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论青年和老年 论生和死》-在线阅读

论青年和老年 论生和死 徐开来译

【1】我们现在来讨论青年和老年、生和死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必须说明呼吸的原因;因为在有些动物中生和失去生命都取决于呼吸。在别的地方我们已经对灵魂作过详尽的说明,而且,很显然,它的本质并不是物质性的,但它显然存在于身体的某个部分之中,这个部分一定存在于能够支配其他部分的那些部分中。我们现在将灵魂的其他部分或功能放置一边(无论我们应当用哪一个名称来称呼它们);但至于我们称其为动物和生物的东西,在一切具有这两种特性的事物中(即动物和生物),一定存在着某一同一的部分,生物依靠这个部分而生存并被称为动物。因为作为动物的动物不可能不生存;植物生存,但没有感觉,而我们正是用感觉将动物和非动物的东西区别开来。

这个部分在数目上一定是一而且是同一的,但在本质上则是多并且是有差别的;因为动物和生物并不是同一的。从那时起,那些个别的感官就具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器官,当它们在实现其作用时必定会在这一感觉器官中相遇,而且这个部分一定存在于被称为“前”的部分和被称为“后”的部分之间(我们把感觉发生的方向叫做“前”,把相反方向称为“后”),生物的躯体又分为“上”和“下”两部分(因为所有生物都有上、下部分;植物也一样具有这样两个部分),营养本原显然就存在于它们之间。食物进入的部分我们就叫做上面的部分,这是就它本身的意义来考虑的,而不是就周围的宇宙万物来说的;排泄基本排泄物的部分就是下面的部分。在这个方面植物和动物正好相反。在所有动物中,由于人的直立状态,所以人的这种特征是最为显著的,他上面的部分相对于整个宇宙来说也是向上的部分,而在其他动物中,其上面的部分则是中间的部分;但由于植物并不运动,而且它们是从土壤中吸收营养,所以它们的这个部分永远都是向下的。因为植物的根就相当于动物中被称为嘴巴的东西,植物依靠这个部分而吸收营养,有些是从土壤中吸收营养,有些是相互吸收营养[1]

【2】所有完善的动物都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用来获取食物一,部分用来排泄废物,第三个部分就存在于这两个部分之间。在大动物中这个部分被称为胸腔,在其他动物中这个部分则是与此类似的东西。有一些动物要比另一些存在着更显著的差别所有有位移能力的动物都有一。些额外的部分来满足这一目的,靠着这些部分,它们承受着整个躯干;这就是腿、脚以及具有和此相同功能的部分。无论是从观察、还是从推理来看,这都是显而易见的,即,灵魂的营养本原存在于这三个部分的中间。因为有许多动物,即使这两个部分中的任何一个——即头和接受食物的部分——被割下来,它们利用隶属于中间的部分依然能够生存。这种情况对于像马蜂和蜜蜂一类的昆虫是显而易见的;有许多并不是昆虫的动物被分割后依靠其营养的部分也能生存。在它们之中,这一部分在实现着时是一,但在潜能上是多,因为它们的结构和植物的结构相同。植物在被分割成段之后,其残片能独立生存,许多树木就是从同一本原产生出来。有些植物被割断后之所以不能生存,有些植物之所以能够通过接枝而生长,这个问题属于其他的研究领域。但在上述这个方面,植物和昆虫有相同之处。所以,营养灵魂,在拥有它的事物中,就实现而言一定是一,但在潜能上是多。对于感觉本原也同样如此,因为被分割后的部分显然还有感觉。但植物能够保存它们的本性,而昆虫则不能,因为它们没有生存所必需的器官,它们有些失去了抓取的器官,有些失去了接受食物的器官,有些则失去了这两种器官。这样的动物似乎是多个动物的结合体;但构造最完善的动物不会有这种缺陷,因为它们的本性在它可能的范围内就是一。所以,有些部分在被分割后还具有极微弱的感觉能力,因为它们仍然保持了灵魂的某些影响;有些动物当维持生命的部分被摘除后仍然能够运动,如乌龟在心脏被摘除后仍然能够运动。

【3】同样的现象在植物和动物中都是显而易见的,在植物中,我们会在种子的繁殖中或在嫁接和接枝中发现它。种子总是从中间开始生长。所有的种子都有两瓣,它们的交 合处就在相接触的那一点上,在两者之间部分属于这两瓣;植物的根和茎就是从这个部分出现的,发生点就位于它们的中间。在嫁接和接枝中对于胚芽尤其是这样;因为胚芽是枝叶的发生点,而且是位于中间的部分,所以人们或者将它剪下来,或者在这点上进行嫁接,以便它的枝条或根系在这里生长出来;这说明了发生点位于茎和根之间。

同样,在有血动物中最先形成的是心脏,这从所观察到的动物来看是明显的(在可能观察它们生长的范围来看)。所以,在无血动物中,最先形成的也是类似于心脏的部分。我们已经在《论动物部分》中说明过,心脏是血脉之源,而且在有血动物中,血液是各部分得以形成的最后营养物。很清楚一,就食物来说,它的种作用由嘴巴提供,另一种作用则由胃提供;但心脏是起支配作用的,它为最后的过程起了作用。所以在有血动物中一,感觉的和营养的本原定存在于心脏之中;因为相对于食物来说,其他部分的作用从属于心脏的作用;因为具有支配作用的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最后的结果,而不是为了次要的目的,这就像医生的目的是为了健康一样。而且,在所有有血动物中,起感觉作用的决定性的器官存在于心脏之中;因为所有感觉器官的共同感觉中枢一定存在于这个部分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两个部分,即味觉和触觉部分,是以心脏为中心的,所以其他部分也一定是这样;因为在这个部分中,其他感官可能会产生某种刺激,但味觉和触觉并不会扩展到上面的区域。除此之外,对于所有生物来说,如果生命存在于这个部分之中,那么感觉的发源地显然也一定是这样;因为我们说一个物体是活的,这是就它作为一个动物来说的,我们说它是一个动物,这是就它拥有感觉来说的。至于其原因,有些感觉显然和心脏相关,而有些感觉则存在于头之中(这使得一些人相信,动物感觉作用的发生是由于大脑),这个原因我们已经在别的地方分别说明过了。

【4】所以,根据所观察到的事实,从我们所说的可以清楚地看到,感觉灵魂,还有生长灵魂和营养灵魂都存在于这里,即存在于身体三个部分的中间位置上。这也可以通过推理得出,因为我们看到,在任何情况下自然在多种可能的结果中总是选择最佳结果;如果这两个本原都存在于这一实体的中间位置,那么身体的这两个部分,即接受食物的部分和将营养物加工到最后形式的部分,都将最佳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因为灵魂会和它们两者都很接近,而且这种作用的中心位置将是起决定作用的。再有,使用工具的东西和它所使用的工具之间一定存在着差别(这种差别并不比空间和作用之间的差别小,如果后者可以比较的话),这就正如长笛和演奏长笛的手之间的差别一样。所以,如果动物是由它们是否拥有感觉灵魂来定义的话,那么在有血动物中,这一本原一定是存在于心脏之中,在无血动物中一定是存在于与心脏相关的某个部分之中。

但在动物中,所有的部分和整个躯体都拥有某种天生的自然热,所以在活着时它们显然都是热的,但死亡后或生命消亡后的情况正好相反。这种热的源泉一定来自于有血动物的心脏,对于无血动物来说,则来自于与此相同的部分;虽然躯体的所有部分都在发挥作用并消化营养,但起决定作用的器官在这种活动中仍然起着主要的作用。所以,当其他部分变冷时生命仍然存在但一,旦心脏这个区域变冷,那么死亡就会发生,因为其他所有部分的热源泉都是依赖于这个位置上的热,而且灵魂在这个器官中就仿佛因火而烧得灼热发亮,在有血动物中这个器官就是心脏,在无血动物中则是相当于心脏的部分。所以生命必然和热的维持是同时存在的,我们称为死亡的东西便是热的毁灭。

【5】我们可以看到,火停止燃烧的方式有两种,竭尽和熄灭。由自身所引起的就叫做竭尽,由相反原因引起的就叫做熄灭一,其是由于老年而导致的死亡另一,是由于外力而导致的死亡。但事实上两种毁灭都是由同一种原因所引起一,在两种情况下,旦缺乏滋养它的养料,即它由于缺乏营养物而使热无法继续维持时,火就会停止燃烧。在熄灭的情况下,对立物通过抵制消化而使得火无法得到供应;但是如果热由于没有呼吸和冷而聚积太多时,有时火也会熄灭;因为如果热聚积得太多,它就会很快消耗掉营养物,而且在发散物停止下来之前就将其消耗一空。所以,不仅小火苗很容易被熊熊烈火所吞灭,而且就是灯火,当其被置于一更大的灯火之中时,也会完全被它自身所燃烧殆尽,这就像其他任何可燃烧的东西一样。其原因就在于,大的火焰能够在新燃料增加之前便占有火焰中的营养物,火总是在产生着,并像江水一样涌动着,但它的速度是如此之快,以至于人们无法观察到。

所以,很显然,如果必须要保存热(如果生命继续存在就必然如此),那么在热源中就必须要有某种方法使热冷却下来,我们可以用木炭被火盆封起来时所发生的情况来加以说明,如果将它们一直用盖子盖着(我们把它叫做塞罩),那么它们很快就会熄灭;但如果我们一会儿将其盖上,一会儿又拿开盖子,就这样很快地交替进行,那么它们仍然能够燃烧相当长一段时间。另外,封炉也能够保护火的燃烧,因为灰烬是多孔的,它并不会堵塞空气的通道,而且封炉能够保护火不会因周围的空气而熄灭,所以,火并不会因它所提供的大量的热而熄灭。至于封住火炉以及用塞罩盖上火盆为什么会发生相反的结果,我们已经在《问题集》[2]中作过说明了(在后一种情况下火很快就会熄灭,在前一种情况下火能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

【6】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有灵魂,正如我们所说过的,离开了自然热它就不可能存在,在植物中,由于其营养物和周围空气所提供的帮助,其自然热足以维持生存。因为当食物进入时会产生冷的效果,这就像人一样,在进食后立刻就会产生这样的效果,而禁食则会引起热和渴;因为一旦空气不运动它就总是会变热,但食物的进入会引起运动,它就会变冷,直到消化过程已经结束为止。如果由于季节的原因,周围的空气酷冷无比一,旦有冰霜发生,那么植物就会枯萎;如果是在炎热的季节,从地下而来的湿无法产生冷的效果,那么热就会因耗尽而完结。所以深受这种气候之苦的树木就被人们说成是因枯萎而伤以及被星星击中。因为这个原因,人们在树根下面放上某些形状的石头或盛了水的罐子,从而使植物的根系产生冷。至于动物,由于有些动物生活在水下,有些则生活在空气中,所以,它们能够从这些元素并凭借着这些元素而获得冷,前者依靠水,后者依靠空气。这种冷却过程是以什么方式以及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必须在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研究之后再来说明。


注释

[1] 这里可能指的是寄生植物。

[2] 所提到的这一段已佚。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赵林-《告别洪荒:人类文明的演进》-在线阅读

    告别洪荒:人类文明的演进 赵林著 适合中国人阅读的西方文化经典著作 从神话时代,到工业时代 人类如何告别洪荒走向文明 人类文明5000年 作者简介: 赵林,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学术委员。 武汉大学的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四年大学期间没听过赵林老师的课,就等于没有上过武汉大学。” 代表作:《告别洪荒:人类文明…

    在线阅读 2025年3月4日
    108
  • 柏拉图-《克里底亚篇》-在线阅读

    蒂迈欧 噢,苏格拉底,我在这场讨论的汪洋大海中的艰苦航 106 程就要结束了,现在我已经进入港口,感到无比轻松!我的感觉就 像旅行者在经历长途跋涉以后终于到达了终点。所以我要向这位 在我们的故事中很久以前就已经诞生了的神①祈祷,求他降恩帮 B 助我们,把我们讲过的话保存下来,如果我们在谈论这些事情的时 候无意中说了什么错话,也希望他给予适当的处罚。让偏离正道…

    在线阅读 2024年9月21日
    228
  • 柏拉图-《吕西斯篇》-在线阅读

    我当时正沿着围墙边的那条小路从学园⊙ 去吕克昂,待我走 过帕诺普泉边的小门时,正好碰上了希洛尼谟之子希波泰勒,还有 培阿尼亚人克特西普以及其他一些青年,和他一起站在那里。 203 希波泰勒见我走来便大声喊道,哈哈,苏格拉底,你从哪里来, 要到哪里去? B 我答道,我从学园来,要去吕克昂。 他喊道,我要你过来一下,跟我们走吧,我保证不会浪费你的 时间。 我说,…

    在线阅读 2024年9月21日
    183
  •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在线阅读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 恩格斯(1848年) 〔来源〕原载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共产党宣言(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特辑》(人民出版社,2018-4-1) 1872年德文版序言 《1872年德文版序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新的德文版合写的第一篇序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序言中明确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

    在线阅读 2024年6月24日
    377
  • 亚里士多德-《后分析篇》-第一卷-在线阅读

    第一卷 【1】一切通过理智的教育和学习都依靠原先已有的知识而进行。只要考虑一下各种情况,这一点便显得十分清楚。数学知识以及其他各种技术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各种推理,无论是三段论的还是归纳的,也是如此。它们都运用已获得的知识进行教育。三段论假定了前提,仿佛听众已经理解了似的。归纳推理则根据每个具体事物的明显性质证明普遍。修辞学家说服人的方法也与此相同:他们…

    在线阅读 2024年9月29日
    12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