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登 · 奥尔波特
01.
“事实是人类群体倾向于彼此疏离。”
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都存在着群体之间互相疏离的情况。人们与和自己相似的人交配, 以具有同质性的小群体形式住在一起,一同吃喝玩乐。小群体中的成员相互拜访,更倾 向于崇拜共同的神明。这种自然产生的内聚力很大程度上仅仅是因为这种安排比较便捷。 它使人们不必在小群体之外寻求陪伴,因为在群体内部就已经有很多人可供选择,为什 么要平白制造麻烦,去适应新的语言、新的饮食习惯、新的文化,或者与不同教育程度 的人相处?与背景相似的人打交道显然更容易。大学同学聚会总是让人愉快,其中一个 原因就是所有人都是同龄人,有着相同的文化记忆(甚至有共同喜爱的怀旧流行歌曲), 以及相同的教育背景。
因此,如果我们始终与和自己相似的人打交道,生活中的大部分事务处理起来都会顺利 得多。与外国人相处会带来压力,与不同社会经济阶层的人相处也是如此。我们从不与 看门人打桥牌。为什么?也许他更喜欢打扑克,而且他几乎一定很难理解我和我的朋友 们所享受的那种玩笑和闲谈,看门人和我所在的群体之间习惯的差异会造成我们双方的 尴尬。我们并不是抱持着阶级偏见,但我们觉得只有在自己的阶级内部才能找到舒适和 乐趣。而通常人们都能找到足够多的同一阶级、种族、信仰的人,可以与他们一起玩耍、 居住、吃饭、结婚。
在工作中,我们更容易面临不得不与自己的小群体之外的个体打交道的情况。在存在等 级的行业或生意中,管理层需要和工人交流,行政人员需要接触看门人,销售需要与办 公室文员对接。在生产线上,不同种族的成员可能会并肩工作,但在闲暇时间,他们几 乎一定会待在让自己感觉更为舒适的群体之中。工作中的联结很难让人熟悉到能够跨越 心理上的疏离的程度。有时工作中的层级使得疏离感进一步激化。墨西哥工人可能会嫉 妒他的白人雇主享受着更为舒适的生活。白人工人可能会担心黑人助手虎视眈眈,随时 准备抢走自己的职位。国家引进外国劳工是为了让他们在建筑工地做苦力,而当他们在 职业上有所发展并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时候,就会引起主流群体的恐慌和嫉妒。
少数群体与主流群体保持疏离,也不总是由于后者的强迫。他们往往也更愿意维持他们 的群体身份认同,这样他们就无须勉强自己讲一门外语,或是时刻注意自己的举止。就 像毕业聚会中的老同学们一样,他们可以与那些有着相同背景的人一起“放轻松”。
一项有启发性的研究表明,美国少数族裔高中生比美国本地白人高中生表现出更为显著 的族裔中心主义。比如非裔、华裔和日本裔年轻人在选择朋友、同事、约会对象时,比 白人学生更看重对方的族裔。的确,他们不会从自己所在的族裔中选择出“领袖”,而 是更多地选择非犹太裔的主流白人。然而即使他们认可从主导群体中挑选出班级“领 袖”,他们在寻求亲密关系时,依然将族裔限制在自己所在的群体之中,这样能让他们 感到更为舒适。
因此,初始的事实是人类群体倾向于彼此疏离。我们不需要将这种倾向归结为一种群居 本能,或者一种“同类意识”,或者偏见。人们在自己的文化中总是最放松、和睦、自 豪的,这个原则就能够充分解释我们所观察到的现实。
然而,这种分裂主义一旦存在,就为各式心理上的扩大化效应提供了基础。保持区隔的 人们几乎没有沟通的渠道。他们很容易夸大群体之间差异的程度,并对造成差异的原因 产生误解。而且,也许最重要的是,疏离可能会导致真实的利益冲突以及许多假想出来 的冲突。
让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得克萨斯州的墨西哥裔工人与他的白人雇主是完全隔离的。他们 住在不同的地方,使用不同的语言,拥有大相径庭的文化传统,信仰的宗教也不一样。 他们的孩子几乎不可能在同一所学校上学,也不会一起玩耍。雇主所知的一切仅仅是胡 安 (Juan) 来上班、拿钱、走人。他还注意到这位胡安的工作时间并不规律,看起来既 懒惰又难以沟通。雇主很容易就假定胡安的行为与他所在群体的特性有关。他形成了墨 西哥人懒惰、缺乏远见、不可靠的刻板印象。接着,如果雇主发现自己的生意由于胡安 的不尽职而产生了经济上的损失,他就有了敌视墨西哥人的理由——尤其是在他认为自 己的高税负或经济困难是由墨西哥人造成的情况下。
现在,胡安的雇主认为“所有墨西哥人都很懒”。当他遇到一位素未谋面的墨西哥人时, 他也会想到这个刻板印象。这个预判是错误的,因为(1)并不是所有的墨西哥人都一样;
(2)胡安并非懒惰成性,而是他的很多私人价值观使他表现得如此。但这位雇主以一种 过度简化的方式处置了一个复杂的问题,他将一切都归结于胡安和他的民族的人民的 “懒惰”。
然而,雇主的刻板印象也的确源自某种“真实的核心”(kerneloftruth) 。 胡安的确是墨 西哥人,他在工作上的确不够可靠,这些都确有其事。事实很可能是,雇主在雇用其他 墨西哥工人时,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在有充分根据的泛化与错误的泛化之间做出区分是 很难的,对于那些持有泛化观念的个体来说尤其如此。让我们更仔细地检视一下这个问 题。
02.
“新的经验必须被编订进已有的类别之中。”
人脑必须借助分类(category,这个术语在这里等同于泛化)来进行思考。分类一旦形成, 这些类别就成了正常预判的基础。我们无法避免这个过程,因为有秩序的生活正系于此。 我们可以说,分类的过程具有四个重要特征。
(1)它会将事物分成不同的大类,以指导我们适应日常生活。
在我们醒着的大部分时间,我们都靠调用预先形成的类别来维持日常生活。当天空变暗, 气温下降时,我们预测将会下雨。我们通过带把伞以适应这类事件。当一只看上去狂躁 的狗在街道上横冲直撞,我们会将其归类为“疯狗”,并远远避开。当我们去看病,我 们会对医生对待我们的方式有所预期。在这些,和其他无数场合,我们会将单一的事件 “类型化”,放置到一个自己熟悉的框架中,并相应地采取行动。有时我们会出错,因 为这项事件并不符合这个类别。即使我们会将事件分错类别,我们也没法做得比这更好
了。
开放的态度被认为是一种美德。但严格来说,开放的态度并不存在。新的经验必须被编 订进已有的类别之中。我们无法将每一件事情都视为新鲜的、独一无二的来处理。如果 我们这样做,那过往的经验还有什么用处?哲学家伯特兰 ·罗素 (BertrandRussell) 曾用 一句话总结过这个问题:“永远保持开放的心灵是一颗永远空虚茫然的心灵。”
(2)分类的过程会尽可能多地将事物归入某个集群。
我们的思维中存在一种奇怪的惰性。我们喜欢轻松地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最轻松的方 式,就是将问题迅速归到合适的类别之下,并以此方式预先判断其解决途径。人们常说, 海军医务兵只会把所有向他求助的病人分成两类:如果对方身上能发现伤口,就涂些碘 酒;如果没有伤口,就给病人一些盐。生活对于这位医务兵来说很简单;他的整个职业 生活都围绕着这两个类别展开。
这一观点也可以用这种方式阐释:即我们的大脑倾向于在不影响完成所需行动的前提下, 选择最为“粗略”的方式对事物加以分类。
(3)分类使我们能够快速识别相关的对象。
每个事件都有一些标志,我们根据这些标志来选择应用哪一类预先判断。当我们看到一 只鸟的胸口长着红色羽毛,我们会告诉自己“这是知更鸟”。当我们看到一辆汽车疯狂 地左摇右晃着冲过来,我们就会想到“司机喝醉了”,并据此做出反应。一位深棕色皮 肤的人会触发我们脑海中对于黑人所形成的任何主导印象。
如果主导的印象分类是由消极的态度和信念所组成的,我们将不自觉地回避他,或对他 采取其他任何一种可行的拒绝手段。
(4)某些分类比另一些分类更理性。
我们前面提到,在一般情况下,分类的形成往往始于某个“真实的核心”。这是理性分 类的特征,它会随着相关经验的增加而不断巩固和扩大。科学原理就是理性分类的例子, 它们是被人类经验所支撑的,所有适用这些原理的事例都将以特定的方式发生。即使原 理并不百分之百完美,但只要它能对事件的发生做出高准确率的预测,我们就认为它是 理性的。
要对群体中的个体做出理性的预判,需要对群体的特征有充分透彻的了解。似乎没有人 能够得到充足的证据,来证明苏格兰人比挪威人更易怒,或是东方人比白种人更愚昧, 然而这些信念与更为理性的观点一样能够被我们轻易地接受。
03.
“分类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顽固地拒绝改变。”
就我们的论述目的而言,我们需要了解当分类与证据冲突时会发生什么。一个显著的事 实是,分类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顽固地拒绝改变。毕竟,我们之所以形成了现有的分类, 是因为它们之前一直用起来相当顺手,那又何苦要每当新的事实出现就去调整它们呢? 如果我们的大脑已经习惯了一种自动分类的模式,并对此颇为满意,那为什么要承认另 一种模式的长处呢?这样只会扰乱我们业已满足的习惯而已。
如果新的事实依据和我们先前的信念相符,我们会选择性地将其纳入分类标签之下。如 果我们发现一个苏格兰人很吝啬,就会感到高兴,因为他证明了我们的预断。有机会说 出“我早就告诉过你”,是多么让人开心啊。但如果事实依据与我们的预断相悖,我们 则更倾向于抵触并抗拒。
一种常见的心理机制,可以让人面对与观念相悖的事实依据,还依旧坚持之前的观念。 这种机制叫作“允许特例的出现”。“的确有一部分黑人是很好的,但是……”或者“我 的一些好朋友就是犹太人,但是…… ”
这是一种令人放松戒备的机制。通过剔除一些正面个例,偏见持有者得以保留其对此类 别之下其他事例的负面态度。简而言之,与之相悖的事实并没能改变错误的泛化,它尽 管被认可,但却在分类过程中被排除在外。让我们称这种机制为“二次防御”
(re-fencing) 。 当现实与大脑中的分类不相符时,眼前的事实被当作例外得到承认,而 分类本身则迅速被再次封闭起来,防止它被危险地暴露在外。
只有在两种情况下,一个人不会试图在头脑中启动二次防御机制来维持原有的过度泛化。 第一种情况很少见,即习惯性的开放态度 (habitual open-mindedness)。有些人在生活 中相对较少地应用固定类别框架去评价他人。他们对所有的标签、分类、笼统的说法保 持怀疑。他们习惯去了解每种泛化背后的事实依据。在意识到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后, 他们对针对族裔的泛化尤其保持警惕。如果他们坚持某种观念,也是以一种不那么确定 的方式,任何与该观念相悖的经验都会修正他们之前的族裔观念。
另一种情况,是出于纯粹的自身利益 (self-interest) 对概念进行修正。一个人可能从惨 痛的失败中明白他的分类是错误的,必须被修正。例如,他可能不知道食用菌的正确分 类,并因此中毒。他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而是会纠正他的分类方式。或者可能他开始 认为意大利人都是原始愚昧、咋咋呼呼的,直到他爱上了一个出身书香门第的意大利女 孩。于是他发现,修正先前的分类方式对自己有好处,之后就建立了更为正确的假设, 即世上有各种类型的意大利人。
然而在通常情况下,我们都自以为有充分的理由维持自己的预断。这样做显然更轻松。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预断往往能够得到朋友和熟人们的支持。一个住在郊区的人,在是 否让犹太人加入乡村俱乐部的问题上与邻居起争执显然不太礼貌。我们的分类方式与邻
人相似,这一点能让人得到抚慰,因为我们自己的身份感取决于邻人怎么看待我们。只 要我们自己和周围的人都对此满意,我们总是去重新思考那些构成我们生活之根基的信 念就是毫无必要的。
04.
“我们对自己价值观的肯认往往使我们陷入偏见。”
我们已经论述过了分类框架对精神生活是至关重要的,而框架的运行会不可避免地导致 预先判断,进而落入偏见。
对于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类别就是他的个人价值体系。价值观是人们生活的目的和指 引。他们很少会反思,或是掂量自己的价值观,而更多地是去感受、肯认、捍卫它。我 们的价值类别是如此重要,以至于证据和理性都常常要被强迫去与它们相符。在某个尘 土飞扬的乡间,一位农民听到了游客对此的抱怨。他为了维护他所爱的土地,回避对它 的攻击,说:“你知道的,我喜欢灰尘;它能让空气变得更纯净。”他的推理毫无逻辑, 但能够帮助他捍卫自己的价值观。
作为自己生活方式的坚定拥护者,我们的思考方式也不可避免地会偏心。在我们的所有 推理中,只有一小部分是心理学家所谓的“定向思考”,即完全由外部依据所决定,着 重解决客观问题。每当涉及感觉、情绪、价值观时,我们都容易掉进“无拘无束”“一 厢情愿”或“幻想”思维中。
这种具偏向性的思考方式是完全自然的,因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使命,就是在价值观 的指引下,过一种协调而一贯的生活,而正是由价值观驱使所做出的预判使我们能够坚 持这样做。
很显然的是,我们对自己价值观的肯认往往使我们陷入偏见。哲学家斯宾诺莎 (Spinoza) 将“爱的偏见”(love-prejudice) 定义为“出于喜爱而对某人做出超过其应得的评价”。 陷入爱河的人会过度泛化其爱人身上的美德,她的所作所为都被视为是完美的。同样, 对信仰、组织、国家的爱也会让人们对它们做出过高评价。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这种爱的偏见要比与之对立的“恨的偏见”在一个人的生命中 更为基础。一个人必须首先高估自己的所爱,之后才能去贬损其对立面。我们建造起防 御,主要是为了守护内心所珍视的东西。积极的依恋关系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年幼 的孩子不能离开对照料者的依附而独自生活。他必须先通过喜爱和认同某人或某事学会 爱,之后才能够学会憎恨。年幼的孩子们必须先获得被亲人与友情所围绕的体验,而后 才能去定义哪些人是会造成威胁的“外人”。
为什么爱的偏见没有得到多少关注呢?原因之一是,因为这种偏见不会造成社会问题。 如果我严重偏袒我的孩子们,没有人会反对——除非我因此而明显地敌视邻居家的孩子。 当一个人捍卫自己珍视的价值类别时,他可能会做出危害他人利益或安全的事情。如果 是这样的话,我们就只会注意到他表现出恨的偏见那部分,而没有意识到这种恨的偏见 实际上源于与其相对应的一种爱的偏见。
相信某个类别的事物完全是好的,而另一个类别则全然是坏的,是一件相当方便省心的 事——如果你能这么相信的话。一个在工厂里受欢迎的工人有机会被提拔为公司的管理 人员,坐进办公室工作。某个工会行政人员告诉他:“别去管理岗,因为你去了,就会 变得跟其他那些混蛋一个样。”在这位行政人员心目中,只有两种人:工人和“混蛋”。
这些例子都说明那些消极的偏见其实是我们自身价值体系的反射。我们珍视自身的存在 模式,并且相应地贬低(或主动攻击)那些看上去会威胁到我们的价值观的事物。西格 蒙德 ·弗洛伊德 (SigmundFreud) 是这样表述的:“在对自己不得不与之接触的陌生人 不加掩饰的厌恶与反感之中,我们能辨认出对自己的爱,或曰自恋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