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奥勒留-《沉思录》-卷十-在线阅读

放弃自我品格的角斗士

1.我的心灵啊!你会不会终于成为善良的、梁实秋∶斯多亚派哲学可

简朴的、单纯的、赤裸的,比那包覆着你的那个 以分为三个部 门∶物理

学,论理学,伦理学。这

躯体更为显而易见?你可能享受到一种亲爱温柔 一派物理学的内容,简言

的甜蜜的心情?能否达到充实的境界,自给自 之,既是唯物主义加上泛

神论。讲到这一派的理哲

足、无所希冀,对于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东西, 学,又含有两部门,一是

不怀任何欲念以恣享乐;既不追求长生以便长 辩证法,一是修辞学,二

久地享乐,亦不追求什么胜地,而能满意于你的 者都是一切思考的工具。

奥勒留对于这二者都不感

现状;欣赏你目前所有的一切,确能自信你目前 兴趣,犹之对于物理学门

所有的一切均系来自神明;凡神明所喜悦的,一 中之气象学不感兴趣一

般。他感兴趣的是伦理学

定也是永远适合于你的,并且确信神明以后也将 方面。据斯多亚派哲学,

为了保持这个"善的、公正的、美的、无所不包 人生最高理想即是按照宇

宙自然之道去生活。

无所不涵的,创造万物育煦万物的"宇宙自然,

而继续赋予你以一切;那一切毁灭之后,再出现

同样的新的事物;你是否能终于和神明与人类(沉思录

和平共处,不挑剔他们,也不受他们的责骂?

2.体察一下你的本性所要求于你的是些什么?因为你是只受"你的

本性"所支配的,然后就高高兴兴地去做;如果这样做去,你的本性作

为一个活人不至于受损。其次便是要体察∶"作为一个活人的本性"所要

求于你的是些什么?你必须完全接受这个要求。如果作为一个有理性的

活人,你的本性不至因此而受损;凡是合于理性的,亦即是合于人群的;

要符合于这些原则,此外无需旁求。

3.一切发生的事,你天生地适宜于忍受,或不适宜于忍受。如属前

者,不必抱怨,按照你能适应的能力去忍受好了。如属后者,亦不必抱

怨,它把你毁掉之后它自身亦将消灭。无论如何你要知道,你本来有忍

受一切的能力;一件事之可否忍受,完全看你的想法如何而定,看你是

否以为这样做是符合你的利益与义务。

4.如有人犯错,好好地指点他,告诉他错在哪里。如果办不到这一

点,怪你自己,甚至连自己也不必怪。

角斗士卷十(

17

5.你所遭遇的事乃是自永恒起就为你安排

下的,其盘根错节的因果关系,也是自永恒起即

已安排下了,,把你的生命和某一事件之适时发生

交织成为一个组织。

6.无论这宇宙是一团原子或是自成为一个

自然的体系,有一点是可以确信不移的,我乃是

这受自然控制的这个宇宙之一部分。第二,我与

其他的同性质的各部分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常常

记着我是其中的一部分,则对于这整体所分配给

我的任何事物将不至愤懑。对整体有利的绝不会

对一部分有害,因为整体不含有对本身不利的东

西,一切事物都有这样的一个共同原则;而宇宙

自然有一格外的特点——不受外力压迫而产生任

何有害于本身的情事。

只要我记着;"我自己是这样的整体之一部 梁实秋∶ 奥勒留关心的乃

是如何做与公共利益相

分",我对一切发生之事就会感觉愉快,只要我

符合的事,他的生活态度

与同类的各部分保持密切的关系,我便不会做 是积极入世的。

任何背叛人群的事;我会关心与我们同类的各

分子,尽全力去做有关公共利益之事,不做任何

与这相反之事。这样做了,生活一定会顺利地进

行下去,恰似一个为大众谋福利的公民,他高高

兴兴地接受国家所交派他的任务,一定是生活

愉快的。气? 沉思录

事一天天地会把你这崇奉自然者所理解的、所接

受的那些神圣原则完全抹煞掉。但是你对一切

事、做一切事,都要做到这一地步,眼前的工作

要办得通,同时思虑要运用得周到,由真知灼见

而来的自信心要稳定不移、含蓄不露,而又光明

不晦。

你什么时候才能享受"由淳朴而来的快

乐"?"由尊严而来的快乐"?"由认识各个事

罗马壁画。玛克斯·奥

勒留常常在《沉思录》文字间

物而来的快乐",其本质如何,在宇宙中占有如

告诚每一个理想主义者有任

何远离世俗生活的想法都是

何位置,寿命可以延长多久,组织成分如何,能

不负责任的,对待所有的庸

常,我们的态度是"幽默"而 属于何人,谁能把它给人,谁能把它取走?

非"骄傲"。

10.一只蜘蛛捉到一只苍蝇而沾沾自喜;一

个人捉到一只兔子而沾沾自喜;另一人网得一

条小鲜鱼而沾沾自喜又一人捕得野猪而沾沾自

喜,更有一人获熊而沾沾自喜,还有一人击败了

萨玛西亚人①而沾沾自喜。你若是考察一下他们

的行为的原则,这些不全是强盗吗?

【注释】

①∶萨玛西亚人(Sarmatians)于174年左右,成为罗马之敌

人。他们乃斯拉夫民族之一,居于现今之波兰与俄罗斯一带。其

妇女亦晓勇善战。卷十

使我们的心情超然于"肉体方面的苦乐顺逆"、

超然于"虚名的追求、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其他,

类似之事"。只要使你自己有资格享有这些美名,

不汲汲于要别人这样地称赞你,你便是一个新

人,并且进入一种新生活了。因为顽固不化,而

由着生活来腐蚀;这表示一个人之过分的迟钝

与过分的迷恋人生,与竞技场中和野兽搏斗而被

半吞噬的人们真可以等量齐观;已经血肉模糊,

还要乞求再活一下,明天再被投入场中,再带着

残伤,让那利爪锐牙再撕扯一顿。

那么,你就拥有这几项美名吧,如果你能保

梁实秋∶在奥勒留看来,

自杀有时候是可以被允

持这些美名,你就像是一个已经航行到"幸福之

许的,尤其是外界环境

岛"的人一般。但是如果你还觉得是在漂流不

使美德的生活成为不可

能时,或一个人发现自

定,不能到达目的地,鼓起勇气到一个角落里去

己无法过一个真正的生

加强你的把握,或是甚至整个地舍弃这人生;不 活时。

是出之于愤懑,而是出之于单纯、自由、谦逊,

总算在这一生中把这一件事做好,这样从容地离

去人生。帮助你记住这些美名之最好的办法便

是;常常想着神明,神明要的不是谄媚,要的是

一切有理性的人都要和他们一模一样,一个人应

该做一个人的工作,犹之一株无花果树应该作一

株无花果的工作,一条狗应该做一条狗的工作,

一只蜜蜂应该做一只蜜蜂的工作。

9.嬉戏、战争、怯懦、麻木、奴役——这些沉思录

7.整体的各个部分,宇宙所有的一切,不可避免地要消灭。所谓"消

灭"即是"变化"之谓。但是如果这个过程对他们而言是件坏事,而且

是不可避免的坏事,那么整体也必永远不能满意地工作下去;因为各部

分总是在变而又变,并且生来就注定要在不同方式下消灭的。难道宇宙

自然动手把坏事带到她自己的各个部分,不仅使各部分陷入罪恶,而且

必然地陷入罪恶?难道宇宙自然不知道其情形是如此的?这两种可能均

不足置信。

但是假使我们把"宇宙自然"这个名词撇开不提,并且解释说这些

事物乃是"自然的"如此这般,那么一面主张说整体中各部分自然的要

有变化,一面对于各种事物之解体成为原来的组成分子又表示惊讶与苦

恼,这态度实在是太荒谬了。因为,我所组成的原质总有一天要分散,再

不然就是要起一种变化,由固体变为泥土,由精神变为空,经过变化后

复归于宇宙的理性里去,轮回地由火来烧炼,或是借了无穷的变化力而

推陈出新。

所以,不要以为那固体和精神,是在你生的时候即已开始属于你了。

那只是昨天或前天,由于你吃的东西与你吸的空气而长成的。要起变化

的乃是你所摄取的这一部分,并非是你的母亲胎里的产物。纵然你的母

亲所生的那一部分和你后来生长的一部分有密切的关系,我认为这种想

法对于我们的论点并无任何影响。

8.假设你自己享有这些美名∶一个好人、一个谦逊的人、一个说实

话的人、心地明白、富有同情、胸襟宽阔,要注意这些美名是不可更动

的。如果你失掉这些美名,要赶快弄回来。要想着,所谓"心地明白"者

乃是说"你能洞察一切而且思想彻底",所谓"富有同情"者乃是说"你

甘心情愿地接受宇宙所分配给你的那一份";所谓"胸襟宽阔"者乃是说卷+

7

链接

角斗士

在奥勒留的晚年,约175-176年,开始与父亲共治的康茂德表现出一种

让奥勒留非常失望的倾向∶康茂德是一个热衷角斗士战斗的人。

早在童年时期,奥勒留的家庭教师便教导奥勒留∶"不要在竞车场中参

加拥护蓝背心一派或绿背心一派,也不要在比武场中参加拥护那轻盾武士或

重盾武士。"接着,他开始形成自己的观点∶不要从权力、地位、名誉等身外

之物中去寻找快乐, 例如角斗士竞技。罗素曾就此评价说∶"奥勒留确乎曾经

敕令过角斗士必须使用粗钝的剑进行角斗,但是这种改革是暂时的,而且他

对于人与野兽的角斗也没有做过任何改革。"

对罗马角斗士的最早记载要追溯到公元前264年。这些角斗士大多是奴

隶,他们被迫在著名的贵族朱尼厄斯·布鲁特斯·贝拉的葬礼上拼死搏杀。

一般来说,角斗士的社会地位比奴隶略高。而且,角斗士是经过训练的

职业杀手,他们为了取悦皇帝和当地的领主而搏杀到死。也有些角斗士,因

其所向披靡的高超搏杀技巧而成为超级明星。有证据表明当时的贵族妇女相

当崇拜这些竞技场上的勇士,据说当时的一位皇帝的王后就曾经为角斗士马

提诺斯而疯狂。历史学家们还从庞贝古城遗留下来的墙壁涂鸦中了解到,色

雷斯角斗士塞拉蒂斯就好像是那个时代的贝克汉姆。

有趣的是,训练角斗士的方式和现代训练运动员的方式非常相似,他们

要进行非常严酷的锻炼并接受严格的饮食控制,只能进食高热量的食物。他

们要学习使用各种武器,包括匕首、剑、网以及锁链等。他们在类似于军事

训练营的地方一起训练,经常随团到帝国的各个地方进行巡回表演。

角斗士们一般两人一组互相格斗。在一些重大的皇家庆典上,有时出场的

角斗士达5000对之多,平均算下来每场大概有100对角斗士出场。败者义无

反顾地抓住胜者的大腿,而胜者将长剑直接刺入他的咽喉来宣告胜利。这时,

全场的观众共同欢呼叫喊,气氛达到最高潮。沉思录

畏惧本性的逃亡者

11.对于万物之交相变化,试做一系统的观察,密切注意这一门学

问,勤加研究。能使胸襟开阔的学问盖无过于此者。一个人若肯这样做,,

他就会撇开他的躯壳,而且一经觉悟到,他几乎立刻必须放弃一切、远

离人寰,他就会全神贯注地在行为中力求公正,在任何遭遇中都会把自

己交给宇宙自然。别人对他如何议论、如何存想、如何对待,他根本不

加考虑,因为下列二者使他心安理得—现前一切行为是公正的,现前

的命运是满足的。他放弃一切烦恼与野心,他别无愿望,他只要依照自

然法则坚守一条正途,寻到正途之后便追随神明的步踪。

12.需要自己决定如何去做的时候,何必迟疑?如果你能看清你自己

的路子,高高兴兴地走去,不要转向;如果你看不出路子,退回去和顶

高明的人商量商量;如果有什么别的障碍发生,秉持显然公正的原则,尽

可能地审慎地向前迈进好了。因为一举成功固然最好,不成而失败将是

唯一的失败。

悠闲而不慵懒,愉快而又镇定,做一切事均追随理性者即是如此。

13.从睡中起来立刻就要问你自己"如果由别人做一桩公正合理

的事,而不是由你做的,这在你看起来可有什么不同吗?"没有什么

不同。难道你已经忘记了,对别人妄加毁誉的人,在床上在饭桌上总

是这个样子的;他们做的是些什么事?他们避免的与追求的又是些什

么事?他们如何地偷窃掠夺,不用手脚,用的是他们的最珍贵的那一

部分,靠那一部分一个人是可以产生出信仰、谦逊、真理、规律与良

好的"精神"?卷+

14.有良好教养的谦逊的人,对有权给予、有权收回一切的大自然

说;"你愿给什么就给什么,你愿收回什么就收回什么好了。"但是他说

这话并无逞强之意,只是出之于纯然的服从与善意。

15.你没有好久的时间好活了。要像是住在山上一般地活下去;因

为无论住在这里或那里都没有关系,只要他能像是一个世界公民似的

生活下去。让人们把你当作为一个按照自然之道而生活的人看待。如

果他们不能容忍你,让他们杀掉你。因为这样总比过他们那样的生活

好些。

16.从此莫再讨论一个好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去做一个好人!

17.要不断地把时间看作为一个整体,把本质看作为一个整体,把每

一件个别的事物在本质上看作为一个无花果的种子,在时间上看作为钻

子的一转。

18.对于每一存在的事物仔细注意,要想着它是已经在解体中,在变

化中,也可说是在腐化与消散的状态中,或是要想着一切事物天生的是

要死亡的。

19.人们在吃东西,睡觉,交媾,排泄及其他等等的时候,是怎样的

一副丑态!盛气凌人的时候,妄自尊大的时候,自己高高在上而还忿忿

不平,或是责难别人的时候,又是怎样的一副嘴脸!其实刚刚不久以前,

他们对多少人俯首听命,为了什么样的事而忍气吞声,再过不久他们又

当如何呢?翁沉思录

20.宇宙自然所带给每一事物的都是对那一事物有益的,而且是在于

它有益的时候带给它。

21.或是你生活在这里并且已经觉得习惯;或是你离开这里到别的地

方去,并且完全出于自愿;或是你尽完了你的职责而死掉,此外别无他

途,鼓起兴致来吧。

22."大地是和霖雨相恋爱,庄严的天空也是在恋爱中。"宇宙也是像

在恋爱中一般热心地去生产一切必须生存的东西。所以我对宇宙说∶"我

要和你一道去爱。"我们是不是有这么样的一种说法∶"这个东西或那个

东西变成这个样子?"

23.永远要看清楚,一个人居住的地方就是像我所告诉的那样,在山

顶、海边上或任何你所欢喜的地方,情形完全是一个样。你会发现柏拉图

的话颇为适切∶"被城廓所环绕,犹如在山上挤羊奶时被群羊所环绕。"

24.我的理性究竟是什么,我现在使它成为什么?我现在是怎样地用

它?它是不是没有智慧?是不是与乐群善邻的天性完全隔绝?是不是与

肉体沉潼一气以致被肉体所支配?

25.弃主远题的人便是一个逃亡者。法是我们的主人,违法的人便是/

逃亡者。被悲哀或愤怒或恐惧所激动的人,总是希冀"那宇宙的主宰或

支配人生命运的法则"能使"过去已经发生的、现在正在发生的或将来

要发生的"某一些事不发生。所以被恐惧或悲哀或愤怒所激动的人便是

逃亡者。卷+O

26.一个人把精虫放进子宫里,走开了,然后另外的机缘把它接过

去,在上面下工夫,制成一个婴儿——这工作完成得何等美妙!婴儿

吞食下咽,不久另一机缘把它接了过去,制造感觉与动作。简言之,赋

予生命与力量,以及许许多多的稀奇奥妙的东西!想一想这一些在暗

秘中完成的事,侦察那个动因何在,恰似我们侦察那使一件东西下去,

另一件东西上来的那股力量一般;虽然用眼睛看不见,但并不因此而

看不清楚。

27.要不断地想着∶日前存在的东西,远在我们有生之前即已存在,而

且须知在我们身后将依然存在。把你经验中所看见过的,或从历史上学得

的,一幕又一幕的重复的戏剧表演,都放在你的目前温习一遍,例如;哈

德良①之整个朝廷,安东尼·派厄斯之整个的朝廷,菲力普②之整个的朝廷,

以及亚历山大的,克罗索斯②的。这些情景与我们目前所见的毫无二致,只

是演员不同。

28.为了任何发生的事而感苦恼或不满的人,应视为在祭祀时作牺牲

而挣扎嘶叫的一只猪;一个人独自躺在床上,默默地伤叹着命运的枷锁,

也像是那只猪。须知只有理性的人,才会自动地接受一切,盲目地服从

乃是一般生物的必然现象。

29.你做每一件事,逐步停下来问自己∶"死亡是不是可怕的,为了

不能做这一件事?"

30.别人的错误行为使得你震惊吗?回想一下你自己有无同样的错

误;例如∶把钱当做好东西或乐事,或追寻无聊的美名等等。因为这样(O沉思录

一想,你便很快地忘记你的愤怒,并且还可以自行宽解——这人是不得

已,他有什么办法呢?或是,如果你有办法,铲除那不得已的情形。

31.看见萨提隆,就要想起苏格拉提克斯,或优提克斯,或海门;看

见优弗拉提斯,就要想起优提济昂,或西凡诺斯;看见阿西佛龙,就要

想起超派奥佛勒斯;看见塞佛勒斯,就要想起赞诺芳或克利图;看看你

自己,就要想起已往的恺撒之一,到处均可依此类推。然后你再想想∶他

们如今哪里去了?不知哪里去了,没人能说是什么地方。你经常对于人

事即应视若烟云;尤其是当你想到凡事一经变化即永不存在的时候,更

应作如是观。那么何苦勉强挣扎呢?为什么不以优游的度过这短暂的人

生而自满呢?②

何等的资料,何等的工作机会,都被你放弃!这不全是为了精确考

察人生全部而运用理性的对象吗?继续运用你的理性,直到你已吸收了

那些真理,犹如健强的消化吸收了食物,熊熊的火把投进去的一切变成

了光与热。

32.不要令任何人有权指说你不是一个诚恳的人,不是一个好人,要

令任何对你做此种观感的人,成为是说谎的人——这一切由你决定。因

为谁能阻止你成为诚恳与良善的人? 如果不能成为这样的人,下决心不

要再活下去。因为在此种情形之下,理性也不坚持要你活下去。

33.讲到我们的人生资料,怎样说,怎样做,才算是合于健全之道

呢?怎样说、怎样做,到头来还是由你自己来决定。不要推托说你受了

什么阻碍,你永远不会停止抱怨的,除非你有一天能随时随地利用人生

资料,有如享乐者之纵情于耳目声色之娱。因为一个人按照本性做事,应卷+⑤

该认为是一种享受,而且到处他都有力量这样去做。

我们知道,一个圆筒并没有力量到处滚转,水、火或任何其他由自

然控制的东西,或由无理性的灵魂所控制的东西,均不能自主活动。但

是智慧与理性却能按着他们的本性与意志冲破一切障碍向前迈进。试为

悬想,理性之突破障碍是如何的顺利,犹如火之向上,石之下落,圆筒

之就坡而滚,无所顾虑。其他一切障碍,或仅是影响这死板板的肉体的

躯壳,或除非经由想象及理性本身之许可,全然不能对我们有何伤害,否

则受打击的人立刻要变坏了。

讲到其他一切的生物,其中任何一项如果遭遇什么灾害,其本身必

定吃亏。但是一个人遭遇这种情形,善于利用灾害,会变得更好,更值

得称道。简言之,要记住∶自然既已使你成为一个市民,凡不损及于市

者,当然亦不会损及于你;不损及自然法则者,当然亦不会损及于市。

所谓意外之事,没有一件伤害到自然法则。那么不伤害自然法则者,当

然亦不会有损于市及市民。

34.对于一个有道之士,浅显而知简的格言即足以警醒他勿陷入悲哀

与恐惧。例如∶

"芸芸众生犹如风扫落叶。"

你的儿女即是小小的叶子。大声喊叫,以为有人会听的人们,散布

谀词的人,或是相反地散布咒骂的人,或是背后诋毁的人,都是些叶子。

给我们传递身后美名的人,也是些叶子。因为这一切"到了春季便又发

芽",不久风又把他们吹落,树林中再生出新叶子代替他们。短暂是一切

事物的共同命运,但是其中没有一桩——你不苦苦追求或避免,好像那

是永久存在的一般;过不了好久你便将闭上眼。是的,抬你入墓的那个

人,不久将又有人为他唱起丧歌。工 沉思录

35.一只健全的眼睛应该能看到一切可看到的东西,但是不能说∶

"我只要绿颜色的。"因为那乃是一只病眼的特征。健全的听觉与嗅觉,应

该能听到嗅到一切可听到可嗅到的东西。健全的消化力对于一切营养品,

应该像是磨坊对于谷类一般予以加工制链。同样的,一个健全的心应该

准备应付一切遭遇。但是这心如果说∶"让我的儿女获得安全!让一切人

赞美我的一切举动!"这心便无异于是专找绿颜色东西的眼睛,或专找

软东西的牙齿。

36.没有一个人是如此之幸运,临终时身边没有一两个人表示欢迎

他的不幸的遭遇。尽管他是一个好人、聪明人,终归总有人在心里自

言自语∶"现在我们可以喘息了,摆脱了这位教师,并不是说他对我们

有什么苛待,而是我一直在感觉得他是在默默地诅咒我们。"好人尚且

如此,以我们自己的情形而论,成千成百的人必将有更充分的理由为

了我们的去世而庆幸!临死时想到这一点,你将比较安适地脱离人生。

如果你这样地推论;我现在要脱离人生了,在此一生中我最亲近的人

们,我曾为他们如此的辛劳、为他们祈祷、为他们烦心。他们都会愿

意我离开,希望从中或可得到更多的舒适;任何人又何必在这世上恋

恋不舍呢?

不过你要走开了,不必因此而对他们有所介意,要保持你的本来面

目,依然是和蔼大方,不要像是强被夺去;脱离人生要像一个人善终时,

灵魂脱离肉体那般的安然自在。因为是宇宙自然把你们结合在一起,现

在自然把这个结解开了。我离开人群,就像离开亲属一样,不是被硬拉

开的,而是无抵抗的走开。因为这分离也是自然的一个步骤。

37.关于别人做的每一桩事,要尽量养成习惯反问自己∶"这人怀着卷+③

什么目的?"但是先从自己开始,先检讨自己。

38.要记住,真正牵线的是我们内心中的那个隐秘的东西,它给我们

言词,它给我们生活,它使我们成为人。你在心里揣想它的时候,切不

可把外面的躯壳也算在内,也不可把那些附属的器官计算在内。那像是

工人的手斧一样,所不同者是他们天生的长在身体上而已。这些部分,一

旦脱离了那使他们活动并使他们存留的动因,便毫无用处,犹如织工的

梭、作家的笔、驭者的鞭。

【注释】

①∶哈德良以豪华之宫廷著名。

②∶菲力普(Phili),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之父。

③∶克罗索斯(Croesus Lydia)国王,以豪富称,统治时代是560~546 B.C.。

④∶此段提及的人物资料如下∶萨提萨(Satyron),与奥勒留时代相近之哲学家;苏格拉提克

斯(Socraticus),较早之哲学家;优提克斯(Eutyches),较早之哲学家;海门(Hymen),较早之哲学家;

优弗拉提斯(Euphrates),作者撰文时尚存之苦修派哲学家,主张哲学家应为干线世务之人,行政人

才,法官,被哈德良命今服药死;优提济昂(Eutychion),较早之哲学家;西凡诺斯(Sivanus),较早

之哲学家;阿西佛龙(Alciphron),作者撰文时以前不久尚存之诡辩家;超派奥佛勒斯(Tropo0eophorus),

较早之哲学家;塞佛勒斯(Severus),亚里士多德逍遥学派哲学家,可能是作者的女婿之父;赞诺芳

(Xenophon),希腊历史学家哲学家,生于 430 B.C.;克利图(Crito),苏格拉底的朋友。

链接

喜欢角斗的康茂德皇帝

康茂德是玛克斯·奥勒留的独子、继任者。如此完美无瑕,生前死后都

堪与圣人同列的人,留下一个儿子康茂德——如果没有这个儿子,倒实在是

更幸运些。

玛克斯·奥勒留打破传位给有才能的义子的传统.让儿子康茂德自十四8沉思录

五岁便参与政事。他其实深知康茂德的无能, 但是

梦想元老院中的贤者能引导康茂德,让他成为一个

爱惜荣誉的正直的人。正如玛克斯·奥勒留期望

的.在自己死后.康茂德即位,成为罗马近100年

来第一个"生而为帝者"。遗憾的是,和他那具有

神的气息的父亲相比.康茂德表现的怯弱和低俗是

令人诧异的.《罗马帝国衰亡史》的作者吉本这样

评价他∶"康茂德从很小的时候起,便表现出一种

康茂德里帝

对一切理性或高雅的东西无不厌恶的情绪。"这种

品性决定他不可能成为一个高贵的王者。

康茂德最初即位的3年内,他还是比较收敛

的,也尊重元老院的意见。随着统治年月渐长,康

茂德愈加暴虐.甚至精神也逐渐失常,自以为是大

力神赫丘利转世,经常到斗兽场当角斗士。这位皇

帝喜欢角斗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他喜欢身穿盔

甲和赤身裸体的奴隶角斗-—后者的武器是一张

大网和一把三刃叉。史料记载,他在自己不是太漫

长的一生中共参加了700多次角斗。他的另一项绝

技是射箭,死在箭下的是从帝国各个行省搜罗来

的猛兽。后人戏称.如果他代表罗马参加奥林匹克

运动会,他至少可以为罗马拿自由搏击和移动靶

射箭两块金牌。

康茂德并非在角斗中死亡,而是被情妇喂以

毒药后被职业摔跤手掐死。电影《角斗士》的原型

就是他。在西方,他作为典型的暴虐型二世祖皇帝

的历史形象可以说是深入人心的。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希腊文明的起点——爱琴文明

    西欧古典文明不是凭空发生的,它的产生是西欧文明史前社会演变的结果。 西欧自有人类活动起,历经了约 30万年的漫长时间才开始步入文明社会。爱琴海域的克里特岛和希腊本土及小亚细亚,率先分别于约公元前2000年和前1200年进入奴隶制社会。罗马则在公元前8世纪至前7世纪左右才步入文明时代,西欧中部、北部的日耳曼人还长期滞留在氏族社会末期,直到公元2世纪后才逐渐先后…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8日
    1.8K
  •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第四章-在线阅读

    第 四 章 教育法应该与政体原则相适应 第一节 教育法 育法是我们最先接受的法律,它培养我们成为公民,所以, 每个家庭都应该依照包括所有家庭在内的那个大家庭的模 式治理。 教 如果全体人民有一个原则,那么人民的组成部分,即家庭也应有一 个原则。各种政体中的教育法也应该各不相同。在君主政体中,教育 法以荣宠为目标,在共和政体中,教育法以美德为目标,而在专制政体…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5日
    174
  • [英]莎拉·贝克韦尔-《存在主义咖啡馆》-第十三章 一旦品尝了现象学-在线阅读

    第十三章 一旦品尝了现象学 在本章中,有人离去。 “向前,总是向前!”是存在主义者的呼喊,但海德格尔早已指出,没有人会永远向前。在《存在与时间》中,他把此在描述为在“向死而在”中寻找真实性,也就是说,在对死亡和界限的肯定中寻找真实性。他还着意证明存在本身不会出现在一个永恒、无变化的层面上,而是经由时间和历史显现出来。因此,无论在宇宙层面还是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书籍分录 2025年1月20日
    76
  • 第二节 巴克莱经验主义的形而上学

    在17—18 世纪的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中,巴克莱最突出地强调 了形而上学,在某种意义上,他的哲学就是以提出和证明一种形而上 学为目的的。尽管巴克莱的早期思想与晚期思想有很大不同,但是 重视形而上学,追求一种完美的形而上学世界观,是他的哲学的一个·368 · 中篇英国经验主义哲学 显著特点。 形而上学以存在以及由此引出的一系列相关概念为基本论题。 在巴克莱的哲…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292
  • 第二节Being 与 Existence的区分:司各脱的存在论

    司各脱关于存在(Ens;Being)的理论是其全部思想中最有价值 的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司各脱认识论的基本原则,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对“有限的人类理智如何通达无限的‘上帝’”这一经院哲学的中心问 题的解决。从哲学史上看,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存在着两条基本的思 想路线,即奥古斯丁主义和托马斯主义。前者以柏拉图的“理念论” 为基础,从人的精神和内在经验出发,在人的“灵魂”…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8日
    26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