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二部分 第一编 第二卷 第二章 第二节-在线阅读

第二节 一切综合判断的至上原理

对综合判断的可能性作出解释,这是与普遍逻辑完全没有关系的课题,普

通逻辑甚至可以连这个课题的名字都不知道。但这在先验逻辑中却是一切任

务中最重要的任务,甚至是唯一的任务,如果所讨论的是先天综合判断的可能

性,以及它的有效性的条件和范围的话。因为在完成这一任务之后,先验逻辑

就可以对自己的目的,即规定纯粹知性的范围和界限,来作一全盘的考虑了。

在分析判断里,我停留于给予的概念之上,以便从它里面得出某物来。如

果要使这判断成为肯定的,则我就只把在这概念中已经想到过的东西赋予这

一概念;如果要使它成为否定的,则我就只把与这东西相反的东西从这概念中

排除掉。但在综合判断中我想要超出这个给予的概念,以便把某种与在其中

已经想到过的东西完全不同的某物与这概念置于关系中来考察,因而这种关

A155 系就决不是同一性关系,也决不是矛盾关系,而在这时从这个判断自身中就既

不能看出真理,也不能看出谬误。

B194

这就承认了:我们必须超出一个给予的概念以便把它和一个别的概念综

合地加以比较,所以就需要一个第三者,只有在它里面两个概念的综合才能产

生出来。但什么是这个作为一切综合判断的媒介的第三者呢?只有某种把我

们的一切表象都包括在自身中的总括,也就是内感官,及其先天形式时间。对

诸表象的综合是基于想象力,但想象力的综合统一(这是作判断所要求的)则

基于统觉的统一。所以在这些东西里我们将必须寻找综合判断的可能性,而

由于所有这三项[即内感官、想象力和统觉]都包含有先天表象的根源,也就

必须去寻找纯粹综合判断的可能性,的确,这些纯粹综合判断甚至由于这些理第二节 一切综合判断的至上原理

115

由也将是必要的,如果某种有关对象的、仅仅基于诸表象的综合之上的知识要

实现出来的话。

如果一种知识要具有客观实在性,即与某个对象相关,并通过该对象而拥

有所指和意义,那么该对象就必须能以某种方式被给予出来。舍此则这些概

念就是空的,我们虽然由此而进行了思维,事实上通过这种思维却什么也没有 B195

认识到,只是在玩弄表象而已。一个对象的给出,如果这不再只是间接地被意A156

指,而要在直观中直接呈现出来的话,那无非就是将对象的表象与经验(不管

是现实的经验或者至少是可能的经验)联系起来。即使是空间和时间,尽管

这些概念摆脱一切经验性的东西而如此纯粹,尽管它们如此肯定地在内心中

完全先天地被表现出来,但如果它们没有被指明在经验对象上的必然运用,它

们就毕竟是没有客观效力、没有意义和所指的,的确,它们的表象只是一个永远

与再生的想象力相关联的图型,这种再生的想象力唤起经验的诸对象,没有这些

对象,空间和时间就不会有任何所指;一切概念的情况也是如此,没有两样。

所以,经验的可能性就是赋予我们的一切先天知识以客观实在性的东西。

而经验是基于诸现象的综合统一之上,即基于按照一般现象的对象之概念所

作的综合之上的,舍此它就连知识都不是,而会是知觉的某种梦幻曲,这些知

觉不会服从按照某种彻底联结的(可能的)意识的规则而来的连贯关系,因而

也不会与统觉的先验的和必然的统一性融合在一起。所以经验拥有为它的先 B196

天形式奠基的诸原则,这就是那些在现象的综合中的统一性的普遍规则,它们

的客观实在性,作为必然的条件,任何时候都可以在经验中、甚至在经验的可

能性中指出来。没有这种关系,先天综合命题就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它们没

有第三者,亦即没有任何让其概念的综合统一能在上面呈现出客观实在性来

的对象①。

因此,尽管我们在综合判断中对于一般空间,或对于生产性的想象力在它

里面所描绘的形状,先天地知道得很多,以至于我们为此实际上不需要任何经

验;但如果空间不是必须被看作构成外部经验的材料的那些现象的条件的话,

那么这些知识仍将什么都不是,而只是沉迷于幻影;所以那些纯粹的综合判

①“对象”原文为“纯粹对象”,据格里罗删除“纯粹”一词。又,法欣格尔认为此句应作

“没有任何让综合统一能在上面呈现出其概念的客观实在性来的对象”。——德文编者

A157116

一、先验 要素论

断,哪怕只是间接地,是与可能的经验、或不如说是与这些经验的可能性本身

相关的,并且只有在这之上它们的综合的客观有效性才建立起来。

因此,由于经验,作为经验性的综合,在其可能性中是唯一赋予其他一切

综合以实在性的知识类型,所以其他一切综合作为先天知识之所以具有真理

性(即与客体相符合),也只是因为它不包含别的东西,而只包含对一般经验

的综合统一所必要的东西。

B197

A158

所以一切综合判断的至上原则就是:每个对象都服从在可能经验中直观

杂多的综合统一的必要条件。

以这样一种方式,当我们把先天直观的形式条件,把想象力的综合,以及

这种综合在先验统觉中的必然统一性,与一般可能的经验知识发生关联,并且

说:一般经验可能性的诸条件同时就是经验对象之可能性的诸条件,因而它们

在一个先天综合判断中拥有客观有效性——这时,先天综合判断就是可能的。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尼采-《快乐的科学》-(九)-在线阅读

    (九) 三六七、如何区别艺术作品 凡是经过思考、写作、绘画、作曲,甚至建筑或塑造的作品皆属于个 人的艺术,要不然就是呈现在众人面前的才艺:而即使是后者也蕴含了明显 的个人才艺中所包含之信仰上帝的因素。因为,一个虔诚的人绝不可能孤寂 ——这名词乃是我们这些无神论者所发明的。 综观艺术家的各方面来说,再也没有比这更深刻而准确的辨认方法了: 不论艺术家视其作品为个…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4日
    145
  • 《圣经》-现代中文译本-玛拉基书-在线阅读

    1:1 以下是上主交代玛拉基转告以色列人民的信息。上主对以色列的爱1:2 上主对他的子民说:“我一直爱你们。”他们却回答:“你怎样表现对我们的爱呢?”上主说:“以扫和雅各是兄弟,我却喜爱雅各,1:3 憎恶以扫。我摧毁了以扫的山岭,把他的土地交给旷野的野狗。”1:4 如果以扫的后代以东人说:“我们的城市被毁坏,但我们要重新建造起来”;上主——万军的统帅要回答:…

    书籍分录 2025年2月26日
    229
  • 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前言-在线阅读

    前 言 哲学之历史,浑如一部史诗演义。有先祖历尽艰辛,开宗立统,泽被后世,令人仰止;有 后人标新立异,构怨于同宗,甚或触怒政教当局。家族间世代苦苦相争,然鹿死谁手,时常 难见分晓。世易时移,此一部家史亦渐令人生后胜于前之感:不合时宜之道淡出视野,创新 求异之说取而代之——然每每不过昙花一现而已。是故有大哲尝云,哲学史乃“思想历险 之征程”。按本书之立意,即在…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136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 天主教哲学-第九章 公元⼗⼀世纪的教会改⾰-在线阅读

    第九章 公元⼗⼀世纪的教会改⾰ ⾃从西罗马帝国灭亡以来,欧洲在公元⼗⼀世纪中⾸次出现了迅 速⽽持久的进步。在加洛林王朝⽂艺复兴时,欧洲曾有过某种进步, 但事实证明这种进步却不是巩固的。公元⼗⼀世纪时的进步是持久的 和多⽅⾯的。这种进步始⾃修道院的改⾰;继⽽扩展到教廷和教会机 构;并于本世纪末期产⽣了⾸批经院哲学家。撒拉森⼈被诺曼⼈逐出 了西西⾥;匈⽛利⼈变为…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4日
    112
  • 第二节 普罗泰戈拉

    普罗泰戈拉是智者运动的奠基人,是前期智者运动中最负声望的领袖。他的学说富有人文启蒙精神。强调人为万物之中心。主张素朴的社会进化观,大胆提出疑神论,并为智者运动确立了感觉论相对主义的哲学主调。 一 生平、学脉与著作 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是德谟克利特的同乡阿布德拉人。第欧根尼·拉尔修说他"出生于阿布德拉"∶柏拉图在《普罗泰戈拉篇》和《国家篇》中都称…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16日
    94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