近代个人主义风尚或伦常世界。个人生活的转变开始
于追求快乐和官能满足,发展到泛道德主义的空洞。个人主义的更高形式
是从社会争斗中抽身出来,按照个人兴趣工作。个人工作创造要求对工作
产品进行社会鉴赏和评价,于是产生立法理性。
立法理性按照某些社会集团和行业的常识来制订法律,它本身需要
“审核法律的理性”。但审核的理性仅仅对法律进行形式逻辑前后一贯性
的审核,这种审核总有一个未经审核的前提,因而只是一种空洞的形式。审
核法律的局限性暴露了它和精神的矛盾。精神不仅仅是一种社会习俗、秩
序或法律,而且是伦理实体。
精 神
黑格尔所阐述的“精神”是“在时间里外在化了的精神”②。他外在于
历史中的精神分为伦理、教化和道德三阶段。
伦理实体阶段相当于希腊罗马社会。希腊城邦的伦理精神是家庭和城
邦并存的两个共体。但是,希腊城邦伦理生活是悲剧的命运,只要有伦理行
动,就有冲突;只要有冲突,就会有过错。黑格尔区分了两种过失:一是明知
故犯的过失,以安提戈涅为代表,这是不惜承受痛苦的伦理意境;二是无知
的过失,以俄狄浦斯为代表,这是一种悲怆的情愫。在普遍过错和命运的支
①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155页。
② 同上书,274 页。
西方哲学简史 346配下,希腊城邦解体,过渡到罗马法权状态。在罗马法面前,所有公民都是
平等的,但这只是抽象的、形式的平等,个人变成了一个个互相隔绝的原子。
但罗马皇帝是罗马法的例外,他是和所有个体对立的孤独的人,几乎与上帝
相等同。这既不合法,也无实效,于是被否定。古代伦理实体分裂成两个世
界:教化王国和信仰王国。
教化王国指基督教世俗化过程,从早期的宗教和道德团体异化为支配
权力和财富的统治者。从早期教会服务和建议的言语,发展到臣属的阿谀,
乃至路易十四的“朕即国家”,无不反映时代的善恶观念随着权力和财产的
异化而变化。异化发展到极端,分裂的语言解构了高贵和卑贱之分。他用
狄德罗《拉摩的侄子》为例,说明反讽的语言如何把高贵变成卑贱、卑贱变
成高贵。
教化阶段的“信仰”是指德国新教,“纯粹识见”指新教改革产生的理性
主义精神。新教精神和哲学是启蒙运动的准备,当启蒙把信仰中分散的识
见因素联系起来时,就用识见的否定性原则发起反对信仰的“战鼓喧天兵
戎相见的暴力斗争”。启蒙把识见的主观性原则转变为绝对的自由,把识
见的纯粹性下降为世俗的功利原则。因而,“两个世界得到和解,天地相交
接,天国降入人世”①,法国大革命爆发了。黑格尔把法国大革命的精神归
结为绝对自由和恐怖。在“普遍意志”(或“公意”)的名义下,它“所能做的
唯一事业和行动就是死亡,而且是没有任何内容、没有任何实质的死亡”②。
这种毁灭性的普遍意志转化为它的反面,变成道德的纯粹意志,启蒙时代于
是发展到道德阶段。
黑格尔所说的道德阶段指康德、费希特、谢林的哲学和德国浪漫主义精
神。他把康德哲学体系归结为“道德世界观”,认为其中的道德意识和现实
世界充满矛盾:纯粹义务没有现实性,现实世界中没有道德意识。纯粹义务
的完成被推到是“永远达不到的”无限;“道德世界观”被颠倒为“伪善”和
道德行为的不可能,精神“怀着厌恶逃回自身来了。它是纯粹的良心”③。
黑格尔认为,费希特的自我和行动相统一的良心与谢林、歌德等人的浪
漫主义的“优美灵魂”,虽然克服了康德道德世界观的颠倒,但也有自身缺
①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113—114页。
② 同上书,119 页。
③ 同上书,146 页。
347| 第十九章 黑格尔哲学体系陷和矛盾。良心自我确信是任意、偶然的,不能对不同环境中的对立信念进
行决疑。“优美灵魂”可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崇拜“道德天才”,把爱情、创
造、自由等价值纯粹化、神圣化;二是对他人施行“道德判断”,用行为的自
私动机否定任何道德行动。黑格尔阐述的德国哲学发展方向最后指向“宽
恕与和解”,用宗教术语说,思维怎样回到神?这个问题留待宗教精神来
解决。
宗教和绝对知识
黑格尔把宗教精神看作从自然宗教、艺术宗教到天启宗教的发展过程,
相当于东方古代宗教、希腊罗马宗教和基督教三个阶段。天启宗教是神圣
本质的自我显示,首先显示在耶稣的历史中,接着显示在宗教社团的祈祷仪
式里,最后显示在德国哲学家们的辩证神学中,但辩证神学中仍然存在善与
恶、思想与表象的矛盾,没有达到精神的和解,还必须继续发展到绝对知识。
黑格尔达到的精神和解,是指作为意识的实体和作为自我的主体达到
统一。“正是这个结合结束了精神的诸形态的系列;因为在这个结合中精
神达到了自我认识。”①绝对知识把此前一切意识形态环节中早已出现的概
念,以概念本身的纯粹形式坚持下去,为纯粹的科学即逻辑学提供了确实可
靠的纯范畴。
第三节 逻辑学体系
黑格尔在《逻辑学》中说:“精神现象学不是别的,正是纯科学概念的演
绎。”②就人的认识顺序说,精神现象学通过描述意识发生史和世界历史的
发展过程,证明逻辑范畴的真实的、必然的存在。就世界和思想的存在和本
质而言,逻辑学是它们的逻辑前提和具体内涵。他认为他的逻辑学是本体
论,“因此逻辑学便与形而上学合流了。形而上学是研究思想所把握住的
事物的科学,而思想是能够表达事物的本质性的”③。用神学的语言说,逻
辑学作为纯粹理性的体系,“展示出永恒本质中的上帝在创造自然和一个
①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266 页。
② 黑格尔:《逻辑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30 页。
③ 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79 页。
西方哲学简史 348有限精神以前是怎样的”①。
存 在 论
黑格尔的存在论范畴的推演是“过渡”。过渡的特点是通过亦此亦彼
的“中介”范畴,把两个非此即彼直接对立的范畴统一起来。存在论亦即逻
辑学的第一个范畴是“纯存在”(Sein)。“纯存在”或“纯有”是没有任何规
定性的最抽象、最空洞的概念,直接等同于“无”或“非存在”。通过“变易”
的中介,“有”与“无”相互转化,在生成和消失的运动中过渡到“定在”(Da
sein)的范畴。
“定在”有“质”和“量”两方面的规定性。“质”直接规定“某物”的存
在,而“量”是与其存在漠不相关的外在规定性,通过“尺度”为中介,达到了
“质”和“量”相互转变的统一。在阐发这三个范畴之间的辩证关系时,他批
判了把事物变化看作量的增加或减少的形而上学观点,认为量变是“渐进
的过程”,“尺度”是“度量交错线”,量变超过了这个界线就会发生质变,质
变是“渐进过程的中断”,即“飞跃”。而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消灭是
“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据此,他批判了长期流行的“自然界中是没有飞跃
的”的教条。②
本 质 论
本质论的范畴不直接显露于外,而是通过相互作用而间接地表现出来,
黑格尔称之为“反思”(Reflexion)。这个词原指光线的反射或折射,他认为
本质论的范畴总是成双成对地出现,既相互对立、又在对方映现自身。
黑格尔认为,“本质”最初只在内部反映自身,分为“同一”、“差异”、
“矛盾”三个环节。“同一”不是抽象的、形式的同一,而是包含着“差异”的
“具体的同一”。外在的、杂多的“差异”与内在“同一”相互反思,不仅同中
有异,而且异中有同。而本质的差异就是“对立”。在“对立”中,双方相互
对立、否定和排斥;同时又相互依存、互相包含,这种关系就是“矛盾”,它是
对立双方的扬弃。“扬弃”有“取消或舍弃”和“保持或保存”的“双重意
义”。矛盾的双方被扬弃的结果产生“根据”,“根据既包含同一又包含差别
① 黑格尔:《逻辑学》,上卷,31页。
② 同上书,404 页。
349第十九章 黑格尔哲学体系在自身内作为被扬弃了东西,并把它们降低为单纯观念性的环节。”①
黑格尔在“本质自身”中揭露了同一、差异、对立、矛盾和统一等范畴的
辩证关系。他主张矛盾是更深刻、更能反映本质的范畴,认为“矛盾则是一
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为自身具有矛盾,它才会运动,才具有动
力和活动”②。
从“根据”出发,黑格尔转入本质论的第二阶段“现象”。他认为,“现
象”是扬弃了的内在“本质”,把本质表现于外,而本质在现象之中。休谟片
面地把现象看作唯一真实的,而康德认为现象之外还有一个抽象的本质,两
者都是割裂了本质与现象的“坏的”形而上学。
黑格尔认为,现象与本质的统一就是“现实”。“现实”因为具备了存在
的必然性,因此也叫做“绝对”。这里所说的“绝对”还不是逻辑学的最高阶
段,而是相当于斯宾诺莎的缺乏能动性的实体。他在“现实本身”中讨论了
“可能性”、“偶然性”和“必然性”,在“绝对的关系”中讨论了“实体与偶
性”、“因果关系”和“相互作用”。他认为,本质论的范畴属于“必然性的王
国”,在最后一个范畴的“相互作用”中,一方既是作用又是反作用,既是对
方又是自身,已经接近“概念”的门槛。只有“概念”才是“自由的王国”。
概 念 论
黑格尔认为,概念是自在与自为的统一。概念论范畴的推演是“发
展”。发展是从“潜在”到“现实”的过程。存在和本质中的概念自身有无限
丰富的内容,但这些内容开始是潜在的东西,是发展把潜在的内容实现出
来,达到最高级的概念——理念。概念论范畴的发展经过了“主观性”、“客
观性”和“理念”三阶段。
在“主观性”阶段,黑格尔对形式逻辑进行了全盘改造,阐述了辩证逻
辑的“概念”、“判断”和“推论”。他认为,真实的概念是“具体概念”,而不
是“抽象概念”。具体概念是一般和个别的统一,离开了个别的苹果、葡萄
等,就没有一般的“水果”。概念自身因为是具体的,因而是能动的,概念通
过判断和推理把潜在于自身的三个环节——普遍性、特殊性、个别性的区别
和统一都实现出来,概念于是从主观性阶段发展到客观性阶段。客观性概
① 黑格尔:《小逻辑》,258 页。
② 黑格尔:《逻辑学》,下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66 页。
西方哲学简史 350念是客体,经历了从“机械性”到“化学性”,再到两者统一的“目的性”的发
展,而合目的、活动的客体是“理念”即“真理”。
他认为,“理念”阶段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包括“生命”、“认识的
理念”和“绝对理念”三个范畴。“生命”是直接形式的理念,只有把“生命”
纳入辩证法的范畴,才谈得上认识。“认识”包括“理论理念”与“实践理
念”,认识的目的是扬弃两者的片面性,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真理。
“绝对理念”是“理论理念”与“实践理念”的完全统一形式,也是全部
逻辑范畴运动的最后阶段和总结。它以扬弃的方式把所有范畴包含于自
身,是“绝对和全部的真理”。但“绝对理念”的意义并不在于结果,而在于
全体的运动。他说:“构成理念的内容和意义的,乃是整个展开的过程。”①
黑格尔的“绝对理念”作为辩证法运动的顶点和最高范畴,扬弃了一切矛
盾,一切对立面统一在其中。它再也不能作为纯范畴而继续发展了,于是绝
对精神就超出纯思想的领域,转化为同自身相反的自然界。
第四节 应用逻辑学
黑格尔说:“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似乎就是应用的逻辑学。”②“应用”
并不是把逻辑范畴简单地套用在自然界、人的意识和社会,而是具体描述、
分析和揭示绝对精神在纯范畴以外领域辩证的、历史的运动。如果说逻辑
学描述的是绝对精神的逻辑结构,自然哲学描述的是绝对精神异化在自然
过程中,那么精神哲学则描述了绝对精神在人类的最终实现。
自然哲学
黑格尔说:“自然界是自我异化的精神。”③“异化”(Entfremdung)是辩
证法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意思不仅指背弃自身,转变为异己的东西;更重
要的是指必然地在与自身不同的领域发展;发展的必然性也是异化的应有
之义。自然界是绝对精神必然要经历的领域,不经过自然界的发展过程,绝
对精神就没有外在的丰富多彩的形态,就不能最终成为真正自由的精神。
① 黑格尔:《小逻辑》,421 页、423 页。
② 同上书,83 页。
③ 黑格尔:《自然哲学》,梁志学、薛华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21页。
351| 第十九章 黑格尔哲学体系也正是因为自然界始终贯穿着精神的运动,它才不是偶然性和杂乱无章事
物的堆砌。自然界是一个活生生的系统,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辩证发展。
黑格尔的自然哲学分机械论、物理论和有机论三部分,它们分别与逻辑学的
“客观概念”的三个环节——机械性、化学性和目的性相对应,也可以说是
客观概念的应用。
自然哲学是黑格尔体系中遭到非议和批评最多的一部分。虽然黑格尔
认识到自然哲学要以自然科学为基础,虽然他的学说不乏对自然科学材料
的合理总结,但是,他的许多论断与当时和以后的科学理论相违背。比如,
他关于光的本性的阐述基本上沿袭了歌德的颜色学,而把牛顿的光学鄙薄
为“粗野的反思方式”。再如,他企图恢复古代的四元素说,用它说明化学
的和气象的现象。黑格尔自然哲学的缺陷,固然与德国当时科学发展水平
比较落后的状况有关,但主要是他用固定的正反合模式去裁剪自然科学的
材料的削足适履的做法所致。他使用绝对唯心论的思辨语言为自然现象下
定义,结果不但是主观臆造,而且是荒谬可笑的。比如,他说:“声音是观念
的东西在它物的暴力下发出的控诉,但同样也是对这种暴力的胜利”;又如
“元素的抽象普遍观念性永远是在颜色中实现的个体化”,①如此等等,在
《自然哲学》中比比皆是。这些武断的思辨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反感。
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之所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被瓦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是它在科学界名声扫地。后来很多科学家之所以如此厌恶形而上学,也与
他们对黑格尔自然哲学的不佳印象有关。
纵然有这样和那样的缺陷,黑格尔的自然哲学毕竟是历史上对自然科
学进行的一次最为系统的总结。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是一个关于自
然的辩证法体系,是后世的自然辩证法的直接来源。
精神哲学
与纯概念相比,扬弃了外在化形式的精神的特点是自由。所谓自由是
指“能够在否定中肯定地保住自己并成为自身同一”②。黑格尔的意思是,
精神在与自然的对立中取得自由,与人类精神同一。精神扬弃了自然,进入
人类精神领域,这也就是返回了自身。精神取得自由也是一个辩证的发展;
① 黑格尔:《自然哲学》,商务印书馆,1980年,282 页、189 页、298 页。
②《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439 页。
西方哲学简史 352首先,它通过认识自身而自由,这是主观精神;其次,它通过创造世界而自
由,这是客观精神;最后,它在自在自为的存在和自我创造的统一性中实现
自由,这是绝对精神。
主观精神是人的意识中认识自身的活动,分为“灵魂”、“意识”和“自我
规定着的精神”三个发展阶段,最后结果是“自由意志”的形成。
“客观精神”是以自由意志为前提的普遍精神,也就是人类精神所创造
的社会、国家、政治法律制度、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
对《哲学科学全书纲要》中“客观精神”部分作了更为详尽、更有系统的阐述。
“绝对精神”,分为“艺术”、“宗教”和“哲学”三个阶段。三者都以“绝
对精神”的无限性作为对象,所不同的是它们把握“绝对”的方式。“艺术”
在直接性中把握“绝对”,以感性形象化的方式呈现真理,因而是对绝对精
神的具体的直观。“宗教”以表象的方式把握真理,在人与上帝的关系中呈
现“绝对”。“哲学”是“艺术”与“宗教”的统一,哲学以概念的方式把握真
理,完全达到了绝对精神的自由和真理。黑格尔的《美学》、《宗教哲学讲演
录》和《哲学史讲演录》分别对《哲学科学全书纲要》中绝对精神的三个阶段
作了更为详尽、更有系统的阐述。
法 哲 学
法哲学是德国古典社会政治哲学的主要形式。黑格尔认为法权理念的
现实化就是自由意志,“任何定在,只要是自由意志的定在,就叫做法”①。
《法哲学原理》把法权分为抽象法、道德和伦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一
种法权,反映在不同的阶段实现人的自由意志,而且后一阶段比前一阶段更
加具体和真实。抽象法阶段只有抽象的形式的自由,道德阶段发展为主观
的自由,伦理阶段是前两个阶段的统一,意志自由达到充分具体的实现。
抽象法作为自由意志的直接体现,体现人际关系的一般形式,它的命令
是:“成为一个人,并尊重他人为人”,以及“不得侵害人格”的禁令。“所有
权”直接体现了人对物的自由,尊重他人就是承认他对财产的占有,不侵害
人格就是不侵害财产权。“契约”是人转让所有权的自由或权利。由于在
对所有物的占有、使用和转让中,出现了特殊意志对共同意志的违背,于是
出现了欺诈、犯罪等“不法”,需要通过报复和刑罚来恢复正义。刑罚的目
①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79年,36页。
353 第十九章 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是为了保证所有权,即使对罪犯也要尊重他的人格,包括他的辩护权和生
命权。
道德是自由意志在内心的实现,而不是像康德所说的完全与外部行为
无关的抽象的“自律”。因此,道德也是一种法,即主观意志的法,分为故
意、意图和良心三个层次。一个人的行为只有是故意的,才能负有道德责
任,如果是完全无意做出来的,则可以不负责任。如果对自己行为的后果已
经预见到了,还是要做这件事并愿意为它负责,那就是有“意图”。道德是
动机(“意图”)和效果(“福利”)的统一。黑格尔既批判以纯洁动机来为罪
恶辩护的做法,也批判以对动机的揣测来“鄙视和贬低一切伟大事业和伟
大人物”①的做法,还批判把良心作为任意曲解善恶的“在我们时代邪恶猖
獗泛滥的形式”②。真实的良心达到主观和客观、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从而进入伦理阶段。
黑格尔所说的伦理(Sittlichkeit)是自由权利和道德意识相统一的社会
实体,表现为保障社会成员自由的习俗、法律和政体。伦理分家庭、市民社
会和国家三个层次。
黑格尔认为,家庭是直接的、自然的伦理。家庭的基础是婚姻,男女两
性之爱是“精神的统一”。家庭作为一个人格,具有占有财产和延续的实在
性;家庭作为繁衍和教育子女的社会单元,决定了子女在社会中的独立人
格。当家庭培养的独立人格成为公民,伦理进入市民社会。他认为,市民社
会中的人丧失了家庭之爱,其社会道德是诚信和“天职”或职业道德。市民
社会通过自下而上形成的社会组织而进入国家。国家是客观精神的最高体
现,“国家是伦理理念的现实”,“国家是在地上的精神”,是“神自身在地上
的行进”。③
不过,黑格尔对国家的神化是有前提的。他承认现代国家与市民社会
相分离,国家存在的前提是这样一个二律背反:国家通过君主的“经验单一
性”表现出来,而市民社会通过人民的“经验普遍性”表现出来。二律背反
在现实中造成了专制君主与人民的对立,需要君主立宪制把这两个极端联
系起来。他把“三权分立”制度改造为君主的决断权(单一性)、政府的行政
①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127 页。
② 同上书,139 页、143 页、146页。
③ 同上书,253 页、259 页。
西方哲学简史 354权(特殊性)和等级会议(普遍性)组成的立法权的统一。黑格尔认为,君主
权是“君主立宪制的顶峰和起点”①,政府和等级会议是君主权的两个部分。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的序言中说:“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
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②这句话被人们看作是他为专制辩
护的证据。其实,他的本意是为中间的温和政治主张辩护,他认为革命或专
制的极端主张都仅仅从情绪和主观想法出发,既不合理,也无现实性。
历史哲学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从国际关系和战争的角度看待世界历史。
他认为偶然的战争胜负不足以决定一个民族的强盛和衰亡,各民族精神才
是决定世界历史的“世界法庭”。③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认为,世界历史的精神依次从自由意识水平较低
的国家转移到水平较高的国家。“东方从古到今知道只有‘一个’是自由
的;希腊罗马世界知道‘有些’是自由的;日耳曼世界知道‘全体’是自由
的。”④历史的目的是自由的理性,以历史人物为手段。黑格尔把人的“主观
方面——,他们的需要和冲动的利益、他们的意见和识见的利益”称为热
情,热情推动了、发展了理性的存在,但个人的热情却在历史中受到损失和
祸害,这可叫“理性的狡计”⑤。历史的目的及其实现被黑格尔解释为上帝
的计划或“神意”。他最后说,过去已经发生和现在正在发生的一切,“根本
是‘上帝自己的作品’”。世界历史“是精神的发展和实现的过程,这是真正
的神正论”⑥。
哲学史观
黑格尔强调哲学作为“世界的历史的最内在的核心”⑦,以思想的自由
为前提,自觉地实现精神的自由目标;形而上学如同一个网,“网罗着或把
①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287 页。
② 同上书,“序言”,11页。
③ 同上书,351 页。
④ 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149页。
⑤ 同上书,72 页。
⑥ 同上书,505 页。
⑦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374 页。
355 第十九章 黑格尔哲学体系握着人在实践和活动中所从事的一切具体材料”①。黑格尔说:“哲学史的
本身就是科学的,因而本质上它就是哲学这门科学。”②这是因为,逻辑学和
哲学史是哲学真理全体或科学体系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历史上的那
些哲学系统的次序,与理念里的那些概念规定的逻辑推演的次序是相同
的”③。不同的是,纯范畴的推演不在时空之中,而哲学史上一个范畴的出
现却需要时间,有时需要几百年的时间。哲学史上那些形态纷纭、相互对立
的体系并没有消失,它们的片面性被扬弃,作为哲学科学的一个环节被保留
下来。看似相互对立、杂乱无章的哲学史,实际上“是一系列的高尚的心
灵,是许多理性思维的英雄们的展览”。
黑格尔要求用公正不倚的态度尊重和忠于原著的材料,每一个时代有
其自身的主导原则,不能把后来的原则强加在前人的思想上面。哲学史研
究不能没有整体理论框架和哲学家自己的判断,不能“只见部分而不见全
体,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只见许多个别的哲学系统,而不见哲学本身”。
他批评过去的哲学史著作只钻研文字文法意义,“卷帙繁多,甚至学问广
博”,但“关于哲学实质的知识反而没有”。④ 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
按照他的哲学观和辩证法来把握西方哲学史上代表人物的思想,为后人树
立了史论结合的哲学史研究的典范。
①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59 页。
② 同上书,12 页。
③ 同上书,38页、32 页、34 页。
④ 同上书,11页、5页。
西方哲学简史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