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我思,故我在”
黑格尔说,笛卡尔是近代哲学的创立者;
罗素说,笛卡尔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的共同始祖。
黑格尔在他的《哲学史讲演录》里讲解笛卡尔哲学时,一开
篇就指出:“勒内·笛卡尔事实上是近代哲学的创始人。”大家可
以看到,黑格尔还在笛卡尔的名字下面加了着重号,以示强调。
为什么这么说呢?黑格尔说,这是因为“近代哲学是以思维
为原则的”,而笛卡尔是近代哲学家中第一个这样做的人,所以
理当是近代哲学的鼻祖。
这当然只是黑格尔的话,他这样说主要是他自己的哲学恰
恰也是从思维出发的。但即使从另一个角度讲,笛卡尔也是这样
的创始者。这另一个角度就是我们现在大讲特讲的哲学史上唯
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从这个角度上看笛卡尔仍然是当之无
愧的近代哲学之父。
我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近代哲学这两大互相矛盾的体
系都是从笛卡尔的哲学里诞生出来的。正如罗素在《西方哲学
史》中所言:
299笛卡尔身上有着一种动摇不决的两面性:一面是他从
当时的科学学来的东西,另一面是拉夫赖士学校传授给他
的经院哲学,这种两面性让他陷入自相矛盾,但是也使他
富于丰硕的思想,非任何完全逻辑的哲学家所能及。自圆
其说也许会让他仅仅成为一派新经院哲学的创始者,然而
自相矛盾倒把他造就成两个重要而背道而驰的哲学流派
的源泉。
怎么样,很奇怪吧?一个人怎么能自相矛盾呢?
其实我们一点也用不着奇怪,人恰恰往往是自相矛盾的,就
像我们常常有自相矛盾、爱恨交织的心理一样,这正是人类思维
的可爱之处。
至于从笛卡尔身上何以会诞生这样截然对立的两个哲学流
派也算不上是怪事,中国有句老话:龙生九种,各种各别。笛卡尔
生两种不同的哲学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
这当然不是说笛卡尔哲学真的没什么令人惊叹之处,要知
道,毕竟这样能创造两种截然对立的流派的哲学家不多,就像只
有龙才能生九种,普通人能生么?因此笛卡尔可谓人中之龙。
除他之外,哲学史上还有另外一条这样的龙:维特根斯坦。
我们将在《现代西方哲学的故事》中说他。
一切从怀疑开始}
笛卡尔最有名的命题当然是大
家熟悉的“我思,故我在”了,但这并不是其哲学的出发点,他一
切哲学理论之开端乃是四个大字:
300怀疑一切。
或者换言之,一切从怀疑开始。
我们知道,哲学家们在论述他们的哲学以前总是习惯于将
某些命题作为基础,然后在这些命题之上构筑起思想之大厦。而
这些作为基础的命题并没有经过证明,因此实质上乃是一种假
设。不但哲学家们如此,我们也如此,我们在做出某种判断之前
总得有判断的基础,然后我们才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判
断。
您也许会问:真的么?我怎么不觉得呢?
我要回答:正是!您之所以没有发觉那些判断的基础就像您
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三段论一样。举个例子吧:您给了一个乞丐
10 块钱,他感激地连说:“您真是个好人!”这句话就有一个基础
命题作为他下判断的基础,这就是:您是个人。
这本是哲学界与日常生活中都常见不过的现象,但笛卡尔
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那些人们视之为基础的理念很可能
只是一种成见,并非真理。
对于这些可能是成见的东西,当然必须加以怀疑。又由于到
处充满了这些成见,因此,我们必须对一切都加以怀疑。
笛卡尔的这种想法也许会令大家感到不解,甚至于来个以
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它也加以大大地怀疑。这固然是可以
的,但我想为了更好地怀疑它,应当先好好分析一下它。
首先,人们在做出判断之前总将某些东西作为判断的基础,
并且把它看做不言而喻的真理。这对吗?
这是对的。如果大家不信,请随我分析一下吧。
现在我说这样一句话:王蒲是个哲学博士,王常是个文学硕
士。大家认为这两句话对吗?或者哪句对,哪句不对?
301您可能不好做出判断吧,除非您认识两个分别叫这两个名
字的人。事实上的结论是:前面一句是对的,因为我认识王蒲,他
的确是哲学博士,后面一句是错的,因为我并不认识一个叫王常
的人。
也就是说,这两句话的基础是这两个人的存在与否。而且事
实上,他们的存在与否是不否定的,所以,如果我们在对这两个
人的存在与否做出正确判断之前就冒昧地做出结论,那就很可
能犯错误。
不但普通人在说普通语句时如此,哲学家们在得出哲学命
题时同样如此。例如大家最常听说的一个命题:物质决定意识。
对于这个命题,大家也许认为是不言自明的。然而它也有其基
础,那就是必须存在着物质与意识这两个东西,然后才能谈它们
谁决定谁。这个物质与意识的存在就是这个命题的前提,或者也
称为假设。
对其它的哲学命题我们也可以做出相似的分析,可以得出
其作为基础的命题。
笛卡尔认为,对于这一切命题,我们都可以加以怀疑。他在
《哲学原理》中开宗明义地说:
因为我们生下来的时候是儿童,早在能够充分运用理
性之前,已经对感性事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判断,所以有许
多成见摆在那里作梗,使我们不能认识真理。看来我们只
有一种办法摆脱这些成见,就是在一生中有那么一次把我
们稍微感到可疑的东西都来怀疑一次。
从笛卡尔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两个结论:一是我们
302判断中有极多是成见,因而必须对这一切都加以怀疑;二是我们
不必怀疑一切,而只要怀疑那些“稍微感到可疑的东西”。
这两个结论所凸现的正是笛卡尔怀疑论的精髓。因为笛卡
尔的怀疑论正有两个要点:一是尽可能地对一切加以怀疑,二是
并非绝对的怀疑主义。
对于第一部分,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就是无论常人还是哲
学家们,他们所做出的判断之中都有太多的假定,我们应当对这
一切加以怀疑,
用另一句话来说,就是我们在做出结论时,要尽可能地不做
任何假定,同时尽可能地怀疑一切。
结论的第二部分则是为了使我们免除对笛卡尔怀疑论的一
个致命误解。
我们知道,哲学史上有一群怀疑论者,例如普罗泰戈拉、高
尔吉亚和皮浪,其特点是对一切都加以怀疑,因而认为一切都是
不确定的,对一切都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甚至于“一切都是
可以怀疑的”这个命题本身也是如此。
这种怀疑论的特点是为怀疑而怀疑,从怀疑出发,以怀疑结
尾。
倘若依据这种观点,那么一切哲学,包括笛卡尔自己的哲学
就都成问题了。其必然结局是自己打自己嘴巴,或者什么也不能
说,就像下边这个笑话中所说的一样。
某个人断然说:“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
人就问:“那么你自己是不是好人呢?”
他便无话了,因为他不愿承认自己不是好人。
但笛卡尔并非如此。他压根儿不是怀疑论者,他的怀疑实质
上只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而这个目的并非是怀疑,而是肯
303定。不是为怀疑而怀疑,“也没有必要把旧意见一律指为虚妄”,
而是为了得到某些能够确信的东西。这个从怀疑走向确定的过
程就像从沙子里淘金一样,依笛卡尔自己的说法,只是为了使自
己得到确信的根据,把浮土和沙子挖掉,以便找到磐石和硬土。
从怀疑里寻找可以确信的东西,这既是笛卡尔怀疑论的目
的,也是其自然的归宿。
那么笛卡尔到底从怀疑中得到了些什么样的可以确信的东
西呢?这正是我们下一节要讲的内容。
“我思,故我在”上面我们说过,“我思,故我在”是
笛卡尔最著名的哲学命题,但不是他整个哲学的出发点。因为
“我思,故我在”有一个基础,就是怀疑。他是从尽可能地怀疑一
切而后走向“我思,故我在”的。
而且他的怀疑并不是为怀疑而怀疑,而是为了得到那些可
以确信的东西而进行的怀疑。那么,他究竟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呢?
我们将分两部分来分析这个问题:一是笛卡尔到底怀疑些
什么?二是他从怀疑中得到了些什么可以确信的东西?
笛卡尔的各种各样怀疑之中,第一个怀疑的就是我们的感
觉。他认为,人的感觉是大可怀疑的。例如他昨天在梦中感觉自
己正坐在火炉边,可实际上他正一丝不挂地躲在被窝里睡大觉
呢。还有,有时候我们看到远处宝塔的尖儿是圆的,可它实际上
是方的。这就是感觉的可疑。
笛卡尔说:不但我们对自己身体的感觉可以怀疑,连对自己
身体的存在与否都可以怀疑。大家都听说过庄生梦蝶的故事。庄
304子一天夜里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在蓝天白云下飞来飞去,真是
痛快极了。第二天早上他醒过来,记起了这个梦,他不由自问:到
底是我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呢,还是一只蝴蝶正梦见自己
变成了一个人——庄周?
感觉的这种易受怀疑我们早知道了,并不会感到奇怪。但对
那些看上去比感觉更可靠的东西呢?例如数学这种不依赖于主
观感觉的东西。
笛卡尔说,那也是可以怀疑的。例如对1+1=2,说不定这
也是错的,只是坏蛋魔鬼的魔术让我产生的幻觉,觉得它对而
已。
这样,不但我们的所见、所想,甚至于我们自己的躯体连同
那些我们视之为最基本原理的算术都是可资怀疑的了。其它东
西,如外界物体,甚至于外在世界的存在等,更可以做出相似的
怀疑。
笛卡尔认为,即使上面的一切,从世界万物到我们自己的身
体,均为虚,但有一样东西是绝不可能虚的,它必是实实在在地
存在的,这样东西就是我们的思维。他说:
当我要把一切事物都想成是虚假的时候,这个进行思
维的“我”必然非是某种东西不可;我认识到“我思,故我
在”这条真理十分牢靠、十分确实,怀疑论者所有最狂妄的
假定都无法将之推翻,于是我断定我能够毫无疑义地承认
它是我所探求的哲学之第一原理。
这句话便是笛卡尔对他著名的“我思,故我在”的阐释。他这
段话的意思是这样的:我们可以否定我们思维着的任何东西,例
305如我们看到的花草树木,听到的溪水潺潺,或者摸到的柔软肌
肤,甚至于想到的上帝神灵,这些看到、听到、摸到、想到都是思
维活动,我们可以否认这一切存在于这些思维活动中的东西,然
而有一样东西我们却无法否认,这就是思维本身。
大家明白笛卡尔的意思了吧?他是说:大家尽可以什么都否
认,说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甚至于你自己的身体都像庄子
所说的一样是梦在作怪,弄不好你还是一只做梦的蝴蝶,然而你
总得承认毕竟还有一个什么东西在做着这些否认,例如幻觉,你
可以否认你面前的这堵墙是真实存在的,但你不能否认你在做
着这个否认,在这一方面而言,它同你承认这堵墙是真实的没有
本质的区别,即都有一个什么东西在认,只是一个是否认,一个
是承认而已。而这个认就是思维。
这样笛卡尔就得出了结论:无论我们怎么否认一切,但有一
样东西是我们绝不能否认的,那就是“认”本身,这个认就是思。
笛卡尔这种思维方式颇有我们现在所谓的发散性思维特
色,这是一种从别出心裁的角度进行思维的思维方式,是典型的
创造性思维。它能让我们在探索思想的迷宮中“山重水复疑无
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例如有这样一个故事:爱迪生在试验什么
东西能做灯泡里用的发光丝线时,曾试验了上千种都不行,他的
助手们都有点灰心丧气了,说既然失败了上千次,那就不用再试
了。爱迪生反驳说:什么失败了一千次?是成功了一千次,因为
我们已经成功地知道了那一千样东西不能用做灯丝!
怎么样?够聪明吧?这就是发散性思维,大家如果有时能来
这么一下,说明你也是一个爱迪生或笛卡尔式的聪明鬼。
笛卡尔用他的发散性思维找到了一个人怎么也不能否认的
东西,并将之看做其哲学的第一原理。
306我们也许不能不承认笛卡尔是有道理的,因为正如他所言;
“‘我思,故我在’这一个认识,是第一号最确定的认识,任何一个
有条有理地进行哲学推理的人都会明白见到的。”
笛卡尔这句话等于是说,那些连这个“思”都否认的人是彻
底的怀疑主义者,甚至是蛮不讲理的人。
将“思”肯定之后,笛卡尔便开始进一步推理了,他说,既然
思是肯定无疑的,那么也就肯定无疑地存在着一个思的主体了,
这个主体当然是“我”,是我在思——我思。
这个我,便与思一样,成为了笛卡尔哲学的另一个基地。
得出我思之后,笛卡尔得出了另一个结论:我在。
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呢?初看上去,好像这是一个被简
化了的三段论:因为我思,所以我在。笛卡尔由思维推导出了存
在。
然而这恰恰不是笛卡尔的观点。他认为并不是由我思推导
出我在,而是我在直接地蕴存于我思之中。
什么是直接地蕴存呢?我可以打个比方。例如我现在说一
句话:小王是个好同志。接着我又问:您猜小王是不是人?您八
成会不屑地说:“呸,你真傻,小王既然是好同志,当然是个人呗,
还用问?”这也就是说,“小王是人”这个判断乃是存在于“小王是
好同志”这个判断之中的。所以,当你断定小王是个同志时,也自
然而然地肯定小王是人了。
这就是说:“小王是人”这个命题是直接地蕴存于“小王是好
同志”这个命题之中的。
我思与我在的关系也一样,当我思推导出之后,我在就自然
而然地得出了,这里不需要任何进一步的推导,也不能进行这样
一种推导。因为如果这样推导的话,就是说由我思去推导我在,
307这会让人觉得存在乃是包含于思维中的,而这是不成立的,这种
推导也不能成立。
那么存在与思维在这里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这就比较
复杂了,我们没必要去做更多的论述,这里只简单地说:思维与
存在之间具有某种形式的直接同一性,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
的。当然这里的同一不是等同,而是有差别的同一,但这种差别
并不妨碍它们的同一。我可以引用黑格尔一段文绉绉的话来说:
“作为主体的思维就是思维者,这就是‘我’;思维就是内在地与
我在一起,直接与我在一起,——也就是认识本身。而这个直接
的东西恰恰就是所谓存在。”
这样,笛卡尔就由我思引出了我在,从而得出了他那个著名
的“我思,故我在”。
在推究出“我思,故我在”后,笛卡尔继续用他那富于创造性
思维的大脑进行思辨,由之不但得出了“我的存在”,而且得出了
神与万物的存在。
上帝与世界为何存在于我们还是从前面他得出“我
在”入手,看他又是如何继续运用他那了不起的发散性思维的
吧!
笛卡尔在得出“我思,故我在”之后,洋洋得意之余,不由自
问了一句:为什么“我思”是如此的毋庸置疑呢?
想了一会儿,他脑袋一拍,恍然大悟:这个“我思”之所以如
此明了,原来是因为当我设想它,考问它时,它都是那样地明白,
以至于对它的任何怀疑都会是不近情理,不讲道理!
至于为什么这样,我们在前面的分析中已经说过了。
308于是,他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凡我们能够设想得很清晰、
很显然的一切事物都是真的。
这就是他得出的又一个根本性结论,由之他将进一步得出
许多结论,其中第一个就是上帝的存在。
我们且来看他是如何得出上帝存在的证明的吧。
他首先说,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关于最高本体的观念,它是全
知的、全能的、全善的,一句话,是最高的、绝对的完美,这个观念
清晰地存在于我们心中。这是第一。
对于这,大家可能要问:为什么我们的心中有一个关于绝对
完美的最高本体的观念呢?说实话,我并不觉得我的心中有哩!
如果您这样问,那我就被您问得张口结舌、不知如何是好
了!因为这乃是一种信仰,是没有道理可言的。关于这我们下面
还要谈。
笛卡尔说,其次,我们知道自己并不是完美的,是有许多缺
憾的。因此这个绝对的、最高的完美并非我们自己。
再次,这个最高的完美也不可能是由我们自己来产生的,因
为我们不是完美的,而不完美者不可能产生完美者。
现在我们再联系上面那个结论:凡我们能够设想得很清晰、
很显然的一切事物都是真的。
将上面的“首先”、“其次”、“再次”合并到一起,我们就得出
了结论:这个最完美者对于我们的心灵而言是很清晰、很显然
的,它明明白白地存在于我们的心中。
所以,它必然是存在的。
而这个必然存在的最高的、绝对的完美是什么呢?
当然是上帝!
就这样,笛卡尔证明了上帝的存在。
309怎么样?这种论证方式有点怪吧?这就是所谓关于上帝存
在的本体论证明。其实在他之前的奥古斯丁和安瑟尔谟等人已
经用过了,不过笛卡尔用得比他们稍微好一点。
我们还可以看到,笛卡尔的推论赖以存在的基础就是所谓
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我们可以把这看做他哲学的基础。前
面当他分析“我思,故我在”时运用的就是这个基础理论,现在再
次运用了,后面他还会运用。
这种证明方式是否有道理呢?这是个既易又难回答的问题。
显然这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如果像有的人所做的一样,将标签
一贴就万事大吉,证明它是错误的了,那么这就很容易证明。
但事实上这算得上是一种证明吗?大家可以自己做出判断。
我想说的只是:笛卡尔是一个比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要聪明
的人,他的任何思想必有其原因,必有其深刻的道理,而这种道
理未必是那么容易了解的,我敢说一般人,包括批判者们,都难
以理解他,他们只是根据字面的含义进行所谓的批判。这实际上
是把大象当蒲扇似的行为。
我自己经过一番努力思考之后,感觉到像笛卡尔的上帝存
在的本体论证明以及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等这类理论的基础,
即我们思维中感觉明白地存在的东西就一定实际存在以及前面
谈过的为什么我们心中就得有一个关于最高的、绝对完美的本
体的观念,这些问题实际上是不可能进行充分证明的,它们对于
哲学与哲学家而言就像1+1=2一样,是一些最基本的常识,或
者仅仅是约定,是没有道理的,就像笛卡尔自己所言:
虽然这是完全不能证明的,但是人人都自然而然地肯
定。
310我们或可以用另一句话来说明:这乃是一种信仰,就像一个
数学家无须证明何以1+1=2一样,一个笛卡尔派的哲学家也
无须证明何以可以清晰地思维的东西就是存在着的东西。
证明上帝存在后,笛卡尔又开始了另一个证明:万物的存
在。
这个证明是接着上面来的,因为笛卡尔认为,“我们必须从
神的存在引导出一切创造物。”
我们且来看看神是如何引导我们的吧。首先,像笛卡尔在
《哲学原理》第一部中所说:“凡是神启示我们的,我们就必须相
信,不管我们是不是理解。”
为什么人要这么地盲从于神呢?当然是因为较之于神,我们
人真是太幼稚、太无知了,所以对那么神圣高明的神的启示根本
没有资格提出质疑。
紧接着笛卡尔又提出了另一个观点:神不但本领大大的,而
且还很诚实善良,也就是说,神绝对不会欺骗我们。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凡神启示我们什么,那就
肯定是什么,绝对假不了,而且质量“三包”,绝无伪劣产品。
那么神到底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神给我们的启示就
是:神令我们强烈地、清楚地相信万物的存在、世界的存在。按他
的说法,是广延、运动、时间、空间的存在。
这样结合上面两步,世界当然也就存在了,对此作为人的我
们不应,也没有资格存一丁点儿怀疑。
这个证明还算清楚吧?说不定就像上帝的启示一样清楚呢。
但我相信大家还不一定全懂,这不是因为我们不行,而是因为笛
卡尔不让我们去懂,他不让我们去问这样一些更为本质的问题:
311为什么我们清楚地思维到了的就一定存在?我们真的清楚
地思维到了有一个最完美的神吗?神真的启示我们,令我们强烈
地、清楚地相信万物的存在吗?
笛卡尔说,这些问题可以一言以括之为信仰而已!是“完全
不能证明,也不必证明的。”
但正因为只是信仰,也可以反过来不信仰,即我可以压根儿
不相信神的启示,压根儿不认为我们没有资格考问神的启示,压
根儿没有感到上帝启示了我们万物的存在!
我相信许多人有这样的不信仰,而且我认为笛卡尔虽然高
明,但在谈到对神的存在之类的证明时,他比托马斯·阿奎那要
逊色一些。
对了,这里我们要顺便补充几句,讲一下笛卡尔另一个也相
当著名的理论:天赋观念论。
前面当我们分析上帝的存在时,笛卡尔称我们心中有一个
强烈的观念,相信存在着一个最高的、绝对的完美;在分析世界
的存在时,他又说我们强烈地、清楚地相信万物的存在、世界的
存在。这些相信换言之就是一些观念。
这时候,一定会有人问:人这些观念是从哪里来的呢?人如
何会有相信上帝与世界的存在这类观念呢?
对这个问题,笛卡尔也做了回答,他说,这些观念当然不能
来自于感觉,因为感觉是不可靠的,那么,它来自哪里呢?首先,
它当然来自我们的心里。不过这等于没说,谁都知道,问题是谁
将它放到了我们的心里?对这个棘手的问题,笛卡尔如此回答:
是“天”将这些观念置于我们心中的,这个“天”,当然也就是神。
但笛卡尔在这里更强调了天赋的另一个含义:自然性。即这些观
念是我们心中本来就有的,是自然存在的。在这里并不强调是什
312么将它们置于我们心中,而是強调它是本来就有的,是心灵自身
的永恒概念,这就是天赋的精确含义。
以上就是笛卡尔著名的天赋观念说。
形同陌路的身心「上面谈过了上帝和物质世界,还
有一个对象没有谈,就是我们人自身。在笛卡尔眼中,人应该是
怎样的呢?这就是我们现在要谈的内容。
笛卡尔在《哲学原理》中说过:“我只承认两类事物,即:一类
是思维的东西,另一类是与广延相联系的东西。”我们不难看出
来,他所说的这两类东西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精神与物质,
因为所谓广延也就是形体之类,就是物质。
笛卡尔认为这两类实体“一种实体可以不依靠另一种实体
而明白确定地得到理解”。它们之间并不互相需要,它们相互独
立,都是自在自足,自成一体的。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没什
么关系。
这是一种有趣的观点,我们进一步地看看再来评论吧。
我们先得把笛卡尔这两类没有关系的实体运用到人身上
来。
对于人而言,这个思维当然就是人的思维,而与广延相联系
的就是人的肉体。
那么,笛卡尔认为在人的肉体与思维,或者说在身体与心灵
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笛卡尔在这里找出了一个独特的关系:身心二元论。
这个身心二元论的大体意思就是上面笛卡尔所讲的两类实
体的关系——没有什么关系,即人的身心两者的关系也是没什
313么关系。
笛卡尔就是干干脆脆地告诉我们:人的身体是身体,心灵是
心灵,两者之间是你不管我,我不靠你,大家井水不犯河水,风马
牛不相及。
这个观点的薄弱之处显而易见,因为他说身体与心灵无关,
也就是说身体不能决定心灵想什么,心灵也不能决定身体做什
么,这截然违背了我们的常识。
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身心的相互作用,例如我
的头不小心碰上了桌子角,痛得我眼冒金星,大喊一声:“妈呀!”
这就是身作用于心。我看到地上有张花花绿绿的纸片,心就想:
“说不定是张百元大钞呢!捡起来看看吧。”于是,我的腿就向前
迈步了,我的腰就弯下去了,我的手就将纸片拾了起来。这一系
列动作配合得天衣无缝,妙到毫尖。这不是心对身的作用吗?
笛卡尔说什么身心不相干的二元论简直荒唐之极矣!
笛卡尔当然不傻,岂不知其论点的这个毛病?正如他岂不知
头碰到桌角会痛,看见地上的钞票心动了就会让身体去拾将起
来?也岂会不知如果要让他的身心二元论不成为笑柄,他就必须
解决这些个问题?
笛卡尔提出了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第一个方法是将神作为中介。他说,之所以当我们的心里产
生某种意欲时身体会有相应的行动,是因为有神当中间人。可以
这样比方说:当我们的头碰上了桌子角时,那个神知道了,就赶
快对心说,快痛、快痛!神的话当然是要听的,于是我们的心就感
到痛了。还有,当心知道前面那张花纸片可能是张百元大钞时,
神也立即知道了,赶快对身说:快去拾起来!神的话身也是要听
的,就去拾了。可是由于神是感觉不到的,所以我们总以为是身
314和心两个东西在互相作用。
笛卡尔的第二个方法不是用神,而是用一个叫做“松果腺”
的东西来在身心之间当赫尔墨斯。
笛卡尔也许是觉得借用神来做这样的事未免太小觑了神,
大家可以看到,上面神简直就是跑腿儿跟班儿的呢,身和心有了
什么事它就急火火地在两者间跑来跑去,哪像个神的样子!
为了避免这个尴尬局面,笛卡尔便开始找另一个在身心间
跑腿儿的,它就是松果腺。
为了找到一个新跑腿儿的,笛卡尔猛研究了一番人体解剖
学,他在那些尸体上找呀找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尸体
的脑袋里发现了一个叫松果腺的小东西,他就像阿基米德在澡
堂子里一样,兴奋得大叫起来:“我找到了!我找到了!”
找到松果腺之后,笛卡尔认为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他说,
松果腺这东西奇妙着哩,它就像一个最忠实的跟班儿的一样,随时
听候身体与心灵的差遣。当身体部分有所变动时,它便立即将这消
息传递给心灵,由它去产生各式各样相应的反响。例如,如果头被桌
子角撞了一下,松果腺便立即将这个不幸的消息传递给心灵,心灵
便产生了“痛”这个感觉。在笛卡尔看来,这就是思维的一种形式。
与此相类,当心灵感觉前面那张纸片是张百元大钞时,松果腺也会
飞也似的将这消息送给身体,身体便去拾大钞了。
用这个办法,笛卡尔认为就彻底解决了身心二元论所遇到
的诘难。
不难看到,因为找到了这个松果腺,他的身心二元论至少在
形式上是功德圆满了,能自圆其说了。
经过这样的自圆其说之后,我们看到,在笛卡尔的二元论
里,身心还是一点直接关系也没有,就像两个吵得天翻地覆的同
315胞兄弟一样,虽然就住在隔壁,鸡犬之声相闻,却已经形同陌路,
老死不相往来。
尾声
讲完了笛卡尔的二元论之后,关于他的哲
学体系这一章也该驶向终点站了。
最后我们来讲一个前面没有讲清楚,但非得讲讲不可的问
题:为什么说笛卡尔是近代哲学两大对立流派的鼻祖?
笛卡尔是个二元论者,认为物质与精神之间、身与心之间互
不相干。它们如何的不相干我们已经说过了,那么现在还有一个
问题,就是笛卡尔到底如何看待身与心、物质与精神的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笛卡尔如何看待心的:他认为我们的心灵
有一个完全独立于身体的本性,因此也决不会与身体同死。
还有,当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时,他是从“思”出发的,然
后得到了“我”的存在。而他这个“我”又是个什么样的“我”呢?他
认为:“我”是一个实体,这个实体的全部本质或本性只是思想,
它并不需要任何地点以便存在,也不依赖任何物质性的东西,因
此这个“我”,亦即“我”赖以成为“我”的那个心灵是与身体完全
不同的,纵然身体并不存在,心灵也仍然不失其为心灵。
这样,笛卡尔把人当做了一种精神性而非物质性的存在,并
视之为人的本质。
他的这方面的思想后来被马勒伯朗士等人接过来,加以改
造,变成了彻底的“唯心主义”思想。
这个改造其实并不难,就是把笛卡尔有唯物主义嫌疑的松
果腺去掉,让神插进来,不但把神看做惟一的实体,还看做身与
心的主宰。并且在身与心之间,又把心提高为肉体的主宰。这样
316二元论中唯物主义的水分就被榨得一干二净了。
然而我们前面也讲过,在强调“我”是精神性的东西时,笛卡
尔的身心二元论又认为身体是一个完全独立运作的东西,它不
依赖于心灵,也不受心灵的控制,换言之就是说,精神并不能决
定物质,物质是独立自由的,这不是唯物主义思想又是什么?
另外,笛卡尔还有一个趋向,我们用黑格尔的话来表达:“笛
卡尔把有机体、动物看成机器,认为它们是被别的东西推动的,
并不包含主动的思维原则。”
黑格尔的这句话简而言之就是认为人是机器。这个观点对
后来的的唯物主义者们产生了巨大影响,例如法国启蒙时期的
唯物主义者拉美特里就有一句名言:“人是机器。”
另一个唯物主义者赫胥黎也说过这样的话:“我赞同笛卡尔的
见解,人的身体,以及其它一切生物体,都只是一架机器,它的每一
种运动(物质的和精神的)或迟或早将会用机器的原理加以说明。”
这个赫胥黎大家可能听说过,他是个生物学家,以信奉达尔
文的进化论而出名,当达尔文因认为人的祖先是猴子而备受攻
击时,最激烈的辩护者就是这位赫胥黎,他甚至自称是“达尔文
的斗犬”。
给笛卡尔的唯物主义思想之芽浇水施肥,精心护养,令其长
成参天大树的则是伟大的斯宾诺莎,我们下一章马上就要讲他,
这里且不多嘴。
总而言之,笛卡尔之后,无论是唯心主义者还是唯物主义
者,都从他的思想里找着了锐利的武器,而他自己也因此成了两
个誓不两立的哲学之敌的共同父亲!
倘若笛卡尔泉下有知,我想他定会哭笑不得,最后不由长叹
一声,摇摇头说:“胡闹呀,胡闹!”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