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十一卷-在线阅读

文章目录[隐藏]

第十一卷

【1】在前面对有关本原问题各种意见的质疑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智慧就是某种关于本原的科学。困难在于,到底应该把智慧看作是一门科学还是多门科学。如若是一门,那当然永远是一种有关对立物的科学,可是本原并不是对立物。如若不是一门,那么,应当把它们看作是些什么样的科学呢?

其次,考察那些证明之本原的科学,到底是一种还是多种?如若是一种,那么为什么这种比其他种更强?如若是多种,它们到底是哪些种?

再次,它是否以全部实体为对象呢?如果不是以全部实体为对象,很难指出是以哪种实体为对象。如若一门科学的对象是全部实体,那么,就令人难以明白,为什么同一门科学可能有众多的对象。

最后,它仅仅是研究实体呢,还是同时也研究偶性?如若它专门对偶性作证明,而不涉及实体;如若它们互不相同,那么每种互不相同的科学是什么呢?哪一种可称为智慧呢?作为证明的科学,以偶性为对象,即算是智慧;而作为最初因的科学,只有以实体为对象才称得上智慧。

大家都承认,这里所寻求的科学,既不涉及物理学里所说的那些原因,也不涉及何所为。因为何所为就是善,它寓于实践行为之中,寓于运动着的事物中,它是最初运动者(它就是目的),而在不运动的东西中,是没有最初运动者的。问题的困难在于,现在所寻求的科学到底是涉及可感实体呢;还是不涉及,而是涉及其他的实体。如果所涉及的是其他实体,那么,可能是形式呢,还是数学对象?显然,形式并不存在,即或有人认为形式存在,困难还是照旧,为什么不把具有形式的东西像数学对象一样同等看待呢?我说,他们把数学对象当作形式和感性事物的居间者,如像在形式和现世事物之外的第三种东西。然而,在人自身、马自身和个别的人和马之外,并没有第三个人、第三匹马。如若事情不像他们所说的那样,数学家应该以什么为对象呢?当然不能以现世的事物为对象,因为数学并不研究这类东西。现在所寻求的科学并不涉及数学对象,数学对象都是不能分离的。它也不能以感性实体为对象,它们是生灭无常的。

总而言之,问题的困难在于,到底是什么科学来探讨数学的质料。它并不是物理学,因为物理学的对象在其内部具有运动和静止的本原。也不是对证明和知识的探讨,因为它探讨的就是证明和知识,所剩下来的就是我们已经确定下来的哲学,只有它才能把这些作为研究对象。

有人会说,所寻求的科学是否把本原,即某些人所谓的元素当作对象,但人们把这些元素置于组合物中。有一种意见认为,所寻求的科学,更应该以普遍为对象;一切原理,一切科学皆属于普遍,而不是终极的属。这样看来,它将以最初的种为对象。那就是存在和一。它们被认为是包涵着万物,最像是本原。因为,它们在本性上是最初的,如若它们消灭了,其余的东西也就同时消灭了,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存在,都是一。如若把存在和一当作种,那么它们必然为属差所分有,但属差并不能分有种,根据这一理由,不应当把它们当作种,也不能当作本原。此外,如若更单纯的东西与次单纯的东西相比更可以称为本原,那么出于种最后的属要比种更加单纯(因为它们是不可分的),而种可被分解为众多的互不相同的属,那么可认为属比种更可称为本原了。既然属要随种消灭而消灭,那么种就似乎更是本原了。因为本原消灭其他东西也同时消灭。这一些以及其他类似的问题,就是难点之所在。

【2】此外,在个别事物之外,应不应该再加上某种东西呢?我所寻求的科学就以这些东西为对象吗?而这些东西是没有穷尽的。种和属确实存在于个别事物之外,而我们所找的科学却不以它们中的任何一个为对象。已经说过这为什么是不可能的。总的说来,难点在于,是否应该在可感实体和现世的事物之外,设定某种分离的实体,或者只有可感东西是真实的,智慧就以它们为对象。我们似乎是在寻求另外某种东西,这才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我所说的是,要看一看,是否有某种自身分离的,不依存于任何可感事物的东西。此外,如若在可感实体之外有某种其他实体,那么应该把这种实体和哪些感性实体相对应呢?是不是更应该认为,与其他动物相比,对应于人和马,更有这样的实体,或者一般地说,比无生物更应该有这样的实体呢?而且给可感事物和可消灭的事物都配备另一套数目相等的永恒实体,似乎是说不通的。如若所说的本原不是脱离物体的,它除了是质料外还能是什么东西呢?质料当然不是现实存在,而是潜在地存在。有人认为,形式和形状是比质料更为主导的本原,但这种形式是可消灭的。所以,一般说来,并没有自身独立存在的永恒实体。但这是荒唐的,因为许多杰出的人物似乎都在追求,认为这样的实体和本原存在着。倘若没有某种永恒的、独立存在的东西,怎么会有秩序呢?

此外,倘若真有某种实体和本原,其本性和我们所寻求的一样,它对万物是一,不论对永恒的东西,还是对可消灭的东西都是一,那么就难于理解,既然本原是同一的,出于什么理由,有些以此为本原的东西是永恒的,另一些则不是永恒的呢?这是毫无道理的。如若可消灭的东西有一个本原,而永恒的东西另有一个本原,如若可消灭事物的本原也是永恒的,那么我们还是说不通。既然本原是永恒的,而以其为本原的东西以什么理由反而不永恒呢?如若是可消灭的,那就会有另一个本原,对这个本原又有另一个,如此以至无穷。

再进一步说,如若有人把看来是决不运动的东西,即把存在和一当作本原,首先,如若其中每一个表示的不是“这个”和实体,那么它们怎能是分离的和独立的呢?这正是我们寻求的那种永恒和最初的本原。如若它们每一个果然都表示着这个和实体,那么全部存在着的东西都是实体了。万物都以存在为述语,部分事物以一为述语。但是全部存在着的东西都是实体是错的。此外,还有一些人把一说成是最初的本原和实体,他们从一和质料中,首先把数目产生出来,并且说这就是实体,像这样的说法怎么可能是真的呢?怎能把二,以及其余每一个由组合而成的数目都想成是一呢?对于这样的问题,他们没有说什么,也很难说什么。

倘若有人把线或者由此而派生的东西(我所说的是最原始的平面)当作本原,这些东西并不是可分离的实体,而是由平面和物体划分出来的一部分,点则是线的一部分,并且是这些东西自身的界限。所有这些东西都寓于他物之中,并不分离存在,此外,怎能认为一和点的实体存在着呢?全部实体都是生成的,却不存在点的生成,点是一个划分出来的部分。

困难还在于,全部科学都是关于普遍和“这类”的科学,但实体却不属于普遍,而是一“这个”,并且是分离的,如若科学以本原为对象,怎样把实体当作本原呢?

此外,在组合物之外,还有没有某物存在呢?我所说的组合物,就是质料以及与质料相关的东西。如若没有,所有在质料中的东西都是可消灭的,如若有,那就是形式和形状。那么就难决定,哪些东西上有形式,哪些东西上没有,但有些东西上显然没有可分离的形式,例如房屋。

此外,本原在形式上和数目上是否相同呢?如果在数目上是一,那么万物就将相同了。

【3】哲学家的科学普遍地从整体上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而存在有多种意义,并不就一种意义而言。如若只是名称相同而并无共同之点,那么就不能包含在同一科学之中(像这类的东西是不同种的),如若有着共同之点,那就可以包括在同一科学之中。

这里所说的意思,似乎正像对医术和健康一样,其中的每一个词都有多种含义。每一个词之所以具有如此的意义,有的由于可以归为医学科学,有的可以归于健康,有的归于其他什么,但每种意义都与同一事物相关。一个处方、一把手术刀之所以被称为医学的,有的由于出自医学,有的由于适用于医学。健康也是一样,或者由于表明健康,或者由于造成健康。其余的辞汇也以这同样方式具有多种意义。凡是存在的东西都以这样的方式被称为存在。这些之中,每一个所以被称为存在,或者由于它是作为存在的存在的规定,或者由于状况,或者由于处境,或者由于运动以及其他。所有的存在都归于某一共同的东西,在对立物中,每一个也是归于存在的最初差异和对立,不论存在的这些最初差异是多数的还是单一的,不论是相似的还是不相似的,以及其他,此外就不再多说了。存在着的事物不论归于存在,还是归于一都无区别。如若两者不是相同的,而是相异的,也可以互换,一也就是某种存在,存在也就是某种一。

既然全部相反的东西,都由同一门科学来研究,每一种相反都是由于短缺(虽然有人对某些对立物提出疑问,它们怎样被称为短缺,像那些具有中间项的东西,例如公道和不公道),对于所有这类事情,应该不把短缺当作整体原理,而看作是最后的属。例如,一个公正的人由于某种品质而遵守法规,不公正的人并不是完全不知守法的道理,而是在某些方面偏离了对法规的遵守,正是在这方面说他是短缺。其他的事情也是这样。例如一个数学家,用抽象的办法对事物进行思辨(把一切感性的方面都取去,例如重和轻、硬和软、热和冷以及其他的感性对立物。所剩下的只有量和连续,有的在一个方向,有的在两个方向,有的在三个方向,在这里各种规定都是作为量的规定和连续的规定。他并不看其他方面。他有时研究位置之间的关系,以及依存于它们的性质,有时研究可通约性和不可通约性,以及各种比例。但我们仍然认为,对这一切只有同一门科学,那就是几何学),研究存在也要用这同样的方式。存在的偶性和它的对立物,就其为存在而言,都是哲学的研究对象,而不是其他科学的研究对象。在物理学中,研究对象并不是确定在作为存在的东西,而是作为分有运动的东西。辩证法和诡辩术都是以存在物的偶性为对象,而不是作为存在,并不由于它是存在而研究存在自身。剩下的只有哲学家是以所说的东西为研究对象,以其为存在而言的东西为对象。尽管存在有多种意义,但整个却是单一的,有着共同点,它的对立物也是这样(可以归于存在的最初对立和差异)。像这样一些东西可以置于一门科学之下。那么,在开始时所说的困难,可算是解决了。我说的是,一门科学怎样能以众多的在种上互异的东西为对象。

【4】既然数学家把共同原理应用于个别对象,所以对这共同原理的本原的考察,也就是第一哲学的任务。从等量减去等量所余之量相等,是一条对所有的量都适用的共同原理。数学则从固有的质料选取一部分而进行研究,例如,关于线,或者角,或者数以及其他的量,不是作为存在,而是作为连续,每个是一维、二维还是三维。哲学所研究的部分并不是作为偶性的个体,而是其中作为存在而存在的个体。物理科学的研究方式和数学完全相同,物理学考察各种偶性,也研究存在着的东西的本原,但它们是作为在运动中的东西,而不是作为存在。我们已经说过,第一科学的对象,是就其存在而言的主体,而不是作为其他什么。由此,应把物理学和数学当作智慧的一部分。

【5】在事物之中,有一个不会变假的原则,相反地,我认为要让它恒真。这就是,同一事物,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既存在又不存在,也不允许有以同样方式与自身相矛盾的东西。对这一原则,虽然作了个别的、具体的证明,但并没有一般的、单纯的证明。因为再没有比它更可靠的据以推理的原则了,如若作单纯的证明,当然应有一个这样的原则。若想指出一个对立的主张为什么是错误的,必须使他承认,这同一事物不能在同一时间内既存在又不存在的原理,但现在表明他的主张并不相同。这是反对那种把关于同一事物的对立说成真的人,可用的唯一证明方法。那些想要交换思想的人,应该在他们中有某种共同认识,如果不能,怎么可能进行共同的讨论呢?所以,每一个词都应当是清楚易懂的,仅表示一种东西,而不是多种东西。如若所表示的是多种东西,那就要弄清这个词是对什么来说。一个人说,这东西是又不是,等于是否定自己的所说,正如说一个名称表示这一事物,又说并不表示。这是不可能的。如若这是什么表示某种意义,那么相对于同一事物的否定就不能是真的。

此外,如若一个名称标志着某一事物,并且说出了这事物的真相,这应该是必然的,出于必然而存在的东西决不能不存在。对于同一事物相反的主张决不能是真的。

此外,如果一个肯定所说的并不比否定更真,说是人则并不比说不是人更真。也可以认为,说人不是马可能比说不是人更真,至少是同样真。所以说,这个人是匹马也是真话,因为对立意见所说的同样是真话。这里可以得出结论,同一个人可以是匹马或者其他动物。

对于这些原理的证明不能是单纯的、不受限制的,但相对于提出这样问题的人却可证明。如若有人去问赫拉克利特本人这样的思想方式,也迫使他不能不同意,对于相同的对象,矛盾的命题不能都是真的。不过现在他接受了这种意见的时候,就忘记当年他自己所说的是什么了。一般说来,如果他所说的是真话,那么,这话在本身不是真的,我指的是,同一事物在同一时间内既存在又不存在。倘使把两者分开,那么肯定不见得比否定说得更真。以同样方式若把复合句当作一个肯定句,那否定和把全句当作肯定是同样的真。此外,倘若对任何事都不作肯定,那么,没有任何真实的肯定这句话本身就要是假的。如若存在着真实的肯定,那么,那些对此持反对意见,并完全摧毁对话和讨论可能的人的主张,就不攻自破了。

【6】普罗泰戈拉的命题和前面的那些话极其相近,他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这话的意思只不过是,事物在每个人所看来的样子肯定就是这个样子。事情如若这样,那么同一个东西就要既存在又不存在,既是坏又是好,其他相互对立的说法都是对的,一个东西经常在一些人看来是美好的,在另一些人看来却恰恰相反,而对每个人所表现的即是尺度。如若人们考察一下这种判断是从何而来,困难也就解决了。似乎有一些看法是来自那些自然哲学家,有一些来自人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一个东西对一些人是可爱的,在另一些人看来则恰恰相反。无中不能生有,万物出于存在,这几乎是为自然哲学家所公认的教条。一个完全是白的而无处不白的东西不能变白,白是从不白的东西生成的。按照那些人的说法,除非同一事物在开始就具有白和不白,从不存在才能有所生成。但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在物理学里已经说明了,生成的事物怎样从不存在生成,怎样从存在生成。

但对争论双方的意见和表象都同等看待,也是愚蠢的。在他们之中,这一方或另一方显然必定是错误的。在感觉的范围这是无疑的;同一种东西,从来不会对一些人是甜的,相反对另一些人是苦的。除非其中的一方的感官对所说味道的分辨力受到损害。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一方应被承认是尺度,而另一方不被承认。我在这里所说的意思,同样适用于善和恶、美和丑以及诸如此类。承认了这种观点,就等于承认了这种现象,一些人把手指压在眼下,使一个东西显现为两个,就说应该是两个,因为显现得如此,然后又是一个;对于那些不触动眼睛的人一就显现为一。总的说来,从现象界的变化和无物持久的现象作出有关真理的判断,是站不住脚的。应该从永远保持同一的东西中,从不作任何变化的东西中去探索真理。这些东西就是天体,它们并不一会儿是这个样,一会儿又显现为另一个样子,它们永恒如一,与变化毫无共同之处。

此外,如若存在着运动,那么也就有某种能运动的东西,万物都被从某物运动到某物。一切被运动的东西当然要存在于那行将被运动的东西中,而又不存在于它之中,它被运动到这种状态并在那里生成。相反论断不能同时为真,而这些人却说能。如若那些在现象界的东西在量上是连续的、流变的,虽然并不是真的,暂且假定这一点,为什么它们不停留在质上呢?看来对同一事物的相反论断,很可能由于认为物体的量是不持久的,所以同一个东西是四肘长又不是。而实体是就质而言,质在本性上是限定的,而量的本性却无限定。

此外,为什么医生给人指定这样一种食品,而人们又食用了它呢?是或者不是面包这东西都一个样吗?吃下它和不吃也就没有区别了。而人们服用了它,认定自己对它知道得很真切,知道它就是医生指定的食品。倘若在感性事物中,它的本性不能持久,而处于不断的流变之中,那么也就不必去服用了。

此外,如若我们也是在不断变化之中,从来不曾保持同一个样子,那对于我们和对于病人一样,事物并不显现为同一,有什么奇怪呢?对于病人来说,体质和健康的人不相同了,所以在感觉上的东西也就显得不同。但这绝不是说,感性事物由此发生了变化,而是对病人来说,感觉被弄成其他样子,不是原来的样子了。我们所说的那些变化,必然也是以同样方式发生的。假若我们没有改变保持同一,就会有某种持续的东西。

对于那些从道理上提出来的难题就不易解决了,除非设定一个再不须用道理解释的前提。一切理论、一切证明都这样产生。如不承认所设定的前提,他们就摧毁了讨论的可能以及全部理论。对于这样一些人,那就无道理可讲了。至于那些为传统的难题所困扰的人,倒是不难对付,对于在他们中造成困难的原因也容易解决。从以上所说就清楚了。

从这里就可明白,关于同一事物的矛盾命题不能同时为真;相反者也是这样,因为一切相反都由短缺来说明,如若把对立的公理分解为本原,这也就清楚了。

同样,也不能把对立命题加以折中,来表述同一主体。如若一个主体是白的,说它既非白又非黑,那我们就错了。很有可能它既是白的又不是白的。在合并起来的两个词中,前者所说为真,而它是白的对立面。

赫拉克利特和阿那克萨戈拉两人的说法都不真。若非如此,相对立的范畴就可用同一主体了。即或是他说,一切的部分在一切事物之中,又说甜和苦并无不同,以及其他的对立物,正如一切寓于一切之中,不仅是潜在的,而且是现实的、界限分明的。

同样,全部断语不可能都是假的,也不可能都是真的。且不说由这一主张带来的其他困难,就是从一切断语都是假的这一主张,也会得出,这话本身也不是真的;如若都是真的,又会得出,说一切都假并不是假话。

【7】一切科学都以本学科范围的某种本原和原因为对象,例如医学、体育学以及其他各门创制科学、数学。在这些科学中,每一门学科都给自身划定了一个范围,而把它当作现存的和存在的东西加以研究,而不是作为存在。在这些学科之外,有另一门科学才以作为存在的存在为对象。在所说的科学中,每一门都以某种方式把握各种事物中的是什么,并试图较松散地或较严格地来指明其余。有些科学通过感觉来把握是什么,有些通过假设。通过这种归纳可以看出,不存在对是什么和实体的证明。

既然存在某种有关自然的科学,那么显然另外还要有实践的科学和创制的科学。在创制的科学那里,运动的本原在创制者中,而不是在被创制的事物中。这种本原或者是某种技术,或者是其他的潜能。实践科学也是这样,在这里运动不在实践事物中,而更多地在实践者中。自然哲学家的科学,则研究那些在自身之内具有运动本原的对象。由此可见,关于自然的科学显然既不是实践的,也不是创制的,而必然是思辨的,它三者必居其一。既然每一门科学都必然是对是什么有所认识,并把它当作本原,所以就必须注意自然哲学家是怎样下定义的,怎样把握实体原理的。它照扁鼻的样子呢,还是更多地照扁平的样子。两者的区别在于,扁鼻的原理须和对象的质料联在一起来说,扁平的原理则离开质料。扁鼻性是在鼻子中生成的,所以它的原理要和鼻子联在一起来考察。因为扁鼻就是扁平的鼻子。用不着证明,肌肉的原理、眼睛的原理以及身体其他部分的原理,永远要连同质料来阐述。

既然存在着一种以分离着的、作为存在的存在为对象的科学,那就应该研究,这门科学和物理学到底作为同一门科学呢,或更应该是另外的科学。物理学所研究的是在自身内具有运动本原的东西,思辨的数学则是一种研究恒久对象的科学,但不研究分离的东西。所以,和这两门科学不同,有一门科学以分离的、存在而不运动的东西为对象。如若真有这样的实体,我说的是分离和不运动的实体,让我们尝试着加以证明。如若存在物中果然有这样的本性,这里必定是在某处的神圣事物,它必定是最初的,高于一切的本原。现在说明了,思辨科学有三种,物理学、数学和神学。思辨科学在各科学中,是最高贵的,它的研究对象是存在物中最为显赫的。每一门科学因其自身所研究的对象而分高低。

有人还提出这样的难题,这种关于作为存在而存在的科学到底是不是普遍的。在数学中,各个学科以一种确定的领域为对象,而普遍的数学则对一切是共同的。如果自然实体在存在的东西中是最初的,那么物理学就是第一科学了。倘若还存在另一种自然,或分离的、不运动的实体,就必然有其他以此为对象的科学,它先于物理学,由于在先而是普遍的。

【8】既然单纯的存在有许多种意义,其中的一种,就是就偶性而言的存在,让我们首先来研究这种意义的存在。人皆尽知,在现在的科学中,没有一门是投身于研究偶性的。建筑学并不研究住房屋的人将遇到的情况,如他们住起来是舒适还是不舒适。不论织造术、制鞋术还是烹调术都是一样。在各种科学之中,每一门都有自己所固有的研究对象,这就是它固有的目的。不论文雅的就是有文化的,还是由于有了文化就成为文雅的,虽然以前并不是,但两者同时发生,而存在的东西并不一直如此,故需经历生成,所以文雅的须得同时成为有文化的———这都不是众所公认的科学所研究的,除非是诡辩术。只有诡辩术才投身于研究偶性,所以,柏拉图说诡辩者把时间消磨在不存在上这话很中肯。如若知道了偶性到底是什么,就会清楚偶性的科学何以不可能。

宇宙万物,我们说有的恒久并出于必然(所谓必然的意思并不是强制,而是我们在证明中所用的那种方式),有的是经常的,有的既不经常,也不恒久并不出于必然,而是作为碰巧,例如仲夏伏日出现了霜冻,这事既非恒久,也不出于必然,也不经常出现。偶性是什么,我们已经说明了,显然这是它不能成为科学对象的原因。一切科学都以恒久存在的或经常存在的东西为对象,这里决不包括偶性。

作为偶性的存在,显然不具有原因和本原,它们也不是就自身而言的存在;如若偶性也有原因和本原,一切都将要出于必然了。倘若这个的存在由于那个,那个又由于那个,这一那个又不是碰巧,而是出于必然,那么以它为原因的东西也将是出于必然,这样推上去,直到所谓终极原因(这个终极原因却作为偶性)。这样,一切都将出于必然,而所有的碰巧,可能的生成或不生成,都被从生成的东西中取消。即便假定原因尚在生成中,并非已经存在,其结果还是一样,宇宙万物都由必然生成。倘若这件事发生,明日就将发生日蚀;而倘若另一件事发生,这一件事便会发生;这个另一件事又要另一件事。以这样方式推论下去,倘若把从现在到明天的有限时间一点点抽去,就会达到现存状况。由于现存状况的存在,那么随之而来的一切都由必然而生成,所以,一切东西的生成都是必然的。

至于作为真的存在和作为偶性的存在,真乃是在思想的联合中,是思想上的规定,所以对这样的存在,人们并不寻求其本原,而只寻求那外在的、分离的东西的本原。另一方面,那种不必然的、无确定性的东西,我指的是作为偶性的存在,对这类存在其原因是无迹可寻的、不定型的。

“为什么”存在于自然生成的东西中,也来自思想。倘若某个东西由于偶性而生成,那就是机遇;正如有的东西由于自身而存在,有的东西由于偶性而存在,这都可以是原因。机遇是在有选择而生成的东西中的偶然原因。所以,机遇和思想所涉及的范围相同,因为没有思想就不能选择。那种机遇所由生成的原因,是不确定的原因。所以,机遇不能用人力的计算来弄清,是偶然原因,在单纯意义上则不是任何事物的原因。如若善和恶出现了那就是好机遇或坏机遇,如若这些机遇是大量的,那就是幸运和厄运。

作为偶性的事物,不能先于就其自身的事物。偶然原因当然也不能在先。如若机遇和自发果然是天的原因,那么理智和自然就是先在的原因。

【9】有的东西以实现方式存在,有的东西以潜能方式存在,有的东西以潜能和实现两种方式存在。有的是存在,有的是数量,有的是其他。由于在事物之外没有运动,所以,变化只能按照存在的各种范畴而变化。在这些变化中没有共同之处,对每个范畴也无共同之处。每一范畴都以两重方式依存于相应的所有事物,例如,这个,有的是它的形式,有的是缺失。在性质方面是白和黑,在数量方面是完全和不完全,在移动方面是上和下、轻和重。所以运动和变化的形式和存在的种类一样多。

每一种东西都可分为潜能和实现。我把一个潜能上是如此的东西的实现叫做运动。从下面的例证就显然可见我们所说的真实性。一所能被建造的房屋,作为能被建造的东西我们说它自身存在着。然而要实现地存在,就须去进行建筑,这整个的过程就是建造活动。学习、医疗、行走、跳跃、老化、成熟等活动也是如此。只有在实现性作为自身而存在时,运动才出现,既不能早,也不能迟。一个潜能上存在的实现,在实现存在并实现着的时候,不是作为自身而是作为能被运动的东西,就是运动。我所说的作为是这样的,青铜在潜能上是雕像,但运动并不是青铜作为青铜的实现,因为作为青铜和作为对某物的潜能不是一回事情。如若在原理上笼统地说成一回事,那么青铜的实现也要是某种运动了,两者不是一回事情,如若这样,健康和疾病就是一回事了,不过健康和疾病的载体不论是分泌物还是血液却是同一个东西。因为它们并不一样,正如颜色和视觉不是一回事,只有作为可能的可能的实现才是运动。运动显然只能在实现作为自身不存在时才发生,既不能早,也不能迟。每一事物可能有时是实现的,有时则不是,例如一所作为可能被建造的可能被建造的房屋,作为可能被建造的可能被建造的房屋的实现就是建造,实现活动或者就是这样的房屋建造,或者是房屋。然而房屋如若一旦存在,它就不再是一所可能被建造的房屋了,因为可能被建造的房屋是在被建造的东西。既然现实性必然是建造,建造也就是一种运动。这同一原理也适用于其他各种运动。

从其他的人对这一问题的说明中,从对这一问题很难做另外的规定中可见,以上所说显然是正确的。因为没有人能够把它放在另外的种里面,这从人们所说的就可以清楚,有些人说它是相异性、不等性和非存在,但这些东西没有一个必然运动。而没有任何变化是变成这些东西或出于这些东西,而更多地是出自相反者。人们之所以把它放在这些东西里面,是因为运动看来是种无规定的东西,在另一行列中的那些本原由于是缺失而无规定。它们没有一个是这个或这样,或者属于其余的范畴。由于运动既不能归于为存在物的潜能,也不能归之于存在物的实现,所以,看起来它是无规定的。不论是一个可能的数量,还是一个实现的数量,都不必要运动。运动被认为是一种实现活动,不过尚未完成。其原因在于实现活动寓于其中的可能是未完成的。

由于这样的缘故,难以把握运动是什么,有时必然要把它归于缺失,或者归于潜能,或者归于单纯的实现,但看起来这些东西中没有一种是可能的。剩下来就是我们所说的了,即实现活动,是我们所说的那种实现活动,它虽然难于看到,但却可能存在。

运动显然存在于被运动的东西中,它就是被运动的东西为一个能运动的东西所实现。能运动的实现和被运动东西的实现没什么两样。实现性对两者都应该同样存在。一个能运动的东西是对被运动的东西而言。故实现活动对两者相同,这正如从一到二和从二到一是同一距离。向上的路和向下的路是同一条路,不过它们的存在并不是一个,这同样适用于运动者和被运动者。

【10】无限或者是指由于在本性上就不可能穿透的东西不可穿透,正如声音的不可见一样,或者是具有不尽的穿透,或者是很少穿透,或者本性上虽然是可能的,但并不具有穿透或限制。此外,或者是指无限地增加,或者是指无限地减少,或是两者。

无限决不是一种分离的自身存在,可感觉的东西。它既没有大小,也没有多少,无限自身就是实体而不是偶性,它是不可分的,因为可分的东西须有大小、有多少。然而如若它是不可分的,那也就不是无限了,除非它像声音不可见那样。不过人们并不这样说,我们的探索也不是这样,而是作为不可穿透的。

此外,无限怎样可能就其自身而存在呢?除非以无限为属性的数目和大小也就其自身而存在。如若它以偶性而存在,那么,作为无限就不是存在着的东西的元素,正如看不见的东西不是谈话的元素一样,虽然声音是看不见的。无限显然不以现实方式而存在,如若这样,不论取来它的任何部分也都是无限的了。如若无限是实体并且不述说主体,那么作为无限而存在和无限就相同了。从而无限也是不可分的,如若能分成部分,那么每一部分也都是无限的。同一事物不能是多个无限,但如若它是实体和本原,那么将要像气的部分是气一样,无限的部分也是无限了。它是不可分的,决不能分成部分。但是,无限也不能以现实的方式而存在,因为它必然是数量,它作为偶性而依存着。不过,如若这样,那它就要如我们说过的一样,不可能是本原,而是那种以它为偶性的东西,如气或偶数。

这种探索是普遍的,以下就会清楚,无限不存在于可感的事物中。如若把物体定义为被平面所限制的东西,那么物体就不是无限的,不论是感觉上的物体,还是思想上的物体。数目也不能分离存在和无限,因为不论是数目还是具有数目的东西都是可数的。由以下的论证自然就清楚了。不论它是组合物还是单纯物都不是无限的。如若元素在数目上有限,它就不是个组合的物体。因为对立的双方应该同等,其中没有一方是无限的,如若物体的一方能力较弱,那么有限的一方就要被无限的所消灭。每个元素也不可能是无限的,因为物体在各个方向全部延伸,而无限是无限延伸的,所以,如若无限是物体,它在全部方向上都将是无限的。无限也不可能是单一的单纯物体,如众人所说是某种在由它所生成的那些元素之外的东西(没有一种在元素之外的这样的物体,万物出自于它,消解后又回归于它,这种东西看来并不在单纯物体之外),既不是火,也不是其他元素。因为除去任何一种元素如何可能是无限外,全体或一切即或是作为一个有限的东西,也不能成为某一元素,如赫拉克利特所说,在某一时间一切都在变成火。这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一,许多自然哲学家们把它放在元素之外。一切都由于相反者而变化,例如由热变冷。

此外,可感物体是在某地,整体和部分在同一地点,例如土地。假如无限的物体是同种的,它就不被运动或者永远被运动。而这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在这里要向下而不是向上,或向其他什么地方呢?如果有一片云,它将向什么地方运动或是原地不动呢?与之同种的物体,其地点是无限的。它能占据这整个地点吗?又怎样去占据呢?它的停止是什么,它的运动又是什么?或者它在任何地方都停止不动,那它就不再运动了,或者它无处不在运动,那也就没有停止了。如若一切并不同种,各个部分的地点也就都不相同,那么首先全体或一切的物体就不是单一的,除非只是靠接触,其次,各个部分就或者是有限,或者是在属上无限。有限似乎不可能,不然有些将会是无限的,有些则将不是。宇宙可能是无限的,如火和水。但这样无限的部分将消灭它的相反者。如若部分是无限的和单纯的,各个地点也是无限的,那么元素也将是无限的。如若不能够这样,地点是有限的,那么宇宙也必然是有限的。

总而言之,如若一切可感物体有重有轻,那么物体和物体所占有的地点不可能是无限的。因为它要被移向中央或上面,无限不论是全体还是一半都不能接受这种区别,因为怎样把它分开呢?而无限又怎样有上、有下、有边限、有中间呢?此外,一切可感物体都占有地点,而地点有六种形式,它们都不可能存在于无限的物体之中。总而言之,既然地点不可能是无限的,物体也不可能。在地点中总有个某处,或是在上,或是在下,或在其他某个地方,这些东西每一个都是某种界限。

无限作为某一种本性在大小中,在运动中,在时间中并不是同一的。而在后是对于在先而言,正如运动是在大小方面,在这方面运动、变化、增长,通过运动才有时间。

【11】变化的东西有时就偶性而变化,如文雅者在行走,有时由于其中的东西变化,而总体地称之为有了变化,例如在部分上的变化,身体变得健康了,因为眼睛变得健康了。有一种就其自身最初运动的东西,它同时也就是就其自身能运动的东西。这同样也适用于运动者,它有时是就偶性、有时是就部分、有时是就其自身而运动。存在着某种最初运动者,也存在着被运动者。并且要在时间中,既出于时间,又进入时间。被运动物的运动所达到的东西为形式,属性、地点却不被运动,正如知识和热一样,热并不是运动,加热才是运动。

那种非偶性的变化并不寓于一切之中,而存在于相反者、居间者和矛盾物之中。这一点从归纳就可确信。变化着的东西的变化,或者是从主体到主体,或者是从非主体到非主体,或者是从主体到非主体,或者是从非主体到主体。我所说的主体就是以肯定来表达的东西。变化必然分为三类,从非主体到非主体并没有变化,因为它们不是对立的,也不是矛盾的,这里没有相对的东西。从一个非主体变到相矛盾的主体就是生成,在总体上的单纯的生成,或者是某物的生成。从一个主体变为非主体就是消灭,或者是总体上的单纯的消灭,或者是某一事物的消灭。如若非存在有多种意义,那么凡是由组合或分割而成的事物,凡是在潜能上与单纯存在相对立的东西都不可能运动。(非白和非善可以在偶性方面运动,因为非白可以是个人。不过那单纯意义上的非这个,却不可能运动。)非存在是不能够运动的,如若事情是这样的,那么生成也不是运动,因为非存在是被生成的。尽管生成在很大程度上偶性地生成,然而说非存在在总体上表述生成,仍然是对的。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静止。这当然要碰到不少困难,并且,如若一切被运动的东西都占有地点,而非存在则不占任何地点,如若这样它就要是在某处了。消灭也不是运动,因为运动的反面是运动或静止,消灭的反面是生成。一切运动都是变化,变化如上所说分为三类,在其中生成方面的和消灭方面的变化并不是运动。这些只是矛盾双方的转化,运动只能是从主体到主体,而且必然如此。主体或者是相反者,或者是居间者(缺失处于相反者的地位),而且是用肯定的词来表述,例如赤裸、豁出、黑色等。

【12】如若范畴分为实体、性质、地点、动作或承受、相关和数量,运动必然有三种,即性质的运动、数量的运动和地点的运动。实体没有运动,因为实体没有反面,相关也不运动,因为相关的一方变化了,另一方尽管没有变化,其关系也不再真实,所以相关双方的运动是在偶性上运动。没有动作者和承受者的运动或没有运动者和被运动者的运动,也就说没有运动的运动,生成的生成,以及一般而言没有变化的变化。运动的运动有两种,一种是作为主体,例如一个人在运动,也就是说,他从白变成黑,像这样的运动或者是加热,或者是冷冻,或者是地点转移,或者是增加。但这些都是不可能的,因为变化并不是某种主体。再者,作为另一种主体,从一种变化,变化为另一种形式,例如一个人从疾病变成健康,但除非在偶性上,否则这也是不可能的。所有运动都是从一物到他物的变化,生成和消灭也是这样。不过,生成和消灭是向一种对立面,而运动是向另一种对立面。在从健康变为疾病的同时,也从这种变化自身变到另外的变化。如若一人生了病,很清楚,他已经变成了另一种样子(因为也可能是静止),而且永远不会变成随便是个什么样子,因变化总是从一种东西变为另一种东西。既是变向对立面,也就是健康。但事情并非必定如此,例如从记记变为遗忘,因为其所依存的主体发生变化,有时成为有知识的,有时成为无知识的。

此外,如若有变化的变化,生成的生成,那么就要无穷后退。因为如果有了后者就必然要有前者,例如,有一个单纯的生成在某个时间生成了,那么就要有一个被生成的东西的生成。虽然单纯的生成的东西并不存在,但某个被生成的东西已经作为被生成的东西。而这个东西是在某一时间被生成,所以被生成的东西也有一个时间不曾存在。既然在无限系列中没有某种最初的东西,那么在这里也没有最初的东西,也没有后继的东西。所以,既没有生成也没有运动,正如没有东西在变化一样。

此外,一个东西有着运动同时也有着其反面静止。有着生成,也有着消灭。所以一个被生成的东西,当被生成的东西生成的时候,也就是消灭的时候,消灭并不直接就是生成,也不在它之后,因为在消灭的东西也应该存在。此外,在生成着、变化着的东西下面,应该有质料存在着,它将是什么呢?什么是运动和生成着的被生成的东西,如像身体和灵魂的变化那样呢?此外,运动和生成应该是从某物到某物,到底是从运动到什么呢?又怎样运动呢?正如没有学习的学习,也没有生成的生成。

既然在实体、关系、动作和承受都没有运动,剩下来只有性质、数量和地点有运动了,因为只有在这些东西中,每一个都有其反面。我们说的性质,并不是在实体中的那种性质(因为差异也是性质),而是一种承受性,就这种性质,说一种东西承受或不承受。不被运动的东西,或者是一个东西完全不能被运动,或者是在长时间里难以运动,或者开始得缓慢,有的东西在本性是可运动的,但在自然的时间、地点上和方式中却没能运动。在各种不能运动的东西中,我只把这一种称为静止,静止是运动的反面,是接受运动能力的缺失。

凡在最初的地点同一的就是相接,地点不同的就是分离(直线距离最大的是地点相反)。端点在同一地方的是接触。所谓居间,就是一种在本性上连续的变化,在达到终点之前所自然到达之点(一切变化都在对立物中进行,它们或者是相反,或者是矛盾,矛盾没有中项,居间者显然是在相反者之间)。相继存在于始点之后,在位置、形式以及其他方式上都有了既定的安排,在相继事物之间没有同类的东西,如线与线相连,单位与单位相继,房屋与房屋相继,但这并不妨碍有其他的居间者。因为相继是一种既继续又在后的东西,一不与二相继,初一也不与初二相继。而所谓接续[1]是既相继又相接触。连续[2]也就是某种接续。当每个东西借以连接的界限同一的时候,我称之为连续。所以,连续显然存在于那些由于相互连接而本性变成为同一的东西之中。

相继显然是最初的,因为相继的东西并不须接触,而相接触的东西却须相继。如若是连续的,就须要接触,如若接触,却不一定连续。凡是在不相接触的东西中,就没有相通的本性。点和单元互不相同,点能够接触,单位却不能,而只是相继。而在点中有居间者,在单位中却没有。


注释

[1] lekhomenon。

[2] Sunekhes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
(0)

相关推荐

  • 第二节《波斯人信札》

    在孟德斯鸠的所有著作中,《波斯入信札》是最引人注目的。其文 字洒脱,好像信手拈来。文学家认定它是一部小说,哲学家却从中看到 了《论法的精神》的雏形。就文体来说,《波斯人信札》是混杂的,没有情 ① 转引自格勒蒂塞《法国革命的哲学》,第114页,巴黎,伽利玛出版社,1956。 节或从头到尾的故事,不着力刻画人物性格,所以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小 说。它使用了书信体,这…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8日
    201
  • 第三节 洛克对“天赋观念”论的批判

    洛克认为在认识论中首先要说明的问题是知识的起源问题,按 照他的说法,也就是观念的起源问题。 ① 洛克:《人类理智论》,载于《约翰·洛克著作集》第2卷,第19—20页。 ② 同上书,载于《约翰·洛克著作集》第1卷,第2页。 在洛克的哲学中,“观念”是一个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被用来 指“人在思维时心中出现的任何对象”①,不但包括各种各样的感觉、 表象、幻象、记…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178
  • 阿里斯托芬-《云》-(三)第一场-在线阅读

    斯特瑞普西阿得斯 地神盖亚啊,这是多么神圣、庄严与神奇的声音啊! 苏格拉底 因为只有她们是唯一的神,其余全都是胡说的。 斯特瑞普西阿得斯 凭地神起哲,我耍你说清楚,奥林波斯山上的宙斯难道不是我们的神? 苏格拉底 什么宙斯?别说傻话,宙斯是没有的。 斯特端普西阿得斯 你说什么呀? 雨是谁下的?请你先把这件事情向我解释清楚。 苏格拉底 (手指云) 那自然是她们下…

    书籍分录 2024年3月1日
    256
  • 第三节 宇宙漩涡运动生成论和科学思想

    阿那克萨戈拉认为。字宙和自然界万物的生成,是在努斯的启动下,进行剧烈的漩涡运动所产生分离作用的结果,宇宙生成是个分离式漩涡运动的过程。这和他的种子论与努斯学说是一致的,是继承与发展了伊奥尼亚的哲学思想。 他描述道。字宙处于原始混沌时,无限的种子绝对混合在一起,一切个别事物都还没有分化出来,全体处于静止状态。这就是无定形的阿派朗。在这个混沌中气和以太最占优势,…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15日
    137
  • [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七卷 第一章-在线阅读

    .3A 书一早 府 (公元前333—前261年) 芝诺(Zeno),穆纳西阿斯(Mnaseas)(或德密阿斯(Demeas))的 儿子,是塞浦路斯的基提翁的居民,该城曾接纳过腓尼基人定居者。据雅 典的提谟色乌在《论生平》(On Lives)中说,芝诺长着歪脖子。而提莱 (Tyre)的阿波罗尼奥说他又高又瘦,皮肤黝黑,因此,克律西波在《谚 语集》(Prover…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日
    161
关注微信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