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二部分 第一编 第二卷 第二章 第一节-在线阅读

第一节 一切分析判断的至上原理

不论我们知识的内容是什么,也不管这知识与客体有怎样的关系,一般说

来,我们所有判断的普遍的、虽然只是消极的条件终归是:它们不自相矛盾;否

B190 则的话,这些判断自在地就本身而言(即使不考虑客体)便什么都不是。但即

使在我们的判断中没有矛盾,那么这判断毕竟还是有可能这样来联结概念,就

如同它不是对象所造成的,或者甚至没有任何不论是先天地还是后天地给予

我们的理由来批准这样一个判断,这样一来,一个判断即使没有任何内部的矛

盾,却也有可能要么是错误的,要么是无根据的。

A151

于是,任何与一物相矛盾的谓词都不应归于该物这一原理就称之为矛盾

原理,它是一切真理的一条普遍的、虽然只不过是消极的标准,但它也因此而

① 梅林认为应作“综合判断的原理”。·

德文编者第一节 一切分析判断的至上原理

113

仅仅属于逻辑,因为它所适用的知识仅仅是作为一般的知识,而不顾它们的内

容,并宣称:矛盾将完全消灭和取消知识。

但毕竟,我们也可能将这条原理作一种积极地运用,即不仅仅是清除虚假

和错误(只要这是基于矛盾之上),而且也认识真理。因为,如果这判断是分

析的,则不管它是否定的还是肯定的,它的真理性任何时候都必然是能够按照

矛盾律来充分认识的。因为凡是作为概念已经包含在客体的知识中并在其中

被想到的东西,永远都对相反的东西进行着正当的否定,却必然会由该客体对

这概念本身加在肯定,因为,该概念的反面将会是与这个客体相矛盾的。

B191

所以我们也必须承认矛盾律是一切分析性的知识的一条普遍的、完全充

分的原则;但它的威望和用途也不会走得比真理的一条充分标准更远。因为,

不能有任何知识与这条原理相违背而不自我消灭,这诚然使这条原理成为了

我们知识的真理的 conditio sine qua non①,但并没有成为它的规定根据。既然

我们所讨论的本来只是我们知识的综合部分,那么我们虽然将随时操心着永

远不要违背这条不可侵犯的原理,但却永远不能指望在这样一类知识的真理

性方面从它那里得到一些启发。

A152

然而,这条著名的原理,虽然抽掉了全部内容而只是形式上的,但它的一

个表达式却包含了由于不小心而毫无必要地混杂进去的综合成分。这个表达

式说:某物不可能同时存在而又不存在。在这里,无可置疑的(通过不可能这

个词的)确定性是多余地附加上去的,这种确定性却又必须是由这原理本身

而不言自明的。除此之外,这条原理又附带上了时间这一条件,它仿佛宣称:

一个等于A之物如果是等于B的某物则不能在同一时间又是非 B;但它完全B192

可以前后相继地是两者(既是B又是非B)。例如一个人他是青年,不能同时

又是老人;但同一个人完全可以在一个时候是青年,在另一个时候是非青年即

老人。现在,矛盾律作为一条单纯逻辑的原理,必须完全不把它的要求限于时

间关系,因此一个这样的表达式是与矛盾律的意图根本相违的。这一误解只A153

是由于:人们把一物的谓词预先从它的概念中分离出来,然后又把这谓词的反

面与这谓词相联结,而这反面永远也不会与主词发生矛盾,只是与主词中已与

其综合地联结了的那个谓词相矛盾,而且只是在前一谓词和后一谓词被设定

① 拉丁文:必要条件。——译者114

一、先 验 要素论

在同一时间中的情况下才是这样。如果我说一个没有学问的人不是有学问

的,那么必须伴以同时这一条件;因为这个在某一时候是无学问的人,在另一

个时候完全可以是有学问的。但如果我说,没有哪个无学问的人是有学问的,

那么这个命题是分析的,因为这一标志(无学问)从此也参与构成了主词的概

念,然后这一否定性的命题便直接从矛盾律中显露出来,而不可添加上同时这

一条件。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在上面改变了矛盾律的表达式、使得一个分析命

题的本质由此而清楚地表现出来的缘故。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第三卷-第二章-在线阅读

    好的将领应为其军队的安全、维护和胜利采取措施;他不应只 顾到他本人的荣誉,也应顾及全军的荣誉。 ① 原文“qlλotlμotátous”意思是“最爱荣誉的人”,Watson 和 Marchant 都把 它译为“most ambitious”。 译者 ② 补翁古典丛书在这里有英文译者的一个附注,译出以供读者参考:“根据 Schneides, Kichnes 和…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4日
    241
  • [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第二卷-第二章-在线阅读

    苏格拉底和他的儿子朗普洛克莱之间关于子女对父母的本分 的对话,(朗普洛克莱曾表示了对于他母亲的不满)。忘恩负义的人 应该认为是不义的人,第1、2节。一个人受到别人的好处愈大,如 果他忘恩负义,他就是个更加不义的人;人所受到的好处没有比子 女从父母所受的好处更大的了,第3—6节。因此,尽管母亲很严 厉,做子女的也应尊敬自己的母亲,因为知道她的严厉是出于仁爱 的…

    书籍分录 2024年1月4日
    299
  • 第四节 “永恒轮回”

    近百年以来,尼采深受中国知识分子的喜爱,每逢社会变革的前夜,他的哲学就会成为显学,这是不奇怪的。尼采当然是一个天才。他疾恶如仇、愤世嫉俗,其痛恨旧世界、创造新天地的情怀出自肺腑,得自天然。而他的思想如天马行空,文笔如行云流水,同样出自自己,似无师承。他的“超人”、“权力意志”所具有的叱咤风云的贵族气概,感染了许许多多的文人学士、英雄豪杰,使他们决不甘心流为等…

    书籍分录 2023年12月2日
    243
  • 第二节 “哲学”文本

    “哲学家”、“哲学”、“哲学的”这样一些词在18世纪法国并不具有 今天人们赋予它们的含义。对我们来说,哲学是一门“关于……的学 科”①,与其他科学一样在课堂上讲授。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哲学的使 命在于解释和展开那些令人困惑的概念。在这样的意义上,哲学是 思辨的同义语,哲学非常容易与哲学史混淆起来。 ① 关于哲学的研究对象有很多种说法,但无论这些立论之间有多么大…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8日
    307
  • 洛克-《人类理解论》-第一卷-第二章 人心中没有天赋的原则-在线阅读

    第二章 人心中没有天赋的原则 1 由我们获得知识的方式看来,足以证明知识不是天赋 的——据一些人们的确定意见说:理解中有一些天赋的原则,原始 的意念(kovaieYevoa)同记号,仿佛就如印在人心上似的。这些 意念是心灵初存在时就禀赋了,带在世界上来的。不过要使无偏第二章 人心中没有天赋的原则 见的读者来相信这个假设之为虚妄,我只向他指示出下述的情形 好了…

    书籍分录 2025年4月16日
    2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