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其一生,人都被各种制度囚禁

作者丨卢梭

01.

我们都受益于这三种教育

我们生来柔弱,所以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无助,所以需要帮助;我们生来愚顽,所以需要理 智。我们出生时所缺乏的一切,我们长大成人后所需要的一切,都来自教育的馈赠!

我们的这种教育,或是源自自然,或是源自人,或是源自事物。我们的身体与能力的内在发 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从周围环境中获得经 验,则是事物的教育。

我们每一个人都受益于这三种教育。就个体而言,如果这三种教育相互冲突,那么这个学生 就会受到坏的影响,而且将永远不合他的心意;如果这三种教育协调一致,那么他就会实现 自己的目标,而且生活得安宁。这样的人,才算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目前来说,在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不能由我们决定,事物的教育只能部分 地由我们决定,而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掌控的。即便如此,这种控制在很大程度 上也只是假设的,因为,谁能够对孩子周围所有人的言行都加以控制呢?

02.

学会生活、做人

在自然秩序中,人人都是平等的,他们共同的天职就是获得人性。因此,一个受过良好教育 的人,就不会忽视这一目标及其相关要求。事实上,我的学生打算做军人,还是做教士,或 者是做律师,我都没有什么意见。在他的父母为他选择一种职业之前,大自然会让他先成为 一个人。

生活,这就是我教给他的本事。从我的门下出去,我承认,他可能既不是文官,也不是军人

或牧师,但他将是一个人。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他都能很快学会。命运无法让他改变地位, 他将始终处在他的位置上。

我们真正研究的对象是人及其环境。在我看来,我们中间谁最能经得起生活中的安乐与忧患, 谁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由此可见,真正的教育更多地在于实行而非口训。当我们开始生 活时,我们就开始接受教育了。

我们的教育始于我们自己,我们的第一位教师就是我们的保姆。古人也常用“教育”

(Education)  这个词来表达另一层含义,即“养育”(Nurture) 。 瓦罗说过:“助产士接生,

乳母哺育,塾师启蒙,教师教导。”

因此,教育、训练和教导是三件事情,它们的目的也像保姆、塾师和教师的一样,各不相同。 但是,这些差异并不应全被接受,儿童只应该接受一种目的的引导。

03.

学会自我保护

人们往往只想着如何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教育孩子成人后怎样进行 自我保护;教育他承受命运的打击;教育他勇敢地面对富贵与贫穷;教育他在必要的时候, 也能够生活于冰岛的冰天雪地里与马耳他岛的灼热岩石上。

你保护他不致死亡只是枉费心机,他终归是要死的。虽然他的死并不是由你的悉心照料造成 的,但是你花费的一番苦心还是可能会被误解。

所以,不应教他如何避免死亡,而应教他如何生活:活着,并不仅仅意味着呼吸,还意味着 行动,意味着充分运用我们的感官、精神和才能,运用能让我们感觉到自身存在的每一个部 分 。

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是活的岁数最大的人,而是对生命最有感受的人。 一个人可能活 了100岁,但他可能从未真正生活过,这样,他还不如在年轻的时候就走进坟墓呢!

我们的智慧都是奴隶的偏见,我们的一切习俗都充斥着奴役、强制与压迫。文明人生而为奴, 死时亦为奴:他一出生就被束缚于襁褓中,他一死就被钉在棺椁中。终其一生,人都被各种 制度囚禁。

04.

适当的磨炼

当一位母亲不是不关心孩子,而是过度关心孩子时,她就会从另一条相反的道路偏离自然。 她往往会把孩子变成自己的偶像。

她本来是为了不让孩子感觉到自身的娇弱,却把孩子养得越来越娇弱。她希望孩子免受自然

法则的危害,使之远离各种各样的痛苦体验,但她并未意识到,由于她想让孩子少受一些微 不足道的折磨,孩子的未来将因此埋下各种各样的灾祸与危机。她没有想到这样的好心之举 是多么残酷,它使得孩子幼年的娇弱延续下去,以致在成年后无法承受种种劳苦。

观察自然,跟着它所指示的道路前进。它在持续不断地锻炼着孩子,它用各种各样的困难磨 炼着孩子,它将很快教会孩子什么是痛苦与失败。由于你想改变自然的法则,结果却毁了孩 子,让你对孩子的照料无法取得成效,你难道不明白这一点吗?孩子在室外受到自然给予的 锻炼,这在你看来是倍加危险的。

但恰恰相反,这可以避免危险。经验告诉我们,娇生惯养的孩子更有可能遭遇不幸。只要我 们不使他们做超过其能力的事情,让他们使用体力跟怜惜他们的体力比起来,前者的危险更 小一些。

因此,要训练他们经得起终有一天必须面对的磨难,要锻炼他们的体格,使他们能够承受严 酷的气温、气候与环境,能够忍受饥饿、干渴与疲劳。把他们浸在冥河里吧!

在他们的身体习惯尚未形成之前,你可以毫无危险地使他们养成你想要他们具有的习惯。一 旦习惯建立起来,任何的改变都会十分危险。一个孩子可以忍受一个大人不能忍受的变化, 因为孩子的肌体是柔软而有韧性的,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使之趋于任何方向。

而成人的肌体则比较僵硬,只有诉诸暴力才能改变他们已经形成的行为模式。所以,我们可 以在孩子的生命和健康不受危害的情况下,把他培养得十分健壮。即便有一些危险,也不必 犹豫。因为,人的一生会充满各种危险,除了面对它们之外,还会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如何好好度过这一生,就是哲学

    讲述者 I 陈嘉映 整理|风小杨 如今的生活,充满了来自方方面面的烦恼与困惑,就像学者周濂在他的新书《打开》中所写 到的:“作为在滚滚红尘中摸爬滚打的凡夫俗子,我和你一样,有太多现实的困惑和烦恼, 柴米油盐酱醋茶,找工作、看医生、养孩子,房价居高不下,股市涨涨跌跌,所有这些困惑 和烦恼都是如此的沉甸甸与实打实。” 在这…

    未分类 2024年10月15日
    106
  • 有些事,亲自去做才算数 作者|叔本华

    作者|叔本华 原题《论人生的不同阶段》 成年人从其生活经验中获取的东西,即他所具有的不同于少年或青年看待世界的那种方式,首先是一种坦诚直率,或不著偏见。 此时,他把事情看得非常简单, 一是一,二是二;而对少年和青年人来说,现 实的世界,却被那些由他们自己造就的胡思乱想、遗传偏见、奇怪念头所伪装 或歪曲。 经验为我们做的…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211
  • 如何理性愉快地度过一生?

    查理 · 芒格 | 著 01如果你想获得某样东西,那就让自己要配得上它正确的爱应该以仰慕为基础只有你自己 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有所进步不断学习各学科最重要的知识点,并不断实践它们 02隐藏你的睿智,直到别人发现要拥有跨学科的心态,炼成自己的思维框架要想更好解决 问题,尝试学会逆向思考 03 摆…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115
  • 人们最常犯的12个逻辑谬误

    由于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轻视,日常经验、风俗习惯、心理联想、情绪意向、利害关系……都 在妨害我们对是非真相的判断。为此,小编总结了12种最常犯的逻辑谬误,看看我们的思 维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01 赌徒谬误:强行联系独立的随机事件 赌徒时常有一种心态:我一直这么倒霉,下次该转运了吧?他一直这么好运,总得倒霉。事 实上,每一轮赌局都是独…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147
  • 狗屁工作:大部分工作无意义、违反人性甚至危害社会

    在《狗屁工作(Bullshit Jobs)》一书中,伦敦经济学院的人类学家David Graeber研究发现社会中毫无意义、甚至是有害的工作占了所有工作的一半以上,这种狗屁工作到处都是,还在不断膨胀。书中引用了数据分析公司YouGov 在2015年对英国人进行了调查,询问他们是否认为自己的工作对世界做出了有意义的贡献,37%的调查对象认为没有贡献,13%的人…

    未分类 2024年10月15日
    14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