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二先验方法论 第一章-在线阅读

第一章 纯粹理性的训练

那些不仅在逻辑形式上、而且按照内容也是否定性的判断,对于人们的求

知欲来说是不受任何特别敬重的;我们可能根本把这些判断看作我们不懈地

A709 追求扩展的知识欲的善妒的敌人,这就几乎需要一种辩护,以便哪怕只为它们

B737 争取一点容忍,更多的则是为它们赢得善意和尊重。

我们虽然可以在逻辑上把随便任何一个命题表达为否定的,但就我们的

一般知识的内容而言,不论这知识是通过一个判断而扩展开来还是受到限制,

那些进行否定的命题所具有的一项特别的工作就只是防止错误。因此甚至那

些本应防止一种错误知识的否定性的命题,在本来就不可能有任何错误的地

方虽然也极为真实,但毕竟是空洞的,也就是根本不适合于它们的目的,并正

因此而常常惹人耻笑。例如那位经院派的雄辩家的命题:亚历山大没有军队

就不可能征服任何国家。

但是在我们的可能知识的局限极为狭隘、作出判断的诱惑很大、呈现出来的

幻相极带欺骗性、而由错误带来的危害又很显著的地方,那仅仅用来使我们免于犯

错误的教训的否定作用就比某些可能使我们的知识得到增长的肯定的教导还具有

更多的重要意义了。我们把使经常要从某些规则偏离开来的倾向受到限制并最终

得到清除的那种强制称之为训练。这种训练与培养不同,培养只是要获得某种技

A710 能,而不是相反地要取消某种别的、已经现存着的技能。所以对于一种已经具有

B738 某种自我表现的冲动的才能的教化来说,训练作出了一种消极的贡献①,培养

和教义则作出了一种积极的贡献。

气质也好,喜欢擅自作一种自由而无拘无束的活动的(作为想象力和机

智的)才能也好,在有些方面是需要某种训练的,这一点每个人都很容易承

认。但是说本来有责任为其他一切努力颁布其训练的那个理性本身还需要这

① 我完全知道,按经院派的说法训练这个名称通常和教训在同样的意义上使用。不过

有许多别的与此相反的场合,在那里前一个术语被作为管教而与后一术语作为教导严格区别

开来,而各种事物的性质本身也要求为这一区别保留一个唯一合适的术语,我希望人们能够

永远不让该词用于别的含义,只用于否定的含义。——康德第一节 纯粹理性在独断运用中的训练

421

样一个训练,这倒可能会显得闻所未闻,而实际上理性也正因此而至今免受这

样一种屈辱,因为凭它所呈现出来的庄严隆重和周全体面,没有人会轻易陷入

对某种用想象代替概念、把言词当作事实的轻浮游戏的怀疑。

理性在经验性的运用中并不需要任何批判,因为它的那些原理在经验的

试金石上经受着一种连续的检验;同样在数学中也不需要批判,数学的那些概

念必须在纯粹直观上马上得到具体的表现,而任何无根据的和任意的东西都

会由此而立刻暴露出来。但是在既没有经验性的直观、又没有纯粹直观来把

理性保持在一个看得见的轨道上的场合下,也就是在理性仅仅按照概念而作

先验的运用时,那么理性就非常需要一个训练来对它扩展到超出可能经验的

严格边界之外的倾向加以抑制,使它远离放纵和迷误,以至于甚至纯粹理性的

整个哲学都只是与这种否定性的用处打交道了。个别的迷误是可以通过审查

而消除的,这些迷误的原因也可以通过批判而取消。但如同在纯粹理性中那

样,在发现了那些错觉和假象有很好的结合并统一在共同的原则之下而成为

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地方,似乎就需要一个完全独特的、虽然是否定性的立法

了,这种立法以一个出自理性的本性和理性的纯粹运用的对象的本性的训练

的名义,仿佛建立起了一个预警和自检的系统,在这个系统面前没有任何虚假

而玄想的幻相能够站得住脚,而是无论它有什么掩饰的理由都必然会马上暴

露出来。

A711

B739

但要充分注意到的是:我在先验批判的这第二个主要部分中并没有把纯 A712

粹理性的训练针对着内容,而只是针对着出自纯粹理性的那种认识方法。针

对内容的事在先验要素论中已经做过了。但理性的运用不论它应用于何种对

象都有许多相似之处,不过就其应当是先验的而言同时也与所有其他的运用

在本质上如此地不相同,以至于没有一个特别针对这种运用的训练的警告性

的否定学说,就不可能防止那些由于不恰当地遵循了这样一些虽然在其他地方

是适合理性的、但只有在这里是与理性不适合的方法而必然产生出来的错误。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第一节邓斯·司各脱的形而上学实在论

    中世纪的实在论是对种属共相是否在实在上存在这一共相问题 作出肯定回答的一种形而上学理论。尽管共相问题起源于古希腊哲 学中的“一对多”的问题,并且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分别站在各自本 体论的立场都肯定共相在实在上存在,但是共相问题作为一个独立 的形而上学问题则起始于早期中世纪的著名的波菲利问题。波埃修 首先对波菲利问题作出了详尽深入的讨论,在这种讨论中引出了一 种…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8日
    339
  •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四篇 世界作为意志再论 Part2-在线阅读

    § 59 我们既已由于最最概括地考察了,研究了人生初步的、起码 的基本轮廓,而在这范围内使我们自己先验地深信人生在整个根 性上便已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人生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形态繁多 的痛苦,是一个一贯不幸的状况;那么,我们现在如果多用事后 证明的方法,愿意钻研更具体的情况,愿意想像一些光景而在例 子中描写那无名的烦恼,经验和历史指出的烦恼,而不管人们是419 …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8日
    384
  •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第四章-在线阅读

    第 四 章 教育法应该与政体原则相适应 第一节 教育法 育法是我们最先接受的法律,它培养我们成为公民,所以, 每个家庭都应该依照包括所有家庭在内的那个大家庭的模 式治理。 教 如果全体人民有一个原则,那么人民的组成部分,即家庭也应有一 个原则。各种政体中的教育法也应该各不相同。在君主政体中,教育 法以荣宠为目标,在共和政体中,教育法以美德为目标,而在专制政体…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25日
    244
  • 第五节 洛克的实体学说

    洛克认为感觉和反省是观念的来源,不论何种复杂的观念都可 以还原为简单的感觉观念和反省观念,不过,有一种观念是例外,那 就是实体的观念。洛克直言不讳地说:“我承认另有一种观念,人类 有了这种观念是会普遍有用的,按照一般所说,人们好像是有这种观 念的。这种观念就是实体的观念,我们借感觉或反省得不到、也不可 能得到这种观念。”① 根据洛克的知识起源理论,既然实体的…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5日
    32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