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第九章-在线阅读

第九章 批判的末日的审判(马克思)

  批判的批判曾两次通过鲁道夫拯救世界免于灭亡,但这只是为了现在能够亲自宣布世界的灭亡。
  我们又听见并看见一位大力的天使希采尔高踞于苏黎世的上空,并划破空际飞向远方;他手里拿着书卷是展开的,好像是“文学总汇报”第5期;他右脚踏群众,左脚踏沙洛顿堡;大声呼喊,好像狮子吼叫,他的每一句话像鸽子一样,噗喳!噗喳!飞上批判的末日的审判的感染力和雷鸣般的外貌的境界。
  “当一切终于汇合起来反对批判的时候(我确实,确实对你们说过,[注:在这段引文里马克思加了一些讽刺性的插语。——编者注]这个日子已经不远了),当整个正在崩溃的世界(命运注定它与圣徒争战)为了最后的攻击而在它的四周结成集团的时候,那时批判的勇敢和作用就会博得最大的承认。我们不必为斗争的结局担忧。一切的结局将会是这样:我们对各个集团分别加以清算(我们把他们彼此分开,好像牧人把山羊和绵羊分开一样,我们把绵羊赶到右边,把山羊赶到左边),并给敌对的骑士们拿出有关贫困的全部证据(这是魔鬼的灵,出去到普天之下,叫大家在神全能者的大日聚集争战),这样,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都将为之一惊。”[89]
  天使呼喊完了,就有七雷发声。

  《Dies irae,dies illa
  Solvet saeclum in favilla.
  Judex ergo cum sedebit,
  Quidquid latet,apparebit,
  Nil inultum remanebit.
  Quid sum,miser,tunc dicturus?》ect.[注:“世末之日,主怒可畏,火烧世界,万物成灰。判主开讯,大彰义怒,凡诸隐微,无不显露,无罪不罚,逃避何处。可怜罪人,何言答对?”等等。(引自天主教圣歌“世界末日的审判”)——编者注]

  你们可以听到交战时的喧嚣声和士兵的杀喊之声。这一切在开始时都必须经过。因为,接着就会出现冒牌基督和冒牌先知——巴黎的毕舍先生和卢先生,苏黎世的弗里德里希·罗默尔先生和泰奥多尔·罗默尔先生,并且他们会说:基督在此!而那时,鲍威尔兄弟的标志就会在批判中显现出来,鲍威尔兄弟的作品[Bauern—werk][注:双关语:《Bauernwerk》一字在此既有“鲍威尔兄弟的作品”的意思,又有“乡下人的创作”和“粗糙的作品”的意思。——编者注]的圣语就会灵验:
  “犍牛能成双,
  田地耕成行。”[90]

历史的结语

  我们以后知道,灭亡的不是世界,而是批判的“文学报”。

  注释:

  [89]马克思加了讽刺性的插话的这段引文,是引自希采尔的苏黎世的通讯,此通讯登载在“文学总汇报”第5期上(1844年4月)。——第267页。
  [90]引自法国的席间小调。——第268页。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保罗·柯艾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自序-在线阅读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一部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对此稍作说明非常有必要,因为它与非虚构作品《魔法师的日记》(又译《朝圣》)有所不同。 我耗费了十一年光阴钻研炼金术。一想到能够点铁成金,或能够发现长生不老液,就心驰神往,再没有任何研究巫术的念头。坦白地说,长生不老液更令我着迷。在领悟并感受到上帝的存在之前,一想到万物皆有消亡的一天,便十分沮丧。故而,当得知有可能…

    书籍分录 2024年12月18日
    157
  •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三 近代哲学-第⼗九章 卢梭-在线阅读

    第⼗九章 卢梭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78)虽然是个⼗⼋世纪法语意义上的philosophe(哲⼈),却不是现在所说的“哲学家”那种⼈。然⽽,他对哲学也如同对⽂学、趣味、风尚和政治⼀样起了有⼒的影响。把他作为思想家来看不管我们对他的功过有什么评价,我们总得承认他作为⼀个社会⼒量有极重要的地位。这种重要地位主要来⾃他…

    书籍分录 2024年11月5日
    132
  • 第三节 黑格尔谈“爱”、“生命”、“历史命运”

    在稍后的1797年的一篇作品中,黑格尔仍在宗教的视域内探讨 统一性和实践的问题。“只要哪里主体与客体或者自由与自然被设 ①②《黑格尔全集》(理论版)第1卷,第236页。 想为结合着的,即是说,自然即是自由,主体与客体不是分离的,那里 就有神圣的东西——这样一种理想就是每一宗教的客体。”①这里, 黑格尔显然接受了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让一切充满爱”的主体 …

    书籍分录 2023年11月26日
    281
  • 文聘元-《西方哲学的故事》-第二十一章 寂寞人生-在线阅读

    第二十一章 寂实人生 我们爱过,恨过,幸福过,也痛苦过;可康 德呢;他一生既没爱过,也没恨过,谈不 上幸福,正如谈不上痛苦。 大家想必已经看到,我这本书实际上是一本西方哲学史,不 过比起一般的西方哲学史教科书来颇有不同,其中之一就是我 为哲学家们做了一个相当详细的传记。然而当我写到这里,写到 康德时,我查遍康德的生平资料,却实在找不出多少东西可以在 这里占领…

    书籍分录 2024年9月18日
    156
  • 张志伟-《西方哲学史》-第九章 德国古典哲学-在线阅读

    第九章 德国古典哲学 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段时间是近代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古典哲 学的体系化时期,以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哲 学对西方哲学进行了集之大成式的概括和总结,建立了一个又一个 庞大的哲学体系,将古典哲学推向了最高也是最后的发展阶段。由 于这一时期的德国哲学典型地体现了古典哲学的基本特征,并且将 它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

    书籍分录 2024年10月30日
    18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