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好好度过这一生,就是哲学

讲述者 I 陈嘉映 整理|风小杨

如今的生活,充满了来自方方面面的烦恼与困惑,就像学者周濂在他的新书《打开》中所写 到的:“作为在滚滚红尘中摸爬滚打的凡夫俗子,我和你一样,有太多现实的困惑和烦恼, 柴米油盐酱醋茶,找工作、看医生、养孩子,房价居高不下,股市涨涨跌跌,所有这些困惑 和烦恼都是如此的沉甸甸与实打实。”

在这样的境遇下,谈论哲学,对于许多人而言似乎也成为了一件奢侈的事情。但我们无法不 谈论它。我们到底要什么,爱什么,信什么?我到底是谁?我是个怎样的人?我要如何好好 地度过自己这一生?哲学在一个基本的意义上,就是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今天对自我理解的认识与过去并不完全是一回事

“认识世界与认识自我”是一个巨大的题目。关于“认识自我”,许多人都知道,古希腊德尔菲 神庙有一句箴言,叫做“认识你自己”,或者叫“认识我自己”。这句话被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 拉底接了过来。我们可以说“认识你自己”是哲学的一个主题,甚至夸张一点,也可以说是“哲 学的主题”。哲学就是认识你自己的活动。

但是如果我们去读苏格拉底,就会发现,苏格拉底也没有谈论他自己。实际上,我们对苏格 拉底没有什么了解,对柏拉图所知不多,对亚里士多德稍微多知道一点,但也有限。这跟近 世的哲学家是很不一样的。苏格拉底谈论的仍然是人、社会、灵魂及宇宙。所以,在苏格拉 底的意义上,“认识你自己”跟我们今天所说的“认识自我”意思不太一样,而是跟我们现在所 说的“认识世界”差不多。认识人本身,差不多也就等于说认识人在宇宙中的位置,或者是认 识人在世界中的位置。

当你停下来问“我在哪儿”的时候,你一定是行到这里的,这些问题是连成一片的。你在哪里,跟“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是连在一起的。

比如你总会有某种时候,特别希望能理解某位朋友。比如他很沮丧,或者做出一些你觉得很 奇怪的事。因为是朋友,你就想弄明白他为什么这样。但是你对这个朋友的理解,一定是基 于你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他不是一块石头,你去研究就可以,你得用将心比心的方式慢慢地 理解他的方方面面。在这个意义上,你为了理解自我,就需要理解世界;反之,你要理解世 界,就要理解自我。这不是一句空话,不只是一个辩证法,它是实实在在在理解中发生的。 当我们看到古希腊人或者中国古人谈到“自明”、理解自己的时候,不能轻易地把我们今天的 自我和自我理解投射进去,好像他们说的跟我们说的是一回事。当然是有联系的,但不见得 完全是一回事。我们今天谈到自我,谈到自我理解,跟古希腊人、跟老子,已经有了很长很 长的距离,中间经历了观念和社会生活上的很多转变。

从此,自我成为一个问题

在西方传统中,一个重要的转变是基督教的转变。基督教使得我们对自我跟古希腊人对自我  的理解有了一个很大的区别。在基督教的整个哲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奥古斯丁。他在《忏  悔录》中对自我的理解,和苏格拉底是不一样的。苏格拉底从来不谈自己,但奥古斯丁总在 谈自己,谈自己的童年、青年,一路怎么走过来,当时怎么想的,后来怎么纠正了自己的想  法的……他是从古代的“自我”概念到今天的“自我”概念之间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点。后世的  很多书和很多哲学家都会引用奥古斯丁在《忏悔录》里的一句话,那句话特别简单:“从此, 自我成为一个问题”。

虽然苏格拉底也有自我认识,但他不觉得“自我”是一个单独的问题。奥古斯丁的这种自我和  自我理解向现代转换了一大步,但还不是一个现代的“自我”问题。根本的区别在于,奥古斯  丁的这个“自我”最后是通过对上帝的信仰解决的。虽然自我成为一个问题,但是根本的问题 不是自我,而是信仰。他要反思自我,是指自我在通向上帝的道路上,是形成了障碍还是成 为通道。我们都有“我执”,因为有“我执”,我们就看不清最高的存在,或者真正存在的意义。 我们通过反思打通这个障碍,最后使得自我跟上帝相联系,甚至自我消融在信仰里。自我成  为一个问题,最后还是在这个意义上取消自我,使自我消融在信仰里。相对而言,卢梭的自 我观念跟我们更为接近。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说怎么克服小我,进入大我。而卢梭的《忏  悔录》就是说他犯了很多错误,有很多具体的毛病,但是他却能够坦率真诚地对待那个所谓

真实的“自我”。在前言中,有这样一段话:“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 着这本书走到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这就是我所做过的,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 这样的人,无论善与恶我都坦率地写出来。请您把无数的众生叫到我面前来,让他们听听我 的忏悔,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看有谁敢于对 您说‘我比这个人好’。”对此,有三点需要略提一下。第一,虽然卢梭的《忏悔录》是世俗人  的忏悔录,但仍是设想在上帝面前的忏悔录。这是基督教一贯的想法——在上帝面前,我们 都是罪人,我们作为人就是因为亚当犯了罪,才被罚到这个尘世中来的。从这点可以看出, 近代的自我在卢梭那里其实还是跟基督教存在着渊源。第二,奥古斯丁绝不会跟上帝说:“我 现在站到您面前来了,您看看还有谁比我更好”。大家都是罪人,作为罪人,奥古斯丁不会 觉得他比任何一个罪人更好。基督教里“我们都是罪人”就是这个意思,没有谁比谁更好。然 而,卢梭站到上帝面前,他想说他是最好的。这是一个转折。还有一点,大家需要去认真想 一想:从《忏悔录》里看,卢梭并不怎么好。欺骗、栽赃,害得别人被拷问、被驱逐,诸如 此类,干了很多坏事。但是卢梭为什么敢在上帝面前说这个话呢?他说“你让他们来看看谁 比我更真诚”,这是古今的一个巨大转变。

谁更真诚,这是古今的巨大转变古人讲一个人好,是讲他做得好,比别人更勇敢,比别人更 虔诚。但是到卢梭这里变了,我们要比的不是谁做得更好,而是谁更真诚。这是我们当代人 一个很重要的想法。海德格尔并不归于这一类,但他的《存在与时间》里面谈“此在”真正的 生存,我们译成“本真”,就是说我对自己是诚实的,或者我对上帝是诚实的。虽然海德格尔 不会赞成卢梭的一般学说,但是在很根本的一点上,海德格尔也未见得跟卢梭距离有多远。 那就是一个人不在于以世俗标准做得好或不好,而是看他最后是否敢于面对上帝,在《存在 与时间》里就是能否面对自己的良知。泛泛谈存在主义没有太大的意义,时过境迁之后,我 们可能会发现当初被叫做存在主义者的人,比如说萨特和加缪,其实是非常不同的人。但是 我们不得不相当简化地来谈存在主义所讲的存在感,这个存在感虽然也包含存在的焦虑、苦 恼等等,但和古人所讲的存在非常不一样。这个不一样可以讲一辈子,今天只在一个点上谈 一谈。从一个角度来说,古人的存在感是一阶的存在感——你的事干得好不好,或者你是干 了好事还是坏事。而卢梭的好和坏,其实是二阶的,就是事已经干完了,我在反思或者面对, 承认或者不承认。换一个角度,古人所讲的那个实在其实跟真正的存在隔了一层。存在主义 的存在感问的不是你建功立业,你对别人做了好事,问的是你逃脱不了你心里的感受,这是 存在感。你做了什么,乃至世上的一切,其实都跟你隔了一层;唯一跟你没有隔一层的就是你自己的感受。

胡塞尔的现象学也是如此。为什么叫现象学?胡塞尔所说的“现象”就是自己的意识,就是意 识本身。现象、本体这些概念,胡塞尔、海德格尔所说的跟古典哲学所说的在很多方面其实 是倒过来的。之前听一个学生讲他的博士论文,题目叫做“二次元存在主义”,他有一套讲法。 存在主义的确区分了到底什么是本真、本质的东西,从一个角度看这个是本真,从另外一个 角度看那个是本真,从“二次元的存在主义”讲,就没有本真了。二次元讲“虚拟真实”,这个 “虚拟真实”里面是有一个张力的。本来,真实是真实,虚拟是虚拟,现在讲虚拟真实,或虚 拟实在,无论是讲虚拟还是真实,都已经是在二次元层面上讲,不是一次元意义上的真实和 虚拟了。这个发展慢慢会带来我们今天对自我的理解。我、自我认识或者自我理解越来越多 地向内心去看,向自我的意识去看,是一种反思、反省,或者内视,从外部世界倒过来往心 里看。这个时候跟古希腊人或者老子所讲的自我认识,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是180度的转折了。

如何好好度过这一生在古代不像现代这样成为一个问题

泛泛而言,在传统社会中,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或者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社  会已经确定了。比如假设你生在北宋,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你很努力,读书、考试,最  后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家里立了牌坊,上对得起父母祖宗,下可以庇荫子孙,就是一个好 样的人。但是到现在,什么是“好好地过我这一生”就真的成了一个问题。当然,我们可以说  多挣钱,尽管多挣钱也并不是特庸俗,但是如果大家都只想多挣钱那肯定就庸俗了——要是  都想当官就更坏了。在某种意义上,这个社会不太能够让我们心安理得地成为一个那样的人。 挣钱好不好?好。那我就该挣钱吗?到底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对我们当代人来说是一  个实实在在的问题。但是对一个宋朝的人来说,它的确不像现代这样成为一个问题。还有一  个比较重要的社会变化。在传统社会中,只有少数人有条件去考虑他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简  单说就是精英。我们的传统社会稍微开放,允许阶级流动,比如刚说的读书中状元(如果是  在西方的封建社会,可能连这样的机会都没得可想)。但是绝不是说大多数人家能像现在一 样培养孩子好好读书,大多数孩子好好种地就挺好了,根本读不了书。换句话说,只有对于  精英阶层,或者有成为精英潜能的人,怎么去生活才是现实的问题。而现在,这对人人都成  为一个问题。对女性也成为一个问题。在古代,“认识你自己”、“成为你自己”这个问题,都  是对男人而言,现在根本没有这条界限——它对男人与对女人一样重要。另外一个巨大的变化,是关于认识世界。一开始我们说,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是互相联系的事情。但是从近代 科学革命发生以来,“认识世界”慢慢就跟“认识自己”脱离开来了,逐渐变成了认识客观世界, 认识一个纯粹的、跟人与人的认识无关的世界。当我们的认识大规模地、整体地转向了科学 认识,转向了客观认识,它们就跟我们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理解毫无关系了。比如我是一个特 别优秀的化学家,但是很难说我就是一个明白人,我就是一个对自我认识得更好、或者理解 得更通透的人,这是不相干的事。反过来,我要去理解自我也变成跟客观认识世界没关系的 事。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近代的主观性跟近代的客观性是同一件事情的两面。一方面近代 人越来越追求客观认识,另一方面近代人在自我认识方面变得越来越主观。主观、客观是经 常引起误解的词,这里勉强用一下。

怎么认识你自己,是你自己的一部分

认识是不是都是指客观认识呢?也不完全都是。如果在极端情况下讲自我认识,比如说你认 识到自己是一个很牛的人,或者你认识到自己微不足道。像卢梭那样认识自己,至少就真诚 而言是无人能比的人,或是像奥古斯丁那样认识到自己不管跟谁比,都是微不足道的人,他 们达到了一种客观的认识了吗?在什么意义上,可以说这两个人都是达到了真正的认识呢?  从一个角度来考虑,人对自己的认识并不是说我现在有一个客观的我,我要是能够客观地认 识它,我就达到了真正的认识。我没有办法找到一个客观的我,来达到真实的认识。进一步 说就是,“你怎么认识你自己”是你自己的一部分。你把自己认识为一个很牛的人,这并不表 明你是一个很牛的人,但“你这样来认识你自己”却是“你是这样一个人”的一部分。你认为你 在上帝面前是很卑微的,这并没有什么客观的东西来证明你就是卑微的,但是你如此认识你 自己,却是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一部分。自我理解跟科学的正确认识是两种理解。讲两种 理解是很僵化的讲法,但不妨先这么讲着。自古及今都有人谈论两种知、两种理解,比如说 我们的宋明理学会讲有见闻之知,有德性之知,程颢批评王安石是塔外看相轮,而理学家程 氏兄弟是“入塔寻相轮”。需要提醒的是,“理解”和“知”这些概念不是只有一种,尤其是今天 所谓科学理解和科学知识。我们现在已经都是以科学认识作为范式谈论“知”、“理解”、“知识”, 如果那么谈你就根本谈不到自我理解和自我通透,因为没有一个现成的自我供你自己去真实 地把握。虽然我们不知道什么叫做通透,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自我理解,但是我们至少知 道它不是像认识矿石或者核聚变那样的一种认识。你可能会想到,并没有一个作为终点的真 正的自我认识。比如你说“OK,  今天,我把自己认清楚了”——没有这样的事。为什么?因 为这跟自我认识的另外一个特点相关,就是既然自我认识构成了自我的一部分,那么你的每一种认识,包括你的真正认识都在改变你自己。我本来对自己有个虚妄的认识,我就是带着 这种虚妄认知的人;等到明天假设我有真正自我认识的时候,我就已经变了一个人,变成有 真正自我认识的人。而这样的真正自我认识,无法像认识矿石、核聚变或者其他什么一样, 有一个最终的节点。一直到科学已经非常昌盛的19世纪,即使你是一个优秀的化学家,有 很多很多化学知识,聪明得不得了,但是要说到理解力则是另一回事。理解力这个词还在很 大程度上保留为一个人知道他身处何处,这个人是明白人。理解力强也逐渐被转为刚才所讲 的两种理解,或者两种知识中程颢、程颐所讲的塔外之知、见闻之知。

我们只能在已知中发现未知

现在回到海德格尔。读《存在与时间》难点非常多,但是海德格尔一上来就讲你要想弄清楚 存在问题,就要弄清楚“此在”,而“此在”有两个基本的规定性。第一个规定性是:此在的在, 或此在的存在,总是我的存在。第二个规定性是:此在对存在的领会,是此在的一部分。

这段话经常被不小心或者泛泛理解为人除了有行动的能力,还有认识的能力——这样就错过 了海德格尔要讲的核心。他不是在讲人除了行动,还有认知能力,这个太不海德格尔了。他 所讲的对存在的领会,就是对“存在”与“在”的明白,就是不断的自身领会,而且这种领会以 及被领会的存在者,从来不是一个现成的东西,而是一种自我生成的东西,而这个自我生成 又恰恰与对生成的领会联系在一起,领会本身就是一种生成。

什么意思呢?有时候,特别是到了近现代,我们老觉得我们没弄明白的就是世界上的事,所 以我们不断在追求新的知识。但是2000多年前庄子已经说了,天下都知道求他不知的事,“莫 知求其所已知者”,这话怎么说呢?就是大家都去想知道他不知道的,而没有人想知道他已 经知道的。庄子跟海德格尔一样,说话看上去好像有点不太合逻辑——既然已经知道了,我 当然就不求它,我们总是想求不知道的。但是我希望大家明白这并非不合逻辑。

你是一个什么人,你到底要什么、爱什么、信什么,在一个意义上你知道,在另一个意义上 你未见得知道。你有没有一次曾经问过自己我到底爱他吗?这个问题会有意义吧?你有没有 一次问过这真的是我要的吗?这个问题会有意义吧?如果这个问题有意义,你上哪儿去找答 案呢?当然在某种意义上,你只有问你自己要答案,也就是说你只能在你已知的东西中,发 现你未知的东西。只有你知道你到底要什么,但是你现在就困惑了,你在问自己我到底要什 么,你问其他任何人都不知道。这个就是庄子说的“知其已知者”。

在一个很基本的意义上,哲学就是在干这个事。维特根斯坦也说过几乎和庄子一模一样的话: 科学是在不断地了解未知的世界,而哲学一直是在收集回忆。

哲学在一个基本的意义上,就是想弄明白我到底是谁,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到底要什么, 爱什么,信什么。想要去弄明白自己信什么、爱什么、要什么,不是往你不知道的事情上去 看,而是往你知道的事情中去挖掘。而你知道的事情并不只在你心里,这个挖掘也跟这个世 界有关,你到底爱什么、恨什么、要什么,你就会问到到底什么是爱。

如果你考虑的是政治,你会问到底什么是正义。你要再看,看你自己,看世界,但是并不是 看什么新鲜的东西,就是看几千年来,你自己几十年来所知道的、所经验的东西,在里面寻 求答案。在这个意义上,哲学说到底还是希望透过这样的思考和自我理解,能让自己成为一 个明白人,能活得明白。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之类的,也不打算靠这个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
(0)

相关推荐

  • 美丽婚姻里的7个致命谎言

    作者丨霍妮 来自《婚姻心理学》 对于许多踏入婚姻殿堂的两性来说,总觉得只要学会更敏感地与自己的伴侣沟通, 就能挽救婚姻,这个观念可能是对幸福婚姻的最普遍的误解,但它并不是唯一的。 研究发现,关于婚姻的许多谬论不仅是错误的,而且对婚姻还有潜在的破坏作用, 因为这些谬论会把夫妻引到错误的或者是更糟糕的道路上去。更令人难以置信的  &…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57
  • 怎样辨别是非:8种最常见的思维谬误

    换盅 诉诸权威|诉诸暴力「诉诸群众「个人为中心 人身攻击|诉诸怜惜「热衷捷径丨阴谋论 盛夏夜晚,穿着清凉的小千姑娘,正在乘公交车回家。 工作了一天,小千有点累,轻倚栏杆。突然,她隐约感觉裙摆蹭到了什么东西, 低头一看,邻座的男子,居然在用手机偷拍她! “你、你竟敢偷拍?你这个变态!”小千又羞又愤,拽住男子不放。 男子见状,反咬一口:“你说…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82
  • 人若不死,又将如何?关于爱欲、时间与死亡的哲学追问

    作者:黄裕生 对于人类而言,不管个体间的生命轨迹多么不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归宿,那就是终结。人, 是会死的。这是所有人的共同命运。 对于这个命运,没有人能够抗拒,然而,又几乎没有人没有抗拒过。克服死亡,抗拒会死, 即便不是所有人的追求,也是许多人的向往。人们是如此不愿面对死亡,接受会死的命运, 以至害怕死亡,逃避死亡,厌恶死亡,…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78
  • 加缪:看到生活的荒谬,这不是结束,而仅仅是开始 作者|宣庆坤

    01. 1938年加缪在《阿尔及尔共和报》上发表有关萨特小说《厌恶》的评论时,其荒谬思想  就有了雏形,《西西弗的神话》则是他的荒谬思想的集中爆发,较完整地、系统地论述 了荒谬问题。“看到生活的荒谬,这不是结束,而仅仅是开始,几乎所有伟大的思想家都  以这个真理为起点。令人感兴趣的并不是某种发现,而是从中汲取…

    未分类 2024年10月16日
    72
  • 人为什么不能太穷?--叔本华

    作者 | 叔本华 比起从没真正体验过贫穷的人来,那些经历过匮乏的害怕贫穷,也更容易铺张浪费。出身良好的人通常比那些一夜暴富的人对未来更加慎重,生活上更加节制。乍看之下贫穷似乎并不是太可怕。生来就富有的人们,将财富看成是没有它就不能活的东西如同空气,他们有条不紊、精打细算,并且勤俭节约,终其一生都在守护自己的财产。 世代受穷的人家,对贫穷早已习以为常。倘若偶然…

    未分类 2024年10月14日
    8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