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第二卷-在线阅读

文章目录[隐藏]

第二卷

【1】 德性分为两类:一类是理智的,一类是伦理的[1]。理智德性大多由教导而生成、培养起来的,所以需要经验和时间。伦理德性则是由风俗习惯沿袭而来,因此把“习惯”(ethos)一词的拼写方法略加改动,就有了“伦理”(ethike)这个名称。由此可见,对于我们,没有一种伦理德性是自然生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存在的东西能够改变习性。例如,石块的本性是下落,不能让它习惯上升,即使你把它向上抛一万次也不行,同样不能使火焰下降。凡是自然如此的东西,都不能用习惯改变它。所以,我们的德性既非出于本性而生成,也非反乎本性而生成,而是自然地接受了它们,通过习惯而达到完满。

并且,我们自然地接受了这份赠礼,先以潜能的形式把它随身携带,然后以现实活动的方式把它展示出来(在人这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并非由于多次看而获得看的感觉,多次听而获得听的感觉,反之,是有了就用,不是用了才有)。正如其他技术一样,我们必须先进行现实活动,才能得到这些德性。我们必须制作所要学习的东西,在这些东西的制作之中,我们才学习到要学的东西。例如,建造房屋,才能成为营造者,弹奏竖琴,才能成为琴手。同样,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表现勇敢才能成为勇敢的。在各城邦所发生的事情,就是例证。立法者们通过习惯造成善良的公民,所有的立法者的意图都是如此,不过有一些做得不好,他们失败了。一个好政体和一个坏政体的区别就在这里。一切德性,都从这里生成,并且通过这里毁灭,正如技术一样。好的琴师和坏的琴师都出于操琴,营造师和其他行业也都仿佛如此。从良好的造屋有了良好的营造师,从恶劣的造屋有了差等的营造师。若非如此,那就不需师傅的传授了,一切工匠生来就有好坏。这一情况同样适用于德性。正是在待人接物的行为中,我们有的人成为公正的,有的人成为不公正的。正是因为在犯难冒险之中,由于习惯于恐惧或者习惯于坚强,有的人变成勇敢的,有的人变成怯懦的。欲望和愤怒也是这样,有的人成为节制而温和的,有的人成为放纵而暴戾的。在这些事情上,有的人这样干,有的人那样干,各行其是。总的说来,品质是来自相同的现实活动。所以,一定要十分重视现实活动的性质,品质正是以现实活动而区别。从小就养成这样或那样的习惯不是件小事情,相反,非常重要,比一切都重要。

【2】 我们当前所进行的工作,不像其他分支那样,以静观、以理论为目的(我们探讨德性是什么,不是为了知,而是为了成为善良的人,若不然这种辛劳就全无益处了)。所以,我们所探讨的必然是行动或应该怎样去行动。正如我们所说,对于生成什么样的品质来说,这是个主要问题。

我们共同的出发点就是,合乎正确理性而行动。至于什么理性是正确的,以及它与其他德性的关系,这待以后再说。前面已经说过,关于行为的全部原理,只能是粗略的,而非精确不变的。正如在开头指出的,原理要和材料相一致。在行为以及各种权宜之计中,正如健康一样,这里没有什么经久不变的东西。如若普遍原理是这样,那么,那些个别行为原理就更加没有普遍性。在这里既说不上什么技术,也说不上什么专业,而只能是对症下药,顺水推舟,看情况怎样合适就怎样去做,正如医生和舵手那样。尽管当前的原理这样无精确性,我们还是要加以补救,尽力而为。

首先让我们来考察这样一个问题,即这些道德规范自然地要被过度和不及所破坏。现在让我们用明显的事物来为这些不明显的事物做例证。我们在体力和健康方面就可以看到。锻炼过多或过少都会损害体力。过多的饮食和过少的饮食都会损害健康。唯有适度才能造成健康,并增进和保持它们。对于节制、勇敢以及其他德性,也是如此。一切都回避,一切都惧怕,什么也不敢坚持就会变成懦夫。反之,天不怕地不怕,横冲直撞就会变成莽汉。有的人沉湎于一切快乐,不能自拔而成为放纵。有的人则如一个苦行者,回避一切快乐而成为冷漠无情的人。这就足以证明,节制和勇敢是被过度和不及所破坏,而为中道所保存。

出于或由于同一些事情,事物不仅可以生成、增长和毁灭,而且现实的活动就在这同一些事情之中。这一情况也适用于那些更为明显可见的东西。以体力为例,体力的强大是来自食量大、锻炼多,而同时体力强的人也就食量大、劳作多。在德性方面也是这样,我们由于不图享乐而变得节制,而在变为节制之人后,我们就更能够回避享乐。这例子也可以用于勇敢,我们习惯于坚定而藐视恐惧,就成为勇敢的,在成为勇敢之后就更能够坚定无畏。

【3】 伴随着活动成果的快乐和痛苦,形成人们品质的表征。一个人避开肉体的快乐,并以回避肉体快乐为快乐,这就是节制,而沉湎于享乐的人就是放纵。一个人在危险面前坚定不移,保持快乐至少并不惧怕,这就是勇敢,如若痛苦不堪,就是怯懦。伦理德性就是关于快乐和痛苦的德性。快乐使我们去做卑鄙的事情,痛苦使我们离开美好的事情。正如柏拉图所说,重要的是,从小就培养起对所应做之事的快乐和痛苦的情感。正确的教育就是这样。

此外,德性还和行为与感受有关,一切行为和感受都伴随着快乐和痛苦。这样看来德性就要与快乐和痛苦有关了。大家知道针砭就是从痛苦中来的,这是一种医疗技术。医疗技术是从相反的东西中发展起来的。其次,前面已经说过,灵魂的品质,在本性上和那些使它变好变坏的事物相关联着。快乐和痛苦败坏德性,或者由于在不应该的时间,或者以不应该的方式追求或回避所不应该的东西;或者由于这些东西在原理上作了不同的规定。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有些人把德性规定为不承受作用、静止不动的东西。不过由于这话太笼统,所以不见得就好。还应该增加上以应有的方式、在应该的时间之类的条件。我们的基本命题是,伦理德性是一种关于快乐和痛苦的较好的行为,相反的行为就是坏的。

对我们的问题,从这里也可以得到一点启发。有三种东西使人去选取,又有三种东西促人去躲闪。这就是高尚、便利、快乐;相反则是卑陋、有害、痛苦。对于这一切,善良的人做得恰到好处,邪恶的人则陷于失败。而对于快乐则更加如此。快乐为一切生物所共有,它也伴随着一切被选取的对象,因为高尚和便利总是令人快乐的。它从摇篮里就伴随着我们,深深地铭刻在我们的生命中难以消除。我们总是以快乐和痛苦来调节我们的行动,不过有人多一些,有人少一些。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一切事情都必然围绕它进行。所喜欢的是善还是恶,还是感到痛苦,对行为有不小的影响。此外,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说,与快乐作斗争难于与愤怒作斗争。而技术与德性总是与较困难的东西相关联着而生成的,在这里是困难越大,结果也就越好。由此可见,不论是德性,还是政治都以处理快乐和痛苦为己任。对这些事情处理得好的,就是善良的人,处理得不好,就是邪恶的人。

我们可以说,德性以关于快乐和痛苦而存在,由快乐和痛苦而生成和增长,相反则毁灭。同时现实活动也由它们而生成,是关于它们的现实活动。

【4】 有人会提出疑问,我们何以说做公正的事情才会成为公正,做节制的事情才会成为节制。如若人们做公正的事情和节制的事情,他们已然是公正的和节制的了。正如一个懂文法的人就是有文化的人,懂音乐的人就是有教养的人一样。难道技术不是这样吗?一个人或者出于机会,或者受他人指教,也可以懂一点文法,但只有在以文法方式去做文法工作的时候,他才是个文法学家。这就是说要按照他自身的文法学知识去做。

不过技术和德性也有所不同。由人工制作的东西有它们的优点,它怎样生成,是一个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按照德性生成的东西,不论是公正还是勇敢,都不能自身是个什么样子,而是行为者在行动中有个什么样子。第一,他必须有所知;其次,他必须有所选择,并因其自身而选择;第三,在行动中,他必须勉力地坚持到底。拥有人工的东西,除了对它有所知外,就不须这些条件。对德性来说知的作用是非常微弱的,而其他条件却作用不小,而且比一切都重要。因为公正和节制都是由于行为多次重复才保持下来。这些事情,只有在恰如公正和节制的人所做那样做时,才可以被称为公正的和节制的。行为者,并不是由于他做了这些事情而成为公正和节制的,而是由于他像公正和节制的人那样做这些事情。

人们说得好,公正的人由于做了公正的事,节制的人由于做了节制的事,如果不去做这些事,谁也别想成为善良的人。有些人却什么合乎德性的事情都不去做,躲避到道理言谈中,认为这就是哲学思考,并由此而出人头地。这正像病人们,很认真地听医生所说的话,却不做医生所吩咐做的事。正如言谈不能改善就医者的身体状况一样,这样的哲学也不能改善灵魂。

【5】 在下面我们来讨论德性是什么。在灵魂中有三者生成,这就是感受、潜能和品质,德性将为这三者之一。所谓感受,我说的是欲望、愤怒、恐惧、自信、嫉妒、喜悦、友爱、憎恨、期望、骄傲、怜悯等,总之它们与快乐和痛苦相伴随。我们说潜能就是那些我们由之而能感受的东西,例如由于它们能被激怒,受痛受苦,或激起怜悯之心。品质就是我们由之对那些感受持有美好或恶劣的态度,以激怒为例,如果过于强烈,或过于软弱都是坏态度,如果适中那就是好态度。对其他感受也是这样。

德性和邪恶并不是感受,因为对感受我们并不说高尚和卑下,对于德性和邪恶才这样说。并且对于感受我们既不称赞,也不责备(一个受惊吓、被激怒的人并不受称赞,也不会仅仅由于激怒而受责备,关键是他怎样激怒)。只有德性和邪恶才受到称赞和责备。此外,愤怒和恐惧是不可选择的。而德性则是某种选择,至少离不开选择。此外,在感受方面,我们说是被运动,而在德性和邪恶方面,我们不能说被运动,而是以某种方式来安排。由此可见,德性并不是潜能。因为我们并不仅仅因为能够感受而说它好或坏,加以称赞或责备。此外潜能是与生俱来的,我们不能说它自然是善或恶,这在前面已说过了。

德性既不是感受,也不是潜能,那么它只有是品质了。这里我们是从种上讲德性是什么。

【6】 但是仅仅像这样说德性是品质还是不够的,还要说它是什么样的品质。应该这样说,一切德性,只要某物以它为德性,就不但要使这东西状况良好,并且要给予它优秀的功能。例如眼睛的德性,就不但使眼睛明亮,还要使它的功能良好(眼睛的德性,就意味着视力敏锐)。马的德性也是这样,它要马成为一匹良马,并且善于奔跑,驮着它的骑手冲向敌人。如若这个原则可以普遍适用,那么人的德性就是种使人成为善良,并获得其优秀成果的品质。这个意思上面已经讲了,如果我们再对它的本性是什么加以考察,这个问题也许更清楚些。

在一切连续的和可分的东西中,既可取其多,也可取其少,还可取其相等。这一些既可是对事物自身,也可以相对于我们。而相等就是过多和过少的中间。我所说的是事物的中间,例如,与两端距离相等之点,这个中点对一切东西都是同一的。至于相对于我们中间就是既不过度也非不及,这样的中间不是单一的,也不是对一切是自身同等的。设若10是多,2是少,那么就事物而言,人们取6即是中间,因为6减去2和10减去6是相等的,不过这是与数学相比而言的相等。若是对于我们而言,却不能这样办。不能因为10米那的食品多了,2米那的食品少了,教练就指定6米那的食品。对于接受者来说这是可多可少。对于麦隆来说就少了,对初参加运动的人说又多了。这同样适用于赛跑和摔跤。所以,一切有识之士都在避免过多和过少,而寻求中间和选取中间,当然不是事物的中间,而是对我们而言的中间。如若一切科学工作都是这样来完成的,那么它们就必须瞄准中间,并把它当作衡量其成果的标准(从而人们对于优秀成果的评论,习惯说增一分则过长,减一分则太短,这就是说过度和不及,都是对优美的破坏,只有中间性才能保持它)。如若一位好技师,如我们所说那样以中间为标准而工作,那么,德性,如自然一般,要比一切技术都准确和良好,所以它就是对中间的命中。

我所说的是伦理德性,它是关于感受和行为的,在这里面就存在着过度、不及和中间。例如一个人恐惧、勇敢、欲望、愤怒和怜悯,总之,感到痛苦和快乐,这可以多,也可以少,两者都是不好的。而是要在应该的时间,应该的境况,应该的关系,应该的目的,以应该的方式,这就是要在中间,这是最好的,它属于德性。在行为中同样存在过度、不及和中间。德性是关于感受和行为的,在这里过度和不及产生失误,而中间就会获得并受到称赞。这两者就是德性。德性就是中庸,是对中间的命中。此外,过失是多种多样的(正如毕达戈拉斯派所猜想,恶属于无限,善属于有限)。正确只有一个(所以,有的事容易,有的事困难,打不中目标容易,打中目标困难)。由此可以断言,过度和不及都属于恶,中庸才是德性。

单纯是高尚的,杂多即丑恶。

德性作为对于我们的中庸之道,它是一种具有选择能力的品质,它受到理性的规定,像一个明智人那样提出要求。中庸在过度和不及之间,在两种恶事之间。在感受和行为中都有不及和超越应有的限度,德性则寻求和选取中间。所以,不论就实体而论,还是就所以是的是的原理而论,德性就是中间性,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

并非全部行为和感受都可能有个中间性。有一些行为和感受的名称就是和罪过联系在一起的,例如,恶意、歹毒、无耻等,在行为方面如通奸、偷盗、杀人等,所有这一切,以及诸如此类的行为都是错误的,因为其本身就是罪过,谈不上什么过度和不及。它们任何时候都不会被认为是正当的,永远是罪过。关于这类事情也没有什么好和不好,没有什么是否去和应该去的妇女,在应该的时间,以应该的方式去通奸,而凡是做这样的事情就是罪过。这正如认为在不义、怯懦、荒淫中存在着什么过度、不及和中间一样。如若这样想,那就等于说存着中间的过度和不及,存在着过度的过度和不及的不及一样。这正如节制和勇敢也不存在过度和不及,因为在这里中间也就是某种意义的极端。所以,前面那些行为就既无过度和不及,也无中间,只要这样做就是罪过。因为既不存在过度和不及的中间,也不存在中间的过度和不及。

【7】 我们这种研究不应该只谈论普遍的东西,也要注重那些个别德性的原理。在关于行为的诸原理中,那些普遍原理比较共同适用,但是那些部分的原理却有更大的真理性。因为行为是关于个别事物的,所以我们也应该与它们保持一致。让我们对这些个别德性作一个图解。

在恐惧和自信之间是勇敢。一个人若天不怕地不怕,也就无以名之(有许多东西是无名的)。一个人由于过度自信就变成鲁莽,一个人由于过度恐惧又自信不足,就变得怯懦。至于快乐和痛苦这里不是指全部,更少是指痛苦。它们的中间性是节制,过度快乐是放纵。我们很少看到快乐不及的人,因此像这样的情况尚没有什么名称,姑且称之为感觉迟钝。在财富的接受和支付上,中间性是慷慨,过度了变成挥霍,不及了变成吝啬。这两种人的过度和不及是相反的,吝啬的人在收入上是过度的,在支付上是不足的。挥霍的人则相反,在收入上是不足的,在支付上是过度的。

现在我们只是概括地说一说主要方面,在这里也就足够了,对它们以后再详加分析。

在财富问题上尚有其他的性格,中庸是大方(大方的人和用钱慷慨的人是有区别的,一个是关于大量财富,一个是关于少量财富)。过度了就成为无度,不及了则是小气。这些性格和那些与慷慨相对立的性格是有区别的,至于怎样相区别,这待以后再说。名誉和不名誉的中间性是淡泊,过度了就叫做好名,不足了就叫做自谦。正如所说过的慷慨与大方相联系,只是相关的财富多少有所不同。也有某种性格与淡泊相联系,淡泊所涉及的是高大的名誉,而这种行为所涉及的是微渺的名誉。追求名誉也有应当、过多和过少。过度地追求名誉的人称之为好名,不及的称之为逃名,而中间的人则无以名之,所以,这种性格也没有名称,除非把好名叫做爱名。所以,那些极端就要占据中间的位置。有时把中间性称好名,有时又称为不好名,因为我们有时称赞好名之人,有时又称赞不好名之人。这由于什么原因,以后再加说明,现在让我按既定方式讲述其余。

对愤怒也同样有过度、不及和中间,而且几乎没有名称。且把他们中居于中间的人称为温和的,而把中间性称为温和性,至于在两极端中,过度的叫做盛怒,不及的叫做无血性。另有三种中间性,虽然相互类似但也有区别。它们都是见之于行为和言谈的。其区别在于,有的是关于在言谈和行为中的真理的,有的是关于快乐的。这里又分为两类,一者在社交之中,一者在生活的全部享乐中。对于这一些应进一步谈谈,以便更进一步阐明在万物之中,中间性应受到称赞,而极端既非正确也不应受称赞,而是应受责备。不过在它们之中有许多是没有名称的,我们要像在别处那样,应该做出努力为它们命名,把它们区别清楚,以便于讲下去。

对于真的东西来说中间就是真的,让我们说中间性就是真理。在造作中夸大的造作是夸张,而有着这种性格的就是吹牛的人,不及是贬损,有这样性格的是爱挑剔的人。社交的快乐中的中庸是好客,过度了就变为奉承,有这样性格的人就叫做好奉承的人,不及就是生硬,具有这样性格的人为人生硬。至于其余生活中的快乐,应该享有的就是友谊,其中间性是友爱,其过度,如不是有所为的是附和,如若贪图便宜,则是谄媚。一个人缺少快乐或在全部生活中没有快乐,那就是爱争吵。

在感受之中,和对于感受也有中间性。在这些人当中有的人被称为中和,有些人过度,一个喜欢羞涩的人,对每件事情都脸红。有些人则不足,对一切都满不在乎,以至无耻。谦逊的人则在两者之间。义愤是忌妒和恶意的中间性,它是对邻里遭遇所感到的快乐和痛苦。义愤的人对那些不应得的好运感到痛苦。忌妒的人则超过他,对一切好运都不胜痛苦,而恶意的人,已经不是痛苦,而是对别人的痛苦怀着幸灾乐祸之心。对这些情况,我们还有机会在别处讨论。对公正是不可笼统谈论的,我们打算谈完了其他之后,再把它分为两类,指出为什么这两类公正各都是中间性,正如我们对理智德性那样。

【8】 有三种性格[2],两种是恶的,其一是过度,其一是不及,一种是中间性。每一种都以某种方式和另外两种相反对。两个极端与中间相反对,而它们之间又相互反对,中间也和两个极端相反对。正如相等对多来说是少,对少来说是多。在感受和行为中品质也是这样。中间品质对于不及的是过度,对于过度的是不及。对怯懦者来说,一个勇敢的人是鲁莽的,对于鲁莽的人来说又是怯懦的。同样,对于感觉迟钝的人来说节制是放纵了,对于放纵的人来说又是感觉迟钝。一个慷慨的人对于不慷慨的人来说是任性,对任性的人来说又是不慷慨。所以两个极端,每一端都想把中间推向另外一个极端。怯懦的称勇敢的人为鲁莽,而鲁莽的又称他为胆怯。这个例子也适用于其他。

这样看来,三者之间是相互对立的。而两极端的对立则是最大的对立。因为两端之间相互的距离要比对中间的更远。例如大和小,小和大,两者的距离都比对中间更远。有些极端显得与中间相似,如鲁莽和勇敢,任性与慷慨。距离最大的事物被定义为对立,所以,更大的对立也就相距更远。

在一些情况下不足与中间更加对立,在另一些情况下过度与中间更加对立。例如和勇敢相对立的,不是作为过度的鲁莽,而是作为不足的怯懦。和节制相对立的不是作为不足的感觉迟钝,而是作为过度的放纵。这种情况的产生由于两个原因,一个是出于事物自身,由于一个极端相近于或相似于中间,于是我们就认为不是这个而是相反的那个更为对立。例如鲁莽似乎和勇敢很相近,怯懦却大不相同。所以,我们就把它当作更大的对立。与中间距离越大就显得对立越大。从而,一个原因来自事物自身,而另一个原因则来自我们自身。对于那些我们认为自然而然的事情,就显得与中间对立更大。例如我们本来就倾向快乐,所以我们易于转向快乐,我们说在这里给予的东西更为对立。这就是为什么作为过度的放纵,是与节制的更大的对立。

【9】 已经充分地说过了,伦理德性就是中间性,以及怎样是中间性,中间性在两种过错之间,一方面是过度,另一方面是不及。它所以是这样,因为它就是对在感受和行为中的中间的命中。所以,在每一件事物中找到中间,这是种需要技巧与熟练的事业。例如,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找到一个圆的中心,而是那有知识的人。再如,任何人都会发怒,任何人都会收入银钱和支付银钱,但知道应该对谁,在什么时候,用多少数量,应该为什么,以什么方式,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所以把这件事做好是难得的、值得称赞的、高尚的。因此,首先应避开与中间对立较大的极端,命中中间,正如卡鲁扑索所劝告的那样:

牢牢地把住我们的战船,

让它既保持在岸边细浪之外,

又不被深海的狂涛打翻。

在极端之中,有的危害大一些,有的危害小一些。所以,准确地命中中间是困难的。人们说,不得以求其次,这就是两恶之间取其轻。我们所说的,就是以什么方式最好地做到这一点。其次还应该研究我们所期求的东西,我们由于本性而倾向不同,这一点从在我们周围所发生的快乐和痛苦就可以认识到。我们必须把自己拉向两个对立的方面。因为我们的航线必须避开所面临的恶事,而航行在中间,这是木工们把曲木裁直所用的方法。而最重要的是警惕那些引人快乐的东西和快乐。因为对它我们并不是可信的裁判者。在这里,我们对快乐的感受,应该像老年人对海伦的感受一样,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要记住他们的话,如若能把她送走,我们就会少犯错误。做了这件事情如所扼要讲述的,我们就最有可能命中中间。

这件事情同样是困难的,而在个别情况下就更加困难。譬如决定以什么方式,对什么人,以何理由,须多长时间才应该发怒是不容易的。实际上,我们有时对不及加以称赞,说这是温文尔雅,有时又称赞那些爱发脾气的人,说这是男子气概。那些少许偏离正路的人,并不受责备,多一点也好,少一点也好。但若走得太远,也就遮盖不住了。但一个人做事错到什么程度,有多大影响才受到责备,这也是很难用什么原理规定的。感觉的东西是难以规定的,它们总是在个别情况之下,而决定又是在感觉之中。问题这就清楚了,在一切可称赞的感受和行为中,都有着中间性,不过很可能有时要偏向于过度,有时又要偏向于不及,我们很难命中中间,行为优良。


注释

[1] he arete dianoetike和he arete ethike。

[2] diatheseis。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
(0)

相关推荐

  • 亚里士多德-《天象学》-第四卷-在线阅读

    第四卷 【1】既然元素的原因被区分为四个,那么,它们的结合就决定了元素也是四种。两个原因是能动作的,即热与冷,另两个是能承受的,即干与湿。这种观念,能从对事例的考察中得到支持。在一切场合中,都可见到热与冷在规定、结合和改变着同类的和不同类的事物,并滋润、烤干、硬化和软化它们。另一方面,干燥的和潮湿的东西则被规定,是被说明的其他性质的承受者,无论是在单独的情况…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29日
    12
  • 埃斯库罗斯悲剧-《奠酒人》-(七)第二合唱歌-在线阅读

    歌队 (第一曲首节) 奥林波斯的神明之父啊, 宙斯,现在我向你祈求, 请把幸运赐给这家的主人, 谐让我们看到公正的审判。 我们的一词一语都祈求正义, 宙斯啊,请你庇佑他。 (叠唱曲) 啊,为杀戮敌人, 他走进了父亲的厅堂, 宙斯啊,请赐给他胜利, 他会两倍三倍地 报偿你的恩德! (第一曲次节) 请看你喜爱之人的孤驹, 现在被套上苦难的大车, 请你给他指点正确…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31日
    171
  • 第三节 神话与启示

    谢林晚年对宗教的研究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他把对神话的 理解与宗教结合在一起,他的手稿《世界时代》和《神话与启示哲学》 都表现了这种变化。谢林晚年在慕尼黑和柏林的多次演讲,讨论的 也是以神话、启示为中心的宗教问题,并试图把它们与哲学结合在一 起。这样,谢林晚年的宗教概念就与他以前所表达和解释的宗教观 有所不同。 谢林对神话的关注可以说是一以贯之的。还是在图宾…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190
  • 第四节 黑格尔哲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黑格尔哲学因其原创性和实践性,而一再受到不同时代和不同 人物的误读。每个人似乎都可以按自己的需要来美化或丑化它,这 在任何一个哲学家身上都是不曾发生过的。我们后人其实是在黑格 尔哲学的效果史中走近黑格尔哲学的。出自上述两个原因,遂有必 要在此简略回顾一下黑格尔哲学研究的历史。总体上看,可以把它 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黑格尔逝世到 20 世纪初,这是一段或…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168
  • 第二节 “哲学”文本

    “哲学家”、“哲学”、“哲学的”这样一些词在18世纪法国并不具有 今天人们赋予它们的含义。对我们来说,哲学是一门“关于……的学 科”①,与其他科学一样在课堂上讲授。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哲学的使 命在于解释和展开那些令人困惑的概念。在这样的意义上,哲学是 思辨的同义语,哲学非常容易与哲学史混淆起来。 ① 关于哲学的研究对象有很多种说法,但无论这些立论之间有多么大…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8日
    191
关注微信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