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第七章 基督教哲学的诞生-在线阅读

第七章 基督教哲学的诞生

如果说基督教与希腊神话分属两种文化传统的信仰体系,希腊神话与希腊哲学是同一文化传统的两种不同文化形态,那么,希腊哲学与基督教就是分属两种文化传统的两种不同文化形态。然而,早期基督教向希腊化地区传播的过程中却产生了融基督教思想与希腊哲学于一体的神学-哲学理论——基督教哲学。希伯来和希腊是两种文化传统,宗教和哲学是两种文化形态,它们从冲突到融合,经历了几百年时间,其间充满着宗教冲突、政治斗争、文化碰撞和哲学争论。

第一节 教父哲学的基本倾向

《圣经》和哲学

基督教之所以能够与希腊哲学相结合而形成基督教哲学,其秘密在《圣经》与希腊哲学的可比性。脱胎于犹太教的基督教的《圣经》包括犹太教的经典《旧约》和记载耶稣基督及其使徒言行的《新约》。早在基督教诞生之前,一些受希腊文化影响的犹太人已经有意识地用希腊哲学语言解释《旧约》;至于在希腊化地区成书的《新约》,其作者不可避免地使用一些希腊哲学概念,表明了对希腊哲学的态度。

《旧约》树立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唯一的神——耶和华的形象。耶和华虽然有人格,但却不与人同形同性。他始终在隐蔽处与人交谈。当犹太教的创始者摩西问他的姓名时,耶和华说了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我是我所是(I am who I am)。”“是者”即希腊哲学所致力认识的对象。希腊哲学也反对人神同形同性论,反对偶像崇拜,把最高的、唯一的原则或实体称为神。

西方哲学简史|116不过,希腊哲学中的神是“理神”,是理性的化身;而《旧约》里的耶和华是人的理性不能认识的。正如《诗篇》所说:“耶和华啊!你的工作何其大,你的心思何其深!畜类人不晓得,愚顽人也不明白。”1《旧约·诗篇》92:5—6。这种与希腊哲学格格不入的反理智主义态度也反映在《新约》里。从《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三部“同观福音书”的记载来看,耶稣传教的对象是文化水平不高的普通民众。他强烈反对垄断知识的法师、文士和法利赛人:他所表达的全新的宗教观念和伦理观念毫无希腊化的痕迹。

基督教在希腊化地区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接受了包括哲学在内的希腊文化的影响,《新约》使徒书信的作者自觉不自觉地采用了希腊哲学的一些概念,如“逻各斯”、“精神”、“智慧”、“心灵”、“实践智慧”、“灵魂”和“肉体”、“种子”等等,来表达基督教义,从而为基督教和希腊哲学的比较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在基督教与犹太教分离,并向希腊化地区传播的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人是保罗。保罗是“便雅悯支派的人,是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2《新约·腓立比书》3:5。。另一方面,他在希腊化地区受到良好教育,兼有犹太教徒和罗马公民的双重身份。这一特殊身份使他比其他使徒都更敏感地觉察到基督教和希腊哲学的异同。保罗在传教时遭到希腊化知识分子的攻击,他对此做出的强烈反应是:

就如经上所记:“我要灭绝智慧人的智慧,废弃聪明人的聪明。”智慧人在哪里?文士在哪里?这世上的辩士在哪里?神岂不是叫这世上的智慧变成愚拙吗?世人凭自己的智慧,既不认识神,神就乐意用人当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这就是神的智慧了。3《新约·哥林多前书》1:18—22。

他还警告信徒们不要让人“用他的理学和虚空妄言,不照着基督,乃照着人间的遗传和现世的哲学,就把你们掳去”4《新约·歌罗西书》2:8。。这些话承袭了耶稣基督在传教时的反理智主义的态度。但另一方面,保罗并不认为基督教和希腊哲学的冲突是不可调和的。保罗在希腊中心雅典传教时,曾与伊壁鸠鲁派和斯多亚派哲学家辩论。他说:

雅典人,我看你们在宗教事务上异常谨慎。我四处查看你们崇拜的对象。我注意到一座神坛,上面刻写着“未识之神”。你们崇拜但又不认识的,正是我现在要宣扬的。5《新约·使徒行传》17:22—23。

保罗抓住了希腊哲学理神论的一个缺陷:非人格的神缺乏宗教信仰所需要的感性特征,人不能崇拜他无法感知的“未识之神”。他进而宣称,希腊人不能认识的神就是他致力于宣扬的“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灭绝智慧人的智慧”和“宣扬你们崇拜但又不认识的神”这两句话,反映出保罗对希腊哲学两种不同态度。基督教一开始就注定要处于与希腊哲学既相反对,又相联结的关系之中。基督教哲学始终贯穿着这一矛盾。

《约翰福音》是四部福音书中成书最晚、哲理最强的一部。它在开篇就显示出与前三部“同观福音书”的不同之处:后者都以记述耶稣的家世为开端,前者却抛弃历史记载与凡人的常识观念,对耶稣和上帝的关系做了理论阐释。这就是著名的“道成肉身”的学说: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万物是凭着他造的。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

恩典和真理都由耶稣基督来的。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6《新约·约翰福音》1:1—18。

“道”即希腊文“逻各斯”的意译。我们知道,在希腊哲学,尤其在斯多亚派学说里,“逻各斯”与“神”是同义词,并且,“逻各斯”又是精神、气息,可以具有一定的形状、形象。后期斯多亚派也把希腊罗马宗教的神说成“逻各斯”的化身。《约翰福音》不是哲学论文,其作者也不是哲学家,但他把耶稣当作“逻各斯”的化身,将“逻各斯”与上帝同一,这就为人通过理性(“逻各斯”)来认识上帝、解释教义开辟了道路。所以,现代神学家哈纳克(A.Hanack)说:“基督教学说史中最重要的事件发生于公元2世纪开端,在基督教使徒们揭示出‘道是耶稣基督’的等同关系之时。”7引自 E.Gilson, History of Christian Philosophy in the Middle Age, Random House, New York,1955,p.5.我们也可以说,“道”的概念引入基督教义是基督教哲学史的重要事件。

教父的思想倾向

早期基督教包括使徒时期(公元1 世纪)和教父时期(公元 2—6 世纪)。基督教在教父时期经过经文规范化、组织制度化、信仰正统化的大一统过程,成立了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公教会。公教会(Catholic)这一名称具有“普遍”或“大一统”之义。教父是基督教实现大一统过程中教义的捍卫者、教规的制定者和公教会的组织者。被称作教父的基督徒一般应具备四个条件:遵循正统学说,过圣洁生活,被教会所册封,生活在基督教早期(主要集中在2—6世纪)。按使用语言的不同,教父被划分为希腊教父和拉丁教父。两类教父各有四大博士,他们是:希腊教父纳西盎的格列高里、巴兹尔、约翰·克里索斯顿和阿塔纳修斯;拉丁教父安布罗斯、哲罗姆、奥古斯丁和大格里高利。

教父都是神学家,大都没有完整的哲学理论,人们一般也不称他们为哲学家。但是教父在创立神学理论时,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他们所知的哲学思想,或排斥哲学,或求同存异,或改造利用。哲学史家把教父著作包含的哲学因素,如他们提出的哲学问题、使用的哲学概念和思辨推理等抽取出来,概括为教父哲学。希腊教父中的格列高里、巴兹尔,拉丁教父中的奥古斯丁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早期教父大多为护教士。从现存的护教辞来看,他们的辩护主要针对罗马统治者的政治迫害和思想偏见以及内部异端这样两个目标。早期基督教的传播是血与火的历史。罗马统治者在长达三百年时间里实行镇压基督教的政策,全国性大迫害有十次,在尼禄、德修斯、戴克里先和朱利安等皇帝执政期间尤为酷烈。即使被视为最明智的皇帝马可·奥勒留也实行不宽容政策。奥勒留和朱利安分别信奉斯多亚派哲学和新柏拉图主义,他们及其他皇帝的政治迫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希腊哲学家的文化歧视。后者视基督教为无知狂热的群氓,指责基督教义荒诞不经、亵渎神灵、背离理性。一些哲学家还著书反驳基督教,其中著名者有塞尔修斯(Celsius)于179 年写就的《真逻各斯》、波菲利反基督教的论著等。

护教士的另一个目标是捍卫正统教义,谴责内部异端。“正统”(orthodoxy)的意思是“正确的信仰”。护教士深信,只有依靠正确的信仰才能得救。错误的信仰使一切礼仪崇拜丧失意义;正确的信仰只有一个,违反它就是异端。在争夺正统的斗争中,教父赢得了与使徒教导乃至《圣经》教义一以贯之的合法权威。在被护教士所谴责的形形色色的异端中间,诺斯替派(Gnostics)是正统的大敌。这一名称是希腊文 gnosis(知识)的音译,该派主张通过神秘的知识,即无法言传的宗教体验得救。它的主张广泛吸收了新柏拉图主义的神秘主义、多神谱系、世界图式和巫术迷信,吸引了不少基督徒的信任。护教士反驳诺斯替派的斗争不可避免地与希腊哲学发生冲突。

护教士在与希腊哲学家遭遇时,往往开展“名分之争”,论证基督教才是真正的哲学,希腊人的哲学只是片面的或错误的哲学。把基督教纳入哲学的领域,这是基督教哲学诞生的一个重要标志。教父对待希腊哲学的态度有两种:一是理性辩护主义,即,利用希腊哲学为基督教义辩护;一为反理性的信仰主义,这是把基督教信仰与希腊人的理性完全对立起来的立场。

理性辩护主义

早期护教士利用基督教义与希腊哲学的相似之处为基督教的权利辩护,同时进一步指出基督教高于希腊哲学的优越之处,论证基督教是真正的哲学。被人称为“基督教哲学真正的第一个开端”的护教士查士丁(Justin,100—165年)首先提出了“基督教哲学”的概念。8A. H. Armstrong,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Later Greek and Early Medieval Philosophy, Cambridge,1967,p.198.在《与蒂尔弗的对话》中,他谈到皈依基督教就是成为真正的哲学家。他始终认为哲学的真正使命是探求神圣的真理。他先后向斯多亚派、逍遥派、毕达哥拉斯派和柏拉图主义者请教,都未能得到令他满意的答案,最后终于在一位基督教长老的启发之下,领悟了基督教就是自己寻觅已久的神圣真理。他的结论是:“我发现只有这个哲学才是可靠、有益的,我因此而成为哲学家。”9查士丁:《与蒂尔弗的对话》,6章。

除了现身说法之外,查士丁还从理论上论证基督教是高于希腊哲学的哲学。他说,圣道就是基督,但在基督降生之前,圣道之光已经部分地照亮了希腊人的心灵,希腊哲学是上帝赐予的礼物。苏格拉底之所以看出希腊宗教所崇拜的神是虚假的,正是因为他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上帝。斯多亚派的“逻各斯”概念是对圣道的比喻。在此意义上,在基督教诞生之前就已经有了基督徒。圣道之光同时还以另一种方式在希腊以外的地区传播。犹太先知更早、更全面地接受了这份礼物,“摩西是第一个先知,比任何希腊著者都要早得多”,“柏拉图的创世说是从摩西那里学来的”。10查士丁:《辩护辞之一》,59章。基督教虽晚于犹太教和希腊哲学,但来自耶稣的真传,而耶稣又是圣道的化身,因而基督教比其他任何哲学都更全面、更真实地接受了圣道。或者说,基督教包含着其他哲学以不充分方式认识的因素。根据这些道理,查士丁不无自豪地对身属斯多亚学派的罗马皇帝奥勒留宣称:“一切被人们正确说出的东西,都是我们基督徒的财产。”11查士丁:《辩护辞之二》,13章。

公元3—4 世纪基督教神学中心在亚历山大城,该地的希腊教父克莱门特(Clement,153—217年)认为,希腊哲学来自以东方宗教为代表的智慧,两者最后汇入基督教所代表的最高智慧。他在《规劝异教徒》的辩护辞中以丰富的历史资料说明,古代犹太人、巴比伦人、埃及人和印度人的智慧融会贯通,必有共同来源,这就是上帝的启示。他又指出,希腊人并无承袭天启的幸运,只能窃取东方人的智慧,希腊哲学只是二手货。但是,他并不把希腊哲学和基督教对立起来。他有这样的评价:“在(希腊)哲学里虽然只有如同普罗米修斯窃取的火种那样微弱的光芒,但也能燃成显示上帝智慧和力量的大火。”12克莱门特:《杂文集》,1卷17章。他的《杂文集》保留了希腊哲学的残篇,着眼点在于表明东方神秘智慧、希腊哲学和基督教之间源远流长的关系。

克莱门特并不笼统地使用“哲学”这一概念,“哲学”往往特指希腊哲学,而东方智慧和基督教则被称作“智慧”。希腊文的“哲学”本是“爱智慧”之意,但克莱门特却只把哲学当作知识的总汇。哲学虽然是一切学问的“主妇”,但“智慧就是哲学的女王”13同上书,1卷5章。。中世纪的神学家后来用“哲学是神学的婢女”的说法来概括这种哲学观。

拉丁护教士拉克坦修(Lactantius,260—330年)同样关心基督教与一般意义上的哲学(智慧)和特殊意义上的哲学(希腊哲学)之间的联系。他在致君士坦丁大帝的辩护书《神圣的原理》的开头宣称,真正的智慧与真正的宗教是同一的。他试图让读者相信,希腊、罗马人的宗教和智慧相分离,基督教达到了两者的同一。他说:

在哲学和宗教体系相分离的情况下,从有智慧的教授那里学不到关于神的道理,从宗教祭司那里学不到智慧,这就表明一个不是真正的智慧,另一个不是真正的宗教,……但两者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时,必然是真正的智慧和宗教。

他承认希腊哲学家已经达到了人类智慧的顶峰,但他们缺乏宗教信仰,企图依靠自己的智慧寻求知识,结果无不走入迷途。苏格拉底早已知道人不能达到真正的知识,后来的怀疑论者又使各种猜测破灭,在知识和猜测这两大方式破灭之后,人类的智慧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拉克坦修接着指出,基督教融智慧与宗教于一体,“在智慧中崇拜,用实际活动成全我们的知识”14拉克坦修:《神圣的原理》,4 卷1章。

这样,就能以确定的理智取代怀疑精神,用宗教实践代替贫乏虚伪的道德说教。如果基督教是真正的智慧和宗教,那么可以在原则上承认基督教是真正的哲学。拉克坦修虽然没有明确地引申出这一结论,但已经指明了基督教哲学取代希腊哲学的趋势。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为合法宗教。不知君士坦丁是否读过他的上书,但无论如何,《神圣的原理》已从理论上宣布了基督教统治时代的开始,从查士丁到拉克坦修的护教士们完成了历史的使命。

信仰主义

面对罗马统治者的政治迫害和哲学家的文化歧视,一些护教士引用《圣经》中反理智主义和反理性骄傲的经文,得出了反理性、反哲学的极端信仰主义的结论。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不只是反对希腊哲学,而是反对一般意义上的哲学;不只是与哲学比高下,而是突显信仰与哲学的对立。

第一个拉丁教父德尔图良(Tertullian,145—220年)以激烈的言辞表达了反哲学的倾向。在他看来,希腊哲学就是哲学一般,哲学就是异教徒的智慧,哲学家比其他异教徒对基督教更危险。他在《辩护篇》中向统治者建议,应该把公开摒弃宗教崇拜的哲学家与虔诚信神的基督徒交换地位,用迫害基督徒的方法对待哲学家才是公正的。他愤愤不平地说:“这些人没有被送去喂野兽,其实完全应该这样做,因为他们是哲学家而不是基督徒。”哲学家和基督徒虽然都反对罗马宗教崇拜,但哲学家出于不敬神的态度反对罗马宗教,基督徒则出于对真正的神的虔诚态度反对罗马宗教,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基督徒和哲学家之间哪有什么相似之处呢?在希腊人的信徒和上帝的信徒之间,在追求名声的人和追求生活的人之间,在言说者和行动者之间,在建设者和摧毁者之间,在朋友和敌人之间,在真理的败坏者和保卫、传授者之间,在真理的统领和囚徒之间难道有什么相似之处吗?15德尔图良:《申辩篇》,46章。

如果说,这些话仅仅表达了哲学与基督教之间的笼统分歧,那么,《反异教的信条》一书就详细地论述了反哲学的理由。首先,哲学是“人和魔鬼的学说”,“哲学的素材是现世的智慧,是对自然和上帝旨意的草率解释”。其次,“异端是哲学教唆出来的”。比如,诺斯替派创始者瓦伦提诺属于柏拉图学派,另一异端领袖马谢安出身于斯多亚派,伊壁鸠鲁否认灵魂不朽,所有的哲学家都不相信尸身复活,斯多亚派的芝诺将神等同于物质,一切崇拜火的异教都与赫拉克利特有关。再次,哲学的理性推理方法是错误的途径。他嘲笑说:

不幸的亚里士多德,他为这些人发明了辩证法,即上溯下推的艺术,真命题含糊其辞,猜测远不可及,论证太苛刻,极易产生争议,以致迷惑了自己。它包含一切,但事实上什么也没有解决。16德尔图良:《反异教的信条》,7章。

值得注意的是,德尔图良所反对的是哲学,而不仅仅是希腊哲学。他并未像其他护教士那样提倡希腊哲学之外的“野蛮人哲学”或基督教哲学。他毫不含糊地排除了基督教与哲学相结合的可能性:

“让斯多亚派、柏拉图、辩证法与基督教相混合的杂种滚开吧!我们在有了耶稣基督以后不再需要奇谈怪论,在欣赏了福音书之后不再需要探究。”17同上。

“不需要探究”表达的是一种极端的信仰主义立场。德尔图良甚至反对进一步理解和解释信仰。在《论基督肉身》一文中,针对那些为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而感到惶恐的信徒,他说:

上帝之子被钉在十字架上,我不感到羞耻,因为人必须为之羞耻。

上帝之子死了,这是完全可信的,因为这是荒谬。他被埋葬又复活了,这一事实是确定的,因为它是不可能的。18德尔图良:《论基督肉身》,15章。

这些话后来被概括为“惟其不可能,我才相信”的口号,用以排拒对信仰进行理性辩护和论证。

德尔图良最后脱离了正统教会而加入异端,这不是偶然的。教会最后采取的是理性辩护主义的立场,而不是德尔图良的极端信仰主义的主张。

教父思想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充分表达了这种理性辩护主义的立场。

第二节 奥古斯丁

奥里留·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e,354—430年)生于罗马帝国北非努米底亚省的塔加斯特镇(现位于阿尔及利亚)。幼年时曾从母亲加入基督教,但19岁在修辞学校读书时成为摩尼教追随者。从修辞学校毕业后,先在迦太基城,后到罗马和米兰教授修辞和演讲术。其时受米兰主教安布罗斯影响,脱离摩尼教,一度醉心于柏拉图主义和怀疑派的著作。他最后皈依基督教的契机是“花园里的奇迹”。据他的自传《忏悔录》记述,某日正当他在住所花园里为信仰而彷徨之际,耳边响起清脆的童声:“拿起,读吧!拿起,读吧!”他急忙翻开手边的《圣经》,恰是圣保罗的教诲赫然在目:“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19《新约·罗马书》13:13—14。奥古斯丁年轻时生活放荡,他感到这段话击中要害,“顿觉有一道恬静的光射到心中,驱散了阴霾笼罩的疑云”20奥古斯丁:《忏悔录》,8卷7章19节。。387年复活节,他接受安布罗斯洗礼,正式加入基督教。此后回到北非的家乡,隐居三年之后被教徒推选为省城希波教会执事,395年升任主教。在任职期间,他以极大的精力从事著述、讲经布道、组织修会、反驳异端异教。他在晚年目睹了汪达尔人的入侵,死于希波城沦陷之前。他去世之后,汪达尔人控制的北非脱离了罗马帝国,从此不再受罗马教会管辖。但奥古斯丁的著作流传到西方,成为公教会和16世纪之后的新教的精神财富。

奥古斯丁是教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堪称神学百科全书。在这些卷帙浩繁的著作中,《忏悔录》、《论自由选择》、《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可算作代表作,包含不少哲学论述。

“基督教是真正的哲学”

奥古斯丁在罗马教育制度下受过良好教育,18 岁时因读到西塞罗的著作而对哲学产生兴趣,后来又读过柏拉图主义者的著作。他从自己亲身经历中感受到改造和利用哲学的必要性。他对“哲学”概念的理解来自一位名叫伏洛(Varro)的人所写的哲学手册(现已失传)。其中列举出 288 种哲学,它们都是对于“如何取得幸福生活”这一共同问题的不同回答。奥古斯丁根据这一流行观念,把基督教理解为“真正的哲学”,因为它和其他哲学一样以幸福为目标,并且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提供了达到幸福生活的唯一正确途径。在此意义上,他称自己皈依基督教是“到达哲学的天堂”①。

奥古斯丁认为,世俗哲学家把人类智慧当作幸福,以为依靠个人才能和前人的知识遗产便可获得最高幸福。他说,事实上,“即使具有极高才智和充裕时间的少数人精通深邃的学问,他们也只能研究灵魂的不朽性,而不能达到灵魂的可靠的、真正的幸福状态”②。哲学家的智慧只能产生各种意见的纷争,远离幸福状态。基督徒把幸福看做上帝赐予的福分,只有被上帝拯救的人才会有幸福,只有认识并践履上帝智慧的人才能被拯救。上帝的智慧已经被铭刻在《圣经》之中。《圣经》的作者才是“哲学家、圣者、神人和先知,正直和虔诚的教师”③。基督教和一般人所谓的哲学的区别不是宗教和哲学的区别,而是“真正的哲学”和“现世的哲学”的区别。圣保罗在《歌罗西书》中提醒信徒防范现世哲学,并不是反对哲学本身。④

奥古斯丁称基督教为“真正的哲学”,并未完全否定现世哲学的价值。

他认为,真正的哲学可以利用普遍流行的现世哲学。他说:“如果那些被称为哲学家的人,特别是柏拉图主义者说出一些确实为真、与我们的信仰相一致的话,我们不应害怕,而要把这些话从他们不正当的主人那里拿回来,为我们所用。”真理不是哲学家本人的发明,而是上帝恩赐给人类的财富,却

① 奥古斯丁:《论幸福生活》,1卷1章5节。

② 奥古斯丁:《论三位一体》,13卷9章12节。

③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18卷41 章。

④ 奥古斯丁:《论秩序》,1卷1章32节。

被“邪恶、不正当地奉献给恶魔”,基督徒“应该取回它们,用于传授福音”。

他还以《出埃及记》里以色列人掠夺埃及人财宝为例,说明基督徒可以合法地使用异教徒的精神财富,因为“异教徒各门学问不只是错误和迷信的幻觉,殚思劳神的谜团,……也含有适合真理之用的博雅学科教育,极为卓越的道德准则和一神崇拜的真理”21奥古斯丁:《基督教学说》,2 卷40章60节。。但另一方面,奥古斯丁又强调,现世哲学需要经过改造才能被利用,基督徒所要学习的哲学应以经文为典籍,而不应该沉溺于现世哲学著作。他说,以色列人在埃及带走的金银财物与他们后来在所罗门统治时建立的耶路撒冷圣殿的辉煌相比是贫困的。同样,从异教徒书籍里搜集到的有用知识与神圣经典的真理相比是贫乏的,“不管人们从其他来源学到什么东西,都要谴责有害的,包容有利的”22同上书,2卷42章63节。

奥古斯丁本人正是按照批判、改造、利用、吸收的态度对待古代文化遗产,建立基督教学说的。在哲学上,他认为柏拉图主义是福音书的前身,对其充分利用,使之适合基督教信仰。要之,奥古斯丁思想的特点是不区分哲学与神学。我们不可能离开神学的问题和立场来理解他的哲学;反过来说,不知道当时哲学争论的问题和焦点,也不能理解他的神学。

对怀疑论的反驳

早期基督教信仰遇到怀疑派哲学家的严重挑战。为此,奥古斯丁写了《反学园派》反驳怀疑论。他指出,即使怀疑也有一定的依据,也要相信一定的道理。比如,自称不依赖任何东西的怀疑论者也不能怀疑矛盾律,否则便不能表达自己的怀疑。他还说,即使最初步的知识——感觉也是可靠的。

当船桨在水中被看成弯曲的时,眼睛并没有欺骗我们,只是当心灵把船桨判断为弯曲的时候,错误才会发生。感觉只是把事物的外形呈现在人们面前,不能要求感觉提供它们不能提供的东西。就是说,感觉并不提供判断真假的标准。

在《论自由选择》一书中,奥古斯丁针对“一切都可以怀疑”的皮罗主义观点,提出了一个有力的反驳:“我问你:‘你存在吗’,你是否害怕被这一问题所欺骗呢?但如果你不存在,你也就不可能被欺骗了。”23奥古斯丁:《论自由选择》,2卷3章7节。他说,怀疑是为了避免被欺骗,但只有相信自己存在的人才会害怕被欺骗,才会进行怀疑。

换言之,“我怀疑,故我存在”,这是怀疑论者不能怀疑的真理。奥古斯丁继续推论:“既然你确实存在,那么你只有活着才能知道这一点,因此你也确实活着,你知道这两件事绝对为真。”24奥古斯丁:《论自由选择》,2卷3章7节。进而言之,我在怀疑这一事实证明至少有三件事是我所确定不疑的,即:我存在,我活着,我理解。怀疑论者鼓吹的“一切都可以怀疑”的原则是与他们的怀疑相悖的。奥古斯丁反驳怀疑论的论证,在哲学史上可以看做17世纪近代哲学奠基者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的先声。

上帝存在的知识论证明

奥古斯丁关心的主要问题并不是知识的确定性问题。对他来说,人类知识的确实可靠性是显而易见、无可置疑的事实。他竭力探究的问题是:人的知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确定性?确定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考查,他得出上帝是真理自身和人类真理的来源这一结论。他的探究并没有直接诉诸教义,宣扬上帝的全知全能,而是以缜密的推理说明人的认识的性质、过程和标准。

奥古斯丁按照柏拉图主义的思想,把知识对象和知识的关系理解为由下到上的等级关系,人的外感觉以外部有形事物为对象,内感觉以外感觉为对象,理性以内感觉为对象。这样,有形事物、外感觉、内感觉和理性构成了一个由低到高的等级。他说:“很明显,有形事物被身体感觉所感知,身体感觉不能感知自身。内感觉不但可以感知被身体感觉所感知的有形事物,而且可以感知身体感觉自身。理性却认识所有这一切,并认识自身。因此,理性拥有严格意义上的知识。”25同上书,2卷12章34节。所谓“严格意义上的知识”指确定的真理,包括数学命题、逻辑原则和像“人人都追求幸福”之类的哲学命题。

奥古斯丁接着追问:人的理性所拥有的这些真理的来源是什么?只有三种可能的答案:来自理性之下、之中和之上。他依次分析了这三种可能性。

首先,真理的来源不可能低于理性。因为在上述知识对象和知识的等级关系中,在上者居于判断在下者的优越地位;如果真理低于理性,那么真理将被理性所判断,而不是相反。然而,真理作为判断的规则,不可能处于低于理性的、被判断的地位。

其次,真理也不可能来自理性之中,因为理性不可能于自身中产生规则。理性是心灵的能力和状态,处于流动变化之中,而真理却是确实不变的,不随理性的变动而变动。奥古斯丁说:“我们的心灵有时认识得多,有时认识得少,因此证明了自身的可变性。但真理却固守自身,不因我们认识得多而夸张,也不因我们认识得少而短缺。”永恒不变的真理不可能等同于变动不居的理性。

奥古斯丁的结论是:“如果真理既不低于、也不等于我们的心灵,它必然比心灵更高级、更优越。”26奥古斯丁:《论自由选择》,2卷12章34节。在人类知识等级之上,存在着一个处于最高级地位的真理,它赋予人类理性以确定的规则,使人的心灵认识真理。这一最高的、外在于人类知识的真理就是上帝。奥古斯丁的哲学认识论同时又是对上帝存在的神学证明,两者的密切结合显示出奥古斯丁哲学和神学一体化的特征,验证着他的“基督教是真正哲学”的思想。

光照说

《圣经》说道是“普照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的真光”,是“恩典和真理”。27《新约·约翰福音》1:9,17。

奥古斯丁将这一教义理论化,提出了“光照说”,其大意是:一切真理都存在于上帝之中,上帝是真理的来源,真理是上帝之光,“光照”(illuminatio)是人的理性获得真理的途径。

从哲学史上看,“光照说”可以说是对柏拉图的“太阳”比喻的承袭。柏拉图的理念是“心灵的眼睛”看见的对象,善是视觉活动所需的光源,被比喻为太阳。同样,“光照说”把上帝比作真理之光,人的心灵比作眼睛,理性比作视觉。正如只有在光照之下,眼睛才能有所见,心灵只有在上帝之光的照耀下才能有所认识。正如离开了光线的视觉只是一种潜在的能力,不受光照的理性不能进行认识活动。实际上,没有不受光照的理性,理性依其本性自然地趋向光照,正如视觉自然地趋向光线一样。因此,一切有理性的人都或多或少地拥有真理,但只有那些信仰上帝、热爱上帝的人才能自觉地、充分地接受真理,把这些真理集中起来,最后认识作为真理之源的上帝。奥古斯丁说:“谁认识真理,就能认识这光;谁认识这光,就能认识永恒者,惟有爱才能认识他。”①“光照说”既是对人类知识先决条件的哲学说明,又是关于人如何认识上帝的神学理论。

作为哲学认识论的“光照说”,还包括对人的认识过程的分析。奥古斯丁认为,人有感性和理性两种基本的认识能力。感性搜集材料,理性则用规则将这些材料加以分门别类的整理。知识就是两者的结合。奥古斯丁说,“认识”(cogitare)来源于“集合”(cogere),“认识是心灵所擅有的,专指内心的集合工作”②。

“光照说”包含有后来“天赋观念论”的因素。奥古斯丁认为,作为理性规则的真理具有独立于感性经验的来源,是上帝之光压在心灵之上的印迹。他说:“规则除了写在我们称作真理之光的书上还能在哪里呢?一切真理的规则都铭刻在这里,并从这里被转移到正直的人的心灵,但这种转移是无形的,犹如印章的图形被压在蜡上而无损图章自身,这些规则在人的心灵上留下自身的印记。”③另一方面,心灵通过外感觉和内感觉接受了关于外部事物和自身的材料,来自真理之光的规则加诸感觉材料之上的过程就是认识。

记忆是联系理性和感性的中介。记忆属于内感觉,保存着一切感觉材料,但同时它又是最初运用理性规则的场所。感觉材料在记忆中不是杂乱无章地堆砌在一起,而是依照理性规则有序地排放。记忆好比一个库房:

在那里,一切感觉都被分门别类、一丝不乱地储藏着,而且各有门户,如光亮、颜色和各种物象属于双目,声音属于耳,臭香属于鼻,软硬、冷热、光滑粗糙、轻重,不论身内或身外的,都属于身体感觉。记忆把这一切全都纳于庞大的仓库,保藏在不知哪一个幽深屈曲的处所,以备需要时取用。④

记忆容纳着数的规则、衡量规则以及其他无数的规则,它们都不是

① 奥古斯丁:《忏悔录》,22 卷10章10节。

② 同上书,10卷11章18节。

③ 奥古斯丁:《论三位一体》,14卷15章21节。

④ 奥古斯丁:《忏悔录》,10卷8章12节。

感觉铭刻在我们心中的,因为它们无色、无声、无臭、无味,无从捉摸。①

就是说,记忆之中的规则高于感觉,因此可以判断、区分、安排感觉材料。

奥古斯丁认为,概念是在记忆的基础之上产生的。他说:

概念的获得,是把记忆所收藏的零乱混杂的部分通过思考加以集合,再用注意力把概念引置于记忆之前。这样,原来因分散、疏略而躲藏的东西与我们的思想相稔,很容易呈现在我们思想之中。②

在概念中,按规则分门别类的感觉材料又按照一定规则被集合在一起,成为确定的知识。奥古斯丁对认识过程的分析以记忆力为中心,始终强调理性规则的判断和指导作用,同时也承认感觉材料的独立性,这符合心理活动的自然过程。

时间学说

《旧约·创世记》关于上帝七天创世的说法与希腊人“无不能生有”的观念格格不入,引起了普遍的质疑。其中一个问题是:上帝何时创造时间?

《创世记》说,上帝在第一天结束时创造昼夜,在未有昼夜之前,何来“一天”呢?如此等等。奥古斯丁开玩笑说,他准备为提出这些问题的人下地狱去寻求答案。在《忏悔录》第11卷,他讨论了“什么是时间”的问题。他说,我们把握时间的方式决定了时间的本性,流逝的时间只能被知觉的运动所度量。他说:“正是在我的心灵里,我度量时间。”③被心灵所知觉的时间即持续的知觉,知觉虽由外物引起,但知觉的持续却不取决于外物。外物消失之后,关于它的知觉仍能持续。奥古斯丁把知觉的持续称为“现在”。

“现在”不是时间的一部分,而是全部。理由有两点:第一,任何时间都可以被度量。“但是,过去的时间不复存在,将来的时间尚未存在,谁能度量它们呢?除非有人胆敢说,他能度量不存在的东西。”④第二,过去和将来都可被归结为现在。他说:

很明显,将来与过去都不存在,说过去、现在和将来是三种时间是

① 奥古斯丁:《忏悔录》,10卷12 章19节。

② 同上书,10卷11章18节。

③ 同上书,11卷27章36节。

④ 同上书,11卷16章21节。

不妥的。妥当的说法似应是:有这样三种时间,关于过去事物的现在,关于现在事物的现在和关于将来事物的现在。①

这是按照知觉内容做出的区分:“关于过去事物的现在”指对过去事物的记忆,“关于现在事物的现在”指对当下事物的直观,“关于将来事物的现在”指对将来事物的期待。这三类知觉分别与过去、现在和将来相对应,但它们都是现在知觉到的状态,都是现在的时间。

奥古斯丁接着提出一个关于时间的定义:“时间是心灵自身的延伸。”②

“心灵”并不专指人的心灵,应被理解为上帝的心灵。在奥古斯丁看来,上帝是永恒的,他并不是时间中的存在。时间的理念“现在”是上帝心灵的瞬间创造。上帝心灵之中的“现在”理念是一切时间的原型,人所知觉到的流逝的时间是对时间原型的摹仿。这也是上帝为什么能在瞬间创造出连绵不断的时间的道理。

神正论

对恶的思考在奥古斯丁思想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他最初以为基督教无法解决恶的起源和性质问题,因而采用摩尼教的解释。摩尼教的教义为二元论,以代表善的光明之神与代表恶的黑暗之神的永恒斗争说明恶的普遍性。

基督教信仰唯一的全能、全知、全善的上帝,于是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上帝造出的人为什么会犯罪?世间的恶来自何方?

当时的伊壁鸠鲁派利用恶的来源问题否证了基督教信仰的全善、全知、全能的上帝。他们说,如果恶出自上帝创造,那么上帝就不是全善的。如果恶不是上帝的创造,那么它的出现是上帝不能阻止的。如果上帝不知道恶的存在而没有去阻止它,那么他就不是全知的;如果上帝因为没有能力去阻止它,那么他就不是全能的。总之,恶的存在与上帝的全善、全知、全能相矛盾。这些问题严重困扰着神学家。奥古斯丁皈依基督教之后,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排除摩尼教的影响,合理地解释恶而不违反基督教教义。

奥古斯丁关于恶的起源和性质的解释是最早的神正论(theodicy)。这个词来源于两个希腊词:

“神”(theo)和“正义”(dike),它的意义是:面临着恶的存在而显示出上帝的正义。

① 奥古斯丁:《忏悔录》,10卷20 章26节。

② 同上书,11卷26 章33节。

在奥古斯丁之前,普罗提诺已经把恶定义为“缺乏”,即应当存在而没有存在的东西。奥古斯丁接受这一新柏拉图主义的解释,将恶定义为“背离本性,趋向非存在……倾向于存在的中断”①。“趋向于非存在”不等于非存在,这一定义并未简单地将恶变为虚幻影像。相反,恶在上帝创造的世界里占据着不可否定的位置。在世界这一存在的等级系统中,低一级事物是相对于高一级事物的非存在,高一级事物是低一级事物的存在根据。如果一事物放弃这一根据,趋向比它低级的事物,这就是趋向非存在,表现出恶的性质。

按照恶的定义,一切被称作恶的东西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物理的恶”,指事物的自然属性造成的损失和伤害,如自然灾害,人的生老病死造成的痛苦,等等。这一类恶的原因是缺乏完善性,能否把这一原因归咎于上帝创世的不完善呢?奥古斯丁断然否定。他说,上帝创造的是一个完善的整体,单个被造物的不完善性正是完善秩序的组成部分。“在宇宙中,即使那些所谓的恶,只要能够加以控制,使之处于应处之地,也能增加我们对善的景仰,因为善若与恶相比较,更显出价值,更可羡慕。”②物理的恶不但无损于上帝的善,而且衬托、显扬出上帝的善。

第二类为“认识的恶”,指真理与谬误、确定与不确定的认识秩序的颠倒。认识的恶的原因是人类理智的不完善。它虽然比物理的恶更加危险,可以导致不相信上帝,但和物理的恶一样,其原因不能归咎于上帝。人类理智的不完善性“应当被看做现世生活的错误”③,只是相对的、局部的、表面的,并不影响上帝的智慧的绝对完善性。

第三类为“伦理的恶”,只有这类恶才称得上罪恶,这是奥古斯丁关心的主题。他说,罪恶是“人的意志的反面,无视责任,沉湎于有害的东西”④。“意志的反面”不是说罪恶与意志无关,而是说罪恶是意志的背逆活动。他说:“当意志背离了不变的共同的善,追求个人的好处,即外在于自身、低于自身的好处,它就是在犯罪。”⑤意志是灵魂的活动,其正当目标应是高于灵魂的上帝;当意志追求低于灵魂的身体时,造成秩序的颠倒,产生伦理的恶。

① 奥古斯丁:《论摩尼教之路》,7 卷1章2节。

② 奥古斯丁:《教义手册》,11章。

③ 同上书,21章。

④ 同上书,24章。

⑤ 奥古斯丁:《论自由选择》,2 卷19章53节。

西方哲学简史 132就是说,邪恶意志不是由一个外部动力所造成的,邪恶意志的原因在于意志内部的缺陷,即人类意志自身的不完善性。或者说,罪恶不是上帝的创造,而产生于人类意志的缺陷。

原罪和恩典

如果人们要继续追问:上帝为什么要赋予人有缺陷的意志,以致产生出罪恶呢?上帝为什么不赋予人只会行善、不能作恶的意志呢?奥古斯丁回答说:

不是有意做的事既不是恶,也不是善,因此,如果人没有自由意志,则将不会有公正的惩罚和奖赏。但是,赏罚的公正来自上帝的善,它必然存在。因此,上帝必然赋予人以自由的意志。①

人类意志的缺陷在于包含着作恶的可能性,但这种缺陷还是意志自由选择所必需的。只会行善、不能作恶的意志不是自由意志,没有选择善恶的功能;而自由选择又是惩恶扬善的公正性所必需的;人们只有对自己自由选择的事情才承担自己的责任,否则将无所谓善恶之分,也不应该接受惩罚或奖赏。

奥古斯丁把罪恶的根源归咎于意志自由,他认为灵魂的“背逆和皈依都是自愿的,而不是被迫的”②。也就是说,人的意志有行善或作恶的选择自由,上帝并不干预人的选择,但对自由选择的后果进行奖惩。上帝的恩典主要表现为赏罚分明的公正,而不在于帮助人择善弃恶。

奥古斯丁在与佩拉纠派异端的争论中,修改了早期的意志自由说。

佩拉纠派的基本立场是坚持性善论,否认原罪说,认为人是否获救取决于自己的选择,人只要依照固有的善良本性行事,便可择善而从,得到拯救,不需要上帝的恩典。奥古斯丁在反佩拉纠派著作中强调,没有上帝的恩典,人的意志不可能选择善,只能在罪恶的奴役之下,不能遵循正当的秩序,丧失了选择的自由。伦理的恶的原因与其说是人类的意志自由,不如说是人类的原罪。他把《圣经》中有关“罪”的说法发展为“原罪”说。根据这一教义,亚当夏娃受蛊惑所犯下的罪,是世世代代遗传下去的原罪,

① 奥古斯丁:《论自由选择》,2卷1章3节。

② 同上书,2卷19章53节。

自那时以后,人类的自由意志已经被罪恶所污染,利用自由意志犯罪,完全失去上帝造人时赋予人的择善避恶的自由选择的能力。只有依靠上帝的恩典,人的意志才能摆脱原罪的奴役,做出善的选择,恢复真正的自由。上帝的恩典首先表现在为人类赎罪,上帝之子耶稣基督牺牲自己,换取全人类的新生。自此以后,人类面临的善恶选择就是做基督徒或异教徒的选择。

上帝之城

410年西哥特人洗劫罗马城,这在基督教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基督徒对罗马的感情相当复杂。罗马统治者对早期基督教的迫害曾在基督徒中间引起强烈的反罗马情绪。《启示录》以“七头巨兽”比喻坐落在七座山丘上的罗马城,以身穿紫红服、喝圣徒和烈士血的淫妇影射罗马皇帝。然而,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之后,罗马城被涂上神圣色彩。罗马历史学家、基督徒尤西比乌(Eusebius)盛赞君士坦丁大帝在历史中实现了基督的救世意愿,罗马是上帝治理人类分裂和堕落的工具。在这种看法普遍流行的环境里,不难想象罗马城的沦陷在基督教内部引起的沮丧、恐慌以及在异教徒中产生的幸灾乐祸情绪。罗马的劫难对基督徒似乎意味着罗马所担负的拯救人类的历史使命的破灭;异教徒也认为,这是罗马人背叛本民族庇护神、转而崇拜基督教而得到的报应。

为了鼓舞士气,坚定信仰,奥古斯丁写下《上帝之城》,对历史做出新的解释,做出了圣史和俗史的区别。圣史是《圣经》所记载的上帝启示于人的事件,分成七个阶段,与创世七天相对应。《旧约》描述的以色列人的历史构成前五个阶段,《新约》揭示了圣史的最后目标,圣史结束于末日审判。俗史即历史学家记载的事件,其发生时间与前六阶段的圣史平行,耶稣之后的俗史与人类命运无关,不但世界末日不可预测,而且世俗人事的兴衰都不会影响圣史已揭示了的恩典与拯救。

与圣史和俗史相区别的历史观相对应的是圣城和俗城相区别的社会观。这里所谓的“城”(civitate)是“社会”的意思。奥古斯丁认为,社会是按照一定协议组成的人的群体。他说:“一群有理性的存在者就他们所爱的对象达成共同协议而结合在一起,因此,为了知道一群体的性质,我们只需了解什么是他们所爱的对象。”①按照这一定义,“爱自己并进而藐视上帝者组成地上之城,爱上帝并进而藐视自己者组成天上之城”②。这是按基督教伦理学标准做出的圣城与俗城的区分。奥古斯丁对国家基本功能的看法与亚里士多德大致相同,认为国家的作用在于“提供现世生活必需的利益,保障能使我们在现世生活中享受健康、安全和人类友谊的世间和平”③。他接着又说,和平是有序的平衡,人与上帝的秩序表现为人对上帝的信仰以及对永恒律的服从,人与人之间的和平表现在当权者与从属者的合作以及他们对现世法律的服从。或者说,“天上的和平”是上帝之城的目的,“地上的和平”是世俗政权的目的。

奥古斯丁说,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的说法只是“神话般”的(mystice)隐喻,表示“一部分人命定与上帝一起进行永恒统治,另一部分人与魔鬼一起永遭劫难”④。如果说,圣史与俗史在时间上平行,那么,圣城和俗城在空间上交织。他说:

天上的城与地上的城在世间始终交织在一起……两者享受同样的世间利益,或被世间邪恶所折磨,但伴随着不同的信、望、爱。⑤

就是说,圣城和俗城是区别实际上生活在同一国家中的人们的不同精神生活和命运的概念,并不是指两个独立的政治实体。两者在现世混居在一起,到末日才分离。

在现实生活中,圣城和俗城既然都存在于同一国家之中,这样便产生了圣城和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这里有两种可能性:国家的目标或者与圣城相一致,或者与俗城相一致。在前一种情况下,国家的统治者是基督徒;在后一种情况下,国家的统治者是异教徒。奥古斯丁要求生活在异教徒政权之下的基督徒遵循耶稣基督关于“凯撒之物当归给凯撒,上帝之物当归给上帝”⑥的教导,服从国家法律,承担国家义务,如纳税、服役,但坚守自己的信仰。在基督教国家里,奥古斯丁要求统治者和其他基督徒一样服从上帝

①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19卷24章。

② 同上书,14卷28章。

③ 同上书,19卷13章。

④ 同上书,15卷1章。

⑤ 同上书,18卷54章。

⑥《新约·马太福音》22:21。

的永恒律,以上帝之城为目标和榜样进行统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应服从教会,因为上帝之城并不等于教会。基督教国家的建立,并不意味着上帝之城的目标已经达到。这一目标只有在最后审判之时才能实现;只有到那时,俗城才会灭亡,圣城则将作为基督王国而永存。

  • 1
    《旧约·诗篇》92:5—6。
  • 2
    《新约·腓立比书》3:5。
  • 3
    《新约·哥林多前书》1:18—22。
  • 4
    《新约·歌罗西书》2:8。
  • 5
    《新约·使徒行传》17:22—23。
  • 6
    《新约·约翰福音》1:1—18。
  • 7
    引自 E.Gilson, History of Christian Philosophy in the Middle Age, Random House, New York,1955,p.5.
  • 8
    A. H. Armstrong,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Later Greek and Early Medieval Philosophy, Cambridge,1967,p.198.
  • 9
    查士丁:《与蒂尔弗的对话》,6章。
  • 10
    查士丁:《辩护辞之一》,59章。
  • 11
    查士丁:《辩护辞之二》,13章。
  • 12
    克莱门特:《杂文集》,1卷17章。
  • 13
    同上书,1卷5章。
  • 14
    拉克坦修:《神圣的原理》,4 卷1章。
  • 15
    德尔图良:《申辩篇》,46章。
  • 16
    德尔图良:《反异教的信条》,7章。
  • 17
    同上。
  • 18
    德尔图良:《论基督肉身》,15章。
  • 19
    《新约·罗马书》13:13—14。
  • 20
    奥古斯丁:《忏悔录》,8卷7章19节。
  • 21
    奥古斯丁:《基督教学说》,2 卷40章60节。
  • 22
    同上书,2卷42章63节。
  • 23
    奥古斯丁:《论自由选择》,2卷3章7节。
  • 24
    奥古斯丁:《论自由选择》,2卷3章7节。
  • 25
    同上书,2卷12章34节。
  • 26
    奥古斯丁:《论自由选择》,2卷12章34节。
  • 27
    《新约·约翰福音》1:9,17。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之类的,也不打算靠这个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
(0)

相关推荐

  • 马可·奥勒留-《沉思录》-卷三-在线阅读

    灵魂不能为肉体奴役 1.我们不应该只是怀想,生命是一天天地 梁实秋∶自杀的权利是斯 在消逝,来日所余无多;我们也要想一想,假使 多亚派哲学的信条之一, 凡因爱国,慈善,贫穷,痼 寿命可以延长,我们的心灵将来是否仍可同样的 疾,衰老,皆可自杀。该 适宜于了解事实以及对于与人的事物之沉思冥 派大师芝诺(Zeno)与克 莱安西斯(Cleanthes )都 想,恐怕…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3日
    79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 古代哲学-第⼆⼗九章 罗马帝国与⽂化的关系-在线阅读

    第⼆⼗九章 罗马帝国与⽂化的关系 罗马帝国曾或多或少地以各种不同的路径影响了⽂化史。 ⾸先:是罗马对于希腊化思想的直接影响。这⼀⽅⾯不太重要, 也并不深远。 其次:是希腊与东⽅对于罗马帝国西半部的影响。这⼀⽅⾯则是 深远⽽持久的,因为其中包括有基督教在内。 第三:是罗马悠久的和平对于传播⽂化以及对于使⼈习惯于与⼀ 个单⼀的政府相联系着的单⼀的⽂明这⼀观念,所…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74
  •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卷六-在线阅读

    卷(E)六① 章一 我们是在寻求现存事物,以及事物之所以成为事物的诸1025b 原理与原因。健康与身体良好各有其原因;数学对象有基本原理 与要素与原因;一般运用理知的学术,或精或粗,均在研究诸原因5 与原理。所有这些学术各自划定一些特殊<专门>实是,或某些科 属,而加以探索,但它们所探索的却不是这些实是的全称,亦不是 这些实是之所以成为实是者,或…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27日
    80
  • 张竹明教授-《工作与时日》和《神谱》-序言-赫西俄德

    赫西俄德是荷马之后古希腊最早的诗人,以长诗《工作与时日》和《神谱》闻名于后世。众所周知,荷马只是古代以弹唱英雄史诗谋生的盲歌手的代名词;《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乃是依据民间流传的歌唱英雄业绩的许多短歌编写而成的。它们的真正作者是民众,是一个民族,是许多代人。赫西俄德则不同,他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而《工作与时日》、《神谱》等也被认为是他的个人作品。 一 赫…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2日
    258
  • [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第一卷-第三章-在线阅读

    本章概述:本章是对前两章所述苏格拉底的品格的确证 他敬拜诸神并劝勉别人敬拜他们 为了证明,在我看来,苏格拉底如何通过他自己的为人以及他对那些和他交游的人们的谈话而使他们获得益处,我将把我所记得的关于这方面的事情,尽量记录下来。 在他和神明的关系方面:他的言行显然是和在亚波罗神庙的女祭司对那些求问应如何祭神以及如何敬拜祖先的人所作的回答是完全符合一致的;因为女…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4日
    19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