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第十六章-在线阅读

第十六章

家庭奴役法何以与气候性质有关

第一节 家庭奴役

隶仅为家庭所用,而不是家庭的一部分。所以,我把奴隶所

受的奴役与某些国家中妇女所受的奴役区分开来,并把妇

女所受的奴役称为家庭奴役。

第二节 南方地区两性之间的

不平等与生俱来

在气候炎热地区,女子长到八九岁或十岁,就可以婚配和生育,所

以,当她们进入童年时,几乎就要结婚了①。到了二十岁她们就已经是

① 穆罕默德娶五岁的卡蒂斯贾(Cadhisja)为妻,圆房时她年仅八岁。在阿拉

伯和印度等炎热国家里,女子八岁便可婚配,九岁就能生育。参见普里多(Pride

au)《穆罕默德传》。在阿尔及尔王国,九岁、十岁和十一岁的女子就能生育。参见

罗吉耶·德·塔西(Languier de Tassis),《阿尔及尔王国史》,第61页。

305306

论法的精神

半老徐娘,所以,通达事理和年轻美貌在她们身上永远不会同时存在;

当美貌足以为她们争得支配地位时,却因年轻不懂事而难以成为现实,

而当她们终于通达事理时,美貌却已是明日黄花。妇女只能处于依赖

地位,因为,年轻美貌未能为她们争得的支配地位,是通达事理无法为

她们在人老珠黄时取得的。因此,只要宗教不加以禁止,一个男子遗弃

发妻而另觅新欢,从而产生一夫多妻制,就是一桩再简单不过的事。

在气候温和的地区,女子的姿色保持较久,达到结婚年龄较迟,生

儿育女的年龄较大,她们的衰老与丈夫的衰老大致同步,又因为她们比

较通达事理,哪怕仅仅由于年龄增长而变得懂事,因而,两性之间自然

而然地存在着一种平等关系,法律上的一夫一妻制于是就应运而生。

在气候寒冷地区,男子由于必须饮用烈酒而不加节制。女子为保

护自己而在这方面有一种天然的节制,所以,就通达事理而言,她们反

而比男子略胜一筹。

大自然令男子有别于女子的无非就是力量和理智,而为他们的权

力设置最终界限的也正是力量和理智。大自然给予女子的是魅力,而

且让她们的优势随着魅力的消失而消失。然而,在炎热地区,女子的魅

力仅存于孩提时期,此后终其一生便再无魅力可言。

所以,与亚洲的气候条件相比,规定一夫一妻制的法律更适合欧洲

的气候条件。正因为如此,伊斯兰教在亚洲很容易立脚,而在欧洲则很

困难;反之,基督教在欧洲得到广泛传播,而在亚洲则遭受败绩,信徒寥

寥无几。人类的理性永远听命于至高原因,这个至高原因想干什么就

干什么,想利用什么东西就利用什么东西。

出于某些特殊原因,瓦伦梯尼安①准许在他的帝国内实行一夫多

妻制②。他的这项法令对于欧洲的气候来说过于粗暴,后来被阿卡迪

① 瓦伦梯尼安(Valentinien,377—408),东罗马帝国皇帝。———译者

② 参见乔南德斯(Jornandès),《论皇位和临时继位者》和教会史学家的著作。第十六章 家庭奴役法何以与气候性质有关

乌斯、霍诺里乌斯和狄奥多西废除了①。

第三节 一夫多妻制在很大程度上

依仗赡养能力

在实行一夫多妻制的国家里,尽管妇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丈夫的

财富,但不能因此而认为,财富是一个国家实行一夫多妻制的原因。贫

困同样可以导致这个结果,我在下面将要谈及的蛮人就是例证。

在强盛的国家里,一夫多妻制与其说是一种奢侈,不如说是造成极

度奢侈的一种机会。在炎热地区,人的需求不多②,养活妻子儿女的花

费较少,所以男子可以拥有多位妻子。

1

第四节 多偶制的各种情况

307

在欧洲各地进行的统计表明,男婴的出生率高于女婴③。与此相

反,关于亚洲④和非洲⑤的记述告诉我们,那里的女婴多于男婴。欧洲

的一夫一妻制与亚洲和非洲的一夫多妻制,显然都与气候有关。

① 见《法典》“犹太人与崇天者”,以及《新法集》第十八篇的第五章。

② 锡兰人每月有十个苏就可以过活,那里的人只吃大米和鱼。见《创建东印

度公司历次航行记》,第二卷,第一部分。

③ 阿巴思诺特先生发现,英国的男婴多于女婴。人们据此误以为各种气候

条件下的情况都是这样。

④ 肯普弗在《日本史以及暹罗概况》中说,京都的人口统计结果为:182,072

位男性,223,573位女性。

⑤ 参阅史密斯(Smith)先生的《几内亚游记》第二部分中关于安梯地区的记

述。308

论法的精神

在亚洲的寒冷气候下,男婴的出生率也像欧洲一样,大大高于女

婴。喇嘛们说①,这就是他们允许一妻多夫的原因②。

不过我相信,由于性别失衡严重而制定法律,实行一妻多夫制或

一夫多妻制,这样的国家不会很多。这种现象只能表明,一夫多妻或

一妻多夫违背自然的程度,在某些国家里较小,而在另外一些国家里

较大。

《游记》告诉我们,在万丹,一个男子有十个妻子③。我觉得,此事

如果属实,那也只是一夫多妻制的一个特例。

对于上述这些习俗,我只介绍其由来,并不为之辩解。

第五节 马拉巴尔一项法律的缘由

在印度的马拉巴尔沿岸的奈伊人部族④里,一个男子只能娶一个

妻子,而一个女子则可以嫁多位丈夫⑤。我认为,这种习俗的起因是不

难找到的。奈伊人属于贵族种姓,而贵族在所有这些国家里都是士兵。

在欧洲,士兵不许结婚。在马拉巴尔,由于气候的原因,只能退而求其

次,让婚姻尽可能少添麻烦,一个女子于是同时属于多个男子。这样做

① 参阅杜赫德,《中华帝国全志》,第四卷,第461页。

② 哈桑-伊本-亚齐德(Albuzeir-el-Hassen)是9世纪到印度和中国旅行的两

位穆斯林之一,他认为一妻多夫的习俗是一种卖淫行为,因为这种习俗与穆斯林

的观念大相径庭。

③ 见《创建东印度公司历次航行记》,第一卷,第 347页。

④ 奈伊人(Naires),居住在马拉巴尔沿岸 第一个部族,是一个贵族种

姓。——译者

⑤ 参阅弗朗索瓦·皮拉尔,《游记》,第一卷,第二十七章;又见《耶稣会士书

简集》第三辑和第十辑关于马拉巴尔沿岸马莱阿米人的记述。人们认为这是军人

的陋习。皮拉尔说,婆罗门种姓的女子从不嫁给多位丈夫。第十六章 家庭奴役法何以与气候性质有关

可以减少家庭对士兵的眷恋和照顾,使他们保持尚武精神。

第六节 多偶制本身

如果把能够被容忍的那些具体情况撇在一边,仅从一般层面上考

察多偶制,那么我们可以说,多偶制对人类毫无用处,也不利于两性,既

不利于被蹂躏者一方,也不利于蹂躏者一方。对儿童同样不利,严重的

弊端之一是父母对子女的疼爱不同,一个父亲不可能像一个母亲疼爱

两个孩子那样去疼爱二十个孩子。一个女子若有多个丈夫,情况就会

更加糟糕。因为,只有当父亲相信并愿意认某个或某几个孩子是自己

所生,而且其他父亲也不予置疑时,这个或这几个孩子才有可能享受父

爱。

据说,摩洛哥国王的后宫里有白种人女子、黑种人女子和黄种人女

子。这个可怜的国王,他对肤色哪里会有什么要求呢!

妻妾成群并不能阻止男子多多益善的欲望①。淫欲与贪婪一样,

获得愈多,饥渴愈甚。

在查士丁尼时代,多位哲学家因受碍于基督教而退到波斯,投靠霍

斯罗沙②。据阿加西亚斯③说,最令他们感到吃惊的是,在那里,被允许

拥有多个配偶的人,依然不能禁绝通奸④。

① 东方人故而千方百计地把妻妾藏之深闺。

② 霍斯罗沙(Cosroes,? -579),波斯国王。有学者指出,此事发生在公元

526年,原因是查士丁尼下令关闭学校。——译者

③ 阿加西亚斯(Agathias.536—582),希腊诗人和和历史学家,《查士丁尼执

政史》的作者。--—译者

④《查士丁尼执政史》,第403 页。

309论法的精神

A

310

多妻将人引向大自然所不许可的那种情爱,因为有了一种淫逸的

恶行就会有第二种。君士坦丁堡发生革命时,苏丹艾哈迈德①被赶下

台。据野史记述,当人民劫掠钦差的府第时,连一个女人都没有见到。

在阿尔及尔,大多数后宫里竟然根本没有女人②。

第七节 多位妻子的平等待遇

有了多妻制的法律后,平等对待各个妻子的法律便应运而生。穆

罕默德准许男子娶四个妻子,他规定,四个妻子的地位平等,饮食、服饰

和夫妻义务等待遇应该一律平等。马尔代夫男子可以有三个妻子③,

那里也有关于多位妻子待遇平等的法律。

摩西律法④规定,某人若为其子娶了一个女奴,接着再娶一位自由

民,这位丈夫应该对两个妻子一视同仁,不得取消第一位妻子的服饰、

饮食和夫妻义务的待遇。他可以给予第二位妻子多一些,但第一位妻

子的所得也不能少。

第八节 男女隔离

在富裕而淫逸成风的国家里,妻妾成群是一夫多妻制的后果。既

然妻妾成群,就得把她们幽禁起来,使之与男子隔离。非如此就不能维

① 艾哈迈德(Ahmed,1673—1736),奥斯曼苏丹,1730年被废黜。——译者

② 见罗吉耶·德·塔西,《阿尔及尔王国史》,第五章。

③ 弗朗索瓦·皮拉尔,《游记》,第十二章。

④《圣经·旧约·出埃及记》,第二十一章,第十节、第十一节。第十六章 家庭奴役法何以与气候性质有关

持家庭秩序,这与一个无力还债的债务人千方百计躲避债权人的追讨

同理。有的地区在气候作用下,物质因素过于强大,道德几乎没有任何

约束力。倘若让一个男子与一个女子单独相处,诱惑必将带来堕落,男

子必然攻击,而女子必然不作任何抵抗。在这些地区,与其依赖劝诫,

莫如插紧门闩。

中国的一部古籍认为,一个男子在远离人群的房间里与女子独处

而不对她施暴,这简直就是美德的奇迹①。

第九节 治家与政治的关系

在共和政体下,公民的生活条件是有节制、平等、舒适和温和的,一

切都透着一股公共自由的气息。对妇女作威作福在那里不那么容易;

如果气候条件需要这样做,那么,一人主政的政体最适合。平民政体在

东方始终难以建立,原因之一即在于此。

相反,奴役妇女非常符合无所不用其极的专制政体的性质。所以,

任何时候我们都看到,亚洲的家庭奴役和专制统治始终携手共进。

有这样一种政体,它孜孜以求的是安定,而且把绝对服从当作太

平;在这种政体下,妇女必须被幽禁,否则她们的私下谋划就会置丈夫

于死地。一个没有工夫考察臣民行为的政权,就会仅凭表象和感觉,视

臣民的行为为可疑。

试想一下,假如把我们欧洲妇女轻浮的精神和轻率的言行,她们的

①“在无人之处发现可以据为己有的财宝,在远离人群的房间里与女子独

处,听到仇敌遇险求救的呼喊,这些都是极具考验力的试金石。”见杜赫德,《中华

帝国全志》,第三卷,第151 页。

311312

论法的精神

爱好和憎恶以及大大小小的嗜好,统统搬到东方政体下去,而且让她们

如同在欧洲那样自由行动,还能有一个父亲享受片刻的安宁吗?可疑

分子将比比皆是,敌对分子将比比皆是,国家将被动摇,人们看到的将

是一幅血流成河的景象。

第十节 东方的道德原则

当一个男子拥有多个妻子时,家庭越是分崩离析,法律越应扶持其

成员同心协力;家庭的成员越是各谋其利,法律越应把他们聚集在一个

共同利益之下。

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幽禁。不仅应该用围墙把妇女与男子隔离开

来,而且还应该在围墙之内把她们与男子隔离开来,使她们在家庭中组

成为一个特殊的家庭。所有的为妇之道就从这种状态中产生,诸如廉

耻、贞操、端庄、矜持、恬静、服从、尊敬、关爱等等,总之,使她们将感情

倾注于世界上本质最佳的东西,那就是心中唯有家庭,别无其他。

妇女天生就应恪尽的义务实在太多,以至于无法将她们与一切可

能使她们产生异念的东西,一切被我们视为娱乐的东西,以及一切被我

们称作事务的东西分隔开来。

我们看到,东方各国的妇女幽禁越严,风尚便越好。大国必然有大

贵族。他们越是富有,就越能将妇女切实幽禁,防范她们重返社会。正

因为如此,在土耳其、波斯、莫卧儿、中国和日本,妇女的操守都令人赞

叹。

印度就无法相提并论了。无数小岛和复杂的地形,把印度分割成

许多小国,我没有时间在此细说的许多原因,使这些小国成了专制国

家。第十六章 家庭奴役法何以与气候性质有关

那里只有可怜的劫掠者和可怜的被劫掠者。所谓的权贵并无多少

家财,所谓的富翁只不过衣食不愁而已。对妇女的幽禁不可能十分严

格,约束妇女的措施也不可能十分完备,所以,那里的风气腐败是无法

想象的。

我们在那里可以看到,如果对气候的负面效应听之任之,将会造成

多大的混乱。在那里,人的本性拥有强大的力量,而廉耻心则弱到令人

无法理解的程度。帕坦①的女子欲火如炽,男子为防备女子的袭击不

得不身着装具②。据史密斯先生记述③,几内亚的一些小国也是如此。

在这些国家里,就连男女两性固有的法则似乎也被置之脑后了。

第十一节 与多偶制无关的家庭奴役

东方的某些地方之所以幽禁妇女,多妻并非唯一原因,气候也是原

因之一。在果阿和印度的葡萄牙人定居点,基督教只允许一夫一妻,可

是我们在书中读到,那里因妇女们的放荡而造成的恐怖、犯罪、欺诈、暴

行、投毒和谋杀层出不穷,如果把这种状况与土耳其、波斯、莫卧儿、中

国和日本妇女的严守妇道相比,那就看得很清楚,无论一妻或多妻,通

常都必须把妇女与男子隔开。

① 帕坦(Patane),印度城市,位于果阿附近。——译者

② 马尔代夫的父亲们认为,忍看女儿的男色之需是一种罪过,所以当她们十

岁或十一岁时就让她们出嫁。见弗朗索瓦·皮拉尔,《游记》,第十二章。在万丹,

女子到了十三岁或十四岁就必须出嫁,否则她们就会乱来。见《创建东印度公司

历次航行记》,第 348页。

③《几内亚游记》,第二部分,第192 页写道,女人们遇到男人时,立即把他抓

住,并威胁他说,如果不与她们做那事,就向她们的丈夫告发。女人偷偷爬上男人

的床,把他弄醒,他若不依从,女人就威胁说要让人来当场捉奸。

313314

论法的精神

是否采此类措施取决于气候。在欧洲北部,风俗天然优良,人们的

性情平静,不很活跃,也不大风雅,在爱情方面严格控制自己,只需稍加

管理就可让他们循规蹈矩。在这样的国家里,把妇女幽禁起来难道会

有什么好处吗?

在某些气候条件下,人们相互频繁交流,如花似玉的女子仿佛是在

为社会增光添彩,她们虽然各自只为一人提供欢娱,却同时给整个社会

带来了愉悦。在这样的气候下生活是幸福的。

第十二节 天然贞操

妇女的淫荡受到所有民族一致的鄙视,因为大自然给了所有民族

这样的启示。大自然既确立了防卫,也确立了攻击,它把情欲赋予男女

双方,又让男子拥有阳刚之气,让女子拥有羞涩之美。它让每个人用大

量的时间去保护自己,只用短暂的时间去传宗接代。

所以,淫乱源自自然法则的说法是错误的,恰恰相反,淫乱违背了

自然法则。源自自然法则的是节制和矜持。

况且,察己之过是一切灵智生物的本性,大自然因而赋予我们以羞

耻心,也就是让我们为自己的不足而感到羞耻。

所以,当气候的物质力量践踏两性和灵智生物的自然法则时,立法

者就应该制定民事法律,用以遏制气候本性,重建原始法则。

第十三节 嫉妒

各民族都应将因情欲而生的嫉妒与因习俗、风尚和法律而生的嫉第十六章 家庭奴役法何以与气候性质有关

妒区分开来。前者是能够吞噬一切的炽烈狂热,后者则显得冷淡,但有

时可怕,而且会伴之以冷漠和鄙夷。

前一种嫉妒源自爱情,是对爱情的滥用。后一种嫉妒仅仅源自一

个民族的习俗、风尚、当地的法律和伦理,有时也源自宗教①。

嫉妒几乎始终是气候的物质力量所产生的效应,同时却又是治疗

这种力量的良药。

第十四节 东方的治家之道

东方人频繁更换妻子,妻子因而不能执掌家政。于是换用阉人来

执掌家政,把所有钥匙都交由他们保管,把所有家务都交由他们处理。

沙尔丹先生说:“在波斯,妇女要穿的衣服由别人给,就像对待孩子那

样②。”这件似乎最适合妇女做的事,这件在别处属于妇女第一要务的

事,在波斯居然与妇女毫不相干。

第十五节 离婚和休婚

离婚有别于休婚。离婚是两情不再相悦时双方同意的分手,休婚

是只顾己方的意愿和利益而置对方的意愿和利益于不顾的分手。

妇女有时很有必要提出休婚,但是,办起来麻烦很多,因为法律的

① 穆罕默德嘱咐信徒们要看好自己的妻子,一位伊玛姆临终时也这样叮咛。

孔子也没少宜扬同样的教义。

② 沙尔丹,《波斯游记》,1811年版,第十二章。——译者

315316

论法的精神

有关规定非常严苛,休婚权只让男子享有而不让女子享有。丈夫是一

家之主,他可以运用数不清的手段让妻子恪守或重归妇道。所以,男子

手中的休婚权看来只不过是对男权的又一种滥用。可是,主动提出休

婚的女子只不过是在实施一种可怜的补救手段而已。她的花容月貌已

经交给了一个男子,如今不得不再去寻找第二位丈夫,这对她来说永远

是切肤之痛。女子妙龄时期美貌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年事已高的丈夫

忆及当年的如胶似漆,因而对妻子依然恩爱如初。

所以,一般的规则应该是,在所有准许丈夫休妻的国家里,妻子也

应享有休夫权。不但如此,在妇女因气候原因而处于家庭奴役的地区,

法律应该把休夫权给予妇女,而男子则只应享有离婚权。

如果把妇女幽禁在后宫,丈夫就不能以品行不端为由而休妻,因为

妻子如果品行不端,那是丈夫的过失。

以不能生育为由的休妻只适用于一妻制①,丈夫若有多个妻子,这

条理由便无足轻重。

马尔代夫的法律允许男子与被休的妻子复婚②。墨西哥的法律则

禁止此类复婚③,违者处死。墨西哥的法律比马尔代夫的法律合理,因

为即使在劳燕分飞之时,它也考虑到应该白头偕老。马尔代夫的法律

则不然,它仿佛把结婚和休婚都视若儿戏。

墨西哥的法律只允许离婚,自愿分手的双方若想破镜重圆,又多了

一条不被准许的理由。休婚似乎更像是感情用事、一时冲动的举动,而

离婚则仿佛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离婚通常在政治上大有好处,至于它的民事功用,它既考虑到男

方,也考虑到女方,但对于子女来说,父母离婚却未必总是好事。

① 这并不意味着以不能生育为由的休妻是被基督教所允许的。

② 参见弗朗索瓦·皮拉尔,《游记》:“与其另娶,不如重婚,这样比较省钱。”

③ 索利斯,《墨西哥征服史》,第499 页。第十六章 家庭奴役法何以与气候性质有关

第十六节 罗马人的休婚和离婚

罗慕洛斯认为,妻子如果与人通奸、准备投毒或是配制假钥匙,就

可以把她休掉。他完全没有赋予妇女以休婚权。普鲁塔克称这项法律

为十分严酷的法律①。

如同雅典的法律把休婚权既给予丈夫,也给予妻子②一样,早期罗

马虽然已经有了罗慕洛斯的法律,但妇女却依然享有休婚权。很显然,

这是罗马的代表们从雅典学来的制度之一,后来被纳入十二铜表法。

西塞罗说③,休婚的理由肇始于十二铜表法。因此,这项法律使得

休婚理由比罗慕洛斯所提出的有所增加,对此我们不应怀疑。

离婚权更是十二铜表法的一项安排,至少是它的一个后果。因为,

既然夫妻双方各自享有休婚权,他们就更有理由依照双方一致的意愿

各奔东西了。

法律对于离婚不要求任何理由④,这是事物的性质决定的。休婚

需要说明理由,而离婚则无须说明理由,因为在法律所提及的种种离婚

的理由中,相互厌弃始终是最有力的一条。

哈里卡纳索斯的狄奥尼修斯⑤、瓦莱里乌斯·马克西姆斯⑥和奥卢

①《罗慕洛斯传》。

② 这是梭伦的一项法律。

③“他命他的女伶取走自己的财物,他依据《十二铜表法》处理此事。”见《腓

力二世》。

④ 查士丁尼对此作了更改,见《新法集》,第一百一十七篇,第十章。

⑤《罗马古事记》,第二卷。

⑥《名人言行录》,第四卷,第二章。

1

317318

论法的精神

斯-格利乌斯①都提到过一件在我看来不像是真的事情。他们说,罗马

人虽然有权休妻,但因他们非常相信占卜,所以在卡维里乌斯·鲁加之

前的五百二十年间②,无人使用这项权利。加维里乌斯·鲁加以不能

生育为由休了他的妻子。只要了解人类精神的本质,就会感到这真是

一桩奇事:法律把这样一种权利给予全体人民,而居然没有一人敢于使

用。被放逐的科里奥努拉斯临行前嘱咐妻子嫁一个比他强的人。刚才

已经看到,十二铜表法和罗马人的习俗大大扩展了罗慕洛斯法的适用

范围。倘若从来无人使用休婚权,又何必扩展此权的使用范围呢?再

者说,倘若公民们因笃信占卜而从不休婚,难道罗马的立法者们会不太

相信占卜吗?法律又为何要不断地败坏习俗呢?

若将普鲁塔克的两段话作一番对照,这件奇妙的传说就不攻自破

了。王法规定③,在前面提及的三种情况下可以休妻。普鲁塔克写

道④:“王法规定,在其他情况下休妻的人,必须将其一半财产交给妻

子,另一半奉献给刻瑞斯⑤。”由此可见,只要愿意接受这种处罚,任何

情况下都可以休妻。在卡维利乌斯·鲁加之前无人休妻⑥,而据普鲁

塔克的记述,鲁加以不能生育为由休妻是在罗慕洛斯法颁布后的二百

三十年⑦;也就是说,此事发生在十二铜表法之前的七十一年,十二铜

①《阿提卡之夜》,第三章。

② 这是哈里卡纳索斯的狄奥尼修斯和瓦莱里乌斯·马克西姆斯的说法,而

据奥鲁斯·格利乌斯说,其间间隔是五百二十三年。所以,他们分别提到的执政

官也不是同一人。

③ 普鲁塔克,《罗慕洛斯传》。

④ 普鲁塔克,《罗慕洛斯传》。

⑤ 刻瑞斯(Ceres),丰产和农业女神,即希腊神话中的得墨忒耳(Demeter)女

神。——译者

⑥ 其实,罗慕洛斯法并未把不能生育列为休妻的理由之一,鲁加既然是遵照

监察官的意见休妻的,所以他好像没有受到没收财产的处分。

⑦《普鲁塔克传》中“提修斯与罗慕洛斯之比较”。第十六章 家庭奴役法何以与气候性质有关

表法扩大了休婚权,增加了休婚的理由。

我所引证的作者们说,卡维利乌斯·鲁加爱他的妻子,但是她没有

生育,监察官因此而让鲁加发誓休妻,使他能为共和国添丁。此举为鲁

加招来了民众的斥责。只有首先了解罗马人的秉性,然后才能发现他

们憎恶卡维利乌斯的真正原因。卡维利乌斯遭民众唾弃,绝非因为他

休妻,民众并不认为休妻是不义之举。可是,卡维利乌斯对监察官发

誓,要以没有生育为由休妻,以便为共和国添丁。民众认为,这是监察

官将要加在人民身上的一个枷锁。我在本书后面①将会谈到人民对于

此类法规的憎恶。可是,这些作者的说法为什么彼此矛盾呢?原因在

于:普鲁塔克考察的是事实,其他作者讲述的是奇闻轶事。

319

① 见本书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一节。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二部分 第二编 第二卷 第二章 第一节-在线阅读

    第一节 宇宙论的理念体系 现在,为了能够按照一条原则而以系统的精确性来列举这些理念,我们必 须注意的是,第一,只有知性才会是有可能从中产生出纯粹的和先验的诸概念 A409 的东西,理性真正说来根本不会产生任何概念,而顶多只会使知性概念摆脱某 个可能经验的那些不可避免的限制,因而会试图使之扩展到超出经验性的东 B436 西的边界之外,但又还处于与经验性的东西的…

    书籍分录 2024年7月30日
    228
  • 梯利-《西方哲学史》-序论-在线阅读

    序论 哲学史旨在有联系地阐述那为解决存在问题或使人了解我们 的经验世界而作的各种尝试。它是从古至今探源究理的人类思想 的发展史;不仅按年代列举和解释各种哲学理论,而且研究各种哲 学理论彼此的关系、产生的时期,以及提供哲学理论的思想家。每 一种思想体系或多或少地有赖于其所由兴起的文明、以前各种思 想体系的性质,及其创始者的个性;它又反过来对当代和后代的思 想和…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31日
    130
  • 埃斯库罗斯悲剧-《阿伽门农》-(六)第二合唱歌-在线阅读

    (六)第二合唱歌 歌队 (第一曲首节) 是谁想起了这名字, 各方面完全相吻合—— 是否我们看不见的 某神灵预知命运, 恰当地一语道破, 给激起干戈和争妙的 女人起名为海伦? 她害船害人害城邦, 在她走出椎帘, 借助强劲的西风, 扬帆出航之后, 许多持盾的将士 如猎人循着桨踪, 来到西摩埃斯河的 绿阴浓密的河岸旁, 被血腥的争吵神激励。 (第一曲次节) 愤怒神…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3日
    326
  • 文聘元-《西方哲学的故事》-第二十一章 寂寞人生-在线阅读

    第二十一章 寂实人生 我们爱过,恨过,幸福过,也痛苦过;可康 德呢;他一生既没爱过,也没恨过,谈不 上幸福,正如谈不上痛苦。 大家想必已经看到,我这本书实际上是一本西方哲学史,不 过比起一般的西方哲学史教科书来颇有不同,其中之一就是我 为哲学家们做了一个相当详细的传记。然而当我写到这里,写到 康德时,我查遍康德的生平资料,却实在找不出多少东西可以在 这里占领…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8日
    156
  • 第三节 宇宙漩涡运动生成论和科学思想

    阿那克萨戈拉认为。字宙和自然界万物的生成,是在努斯的启动下,进行剧烈的漩涡运动所产生分离作用的结果,宇宙生成是个分离式漩涡运动的过程。这和他的种子论与努斯学说是一致的,是继承与发展了伊奥尼亚的哲学思想。 他描述道。字宙处于原始混沌时,无限的种子绝对混合在一起,一切个别事物都还没有分化出来,全体处于静止状态。这就是无定形的阿派朗。在这个混沌中气和以太最占优势,…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15日
    24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