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第十四章 唯理论的发展-在线阅读

第十四章 唯理论的发展

笛卡儿于17世纪初期,开唯理论的先河。斯宾诺莎于17世纪的中期、

莱布尼茨于17至18世纪之交分别建立了唯理论的另外两个体系,标志着

近代唯理论哲学的发展、成熟。

第一节 斯宾诺莎

巴鲁赫(本尼狄克)·斯宾诺莎(Baruch/Benedict Spinoza,1632—1677

年)出生在荷兰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年轻时进入培养拉比的宗教学校。

在他24 岁时,犹太教会以思想异端的罪名革除他的教籍,把他驱逐出犹太

社团。他移居到阿姆斯特丹等地,以磨制镜片为生,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下,

他仍然坚持哲学和科学的研究,他的思想通过通信方式传播到欧洲各地,赢

得人们的尊敬,普鲁士选帝侯曾邀请他到海德堡大学任哲学教授,被他谢

绝。他的主要著作有《笛卡儿哲学原理》、《神学政治论》、《伦理学》、《知性

改进论》等。

寻求拯救与幸福的哲学

斯宾诺莎说,哲学的目的在于获得最高的幸福,所谓“最高的幸福”是

“一经发现和获得之后,我便可以连续地永远享受无上的快乐”。世俗的幸

福是财富、荣誉和感官快乐,这些非但不能使人获得长久的快乐,相反还是

陷溺人心的罪恶。真正的幸福和世俗的幸福正相反对、势不两立,二者必居

其一。斯宾诺莎深知世俗的幸福难以摆脱,他说:

世界上因为富有资财而遭受祸害以至丧生,或者因为追逐货利而

不能自拔,置身虎口,甚至于身殉其愚的人,例子是很多的。世界上忍

223第十四章 唯理论的发展受最难堪的痛苦以图追逐浮名而保全声誉的人,例子也并不更少些。

至于过分放纵肉欲而自速死亡的人更是不可胜数。①

为了避免这样的不幸,斯宾诺莎要寻找常驻不变的善,最高的善。他把哲学

当作拯救之道,说:“我深深地知道,我实在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我不能不

强迫自己全副力量去寻求拯救。”斯宾诺莎所说的真正的幸福、最高的善是

精神幸福,他对精神幸福不遗余力的追求和对物质利益的鄙视,使得“斯宾

诺莎的幸福”成为精神幸福的代名词,正如“柏拉图恋爱”现在已成为精神

恋爱的代名词一样。

斯宾诺莎的幸福还有一层特殊含义,那就是通过对形而上的对象的思

辨而获得的心灵的快乐,这样的快乐是持续的、平和的、求诸自己的。这种

快乐一直是历史上的哲学家所追求的目标,斯宾诺莎与亚里士多德一样,称

之为最高的幸福。他继承的是西方哲学的思辨传统。他的主要著作名为

《伦理学》,但却充满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内容。斯宾诺莎把通过理性思维达

到的境界说成是“人的心灵与整个自然相一致”。② 用中国哲学的术语说,

就是天人合一、物我无分的境界。这里没有什么神秘主义,把自我融会在沉

思的对象之中,这是研究者常有的一种自满自足的体验。斯宾诺莎以自然

整体为思辨对象,沉醉于自然,他感到人的一切,包括一切主观感情、欲望,

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他因此而主张顺应自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也是

一般意义上所说的伦理的态度。

真观念与几何学的方法

《伦理学》全标题是《按几何顺序证明的伦理学》。这本书在哲学史上

第一次采用了几何的方法,从公理、定义出发,严格按照演绎的步骤证明命

题,甚至用“证讫”(Q.E.D)这样的模仿欧几里德《几何原理》的字眼。当

然,不是所有哲学道理都能用演绎的方法来证明,这些道理放在“附释”部

分。实际上,斯宾诺莎的一些深刻的见解都是在这一部分中发挥出来的,而

不是通过证明被推演出来的。几何方法为什么能适用于哲学?《伦理学》

没有回答这一问题。在《知性改进论》中,斯宾诺莎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回

①《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北京大学西方哲学史教研室编译,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402

页、404 页。

② 同上书,406 页。

西方哲学简史 224答,为他的哲学体系提供了方法论的根据。

斯宾诺莎看到,方法论中有一个悖论,即,如果我们要证明一个方法是

正确的,我们需要首先证明我们用以证明这个方法的方法是正确的,如此循

环,没有止境。他于是首先解答了如何获得方法论的方法的问题。他把方

法论比作工具,并且是原初的工具,它制造其他工具,而不用另一种工具被

制造出来。方法论告诉人们什么是证明的正确途径,但它本身是不能、也不

需被证明的。方法论只能是反思性的,它不能在研究内容之前或者之外获

得,而只能在对研究内容的反思中获得。斯宾诺莎提出,方法论的反思开始

于天赋观念,天赋观念不需要其他观念来证明它的真理性,相反,它是其他

观念达到真理性的工具和前提。他说:

理智凭借天赋的力量,自己制造理智的工具,再借这种工具充实它

的力量来制作别的新的理智的作品,再由这种理智的作品进而探寻更

新的工具或更深的力量,如此一步一步地进展,一直达到智慧的顶点

为止。①

我们看到,斯宾诺莎的方法论是纯理智的,反思不需要外部的感觉经

验,只与观念之间的比较有关。但是,斯宾诺莎并没有否认真观念与外部对

象之间的一致,他说:“真观念必定符合它的对象。”②这里的“对象”指思想

的外部对象。一般说来,唯理论者并不否认思想与外物的符合,但他们把这

种符合建立在观念与观念之间的一致的基础之上,笛卡儿是这样,斯宾诺莎

也是这样。

斯宾诺莎说:“正确的方法在于真观念的确认。”正确的方法是从真观

念出发,并且不断地增加真观念的推理过程,它包括这样一些步骤。首先,

确认真观念,将真观念和其余的表象区分开。其次,从一个真观念推导出其

他真观念,真观念越多,知识越完善。这是按照真观念自身的本性进行的推

论。斯宾诺莎说:“要证明真理和做出正确的推论,用不着真理和正确推论

本身以外的任何工具”;又说:“真理是自明的,而且一切别的观念都会自然

地汇归到它那里去。”再次,真观念之间的推理要按照从原因的观念到结果

的观念的顺序进行,因为“认识结果有赖于认识原因,并且也包含了认识原

①《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410页。

② 同上书,416页。

225 第十四章 唯理论的发展因”。①斯宾诺莎认为,结果比原因更复杂,从原因的观念到结果的观念是

从简单到复杂的综合推理。

斯宾诺莎根据观念清晰的程度,区分了四种知识:由传闻和符号得到的

知识,由表面经验得到的知识,推理知识,直观知识。前两种知识又称意见

和想象,它们是片面和混淆的观念,是错误的来源。推理知识又称理性,是

关于事物的共同概念和正确观念,它们是从真观念推理出来的。只有直观

知识才是对一切事物本质属性的直接认识,它们是真观念,是一切真理的

源泉。

斯宾诺莎的直观知识直接从最完满的观念开始,从最简单的定义、公理

开始,推导蕴涵在完满观念之中的丰富内涵;以唯一原因为推理的前提,以

复杂的结果为推理的结论。这样的方法与几何学的方法不谋而合。斯宾诺

莎之所以采取几何学的方法,并非刻意的牵强附会,这是它所要表达的内容

决定的。

实体的概念

“实体”是斯宾诺莎哲学体系的第一个真观念,它符合上面所说的最完

满、最简单和自明等方法论的要求。斯宾诺莎关于实体的定义是:“在自身

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②这一定义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做出的,但

它的意义却完全是本体论的。斯宾诺莎对于实体的定义有以下说明。

第一,实体是自因,它的本质包含存在。因为只能通过自身被认识的东

西才是必然存在,如果它要通过某一存在的东西而被认识,就不是必然存在

了。第二,实体是无限的,因为它不受任何东西的限制。实体的概念不受另

一概念的限制,否则它就不是在自身内被认识的;实体的存在也不受另外的

存在的限制,否则它就不是自因。第三,实体是唯一的,因为它是无限的,包

含着无限属性和状态;如果在它之外还有另一实体的话,那么,那个另外实

体的性质或状态必然包括在这个无限的实体之中,否则的话,我们将无法把

两者区别开来。再说,实体是自因,而自因的概念排斥了设立另一实体的必

要性。就是说,我们既不可能、也无必要设定和想象多个实体。第四,实体

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切存在和认识都包含在实体之中,但实体不是它

①《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411页、414 页、416 页。

② 同上书,415 页。

西方哲学简史|226所包含的存在和认识的总和,否则的话,它就要受到它的部分的限制,这与

实体的无限性和唯一性相矛盾。

按斯宾诺莎的术语,实体、神、自然是等同的、可以相互替换的概念。

他把唯一的、无限的实体等同于神,这似乎符合犹太一基督教的严格的一

神论传统;他把实体等同于自然界整体,这又符合新兴的自然科学关于自

然的概念。但实际上,他的实体的观念不是宗教与科学的概念的混合,实

体的哲学的和科学的意义要大大超过宗教的意义。斯宾诺莎把实体称作

神,只是为了易于被人们接受。他明确地否认有超越世界的人格神,他在

证明了“一切存在的东西都在神之内”的定理之后,在附释里对神人同形

同性的人格神的传统宗教观念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他说,形体、人的心灵

和情欲都是有限的,用有限的性质来规定无限的实体是本末倒置的“妄自

揣想”。在另一个地方,他进一步批判了认为神有意志和目的的传统宗教

观念,他说:“一切目的因都不过是人心的虚构”,人们虚构这样的观念是为

了“使神拿出整个自然界来满足他的盲目欲望与无厌的贪心”。① 这是宗教

迷信的根源。

属性和样式

斯宾诺莎关于属性的定义是:“从理智看来是构成实体的本质的东

西。”②请注意“从理智看来”这一限制词的意思。无限的实体有无限的属

性,但是,人类所能认识的属性只有两种:广延和思想。

斯宾诺莎关于样式的定义是:“实体的特殊状态,亦即在别的事物内并

通过别的事物而被认识的东西。”③实体存在的特殊状态是个别事物。与实

体的自因相反,个别事物是一个他因造成的结果,又是造成另一个结果的他

因。所有的事物组成一个因果链条,每一个事物都是因果链的一个环节。

关于属性和样式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斯宾诺莎告诉我们,属性和样式分

别表示实体内外的规定性,属性是实体的内在本质,样式是内在本质的外在

表现。每一属性都表现为无限多的样式,每一个属性都好像是一根因果链

条,无限多的个别事物是这一链条上的一个个样式。如下图所示。

①《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425页。

② 同上书,415 页。

③ 同上。

227 第十四章 唯理论的发展实体

属性:广延

思想

XY…Z

样式:事物1

观念1

事物2

观念2

……

****+.

事物n

观念n

能动的自然和被动的自然

上图有两部分,上面是实体自身,下面是无限属性的无限多的样式的总

和。用斯宾诺莎自己的话来说,作为整体的实体是产生自然的自然,或能动

的自然(natura naturans/naturiug Nature),作为实体的部分的总和是被产生

的自然,或被动的自然(natura naturata/natured Nature)。如果把实体等同于

神,那么思想观念和世界万物都享有神性,都是神的样式,神也存在于万事

万物之中。这种世界观被称为泛神论(pantheism)。

斯宾诺莎的区分旨在解决关于自因的哲学概念与科学因果观的关系问

题。实体本身或能动的自然是自因,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终极因或第一推

动者。这些传统观念严重地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新兴的力学因果观认

为,每一事物都受另一事物的直接作用,一切作用都发生在因果链条之中。

斯宾诺莎也说,无限的实体只能作用于无限的东西,而不能直接作用于特殊

的、有限的样式。他区分了无限样式和有限样式,无限样式是从实体的某一

属性中派生出来、适用于该属性一切样式的性质,比如,运动和静止是广延

属性的无限样式,理智是思想属性的无限样式;有限样式是由另一个有限样

式的作用而产生的,比如,一个有形体是另一个有形体的产物,一个观念是

另一个观念的产物。按照斯宾诺莎的区分,能动的自然只是普遍的自然性

质和状态(无限样式)的原因,一个特殊事物的原因和结果必须在自然界的

因果链条中去寻找;关于自然整体的哲学思辨不能代替自然科学的具体研

究。斯宾诺莎的这些解释顺应了近代机械论的因果观,调和了他的思辨哲

学与自然科学的分歧。

西方哲学简史 228身心平行论

斯宾诺莎用一元论代替了笛卡儿的二元论。按照他的观点,广延和思

想不是分别属于两个实体的两种属性,而是属于同一实体的两种属性。两

者各有自己的样式:有形事物是广延属性的样式,观念是思想属性的样式。

因为样式的相互作用只能在同一属性的因果系列中发生,事物和观念不能

相互作用。但是,广延和思想既然属于同一实体,两者必然有对应关系。斯

宾诺莎说:“观念的次序和联系与事物的次序和联系是相同的。”①这是事物

的因果序列与观念的因果序列之间的对应,两个因果序列上的样式有一一

对应的关系。人的身体属于广延属性,人的观念属于思想属性。每当身体

在广延的因果序列上发生变化时,观念在思想的因果序列上也会发生相应

的变化,反之亦然。斯宾诺莎根据身心对应的道理,得出了“构成人的心灵

的观念的对象只是身体”的结论。这句话的意思是:“发生于身体内的东西

无一不被心灵所知觉。”②

斯宾诺莎的“心物平行论”肯定思想和广延是不同的因果系列,坚持心

物之间的二元对立和区别,同时,它又说明了两者对应协调的关系。这样就

既保持了笛卡儿二元论的初衷,又克服了它的缺陷。“心物平行论”与马勒

伯朗士的“机缘论”都承认身心之间的同步协调关系,但马勒伯朗士把这种

协调同步关系当作“偶因”和上帝的安排,斯宾诺莎则指出了这种关系发生

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因而具有“机缘论”不可比拟的理论深度和哲学意义。

人性与自由

斯宾诺莎的目的是“运用普遍的自然规律和法则去理解”人的本性和

情感,他把人的情感看做“出于自然的同一的必然性和力量”。③ 斯宾诺莎

看到,以前人们因为把人和自然割裂开来而产生了两种错误的倾向,或抬高

人贬低自然,或抬高自然贬低人;前者是人类中心论的倾向,后者是自然主

义的倾向,这些倾向都不能真正达到人和自然融合的境界。

我们看到,斯宾诺莎的自然观是严格的决定论,他认为一切事件都发生

①《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432页。

②《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283 页。

③《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440 页。

229| 第十四章 唯理论的发展在因果系列之中。他认为,自然中没有任何偶然的东西,一切事物都受到事

物的本性的必然性的决定。当人们说一件东西是偶然的,那“只不过是由

于我们的知识有缺陷”①。人类社会和个人的一切也是严格地被决定的,既

然如此,人何以能够自由和幸福呢?斯宾诺莎对自由的理解是:“仅仅由自

身本性的必然性而存在,其行为仅仅由它自身决定”;若为别的事物所决

定,则不自由。他又说:“我把永恒理解为存在自身……这样的存在也可以

被设想为永恒真理。”②按照这种理解,人自觉地按自然的本性而存在,就是

自由和永恒。自由和必然并不矛盾,认识并自觉顺应必然是自由。斯宾诺

莎根据他的哲学,提出并论证了“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的著名命题。

斯宾诺莎认为,不管人愿意或不愿意,人都被自然必然性所决定。当人

自觉地顺应自然时,他是自由的;当人不自觉地被自然必然性所驱使时,他

是被迫的。奴役是自由的对立面。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斯宾诺莎而言,自由

和奴役不能被归结为认识问题。当他说到人必须服从的自然必然性时,他

不仅指外在的自然界的规则,而且更重要的是指人的内在的自然本性;当他

说认识自然时,主要指获得关于人自然本性的实践知识,而不是自然科学知

识。斯宾诺莎的自由学说是建立在对人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的。

斯宾诺莎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个体都有保存自身的自然倾向(co

natus),这是被自然本性所决定的行为和意向,是个体的“现实本质”和人类

德性的“唯一的基础”。保存自身不仅是消极地维持现状,而且是扩展自身

力量和行动的倾向。在后一种意义上,自我保存也可叫做自我完满。自我

保存或自我完满又有自发和自觉之分:前者叫嗜好,后者叫欲望。欲望再分

两种:意识到完满性的增加是快乐,对完满性降低的意识是痛苦。人们的意

识对自我完满性的增加或减少的原因有所感觉,因此而产生爱和恨:爱是伴

随着完满性增加的原因的观念而产生的快乐,恨是伴随着完满性减少的原

因的观念而产生的痛苦。伦理的善恶不是事物的本性,它们建立在人性的

倾向和自然情感的基础之上,是相对于人们对自身完满性增减的感觉而言

的。善不过是所有的快乐以及欲望的满足,恶不过是所有的痛苦和欲望的

折磨。③

①《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266页。

②《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416页。

③ 同上书,443 页。

西方哲学简史|230所有这些自然情感和欲望都伴随着观念,这些观念有些是混淆、不充分

的,它们或与身体状态有关,或是对外在原因的错误观念。在这种情况下,

人没有能力控制和缓和自发产生的情感,而被情感所奴役。反之,如果伴随

自然情感和欲望的观念是充分的、真的观念,使得人们对情感和欲望的外在

原因以及它们之间的因果联系有正确的知识,那么,这些人就是自由的。斯

宾诺莎说,自由在于用“理性克制感情,管辖感情”。

人的完善性表现为控制情感的自由,是和最高知识同一的。最高知识

是关于神的知识,它伴随着心灵的满足与快乐,产生对神的爱,对永恒真理

的爱,并融合在永恒之中。人们热爱神是对神的知识的追求,而不是为了获

得财产、声誉和享乐。人们一旦获得神的知识,就能从情感的奴役下解脱出

来。因此,寻求关于神的知识也是拯救之路,通往最高的幸福。

人们常常以为,斯宾诺莎式的幸福和柏拉图式的爱情一样,超凡脱俗,

不切实际。美国当代著名作家艾萨克·辛格的小说《市场街的斯宾诺莎》

就是以斯宾诺莎式的幸福观为讽刺对象的。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孜孜不倦

地读斯宾诺莎的《伦理学》达三十年之久的费其逊博士,他生活在市场嘈杂

的环境里,却能因读书和观赏星空而感到快意。但他凡心未泯,接受了一位

姑娘的帮助,终于在爱情中感到另一种快乐。小说以他的忏悔结尾:“神圣

的斯宾诺莎,请原谅我,我成了一个傻瓜。”①

但那些只是小说家的揶揄。在哲学史上,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对“完善

性”、“对上帝之爱”、“自由”、“拯救”、“不朽”等传统的宗教主题做了理性

主义的解释。他的学说披着泛神论外衣,但真正的主题是人和自然,全然没

有对位格神信仰和崇拜的位置,并不时闪烁着无神论的思想光芒。

第二节 莱布尼茨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Go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 年)毕

业于莱比锡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德国贵族的宫廷中任职,在随贵族们出访

时,在巴黎结识了一批科学家,在荷兰与斯宾诺莎有交往。他和牛顿同是微

积分的创始人,在科学上多有创建。值得一提的是,莱布尼茨还是中国文化

的热爱者,他与法国传教士白晋频繁通信,了解到一些中国哲学的思想,他

① 见《世界文学》,1979年,第2期,77—94页。

231 第十四章 唯理论的发展认为,中国阴阳八卦的模式与他创立二进制数理符号系统不谋而合。他的主

要哲学著作有:《形而上学论》、《单子论》、《神正论》、《人类理智新论》等。

二 迷 宫

莱布尼茨在《神正论》中,把哲学的基本问题归结为两个,称之为“二迷

宫”。他说:“我们的理性常常陷入两个著名的迷宫。一个是关于自由和必

然的大问题,特别是关于恶的产生和起源的问题;另一个问题在于有关连续

性和看起来是它的要素的不可分的点的争论。”①莱布尼茨提到的连续性和

间断性的问题涉及自然科学和数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即,运动、时间以及微

积分的实在依据是什么?莱布尼茨是微积分和符号逻辑(他本人称之为

“普遍文字”,characteristica universalis)的发明者,他深知运动和时间等物理

现象都可被分析为简单要素加以计算的奥妙,他与同时代的科学家思考这

样的问题:微积分描述的差别与连续关系为什么能够揭示出复合现象存在

与变化的原因?莱布尼茨提及的自由和必然的问题涉及到一个重大的神学

和伦理问题:意志自由和恶的起源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困惑着哲学家,他们

的众多理论没有一个能够提供满意的答案。

“二迷宫”也是针对当时的唯理论和经验论提出的。莱布尼茨对笛卡

儿、斯宾诺莎以及洛克哲学都有较深的了解,他看到笛卡儿的学说通过斯宾

诺莎走向无神论,他们仅仅把恶的起源归结为认识的缺陷,对自由和必然的

关系问题做了不利于有神论的解释。另外,他们的实体学说在物质和精神

之间划了一道鸿沟,不能解决事物与观念之间的连续性问题;事物与事物之

间的连续性也不能用机械论来解释。我们将看到,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就是

针对这些哲学家未能满意地回答的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案。

逻辑与事实

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一个根本分歧在于,经验论认为逻辑与事实分属两

个领域,各有各的方法,不容混淆;唯理论则试图用逻辑的方法解决关于事

实的问题。笛卡儿的“普遍数学”和斯宾诺莎的几何学方法都是解释世界

的方法。莱布尼茨也认为,逻辑规律是世界的根本规律,关于事实的因果关

系和逻辑推理关系是一致的,逻辑上的理由同时也是事实上的原因。所有

① Theodicy, trans. by E. M. Huggard,London, 1952,p.5.

西方哲学简史 232的原因可分为两种:必然理由和充足理由。必然理由服从矛盾律,充足理由

服从充足理由律。

莱布尼茨说:

我们的推理建立在两大原则之上,一是矛盾原则,凭借这一原则,

我们判定包含着矛盾者为假,与假相对立或矛盾者为真;另一是充足理

由原则,凭借这一原则,我们认为,任何一件事如果是真实的或实在的,

任何一个陈述如果是真的,就应该有一个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

理由,虽然这些理由常常不能为我们所知道。①

莱布尼茨提出充足理由律,是逻辑学史上的一大发明。亚里士多德把逻辑规

律总结为三个:矛盾律、同一律和排中律,但这三个规律实际上都是说,矛盾

者为假,不矛盾者为真。莱布尼茨把它们归结为矛盾律,他又加上一个新的

逻辑规律,声称所有发生的事实都有一个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充足理

由。逻辑学家对充足理由律是否逻辑规律至今尚无定论,因为莱布尼茨对于

充足理由律有一些形而上学的假定很难被证明为逻辑真理。莱布尼茨本人

也承认,充足理由律“常常不能为我们所知道”,又说充足理由律只能告诉我

们关于事实的偶然真理,既然如此,他为什么坚持认为充足理由律是逻辑规

律呢?莱布尼茨的理由是,充足理由律虽然是关于事实的实在性的规律,但

一件事实在成为现实之前必须是可能的,而所有可能性的总和就是必然性。

虽然可能性的总和无限多,人类的理性不能穷尽,但一切可能性都在上帝之中;

在上帝看来,一切事实都有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充足理由,上帝的充足

理由律是必然的。因此,莱布尼茨常常搬出上帝作为事实存在的必然依据。

莱布尼茨关于矛盾律和充足理由律的区分与其说是逻辑的区分,不如

说是方法论和认识论的区分。与两大逻辑规律相对应的是两类真理和两种

方法的区分。矛盾律是关于推理的规则,它规定的是推理的真理;充足理由

律是关于事实的规则,它规定的是事实的真理。莱布尼茨说:“推理的真理

是必然真理,它的反面是不可能的;事实的真理是偶然的,它的反面是可能

的。当一个真理是必然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分析法找出它的理由来,把它归

结为更单纯的观念和真理,一直到原始的真理。”②分析的作用在于追溯最

①《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482 页。

② 同上。

233 第十四章 唯理论的发展简单的观念,如定义、公理和公设等,它们的反面是不可能的,因此必然为

真。分析法运用于数学和逻辑领域,这是由推理的复杂结论回溯前提的简

单真理的方法。

但是,我们却不能用分析法来证明事实的真理,因为一事物为什么是这

样而不是那样的充足理由在分析中是无穷的,人的理性不能穷尽最后的理

由,只能停止于分析的某一步骤,在众多的逻辑可能性中找到一种可能性,

它的反面在逻辑上是可能的。在此意义上,事实的真理是偶然的。我们应

该理解,莱布尼茨指出事实的真理是偶然真理的用意并不是维护偶然真理,

而是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充足的理由或最后的理由应当存在于这个偶然

事物的系列之外”,即上帝之中。哲学若要达到关于世界的必然真理,就不

能囿于分析法,而要从上帝这个绝对完满的原因开始,达到他所创造的结

果,这是由单纯的原因到复杂的结果的综合法。

莱布尼茨的方法是分析与综合的结合。他使用分析法找到一个最基本

的单元,然后用综合法,解释简单的单元所造成的复合的事实,并以上帝为

充足理由,克服事实真理的偶然性。他的单子论就是按照这样的方法建构

出来的理论体系。

单子论的理论背景

莱布尼茨的实体观既不是笛卡儿那样的二元论,也不是斯宾诺莎那样

的一元论,而是多元论。他认为实体是组成世界的最小单元,它们的数目无

限多,每一个实体都是“单子”。单子论是针对当时流行的各种实体论而提

出的。它首先针对的是物质实体。当时有一股复兴古代原子论的思潮。原

子论认为,有形的原子是真正的实体。莱布尼茨反驳说,有广延的东西是无

限可分的,“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体,“物质的原子”是自相矛盾的概念;只

有不可分的单纯实体才是“真正的原子”。

单子论针对的也是心灵实体。笛卡儿把心灵实体局限于人的意识,而

把人的心灵以外的东西都归于非精神的物质实体。莱布尼茨认为,意识不

局限于人的意识,不同的事物都有程度不等的意识;精神实体是多种多样

的,从无意识的能动力量到动物的感觉,到人的意识、幻觉,都有精神实体的

作用。笛卡儿所说的反思性的“我思”是最高的,但不是唯一的精神实体。

最后,单子论所针对的还是斯宾诺莎的唯一的实体。莱布尼茨提出了

关于事物的“差异律”。按照这一规律,自然界没有两个东西完全一样,“在

西方哲学简史 234一个花园中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个别事物的差别是质的差别,

而不是量的差别。莱布尼茨说,假定只有一个实体,一个事物就无法与另一

个事物分清了;因为,广延不足以区别事物,只能从质的方面区别个别事物;

但是,假如只有一个实体,所有的个别事物都只是这个实体的样式,那么就

不能辨别出质的差别了。

单子的特征

莱布尼茨说:“单子不是别的,只是组成符合物的单纯实体;‘单纯’就

是没有部分的意思。”①“单子”这一概念来自希腊文 monad,意思是“一”,

表示不可分割的统一,因此,莱布尼茨把“没有部分”作为单子的基本规定

性。从单子的这一基本特征出发,他推导出单子的其他各种特性。

首先,单子没有广延,因为任何有形的东西都是可分的,因而必然有部

分;反之,没有部分则无广延。当时的人们都承认,广延是物质的属性。莱

布尼茨从单子无广延的规定性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单子不是物质实体。

其次,单子不能以自然的方式产生和消灭。莱布尼茨解释说,“自然的

方式”指组合或分解,没有部分的东西是不能被组合或分解的。莱布尼茨

的结论是,单子只能以非自然的方式“突然”地产生或消灭。他的意思是

说,单子是由上帝从无到有创造的,并最后归之于无。

再次,单子不受外部影响,因为只有具有广延的东西才能划分出内外界

线,任何来自外部的作用都要通过内部的量变才能实现。单子没有部分,因

此也就“没有可供外物出入的窗户”,它不能接纳另外的实体或偶性的作

用。但是,莱布尼茨又不能否定单子之间的关系,否则他将不能说明单子如

何能够组成世界。他于是说,单子之间的关系不是由于单子的内在本性而

产生的,而是由于上帝的安排。他说:

一个单子有理由要求上帝在万物发端之际规范其他单子时注意到

它,因为一个单子既然不能对另一个单子的内部发生一种物理的影响,

那就只能靠这种方法,一个单子才能为另一个单子所依赖。②

这种由于上帝的安排而出现的单子之间的相互联系被称作“预定的和谐”。

①《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476页。

② 同上书,485 页。

235| 第十四章 唯理论的发展最后,每一个单子具有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单子与单子的区别是质的程

度的差别,而不是量的大小的差别。单子的无形的特质是它的活动。单子

好像是无形体的自动机,又可称为“隐德来希”(entelechy),即现实性、活动

性。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单子这一概念与近代物理学中的“力”、“能量”的

概念是有联系的。莱布尼茨看到,当时科学中的物质是惰性的,需要一个能

动的原则解释事物的运动。他把这一能动原则等同于精神实体。他根据广

延与精神、被动与能动的对立做出这样的推理:既然实体是没有广延的,那

么,它就必然是精神的;既然物质是惰性的,精神实体就必然是能动的。

莱布尼茨进一步把单子的精神活动说成知觉灵魂,单子的能动性在于

表象活动。他说:“单子的本性是表象。”单子的质的程度的差别也就是表

象清晰程度的差别。单子按照表象的清晰程度不同,分为三个等级。最低

级的单子只有细微的知觉,存在于无生物、植物之中,人在昏迷或酣睡中也

处在细微知觉的状态。这种状态好像是现代心理学所说的下意识。较高一

级的单子具有动物灵魂,动物灵魂除了细微知觉以外,还有记忆。记忆把当

下知觉与过去的知觉连接起来。这种意识状态好像是现代心理学所说的条

件反射。莱布尼茨说明动物灵魂的例子完全可以用条件反射的理论来解

释。他说:“当我们拿棍子对着狗时,狗就想起棍子给它造成的痛苦,叫着

跑了。”人的大部分经验也是按照记忆而连接起来的。莱布尼茨说:

就这一点说,人的活动是和动物一样的,很像经验派的医生,只有

单纯的实践而没有理论,我们在四分之三的行为上,只不过是经

验派。①

但是,最高级的单子具有理性灵魂,只存在于人的自我意识之中。理性有两

个特点:一是按矛盾律和充足理由律来思维,又称作“精神”;二是能够以

“自我”为思维对象,进行反思活动,相当于笛卡儿所说的“我思”,莱布尼茨

称之为“统觉”(apperception)。

生 机 论

莱布尼茨把有知觉能力的单子当作决定万物的实体,他把世界看做生

生不息、常变常新的有机体,而不是无生命的、需要外力推动的机器。他在

①《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481 页。

西方哲学简史 236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古代的生机论思想,用以反对当时流行的机械论的世界

观。他说,单子是内在于有形事物之中的灵魂,它们是“神圣的机器”。它

的神圣性在于自身蕴藏的生命的力量,它是自然界的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

源泉,它赋予万物以勃勃生机和活力。莱布尼茨说,正是由于单子的存在,

物质不是惰性的,运动不是机械的,“物质的每部分都可以设想成一座充满

植物的花园,一个充满养鱼的池塘”①。

莱布尼茨把单子的概念与“种质”的概念相联系,提出了一个关于单子

存在的“后天的经验证明”:每一有机物都包含着自身的胚胎,繁殖是胚胎

的成长,死亡是从形体缩减为胚胎。“因此可以说,不仅灵魂不朽,动物的

种质也不朽,虽然它的机体常常部分地消亡,常常脱去或取得有机的皮

壳。”②生死只是形体的数量增减,而不是单子的生灭。

间断性与连续性

按照单子论,事物的特异性和多样性是由构成它们的单子的质的差别

所造成的,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由它们不同等级的知觉程度所造成的。莱布

尼茨说:“单子都以混乱的方式追求无限,追求全体,但是它们都按照知觉

的清晰程度而受到限制和区别。”单子的不同活动所规定了的事物的本质

当然各有区别,表现为千差万别的自然物种。

单子的知觉的清晰程度虽然各不相同,但每一个单子都以自己的方式

表象整个世界。莱布尼茨得出这样的结论:“每一单子具有表现其他一切

事物的关系,因而成为宇宙的一面永恒的活镜子。”不同单子的不同表象只

有清晰程度的不同,没有质的不同。单子的各个等级、各个程度之间不存在

截然区别的界限,因此,自然界的各个物种之间是连续的,“自然界从不飞

跃”③。莱布尼茨甚至设想,在植物类和动物类之间存有一种既是植物又是

动物的中间类型的物种 ——“植虫”。

即使在同一物种内,不同的个体之间也有连续性。个体之间的连续性

是不同的单子从不同的观点表象同一个全体而产生的,莱布尼茨使用了一

个比喻:“正如一座城市从不同的方面去看便显现完全不同的样子,好像因

①《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489 页。

② 同上书,490页。

③ 同上书,486 页、499 页。

237| 第十四章 唯理论的发展观点的不同而成了许多城市。”①此外,单子的连续性表现为运动的连续性,

时间与空间的连续性。莱布尼茨从单子论出发,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时空观,

他认为,时间和空间既不像牛顿所说的那样,是心灵以外的绝对的、客观的

时空,因为时空是单子对于世界整体的表象;但是,时空也不因此而像经验

主义者所说的那样,是主观感觉的产物,因为表象时空的单子存在于物理事

物之中,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单子之间的连续性还解决了困扰二元论的身心关系问题。人的心灵由

最高级的单子构成,身体由低一级的单子构成。这些单子虽然也都表象整

体,但它们特别是清晰地表象着与它们关系特别密切的对象,因此,心灵与

身体以特别密切的方式相互依存。并且,由于构成心灵的单子比身体中的

单子的表象的清晰程度更高,心灵可以自觉地支配身体;身体中的单子对心

灵的表象表现为身体对心灵的不自觉的影响。莱布尼茨不反对说心灵与身

体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但他反对把身心之间的相互作用看作为两个实体

的关系。他在反驳笛卡儿主义的交感论与机缘论时说,如果说身心是两个

彼此协调一致的钟,那么,两者之间不可能因为相互影响而一致;也不会因

一个监护人的不时拨调而一致;两者的一致是因为上帝从一开始以“十分

精细,十分规范的方式,以十足的精确性”,使单子保持一致。我们知道,根

据单子“没有窗户”的本性,单子之间的一切关系,不论是间断性还是连续

性,都是上帝安排的预定和谐。预定和谐论不但解释了身心何以一致的问

题,而且解释了自然界的和谐关系。莱布尼茨说,上帝一旦安排好了自然的

规律,便不用随时插手。“上帝对于精神,不仅是发明家和机器,而且是君

主和臣民,父亲和子女的关系。”②

神 正 论

我们已经看到,莱布尼茨的逻辑以上帝存在为形而上学的前提,他又反

过来使用逻辑两大规律,提出关于上帝存在的两个证明。第一,矛盾律或必

然理由律的证明相当于哲学史上的先天证明。莱布尼茨说,上帝是所有可

能存在事物的源泉,根据“所有可能性的总和是必然性”的道理,上帝因此

而是一切必然理由的依据。上帝是必然实体,他的可能性包含着实在性,他

①《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486 页。

② 同上书,491 页。

西方哲学简史 238的本质包含着存在;惟有上帝才有这样的特权:凡是可能的,就必然存在。

第二,充足理由律的证明相当于历史上的后天证明。莱布尼茨说,既然一切

偶然事物的存在都有充足理由,而这些充足理由要追溯到事物的系列之外,

这就证明了一个必然实体的存在。

莱布尼茨所理解的必然与自由的关系首先是一种逻辑关系:必然等于

必然理由,自由等于充足理由。必然和自由的关系发生在造物主和被造物

两个层次上。上帝作为全能的造物主,按照必然理由律创造出无数的可能

世界,它们彼此和谐,没有任何矛盾。在可能世界,凡是不矛盾的东西都可

能存在,但它们不一定是现实的存在。上帝又按照充足理由律,在无数的可

能世界中选择一个现实世界。上帝为什么选择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世界的

充足理由是最佳的理由,依赖上帝的自由意志。因为上帝的意志是全善的,

他所选择的现实世界是一切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

既然我们所处的世界是最好的世界,现实中为什么充满着恶呢?恶的

存在与上帝的全能和全善似乎是矛盾的,历代的神学家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而殚思极虑。莱布尼茨用以解决这一矛盾的理论被称为神正论。莱布尼茨

用必然与自由的逻辑关系,为上帝的全善与全能进行辩护。

人类看到的恶可分为两种:物理的恶和伦理的恶。物理的恶是一些突

发的对人有害的事件,如自然灾害、身体的痛苦和疾病等;伦理的恶是由人

的自由意志的不适当的选择所造成的。莱布尼茨说,在被造物层次上发生

的偶然事件都有充足理由,不论是物理的恶还是伦理的恶,都属于上帝创造

的和谐的秩序,因而是善的。物理界充满预定的和谐,“物理的恶”是“凭借

自然的秩序,甚至凭借事物的机械结构而带来的惩罚”。自然的“惩罚”不

是对人类的有意伤害,它的存在的充足理由是事物之间互相补偿的平衡。

“伦理的恶”则是为了衬托善而存在,如果没有恶的考验和折磨,也不会有

善,恶越大则善越大。人的自由在于善恶的选择,并因选择的结果而受到上

帝的报偿或惩罚,“决不会有不受报偿的善良行为,也不会有不受惩罚的邪

恶行为”①。上帝惩恶扬善的公正只有在人自由选择的情况下才能显示出

来。总之,恶是局部的,为了善的整体目的和实现而存在,局部的恶从整体

上看是善,并且在局部上也造成惩恶扬善的完善后果。伏尔泰在小说《老

实人》中,以莱布尼茨为原型,辛辣地讽刺了那个用“最好世界”学说掩饰现

①《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492 页。

239| 第十四章 唯理论的发展实中的恶,处处为现存制度辩护的“葛罗斯博士”。

莱布尼茨的后学

莱布尼茨的思想把神学与唯理论的哲学结合起来,易于被传统势力所

接受,也适应在政治和文化上都比较保守的德国状况。他的哲学的继承人

克里斯提安·沃尔夫(Christian Wolff,1679—1754 年)一生在大学任教,他

是最早用德语写作的哲学家之一。沃尔夫把莱布尼茨的哲学系统化,把它

搬上大学讲坛,使莱布尼茨成为康德以前的德国哲学的主流。沃尔夫对哲

学进行了系统分类,他第一次提出“本体论”(ontologie)概念,本体论是“第

一哲学”,哲学的分支围绕世界、灵魂和上帝三大主题,分为宇宙论、人类

学、心理学、自然神学、实践哲学等。他把演绎推理方法和形式逻辑的矛盾

律作为普遍的哲学方法,用定义、公理、定理的形式把哲学范畴组织成一个

抽象的呆板的思辨体系,人称“莱布尼茨—沃尔夫体系”。但是,两人的思

想差别还是很明显的,莱布尼茨是原创性的哲学家,而沃尔夫则把莱布尼茨

的一些思想庸俗化了,他的哲学思想空泛,没有多少新鲜内容。正如黑格尔

所说,沃尔夫哲学体系的基调是“理智形而上学的独断论”①。康德的批判

哲学所针对的,主要是沃尔夫的独断论。

①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188 页。

西方哲学简史|24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之类的,也不打算靠这个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
(0)

相关推荐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 古代哲学-第⼗五章 理念论-在线阅读

    第⼗五章 理念论 《国家篇》的中间⼀部分,即⾃第五卷的后半部⾄第七卷的末 尾,主要地是论述与政治学相对的纯粹哲学问题。这些问题以⼀种相 当突然的论述被提了出来: 除⾮哲学家就是王,或者这个世界上的王和君主都具有哲学的精 神和⼒量,使政治的伟⼤和智慧合⽽为⼀,并把那些只追求两者之⼀ ⽽不顾另⼀的平庸的⼈们驱逐到⼀旁去;否则城邦就绝不会免于灾难 ⽽得到安宁——⽽…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61
  • 马工程版-《西方哲学史》-阅读文献-在线阅读

    阅 读 文 献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 出版社2009年版。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 社2009年版。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马克…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5日
    68
  •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部-第二篇-第一章-二-在线阅读

    二、第二阶段 1.洛 克 洛克对于整个经验主义思维方式作了系统的表述,因为他曾 经对培根的思想加以进一步的发挥。如果说培根指出了感性存在 是真理,那么洛克就证明了共相、思想一般地包含在感性存在之 内,或者说,他表明了我们是从经验获得共相、真理的。这种看法 152 的意思是指概念对意识说来具有客观实在性。经验诚然是全体中 的一个必要的环节。但是这一思想在洛克那…

    书籍分录 2024年5月28日
    146
  • 第二节心理现象与物存论

    一 表象 表象是心理现象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种。布伦塔诺所区 分的三种心理现象——表象、判断、情感,都意向地指向一个对象(内 容),区别就在于它们是以不同的方式指向这个对象的。判断和情感 都建立在表象的基础上,只有一个对象表象出来,我们才能对之加以 肯定或否定、爱或恨;判断和情感因此都内在包含着一种表象,表象 是最基本的心理现象,反过来说,心理现象或者是…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日
    239
  • 第四节认识发展的阶段性及其制约因素

    皮亚杰根据对儿童思维产生过程的大量观察,把认识的发展划 分为四个具有质的差异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幼儿期);前运算阶段 (童年期);具体运算阶段(少年期);形式运算阶段(青年前期)。(1)感 知运动阶段。主要指语言以前的时期,儿童通过感觉动作图式和外 界取得平衡,并开始对感知觉和动作进行协调。但这个阶段只有动 作活动,还没有表象、思维和语言。感知运动阶段又细…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3日
    21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