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卷八-在线阅读

卷(H)八

1042a章一 我们必须认取从上述各节所引起的后果而为之总结,以

5完成我们的研究。我们说过,原因、原理与本体的要素是我们研究

的对象。①有些本体是大家所公认的,有些只有某些学派承认为

本体。那些为一般所公认的是自然本体,即火,地,水,气等单纯物

体;其次是植物与其各个部分,和动物与其各个部分;最后是宇宙

10与其各个部分。至于某些学派则说通式与数学对象为本体。②在

论辩中另有提出其它本体,如怎是与底层。另一看法,似乎科属较

15之各个品种更应作为本体,普遍〈共相>较之个别<特殊>更应作为

本体。③再由普遍性与科属又联系到意式;由于同样的论点,这些

也被认作本体。又因怎是为本体,而定义为怎是的公式,为此之

故,我们又讨论了定义与主要范畴。④ 因为定义是一公式,一公式

20有部分,我们也得考虑有关“部分”的事项,什么是本体的部分,什

么不是它的部分,以及本体的部分是否为定义的部分。⑤ 我们也

① 参看卷Z,章一。

② 参看卷Z,章二。

③ 参看卷Z,章三,1028b 33-36。

④ 参看卷Z,章四至六,章十二、十五。

⑤ 参看卷Z,章十、十一。卷(H)八

曾讲到普遍性与科属均非本体。①我们以后必须继续研究意式与

数理对象;②因为有些人说这与可感觉事物一样,也是本体。

现在让我们再来讨论一般公认的诸本体。这些就是可感觉本25

体,一切可感觉本体均有物质。底层是本体,本体之一义即物质

(物质的本意我用以指明这潜在地是一“这个”而并非已实现的“这

个”),其另一义则为公式或形状(那是一个可以单独地用公式来表30

明的“这个”)。第三义则为两者的复合,只有这复合物才有成坏而

全然能够独立自存——在可用公式为之表白的诸本体中,有些能

独立,有些则不能。③

物质显然也是本体;因为对于所遭遇的一切相反变化中自有

一些事物为此变化之底层,变化在这底层上可得进行,变化的实例35

则有如一刻在这里一刻又在别处的“位变”,现在是这样的尺度,以

后却或增或减的“量变”,以及一刻是健康一刻又抱病的“质变”;相

似地在本体上则有生灭成坏的变化,其底层一会儿因变化而成为1042b

一“这个”,又一会儿却因变化而褫夺了那所由成为“这个”的因素。

在“本体之变”中,其它变化也包含在内。但在其它变化中,本体并

不必然跟着变化,因为事物如具有位变物质的,并不必然也具有生5

灭物质。

全称生成<生成通义>与偏称生成<生成别义>之分,在我们的

物学论文中曾经讲过。④

① 参看卷Z.章十三、十四、十六。1040b 16-1041a 5。

② 参看卷M,N。

③ 参考卷A,章七,章九。

④ 参看“物学”225a 12-20,“成坏论”317a 17-31。

181182

形而上学

章二 本体之作为底层与物质而存在者,亦即潜在本体,一般均

10能认取,尚待我们来说明的应是可感觉事物的现实本体。德谟克

利特似乎想到了具有同一底层物质的事物之间有三类差异,它们

或不同于规律即形状,或不同于趋向即位置,或不同于接触即秩

15序。①但是大家显然看到了更多差别,例如有些事物,它们的物质

组合方法是不同的,蜜水等由混合而成,束薪等由捆扎而成,书等

由胶合而成,箱等由搭钉而成,其它种种有由数方式共合而成;又

20有些事物因位置而不同,门楣与门槛所处有上下之别,又有些因时

间而不同,如午餐与早餐;又有些因地方而不同如风;又有些因可

感觉事物之秉赋而不同,如软硬,稀密,干湿;有些事物于这些性质

有某几种不同,有些则全都不同,有些则于这些性质或有余或不

足。

于是,清楚地,“是”这一字为义就该有那么多;某事物“是”一

25

门槛,因为它放在如此如此的位置,它的所“是”实为位置,而别一

事物为一块冰则其所“是”实为如此如此而凝结成的固体。某些事

物之实是将用尽所有这些不同性质来说明,因为那事物可以一部

30分是混合的,一部分是掺杂的,一部分是捆扎的,一部分是凝固的,

其它部分还得应用其它差异;例如手或足就需要这样繁复的定义。

所以我们必须捉摸到各类别的差异(这些就是事物成为实是的原

理),例如事物之所由差异者或为多少,或为稀密,或为其它类此之

35性质;这些都是有余或不足的各种形式。而任何事物之以形状或

1043a平滑或粗糙为主者,其分别要在直与曲。其它事物如以掺杂为实

① 参看卷 A,985b 13—19。卷(H)八

是者,将以其相反者为非是。

由于这些事实,于是这清楚了,事物的实是既皆得之于其本

体,我们就当在这些分别上觅取这些事物成为实是之原因。现在

这些分别,单独或配合着的,虽还都不是本体,但各已包含了可比

拟于本体的事物。有如在本体上,实现本身便凭物质为之说明,在5

其它定义上,物质也是切近于完全实现。举例,假如我们要界说一

门槛,就该说“木或石在如此如此的位置”,一房屋就该说“木与砖

在如此如此的位置”,或是在某些例上,还得在形式以外涉及其作

用,假如我们要界说冰,就该说“水以如此如此的方式冻结或凝10

固”;以及音乐就该说“如此如此调和了的高低音”;其它一切也相

似。

于是,明显地,物质相异时,实现或公式也相异;因为有些实现

依于组合,有些则在混合,又有些则依照着我们上面所说其它不同15

情况。这样,凡从事于制作定义的人,如果说房屋“为砖与木石”则

所指为潜存房屋;而那些人,建议①以“安顿生物与器具的一个荫

蔽”为之界说的,则所指为房屋的实现。那些人合并了两项来界

说,这就指形式与物质组成的第三项本体。(说明差异的公式似乎20

是对形式或实现而言,说明组成部分的毋宁是指物质;)亚尔巨

太②所常接受的定义就正是这一类;它们所陈述的是形式与物质

之结合。举例:何谓无风<风静>?“大范围内的空气不活动”,空气

是物质,不活动是实现也是本体。何谓无浪<浪平>?“海洋平顺”,25

1

183

① πpoθivtis不可解,拟为πpotiθsvtus,解作“建议”(依罗斯诠释)。

② 亚尔巨太(Archytas)泰伦顿人,与柏拉图同时,在意大利学派中以擅天文著

称,为柏拉图数理导师。184

形而上学

物质底层是海洋而其形状或实现是平顺。于是,从上面所说看来

这就明显了,可感觉本体是什么,这怎样存在——其一为物质,另

一为形式或实现,而第三则是那两项的结合。

30章三 我们必不可忽略,有时一名称,所指者为组合本体,抑为

形式与实现,是不明的;例如“房屋”作为一个记号,它所标记的是

“由砖石如此如此地组成的一个荫蔽”(组合事物)抑仅是“一个荫

蔽”(实现或形式);线是“二的长度”抑只是“二”;动物是“魂在身

35上”抑只是“魂”(因为魂是本体或某一身体的实现)。“动物”这名

称原不是一个公式所能说明,这应是两者都可适用,而那两个公式

1043b所指的还是同一事物。但这问题(名称究属指综合实体抑形式>在

另一观点上殊为重要,在可感觉本体的研究上并不重要;因为怎是

确乎在于形式或实现。“魂”与“成为魂”是相同的,但“成为人”与

“人”却不同,除非那个无躯之“魂”就称为人;其一,事物就是它的

怎是,而另一则事物非其怎是。

我们若考察一下,①这会见到,音节不仅是字母加之以组合,

5

房屋也不仅是砖块加之以组合。这是对的;因为组合或混合并不

得之于那所组合或所混合的事物,其它各例也如此;譬如门槛凭位

置为之定义,但位置不是门槛造成的,门槛却正是位置造成的。人

10也不仅是动物加之以两脚,这必须在这些物质以外另有一些事物,

这另一些事物不是元素之类也不是综合物体,而是形式本体:可是

人们常常漏忘这个而只举物质。假如这正是事物存在的原因,而

① 亚里士多德又重回到第二章的论题。卷(H)八

这原因亦为事物之本体,那么,人们就没有能把这一本体说明。①

于是,这个必须是永恒的,或是可灭坏而永未参加于灭坏过15

程,可生成而永未参加于生成过程之中。这已在别处②说过而且

证明,没有谁制造或生殖形式,所制造的只是“个体”,或所生成的

只是“形式与物质的复合体”。至于可灭坏事物的本体可否分离尚

未完全明了;所已明了的情况只是某些个别事例,如房屋与家具③20

《的形式>是不能离开个体而独立存在的。也许事实上这些事物本

身,以及任何其它不是自然所造成的事物都全不是本体;因为人们

可以说在可灭坏事物中,只有它们的自然本性才是本体。

因此安蒂瑞尼学派以及其他未经教导的人们所常引起的疑难

有时也颇趋合风尚,他们说“什么”是不能为之制作定义的(所谓定25

义只是一漫长的公式④),所能为之界说的只是物之所近似而已;

例如银,他们认为谁都不能答复“什么是银”,所能答复的只是说

“这像锡”。所以,可得为之界说或制作公式的应只是那一项组合

本体,包括可感觉或可理知的组合;而组成这本体的原始部分则不30

能为之界说,一个作为定义的公式以某些事物来指示某些事物,这

定义的一部分必然要举出物质,另一部分举出形式。⑤

这也是明显的,假如本体的某一义就是数,则这些本体就应是

这样意义的数,而并不像有些人所说是诸单位的集体。因为一个35

数就类于一个定义,(一)定义是可区分的,可区分为不再可区分的

① 参看卷△,1017b 14-15灵魂为人的本体。

②③ 均见卷Z,第八章。

④ λoYov μakpov或译“长句”,意谓絮絮不休而不中肯的闲话。另见卷N,

1091a 7。

⑤ 指毕达哥拉斯与柏拉图学派,参看卷M,章六、七。

185形而上学

部分(凡定义的公式都不是无尽的),而数也具有同样性质。(二)

1044a数或增或减了一个部分,即便所增减者甚微,也就不再是那个原数

而是另一不同数了。照样,定义与怎是若有所增减也就不是原定

义了。(三)数必须是由以成为一个整数的事物,假如这是整一。

5这些思想家们说不上凭什么使列数各为整一。假若这不是整一,

那就像一堆事物;或者这是整一,我们该说明何以能因多为一。相

似地定义是整一,而他们也说不上定义何以能成整一。这是一个

自然的结果;因为同样的理由可以应用,照我们已说明的意义,本

10体之为一,这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是一些单位或点;每一本体各是

一个完全的实现,各有确定的本性。(四)数不容许增减,本体也如

此,只有包括物质的本体才容许增减。这里对于所谓本体的生成

与灭坏———怎样才可能生灭,怎样又不能———以及把事物简化为

186

章四 关于物质本体我们必不可忘记,即便一切事物均出于相

数的论述,到此暂止。

15同的第一原因或以相同的事物为它们的第一原因,即便是相同的

物质作为它们生成的起点,每一事物仍还得各有它的切身物质,例

如粘液,有甜质或脂肪,胆液有苦质或其它物质,虽则这些实际也

20许出于相同的原始物质。又,当一物质是另一事物的物质时,那一

事物就可以出于几种物质;例如脂肪若出于甜质,粘液就出于脂肪

或甜质;经将胆液分析为原始物质时这也将见到胆液所由来的几

种物质。一物为另一物所由来,其义有二,或因为在事物发展过程

25中此物在先一阶段,或因为将另一物分析时得知此物为其组合的

原始成分。

物质虽只一种,如动因有异就可产生不同事物;例如木材可以卷(H)八

为箱亦可为床。但有些不同事物,其物质必须不同;例如锯不能用

木材来制成,这也不是动因所能为之措手;动因无法造成一把羊毛

或木材的锯。但不同物质若在事实上,造出了相同的事物,则这制30

造技术,即动因,必然相同;物质与动因倘两都不同,则产品必然相

异。

原因本有几项不同命意,当有人研究事物之原因,他就得说明

所有各种可能的原因。例如什么是人的物因?我们该说是月经。35

什么是他的动因?该是种子。本因〈式因〉呢?他的怎是。极因

呢?他的终身。但是末两因也许相同。——这就是我们所必须陈

述的诸近因。什么是物因?我们不可列举火或土,应该举出的是1044b。

这事物最切身的物质。

假如我们所要考询的原因,就是那么四项,那么于自然间可生

成本体,若作正确研究,我们就可照这样进行。但对于自然间那些

永存本体,这就应作别论。因为,有些也许没有物质,或者不像大5

地上那一类的物质,而只是像能在宇宙空间运动的那样一类物质。

那些存在于自然间而并非本体的事物也没有物质;它们的底层则

是本体。例如什么是月蚀的原因?什么是蚀的物质?没有物质;

受蚀的是月亮。①什么是掩灭光的动因?地球。极因也许是没有10

的。本因便是定义的公式,定义公式若不包含原因,这就只是一个

模糊的公式。例如,何谓月蚀?“褫夺了光”。但我们若再加上“被

1

187

① 月蚀是一个演变,并非本体,其底层为一个决定性的本体,即月。亚氏天文学

认为日月星辰诸天体之为物,异于地上诸物之以土水气火四元素为组成,它们由不生

不灭的第五元素组成,是在空间运动着的永存事物;故云“没有物质”。“没有物质”亦

可这样作解:月蚀只是一个“演变”,这一演变虽有一本体为之底层而没有物质的生灭。188

形而上学

15地球在中间遮住”,这就成为包含了原因的公式。睡眠的例就不清

楚是怎样的本原招致这样的演变,我们该说是这动物在睡眠?是

的,但这动物的睡眠起始于哪部分?心脏①或其它部分?其次,什

么能使它产生睡眠?其所感受又何如——这是那某一部分机能入

睡,而不是整个动物入睡么?我们该说“睡眠是如此如此的失去动

20作能力”?是的,但这又由何种作用致使这一部分睡眠机能如此如

此地失去动作能力呢?

章五 因为有些事物如“点”,假使它们也算作存在,它们的在或

不在是没有来踪去迹的;形式亦然(假使现存一切事物必是从某事

物来而成为某事物,则所成为存在的并不是“白”而是那木材成为

25“白的”),不是一切对反②都能互变互生,而“一个黑脸变为一个白

脸”与“黑变白”其实义不同。也不是一切事物都具有物质,只有那

些生成而互变的事物具有物质。那些从未参加于变化过程的事

物,或存或亡,它们都不具有物质。

问题的一个疑难是在每一事物之物质与其对反状态如何相

30

关。例如一个身体假使潜在地健康,而疾病为健康的对反,那么是

否这身体是潜在地又有健康而又有病呢?又水是否潜在地是酒而

又是醋呢?我们答复这都是物质,其一本于正面状态与正面形式

35则为健康,另一则褫夺而灭坏了正面状态就成为与健康本性相反

1045a的疾病。这可有些费解,何以酒不算是醋的物质,也不是潜在的醋

(虽则醋是由酒制成的)。一个活人又何以不说是一个潜在的死

① 亚历山大注谓睡眠起于心脏之说出于柏拉图。白朗狄斯(Brandis)谓柏拉图

书中未见此语,似为亚历山大杜撰。

② 黑白是色性相反,黑白脸则是脸之具有相反色性者。卷(H)八

人。事实上,它们都不是的。这里,酒的腐坏是偶然的;而那成为

一个尸体的物质原本潜在于动物的物质之中,由于那物质的腐坏

这才变为死人,而醋的物质实在是水。所以像由昼得夜一样,由动

物得尸体,由酒得醋。一切事物如果互变若此者,必须还归于它们5

的物质;例如若要从尸体产生一动物,尸体必须还原为它的物质,

只有那样才能变出一个动物;醋必先还归为水,只有那样才能再制

成酒。

章六 回到前曾讲起过的①疑难问题,关于诸定义与列数之各

成为一个整体,其原因是什么?一切具有若干部分的事物,其全体

并非一个乱堆,而是包括了各部分以另成某一事物者,这些自当各10

有其合一之原因;即以实物而言,或以接触为合一之原因,或以粘

稠,或另由类此的其它原因。一个定义是一组的字,这些字并不像

“伊里埃”那样联接在一起,而是因为专指于一个对象故而联接在15

一起的。那么,什么使人成为一;他何以是“一”而不是“多”,例如

又是“动物”又是“两脚”,照有些人的想法,他既应是一个动物通

式,又该是一个两脚通式?这些通式何不本身就作为人,让人们直

接而分别的参加这些通式;这样,人就不是一个通式一个个体,而20

成为动物与两脚,一般的人将可以不止是一事物而成为“动物”与

“两脚”两事物?

于是,清楚地,人们若循其常习来讲述并制作定义,他们就不

能阐明问题而为之解答。但照我们所说,以一项为物质另一项为

形式,其一为潜在,另一为实现,则疑难就消释了。因为这疑难与25

① 参看卷Z,章十二;又本卷1044a 2-6。

189190

形而上学

铜圆为“X”的定义①所引起的疑难是一样的;以X为一定义公式

之符号,则X问题就在“铜”与“圆”合一的原因是什么?疑难可以

30解答;这因为一项是物质,另一项是形式。什么原因使潜在之是成

为现实?——(动因除外)使一个潜在球变成一个实在球的原因无

它,这就由于两者的怎是。②

35 于物质有可理知与可感觉之别,于公式常有一项物质和一项

1045b实现的要素;例如“圆”是一个“平面图”。③但事物之既无可理知

物质,也无可感觉物质者,自身原就是某种元一与某种存在,—

有如个别本体,如质或量(这样在它们的定义中就不表现存在,也

不表现元一),它们的怎是在本性上就是存在亦即元一;所以这些

就别无为之合一和使之存在的原因;它们所由各成为“一”和“存

5在”者,既不为是它们各被包含于“一”与“是”的科属之内,也不能

说这些“一”与“是”可得脱离诸个体而独立存在,它们直接就是某

种元一和实是。

为解释合一这个疑难,有些人主于“参加”,而将问题转到参加

的原因又是什么,和所参加的又是什么;别的人又有主于“会通”

10者,如吕哥弗隆说知识是灵魂的“会通”;另又有人说生命是魂与身

的“综合”或“联结”。可是这些异名,引用之于实例还是一样的;如

① 参看卷Z,1029b 28。又“释文”18a 19。

② 两者:(1)有此潜在球的怎是,可成为此实在球。(2)因实在球的怎是,可得由

潜在球变成此实在球。

③ 这里亚里士多德并未陈明圆的完全定义,只举出了科属要素或物质要素。亚

氏的圆公式,所举物质即为可理知物质。

④ ovvouσiav直译可作“体会”,但此为性灵。英译 communion可作“通神”解。吕

哥弗隆(Lycophron)约与亚里士多德同时,生卒不详。注疏家指为乔治亚弟子,诡辩名

家之一。希腊另有大诗人吕哥弗隆,非此节所引。卷(H)八

健康状态,这就将说成是魂与健康的一个“会通”或“联结”,或“综

合”,像铜是三角形这样一回事,则将是铜与三角的“综合”,而像物

有白色这样一回事,也须说成表面与白色的“综合”。理由是人们15

在寻找合一的公式,以及潜在与现实之间的差异。但如上所述,①

切身物质与形式本合一于相同的事物,其一潜在地是一,另一现实

地是一。所以这样询问它们合一的原因,正与询问一般事物何由20

而合一相似;每一事物本然而为一,潜在与实现则若然而为一。所

以,别的原因是没有的,原因就在某些事物为之动因,遂使潜在成

为现实。至于一切非物质事物则原都是全称元一。

A

191

① 见1045a 23-33。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在线阅读-05

    三 易洛魁人的氏族 我们现在来谈一谈摩尔根的另一发现,这一发现至少与他根据亲属制度恢复原始家庭形式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摩尔根证明:美洲印第安人部落内部用动物名称命名的血族团体,实质上是与希腊人的genea[氏族]、罗马人的gentes[氏族]相同的;美洲的形式是原始的形式,而希腊-罗马的形式是晚出的、派生的形式;原始时代希腊人和罗马人的氏族、胞族和部落的全部…

    书籍分录 2024年4月30日
    682
  • 第三章自然科学迅速发展

    德国的自然科学是在哲学内部成长壮大,最后自立门户的。这 一从成熟到独立的过程正好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阶段相重合。当 时的哲学家身肩哲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两大重任于一身。康德的 第一部作品《正确评价活力的思想》就是以物理学的问题为对象,他 早期的一批作品也都与天文、物理等问题有关。谢林更是以《自然哲 学的观念》这部著作开创了哲学的新方向,也使他获得“年轻天才”…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321
  • 希尔贝克-《西方哲学史》-第十章 作为一个体系的唯理论-在线阅读

    第十章 作为一个体系的唯理论 第一节 斯宾诺莎——神即自然 生平 巴鲁赫·斯宾诺莎(Baruch Spinoza,1632— 1677)出生在阿姆斯特丹的一个犹太人家庭,这个家庭早先为 逃避葡萄牙宗教裁判所的迫害而逃往此地。斯宾诺莎年轻时 学习希伯来哲学和神学,被看作很有前途的拉比候选人。但 斯宾诺莎还学习自然科学和笛卡儿哲学,这种学习促使他很 快显示出独立…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147
  • 马工程版-《西方哲学史》-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在线阅读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亚里士多德(前384年一前322)出生于色雷斯地区的斯塔吉拉城。17岁 进入雅典学园,师从柏拉图 20年。他的人生格言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 理。”他不盲目崇拜柏拉图的学说,力图克服柏拉图轻视感觉经验、不注重研 究运动变化的倾向,创立自己的哲学体系。公元前343年,马其顿王菲力浦邀 请他任王子亚历山大的教师,七年之后,亚历山大即位。…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5日
    253
  • [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八卷 第五章-在线阅读

    第五章 阿尔克迈翁 克罗顿的阿尔克迈翁(Alcmaeon)是毕达哥拉斯的另一个门徒,主要 撰写医学著作,但偶尔也涉猎自然哲学,正如他所说:“人类的大多数事 情都成对出现。”我们从法沃里诺的《历史杂记》中了解到,据说他第一 个编辑物理学论文;他说,一般而言,月亮(和天体)在本性上是永恒 的。 他是皮里托乌(Pirithous)的儿子,如他本人在其论文的开头告诉…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2日
    23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