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卷二-在线阅读

文章目录[隐藏]

卷(α)二

此卷尚论本体与四因,自然真理与一般学术研究;其内容与卷一卷三上下均不衔接。奥古斯丁尼夫(Augustine Niphus)认为此卷原从某卷或某章中删出,而后人复为之编存于A卷之后。亚历山大与亚斯克来比均谓此卷开章语及物理,不宜以之入“哲学”。依托马斯·阿奎那意见,此卷论题亦与卷A有关,故世传各本均仍旧编。近代译文或标为“卷A附篇”,以后各卷依次挨下,全书作十三卷。兹照多数译本列为卷二,全书作十四卷。旧注曾述及此卷为巴雪克里(Pasicles)所作。“哲学”一书之近代诠疏家耶格尔估量为巴雪克里听讲笔记。

章一

对于自然真理的探索,正不容易,但也可说并不困难。世人固未尝有直入真理之堂奥,然人各有所见,迨集思广益,常能得其旨归,个别的微旨,似若有裨而终嫌渺小,或且茫然若失,但既久既众而验之,自古迄今,智慧之累积可也正不少了。因为真理像谚语的门户,没有人会错入,1“希腊古谚”卷二,678。以此为喻,则学问不难。然人们往往获致一大堆的知识,而他所实际追求的那一部分确真摸不着头绪,这又显得探索非易了。

迷难本起于两类,也许现在的迷难,其咎不在事例而正在我们自己。好像蝙蝠的眼睛为日光所闪耀,我们灵性中的理智对于事物也如此炫惑,实际上宇宙万物,固皆皎然可见。

我们受益于前人,不但应该感荷那些与我们观点相合的人,对于那些较浮泛的思想家,也不要忘记他们的好处;因为他们的片言剩语确正是人们思绪2出于动字“持有”,参看卷△第二十章注。在此句中,应作别解。亚历山大解作“能力”,以后各家,或解作“研究的习惯”,或解作“思想的能力”,或解作“心理的经验”;兹译为“思绪”。的先启,这于后世已有所贡献了。诚然,若无提摩太,我们将不会有多少抒情诗;可是若无弗里尼,就不会有提摩太。3提摩太(Timotheus,约公元前446[?]一前357)与弗里尼(Phrynis)均希腊抒情诗人。弗里尼略早,约与戏剧家亚里斯托芬(约公元前 448一前380)同时。这于真理也一样;我们从若干思想家承袭了某些观念,而这些观念的出现却又得依靠前一辈思想家。

哲学被称为真理的知识自属确当。因为理论知识的目的在于真理,实用知识的目的则在其功用。从事于实用之学的人,总只在当前的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事物上寻思,务以致其实用,于事物的究竟他们不予置意。现在我们论一真理必问其故,如一事物之素质能感染另一些事物,而使之具有相似素质,则必较另一事物为高尚(例如火最热,这是一切事物发热的原因);这样,凡能使其它事物产生真实后果者,其自身必最为真实。永恒事物的原理常为最真实原理(它们不仅是有时真实),它们无所赖于别的事物以成其实是,反之,它们却是别的事物所由成为实是的原因。所以每一事物之真理与各事物之实是必相符合。

章二

显然,世上必有第一原理,而事物既不能有无尽列的原因,原因也不能有无尽数的种类。因为(甲)一事物不能追溯其物质来由<物因>至于无尽底蕴,例如肌肉出于地土,土出于气,气出于火,历溯而终无休止。也不能根究其动变来源<动因>成为无尽系列,例如人因气而动,气因太阳而动,太阳因斗争而动,4此例出于恩培多克勒宇宙学。类推而竟无休止。相似地极因也不能无尽已的进行——散步为了健康,健康为了快乐,快乐为了其它,其它又为了其它,这样无尽已的“为了”。怎是<本因>的问题亦复如此。因为在“间体”问题上,“间体”必有前后两个名词,前名必为后名的原因。如果人们询问三者之中谁是本因,我们当以第一名为答;末一名不是原因而是成果,间体又只是它后一名的原因〈那么本因自应求之于最先一名了〉。(间体之为一或为多,这里并没有关系,其数有尽或无尽也没关系。)如果间体的系列是无尽的或种类是无尽的,一直下去到任何一个间体为止仍还都是间体;如没有那个“第一”这就没有本因。

在上面建立了一个起点以后,也不能向下面无尽地进行,如云水由火故,地由水故,不能是一有“所由”便产生无尽后果。“由”((k)之为义有二——这里,“由”不作“在后”解,例如我们说,“在”伊斯米赛会以“后”,来了奥林匹克赛会;5(ix,前置词有“由于”与“后于”两义;这里亚里士多德专用其前一义而再析为二解。希腊人每两次奥林匹克节间举行一次伊斯米节。凡遇此节年,伊斯米会排在春季,奥林匹克会排在夏季(参阅卷△章二十四)。其一义如“由”儿童以至成人,儿童变则为人;或另一义如气“由”于水。我们说“人由童来”,其意所指是“一物变而另一物成,一物终而另一物始”(创变本在“现是”与“非现是”之间;因为学徒是一个在创造中的大师,所以我们说一个大师是“由”学徒变成的);另一方面,“气由于水”则其意所指是一物毁而另一物成。所以前一类变易是不可回复的,成人不能复还于儿童(因为这是由于变易遂成现是,并不是出于“此是”而转为“彼是”;又如说天曙而成白昼,就因为白昼跟在天曙以后;类乎如此,我们也不能倒转说白昼成为天曙);但另一类的变易则是可回复的。在这两类事例上,都不能有无尽数的项目。因为前一类项目就是间体,必须有所休止,而后一类则互为变化;它们之间的成坏是相通的。

同时,第一原因既是永恒的,就不该被毁灭;因为创变过程向上行时不是无尽的<必然得有一个最初原因〉,后继的事物须由这第一原因的毁灭而次第生成,那么这第一原因将不是永恒的。6这一节原文晦涩而论旨不明。上文994all-19既列举四因,又言明第一因必须是永恒的。此节末一子句与上文相矛盾(参看罗斯注释)。又,极因是一个“终点”,这终点不为其它什么事物,而其它一切事物却就为了这个目的;有了这末项,过程就不至于无尽地进行;要是没有这末项,这将没有极因,但这样主张无尽系列的人是在不自觉中抹掉了“善”性(可是任何人在未有定限以前他是无可措手的);世上也将失去理性;有理性的人总是符合于一个目的而后有所作为,这就是定限;终极也就是“定限”。

“怎是”也不能引致另一个更充实的定义。7此语简略,可以人的定义为例示而加以说明:怎样是人?“人是理性的动物。”“怎样是理性动物?”“这是理性的有官感的活体”这样一定义引致另一定义,总不能无尽地进行。原定义比之衍生定义总是较切近的一个定义;在这样的系列中,如果第一项定义没有做对,以后的步趋也不会走准。还有,这样说的人实际毁坏了学术;因为要想达到无可再解析词项,这是不可能的。依照这些想法,知识也成为不可能;事物如真具有如此无尽的含意,人将从何认取事物?因为这并不像一条线那样,可能作无尽分割,可是实际上,于线而论那个无尽微分还是不可想象的,所能想象的只是一些假设为有定限而颇短的线段而已(人们如欲追寻一条无尽可分割的线,他就没法计算多少线段)。——凭可变事物来想象物质之无尽也不可能。若说无尽事物能存在,则这个无尽观念便非无尽。

但是(乙)原因的种类若为数无尽,则知识也将成为不可能;因为我们只有肯定了若干种类原因以后,才可以研究知识,若说原因是一个又一个的增加,则在有尽的时间内人们就没法列举。

章三

对于一群听众,学术课程的效果须看听众的习性;我们乐于听到自己所熟悉的言语,不熟悉的言语违异我们的惯常,就好像难以理解,又好像是外邦人语。可理解的言语就是习惯的言语。

习惯的力量可以律法为证,因积习而逐渐造成的律法,其中神话①

以及幼稚的成分常常比理知成分占优势。有些人,除非讲演者以

数学语言说教,他们就不倾听,有些人则要求他举实例,还有些人

则但愿他以诗为证。有些人要求一切都说得精密,另有些人则以

精密为厌忌,因为他们自身粗疏,精密的言语于他们的思想联系不

10上,或则因为他们拿精密当作烦琐。精密是具有一些烦琐性质的,

因此在商业上和辩论上都被轻视。

所以人们必须先已懂得而且习知各式辩论的方法,因为各门

知识与修学方法两者均需要艰巨的功夫,这不能在研究各种专门

15学术中,同时又教授以修学的方法。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求高

度的教学精密,②精密只是超物质问题上有此需要。全自然既假

定着具有物质,自然科学便不需要过度精密的方法。我们必需先

① 神话之入律法者,其例,如坤母神话以大地女神为人类之祖母,雅典与斯巴达

均以之订入法律。柏拉图亦尝论及以坤母神话订入法律可以增进人民对于乡土国家

之患忱。

② 参看“尼哥马可伦理学”卷一章三:“解析后篇”卷一,章十三、十四。卷(α)二

研究自然是什么,再进而考察自然科学所讨论的是些什么。[以及20

研究事物的原因与原理是否属于一门或几门学术。]①

41

① 末一子句与995b5-6那一子句相似,盖被重复传抄而误植于此。

  • 1
    “希腊古谚”卷二,678。
  • 2
    出于动字“持有”,参看卷△第二十章注。在此句中,应作别解。亚历山大解作“能力”,以后各家,或解作“研究的习惯”,或解作“思想的能力”,或解作“心理的经验”;兹译为“思绪”。
  • 3
    提摩太(Timotheus,约公元前446[?]一前357)与弗里尼(Phrynis)均希腊抒情诗人。弗里尼略早,约与戏剧家亚里斯托芬(约公元前 448一前380)同时。
  • 4
    此例出于恩培多克勒宇宙学。
  • 5
    (ix,前置词有“由于”与“后于”两义;这里亚里士多德专用其前一义而再析为二解。希腊人每两次奥林匹克节间举行一次伊斯米节。凡遇此节年,伊斯米会排在春季,奥林匹克会排在夏季(参阅卷△章二十四)。
  • 6
    这一节原文晦涩而论旨不明。上文994all-19既列举四因,又言明第一因必须是永恒的。此节末一子句与上文相矛盾(参看罗斯注释)。
  • 7
    此语简略,可以人的定义为例示而加以说明:怎样是人?“人是理性的动物。”“怎样是理性动物?”“这是理性的有官感的活体”这样一定义引致另一定义,总不能无尽地进行。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之类的,也不打算靠这个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
(0)

相关推荐

  • 第三节 词源与隐喻

    1756年,杜尔哥为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第6卷撰写了“词源 学”词条。“词源学”实际上是一篇论语言起源和发展的论文,它的角 度与卢梭的同类文章不同。卢梭把语言与人的感情联系起来,讨论 话语和文字的起源问题;杜尔哥更注意词自身的演变。 词源学追溯词的最初含义。“词源学就是探讨一个词的起源。 产生另一个词的词被称做原始的,否则就叫做派生的。”①这里针对的 是…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9日
    224
  • 尼采-《快乐的科学》-(三)-在线阅读

    (三) 一一七、良知的群体刺痛 人类在过去那段漫长而遥远的岁月所遭遇到良知意识上的刺痛是有别 于今日,人们只对某个意念或某个动作有反应,而且都有自尊心。法理学的 教授们均是以个人独立与适意的情绪来作为探讨的缘起,好象权力的根源从 初始便存在了。但是在整个人类生命漫长岁月中,没有比感觉到自身的独立 无依更叫人害怕的了;要独行,要感觉那份自主,既不指使谁,也不受…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4日
    86
  • 第四节生命冲动与道德宗教

    柏格森不仅关注生命冲动的“自由展开”,而且也看到人类因为 其社会性而必然会受到道德和宗教的限制。 柏格森认为,生命本质上是一种不断创新、不断克服物质阻力的 冲动,即生命冲动,生命就是生命冲动。① 活着就是为了行动,它是一 股火山爆发式的冲击力,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整个世界,冲破物质的 防线,奔向人格向上、自由意志的最高境界。生命不惜一切代价力图 征服物质的反抗…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日
    230
  • 第二节 永恒活火和万物皆流

    赫拉克利特将火看做一种宏观物质形态,主张生机勃勃、往复燃烧熄灭的火是宇宙与万物的本原,万物生自火、复归于火,火是万物变化生灭的活力之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永远都在运动变化之中。万物皆流,无物常驻。他以火为本原,将世界的多样性统一于一种变动不居、能变生各种异质事物的具体物质,从而将米利都哲学推进到一个新境界,展示了一幅较完整的朴素辩证法的世界图景。 一 宇宙是一…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11日
    249
  • 马可·奥勒留-《沉思录》-卷四-在线阅读

    想要心中宁静,只做必须之事 1.吾人内心之主宰,在与自然之道相吻合 梁实秋∶奥勒留克己苦 的时候,对于一切发生之事均能适应;凡是可能 修,但不赞同隐退。他关 心的乃是如何做与公共 的,凡是所遭遇的一切,均能从容不迫地适应 利益相符合的事,他的生 活态度是积极入世的。修 之,它并不需要某一种固定的物质。在追求其崇 养在于内心,与环境没有 高目标之际,固然要有若…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3日
    7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