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
乔补充:教父是基督教实现大一统过程中的传播者和解释者,教规的制定者和教会的组织者。被称为教父的基督教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遵循正统的学院、过圣洁的生活、被教会所册封,生活在基督教早期。按使用语言的不同,教父被划分为希腊教父和拉丁教父。
几乎啊,所有的呃,就是几乎所有的,呃希腊理性更能够认同的、那种更理性的教义,都被取消掉了。剩下的都是拉丁教父更赞成的那些,更加强调信仰、更加超理性的教义。这就是他们内部的这个争论的这个、大概的一个结果,啊这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啊基本上是用这个信仰来压倒理性。
在外在争辩的上是用理性来维护信仰,可是在内在的争辩是用信仰压倒理性。啊这是他发展的一个过程。
那跟这个使徒时代不一样啊,使徒时代呢,基本上是在呃传播基督的福音,
而教父时代呢基本上是在理论总结啊,所谓的这个福音,基督教的精神、基督教的理论。
教父哲学对待理性和信仰的基本态度,啊我分为这么几个。
第一个,我们刚才提到了,希腊教父,他们基本上是比较认同那种更理性的态度。
希腊教父以 查士丁 为代表,他有一个称号叫做 殉道者 查士丁。殉道者 查德丁有一句名言叫做,基督教是真正的哲学。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希腊哲学是不够完备的、不够完美的,而基督教事实上是对于希腊哲学的一种弥补、一种提升、一种这个再造。
这是一种我个人比较能够接受的观点。他也是第一个提出所谓的基督教哲学的这么一个概念。将基督教 作为希腊哲学的最终的目标,要调和 理性和这个信仰的之间的关系。这是希腊教父的共同特征。
但是很遗憾,希腊教父在跟拉丁教父的争斗之中,往往是处于下风的,所以最后导致了,东西方教会的分裂。东方后来叫做正教,西方叫做工教。啊这个东方是正统的。这个西方指的什么西方指的工,大工的。就是东方强调我们是正统的,西方强调我们是统一的。啊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天主教跟东正教之间的这个区别。
啊就是呃他们之间的呃根基、根源性的区别来自于东方人。当然对西方来说啊,东方人讲希腊语,读的是哲学著作,西方人讲的是拉丁语。啊对哲学没有这么多的这个体会,所以他们有这样的一个思维方式的差别。
那么第二个态度,啊,这个是特别值得一提的,因为他后来成为了所谓的,叫做主流的态度,反理性的信仰,就主要是拉丁教父。
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德尔图良,把这个哲学看作是 人和魔鬼的学说,要抛弃一切哲学。
以信仰就排除理性,是哲学和理性的基调,就拉丁教父的共同特征。
他有两句名言,
第一句是 雅典与耶路撒冷有何干系。啊这是我刚才所提到过的。
雅典代表的是希腊理性,耶路撒冷代表的是希伯来的神圣的信仰传统。
他说理性跟信仰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啊这两个东西。
第二句话,这句话更有名,叫做因为荒谬,所以信仰。
这句话很有意思。
正因为荒谬,所以我才相信。他的原话是说。
上帝的儿子死了,这是荒谬的。正因为如此,所以他就值得相信。
啊耶稣死了,又复活了,这是不可能的。
正因为如此,所以它是一个事实。
这就很烦了。他什么意思?
作为我们学哲学的同学来讲啊,我们喜欢那种清澈的理智,这个词是,呃这个 策勒尔 在写这个希腊哲学的时候用的一个词,我很喜欢。这个水晶般的、啊清澈的理智。
他说希腊人跟所有其他民族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有一种 清澈的理智。这种理智里边,排除了所有的神学目的论,排除了所有神秘主义的信仰啊,他说这是希腊人的这个贡献。
但是呢,德尔图良最反对的就是这个东西。因为在他看来,清澈的理智是人的东西,是属于人的。而那种所谓的炙热的信仰,是属于神的。我们不能把属人的跟属神的混淆在一起。
所以他特别要强调,理智和信仰,请大家分开。
一个在理智上被视为荒谬的东西,才有可能是一个在信仰上值得相信的东西,我们稍微为他做一点辩护吧,就德尔图良这句话。
比如说他这话出来了,你第一反应肯定就是,那我说,你还欠我一万块钱呢,这就很荒谬啊,那是不是,你应该相信你欠我一万块钱呢?
那不是,这这这这是一种很小儿科的反驳啊,这个他不是那个意思。他的意思不是说荒谬了我才信。
他的意思是说,我们这么来说,一种东西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信仰,必须在理智上要显现出其荒谬性。这么说大家能够理解吧?
荒谬是信仰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一个充分条件,啊不是说我要相信所有荒谬的东西。
荒谬为什么要成为信仰的一个必要的条件?这个时候你要区分,信仰跟我们对于事实的信念,它是不一样的。我们对于事实的信念来自于什么?来自于日常的经验的归纳。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同学会突然蹦起来咬我,我相信,所以我没有带盔甲过来,啊所以我没有做作为上课的一个自保的工作。
你说理论上不可能有啊,这不叫理论,对不对?这根本就不是任何的理论,这是什么这是我们对事实的一种归纳,这是我们产生的信念。
可是当你说,我要相信耶稣是神的儿子的时候,你不可能从任何的事实上去归纳这件事情,你怎么只能怎么样呢,你只能跳跃过那个信仰的那个鸿沟。
啊这个教会人士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信仰是存在一个勾的。信与不信之间它不是一个连续性的东西,它是一个跳跃性的东西。
不是说我学着学着哲学,我就信了,我学着学着是理论,我就信了,而是说你必须要经过一个从理性到非理性中间的一个一个鸿沟的跳跃。
那么这个鸿沟的理论意义,本身在于什么?我刚才所说的,用理性的方式去对待理性。
希腊人固然给我提供了一种很清明的、很清澈的理性,但是如果我们这种理性思辨,过于的庞大、过于的膨胀、过于让它庞大的话,它也会带来问题。
当我们对理性本身具有批判性的认识的话,你会知道这个世上有很多事情在你看来都是荒谬,但是这个荒谬的东西并不一定它是不值得相信。
啊我们试图为他这样一个辩解,啊这是我们一种辩护的一个方式。
所以呢,他这种思路当然是比较极端的,有一个更温和的表达方式。啊是第二个思路,一个更温和的方式,信仰先于理性,“信仰寻求理解”。
所以在理性看来,有很多东西他自己不能够理解,因为我在你的前面。这就跟我们不得不提起自己的头发到天上去一样。我们为什么不能提个最头发的先上去?因为事实上我们是一个整体。这就跟我们不能说,站在一个地板上把这地板整个拆掉一样,因为这个地板也是你的依托。因为信仰是理性的前提,信仰是理性的基础。所以理性不可能理解所有的信仰。
我们必须要为理性设置某种限度,使得信仰能够发挥它的前提性的作用。
啊这是后来比较温和的一个说法叫做 信仰寻求理解。你先去信,然后在这个信的基础上去寻求理解。
这是奥古斯丁的一种思想啊,他比较能够认同信仰寻求理解这样一种思想。
但是呢,你信了之后呢,这个还有第二步啊,第一步,你要信才能理解。第二,你信了之后呢,你还得不要太懒惰,是吧你这个信念就会推着你去追寻上帝的很多奥秘,你会对他有所理解。而不是说我相信了无所谓了,什么都不用管了啊,这是这是不这是不应该的,这是一种比较温和的方式。
但是从哲学上来讲,我们来回顾一下,什么叫做 信仰先于理性。
还是回到刚开始所说的那句话,它是一种精神哲学的内核,它指的是什么呢?
他指的是,我们任何有道理的、讲究理性的、遵循理性的探讨和研说,都必然有一个不可追溯的理性本身不可能理解的公理。
这个公理本身很可能是超越这个理性的,而且是不可能被你去做理解的。在理性看来,就将其称为谬误或将其称为荒谬。
啊但是我在这里,不是说去推行,哎必须要相信基督教的那些看起来比较荒谬的说法,我只是说,这其实只是揭示出了我们的一种精神哲学或者精神现象,一个艺术的一个规律。
啊这是我们对于拉丁教父的反理性的信仰主义的一个辩护。这个辩护成不成功,你可以自己去判断,我们讨论课的时候,还得再进行讨论啊,只是其中一个思路。
那么接下来,这些拉丁的教父为主导,他们对于基督教的基本的教义,他做了一个梳理、做一个确立。我们在这里简要的介绍一下。
啊在我们讲具体的人物之前,我们做一个全景。
三个基本教义,上帝、耶稣、人性。
上帝是什么?
耶稣是什么。
啊人性论是什么?
上帝论。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这个我背都会背啊,
好嘞,father,好嘞仨,啊或者favorite。区别。
啊这几个词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那么什么叫三位一体?
啊这是一个,我我先我先跟大家交个底,我现在试图跟大家解释。但是解释到最后,我一定会用这么一段话来作为收尾,所有的神学家也会这么收尾,就是“这归根到底是个奥秘”。
就能解释的时候,我就解释,解释不了就相信。如果说三位一体是能够被充分的解释呢,那么也就意味着其实人是高于上帝的,对吧人的理性是高于上帝,啊上帝是不值钱的。
我大致来解释,三位一体指的是同一个本体的上帝,呈现出三个独立的位格。
你不要用别的词,你不要用三个层面 或者 三个维度。啊这个我比较好理解,但是我告诉你这是异端,因为什么,维度我们就可以充分的理解了吧。对吧我站在这里,如果你是一个瞎子,你会听到我的声音。如果你是一个聋子,你会看到我的形象。啊如果你有哲学的功底,你听到的是一套东西。如果你没有哲学的功底,请导致另外一条。
我讲的是那个本体,这是一种过于简单化的、啊过于世俗化。
严格来说,按照教会的说法啊,正统神学的说法是上帝三个独立的位格。三个位格独立地发挥作用,但是他们是内在相通的。这三位格都是能动的。比如说上帝,他是创造者;耶稣,他是人与神的中介,救赎。圣灵它是在日常事务之中去发挥作用的,去召唤我,啊是在我们集会之中,处在我们身边的啊这这这个基督教跟有很多组织一样,只要三个人以上就可以形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团体。那么耶稣也说过,只要你们三个人以上进行祈祷,我就在你们身边,那个在你身边的是什么就圣灵。这三个位格就独立的发挥作用。只不过圣灵更多的,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发挥作用,它们的身份、地位、作用是不一样的。
啊最初的,这不是时间上的最初啊,这个不是时间上的先后,这是逻辑上先后,最初的是上帝,其次是圣子和圣灵。啊这种大致的,对于三位一体这么一个介绍。
那你说它,到底什么关系,比如说你要想进一步的来讲,你比如说,我问你个问题啊,如果这这三个位格是内在相通的,我请问你一个问题,那么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上帝疼吗?
这个问题有标准答案。
如果你说上帝也是疼的,也受苦,那么这个时候你就错了。这个是一种异端,叫做父苦说。
就是父在十字架上,受到了侮辱。我们居然能够把全知、全能的上帝钉在十字架上,使劲打他啊、使劲骂他,这个是不对的。
但是你说那既然圣父没有受苦,那么它就不是内在相通的嘛,这也是不对的?
你只能这么说,耶稣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一个位格来受苦,这个位格并不会导致上帝、至高神也受苦,但是这个位格是跟制高点相通的。至于为什么我不知道,这是一个奥秘。
当然你在一个批评者的角度来讲,就什么玩意儿嘛,解释清楚就解释,解这不清楚就说不用解释,你这不是万能的吧,你这不是这个太耍赖了吧对吧。
好,我们站在一个更同情性的角度来讲,当你要去建构一套宗教,有一个信仰,你的体系之内就必然要承载着一种张力。啊这个词大家都明白,现在解决不了,毕竟要有张力。
那么我请问,张力来自什么。张力来自于矛盾、来自于悖论、来自于教诲。所以任何一个体系的核心的生命力跟生长点,就必然来自于它的张力。
我们说一个体系有生命力的,一个体系能够不断产生出问题,一个体系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自己,他必须跟人本身一样是有张力的,必须跟人本身一样是自由的,必须跟人本身一样是有吊诡的。它的核心必然有奥秘,就跟我们人的核心,必然也有奥秘一样。
但是各位,对于自己的命运能够一览无余,对于自己明天要做什么,后天要做什么,什么都知道,那你这辈子也没什么好过的。
我们之所以觉得人是有意义,就是因为我们人生有张力,啊是一样,是一个性质的问题。
所以你不用去太多的去追溯,啊,说这个三位一体,到底从哲学上是怎么去理解它,我只能告诉你,哲学上你永远不可能透彻的理解三位一体。
任何想对三位一体进行哲学上的理解和透彻的分析的人,都会最终被视为异端。
所以基本上,你看到教会内部会有比喻的说法,来讲三位一体,比如说根啊、花呀、果呀、叶呀等等,但是这个东西,并不是非常严格性的这个对等。因为宗教性的研究方式跟哲学性的研究方式是不一样的。
啊我是喜欢把问题讲得很清楚,但是如果你在宣道的时候,你步道的时候这么讲的话,就不合适啊,这两种语言体系。
那么基督论,也是一样,那基本上在基督论内部,最重要的是基督的神人二性的问题。
这里面最吊诡的地方是什么呢?
就是如果基督是人,如果基督是人,那么人是有原罪的。那为什么基督没有原罪呢?
如果基督是神,神是无所不能的,那为什么基督会受苦呢?
这是很大的问题。
如果他是人,他就有原罪;如果他是神,他就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待遇。
所以有一个解决方法,啊,这个解决方法就是,它既是完全的人,又是完全的神。怎么理解呢?啊我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啊,这个思路很妙。这是现当代的一位这个德国的史学家啊,叫做卡尔巴赫,他一个解释,他说,耶稣是完全的人,也是完全的神。可是为什么它是没有原罪的呢?很简单,因为它是完全的人,而我们不是。明白这意思吧?它是具有那种完备的人性,而我们不是,我们是被罪所束缚的人。所以他是完全的人,是一个无罪的人。
但是中世纪之前还有很多其他解释,比如说我举几个例子啊,比如说有一种说法是说 神性无限,人性是有限。所以虽然人心中有懦弱的地方,但是它除以这个无限的神性,他会溶解在浩瀚的、神奇的海洋里。所以耶稣是无罪的,对不对?这也是一个说法啊,也蛮有意思。
就是中世纪有很多的思想家是为了去解释这个问题,还有各种各样的,这个呃解释的方式。
其中有一派最著名的,那个 涅斯托利派,啊中国人叫 景教,啊这就最著名的叫做 耶稣一性论。
就你看这个,基督教思想史,一信论基督徒、涅斯托利教徒、景教教徒,啊这个都是属于一派,这个一个一个派别。
啊 聂斯托利也是教父时代的,一位很有名的一位思想家,啊。因为它的教义不被大工会所认可,于是他自己到远东去传教,到东方去传教,到蛮族地传教,最后传到中国叫景教啊。
这是最初我们中国人所接触到的,这个基督教,那个景教,它的基本道义就是,耶稣只具有神性而不有人性,他没有被人玷污。
他是这种所谓的,大家都知道什么,这个没有经过,这个呃,就是这个童真女啊,这个感运而生啊,不是由人的这个肉体翻胎,所以他基本上是被神性所充满。不会受到人性的玷污、污秽等等等啊,这是聂斯托利的这个主要思想。
那么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啊,我们从精神哲学的角度来比较。的确,我承认,耶稣神性论和耶稣人性论,都更能够解释得通。
啊神性论说耶稣就是一个神,他只是表现出人的形象而已,人只不过是一个幻象而已。你看着像个人,其实不是人。
人性说是说,耶稣是个完全的人。他只是道德极其高尚,最后被封为神,就跟中国的关二爷一样,对不对?活着都是个人,死了以后就封了神。啊跟岳元帅也是一样,活着时候是人,死的时候是神啊,这是我们中国人比较容易理解的。
但是你有没有发现,就这两种教义,他跟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神人二性论的教义相比,就是我刚才所说的,他缺了一点张力。这个张力是什么呢,是人跟神所交融的那种张力,那种理论张力。
如果神没有化身成为人,那么神跟人有什么样的交集的?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就像伊壁鸠鲁所说的,神存在。但它存在于世界的边缘,他根本就不会管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就跟你小时候去看那个蚂蚁打架一样,你会很在意里面的蚂蚁,哪只是公,哪只是母吧。他们这哪个之间有兄弟情义,哪个之间是怎么怎么着嘛,你不会关心,你会觉得他太渺小。
所以如果神不化身为人。那么神跟人有什么关系呢?而如果耶稣这个人,他本身又不是完全的神的话,那我们怎么能得到救赎呢?那人类还有什么希望?
所以你们发现他的所有的教义,都是为了维持这样一种张力,以给这个信仰和盼望 留下余地,它是真正的为 信望爱 ,就以 兴旺爱 为核心的这么一套思想体系。
所以在很多你觉得不能够理解、不能够总你听上去通的这个情况下,你仔细想想,它的核心的这样的一个指向,它的主要关注的问题,那么你就可以豁然贯通了。
啊很多不利的地方,其实你也会产生一种新的理解,啊关于这样的一个张力,这样一种思辨性的东西。
啊我觉得在后世一看,就比较清楚,因为我们可能不太能够体会到之前的人的这种辛酸的历程。
呃这个后来在当代历史上,现当代历史上,二战期间啊,有一个受迫害的德国的新教神学家,叫婆霍费尔。啊这个人呢,还有一句话,我觉得特别感人,就是有很多人问吧,说纳粹在屠杀犹太人的时候,耶稣在哪里?
纳粹在这个这个呃,毁灭别人的国家的时候啊,造成那么多人死亡的时候,耶稣上帝在哪里?
他回答一个话非常有趣,也非常的有深刻。他说上帝在哪儿呢?在纳粹吊死犹太人的时候,上帝就在那个绞刑架上,上帝就在那个地方,他在跟你一块儿承受的这个苦。
所以你会发现基督教的这个思想,这个动人的地方,他的那种打动人心的地方,就在于,他的那个神,是跟人在一块儿的那个神,而他的这个人,其实跟神在共在的这样一种人。
所以为什么要强调耶稣的神人二性。他强调这个耶稣的中保地位,他就作为人跟神的中保,调停者。为什么强调这个地位?就是为了制造这种人与神共在的张力。
啊这种张力对于我们的精神生活是非常重要,它不会使神性高高在上,也不会使人失去,人性中的那个被保护的神性。
啊这是我们在理解这样一个教义的产生的时候,我们要知道它的目标、它的标的到底是什么,就是要维持这样一种神人共在的关系。
所以我之前写过一个论文,就是讲这个分析与圣经约伯记呃这个一一段话啊,这个这个很有意思。
大家可以看看圣经里边的很很短的一个小品,约伯记啊它里面所提到的一个很有趣的一个观点啊,我觉得对于理解基督教的这个教义和哲学思想有很大的帮助。
这个故事讲的很有意思,就是说 有一个人在 约伯,然后呢,上帝呃 被魔鬼挑唆。魔鬼说他崇拜你,是因为你给他了很多好处啊,人丁兴旺,六畜兴旺。你要是把这好处去掉了,他就不崇拜你。
上帝说你尽量去干,只要不把他弄死,不管怎么样都行。然后(谁?)就无端的给约伯施加了很多的苦难,啊,这个儿子也死了、女儿也死了,家畜也没了,仆人都挂了。然后整个人呢自己就生了病,然后整个就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自己还躺在炕上。
那这个时候就有很多人来,就有很多人来这个安慰他,啊有很多人安慰他。
其中有很多这个犹太教的、就是犹太人啊,这个这个智者 来安慰他。
就跟他说什么呢,就跟他说,你要相信上帝是公正的,你要相信他这样做,不是没有目的的,就是你要相信神,神是有意义的,做事情有意义的。
那么约伯呢就对这个事情表示。他也不是感到怀疑吧,他就觉得你说的不对,你不要去从意义理性中,去找到上帝为什么做这个事情。
比如说,我们的腿出门车撞断了,假设你信观音,你出门被车,我感谢观音娘娘保佑,本来我是要被撞死,现在我只是腿被撞断了,我好感谢你啊,这是一种合理性的思路,对不对,合理性。但是约伯拒绝这样一种合理性的思路。或者还有另外一种思路就是什么呢,就是关于娘娘真的是很公正,我有很多隐秘的恶没有被发掘出来。所以你撞了我的腿,虽然我不知道到底为什么,但是肯定是为什么。肯定我有些坏,我自己都不知道,你帮我做了,哎呀从此我认识到我是个坏人,我要更好的焚香沐浴,更好的加强自己的思想修养,成为一个高尚的、纯粹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这是一种思路,对不对?但是约伯拒绝这两种思路。
最妙的是什么呢,最妙的是这个结尾。那个结尾就是。上帝、就耶和华,在这个旋风中出现,他给他们做了个论断,说你们这些人说的,不如约伯说的好,可是你再回去翻,约伯说了什么?他什么都没说。
别人都是在为这个事情,去寻找一个什么,寻找一个理性的解释,为什么我会这个样子?要么是上帝别有安排,要么就是上帝这个,察觉了你隐秘的恶。
可是约伯他并没有去解释这个事情。约伯只做了一个什么事情?呼号,就你为什么要这样?
就是我需要看到你,我需要跟你在一起,他是去追寻。
所以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做, 永远处于追寻中的人神关系。
人与神的关系不是去解释,而是去追寻,而是去爱。
啊对于我们的人际关系,你们发现不管你是跟朋友相处,还是跟男朋友、女朋友相处。其实那种爱包容,其实比你解释你为什么要这样去做,我应该怎么去对待你,其实要好得多。
比如你女朋友感冒了,你跟他说要多喝水,废话,谁不知道多喝水,然后你说要多休息。谁不知道多休息?
然后他说你,你怎么这么不关心我,关心你了,我不多喝水吗?
我要的不是这个,那你要的是什么?
我告诉你,当你问这句话的时候,你就已经不是一个真正的关心者的角色。
当别人说你不关心我,你问你要我做什么的时候,你完蛋了,你需要追寻一种理性的解释。
你事实上已经把对方给物化了,你会发现,啊就把他宠物了,大家都养过那个电子小青蛙吧,你要我做什么?给你洗澡啊给你洗澡啊,你要给你喂食给你喂食。
我记得当时还有那个专门答题的,能够正分儿正分以后才能买基石,买基石才能喂鸡,特别麻烦,养那个小小宠物挺麻烦的对吧,你事实上已经把对方物化了。
所以你会发现,对待上帝的时候,你要求的是共在感,那种共在感就是爱,就是盼望,就是信。信望爱,这就是共在感。
所以约伯他始终要求是共在感,而他的朋友要求的是什么,要求是一个解释、我要把这个事情怎么样去说明。
就像上帝说,你们议论我,不如我的仆人约伯做的事。而且这个故事最妙的地方在于什么呢?
最开始上帝是受魔鬼挑动,然后这个给约伯很多灾难,可最后上帝并没有解释这件事,上帝就是show up。
上帝出现,然后约伯就怎么样?约伯说我以前 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到了你。我不敢再说什么了,我在灰堆里边懊恼,他什么都没说。
你比如说,你不是有很多的疑问吗,现在我来了,问吧,你为什么要弄我?魔鬼嘲弄的吧,不是我干的,哦魔鬼干的,不是你干的。是吧。
这个时候约伯心里就很爽了,对吧,哦魔鬼让你干的,而且呢,你这么干的只是为了试验我,哎呀我现在经过考验了,我组织上更信任我了,啊这个这个我心里很开心,原来只是为了试探我啊,很爽。
约伯也没问,上帝也没说,两个人都这么过去了。
这个故事其实你,你要是用理性思辨的,你会觉得很奇怪。
这两个人是个神经病一样就是,就我无缘无故的弄你,然后弄完之后,我出现,你也没问我为什么弄你。
我就跟你说,我在这,你就说好的你在这。
两个人之间这种这种感觉很有意思,约伯说哦,原来你在这,然后上帝说,我在这。
这个故事就结束了。
当然这故事最后还说,上帝又给了约伯很多其他的牛羊啊,又给了他生了很多其他的儿子之类的,啊这个对我们不解释啊,又给他赐予他很多的儿子,啊这个这个不是给他生了很多儿子。
啊这个是这个这个最后那个题外话,那中间这段过程很有意思。
你用这个故事,你反观基督教的这个基本的教义,啊,他所体现的这个哲理,大大的超越了希腊人所理解的那种理性的哲理。
你有没有发现,这种哲理在理性思维是不可理喻的。
所以现在知道德尔树良说的那句话,为什么我们说荒谬了才要相信,荒谬才值得相信,因为值得相信的东西,跟你的理性可以理解的东西,是两回事情。
我们真正追求的是那种以 信望爱 为指向,以 得救为指向,那种盼望、那种共在感。
啊这是,在谈到这个基督论,神人二性的时候,这个来强调神与人的共在。
他的这个理论“旨趣”所在,这个词很有意思。“旨趣”我特别喜欢这个词,为什么呢?因为有时候啊,你会发现,你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的解读啊。也不说对,也不是不对,但是旨趣不同。
比如我写作诗,然后你问我这个事说的真的还是假的呀?李白写的,白发三千丈,我说真的假的?李白就会觉得你这个人神经病吧。
不是说你说的不对,你当然可以问是真的假的,可是诗的旨趣不在这个地方,对不对?
所以基督教哲学的旨趣跟希腊哲学是不一样的,他的追寻、他的兴趣点是完全不一样。
那么最后一个人性论啊,这个我们讲奥古斯丁的时候还会进一步的来阐述,原罪和救赎,这个是人性论的基本点。
基督教的人性论很有特色,啊,如果说我们中国人的人性论,是以“乐感文化”为核心、以“人性本善”为核心的话,那么基督教呢,它是以“人性本恶”为核心。
你注意啊,它不是说人性呃那个本恶。和我们所说的那个具体的这个作恶还不太一样。更严格的说法,应该以“人性本罪”为核心。是罪。
中国文化里边呢,提到恶,题的比较多,题罪题的比较少。
啊孔子曾经讲过,获罪无钱,无所饶矣,啊这个是提到罪的,很不多的几个地方。另外好像零星的提到过几处啊罪的东西。
罪和恶有什么不同啊?恶是一种表象,罪是一种实质。因为有了罪,所以才有了恶。
而罪呢,更多的是以精神败坏的一种状态,恶更多的是一种外在行为啊怎么怎么坏。
所以当我们在看,我们精神本身的这个状态的时候,基督教有一个非常深刻的一个说法,就是人性是有原罪的。
这个说法我们很多中国人会觉得不舒服。很多教徒来中国传教,要相信上帝啊。否则死后就下地狱啊。
然后中国人就会很奇怪的看着他说:我一辈子行善积德,是吧,这个这个修桥补路,你一辈子呃这个这个放浪形骸、放荡不羁,最后你临死的时候信耶稣了,我临死的时候没信耶稣,你就上天堂,我下地狱。
这样的天堂不去也罢,天堂里不都是什么玩意儿。
我们中国可能会觉得,很不能够,接受作为原罪的思想,可是整个基督教它就建立在原罪上。
如果你不相信原罪,你就不相信上帝,你就不能够接受基督教。
我们这样来说吧,就是我们把原罪做一个哲学化的一个解读,我们这么来说。
如果没有原罪的这样的一种概念,那么我们对于自己的人性的把握,就还是失于肤浅。
这话可能听着还是得别扭,但是没有那个说 不相信这个下地狱。这个听起来没有那个那么别扭,我来解释一下。
你要相信原罪是出于一种人性的考虑,还是那句话,人性的本质自由。自由的本质无规定。不规定的本质意味着,对于理性的理解来讲的话,自由是一个黑暗的深渊。
自由是一个黑暗的深渊。为什么?
我们在路上看见一只猫,我们会安然的走路,看见一只狗,安然的跟他玩一玩。
那你有没有发现你在路上一个人走的时候,如果你看到一个人,你心态就不一样。
你会发微博说,我看那么猫好可爱呀,对吧。
但如果你看到一个人过来,你会觉得浑身就突然就转了一个状态,转变了另外一种状态。
但如果你看见你梦中情人,那是另外一回事情。
我就说一般性的人。那个状态是什么,就浑身就突然一种不自在的感觉,本来很自在,对不对?本来就很自在,看见人就不自在。为什么?
因为你尊重他,啊我告诉你,是因为你尊重他。如果他是条狗,那就无所谓。
对吧为什么我看到一个人会不自在?因为你会看到一个深渊,你不知道他会怎么看你,因为你不知道他会怎么想你。
之所以不知道他会怎么想你,是因为你把它看成一个自由的主体,它会产生任何的想法,会产生任何的行为。
自由本身是一个能够容纳一切可能性的深渊,而在这个深渊里边,我们永远是看不到底的。我们不停的去挖掘、我们不停的去挖掘,我们一定不可能挖掘它最终的这个规定性是什么。
因为,如果你挖掘出来的话,你就把人解构了。比如说在座各位,你们今天来听课是一个因为冲动,就是性压抑。我用弗洛伊德来解释,你为什么今天来听课,是我讲的说都头头是道,可是你觉得是一种反人道的一种,这是一种不人性的解释。我们人是拒绝解构的。
我们现在有个基本前提,“人性是一个深渊”。
所以现在就有个问题,当我们在做善事的时候,有一个善的念头。
这个善的念头到底来自于什么地方?
一个基本的前现代式的理解。古希腊人会这么想,中国人也会这么想。
啊前现代式的理解是什么呢?就是说,或者说古典式的理解,胸中有浩然正气,对不对?
这就是种很很正常的理解。
可是我请问你,你再想一想。
你再想一想,有没有一点点虚荣?你说这个善事。
我说没有,我背着人做的,那有没有一点是为了安慰你自己?
好像总存在这么一种可能性吧,对不对?
所以我当然我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不讲太深入啊。
我只是提醒各位去仔细想一想,当我们把人性当作一个自由的本体,当作一个所有可能性的深渊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所有的好的念头,我们是找不到一个必然的根据的。
而坏的念头有,坏的念头是有必然的根据。
为什么坏的有必然的根据,啊?我们下一讲讲奥古斯丁的时候再讲。
今天先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