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教授-《西方文化概论》-第一章 第三节 城邦文化的衰落与希腊化时代-在线阅读

第三节 城邦文化的衰落与希腊化时代

一、从分离主义到帝国主义

早期希腊文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那种强烈的"分离主义"倾向。正是这种倾向使得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能够在长时间内保持数百个彼此独立且又荣辱与共的小城邦。这些城邦的疆域若按照现代国家的标准来看,可谓是弹丸之地,其人口最多也不过数十万。它们相互之间平时进行商业贸易活动,战时则结成某种联盟共同御敌。尽管接触频繁,但是每个城邦的公民对征服其他城邦却并不感兴趣,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缺乏勇气,而是由于他们意识到,剥夺了其他城邦的生存权利也就意味着剥夺了他们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由原则和独立性。这种分离主义和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是希腊所有城邦的共同默契,它构成了希腊城邦社会的重要现实基础,一旦被动摇,希腊城邦社会将面临着彻底崩溃的危险。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的希波战争开始悄悄地破坏希腊城邦的分离主义原则,而不久以后继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则敲响了分离主义的丧钟。

赵林教授-《西方文化概论》-第一章 第三节 城邦文化的衰落与希腊化时代-在线阅读
希波战争局势图(图中数字系公元前纪年)

关于希波战争的起因,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的开篇处曾记述了一段出自波斯人之口的传说。据波斯人说,亚细亚与欧罗巴之间的矛盾肇始于彼此劫掠对方妇女的勾当,特别是当希腊人为了夺回被劫掠的海伦而组织了一支军队来攻打特洛伊城之后,亚细亚人与欧罗巴人之间的矛盾就变得不可调和了1参见【古希腊】希罗多德著,王嘉隽译∶《历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3页。。希罗多德认为波斯人的说法不足为据,他把战争的原因归结为希腊城邦与波斯帝国在小亚细亚和爱琴海地区的利害冲突。雅典人和斯巴达人曾多次怂恿与他们文化相同、但是居住在西亚的爱奥尼亚希腊人起来反抗波斯人的统治,当居鲁士吞并了吕底亚王国后,希腊与波斯在爱琴海周围世界中的冲突变得越来越直接和尖锐,这种日益白热化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希波战争的爆发。

希波战争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米利都反抗波斯人统治的起义,这次起义使得波斯帝国的国王大流士一世下决心彻底解决希腊问题,从而引发了希波战争。从公元前492年开始,大流士一世及其继承者薛西斯一世对希腊城邦发起了三次大入侵,结果均以波斯人的失败而告终。松散分离、貌似弱小的希腊城邦之所以能够战胜野心勃勃、不可一世的波斯帝国,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相对于使波斯人凝聚在一起的专制主义暴政,希腊人凭借的是自由和法律的力量。尤其是在第三次希波战争中,数千名希腊联军在温泉关顽强地抵御了数十万波斯大军的进攻,大大增强了希腊人保家卫国的决心。在随后的萨拉米海战中,雅典海军再次大败波斯舰队。公元前449年,波斯军队在节节败退的情况下不得不与希腊人签订了《卡里阿斯和约》,放弃了对爱琴海地区的霸权,并承认小亚细亚各希腊城邦的独立地位。从此以后,波斯人再也不做征服欧洲的梦了。在其后100多年的时间里,亚欧之间相安无事,强大的波斯帝国在奢侈和享乐的腐蚀下日益衰弱,分散的希腊城邦却开始效法波斯帝国在爱琴海世界追逐地区霸权。

赵林教授-《西方文化概论》-第一章 第三节 城邦文化的衰落与希腊化时代-在线阅读
全盛时期的波斯帝国版图

帝国主义这个概念对于城邦时代的希腊人是完全陌生的,帝国主义的始作俑者是波斯人。但是,希波战争对于希腊人的政治生活所产生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在他们的政治学辞典中增加了“帝国主义”这个词汇。在希波战争中,为了共同御敌的需要,雅典人联合爱琴海地区的一些希腊城邦组建了提洛同盟。战后,雅典人把这个战时同盟继续保持下来,使之朝着一个海上帝国的目标发展,并将加入同盟的各城邦降低到附庸的地位。“同盟”逐渐变成了一个"帝国",雅典人从自由主义和分离主义的楷模走向了帝国主义。另一方面,一直与雅典分庭抗礼的希腊另一大城邦斯巴达在希腊半岛南部建立了包括科林斯、西库昂、麦加拉和底比斯等重要城邦在内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与地峡对面的提洛同盟争夺希腊的霸权。这种帝国主义式的对峙最终导致了公元前431年爆发的伯罗奔尼撒战争,这场战争奏响了希腊城邦制的挽歌。

以客观严谨而著称的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亲身经历并记载了这场战争,他认为战争的根本原因是雅典帝国的无节制的扩张,而斯巴达人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发动战争的2参见【古希腊】修昔底德著,谢德风译:《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81页。伯罗奔尼撒战争从公元前431年开始,断断续续打了二十多年。在战争爆发的第二年,雅典就遭受了瘟疫的折磨,大量的雅典人包括伯克利本人都在这场瘟疫中死去。在丧失了海上军事优势和同盟成员众叛亲离的情况下,雅典被迫于公元前404年与斯巴达签订了城下之约:提洛同盟被解散,雅典放弃所有的海外领属,仅保留十二艘战舰,其余的全部交给斯巴达人。雅典的民主政治也被取消,代之以斯巴达式的寡头政治(“三十寡头政治”)。但是在第二年,逃亡到底比斯的雅典民主派又推翻了寡头政治,重建恢复了民主政治。

赵林教授-《西方文化概论》-第一章 第三节 城邦文化的衰落与希腊化时代-在线阅读
伯罗奔尼撤战争局势图(图中数字系公元前纪年)

雅典民主制的精神实质已经随着雅典帝国的扩张过程而丧失殆尽,因此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回光返照的民主制只是一种徒具其表的历史闹剧而已。雅典民众无聊习性的最后的也是最卑鄙的一个事例,就是这种虚假的民主制度对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圣贤苏格拉底的审判和迫害。黑格尔认为苏格拉底之死是“雅典的悲剧,希腊的悲剧”。苏格拉底是腐败庸俗的雅典社会的“良心”,雅典人却用自己的双手扼杀了他们的“良心”和“精神”。苏格拉底之死说明雅典人已经堕落到拒绝接受任何新思想的地步,因此当雅典人刚刚结束了对苏格拉底的审判,他们就被历史拖上了被告席,等待着一个新的时代精神的判决。而整个希腊城邦文化,也由此走向了自己的历史墓冢。

二、亚历山大帝国与希腊化时代

希波战争在自由主义和分离主义的希腊土地上播下了帝国主义的种子,伯罗奔尼撒战争则揭开了希腊统一运动的序幕。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建立在提洛同盟基础之上的雅典帝国土崩瓦解,但是斯巴达也在战争中耗尽了精力,再加上它原本落后的经济水平和文化状况,使它根本无力承担起全希腊领导者的职责。公元前371年,一向在军事上战无不胜的斯巴达被新崛起的底比斯击败,然而底比斯的霸权同样也只是昙花一现,十年以后,希腊诸城邦又陷入群龙无首、纷争频仍的混乱状态中。

就在希腊各城邦内讧不已时,位于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开始崛起。公元前359年,一位深通希腊文化的野心勃勃的青年成为马其顿国王,这就是腓力二世。他效法希腊的文化成就和战斗技术,大力发展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控制了马其顿在爱琴海的出海口,击败了底比斯和雅典的反抗,将整个希腊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在女儿的婚礼宴会上遇刺身亡,年少有为、雄姿英发的亚历山大继承了王位。亚历山大在腓力二世开创的基业上,将松散的希腊联盟(“科林斯同盟")整合为一个统一的马其顿帝国,然后像古代传说中的英雄阿伽门农阿喀琉斯一样,开始了征服东方的宏伟事业。

亚历山大20岁继位,在当政的13年间,他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个大陆的庞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这个帝国的疆域之辽阔,即使连全盛时期(图拉真时代)的罗马帝国也望尘莫及。亚历山大执政后,用了两年时间平定希腊本土反马其顿党的反抗,尤其是沉重地打击了底比斯东山再起的野心。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领希腊军队越过达达尼尔海峡,先后占领了小亚细亚、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毁灭了阿契美尼德王朝统治的波斯帝国(作为对波斯帝国三次入侵希腊的历史性报复),并且穿越中亚一直将兵锋推及印度河流域。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在回师巴比伦时身染疟疾而亡,年仅33岁。

关于亚历山大,人们素来有各种不同的评价,但是总的来说是褒扬甚于贬抑。这位西方历史上开辟了最广阔的帝国版图的君王,恰好是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学生。据历史学家们记载,亚历山大不仅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而且也擅长体育竞技,精通文学、医学和科学,这些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和才能,或许要归功于他的老师的教诲。黑格尔曾对亚历山大大加褒扬:“这番事功的光辉与兴趣配得上他的天才——他的青春的特殊个性,像这样美丽的一个形式,领导着这样伟大的一番事功,我们从来就没有看见过。因为他不但是一个天才的将帅,最伟大的勇气和最高的英武聚集在他一身,而且这一切的品质都由于他私人性格的美而越发提高了。”3 【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318页。然而,西方另一位杰出的哲学家罗素却认为:亚历山大只不过是一个来自北方的野蛮人,“一个野心勃勃而又热情冲动的孩子",他对雅典文明的敬意只不过是出于一种势利眼。至于亚里士多德对亚历山大的影响,罗素表示:“我疑心亚里士多德一直把亚历山大认为只不过是‘一个放荡而拗执的孩子,是永远不能理解一点哲学的'。大体上说,这两个伟大人物的接触似乎是毫无结果的,竟仿佛两人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一般。”4参见【英】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10~211页。至于黑格尔和罗素的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究竟何者更接近于真实的亚历山大,我想只能取决于人们如何来评价亚历山大所完成的事业的历史意义了。

当亚历山大占领了波斯帝国的辽阔疆土时,他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来治理这些非希腊的臣民。“既然波斯帝国广大的领土已为希腊军队所征服,那么征服者就必须作出抉择:在被征服的人民中间,他们是否应该使自己充作统治民族,抑或是与他们非希腊的民族伙伴平等相处并互相通婚。"5【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徐波、徐钧尧等译:《人类与大地母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56页。即尽管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坚持认为希腊人是天生的主人,而其他民族只配做奴隶,但是亚历山大却选择了后一种方案,即与其他民族平等相处或“种族融合”的政策。不过,即使是这种平等相处,仍然是以希腊文化作为“公分母”的。在亚历山大去世之前,他就在埃及和西亚等地以他的名字命名而建立了许多希腊式的城市,并且动员了大量的希腊人来这些城市定居。这些城市后来逐渐成为各个非希腊地区传播希腊文化的据点,其中最著名的是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这个后来成为托勒密王国首都的新兴城市从公元前2世纪开始就取代了雅典等希腊城邦而成为希腊文化的中心。

赵林教授-《西方文化概论》-第一章 第三节 城邦文化的衰落与希腊化时代-在线阅读
亚历山大帝国版图

“希腊化”时代是亚历山大帝国的一个文化后果,当亚历山大把战火燃向东方时,他也把希腊的辉煌文化带到了东方。"亚历山大之死开所谓'希腊化'新纪元之端。希腊化这个名称来自'希勒斯'(Hellas意即希腊),意即类希腊(Greek-like);它表示在纪元前323年与纪元前2和1世纪罗马征服东地中海这段期间,所形成的各国制度和文化都出自亚历山大帝国。”6【美】布林顿、克里斯多夫、吴尔夫著,刘景辉译:《西洋文化史》第一卷,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第137页。“希腊化”一词的含义是指希腊文化在空间地域上的扩展,它的直接结果就是希腊文化向东方各地区的传播和渗透,这种传播和渗透是卓有成效的。

亚历山大死后,他依靠军事力量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由于缺乏有效的经济基础和行政管理措施而迅速分崩离析。他的将领们为了争夺王权而陷入内讧,亚历山大在东方开创的基业,被他的两员大将托勒密和塞琉古所瓜分,托勒密获得了埃及和叙利亚的南半部,塞琉古占据了波斯帝国在亚洲的大部分领土;而亚历山大帝国的希腊部分,则归属于安提柯王朝的马其顿王国统治。

赵林教授-《西方文化概论》-第一章 第三节 城邦文化的衰落与希腊化时代-在线阅读
亚历山大身后所留下的希腊化世界

亚历山大帝国虽然瓦解了,但是建立在埃及和东方的托勒密王国和塞琉西王国仍然在持续不断地推行着亚历山大的"希腊化"政策。这两个王国的统治者都是希腊人,他们有意或无意地把希腊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成果在他们统治的疆域内加以推广。以雅典方言为基础的希腊共同语成为托勒密王国和塞琉西王国(当然也包括本身就在西方的马其顿王国)通行的官方语言。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们在东方的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希腊城市,在每一座希腊城市中都建有希腊式的会所、剧场和体育场,而希腊的巡回演出剧团则定期在这些城市的剧场中上演着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当时若非懂得希腊文并能欣赏米南德及欧里庇得斯的戏剧,不会被视为有教养的人。"7【美】威尔·杜兰著幼狮文化公司译∶《世界文明史·希腊的生活》下册,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751页。阿波罗阿佛洛狄忒(在罗马神话中被称为"维纳斯")等希腊神祇的雕像随处可见,埃及亚历山大里亚的灯塔和罗德岛的拉奥孔雕像表现了典型的希腊艺术特点8拉奥孔是希腊神话中的祭司,因为得罪了神灵,他和两个儿子被巨蟒缠死。拉奥孔雕像生动地表现了拉奥孔父子与巨蟒搏斗时的痛苦情状。,我们甚至在印度的犍陀罗艺术中都可以看到希腊雕塑风格的深刻影响9键陀罗是位于印度河上游的古国,公元l世纪前后,在希腊文化的影响下,出现了所谓的犍陀罗艺术,其特点是以希腊的艺术手法来雕刻佛像,使得佛陀石像在面容上酷似希腊的太阳神阿波罗

赵林教授-《西方文化概论》-第一章 第三节 城邦文化的衰落与希腊化时代-在线阅读
融入希腊风格的键陀罗(今阿富汗和西北巴基斯坦)佛像

在希腊传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小亚细亚的佛律癸亚国王戈耳狄俄斯曾用一个极其复杂的绳结把一个牛轭系在牛车上,并且宣称∶谁如果解开了这个绳结,他将成为整个亚细亚的统治者。据说亚历山大东征小亚细亚时曾经面对这个难倒了无数才智之士的绳结,他拔出利剑,将绳结斩为两段。他因此而成为第一个实现了"大一统世界"理想的人。亚历山大对东方的征服及其所开创的"希腊化"运动把希腊与东方在文化上联系为一个相互融通的整体。但是"希腊化"时代不仅仅是希腊文化向东方的渗透和扩张,在这个表面现象背后,还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那就是东方文化对希腊(以及稍后的罗马帝国)的反向渗透。源于东方(波斯和埃及)的君主专制主义和官僚体制、奢侈放荡的享乐主义,以及形形色色的神秘主义和彼岸主义的宗教信仰,正是随着希腊化的过程悄悄地浸入西方文化的肌体,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西方文化的面貌。

三、希腊文化精神的凋敝

亚历山大用他的利剑斩断了传说中的戈耳狄俄斯之结,他也同样斩断了纷扰芜杂的城邦政治之结和喧闹不已的希腊多神教之结。黑格尔曾经指出∶"希腊世界生息在荷马这个元素里,就像人类生息在空气里一样。希腊的生活真是一种青春的行为。这个生活开始的人是阿喀琉斯,他是诗歌的理想青年;这个生活结束的人是亚历山大大帝,他是现实的理想青年。这两位青年,都出现在希腊与亚细亚的抗争里。"10【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268~269页。希腊神话的诗歌的理想在马其顿帝国中成为现实,奥林匹斯诸神在亚历山大的旷世雄风面前只能默默地向隅而泣。既然希腊多神教的现实基础是分离主义的城邦制度,那么当亚历山大结束了希腊城邦制度的时候,他也就敲响了奥林匹斯诸神的丧钟。他用帝国主义的绝对君权这块砺石,磨尽了城邦民主政治和希腊多神教的理想之光。北方蛮族的强悍粗犷的性格使他征服了在奢靡风气腐化之下变得越来越疲软和堕落的希腊世界与东方诸国,将它们融入一个光芒四溢的大帝国之中。

赵林教授-《西方文化概论》-第一章 第三节 城邦文化的衰落与希腊化时代-在线阅读
刻画战斗中的阿喀琉斯的陶壶

然而,亚历山大帝国却如同夜空中的流星,转瞬即逝,它曾一度以粗犷遒劲的英雄主义感召着日益消沉的希腊人的心灵,使他们看到了已经黯淡了的英雄主义理想再度辉煌的微弱希望。但是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的崩溃,历史堕入了一个萎靡不振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英雄主义的理想彻底陨落了,希腊人纷纷龟缩到纷乱无聊的政治游戏和醉生梦死的温柔乡中。他们不再崇拜英雄,也不再赞美神灵,而是把全部的目光转向了自身。他们开始以一种消极颓丧的姿态来对待生存问题,以一种玩世不恭的行为方式和冷嘲热讽的口吻来揶揄生活中一切神圣的东西,希腊化时代的这种"后现代"的文化氛围是与希腊城邦时代崇高典雅的悲剧精神背道而驰的。

从表面上看,希腊化时代是希腊文化在地域上的推广与扩展,但是从实质上看,希腊化时代却是希腊文化精神的衰颓和没落。希腊文化的浑雄壮丽、动人魂魄的悲剧时代结束了,接踵而至的是一个低吟浅唱、醉生梦死的平庸时代。在希腊化时代,希腊的政治向着东方专制主义、官僚主义和腐化堕落的方向发展,亚历山大帝国分裂而成的三个王国——希腊的马其顿王国、埃及的托勒密王国、西亚的塞琉西王国——陷入了无休无止和徒劳无功的冲突粗之中;希腊的文化则向着繁缛华丽和虚浮无聊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地融入了东方文化骄奢淫逸的成分。在经济生活方面,希腊化世界的中心从希腊半岛移至西亚的安提阿和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公元前1世纪时,亚历山大里亚的人口已逾百万,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而且也是世界上最繁荣的文化中心。建于公元前3世纪中叶的亚历山大里亚博物馆(Museum,意即文艺女神缪斯的殿宇)包括天文台、实验室、解剖室、植物和动物园以及一个藏书达50万册的图书馆,吸引了整个地中海地区杰出的科学家、哲学家和艺术家们纷至沓来。在这些人中,最著名的有几何学家欧几里得、天文学家希帕克、哲学家斐洛等,连那位豪迈地宣称“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移动地球”的伟大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也曾一度在亚历山大里亚工作和生活过。

在思想方面,希腊化时代产生了犬儒主义、怀疑主义伊壁鸠鲁主义和斯多噶主义等各种哲学派别,它们各自的主张虽不尽相同,有的(如伊壁鸠鲁派与斯多噶派)甚至直接对立,但是却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现实世界的漠不关心。哲学不再把它的目光投向宇宙的本原(如希腊的自然哲学)、形而上学的本质(如柏拉图的理念论)或者现实的国家(如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哲学),而是将其局限在个人自我完善的狭小圈子里,一味沉潜于个人的幸福和解脱,追求“肉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哲学“堕落”为伦理学,由引导人们追求真理的火炬变成了跟在生存斗争后面收拾病弱伤残的救护车。一切高尚的情操和博大的胸怀都消失在个人自我完善的狭小天地中,英雄主义和敬神之心都被淹没在关于个人肉体和灵魂得救的清醒盘算里。由于这种厌世哲学或消极伦理学的影响,希腊化时期的人们在宗教生活方面转向了神秘主义。具有高贵的理性成分和明朗的欢愉色调的奥林匹斯宗教日渐衰弱,民间各种阴郁诡异的神秘祭却受到越来越多信徒的狂热崇拜。这些民间神秘祭的兴盛不仅与希腊化时期流行的斯多噶学派对待现世的悲观主义态度有关,而且与东方宗教的影响有着更加密切的内在联系:

埃及母神埃西斯的崇拜,曾有一个时期几乎成为全近东最有影响的崇拜。迦勒底人的星灵宗教,同样的,扩展至速,结果是有了这种宗教的主要后果——占星术,在整个希腊化世界得到疯狂般的热烈信仰。但是,最有力量的影响则是来自琐罗亚斯德教的支派,特别是密特拉教和诺斯替教。一切起源于东方的崇拜,在其允诺来生得救方面,总是彼此相似……悲观、神秘,以及来世思想,并不限于受践踏的人。在有些情况下,对此生怀着最尖锐的嫌恶情意和最深刻的神秘想望者,正是那些口袋里充满财物的有钱人。11【美】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菲利普·李·拉尔夫著,罗经国、陈筠等译:《世界文明史》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82页。

奥林匹斯诸神在亚历山大的丰功伟绩面前已经变得黯然失色,到了希腊化时期又开始遭受东方宗教的排挤,更是无处栖身。尽管他们被雕成了塑像,供奉在公共场所,但是他们却成为一些毫无生气的傀儡,他们所象征的希腊文化精神正在日益凋敝。尽管希腊的雕塑、戏剧和体育竞技活动远远地传播到了埃及、西亚、中亚和印度,但是希腊的文化精神却正在一点一点地被东方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所销蚀、渗透和替代。无论是在政治上、文学艺术上,还是在宗教上,东方文化的烙印都是显而易见的。希腊化时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在于,希腊城邦文化所独具的那种和谐之美出现了裂痕,精神与肉体之间的原始同一被打破了,从而产生了明显的自我分裂和二元对立。其结果,一方面是疯狂放纵的物欲,另一方面则是悲观弃世的神秘,肉体与精神双方都陷入到一种无可奈何的绝望之中,于是不得不转向东方文化的巨大阴影中去寻求解脱。

赵林教授-《西方文化概论》-第一章 第三节 城邦文化的衰落与希腊化时代-在线阅读
亚历山大造访犬儒派哲学家第欧根尼

在这个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一种神秘主义的和彼岸性的宗教精神正在悄然兴起,它与感觉主义的、现世性的希腊多神教是迥然而异的,与日后从犹太教中脱颖而出的基督教却一脉相通。处于末世之中的希腊人,被自私自利和放荡淫逸的生活方式腐蚀得孱弱不堪,他们的生活看起来富丽堂皇、美艳无比,实际上却已经丧失了一切深刻的内蕴和高贵的气质。就如同一棵参天大树,树心已经被蛀虫挖空,表面上却仍然是枝繁叶茂。希腊化晚期的人们已经普遍地感受到这种危机,陷入了一种"富人的痛苦"境遇之中。他们服饰华丽、谈吐高雅,口袋里装着挥霍不尽的钱财,回廊里摆设着优美的艺术作品,然而他们的灵魂世界却是那样的空虚无聊、慵怠乏力。古代的理想陨落了,英雄主义的悲壮情怀已经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的瓦解而被彻底埋葬,新的信仰又处于扑朔迷离的朦胧状态,因此他们只能乞灵于玄奥虚幻的神秘主义。在这种普遍迷惘的氛围中,一种新的精神支柱或宗教信仰正在悄然萌动。然而,在希腊化世界中,精神的堕落尚未达到无以复加的极端程度,它仍然可以在各种民间神秘祭和具有出世倾向的哲学(如斯多噶主义)中得到慰藉。在这种苟延残喘的情形下,既然希腊文化本身已经丧失了任何自我振兴和自我更新的潜能,那么就需要一种历史性的力量从外部来给予希腊衰颓的精神以致命的一击,把它推入彻底绝望的境地。这力量一方面将整饬腐败堕落的希腊化世界,使它那散漫放荡的作风就范于一种铁的纪律和不可伸缩的法律;另一方面将消除希腊文化中刚刚出现的分裂和二元对立状况,以一种片面性的单纯来取代希腊的和谐之美。这力量将充当两种宗教信仰或文化精神之间的一个必要的中介环节,它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将希腊化世界的那种不死不活的精神推入彻底绝望的渊壑之中,使整个世界都陶醉于肉体的暴戾恣睢的狂妄之中,从而以否定的方式为另一种高级文化—基督教文化的最终确立创造条件。

这种横扫希腊世界的一切腐朽局面的无情力量,就是罗马人。

重点与难点∶

1. 希腊分离主义向帝国主义转化的历史契机。

2.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点。

思考题∶

1.希波战争对于希腊城邦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2.如何理解希腊化时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3.如何评价希腊化时期的文化精神?

参考书目∶

1.修昔底德著,谢德风译∶《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2.普鲁塔克著;吴奚真译,《亚历山大大帝传》,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

  • 1
    参见【古希腊】希罗多德著,王嘉隽译∶《历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3页。
  • 2
    参见【古希腊】修昔底德著,谢德风译:《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81页。
  • 3
    【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318页。
  • 4
    参见【英】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10~211页。
  • 5
    【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徐波、徐钧尧等译:《人类与大地母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56页。
  • 6
    【美】布林顿、克里斯多夫、吴尔夫著,刘景辉译:《西洋文化史》第一卷,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第137页。
  • 7
    【美】威尔·杜兰著幼狮文化公司译∶《世界文明史·希腊的生活》下册,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751页。
  • 8
    拉奥孔是希腊神话中的祭司,因为得罪了神灵,他和两个儿子被巨蟒缠死。拉奥孔雕像生动地表现了拉奥孔父子与巨蟒搏斗时的痛苦情状。
  • 9
    键陀罗是位于印度河上游的古国,公元l世纪前后,在希腊文化的影响下,出现了所谓的犍陀罗艺术,其特点是以希腊的艺术手法来雕刻佛像,使得佛陀石像在面容上酷似希腊的太阳神阿波罗
  • 10
    【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268~269页。
  • 11
    【美】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菲利普·李·拉尔夫著,罗经国、陈筠等译:《世界文明史》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82页。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之类的,也不打算靠这个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
(1)

相关推荐

  • 第五节 卢克莱修的《物性论》

    伊壁鸠鲁学说通过传人梅特罗多洛、阿波罗多洛、菲罗德谟等人,持续延伸入罗马时代,一直到 4世纪。罗马共和时代末期的卢克莱修用拉丁文月所写的哲学诗篇6 卷本《物性论》,是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伊壁鸠鲁学派的著作。他继承、发展了希腊素朴唯物主义的科学思想,详致阐发了伊壁鸠鲁的原子论自然哲学及其伦理宗旨,犀利地批判宗教,宣传无神论,并论述社会进化、社会契约思想,,对在罗…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0日
    373
  • 第一节 老年黑格尔派

    老年黑格尔派的小圈子由黑格尔的一些亲密学生组成,其主要 代表人物有加布勒(G.A.Gabler)、格歇尔(C.F.Goschel)、道布(K. Daub)、亨利希(Henrichs)、海宁(L.v.Henning)、埃德曼、甘斯、米希 勒、霍托(Hotho)、瓦特克(Watke)、马海内克(Marheineke)等。他们 在学术上首先推崇黑格尔的逻辑学和辩证…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264
  • 马工程版-《西方哲学史》-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在线阅读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亚里士多德(前384年一前322)出生于色雷斯地区的斯塔吉拉城。17岁 进入雅典学园,师从柏拉图 20年。他的人生格言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 理。”他不盲目崇拜柏拉图的学说,力图克服柏拉图轻视感觉经验、不注重研 究运动变化的倾向,创立自己的哲学体系。公元前343年,马其顿王菲力浦邀 请他任王子亚历山大的教师,七年之后,亚历山大即位。…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5日
    107
  • 希尔贝克-《西方哲学史》-第二章 智者派和苏格拉底-在线阅读

    第二章 智者派和苏格拉底 第一节 智 者 派 古希腊哲学家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 physis、自然 或宇宙的。古希腊哲学的第一阶段,从公元前600年到公元 前 450年,我们可以称之为“宇宙论时期”。但在公元前 450 年左右——那时雅典出现了民主制——情况发生了变化,这 一变化部分是由于早期古希腊哲学的内部发展,部分由政治 条件造成。 我们先从早期古希…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59
  • 第二节 休谟的人性哲学

    休谟将自己的哲学称做“人性科学”。他所说的“人性科学”是相 对于自然科学而言的,是指对“人性”本身的研究,因此他也称之为 “精神科学”。这里所谓的“入性”具有广泛的含义,它包括了与人的认 识、情感、趣味、道德和社会行为等有关的一切方面。“人性科学”的提 法表明休谟作为一位启蒙思想家对人性的崇尚和关注,同时也表明 在休谟的时代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分离已更趋明显。 …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19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