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译者附志-在线阅读

(一)形而上学(哲学)的编次

(1)“形而上学”(哲学)是“亚氏全集”中的重要著作。在早期

希腊诠疏中,这书名有两种解释。其一,叙明安得洛尼可(盛年约

公元前40)在编纂亚氏遗稿时,把这若干苇纸卷汇次在“物学”之

后,他于书名有所迟疑,姑尔签为 tá μetá tá φuouκa“次于物学之

后若干卷”。拉丁编者省去冠词就成为 Metaphysica,此字一直为

西方各国译文所沿用。另一解释出于克来孟·亚历山大里诺,他

把这一个书签题词肯定为一门学术专名。亚氏在本书内称物学为

“第二哲学”(1037a14),克来孟就解释这里所讲“第一哲学”为“超

物学”。中国旧译据此作为“形而上学”。亚氏在这书内反复提示

彼所论述为“第一原理”(πporη doxai),为“智慧”(oopiα),为“哲学”

(φtλoσopiα),为“神学”(θcoλoYuk)[亚氏所谓神学类似天文哲学

(1026a20),异于宗教上的神学]。安得洛尼可当初倘就标举“哲

学”为题名,实际上是允当的。

(2)古希腊思想的发展渊源于“神话”(μúθos),故常含混地称

神话学家为哲学家(982b19),含混地称“神话”为“哲学”(1000a9)。

使哲学脱离诗与神话而具有明晰的内容,成为庄严的名词,正是苏

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所从事于学术研究的方向。亚

氏把学术分为(一)理论,(二)实用,(三)生产三类。理论学术指

1

3675

形而上学

(甲)物学、(乙)数学、(丙)哲学。实用之学指政治、经济、伦理等。

生产之学指各种技艺如建筑、医院、体育、音乐、雕塑、图画以及缝

衣制鞋等。他所谓“物学”包括一切有生与无生物,包括生理与心

理、地质与气象,也就是“自然哲学”。技术上的理论部分,如建筑

用力学,他抽象为“运动”;音乐用声学,他抽象为“数”;图画用光

学,他抽象为“线”(1078a16):这些就分别归之于物学、算术与几

何。他把天文列在数理之内(有时也在物学著作中讨论),而称之

为最接近于哲学的一门学术。希腊当时于这些学术都已相当发

达。

(3)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曾设想要有一门学术来贯通各门学

术。亚氏既博习古今,兼综百家,对于这样一门学术重加思考,毕

竟把“哲学”的轮廓规划了起来。我们现在看本书卷 B中所提十

三类哲学问题也许觉得无可矜尚,但想到当时人类抽象与综合能

力方在萌芽,要从浑噩的事例中,开始分析出条理,确属困难。亚

氏的学术分类在西方实际上沿用到近代;他把哲学列于三种理论

学术之先,称道这门学术为最高尚精确的智慧,为学术研究树立基

本原理(卷A第二章,卷E第一章)。他说哲学家尽知一切事理

(1004a34),而各门学术各研究它自己所划定范围内的实是

(1025b7)。于是他标志了哲学研究的对象为“通则”与“本体”。

通则(dξtoμα)为一切学术所应共同遵循的“公理”,本体(ouσiα)为

一切事物与其演变所不能须臾离的“实是”(tó ov)所寄托。

(4)希茜溪“亚氏书目”中列有“物学后编”十卷,这可能是现行

十四卷本“哲学”中ABTEZHOIMN 这十卷。其余四卷,(一)α卷

像是后来插入的,其内容异于A卷之为哲学导言,而是一般理论附录一

学术的序引。(二)△卷在希茜溪“书目”中另作单篇,称为“词类集

释”。(三)K卷,上半是 BFE的缩本,或为这三卷先草拟的纲要,

下半为“物学”卷二、卷三、卷五的简编。K卷文理不是亚氏式的,

像是门弟子的札记。(四)A卷与它卷不相关联;可以作为论“宇宙

总因”,或“原动者”,或“非感觉本体”的一个专篇。

十卷中,A是完整的专篇。BFE 可能是一组。ZHO为本体之

学的正文。另一组,M卷似乎初意在改订N卷,写成后,因内容有

异,遂一并存录。I卷像是一单独的补编。凭各卷内文句分析,写

作的先后并不与卷次相符;A、△、K上半,A(除第八章外),N当先

草成;全书各卷时间相隔盖二十年。A卷与M卷批评柏拉图学派

意式(理念)论颇多重复;A卷行文亚氏犹自侪于柏拉图学派之间,

M卷则已是亚氏晚年自外于柏拉图学派的语气了。希腊诠疏家

如亚历山大(Alexander)与阿斯克来比(Asclepius)都认为“哲学”

这本书是欧台谟(Eudemus)汇合他老师有关上述各主题的若干专

著与讲稿所辑成。各卷间每互有关照的文句;这些可能是亚氏生

前自行添补的,也许是后世编纂者加入的。

(二)本书注释

(5)汉文译者凭形而上学(哲学)的希英对照本及英译本(参看

附录“参考书目”II,3)与积累的诠疏,得以厘定章句与错简,校读

异文与异释,求取全书的通解,考订了学术名词,翻出这本二千三

百年前的著作。译文所附注释大别为四类:(甲)依据陈规,凡辞旨

(子)与原书它章,(丑)与亚氏其它著作,(寅)与柏拉图各书,(卯)

及诸先哲诗歌、戏剧或残篇有关者,为之记明出处。(乙)有关史

369形而上学

迹、事例以及名物度数,凭旧传诠疏加以简释;间亦取用近人新解。

(丙)亚氏及诸先哲学术名词大抵由两方式铸成:(一)由日常用语

分离出来,作为专用名词,如“实是”“元一”等,或如“如何”等于“原

因”,“如此”同于“素质”(有时同于“普遍”);(二)用普通名词或动

字加以变化或组合,造作新名词,例如“除去物质”成为“抽象”,“划

定界限”成为“定义”。译者希望在译文中力求辞义正确外,仍保留

着学术用语初创时的浑朴,繁衍中的脉络;但这很难做到。因汉、

希文字原始构造的差异与以后繁殖方式的不同,同一希腊字,常得

用不同的几个汉文字来翻译,以适应各章节的文理;关于这些,读

者也可于各页脚注及“索引三”中窥见一斑。(丁)二千三百年前的

古文当然可于许多句读发生异解,而历经传抄,错字异文也是到处

有的。这些,经过近百余年的校订功夫,都已有人勘定,我们只在

脚注中偶尔举些例示。

370

译 者

1958年9月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1)

相关推荐

  • 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后记-在线阅读

    后 记 本书自从2005年初版以来,已经过去8年多了,其间收到各方面传来的反 馈信息,除有读者指出个别地方的表述不当外,基本都是正面的。我们作为高校 哲学教师,也感到在数年的教学实践中,这本教材还是用得颇为顺手的。然而, 学问无止境,这些年来我们也感到,本书在某些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加完善,更加 符合今天学术发展的趋势。因此,我们根据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建议,对本书…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9日
    117
  •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一卷-在线阅读

    第一卷 【1】 我们看到,所有城邦都是某种共同体,所有共同体都是为着某种善而建立的(因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着他们所认为的善),很显然,由于所有的共同体旨在追求某种善,因而,所有共同体中最崇高、最有权威、并且包含了一切其他共同体的共同体,所追求的一定是至善。这种共同体就是所谓的城邦或政治共同体。 有人认为政治家、君王、家长以及主人其意思是同一的,这种说法荒谬绝…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30日
    171
  • 第一节 福柯生平与著作

    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年10 月15日生于法国西部小城普 瓦蒂埃(Poitiers),他的父亲是当地的外科医生。福柯17 岁时,在普 瓦蒂埃中学的法国高等师范学校文科预备班学习了两年,并于1945 年参加了进入这所名校的考试,但是榜上无名。1945年,福柯来到巴 黎继续复习,准备再考。在巴黎的文科预备班中,福柯听了黑格尔的 《精神现象…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225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 古代哲学-第五章 巴门尼德-在线阅读

    第五章 巴门尼德 希腊⼈并不耽溺于中庸之道,⽆论是在他们的理论上或是在他们 的实践上。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都在变化着;巴门尼德则反驳说:没 有事物是变化的。 巴门尼德是意⼤利南部爱利亚地⽅的⼈,⿍盛期约当公元前五世 纪上半叶。根据柏拉图的记载,苏格拉底在年青的时候(约当公元前 450年左右)曾和巴门尼德会过⼀次⾯,——当时巴门尼德已经是⼀个 ⽼⼈了——并且从他…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126
  • 第四节维特根斯坦的前期哲学

    在 20世纪西方分析哲学的历史上,维特根斯坦始终是一个有争议 的人物。围绕他的争议不仅是关于他的个性特征,更主要的是关于他的哲学与分析哲学之间扑朔迷离的关系:一方面,他被看做是分析哲学 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一生中提出的两种哲学对分析哲学在20 世纪初的形成和在世纪中叶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而且,他既是实现当代哲学中“语言的转向”的第一人,也是完成这种…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4日
    26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