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论动物行进》-在线阅读

文章目录[隐藏]

论动物行进

崔延强 译

peri Poreias Zoioon据《洛布古典丛书》希腊本文。

【1】 接下来我们必须探讨那些对动物的位置移动有用的部分,首先考察因为什么它们每个部分是这样的,出于何种目的而属于动物;其次考察同一种类动物中这些部分的差异,再对不同种类动物的这些部分进行相互比较。让我们首先提出有多少必须探讨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何为动物运动所必需的最少支点,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有血动物有四个运动支点,而无血动物有多于四个的运动支点;为什么一般说来某些动物是无足的,某些是两足的,某些是四足的,某些是多足的,为什么所有有足动物都有数目为偶的足,为什么总体上运动所赖以行进的支点的数目为偶。

再者,为什么人类和鸟类是两足的,而鱼类却是无足的;为什么人类和鸟类尽管都是两足的,但它们的腿却按相反方向弯曲。人类按凸面方向弯腿,而鸟类按凹面方向弯腿。人类本身也按相反方向弯腿和弯臂,臂按凹面方向弯曲,膝按凸面方向弯曲。胎生四足动物弯曲四肢的方式同人类相反。它们的四肢之间也按相反方式弯曲。因为它们的前腿按凸面方向弯曲,而后腿按凹面方向弯曲。再者,非胎生的,而是卵生的四足动物具有一种特殊的侧向弯腿方式。另外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四足动物使腿按交叉或对角线方式运动。

我们必须考察所有这些问题以及类似问题的原因。由自然的历程便可清楚表明这些问题,现在我们必须探究它们的原因。

【2】 在探究的开始,我们必须设定通常习惯用于自然研究上的原则,即必须承认那些发生于所有自然活动中的普遍性的方式。其中之一便是自然从不创制无益之物,而是每每尽可能地根据每种生命物的本质创制最好的东西。因此,如果一种方式比另一种要好,这就是合乎自然或本性的方式。再者,我们必须承认存在于各种动物中的量与质方面的向度。有六个向度,可分成三对。第一对是上和下,第二对是前和后,第三对是右和左。我们还必须承认位移运动的本原是推和拉,这是根据自身或本质的运动,被他物带动或运载的东西只是偶然的运动,因为它不被视为自我运动,而是为他物推动。

【3】 这些问题得以界定之后,按顺序继而讨论下列问题。对于进行位置变更的动物来说,某些以整个躯体同时变化位置,例如跳跃的动物;某些则一部分一部分地变化位置,例如行走的动物。在上述两种变化中,运动的动物总是通过依靠躯体之下的东西来变化位置的。因此,如果躯体之下的东西滑动太快,以致于在上面进行运动的东西无法依靠,或如果躯体之下的东西对运动的东西根本不提供抗力,那么动物就不能在上面进行自我运动。因为跳跃的动物既依靠自己的上部又依靠足下的东西完成这种运动。在关节处,各部分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互依靠的方式,总体上说来,施加力量的部分依靠被施加力量的部分。因此运动员如果手里持有重物会比没有重物跳得更远,赛跑者如果摆动双臂会跑得更快,因为在臂的伸展过程中,有一种对手和腕的依靠。运动的东西总是至少通过使用器官的两个部分来做位置变化的,其一作为施加力量的部分,另一作为被施加力量的部分。保持静止的部分由于担负重量而被施加力量,抬起的部分被担负重量的部分拉紧。没有部分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以这种方式进行自我运动,因为它自身内不具备被动与主动这两个部分的划分。

【4】 动物由之从本性上被划分开来的向度有六个,即上和下、前和后、右和左。所有生命物都有上下部分。因为上下不仅存在于动物中,也存在于植物中。这种划分不仅仅是相对于地和天的位置上的划分,而且还是一种功能上的划分。上是各种营养的分配和生长过程由之发源的部分,而下则是营养和生长扩展延伸,并从中终结的部分。一为本原,一为终端,上部为本原。然而或许可以认为在植物那里下部更是本原,因为在植物中上下位置不同于动物。尽管相对于宇宙植物和动物的上下位置并不相同,但根据功能却具有相似性。根是植物的上部,因为正是从这里营养被分配到生成的各部分,植物从根中获取营养正如动物从嘴中获取一样。

凡不仅有生命,而且还是动物的东西既有前又有后。因为所有动物都有感觉,正是根据感觉前后才被划分开来。前是感觉本然地寓于其中,是每种动物从中获得感觉的部分,后则是与这些特征相对的部分。

那些不仅分有感觉,而且能够自己进行位置变化的动物,除了上述两对划分之外,还有左和右的划分,这种划分同上述划分相似,不是位置上的,而是功能上的。对于每种动物来说,右是躯体的部分,位置变化活动的本原本然地从这部分中发生。与之相反,在本性上继随着右的部分是左。

右和左的划分在某些动物中比在另一些动物中更为明晰。所有利用器官的某些部分如足、翅等等做位置变化的动物,在这些部分上左与右的划分非常明显;但那些不借助这些部分行进,而借助有节的躯体本身运动的动物,如蛇类、毛虫类以及所谓的蚯蚓这些无足动物,它们具有这种左和右的划分,但不太明显。

人类总用左肩担负重物这一事实可以清楚表明,运动的本原位于躯体的右面。因为以这种方式他们可以使引起运动的一面处于自由或无束缚状态,使负重的一面能够被推动。(因此人们用左腿更容易跳跃,因为右面的本性在于引起运动,左面的本性在于被推动。)重物必须由被推动的一面来担负,不是由引起运动的一面来担负,如果重物放在引起运动的一面,即放在运动的本原上面,那它或者完全不被推动,或者难以被推动。我们向前迈步的方式也可表明运动的本原位于躯体的右面。所有的人首先用左足起步,当站立后喜欢把左足放在前面,除非有什么东西偶然妨碍这样做。因为他们的运动并非来自放在前面的足,而是来自引起运动的足。再者,人们往往用右肢保护自己。因此在所有动物中右面是相同的,因为对于所有动物,运动由之引发的东西是相同的,并根据其本性位于相同的场所。运动的本原来自躯体的右面。出于这种原因,螺旋状有壳虫类右面长有贝壳,因为它们不是按螺旋方向运动的,而是按与螺旋方向相反的方向行进的。例如紫螺类和蛾螺类。由于所有动物都从右面发动运动,而右面同动物本身在运动方向上是一致的,因此所有动物都很相似,都必然是本性在右的。人类比其他动物都更为明显地使左肢分离解脱出来,因为人类是最合乎自然的动物,右面在本性上优于左面,并与左面相分离,因此在人类那里右面是最富右面本性的。既然右面被划分出来,因此在人类中左面不适合发动运动,而是最为独立或解脱的,这是合理的。再者,其他本原,上与下,在人类中最合乎本性,划分得最为明晰。

【5】 上面与前面划分开来的动物是两足的,例如人类和鸟类(在四个运动支点中,其中有两个作为鸟类的翅,有两个作为人类的手和臂)。而那些上面与前面处于一体的动物是四足的、多足的或无足的。所谓“足”,我是指同地面相接触、导致位移运动的部分。因为“足”(podes)一词似乎源自“地面”(pedon)。某些动物的前面和后面部分处于同一位置,例如头足类和螺旋状有壳虫类,有关这些动物我们在其他地方已经讲过。

 既然存在着上、中、下三个位置,两足动物则使其上面部分相应于宇宙的上面位置,多足动物和无足动物使其上面部分相应于宇宙的中间位置,而植物使其上面部分相应于宇宙的下面位置。因为植物没有运动能力,其上面部分乃是相对于营养功能而被确定的,因为它的营养来自土壤。四足动物、多足动物和无足动物使其上面部分相应于中间位置,因为它们无法直立。两足动物使其上面部分相应于上面位置,因为它们可以直立,尤其是人类,它是两足动物中最合乎自然本性的种类。对于本原来说,位于这些部分是合理的。因为本原是高贵的,而上面比下面、前面比后面、右面比左面更为高贵。或反过来讲也是不错的,即这些部分之所以比其对立面更为高贵,是因为本原寓于其中。

【6】 由上述事实可以表明运动的本原位于右面。在某部分被推动、某部分保持静止的所有连续整体中,为了能使整体运动,而一部分保持静止,在两个部分做相反运动的地方必然存在着某种共同的部分,使运动的部分相互联系起来。每一部分的运动本原,同每一部分的静止本原一样都必然位于这个共同的部分中。显然,如果任何相互对立的成对的部分即右和左、上和下、前和后都有自己的特殊运动,那么在上述这些部分的连结处有一个共同的运动本原。

前和后不是由相对自我运动来划分的,因为没有任何东西具有向后运动的本性,也没有任何一种运动的动物把自己分为两半,可以使一半向前,另一半向后做位置变化。然而右和左、上和下是由相对自我运动划分的。因此所有利用器官的部分行进的动物,这些部分不是通过前与后之间的区别来划分的,而是通过其他两对向度的区别划分的。首先通过右和左之间的区别划分,这种区别必然直接存在于一分为二的地方,其次通过上和下之间的区别划分,这种区别必然存在于一分为四的地方。

既然上和下、右和左为一个共同本原所相互连接(我是指控制或统辖运动的东西),既然在所有使每部分进行运动的东西中,上述一切运动的原因必须被确定、安排在某个位置上,该位置相对上述各部分的本原———即存在于肢体中被成对或交叉排列的本原———保持一定的距离(运动的原因乃是运动左右肢和上下肢因之运动的共同本原),既然这种共同本原在所有动物中必须处于某个位置,该位置相对上述每个部分的本原具有同样的关系[1]

【7】 因此十分明显,位移运动只属于或首先属于那些靠两个或四个支点做位置变化的动物。既然这种情况几乎独一无二地发生在有血动物身上,显然没有任何一种有血动物能够借助多于四个的支点进行运动,如果某种动物从本性上只靠四个支点运动,那它必然是有血动物。

发生在动物身上的事实同以上所述一致。因为如果把有血动物分成许多部分,它们无一能够存活相当时间,然而当它们作为连续的未被划分的整体时,就不会具有位置移动的能力。但某些无血动物和多足动物如果被分成多个部分,凭每一部分它们可以存活相当一段时间,可以像未被分割之前那样,用相同的方式运动。例如,所谓的蜈蚣和其他具有长躯体的昆虫。所有这些动物的后部跟前部按同一方向继续行进。当它们被分割后之所以还能存活的原因在于每一部分好像是由许多独立的生命构成的连续整体,它们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形式,由以上所述即可表明。

那些最符合自然,按自然本性被构造出来的动物借助两个或四个支点进行运动,无足的有血动物同样如此,因为它们也靠四个支点运动,借此进行位置移动。它们使用躯体的两个弯曲部分行进,在每个弯曲部分的上面有右和左、前和后的支点,右前点和左前点位于靠近头部的地方,右后点和左后点则位于靠近尾部的地方。它们看起来似乎只借两个点运动,即靠躯体前后与地面接触的支点运动,原因在于它们的面积狭窄。在这些动物那里正像在四足动物那里一样,右面是前行部分,引导后面部分行进。弯曲的原因在于躯体的长度。因为正如躯体高大的人往往以驼背的姿式行进,其右肩在前引导,左臀后倾,躯体中部变成凹面的和中空的,因此我们应当把蛇类想象为爬行于地面上的驼背者。它们和四足动物的运动方式相同可以由以下事实表明,即从凹面变成凸面,从凸面变成凹面。当轮到左前点在前引导时,凹面则反转到另一侧,因为右面支点此时处于内侧。设右前点为A,左前点为B,右后点为C,左后点为D。

这就是作为陆生动物的蛇和作为水栖动物的鳗、亚里士多德-《论动物行进》-在线阅读鲒鳗、七鳃鳗以及其他类似于蛇的动物的运动方式。然而某些如此种类的水栖动物如七鳃鳗没有鳍,它们利用海水运动正像蛇既利用水又利用陆地运动一样,因为蛇在水中游动的方式与在陆地上爬行的方式相同;某些此类的水栖动物只有两个鳍,例如亚里士多德-《论动物行进》-在线阅读鲒鳗和普通的鳗以及生活于西斐(Siphae)湖中的某种特殊的鲻鱼。根据同样的原因,那些习惯于陆地生活的种类如整个鳗类,在水中比在陆地上更少地利用躯体的弯曲进行运动。而只有两个鳍的鲻鱼类在水中借躯体的弯曲以补足四个运动支点。

【8】 蛇类之所以为无足的原因首先在于自然从不创制无目的之物,而总是尽可能地为每种东西考虑最佳存在方式,保存其特殊本质和“所以是自身的是”[2];其次在于无任何有血动物能够借助多于四个的支点进行运动,这一点如前所述。由此显然,所有其长度同躯体其他构成部分不成比例的有血动物如蛇类,无一有足。因为它们不能拥有多于四个的足(如果有的话,就会变为无血动物了),如果它们具有两个或四个足,就会完全不能行进,或它们的运动必然会相当缓慢,十分无益。

所有有足动物必然具备数目为偶的足。那些只借助于跳跃进行位置移动的动物至少为了这种运动而不需要足;那些不仅跳跃,而且由于感到这种运动形式之不足从而需要行走的动物,显然使用数目为偶的腿必然能更好地行进,否则完全不能行进。〔因为所有有足动物必然具有数目为偶的足。〕因为行进这种运动方式是由躯体一部分一部分的位置变化完成的,不像跳跃那样用整个躯体一次完成,因此在位置变化过程中某些足必然保持静止,而另一些足进行运动,动物必须用相对立的腿保持静止和进行运动,把重量从运动的腿上转移到静止不动的腿上。因此没有任何动物能用三条腿或一条腿行走。如果用一条腿,则绝对无法支撑躯体所附加其上的重量;如果用三条腿,躯体的重量就会落在一对相对立的腿上,因而如果试图以这种方式运动,必然会跌倒在地。然而多足动物如蜈蚣,能以数目为奇的腿完成行进,这点显而易见,如果切掉它们的足,因为一排足的残缺可被每边其他众多的足所弥补。伤残的腿好像被其他腿拖动着,因此动物不能很好地行走。显然,如果这些伤残的动物具有数目为偶的足,即如果它们什么都没有缺失,具有相对应的足,就会更好地进行位置变化。因为如果它们每边都有相对应的支撑点,对面没有因腿的缺失所形成的空隙,那么这样就能均衡分配躯体的重量,不会向一边倾斜。动物乃是通过肢体交替行进来行走的,因为这样便回复到同原本形式相一致的状态。我们已经说过了所有动物具有数目为偶的足及其原因。

【9】 由下所说可以表明:如果无物静止,便没有弯曲或伸直。弯曲是从直线弯成弓形的或有角的线,伸直是从后者变成直线。在所有上述变化中,弯曲或伸直必然相对于某个点。再者,如果没有弯曲就不会有行走、游动、飞翔。既然有足动物分别用不同的腿轮流站立和转移重量,因而当一条腿前行,另一条腿必然弯曲。因为两边相对应的腿在本性上长度相等,支持重量的腿必须是直的,同地面成垂直关系。当一条腿前行,它就成为斜边,其平方等于静止一边的平方与腿之间连线的平方之和。既然腿的长度相等,因此处于静止状态的腿必须在膝部弯曲,对于能行走的无膝动物必须在其他关节处弯曲。这点可由下述事实表明:如果某人在地面上沿墙行走,〔用醮着墨汁的芦杆触及其头部,〕线迹不会是笔直的,而是呈之字形,因为随着某人在行进中的起伏,线迹也忽高忽低。

的确,尽管腿不弯曲也可能行进,像幼儿爬行那样。这是古人对大象运动方式的解释,然而是错误的。这种运动是通过肩和臀的弯曲进行的。但没有任何动物能在膝部不弯曲的情况下持续、完全地直立行走,只能像角斗学校中以膝匍匐于泥土中的人们那样运动。因为躯体上部体积较大,因而腿必须较长,如果这样,必须存在着弯曲。既然动物与地面成垂直关系站立,如果向前运动的腿不能弯曲,就会由于直角变成锐角从而跌倒在地,或根本不会向前行进。因为如果一条腿同地面成直角,另一条腿向前迈进,后者将与前者相等,同时又比前者长。因为它会相等于保持静止状态的腿,也相等于同直角相对的一边即斜边。因此向前迈进的腿必须弯曲,在弯曲的同时又伸出另外的腿,因而使躯体前倾,向前跨步,又保持垂直于地面。腿构成等腰三角形,因此当头部垂直于底边时会低垂下来。

至于无足动物,某些以蜿蜒起伏的方式行进(有两种形式,或像蛇类那样在地面上蜿蜒起伏,或像毛虫那样上下蠕动),蜿蜒起伏即是弯曲;某些则以爬行的方式行进,例如所谓的蚯蚓和水蛭。这些动物以一部分为前导,躯体的所有其他部分追逐该部分向前行进,以这种方式从一处向另一处做位置变化。显然,如果两条弯曲或弓形的线比相对于它们的线短,则以蜿蜒方式行进的动物的运动是不可能的。因为当弯曲的部分伸展开来,如果它对着一条与之相等的线,则动物不会向前行进;而事实上,当弯曲的部分伸展开来后长于同它相对的线,因此当这一部分趋于静止时,其余部分便追赶上来。

在所有上述变化中,运动者首先通过使自身径直伸展,然后再通过使自身弯曲向前行进。以前行部分伸直,以后继部分弯曲。所有跳跃的动物也使躯体腹部的某部分弯曲,以这种方式进行跳跃。飞行的动物也靠翅的伸直和弯曲飞行,游泳的动物也靠鳍的伸直和弯曲游动。某些鱼类具有四个鳍,而某些即躯体较长的种类,如鳗类,具有两个鳍。业已说过,后者借助躯体其他部分的弯曲,作为另外一对缺失了的鳍的替代物完成运动。扁平鱼类使用两个鳍运动,其躯体的宽扁部分替代缺失了的另外两个鳍。非常扁平的鱼类如batos利用实际存在的鳍和躯体的交替伸直弯曲的外部边缘进行游动。

【10】 关于鸟类或许会产生一个疑问,即无论飞翔还是行走,它们何以能被说成是以四个支点进行运动呢?我们并不是说“所有有血动物都以四个支点运动”,而是说“以数目不多于四的支点运动”。再者,如果鸟类的腿被去掉,它们就不能飞翔;如果鸟类的翅被去掉,它们就不会行走,正像如果人类不使肩运动就不能行走一样。如前所述,所有动物都借助弯曲和伸展做位置变化,因为它们都基于腹下的支点完成行进。因此,如果弯曲在其他部分中不会发生,那至少在运动开始的某点上发生,对于有鞘翅的昆虫和鸟类发生在翅的根基处,对于其他动物则发生在相对应的部分中,例如对于鱼类发生在鳍中,对于其他动物如蛇类,弯曲发生的始点位于躯体的关节处。

有翅动物的尾是有用的,像船上的舵那样,用来引导飞翔。正像其他肢一样,尾必须能够在它与躯体相接的地方发生弯曲。会飞的昆虫和那些尾不适合于上述功用的鸟类如孔雀、家禽以及飞翔能力差的普通鸟类不能保持直线行程。至于会飞的昆虫,无一有尾,因此它们像无舵的船一样随风飘浮,撞击任何偶然碰到的东西。有鞘翅的昆虫如甲虫和金龟子,无鞘翅的昆虫如蜜蜂和黄蜂同样如此。尾对于不适合飞行的鸟类毫无用处,例如紫水鸡、苍鹭以及一般水禽。这些动物通过伸展双足以代替尾来飞行,用腿而不是尾引导飞行方向。会飞的昆虫其飞行速度缓慢,飞行能力较弱,因为它们的翅在本性上与其体重相比不成比例,体重大而翅弱小。因此它们施展飞行能力正像商船试图借助船桨航行一般。翅本身及其生长方式之脆弱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上述原因。在鸟类中,孔雀的尾有时因体积庞大而毫无用处,有时则因换羽而变得无用。一般鸟类同有翅昆虫在翅的本性上的确相反,尤其是飞行速度最快的鸟类,即有弯爪的鸟类,因为飞行速度对它们的生活有用。躯体其他部分也似乎同样适合于它们的特殊运动,头部总是较小,颈部不厚,胸部强劲而尖锐,尖锐是为了像快船的船头那样坚实紧密,强劲是因为肉的生长方式,以便能够搏击排斥迎面扑来的气流,这种活动做起来比较容易,毫不费力。躯体后面部分较轻,逐渐收缩为狭窄细长的点,为的是适应前面部分的运动,这样就不会因自己的面积过宽而把气流扫动起来。

【11】 我们已经详尽充分地论述了这些问题。直立行走的动物之所以必须是两足的,躯体上面部分较轻而下面部分较重,原因十分明显。因为只有如此构造,它才能容易地运载支撑自身。人类这种唯一直立的动物,从腿与躯体上面部分的比例上看,比任何其他有腿动物的腿都长、都强劲。在幼儿身上可以看到这一事实:幼儿不能直立行走,因为他们总像是一种“矮子”,躯体上面部分比下面部分更长、更强劲。随着幼儿的成长,下面部分迅速增长,直至获得恰当的尺寸,只有此时他们才能直立行走。鸟类的体重较轻,但能两足站立,因为其重量位于背部,就像雕塑家所创作的前腿腾空的铜马一样。作为两足的鸟类之所以能够站立的原因主要在于其臀部相似于大腿,如此之大以至于看上去好像鸟类也有两条大腿,一条在膝关节之上的腿部,另一条从该部分直至肛门。然而事实上它不是大腿,只是臀部。如果臀部不是如此之大,鸟类就不能是两足的了,这样就会像人类和四足动物那样,大腿和其他部分的腿直接与短小的肛门相接,整个躯体就会严重向前倾倒。但事实上鸟类的肛门很长,径直延伸到腹部中心,因而腿在此处形成支点,可以承载整个躯体。由以上所述显而易见,鸟类不可能像人类那样直立,因为鸟类的翅在本性上对于像它现在那样支撑躯体十分有用,如果鸟类可以直立,正像画中长翅的厄洛斯,翅对它们就会毫无用处。

同时由以上所述显而易见,人类或其他类似的种类不能有翅,这不仅因为作为有血动物不能以数目多于四的支点运动,而且还因为当他们根据自然的方式运动时,有翅对之毫无用处。自然从不创制与自然相悖的东西。

【12】 业已谈到,如果在腿、肩和臂部没有弯曲,任何一种有血的和有足的动物就不能行进;如果无物静止,弯曲也是不可能的;作为两足的人类和鸟类按相反方向弯曲双腿;再者,四足动物前后腿弯曲的方向相反,也与人类四肢的弯曲方式相反。因为人类按凹面方向弯臂,按凸面方向弯腿。而四足动物按凸面方向弯前腿,按凹面方向弯后腿。鸟类也按凹面方向弯腿。如前所述,这是因为自然从不创造设计无目的之物,而是尽可能地为了至善之目的创造万物。因而对于从本性上借腿获得位置变化能力的所有动物,当每条腿处于静止状态,重量必然置于其上,当它们向前运动时,在前行的腿上必然没有重量,随着行进过程重量必然又转移到这条腿上。显然,弯曲之后的腿必定还会伸直,腿的运动支点向前推进,而该点之下的部分即小腿保持静止。如果前行的腿能使关节向前弯曲,这种活动的发生和动物的行进是可能的;如果向后弯曲,则是不可能的。因为如果向前弯曲,腿的伸展就会伴随躯体的向前运动而发生;如果向后弯曲,腿的伸展则会伴随躯体的向后运动而发生。再者,如果向后弯曲,步伐就会受到两种相反的运动即向前和向后的运动所左右,因为在腿的弯曲过程中必然向后拉动大腿的末端,而小腿则会由弯曲的点使足向前运动。如果向前弯曲,则上述行进过程就会由一种向前的运动,而不是由两种相反的运动所完成。

 人类作为两足的、合乎自然本性地用双腿做位置变化的动物,出于上述原因使腿向前弯曲,使臂按凹面方向弯曲,这是合乎道理的。因为如果使臂按相反方向弯曲,对于手的功能,对于获取食物就会毫无用处。然而胎生四足动物必须使前腿向前弯曲,因为前腿位于躯体前面部分,在行走时前行引导。它们的前腿向前弯曲的原因与人类的腿向前弯曲一样,因为在这个方面它们类似于人类。所以四足动物以上述方式向前弯腿,它们正是以这种方式弯腿才能使足高高抬起;如果以相反的方式弯腿,就会使足稍稍抬离地面,因为整个大腿以及小腿由之生长的关节就会在动物行进过程中碰到腹部。另一方面,如果四足动物使后腿向前弯曲,后足的抬动状况就会相似于前足(在这种状况下后足只被后腿抬起很短一段距离,因为大腿和两腿的膝关节会碰到腹部),但事实上后腿向后弯曲,因此当四足动物以这种方式使足运动时,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妨碍它们的行进。再者,对于正在哺乳子代的动物来说,鉴于这种功能必然或最好使腿以这种方式弯曲;因为如果使腿向内弯曲,就不容易将子代置于腹下进行保护。

【13】 根据前后腿的组合,共有四种弯腿方式。前腿和后腿都必然按凹面方向弯曲;或以相对立的方式,即全部按凸面方向弯曲;或以颠倒的方式,即不按同一方向,而是前腿按凸面方向,后腿按凹面方向弯曲;或者相反,前后腿都以凸面相对,而凹面朝外。没有任何两足的或四足的动物以前两种方式使肢弯曲,但四足动物按第三种方式弯曲。第四种弯曲方式不存在于四足动物中,但大象和人类的臂与腿是个例外,因为人类的臂按凹面方向弯曲,腿按凸面方向弯曲。

在人类中,肢的弯曲总是以相反的方向交替发生的。例如,肘按凹面方向弯曲,手腕按凸面方向弯曲,而肩又按凸面方向弯曲。腿同样如此,大腿按凹面方向弯曲,膝按凸面方向弯曲,足则按凹面方向弯曲。显然,较下的肢与较上的肢弯曲方向相反。因为运动的本原是相反的,肩以凸面弯曲,大腿则以凹面弯曲;因此足也以凹面弯曲,手腕则以凸面弯曲。

【14】 这就是腿的弯曲方式,原因业已说过。但后腿以交叉或成对角线的方式随前腿运动,动物使右前腿运动之后,接着使左后腿运动,然后再使左前腿运动,之后使右后腿运动。原因在于如果它们同时使前腿运动,首先行进过程就会被妨碍,或者会向前磕磕绊绊,因为后腿好像被拖曳于身后。再者,这种运动不是行走而是跳跃。而借助跳跃难以保持从一位置到另一位置的连续运动。有例证可以表明这一点,比如在宗教行列仪式中,以这种方式运动的马不久就会疲惫不堪。因此,前腿和后腿不能以这种分离的方式运动;再者,如果动物使两条右腿首先运动,重量就会超出肢体的支持力,就会跌倒在地。如果动物必然以上述两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另一种运动,或以交叉方式运动,则前两种无一是可能的,必然以交叉方式运动。因为如前所述,如果以交叉方式运动,就不会导致上述任何一种恶果。基于这个原因,马以及类似的动物使用以交叉方式前行的腿保持静立,而不是使用两条同时前行的左腿或右腿保持静立。那些多于四条腿的动物也以相同的方式运动。因为如果拿任何相毗邻的四条腿来看,后腿总以交叉方式随前腿运动,通过观察它们缓慢的运动,这一点显而易见。

蟹也以同样方式运动,因为它们是多足动物。它们总是以交叉方式,按任何一种行进方向进行运动。因为这种动物具有自身的特殊运动方式,是唯一一种斜向运动而非前向运动的动物。既然“前向”是相对于视觉来界定的,因而自然使蟹的眼能够适合于它的肢体。蟹的眼能斜向运动,因此在这种意义上蟹也可以被说成是“前向”运动。

【15】 鸟类使腿弯曲的方式与四足动物相同。因为其本性在某种宽泛的意义上非常接近。对于鸟类来说,翅即为前腿的替代物,因而翅弯曲的方式相同于四足动物的前腿。既然在包括行进在内的运动中,变化的自然本原来自翅,因为飞翔是鸟类适合于自身本性的运动,因此如果翅被去掉,鸟类就不能站立或向前行进。

再者,鸟类尽管是两足的但不能直立,躯体前部比后部轻,因此为了能够站起来,必然或最好使大腿像它本来那样位于腹下,我是说使大腿由腹下生长,直至躯体后部。如果大腿必然处于这个位置,则腿必须按凹面方向弯曲,正像四足动物的后腿那样,原因和我们对胎生四足动物给出的解释一样。

一般说来,在鸟类、有翅昆虫和游泳动物(即所有在水中借助器官的部分行进的动物)那里不难发现,上述这些部分最好斜向连接在躯体之上,正像事实上在鸟类和飞行昆虫身上所显示的那样。在鱼类那里也是如此。因为鸟的翅、鱼的鳍、飞行昆虫的翅都斜向生长,这能使它们以最大的速度和力度乘风破浪、向前运动。后面部分以这种方式就会跟随前行,因为它被顺水或顺风牵引。

所有穴居卵生四足动物,例如鳄鱼、普通的和有斑点的蜥蜴以及陆生的和水栖的龟,都使四肢斜向连接于躯体之上,并伸展到地面。四肢斜向弯曲,因为这样对于爬进洞穴,对于坐窝孵卵和保护后代都十分有用。由于它们的四肢向外突出,因而为了能将整个躯体抬起必然收缩大腿,并置于腹下。在这个过程中它们除了能使四肢向外弯曲之外,不能使之向任何其他方向弯曲。

【16】 业已提及,有腿无血动物是多足的,无一是四足的。它们的腿除了位于两头的之外,必然斜向连接于躯体之上,且向上弯曲,腿本身有点向后呈弓形,原因十分明显。因为在所有此类动物中,中间的腿必然既前行又继随。因此如果腿位于腹下,它们必定会既向前又向后弯曲,向前弯曲是因为它们前行引导,向后弯曲是因为它们在后继随。既然它们必须完成这两种活动,因此是弓形的,且斜向弯曲,除了更为合乎自然本性的两头的腿之外,因为最前面的腿前行引导,而最后面的腿在后继随。以这种方式弯腿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腿的数目。因为这样可以在运动中不太容易相互妨碍和相互碰撞。这些动物之所以具有弓形的腿在于它们全部或大多数生活于洞穴之中,因为以这种方式生活的动物不能过高。

蟹在本性上是最奇特的多足动物。它们并非向前行进(除了业已提及的那种意义),且是唯一一种多于一对前行肢的动物。原因在于其足的坚硬性以及它们并非用之游泳,而是用之行走这件事实,因为它们总是生活在地面上。所有多足动物都像穴居四足动物那样斜向弯腿,例如蜥蜴、鳄鱼和大多数卵生四足动物。因为它们过着穴居生活,某些只在繁殖期内,某些则终生以穴居方式生活。

【17】 其他多足动物都有弓形腿,因为它们都是软皮的,但螯虾是硬皮的,它们的腿用于游泳而非行走。蟹也使腿斜向弯曲,但不像卵生四足动物和无血多足动物那样呈弓形状,因为它们的腿具有坚硬、贝壳状的皮,蟹并不游泳,而是以穴居方式生存,因为它们生活在地面上。再者,蟹的外形是圆的,没有螯虾那样的尾。因为螯虾的尾可用于游泳,而蟹不是游泳动物。另外,蟹是唯一一种躯体侧面等同于后面的动物,因为它们具有为数众多的前行的足。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蟹并非向前弯腿,并不具有弓形腿。为什么没有弓形腿,前面已经解释,即因为蟹的皮坚硬,且是有壳的。出于这种原因,蟹必须以所有的腿在前引导,并斜向运动。斜向运动,是因为腿斜向弯曲;以所有的腿在前引导,是因为如果不是这样,静止的腿就会妨碍运动着的腿。

宽扁的鱼像独眼人行走那样游动,因其本性是扭曲的。蹼足鸟用足游泳。它们是两足的,因为它们呼吸;它们是蹼足的,因为它们生活于水中,这种形式的足可作为鳍的替代物来使用。它们不像其他鸟类那样使腿位于躯体中间,而是处于靠后的位置,因为它们是短腿动物,腿的置后性对游泳有用。它们是短腿动物,因为自然把腿的长度取来加到足上,给腿以厚度而非长度,给足以宽度。为了在游动中搏击划动水流,足的宽阔比细长更为有用。

【18】 有翅的动物有足,而鱼类无足,这是合理的。鸟类生活于陆地上,不能总是滞留于空中,因此必然有足;而鱼类生活在水中,吸入的是水而非空气,鳍对它们游泳有用,而足则完全无用。如果鱼类既有足又有鳍,就会成为无血动物。鸟类在某种方式上类似于鱼类。因为鸟类的翅位于躯体上部,与之相似,鱼类的前部也有两个鳍;再者鸟类的腿位于腹下,而大多数鱼类的腹下也有鳍,并靠近前面的鳍;另外鸟类有尾,鱼类也有尾鳍。

 【19】 或许人们会提出疑问,有壳虫类的运动方式是什么,如果它们没有左右之分,其运动又是从哪里开始发生的。观察表明它们在运动。所有这些种类必须被视为肢体残缺不全的,像有足动物被切掉了腿那样运动,还是类似于海豹和蝙蝠,尽管是四足的,但却是畸形的?有壳虫类运动,但以相悖于自然的方式运动。它们不是真正运动的东西。如若视之为固定静止的,借助生长附着于他物的动物,则会发现它们能够运动;如若视之为行进的动物,则会发现它们是固定静止的。

蟹类在左右分化上微弱模糊,但依然可以显示出来。可以从螯上看出这一点。因为右螯比左螯大而强劲,似乎试图使右面与左面得以分化。

我们已经详尽讨论了动物的部分,尤其是那些与行进和位置变化有关的部分。对这些问题界说之后,接下来的任务是研究灵魂。


注释

[1] 例如在四足动物中有两种本原,一为每个肢体中的本原,一为心脏中的共同本原,前者必须与后者协调一致。

[2] to ti een autoi einai。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
(1)

相关推荐

  • 文聘元-《西方哲学的故事》-在线阅读

    内容提要 这是一部非常有趣的西方哲学史书。作者讲述了自古希腊时期至19世纪中叶西方经典哲学家的人生道路,对他们影响世界的哲学体系及最重要的思想成就做了通俗而清晰的描述与解析,从而勾勒出西方思想的发展脉络,展示出西方智慧的精髓所在。 目录

    在线阅读 2024年9月17日
    42
  • 亚里士多德-《大伦理学》-在线阅读

    大伦理学 Ethika megala据《洛布古典丛书》希腊本文。 第一卷 【1】 既然我们的目的是要讨论有关伦理的问题,那么,首先就必须考察道德是什么知识的部分。简要地说,它似乎不应是其他知识的,而是政治学的部分。因为如无某种道德性质(我指的是,例如善行),一个人就完全不能在社会活动中有所行为;而善行就是具有德性。因此,如果某人要想在社会活动中有成功的行为,…

    在线阅读 5天前
    7
  • 马克思-《历史法学派的哲学宣言》-在线阅读

    人们通常认为,历史学派是对18世纪轻佻精神的一种反动。这种观点流传的广泛性和它的真实性恰好成反比。确切地说,18世纪只有一种产物,它的主要特征就是轻佻,而这种唯一轻佻的产物就是历史学派。 历史学派已把研究起源变成了自己的口号,它把自己对起源的爱好发展到了极端,以致要求船夫不在江河的干流上航行,而在江河的源头上航行。因此,要是我们返回到历史学派的起源去,返回到…

    在线阅读 2024年6月20日
    140
  • 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在线阅读

    人性的,太人性的 1876~1878 第一卷 第四章 出自艺术家和作家的灵魂 145 完美的作品应当一挥而就。——我们欣赏一切完美的作品时,往往忽 略它的生成问题,只是怡悦于眼前的作品,仿佛它是魔棍一挥便从地下跳出 来的。在这里,我们仿佛还处在一种古老神话感觉所遗留的影响之下。我们 几乎还有这样的心情(例如在象裴期顿神庙①那样的希腊神庙中),好象某 个早晨有…

    在线阅读 2024年9月14日
    71
  • 亚里士多德-《家政学》-在线阅读

    家政学 崔延强 李秋零 Oikonomikɑ 据《洛布古典丛书》希腊和拉丁本文。 第一卷 【1】 家政学有别于政治学,正如家庭之别于城邦(分别是两门学问探讨的对象),而且政治学涉及众多的统治者,家政学只涉及唯一的管理者。 我们可以对某些技艺进行分类,创制的技艺不同于使用创制品的技艺,例如,竖琴和笛子的创制与使用就是这样;政治学的功用既在于首先建立一个城邦,同…

    在线阅读 5天前
    21
关注微信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