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九 章
法与防御力量的关系
第一节 共和国如何获取安全
个共和国,小则亡于外敌,大则毁于内弊。
民主政体国家和贵族政体国家无论是好是坏,也都避
不开这两种祸害。弊病存在于事物内部,任何方法都无法
补救。
如果没有创造出一种政体,即联邦共和国,它既有共和政体的所有
内在优越性,又有君主政体的外部力量,人类可能最终不得不永远生活
在一人治国的政体之下。
联邦共和国①的政体形式是一个协议,依据这个协议,若干政治实
体同意成为一个较大国家的公民。它把若干实体联合成为一个新的实
体,这个新实体可因新成员的加入而扩大。
希腊之所以长期繁荣,原因就在于这种联合。罗马人倚仗这种联
① 孟德斯鸠不像我们今天那样对联邦和邦联作严格区分,所以他对联邦
(federation)和邦联(confedération)这两个词的使用比较随意。——译者
-
155156
论法的精神
合攻击整个世界,整个世界也仅仅倚仗这种联合抗击罗马人。在罗马
鼎盛时期,蛮族出于对罗马的畏惧而在多瑙河和莱茵河彼岸结成联盟,
他们正是倚仗这种联盟顶住了罗马人的攻击。
同样因为这种联盟,荷兰①、德意志以及瑞士同盟在欧洲被视为永
恒的共和国。
与当今相比,城市在过去更加需要联合。一个实力不强的城邦过
去面临着更大的危险,一旦被征服,它不但要像今天那样失去行政权和
立法权,而且还会失去人所拥有的一切②。
这种类型的共和国既有能力抵御外敌,保持强盛,内部也不会腐
化,因为这种联合形式能防止一切弊端。
图谋篡权的人很难在所有的加盟国中获得同样的信任。倘若他在
一个加盟国中权力过大,其他加盟国就会警觉,倘若他制服了一个地
方,攫取了一部分兵力,其余仍然自由的地方就会用与独立于他的兵力
与他对抗,把他击败于尚未站稳脚跟之时。
某个加盟国如果发生叛乱,其他加盟国可以予以平定。某地出
现弊端,其余没有弊端的地方可以予以纠正。这种国家一端倾覆时,
另一端并不因此而惨遭同样命运。邦联可以解散,而加盟国依然保
有主权。
这种由若干小共和国组成的国家,享有各加盟国内部的良好治理,
对外则凭借联合而具有大君主国的一切优越性。
① 荷兰由将近五十个各不相同的共和国组成。参阅贾尼松(Janisson),《联
省国》。
② 公民自由、财产、妇女、儿童、庙宇乃至墓地。第九章 法与防御力量的关系
第二节 联邦应由性质相同的国家
尤其是共和国组成
迦南人①遭受灭顶之灾,原因在于他们是一些未曾联合起来的小共和
国,没有共同进行防御。这是因为,小君主国因其性质而不宜组成邦联。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由若干自由城市和君主统治下的一些小国组
成。经验表明,这个共和国不如荷兰和瑞士完善。
君主政体的精神是战争与扩张,共和政体的精神是和平与节制。这
两种政体的国家只有借助强制力量才能共存于同一个联邦共和国内。
所以,我们在罗马史中看到,韦伊人②挑选出一个国王之后,就被
托斯卡纳地区的所有小共和国摒弃。当马其顿的君主们在近邻同盟成
员国③中谋得席位时,希腊便丧失了一切。
德意志联邦由君王和自由城市组成,它之所以能够生存,是因为有
一个领袖,在某种程度上,此人也就是联盟的长官和君主。
第三节 联邦共和国所需的其他条件
在荷兰共和国,未经其他省同意,一个省不得结盟。对于一个联邦
① 迦南(Cannan)是《圣经》对腓尼基的称呼,后来指巴勒斯坦。——译者
② 韦伊人(Veiens),韦伊是意大利西北部的托斯卡纳地区的一个古代城
邦。——译者
③ 近邻同盟成员国(les amphictiones)。近邻同盟(Amphictyonie),古希腊中
部和北部诸城邦结成的一个具有宗教性质的联盟。——译者
157论法的精神
共和国来说,这条法律非常好,甚至可以说是必不可少。德意志的政治
体制中没有这条法律,否则,它就可以防止因某人一己的轻率、野心或
贪婪而给全体成员带来不幸。一个加入了政治联盟的共和国,已经把
自己完全交了出去,再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交了。
所有加盟国很难大小相同,强弱相等。吕基亚①是一个由二十三
个城市结盟的共和国,在公共议会中,大城市拥有三票表决权,中等国
有两票,小国只有一票。荷兰共和国由七个大小不等的省组成,每省拥
有一票。
吕基亚②的各个城市按拥有的票数多寡纳税。荷兰各省不以票数
为比例,而按照各自的实力纳税。
在吕基亚,各个城市的法官和其他官员由公共会议依照上面提到
的比例选举产生。在荷兰共和国,法官和其他官员不由公共议会选出,
而是由各省委派。如果需要举出一个联邦共和国的优良典范,我推举
158
吕基亚共和国。
第四节 专制国家如何获取安全
共和国通过结盟获取安全。专制国家获取安全的途径则是彼此分
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各据一隅。它们牺牲一部分国土,摧毁边
境,使之成为一片荒漠,这样一来,帝国的腹地就变得无法接近。
几何学原理指出,物体的面积越大,其周长相对越短。所以,对于
这种毁坏边境的做法,大国的容忍度大于中等国家。
① 参见斯特拉波,《地理志》,第十四卷。
② 吕基亚(Lycie),古代小亚细亚南部地区,今土耳其南部,公元前.1 世纪曾
是联邦共和国。——译者第九章 法与防御力量的关系
残暴的敌人能做的坏事,这种国家对自己都做得出来,只不过,敌
人是阻挡不了的。
专制国家还通过另一种分隔以谋自保,那就是把边缘省份交由封
建藩属治理。莫卧儿、波斯以及中国皇帝都有自己的藩属。土耳其人
则把鞑靼人、摩尔达维亚人、瓦拉契亚①人,过去还有特兰西瓦尼亚②
人,置于他们自己与敌人之间。
第五节 君主国家如何获取安全
君主国家不会像专制国家那样自戕,但是,一个中等大小的君主国
可能很快遭到侵犯。所以它修建要塞,用以保卫边境,驻守军队,用以
保卫要塞。每一寸土地都要用技艺、勇气和韧性去争夺。专制国家彼
此侵犯,唯有君主国家进行战争。
君主国家才有要塞,专制国家不敢修建要塞,它们不敢把要塞托付
给任何人,因为谁都不爱国家和君主。
第六节 泛论国家的防御力量
一个国家若想拥有强大的武力,其幅员大小必须适中,以使敌人的
进击速度与己方的反击速度保持一个适当的比例。由于进攻者可能在
同一时间内四面出击,防卫者也应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四面防御。这就
① 瓦拉契亚(Valachie),南喀尔巴阡山和多瑙河之间的一个地区,在今罗马
尼亚境内。——译者
② 特兰西瓦尼亚(Transilvanie),喀尔巴阡山麓地区,今属罗马尼亚。——译者
159160
论法的精神
要求国土面积不能过大,否则,人天生的移动速度便不能适应。
法国与西班牙的幅员恰好符合这个要求。军队之间的联络非常顺
畅,何处需要兵力,很快就可以调到,然后迅速地由此处边境转移到彼
处边境,丝毫不必担心有什么事情来不及做。
法国很幸运,越是薄弱的边境,离首都越近,越是暴露的领土,国王
看得越清。可是,波斯这样的一个大国,一旦遭到攻击,散在各处的军队
需要数月才能集结,让军队急行军半个月不难,让它们急行军数月则不
可能。边境上的军队如果抵挡不住,就必然溃散,因为近处没有地方可
以撤退。胜利者遇不到任何抵抗,于是长驱直入,兵临首都城下,并围而
攻之,而各省总督此时却刚刚接到增援的命令。那些以为革命时机已到
的人,拒绝服从命令,以此加速革命的爆发。只因惩罚近在眼前而忠顺
的那些人,当惩罚已经远去时,便不再忠顺,而只顾自己的个人利益了。
帝国于是分崩离析,京城落入敌手,征服者接着与总督们争夺各省。
君主的真正实力,与其说表现在他攻击敌人时轻易得手,毋宁说表
现在敌人攻击他时难以取胜,我甚至可以大胆地说,在于他的岿然不
动。不过,国家的疆土扩张后,就会暴露出一些易遭攻击的软肋。
因此,君主们固然应该具有增强实力的智慧,同样应该具有适可而
止的谨慎。在消除幅员狭小的不便时,他们也应始终关注幅员广大带
来的麻烦。
第七节 思考
一个在位甚久的伟大君主①屡次受到敌人的责难,说他制定了一
① 此处指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译者第九章 法与防御力量的关系
个欧洲王国①的计划,并付诸实行,我觉得,原因不在于敌人言之有理,而
在于他们的恐惧。这位君主倘若果真实现了这个计划,对于欧洲、他的昔
日臣民以及他本人和他的家庭,都将是致命的灾难。上天知道真正的好处
何在,没让他打胜仗,而让他打败仗,以此为他效劳。上天没有让他成为欧
洲之王,却赐给他以更大的恩惠,让他成为诸王之中最强大的国王。
他的国民在国外时,只有他们所离弃的事物能让他们动情,他们远
走他乡时,把光荣视为最最珍贵的财富,在异国他乡却又把光荣看作回
归故里的障碍;他们似乎把鄙夷掺入到自己的优良品质中,致使这些优
良品质令人生厌;他们能够承受创伤、危难和劳累,却容不得失去欢乐;
欢快是他们的至爱,每当战斗失利时,他们在颂扬将军的歌声中得到慰
藉;凡是在一个国家失败也必然在所有国家失败的事业,凡是一旦失败
便永远失败的事业,他们永远不会把它进行到底。
第八节 当一个国家的防御力量
弱于其攻击力量时
库西老爷②曾对国王查理五世③说:“英国人在本国时最软弱,最容
① 此处“欧洲王国”的原文为 monarchie universelle,按字面可译作世界君主
国、世界王国或普世王国。我们知道,孟德斯鸠在1727年撰写了《对于欧洲普世
王国的思考》(Reflexions sur la monarchie universelle en Europe),文中讨论的是
有人对路易十四试图建立一个疆域广及全欧洲的大王国的指责。本节全部录自
该文的第十七节第一段和第三段,一字不差。由此可见,本节中的 monarchie uni
verselle就是原来的 monarchie universelle en Europe的省略,所以不宜译作“世界
王国”,而应译作“欧洲王国”。——译者
② 库西(Coucy)是欧洲的一个大贵族家族的姓氏,成员众多。此处可能指英
王爱德华三世的女婿昂盖朗·库西(Enguerrand Coucy)。—-译者
③ 查理五世(Charles V,1337—1380),法国国王(1364—1380 在位)。——
译者
161162
论法的精神
易被击败。”当年对罗马人也有同样评论,迦太基人对此曾有切身体验。
任何一个国家,若是派遣远征军,以便借助纪律和军事力量,促使因政
治或公民利益而分裂的人群团结起来,都可能被人如此议论。国家因
积弊而虚弱,加以补救的结果却是使得国家更加虚弱。
普遍规律要求人们不要远征,库西老爷的箴言对于这条普遍规律
而言是个例外。这个例外有力地确认了这条规律的正确性,因为,它仅
仅适用于违背这条规律的人。
第九节 相对国力
一切煊赫、一切力量和一切权力都是相对的。应当切实注意,以免
在增强实力时减损了相对的煊赫。路易十四在位中期,法兰西的相对
煊赫达于顶点。德意志那时还没有后来那样伟大的君主。意大利也是
这样。苏格兰和英格兰尚未组成为一个国家。阿拉贡与卡斯蒂利亚①
也没有合并为一个国家,西班牙的分离部分因此而受到削弱,而这些分
离部分又削弱了西班牙。莫斯科公国在欧洲的知名度并不大于克里米
亚。
第十节 邻邦的衰弱
如果有一个邻邦正在衰落,那就应该谨慎,务必不要加速其覆灭。
因为,这是再好不过的一种局面。对于一个君主来说,身边有一个弱不
① 卡斯蒂利亚(Castille),西班牙中部地区。——译者第九章 法与防御力量的关系
禁风的国家替他承受命运的所有打击和凌辱,哪里还有比这更舒心的
事。通过征服这样的国家来增强国力而不至于相应地减损相对实力,
这种事很少见。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