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奥勒留-《沉思录》-卷六-在线阅读

灵魂先于肉体屈服是可耻的

1.宇宙的本质是驯良而柔和的;控制宇宙 梁实秋∶奥勒留并不曾努

的理性是无意为恶的。因为它没有恶,不为恶, 力建立哲学体系,所以在

《沉思录》里我们也不可

也没有任何事物受它的害。而且一切事物都被育 寻求一套完整的哲学。他

化而生,并且按照它的指导而达成它们的任务。 不是在作哲学的探讨,他

是在反省,他是在表现一

种道德的热诚。

2.要同样的尽你的责任,勿论你是冻得发

抖或是温暖,沉沉欲睡或是睡眠已足,被人毁谤

或是赞美,正在要死或是做其他的事。因为要死

也是人生中的一件事。所以做这一件事的时候也

要把当前的工作做好。

3.向里面看,不要忽略任何一件东西的特

质或价值。沉思录

4.一切客观的事物不久即将变化,或是升

华而成为宇宙本质,如其真是那种本质;或是就

是飞散了。

5.那控制一切的"理性",知道它自己的意

向、它的作为,以及它工作所需的媒介。

6.最好的报复方法便是勿效法敌人。

梁实秋∶第欧根尼在答复

一个人的疑问"我将如何

报复我的敌人?"时,答

7.只可在一件事上取得快乐与安息——行

说∶"以君子之道自持。"

勿"以怨报怨"之意也。此

善又行善,全心地想念着神。

句与奥勒留勿效法敌人意

义相似。

8.控制一切的"理性",能自动亦能转变,能

随意使自己成为任何形状,亦能使任何发生之事

物,好像即是它之所愿望的。

9.每一件事物之完成,都是按照宇宙的自

然之道的。因为一定不是按照任何其他的一番道

理而完成的,既不可能是包涵着宇宙之外在的道

理,亦不可能是被宇宙包涵在里面的道理,更不

可能是这两者之外的独立的道理。

10.宇宙或是一团混沌、杂乱无章,或是一

个单一体,有规律、有主宰?如果前一说为是,

为什么我会愿意居住在这样的偶然的混乱里面卷六(5

呢?除了终归有一天要"归于尘埃"之外,还有什么别的事,值得令我

顾虑呢?为什么要烦恼呢?无论我要如何,终归是要有一天归于幻灭。

如果后一说为是,我只好虔诚礼敬,脚踏实地的信任那控制一切的力量。

11.当你的环境好像是强迫你烦恼不安的时候,赶快敛神返省,切勿

不必要地停留在那不和谐的状态之中。不断地返回到内省和谐的安静,

你便可得到更大的控制力量。

12.如果你同时有一个继母一个亲娘,你会相当地孝顺你的继母,但

是你会时常地投入你的亲娘的怀抱。朝廷与哲学现在便是你的继母与亲

娘。要时常地回到亲娘那里去获得你的安宁,这样你便可以较能容忍你

的朝廷生活,你的朝廷生活也可以较能容忍你。

庞培城出土的依然可用的篮子和瓶子A6沉思录

13.膳食是罗列当前的时使,我们不免要

想,这是一条鱼的尸体,这是一只鸟或猪的尸

体;这白葡萄酒不过是一束葡萄的汁浆,这紫袍

不过是在蚬血里染过的羊毛;所谓性交,亦不过

是体内的消耗和一阵阵的分泌黏液而已——看穿

了一切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过如此,你一生便该

永久保持这种警觉,一切事物都好像是非常美妙

动人,要把它们剥得赤裸裸的,看看它们真实的

可怜相,剥去它们的传统的尊严。因为外貌最善

骗人,你自以为正在从事有价值的事情的时候,

埃及黑奴。罗马公民在 .你是在受骗最烈。无论如何,想一想克拉蒂思①

罗马城外成为奴隶,一旦踏

关于赞诺克拉蒂斯②所说的话。

足罗马城,其奴隶身份自行

解除。目的是为了维护罗马

公民特殊的权利和安全。

14.有些个东西忙着出生,有些东西忙着消

逝,有些正在出生的东西,其中某些部分则同时

已经凋谢。流动变迁使得这个世界常新,恰似那

永无间断的时间的进行,使得万古常新。在这川

流不息之中,一切的东西都从我们身边旋转飞过,

不得片刻停留;其中有什么东西值得令一个人那

样珍视呢?那和一只身边掠过转瞬消失的麻雀发

生恋爱毫无异致。事实上,一个人的生命本身只

是血气的蒸发和空气的吸入。我们每一刻都在吸

一口气到肺里然后又吐出来……人生亦然,昨天

或前天你在生时禀受了吸气的本领,有一天你又

把它放回到他原来的地方。卷六(

K

15.我们所该宝贵的,不是内部蒸发作用,像植物所有的那样;也不

是呼吸作用,那时我们与牛羊野兽所同有的;也不是经由感官而获得的

印象,也不是我们被冲动所牵引有如傀儡一半,也不是我们的合群的本

能;也不是我们营养的需要,因为那不过是排除我们的食品的废料。

那么该宝贵的是什么呢?鼓掌吗?不,也不是喝采,因为大众的赞

扬正无异于鼓舌,所以无聊的名誉是不值一顾的,还有什么可宝贵的

呢?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我们的举止动静,应以我们自己的生活体质所

需要的为限,一切的职业与技艺均应以此为目标。因为每一种技艺的目

的便是,每一件东西之制作必须适合于其所预备担任的工作—种葡萄

的人之照顾葡萄;驯练马的人、养狗的人、都是如此,照管儿童与教育

方法,也是抱着这样的目标;可宝贵的东西即在于是!

一旦你有此决定,你将不再另有他求。你不能停止珍视其他许多

东西吗?那么你便不能获得自由,也不能知足,也不能不被欲念所动。

因为你必定是要充满了艳羡嫉妒之情,猜疑那些能夺去你这许多东西

的人们;对于拥有你所珍视的东西的人们,你也不免要动阴谋邪念。简

言之,一个人如果还需求那些东西,其心理必定不能和谐安宁,而且

有时还要抱怨上天。但是如果你珍视你自己的心灵,则必然能怡然自

得,与人无争与天神和谐;换言之,感激上天的一切给予与安排,这

才是你该珍贵的!

16.在上面、在下面,元素在团团转。但是美德的活动却不在这里面。

那是些较为神圣的智慧真理,沿着一条神秘的途径安然向前进行。

17.人的行径好奇怪!一般人都吝于称赞跟他们同时的人和他们的伙

伴,而他们自己却非常注意后人的赞美;所谓后人是他们从未见过的或监沉思录

多5 l2>-l

邮遇

EsA,危13

L_国证6U习L

河439 elf

亚里士(斯)多德(前384~前322

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

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

一。和柏拉图一样,亚里士多德也认为

理性方案和目的是一切自然过程的指导

原理,但他的标准显然更高。有名言为

证∶"我爱柏拉图,我更爱真理。"

永远见不到的人。这与你因前人未称赞你而感到悲哀,并无二致。

18.你自己觉得某一件事颇为棘手,莫以为别人也必无法处理;不

过任何事,凡是一个人可以做到的,而且是合于人性的,你要认为你自

己亦可以做。

19.假设在竞技场上,一个比赛者用他的指甲划破我们的皮肤,并且

用他的头猛撞我们一下,我们不会抗议的,也不会生气的,更不会疑心

他将来要害我们。可是我们还要随时注意他,不是拿他当作敌人,也不

是对他怀着疑忌,而是善意地躲避他。在生活中人际互动里,你也应该

采取同样的态度;人与人相处就像是参加竞技一样,我们须要多方容忍。

躲避永远是可以办到的,既不猜疑亦不嫉恨。

20.如果任何一个人能切实地证明"我的某一想法或某一行为是错误

的"我将改过而且感激他。因为我寻求的是真理,没有人能为真理所伤

害。但是一个人若执迷不悟有过不改,则真是受伤害了。卷六

21.我尽我的责任,其他在所不愿。因为那些

不过是没有生命的,或没有理性的,或误入歧途的。

22.对于没有理性的生物,以及一切情况和

客观事物,你要保持慷慨仁慈的态度,因为你有

理性而他们没有。但是人是有理性的,所以更要

以友爱的态度待他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求助于

神,不要以下述的疑问来烦恼自己;"我这样做

下去还要做多久呢?"因为能这样做,只要几小

时,也就足够了。

23.马其顿人亚历山大和他的马夫被死亡送 梁实秋∶奥勒留在此节所

到了同一境界,不是同归于宇宙之原始的理性, 提出的两种死后归宿答

案,前一种是斯多亚派哲

便是同被散播到原子群中间。

学家的主张,后一种是

Epcurean派的主张,奥勒

24.试想在一瞬间有多少事情发生?或与我 留本人是不同意后者的。

们的身体有关,或与我们的灵魂有关;所以不要

诧异,如果有更多的事物同时存在,至于存在于

所谓宇宙整体内的一切事物就更不消说了。

25.如有人问你∶"安东尼这个名字怎样写

法?"你是不是要用力的把每个字母说出来?如

果他发脾气,你是否也发脾气?你会不会温和地

再把每个字母说一遍?人生亦是如此,每一项责

任乃是若干琐节的总和。必须注意那些节目,摆5 沉思录

在你前面的那些节目必须要有系统地逐项去做好,别人对你发怒而你必

须沉着应付,不可报以愤怒。

26.不准许人们追求他们心目中认为适意而有益的事物,那实在是太

不可容忍了!可是你因为他做错事而愤懑的时候,你就会不准他这样做。

无疑的他们是情不自已地去做他们认为适意而有益的事。"但是他们是错

误的"。那么,就教导他们,启迪他们,而不要愤懑。

27.死于从感觉印象中获得解放,也是从使我们成为傀儡的冲动中获

得解放,也是从对肉体所服的劳役中获得解放。

28.在生活中,肉体尚未屈服而灵魂先行屈服,那是一件耻事。

29.要当心不要变成为一个恺撒,也不要沾染那种色彩,因为有那种可

能性。所以你要自勉为一个单纯而善良的人,纯洁、严肃、平易、爱好公

道、敬畏天神、宽厚、仁爱、勇于负责。永远要努力保持哲学所要把你熏

陶成的典型,敬神而爱人;人生苦短,留在世上只有这个是唯一的收获,

虔诚的性格与仁爱的行为。

【注释】

①∶克拉蒂斯(Crates)公元前4世纪Thebes的一位犬儒学派的人。

②∶赞诺克拉蒂斯(Xenocrates)是Cholcedon人,396~314 B.C.哲学家。克拉蒂斯对他所

说的是什么话、不详。卷六:

链接

《沉思录》成书始末

170年,玛克斯·奥勒留一直停留在塞尔曼城(Sirmium)整顿军务,后

来的几年间写成《沉思录》的大部分文字。另外,在潘诺尼亚行省(Pannonia)

阿奎肯(Aquincum)地,与日耳曼人的一支——夸地人作战期间,玛克斯·奥

勒留完成了《沉思录》的其他文字。

戎马空惚之际,奥勒留依然继续他对宇宙人生究竟的思索。《沉思录》

许多篇章,是在刀光剑影的征途上写下的。

作为万万人之上的皇帝,通常是没有朋友的,但玛克斯·奥勒留拥有许

多知心的朋友。直到三天前他们还在一起谈论宇宙、神灵与人生的深奥哲理。

罗马城外,风把旗帜吹得猎猎作响,他深情地与朋友一一握手,就像生离死

别一样。他的情绪可能感染了朋友,他们请求他留下自己的箴言集——这就

是今天我们可以在书架上看到的《沉思录》。多亏他的朋友,不然我们也许就

读不到这册智慧的书-—它本来是写给自己看的。虽然那场战役最终取得了

胜利,奥勒留却在胜利的喜讯中撤离人世。

在西方历史上,《沉思录》是斯多亚派哲学最后一部杰作,原文是希腊

文, 但是译本极多,单是英文译本自17世纪起至今已有200多种。影响也极

大,从蒙田到克林顿的古今中外名人,都对《沉思录》推崇有加,一般大众

更将奥勒留作为精神偶像,其多谋、崇德、武勇的形象,堪比诸葛亮于国人

心中的地位。

在中国最初注意到这本书的人不多。梁实秋先生在民国四十八年将此书

译成中文,由协志出版公司印行。梁先生在《影响我的几本书》一文中也重

点着墨提到∶

"……我们借此可以想见其为人,窥察其内心.从而对于为人处世律己

待人之道有所领悟,这部书不能不说是人间至宝之一。与这部书同一类型

差可比拟的应推15世纪德国僧侣学者托马斯·坎佩斯(Thomas Kempis)所沉思录

艾避

盛装托马斯·坎佩斯遗体的圣骨匣。托马斯·坎佩斯(Thomas Kempis),《效法基督》的作者。

他曾说∶"那些不只听到外表虚浮的话语,还能够听到内在真理教导的人是真正有福的;那些不

看事物的表面,但能够专心细看其内在的人是有福的……自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和财富。"

著之《效法基督》但是以文笔之亲切动人和对人影响之深巨而论,后者与

前者仍不能同日而语。我们中国的民族性,以笃行实践的孔门哲学为其根

基,益以佛学的圆通深邃和理学的玄妙超绝,可以说是把宗教与伦理融于

一炉。这样的民族性应该使我们容易接受这一部斯多亚派哲学最后一部杰

作的启示。译者对于此书夙有偏好,常常觉得这位古罗马的哲人,虽然和

我们隔有18个世纪之久,但开卷辄觉其音容宛在. 栩栩如生。Renan于1881

年所说∶'我们人人心中为玛克斯·奥勒留之死而悲戚,好像他是昨天才死

一般。'"

爱你命中注定所要遭遇的人

30.凡有所为,要像是安东尼的信徒①。要记住他是如何坚定不移地卷六

弓习

做一切合于理性的事——他的无例外的公平、他的虔诚、他的面目之严

肃、他的性格之和霭、他的轻视浮名、他之热心于真实了解一般的事物。

在未彻底考察与清晰了解以前,他绝不轻易放松一件事,有人对他无理

挑剔,他一律予以容忍,绝不反唇相讥,他永远从容不迫;他不听信谎

言;他考验人的品格与行为是如何的审慎周详;他不怪罪别人,他不怯

懦、不多疑、不是诡辩者,在房屋、床寝、衣服、食物、仆婢,各方面

是多么简单朴素;他多么喜爱工作,多么吃苦耐劳。由于饮食简单他能

从早到晚地工作,除了正常的时间之外不需要任何休息;对朋友他是何

等的忠实,而且长久不渝;对公然反对他的见解的人他能忍耐,若有人

能指出较佳的见解,他是多么欢喜;他是多么敬畏神明而又不迷信。注

意这一切,你临终时便会和他一样地心地光明而宁静。

31.再醒来一次恢复你的知觉吧!你方从睡中起来并且发觉困扰你的

原是一场梦幻,那么你现在就快醒醒吧! 面对现实就如同你曾面对梦境

那样。

32.我有躯体与灵魂两部分。对于躯体,一切事物是不相干的,因为

它不能和那些事物有何关涉。但是对于心灵,只有非由其本身活动而成

的事物才是无关涉的,而一切由其本身活动而成的事物则又在其本身的

支配下。虽然如此,也只是与现在的事物有涉;至于过去与未来的心灵

活动,则又立刻是属于不相干的事物了。

33.手或脚感觉酸痛并不能算是破坏了自然之道,只要脚还能做它所

该做的工作,手还能做它的。同样的,苦痛对于一个人,当做一个人来

看,也不能算是一件不自然的事,只要他还能做一个人所该做的事。既号 沉思录

不是不自然的,那么也就不能算是一件罪恶。

34.你一定注意过,一个有技艺的人,在某

梁实秋∶古代两个小故事

可以说明艺术家的独立

种程度之内是可以对"外行人"让步妥协的,但

性。Stratonicus曾对在音

乐上持异议的 Ptolemy是他的技艺之基本原则是一定要坚持的,绝不

说∶"陛下的双手也许是能有丝毫偏差。建筑师、医师对于他们本行的

适宜掌握国王的宝杖,但

不适宜于竖琴。"APelles 基本原则都非常尊重,一个人对于"与天神所

对廷臣Megabyzus说∶

共有的"他自己的理性,反而不知尊重,那不

"你看这些孩子们在调和 是怪事吗?

颜色!他们被你身上的紫

色金光所吓倒了,只要你

不要开口。"

35.亚细亚、欧罗巴,不过是宇宙的一角;

整个的海洋不过是宇宙的点滴,阿陀斯山②不过

是其中的一块泥土;现在不过是永恒中的一点;

一切事物都渺小得很,这样容易改变,这样容易

消灭。

一切事物都来自一个源头——从那主宰一

切的宇宙理性而来,或是直接地从那里发生出来

的,或是间接的果。所以狮子的巨嘴、毒物,以

及一切讨厌的东西如荆棘与泥泞,都是雄伟的与

美丽的东西的后果。不要把这些东西看作为与你

所崇敬的东西截然不同,应该回心想念那万物同

一之源。

36.一个人看出现在是什么,便是已经看出

了亘古以来的一切,以及至于永恒的将来的一卷六

切;因为一切事物皆是同一来源,同一面目。

37.要常常地默想宇宙间一切事物之亲密的梁实秋∶斯多亚派学者们

结合与相互的依存,因为一切事物都是互相牵 假设宇宙间有两种力量,

也可说是两种运动的形

连的,所以一切事物彼此相爱。这些事物彼此之 式,一个是使稀薄,一个

间是有因果关系的,由于它们的收缩与扩展的 是使浓缩;后者是内向

动作,融贯其间的共感共鸣以及一切物质的统 的,是一切事物形成之原

因,前者是外向的,物质

一性。

的品质由是而生。

38.适应你命中注定的环境,爱你命中注定

所要遭遇的人,而且是要真心地爱。

39.每一工具、器械或器皿,都是好的,如

果它能达成原来创造它时所要达成的任务。虽然

原创造者不在身边,但是与自然合而为一的东

西,创造的力量就在其中而且常驻于其间。所以

你应该格外尊崇它,并且要了解如果你的生活与

行为都能与它相符合,则一切称心如意。同样的

宇宙万物亦可使它称心如意。

40.凡是你自己所无从选择的事物,如果你

以为其中某一件对你是好的,某一件对你是坏

的,那么一旦遭遇了一件坏事或错过了一件好

事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你要怨天尤人,认为那必

是或可能是致祸之由;而事实上常是我们自己沉思录

犯了错误,因为是我们自己硬把价值观念加在事物上面。如果我们分辨

善恶,只在对于我们自己所能控制的事物而言,则我们就不会有机会怨

天尤人了。

【注释】

①∶此安东尼是指他的继父安东尼·派厄斯。

②∶阿陀斯山(Athos)是爱琴海北部的一个山岬。

链接

《沉思录》的精神内核

《沉思录》一书是奥勒留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奥勒留非常强调人的德

行的修养,'主张行为要高贵,动机要纯正,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

但他并不努力建立哲学体系,所以在《沉思录》里我们也不能寻得一套完整

的哲学。但是其中的警句极多,可供我们玩味。例如关于生死的问题,奥勒

留反复叮咛,要我们有一正确的观念。考察奥勒留的价值观是相当有趣的。

《沉思录》通篇充满着对物质形态变幻不实、人生短暂无常的感叹,强调了存

在的无意义、无价值。

梁实秋就认为,《沉思录》没有明显地提示一个哲学体系,作者写这本

书是在做反省的功夫,流露出无比的热诚,而他这样的近于宗教的哲学也深深

引人心折∶

".…他不信轮回不信往生,与佛说异,但是他对于生死这一大事因缘

却同样地不住地叮咛开导。佛示寂前,门徒环立,请示以后当以谁为师,佛

说∶以戒为师。"戒为一切修行之本,无论根本五戒、沙弥十戒、比丘二百

五十戒,以及菩萨十重四十八轻之性戒,其要义无非是克制。不能持戒,还

说什么定慧?佛所斥为外道的种种苦行,也无非是戒的延伸与歪曲。斯多亚卷六O

派的这部杰作坦示了一个修行人的内心了悟,有些地方不但可与佛说参证,

也可以和我国传统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及'克己复礼'之说相

印证。"

《沉思录》的字里行间,我们也根本找不到奥勒留对其皇帝身份的

所谓认同感。因为作为哲学家,他在这部旷世奇书里,始终是以"人"的

身份来思考人生,并对一己的生活和人类的生活始终保持了一种间离的心

态和谦逊而又极其冷峻的旁观。这对一个身居皇位的人来说是极为难得的。

罗素认为.奥勒留的"这部书表明了他感到自己的公共职责的负担沉重.并

且还为一种极大的厌倦所苦恼着".应该说是相当准确的判断。作为西方历

史上最著名的、也许是唯一的一位哲学家皇帝,身处乱世和颓势中又同时

兼有双重身份的奥勒留,不能不在一种分裂的状态中生活。尽管他总也摆

脱不了想引退去一个宁静的乡村度过余生的愿望,但他直到死这一愿望也

未能如愿。

《沉思录》是一本很容易阅读的书。读者似乎是在偷听一个男人的喃喃

自语,这个人对于道德的执著近于痛苦, 而且对于自己的责任有着坚定的认

识。这种责任更多的是来自对斯多亚学派完美人性的追求,而不是对于王国

的责任。从这个方面来说, 这个男人又不像一个正常的"人"∶他不易被感情

打动,生性宽容,不工于心计,无论好运还是厄运都无法令他改变。

幸福就是按照本性生活

41.太阳会担任起降雨的任务吗?医药之神(Asclepius)会担任起五

谷之神的任务吗?各个星辰又是如何呢?他们是不是各有千秋还是和衷然沉思录

共济同赴一个目标呢?

42.我们都是想要完成一个目标的共同工作

梁实秋∶古希腊作家普鲁

塔克(Plutarch)在《论 者;有些人是有意识的有知识的,另有些人是盲

迷信》一文里记载着希拉

克利特斯另一条正相反的 目的。我想希拉克利特斯(Heraclitus)说得好;

意见∶"在醒着的时候,一,"人就是在睡的时候也是工作者",也是这世界中

切人都是同处在一个宇宙 一切正在进行中的事物之共同执行者。一个人协

里,但是睡眠的人则立刻

进入他自己的世界里去。"

力做这件事,另一人协力做那件事,一个人即使

是在口出怨言,或是企图妨碍,或者从事破坏,他

也是在大量的协力帮忙;因为宇宙也需要这样的

人。你自已是哪一类工作者?要由你自己决定。

主宰宇宙的神明,在任何情形之下都要好好地利

用你的,并且在共同工作者之间给你一个位置。

但是要注意,不要成为克利西波斯(Chrysipus)

所提起的那种猥琐而滑稽的剧中角色①。

43.如果天神为了我和我所遭遇的一切都作过

一番打算,无疑地他们打算得很好;因为天神而

无智慧,那是难以想象的事,并且他们怎么能蓄

意要害我呢?这样做对他们以及他们所特别眷顾

的宇宙又有什么好处呢?如果他们对我个人并未

作任何特殊打算,至少为了宇宙的利益总是作过

一番打算的;我也应该欢迎,并且充分利用与这

宇宙利益必然有关的一切事物,如果他们根本并

未作过任何打算,这是一个很不虔敬的想法——卷六(管

老实讲我不必再作任何献祭、祈祷与誓约,凡是承认神与我们同在的一切

表示也可不必做了。果真如此,神既不为我们打算,我还是可以为我自己

打算的,我要为我自己的利益而考虑—凡合于各人的体格与性格的,都

是合于他利益的;不过我的本性是理性的、合群的∶我是安东耐诺斯,我

的城市与国家便是罗马;作为一个人,则全世界是我的家。对于这些组织

有益的事,只有这些事,都是对我有利的。

44.个人所遭遇的一切,都是对于整个宇宙有益的,这话当然不错;

但是更细心观察一下便可发现——一般而论∶对于一个人有利的对另一

个人也是有利。不过所谓"利益"一词应从广义解释,因为它也应用在

一般非善非恶的事物上。

45.剧场或类似的地方以同样的节目上演,日久便令人生厌,整个的

人生亦必有同样的效果。因为从上至下一切一切都是些同样的东西或同

样东西的结果,可是每一个人生又会有多么久呢?

46.要常常记取∶各种各样的人、各种行业的人、各个民族的人,都

死了;一直要想到Philistion,Phoebus,与Origanion①,现在再想想其

他的人。我们最后必须要经过一个边界,这边界从前许多人都经过的;

许多动人的雄辩家、许多严肃的哲学家、希拉克利特斯、皮塔哥拉斯、苏

格拉底也都去了,许多古代英雄、许多战士、许多后来的暴君,此外还

有Eudoxus,Hipparcpus,Archimedes③及其他特出的天才、慷慨的豪

杰、辛劳的工作者、多才多艺者、意志坚强者,甚至对于这短暂易毁的

人生加以嬉怒笑骂者,如曼尼波斯③(Menippus)及其他,关于这些人,

要想想他们早已长眠千古。有什么还能伤害他们? 至于无声无臭的无名育沉思录

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在名画

《雅典学园》中。

之辈,更有什么能伤害他们?尘世间只有一桩于有价值的事——在真理、

公道下,及对说谎者和不义的人们之一片慈祥中安然度过一生。

47.你如欲鼓起欢欣的心情,你可以想想你的伙伴们的优点;例如,

这一个精力过人,那一个谦逊有礼,另一个慷慨好施,还有一个另有特点。

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人,从他们的性格上反映出来的美德尽量地呈现在我

们眼前,那乃是最令人愉快的事;永远要把这些印象留驻在你的目前。

48.你并未因为体重若干磅或不及 300磅而感觉苦恼,是不是?那

么,你只能活若干年不能再多,为什么要苦恼呢?你对于所能得到物质

的数额感觉满意了,那么对于时间的限度也可以知足了。

49.先要试行劝说;纵然大家都不赞成,你还是要按照公道的精神所

指示的那样去作。如果有人以武力阻止你,你也要保持宁静而不愤懑,并

且利用这一次挫折去表示另外一种美德,要记住你的企愿是要受环境限卷六

制的,你的目标原不是去做不可能的事。你要做的是什么呢?就是要感

觉到你所曾感觉到的那个企愿。在这一点上你已经成功了,在我们所能

选择的范围以内的事已经实现了。

50.爱好虚名的人是认定"别人的行为便是他自己的幸福"。爱好享

乐的人是认定"他自己的感觉便是幸福",但是拥有智慧的人则认定"自

己的行为才是他的幸福"。

51.关于一件事物我们无需要有意见,不必为此自苦,因为自然并未

赋予那件事物以任何权力来强迫我们下一判断。

52.训练你自己"细心听取别人讲话",尽可能地深入他的内心。

53.对于蜂群无益的事,不可能对于一只蜜蜂有益。

54.如果水手们骂舵手,或是病人骂医师,他们心中还能有什么别的

事?除了那个人应如何确保全船的安全或获致病人的健康。

55.和我一同进入这个世界的人,其中有多少已经离去!

56.对于黄疸病患者,蜜是苦的,患恐水病者见了水就怕,对于儿童,

一只球便是宝贝。那么为什么要发怒呢?你是否以为错误判断之对于一

个人,比胆汁之对于黄疸病患者或病毒之对于恐水症患者,为一力量较

弱的因素?龟沉思录

《正义女神的胜利》。正义女神玛特通常一手持剑,

一手拿天秤,象征了人间的公平与正义,也有付出多少,

就会得到多少的意思。

57.没有一个人能妨碍你使你不能按照你的本性去生活;没有一件

违反宇宙自然之道的事情会落在你的头上。

58.一般人想要巴结的人,他们想要获得的目标,他们所使用的手段

——想想这一切的性质!时间多么快的就要把一切吞没!多少事物它已

经吞没了!

【注释】】

①∶克利西波斯(Chryipus,280~207 B.C.)是斯多亚派系统哲学之创立者,他所说的与

此有关的话曾被普鲁塔克记载在他的De Communibus Notitis里,如下∶"诗人们把荒谬的笑话写进

他们的喜剧里,其本身固然琐屑不足道、但对于整篇作品却带来一种美妙,同样的,罪恶本身固

属可厌,但对于非罪恶的部分仍然有其用处。"

②∶这三个名字是最近才死去的人。

③∶Eudoxus,公元前4世纪著名天文家。Hipparchus,公元前2世纪"天文学之父"。Archimedes,

287~212 B.C.古代最著名数学家。

④∶曼尼波斯是犬儒学派哲学家。卷六⑩

链接

《沉思录》的真实性与众多译本

在西方, 学者们对《沉思录》的真实性毫无怀疑。奥勒留在第一章就谈

到了他自己,家庭和他的老师们。在其它的各章中他也提到他自己。《苏达辞

书》中提到奥勒留的著作有十二章,称之为《个人生活的准则》。书中的字典

也有几个条目提到了奥勒留的著作,其中提到了皇帝的名字, 但是没有作品

的名字。《苏达辞书》的有些章节也引用了奥勒留的著作,但是没有提到皇帝

的名字,因此他的著作的真实名字依然不得而知。克胥兰德首次出版该书的

时候(苏黎世,1558, 8卷,附拉丁译文)使用的是一个有十二章的原稿,但

是现在这个原稿也已经不知所终了。现在唯一的一份保存完好的手稿保存在

梵蒂冈图书馆, 但是其中几章没有标题也没有题辞,只有第十一章有一个题

辞并带有星号。梵蒂冈的其它手稿还有佛罗伦萨的三部手稿都只有部分的节

选。所有这些节选本的标题都和克胥兰德在他的第一版时加的标题一样。这

个标题也为以后所有的编辑者所使用。后人无法知道是奥勒留本人还是别的

什么人把他的书分成了章节。如果第一章和第二章结尾处的题辞是真实的话.

那就很可能是奥勒留自己这样划分的。

很显然奥勒留的这些思想是在他稍有闲暇时记录下来的。因为是写了给

自己看的.所以我们也就不可能会以为他会留下一份完整的亲笔的手稿,而

且像他这样一位勤勉的人也不可能会劳动一位抄写员,特别是还要将自己心

中最隐秘的想法暴露给他人。他可能是想把这本书留给他自己的儿子康茂德,

但康茂德对他的父亲的哲学毫无兴趣。某些人小心翼翼地保存下来这本珍贵

的著作,除了《苏达辞书》后来的一些学者也提到了这本书。

许多学者都做过《沉思录》的文字工作,其中最完整的是托马斯·盖特

克于1652年出版的版本。该书的第二版由乔治·斯坦霍普监制,出版干1697

年。1704年又出了一版。盖特克做出并且建议了许多正确的订正。他还做出

了一个新的拉丁文版本,虽然不可以作为一个优美的拉丁文的样板,但总的墙沉思录

来说表达出了原书的思想, 比大多数的现代的版本都要好。在每一段的空白

处他还加上了附注,指明其它的与之类似的段落。他写了一个评注,是古代

学者的评注中最为全面的。这份评注包括了编者对某些较为困难的章节的说

明,还引用了所有的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学者对这些文本的说明。这部著作是

学识和考证工作的纪念碑。

《沉思录》译本甚多。许多学者都曾经做过这部著作的文字上的工作。曾

译成拉丁文、英文、法文、意大利文、德文、西班牙文、挪威文、俄文、捷

克文、波兰文、波斯文等。在英国,17世纪时刊行了26种版本,18世纪时

58种,19世纪时81种,20世纪截至 1908年已有30种。

奥勒留的作品在第一次出版以后就拥有很多的读者。这本小书曾伴随许

多伟大的人物。约翰·史密斯船长在其年轻年代经常阅读的两本书就是马基

雅维利的《战争的艺术》和奥勒留的《沉思录》,他再也找不到其他的两本

书更适合于形成战士加君子的性格-—史密斯在他的祖国英国默默无名且几

乎被遗忘,但是在美洲他却拯救了年轻的弗吉尼亚殖民地。他的英雄气概和

他在军事上的成就都很伟大,但最伟大的则是他高贵的性格。

正如《沉思录》所启示的∶一个人的高贵绝不如一般的看法那样是来自

于财富和地位,也并非来源于人的知识,相反知识反倒经常与那些最卑劣的

人性相连,它使得人们对那些位居高位的人极尽谄媚,对处在贫穷的底层的

人则傲慢无礼。一个人的真正的伟大来源于对一种以诚实为目的的生活方式

的认知,它建立在对自己和对一切都公正的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在经常的自

我反省、坚定的遵守他认为是正确的原则而不让自己陷入烦恼的基础上。正

如皇帝所说的那样. 他不应该根据别人怎样想、怎样说,或是别人做与不做,

来决定自己的思想,言语和行为。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洛克-《人类理解论》-第四卷-第一章 知识通论-在线阅读

    第一章 知识通论 1 我们的知识有关于我们的观念——人心在一切思想中、推 论中,除了自己的观念而外,既然没有别的直接的对象,可以供它 来思维,因此,我们可以断言,我们的知识只有关于观念。 2 所谓知识,就是人心对两个观念的契合或矛盾所生的一种 知觉——因此,在我看来,所谓知识不是别的,只是人心对任何观 念间的联络和契合,或矛盾和相违而生的一种知觉。知识只成立…

    书籍分录 3天前
    17
  • 埃斯库罗斯悲剧-《报仇神》-(四)第二场-在线阅读

    (四)第二场 (雅典,雅典娜神庙前,奥瑞斯特斯进场,扑倒在神像前) 奥瑞斯特斯 尊贵的雅典娜,洛克西阿斯命令我 前来你这里,请仁慈地接受罪人。 我并非请求涤净不洁净的双手, 它们已经过清洗,人也变衰弱, 经历过一户户人家和长途漂泊。 我在陆地和海上不断跋涉, 按照预言的洛克西阿斯的命令, 女神啊,来到你的庙宇和圣像前。 我将留在你这里,等待最后判决。 (由埃…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3日
    277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 古代哲学-第六章 恩培多克勒-在线阅读

    第六章 恩培多克勒 哲学家、预⾔者、科学家和江湖术⼠的混合体,在恩培多克勒的 ⾝上得到了异常完备的表现,虽说这在毕达哥拉斯的⾝上我们已经发 现过了。恩培多克勒的⿍盛期约当公元前440年,因此他是巴门尼德的 同时代⼈⽽年纪较轻,尽管他的学说在许多⽅⾯倒是更近于赫拉克利 特的。他是西西⾥南岸的阿克拉加斯的公民,是⼀个民主派的政治 家,同时他又⾃命为神。在⼤多数的…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160
  • 第一节 近代知识分子第一人——卢梭

    让·雅克·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是18世纪法国伟大的 启蒙思想家。② 他于1712年6月生于瑞士日内瓦。③ 他的父亲是个 钟表匠,名字叫依萨克·卢梭,一个法国基督教新教徒。他的母亲名 字叫苏珊·卢梭。卢梭是父母的第2个儿子,他母亲生他后几天就因 产后失调去世了。但据卢梭的《忏悔录》记载,他虽幼年丧母,却有慈 爱的姑母抚养;父亲喜好…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8日
    288
  • [英]莎拉·贝克韦尔-《存在主义咖啡馆》-第八章 破坏-在线阅读

    第八章 破坏 在本章中,海德格尔发生了转变,也遭到了反对,以及几次尴尬的见面会发生。 1945年的德国,是一个无人想去的地方。幸存者、孤独的士兵和各种流离失所者,在城市和乡村中游荡。难民组织努力帮着人们回家,占领军则在基础设施几乎完全毁坏殆尽的情况下,努力维持着秩序。成堆的废墟经常因埋于其中的尸体而散发着一股股的恶臭。人们到处搜罗食物,在临时开垦的田地上种植…

    书籍分录 2025年1月20日
    7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