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元宇宙”?哲学上如何思考?

来自丨中青报 · 中青在线

全世界似乎都在谈“元宇宙”。

但围绕于此的说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面向这个充满想象的未来世界,应该 张开双臂加速奔跑,而且已有人做出起跑的姿势;也有人认为,“元宇宙”走红就是一场资本 炒作,是某些企业对曾经失败的技术投资所进行的一场挽救。

到底什么是“元宇宙”?它为什么突然火了?它离我们还有多远?

01.

“元宇宙”是什么?比拼想象力的时候到了

什么是“元宇宙”?截至目前,“元宇宙”还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确切定义,人们对它的描述, 还处在“比拼想象力”的阶段。

美国社交媒体脸书 (Facebook)   创始人扎克 ·伯格提出的“元宇宙”,打算让真人置身网络。

他在演讲视频里说:“下个阶段的平台和媒体,会让人更有身临其境之感,你将不仅仅是从 旁观看,而是置身'实体互联网之中。这就是'元宇宙。”

他举例,“当我把小孩的视频发给我父母时,他们会觉得自己就像和我们在一起一样,而不 是只通过一个小小的屏幕观看;当你和朋友玩游戏时,你会觉得跟他们同处同一世界,而不 是独自面对电脑。”

他在视频里还呈现出多种设想的“元宇宙”场景,比如开会时,真人、虚拟人、机器人出现在 同一空间中,有人坐在桌前,有人飘在空中。一位女士想通过网络连线分享自己在现实街道 上看到的涂鸦,这幅涂鸦瞬间就逼真地展现在所有人眼前,仿佛大家都置身于那条街道。

紧随其后,不少互联网从业者也纷纷抛出自己对“元宇宙”的理解。有的说,这事精彩就精彩 在它的不确定性上,“创新是循环的,我们创造的新奇技术可以激发更多创新”;有的说,人 们必须改变思维方式,“比如现在我们以为AR (增强现实)是进入虚拟世界的通道,但未来 它可能还将成为我们回到真实世界的纽带,允许我们从完全虚拟的沉浸感之中解脱一会儿, 但又不用彻底掉线。”

那么,科研人员怎么看“元宇宙”?

智能信息处理研究学者陈捷在接受采访时,援引了“元宇宙”“鼻祖”———科幻作家尼尔 ·斯蒂  芬森1992年在其著作《雪崩》中提出的原始概念:“元宇宙”是平行于现实世界的、始终在 线的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中,除了吃饭、睡觉需要在现实中完成,其余都可以在虚拟世界 中实现。

在陈捷看来,虽然“元宇宙”的出现与发展,将面临诸多技术层面上及人类社会规范层面上的 挑战,但它是人类交互愿望与技术发展的必然走向。

多年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张军平则认为,“元宇宙'就是让真人真正生活在虚拟世界里。”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沈阳团队尝试给“元宇宙”下一个规整的定义。他们 在近期发布的《2020-2021年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中提到:“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 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基于  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  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世界编辑。

这串概念下面还有一排小字:“元宇宙”仍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概念,不同参与者以自己 的方式不断丰富着它的含义。

02.

“元宇宙”为啥火了?鼓励探索警惕忽悠

即便“元宇宙”概念尚不清楚,但也无法阻挡它成为资本和舆论的焦点。

不过,当人们看到“元宇宙”概念里出现的扩展现实、数字孪生、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广为人 知的技术名词时,仍不免冒出一连串的问号:“元宇宙'就是这些?没什么新东西呀!是不是 炒作?”

换言之,现在热议“元宇宙”是否为时过早?

前不久,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原主任李志民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连发两文,表达了对“元宇 宙"概念的谨慎态度。他认为,“任何产业或行业的重大改变,都是技术上逐步积累的结果, 是有明显征兆的",而这次的“元宇宙”概念,仿佛是被资本包装之后“突然蹦了出来”一样。 也有一种声音认为,恰恰是平静催生了热闹。

沈阳就“元宇宙'为啥突然火了”给出三方面的理由:社会进步技术为本,但近些年互联网领 域的技术概念有些枯竭;普通用户对手机审美疲劳,期待新鲜事物;资本缺乏新热点,需要 新方向。

秉承理性和开放的态度,李志民对“元宇宙”的走红评论道,“任何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探索都 应该鼓励,任何以科学为名义的忽悠都需要警惕。”

03.

“元宇宙”距离现实有多远?  技术这把尺子现在量不出来

不论“元宇宙”是虚火还是真火,它都制造了一个让全世界集中审视热门技术的机会。人们渴 望知晓"元宇宙"距离现实到底有多远,就必须先把目光聚焦到科技本身。

正如陈捷所说,现实世界的科技水平决定了“元宇宙”的上限。一方面,人类对现实中自然规 律、物理规律以及真实世界的理解,决定了“元宇宙”里能够存在什么;另一方面,当前的科 技水平,决定了“元宇宙”能够实现到什么程度,决定了“虚拟的现实”是真的能让人沉浸其中 甚至难以自拔,并且实现人类社会的部分功能,还是只能当成高档的三维玩具。

为了查明“元宇宙”的技术可行性,张军平浏览了国内最近出版的《元宇宙通证》一书,书中 一幅“元宇宙六大支撑技术”的分析图令他印象深刻。这六项技术分别是:区块链、物联网、 网络及运算、人工智能、电子游戏技术、交互技术(包括VR虚拟现实、AR 增强现实、MR   混合现实等)。

张军平认为,“元宇宙”就像是一个“水果拼盘",“目前技术上没有太多突破,但业界又希望 整合这些技术形成一个全新的应用”。

掌握技术的业界佼佼者,如何看待技术现状与“元宇宙”之间的距离?

作为全球科技巨头之一,微软也布局了“元宇宙”,不过他们目前能公开的内容不多。微软方 面表示,“元宇宙”的本质在于构建一个与现实世界持久、稳定连接的数字世界。

高通公司表示,他们在XR (扩展现实,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的统称)领域已 经积累了十余年。当被问到“XR技术距离让人‘虚实难辨还有多远”时,该公司XR业务中国 区负责人郭鹏说:“具体还需要多长时间我们不好预测。”

再把目光转向国内互联网大厂,“元宇宙”似乎更远了。

陈捷坦言,目前“元宇宙”更像是人们的愿景,这种愿景可能承载了人们对技术发展的信心,

也承载了人们对各种“梦想成真"的渴望。他说:“我们相信/元宇宙'的推进可以带动一大批研 究,但是也应意识到,真正的‘元宇宙‘还很遥远"。

张军平直白地说:“目前很多核心技术问题没有解决,比如人工智能,还处在婴儿期。”

当被问及“‘元宇宙'距离现实还有多远”时,他话锋一转,说:“我想起网上一个关于区块链的 玩笑,说'目前区块链的盈利,主要集中在区块链的相关讲座上。”

文章来源@来点科学,中青报 · 中青在线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之类的,也不打算靠这个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
(0)

相关推荐

  • 哲学和音乐让生命变得有意义 作者|王德峰

    今天分享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德峰教授关于音乐与哲学的思考。摘自中国社会科学报的《哲学和音乐让生命变得有意义》,人生真理的角度为我们讲述了人生为什么需要艺术。音乐与哲学,可以承受喜乐,也可以承受悲苦。这些是物质和金钱无法给予自己的。 当爱因斯坦把小提琴架在他的肩膀上,听到它美妙的旋律时,他就进入了音乐状态之中。这和他伟大的科学事业毫不矛盾。他需要一种力量去鼓舞…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192
  • 哲学的终极问题是什么?

    作者「威尔 · 杜兰特,文章来自《哲学家》 一、作为粉碎机的哲学 哲学的兴起,往往预示着文明的衰败。 思辨源于自然,产生了自然主义;哲学于人而言,先是一种心理奥秘,进而成为一种社 会特征,并产生了个人主义。 哲学家并不总是渴望这些结果,但他们确实成就了这些结果。 他们觉得自己是国家不情愿的敌人:他们从人格的角度看待人们,而国家从社会机制的…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65
  • 中国式聊天:表面上聚在一起,实质上没有什么生命交流

    作者丨杨照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聊天能力正在快速衰退。 在跟朋友的聚会中,我们的聊天话题永远都只能围绕着明星的八卦、别人的隐私、生活的牢 骚,除此之外,再也聊不出什么新鲜的有质量的内容。因为缺乏真正的文化生活,我们无法 跟人聊对世界的深层次认知,只能无休止地堕入窥探他人隐私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对此,台湾作家杨照发出了自己的审思:“人与…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55
  • 哲学帮我节省了许多开销 作者|叔本华

    大家都能看出,行为越是高尚,所能收获的乐趣就越饱满。乐趣总是涉及个人力量的使用,幸福就存在于一连串的乐趣的重复中。 比起另外两种基本的生理的乐趣来说,感觉的能力带来的乐趣占据了更高的位置——同样是存在于世,人类的感觉能力远远大于动物,使得人有别于其他动物,存在的地位更为高级。感觉的能力表现为精神力量,它使我们能够获得必须依靠思想才能得到的乐趣,也就是所谓的智…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84
  • 萨特:我为什么由衷钦佩中国人民?

    作者 | 萨特 中国已经显示了它的无所不包的容貌。正如你们可以想象得到的,首先令人吃惊的 是你们任务的巨大。在几年以前,照你们的说法,你们的国家还是一个“半封建和 半殖民地”的国家。在好些地区,你们农民的生活还和一千年以前没有多大区别。 你们现在决定用五十年的时间,来追上一千年的历史,把你们的经济制度、社会结 构、甚至…

    未分类 2024年10月15日
    6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