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周玄毅·哲学入门必看系列】西方哲学史(全108讲)-21

[TOC]

第二个问题啊就是关于神学目的论。

啊,那么我们在前面呢,在讲到这个希腊哲学的这个发展的时候,我们讲到了三个东西啊,就是质料、形式、还有动力。是吧,这个我们三个都已经接触到了,我这儿就不再用、不用复述了。

那么苏格拉底呢,我刚才说了,他呢认为啊,智慧啊,不是人可以承担的起的。是吧,啊所以他认为人只能说叫爱智慧,而不能说叫有智慧,这一点我们在前面也讲过。

所以说智者们自称为叫 sophist,就是有智慧的。而苏格拉底他认为我们不能说自己有智慧的,我们充其量只能说我们是爱智慧的,所以叫 phlosit 啊。

所以这两个词就是这样来的。

那么这个,既然苏格拉底认为,我们啊,不敢以智慧而自居,啊,所以呢,他认为呢,我们人就不应该去探讨自然界,因为自然界那些奥秘不是我们人的这种能力所能洞悉的、所能洞察的,所以呢,我们只应该盯着我们自身,了解我们自己。

啊所以呢,他在早年呢,曾经也对自然哲学的一些观点啊进行过研究,比如说米力度学派呀呃、艾菲斯学派呀,他也都有所了解,但他都很失望,他觉得他们实际上就有点不知天高地厚,而且实际上也一无所获啊,众说纷纭嘛。呃但是呢,当他了解到 阿拉个萨克拉的 这个努斯 的这个观点是吧,他非常感兴趣。

为什么呢?因为他认为啊,自然哲学家虽然提出了什么水呀、火啊、气呀 这些东西作为万物的本源,但是自然哲学家却并没有说明这些东西是怎么样成为万物的本原。

是吧,尤其也就是具体说,就是没有解释自然界是怎么运动的。这个运动是需要一个解释的,你不能光说 水是万物的本源,然后水就构成万物,但是它怎么构成万物?是吧啊这个运动的问题还没有解释。

而阿拉克萨克拉提出了如斯,我们前面讲了,就是为了解释运动的问题。

对吧,也就是说,正是由于努斯。这个大家记得这个,阿克萨哥拉的那个论自然里面本身就这样说,就是说 最初万物都在混沌之中吧,于是有努斯出对万物进行安排。是吧,所以卢斯就是使得万物得以运动的一个动力。

我们也是在讲的 恩贝多戈勒的 这个爱和恨,以及 阿拉德萨克拉的 种子,我们引出来第三个东西就是动力的问题。

是吧,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哎,苏格拉底对阿拉克萨哥拉的这种努斯作为动力啊,他是非常感兴趣的。

但是呢,当他了解到了,阿纳克萨克拉关于这个卢斯的学说之后呢,他同样再次又陷入了失望。因为他认为啊,这个如斯虽然说解释了运动,但是却没有解释何以运动。可是为什么会运行,是吧。
啊他只是说啊,因为刚才 安赛乐格拉 最后还是回归、归咎于自然的一些偶然原因是吧,就是万物都在混沌中,然后有努斯对万物进行安排,但是卢斯为什么要对万物进行安排,对万物进行怎么样的安排?这是需要解释的。是吧。

啊所以光有动力不行,实际上,啊这个苏格拉底这个地方在追问的就是目的的问题。啊就是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世界?肯定因为你既然努斯是一个精神性的东西。我们在讲 阿拉格斯阿格拉的观点时候已经谈到了,既然 如斯 是一种精神性的力量,而精神性的力量在对世界进行安排,在赋予世界次序的时候,是一定会有一个目的。他不可能是糊里糊涂的,不可能偶然的,不可能像自然界本身完全是自发的。是吧。
那么这个精神力呢,在对自然界进行安排时候,它一定要赋予它的一个某种目的性存在。所以苏格拉底就开始追问这个问题,而他认为此前所有的哲学,包括 阿格拉阿拉格萨 的努斯都没有能够很好地解释这个问题。

所以他要另辟蹊径。那么他就开始转向把眼光转向人自身。因为我们说了是吧,他认为我们不应该关注自然界,我们应该关注自身。那么人呢,是有两个部分构成的,一个部分是人的肉体,还有一部分是人的灵魂是吧,人的精神。

那么就人这两个部分呢,可以说苏格拉底关注人的两个部分,分别就得出了两个不同的重要两个思想是吧,一个就是神学目的论,一个就是道德哲学。

啊那么首先我们谈谈,关注人的身体的角度来看啊,那么,人我们说,是由身体和灵魂或者身体和精神两个部分构成的。

那就身体而言,苏格拉底虽然不研究自然界,但是他通过对人身体研究,他发现人这样一个动物啊,人这样一个生物,它本身就已经体现了某种目的。

啊,那么这个观点呢,可以说,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表现了神学目的论的丝线的人。也就人身上这样一些目的是什么,充分就可以写出这是神的用意啊、神的意图。对吧神的智慧、神的意图在我们身上的表现,就是我们人的各个器官之间的某种目的性。

啊那么他具体就给了一个具体的说明,啊,诚如我们书上记载的,就是苏格拉底当时啊,被判处了死刑,然后在等待行刑的时候啊,就关在牢狱里边啊。当时呢,跟他同牢房呢,就有一个不信神的一个翻译。啊当然他不信神,那是从一般意义上说他不相信神是吧。

那么苏格拉底呢,就跟他有一段对话,苏格拉底当时就问他,说,如果有两个工匠,啊两个工匠,一个工匠创造了有生命的东西,一个工匠创造了无生命的东西。那么你说这两个工匠哪个工匠更高明?

那么这个翻译说,那当然那个创造了有生命的东西的、有生命的事物的那个工匠更高明啊。

啊所以苏格拉底拿过去就紧接着,以我们的身体来说,因为我们是有生命的,啊那么我们呢按照苏格拉底观念是被神创造的啊,而希腊人也都是这样相信的,人是神创造的啊。那么我们从我我们自己这样一个,作为一个作品啊,就像有两个骨干,一个创造了有生命的作品,一个创造了无生命的作品,而我们是有生命的作品,我们来分析一下我们自己。是吧。

所以苏格拉底就讲了这么一段话,是吧,他是说,你看我们这个身上,我们每个器官是吧,都充满了某种目的性啊。我们的眼睛你看,它是我们这个眼身体中间最柔弱的一个部分。所以呢,大家看就有眼皮呀,来为他遮挡这个风沙是吧,呃遮挡这个外部刺激。是吧,而睡觉时候我们就可以把眼睛合上,如果睡觉都没有眼皮,我们睁着眼睛睡觉是很难受的,是吧、啊那我们眼睛可以把它保护上眼皮,然后呢,我们还上面还有眉骨、有眉毛,就防止汗水、雨水啊哎留在眼睛里边啊,实际上我们还有睫毛啊,是吧。然后呢,你看我们的耳朵,是吧,我们的耳朵啊它既有两个小洞,可以使我们可以听到声音,但是它也可以防止外物啊,跑进去。啊它有很深、很复杂的耳道啊,有些这个细软的一些这个毛对吧哎,它就保护着这个耳朵,就使得这个异物不入进去。同样,当然他没有说我们还有鼻子也是这样对吧,我们鼻子也是有两个洞啊,所以我们鼻孔都是往下长。是吧哎我们想我们如果鼻孔往上长,我们会很难受的是吧,啊因为什么,从这个你看他都很和谐,还要我们的嘴,任何的动物,比如苏格拉底话说,你可以看到它前面都是前面有门牙,后面有旧址。门牙是用鱼撕咬,臼齿是用于咀嚼。是吧想想,如果只有门牙没有旧式或者只有旧式没有门牙,我们吃起东西来是会很困难。是吧尽管牙齿都是用一些东西,但是它确实你看门牙和旧址它的功能是不一样的,是不是啊然后再特别是我们人呢,还有灵魂,这个就更奇怪了。对吧那是我们世界上最高的东西,智慧,有理性吧,理性指导者我们。对吧。

所以那么苏格拉底,就反问,那你说,这一切东西他为什么会这么精美呢?对吧为什么会这么精美了?难道它是偶然的吗?大家知道那个时代啊,离达尔文的时代还有两千多年,对吧,哎那个时候人们不知道有生物进化论此说,人们也不知道人是从动物里面给进化过来的。

啊那个时候,我们对这个就是,那个时代的人苏格拉底这个时代人对这个进化论是一无所知的。啊那么在他们从经验中看来,我们不仅长得差不多,器官都差不多的,是吧,那么我的父亲的父亲也是都这个模样吧,我们可以追溯到最早的神话传说里,最早的人也是长的我们这个样子。对吧那于是说我们就要追问,那最初的人他怎么来的了。

是吧那么如果没有进化论,我们不知道人是从那个不太和谐的那些猴子、或者一些更低等的动物里面发展过来的话,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个常识、或者这个科学道理的话,那我们就只能相信,那最初的一个人呢是被神造的,是吧。而那这个神造这个人他就有目的了。所以他为什么给你造这个这个眼皮呀?照眉毛造睫毛啊,这是为了保护眼睛啊。那为什么造眼镜呢?就是为了让你看东西啊。他为什么造耳朵呢?就让你听声音,他为什么造这个耳道呢?就是为了防止别的东西进到你的耳朵耳朵里边去对吧。同样呃门牙是为了嚼足呃撕咬臼齿是为了嚼,这一切都是充满了目的性的,所以这恰恰是说明 有一个伟大的创造者。

啊这个啊,就被叫做神学目的论证明,啊这是关于神的目的论证明,当然有时候也叫做设计论证明。神就像一个伟大的设计师,它设计的我们每一个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是有某种特殊的目的,啊啊否则的话事物就不可能是这么精巧的。

这个可以说啊,苏格拉底这个观点啊,是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啊。明确地表述的,关于神的目的论证明或者叫设计论证明。而这个证明在后来的西方历史上是不断的重演。好吧而且这个证明呢一直到今天,在西方在西方有神论的这样一种知识背景下,仍然是发挥着巨大作用。

啊今天甚至到西方科学技术这么发达了,啊甚至仍然还有一种叫智能设计论的,啊,就是一个高明的上帝啊,他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设计。

啊那么他这个智能设计呢,就比这个苏格拉底以及那种一直到近代,到十七、十八世纪的古典的设计论的水平要高得多。

啊但是最初这些设计的理论,最早都是从苏格拉底这个地方产生的。

啊那么这种观点,后来到了这个中世纪,托马斯阿奎那 在关于上帝存在的五个证明里面,第五个证明就是目的论证明,就是从万事万物都充满了某种目的性来论证一定有一个目的的赋予者。而这个目的的赋予者就是上帝。

啊而到了后来十七、十八世纪,西方科学技术啊获得长足的发展的时候,这个时候有一批仍然具有虔诚的宗教背景的科学家们,他们在解释这个世界为什么如此和谐、有序、为什么这样精密、严整的时候,他们也需要一个上帝来证明。

啊也就是说这个世界越精美,我们就越不会相信它是偶然产生的,我们就越容易相信,他一定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智慧者,按照某种特殊的意图 和 特殊的目的创造出来的。

啊所以这样一种这个设计论呢,在近代啊它成为一种比较经典的哲学观点,成为特别是有科学知识背景的一批人,他们证明上帝存在一个最经典的论证。

啊比如说在近代,这个设计论证明啊,然后用一种很精美的钟表来做类比。
啊因为近代大家知道这个西方开始产生钟表业嘛,钟表制作都很精美。
啊那么当时呢有人就拿钟表做类比,就说你看一个钟表,一个钟表啊,他充满了目的性啊。是吧啊这个钟表非常精密啊,你看它一环扣一环呐,油丝、发条、齿轮。对吧,环环相扣,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让它能够准确的报时,是吧。准确的计时、啊准确的计时,能够分秒不差的、来很好的、很准确的来计时啊,那么这一切都是为了这个目的。所以你看那个钟表那么复杂的结构都是为了什么?而这个显然是一个重要的独具匠心的创造。是吧啊,哪怕我们从来不知道有钟表这个行业,哪怕我们过去从来也没见过这个钟表匠,但是仅凭着这个钟表如此的精美、和谐、如此的精密、灵巧,如此的充满了目的性,我们就会相信它,一定不是偶然的长出来,不是在对吧自然界机缘巧合把它给生长出来的,然后它一定就是,某一个对吧匠心独具的这个钟表匠人把他给制造出来的。同样,当我们面对一个精美的钟表,我们相信他一定是有钟表匠的。尽管我说我们从来没见过这个,说但是我相信一定它存在,因为这是他创造了的。这个钟表体现了他的智慧。

那么同样,当我们面对大自然的时候,我说了,持这种观点的人都是具有科学知识的人,是吧他们对自然界非常了解,而他们越了解自然界,他们就会发现自然界越精美,越精密、充满了奥妙无穷、精美的色彩。

是吧,而这样的一个自然界就像一个大钟表,比世界上任何一个钟表都要精密、都要精美,啊都充满了奥秘,而且呢也透露了他的目的性。

所以面对这样一个大自然的钟表,你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它有个钟表匠,是吧,你面对着一个手表、一个钟表,你就相信他一定有个这个钟表匠。那面对着比这个钟表精密千百万倍的大自然,你有什么理由不相信他有个创造者?你难道说他是偶然产生的么?

对吧你有什么理由相信他就是自己就是嗷嗷嗷,就像那个十八世纪那个法国唯物主义 说的,在一个干锅里面熬熬熬出来的呢?

是吧,难道他会这么熬出来吗,是吧,显然肯定是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智慧的设计师,他创造了这个世界。

所以这就是我们说,当时啊,在宗教背景仍然很浓郁的情况下,同时又具有科学知识的一批哲学家们、科学家们,他们共同持这种观点。这个观点是很高明的,这个观点是需要很高的科学知识背景的。是吧因为我们大家知道,每个人大家都有这个感觉,一个人对自然界了解的越深刻,一个人对自然界的奥秘把握的越多。他就越会惊叹自然界的精美。

相反,我们对自然如果一无所知还是知之甚少,我反过来对一切都熟视无睹啊,对吧,我们就不会感到奇怪。
所以维特根斯坦就说,当我们每天早上、我们睁开眼睛的时候,当我睁开眼睛看到世界的时候,我就会感到惊奇,那是有智慧的人才会这样。

没智慧的人 睁开眼睛打个哈欠,继续接着再睡觉,对吧,哎或者熟视无睹,司空见惯。啊这个就是说,我们这个有智慧和没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他越看自然界,他越发现他的精密,它的神奇啊、它的奥妙啊。是吧,所以 惊奇产生哲学嘛。

因此呢,苏格拉底可以说是西方第一个提出这种观点的人,啊功不可没啊,这个设计论啊,或者叫目的论证明,对西方的思想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啊正是由于这样呢,所以我们说啊。由于苏格拉底通过这一套证明,就坚定不移相信,我们人就是为神创造的。对吧而神创造我们的目的,神创造万事万物的目的,实际上构成那个物体的系列。从最低级的生物,甚至从最低最低就无生命的食物,一直到第一级的生物,再到动物,再到我们人,实际上构成了一个系列,人就构成了这个目的这个链条的最上端。

是吧一切东西都是为了人服务的,都是以人为目的。而人呢,又是什么,又是以认识神为目的。

所以我们人不要去认识自然,我们通过我们自身来认识神,通过我们自身的这样一种和睦理性,来认识神的意图、神的目的,这才是人应该完成的使命,而自然那你认识不了。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认识你自己,实际上其真正的意志在于,通过认识自己啊,认识神?
认识神的目的、认识神的意图,是吧,哎来增加对神的热爱,这才是他认识你自己这样一个思想的真正用意。

所以这样一来呢,苏格拉底就对神的存在是坚定不以的相信。但是我们前面又说了,苏格拉底所说的那个神,又不同于希腊的那种民间的老百姓的那种神,苏格拉底说的显然是个灵异的东西。而且苏格拉底显然表现出对希腊这个有血有肉的那个神,啊表现出某种鄙夷之情,啊他瞧不起那些神,他认为那都是傀儡,尽管他没有明言。

但他一生老在孜孜不倦,老在谈的就是个灵异,是吧他老在说那个灵异。

由此可见,他对希腊的那些有形有血、有肉的、有形的神不感兴趣,啊他恰恰是要超越这些神。啊而且呢他同样他用一个无形的神、一个灵异的、一个属灵的神来代替了希腊的那种俗世的、那种充满了血肉色彩的那种神一样。

它同样也用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希腊人这种现实主义的生活观,来取代了希腊人的一种生活观,啊完全不同于希腊人的现实生活观的 一种浪漫主义或者理想主义的生活观,来取代了希腊人的现实主义生活观。

啊此话怎讲,也就是苏格拉底可以说是第一个明确的表示了,就是说,人应该追求好的生活 更胜于 生活本身,或者说得更具体的话,就是他第一个表述了,死亡可能乃是一种比生存更好的境界的人。

这种观点对希腊人来说也是陌生的。希腊人都是热爱生活的,对希腊人来说 不仅注重肉体,而且也注重 此生。是吧,不仅觉得肉体比精神可能更重要,而且他们认为好死不如赖活着,啊活着是最好的。所以希腊人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些朴素的唯物主义者,这是希腊一般的民众啊。

是吧啊,我们说他们热爱着生活、热爱的着体,所以他们的神也是充满了血肉的对吧,而且他们的这个神都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神经啊参与到人间事务。

但是苏格拉底吧,他面对着死刑的宣判,他第一次表露了一种啊,人应该追求好的生活,也就是人应该追求拥抱死亡,而不应该留恋这样一个一般意义上的现实啊。

啊所以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就是 一个人应该追求好的生活更甚于生活本身。
当然,什么叫好的生活,这就见仁见智了。但是生活本身是很清楚的,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吧 一个人应该追求好的生活更甚于生活本身,那么就是说人应该追求一种理想。

最后果然苏格拉底后来被判处死刑啊,苏格拉底果然他不仅是理论如此,他果然也是实践如此的。啊所以我说,当最后苏格拉底,最后由于被法庭呐认为他藐视法庭吧,他本来可以提出一种对自己较轻的惩罚,但他反过来认为我不仅无罪,而且还有功于雅典。如果你们果然要惩罚我的话,就惩罚我到某某某公共食堂去就餐,而这个公共食堂是给有功于雅典的那些人事设立的。啊所以这样呢,他这种态度就极大的触怒了法庭呢,所以最后就判处了死刑。

啊最初他本来说要认罚,就是说罚贷款,但苏格拉底说:我一生一贫如洗啊,我没有钱罚,啊,要把我罚一个命拉,一个命拉可能是个很小的货币单位,是吧?

那么后来他的几个朋友劝说,说大家都愿意帮他出点钱,慷慨解囊,最后就认识三十个命拉,啊那么于是最后彻底激怒了法庭。最后法庭就判他死刑。啊啊判他死刑,当这个死刑宣判了以后啊,苏格拉底丝毫没有惧色?苏格拉底说啊,我从今天早上被传到法庭来,啊,一直到到了法庭。然后我陈述的观点一直到现在,听到这个法庭这个死刑的宣判,那个灵异并没有出来阻止我,说明了,我要去的是个好地方。是吧,否则的话,这个灵异就会,因为我过去干不该干的事情的时候啊,这个灵异就会来阻止我。

但是这个今天这个灵异并没有出来是吧,所以他说 ”以死为苦尽的人,你们想错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这样一段话,就明显的表现了一个,不仅仅就是那个不怕死啊,而是完全是对生活的一种超越。是吧。所以这样一个话,同样你看,这个我们书上也记载了,就是面对死亡、死刑审判,苏格拉底坦然的说到。“我以为我碰上了这件事是一种福气,而我们极为错误的认为死亡是一种恶。我这样想有很好的理由,因为我做的事情若菲肯定会有好结果,那么我习惯的灵异不会不来阻止我”,所以以死为苦尽的人呐,你们以为是一种恶,你们想错了“、。

啊那么这样就表现了一种对死亡的一种热诚、一种拥抱啊。所以呢,每当我说了这个的时候,我说这个时候,苏格拉底表现的就不是一种对死亡的无畏,而是表现为对死亡的超越。这两个概念是不一样的。

什么叫对死亡的无畏了?比如我们中国的一些江洋大盗、绿林好汉,那都是不怕死的,是吧呃。砍头不过就是碗口大个巴掌是吧,二十年后又是个好汉是吧,所以他们都不怕死是吧,那叫对死亡无畏。但是很多亡命之徒也不怕死。啊但是他也是说因为二十年后又是条好汉,是吧,所以他希望死了以后还可以投胎转世了。还盼着活。

但是苏格拉底不一样,苏格拉底认为死了乃是一种好去处。啊后来他又在很多场合表述是吧,他最后临死的时候啊,在死亡前夜啊,跟他的学生他大谈这个灵魂摆脱肉体以后啊,到一个纯净的地方,和那些希腊的先贤,以及神灵们为伍,可以大家自由的遨游,自由的交谈,各种各样的智慧知识,再也不会因此而受到别人的这个迫害,是吧?

所以他认为,我要去的是一个很好的地方。这样一来,他对死亡的理解就已经超越了在肉体中间的轮回什么二十年后这家好汉。在某种意义上也超越了古代的毕达哥拉斯的那种灵魂轮回转世的观点。啊也就是对他来说啊,此生和来世,肉体和灵魂是两个可以相互对立的事情,而不是一定要绑在一块。

而希腊的常识认为一个灵魂是不能摆脱肉体的,来世在某种意义上跟现实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是吧,呃这样就是我们说,希腊的常识是把这两个东西把它统一起来的。

但苏格拉底呢,就明确地把这两个东西给隔离开来,而且把它对立起来,而且认为死亡和彼岸甚至是比生活和此世还要好的地方,这样就对一个死亡就表现出一种超越的态度了。

对吧,也就是不仅是不怕死,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还热诚的渴望着尽早能够到达那个世界。后来的整个基督教才产生的天国论,它就是这个观点。是吧基督教大家就是交渴的,等待着此生赶快结束,另外一个世界赶快到来。啊就像耶稣在十字架被钉死之前,用耶稣的话来说,在这个时刻到来之前,我的心里是多么的焦急啊。对吧也就他期盼着这样一个时代,这样一个时刻到来。也对他来说,这样一种死亡恰恰是个超越。特别在十字架这个close上,典型的表现为这样一个转换、一个超越,就是死对此生的超越。

但是希腊当时的大众是不习惯这个的,我们说希腊大众他们是习惯于一种叫好死不如赖活着,对吧生活才是最重要,对死亡死后可能就没有、什么都没有了,对吧,啊,所以他们也不感兴趣、不关心。

但是苏格拉底第一次明确地展示了一种啊,死亡乃是比生活更好的一种去处,这样一种思想,这就是导致了后来西方啊,基督教一脉相承的一种叫 唯灵主义 的一种生活态度。是吧一种彼岸主义,一种唯灵主义的生活态度。啊那个灵魂啊,它完全可以在另外一个世界活得比这个世界还好。而那个世界是没有肉体,这跟这个世界完全不同。

对吧呃所以这样一种思想,最早的就是苏格拉底表述出来的。因此我们就这一点说,为什么我们说苏格拉底 构成了西方文化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圣贤呢,就是因为这样一种思想。

因为后来大家不要忘了,西方文化的主流是基督教,是吧,啊它不同于中国儒家,中国儒家伦理是一定要关注现世,一定要道德修养和经世致用。啊一定我们说要,一定要忧国忧民,一定要入世。对死后的东西止步于怪力乱神,未知生,焉知死。是吧,他不谈那些死后的东西,对那个东西啊叫存而不论,不谈他。但是基督教恰恰相反,他就是一门心思盯着另外一个视角,特别是中世纪那个基督,从早期一直到中世纪,到了近代,当然发生一些变化。

是吧,啊那么我们说基督教的本质精神,它就告诉你,有一个比现实世界更好的世界,那个世界是在超越此世,在另外一个世界,在天国,对吧,在天上,那个世界实际上不是说我们说自然的天,它是指灵魂摆脱肉体以后去的另外一个天上。那种境界是很难想象的。而苏格拉底第一次展示的这样一种思想,而且甚至为此而牺牲了自己、为此而殉葬,啊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啊。

所以正是这样,它的意义啊非常重要,它奠定了整个西方文化这样一种超越的基础。啊我把它叫做一种 超越的浪漫精神,奠定了这个根基。啊这是苏格拉底这个历史功劳。

啊这属于我们谈到这个就是真是这样。而且呢说,为此而最后一直到死,我们刚才说给大家看的一开始给大家看这幅画。就是苏格拉底之死。是吧这个画为什么有这么经典呢?
也因为这个时候苏格拉底面对的是死亡。啊而他面对死亡的那种平定、那种超然,绝非那些江洋大盗说死了二十年又是条好汉,可以相比。是吧,那他完全表现另外一种境界。

就这个时候我觉得灵魂已经不需要肉体了,不是说二十年以后再回到另外一个肉体,而是他完全彻底摆脱肉体,超凡脱俗了,是吧,完全达到另外一种境界。

这个境界我们说,我们这个,在中国文化中间,大家一般是对他不太感兴趣的,是吧,但是他却铸造了西方文化一个本质精神,啊,所以这个是苏格拉底的影响。

所以最后啊,在这个问题上,同样苏格拉底后来到苏格拉底,我们刚才说,苏格拉底之死是西方文化史上最悲壮的一幕。

是吧,然后苏格拉底最后在行刑的时候,也是这样,他当时被收监的时候啊,他有一个朋友就来探监,就告诉他说,我们已经为你准备好了越狱,是吧,我们会有人在接应你啊,我们给你提供帮助,然后你越狱后,我们把你带到别的城邦去,雅典的法律就管不了你了。
啊结果苏格拉底断然拒绝。苏格拉底说,我本来是无罪的,是吧,是那人判我有罪,是他们有问题,是他们错了,但我是无辜的。但是我如果要去越狱,那不就是我营私犯罪了嘛。

是吧,而且他觉得我一我风烛残年,这把年纪,七十岁,我还到别的城邦 或者 那种流浪生活还是什么意思?而且它最最重要的理由,还是他认为,我要去的是个好地方,你们不要以为我要去的是个坏地方,我说你们不要想错了啊,他说我昨天晚上做梦啊,梦到一个白衣女人,把我领导一片肥沃的地方。在这个地方住着很多希腊先贤们,大家可以在一块,自由地探讨学问。这么好的地方,我为什么不去呢?是吧,啊所以他断然拒绝。

最后,到了他行刑的头天,他的朋友、学生、家眷全部来了,大家陪他度过了最后的一个晚上。在这天晚上,他一夜未眠,就跟大家大谈灵魂摆脱肉体以后啊,到另外一个世界去的一个情景。是吧啊,这我们书上也记载一下,是吧,这些话都是他这个在这个我们说这个呃在在在斐多篇里面谈的这个灵魂摆个肉体啊,他里面讲的一些观点,就是”一个哲学家的视野完全就在于使灵魂从身体中解脱和分离出来。一个真正把一生贡献给哲学的人,他临死前感到的欢乐是很自然的,他会充满自信的认为当精神结束以后,自己在另一个世界能发现最伟大的幸福。“

是吧,所以这样一些观点,就表述了,就他认为死乃是比生更重要、更好的一种境地。

是吧所以这样一种观点,我觉得对我们来说,对我们中国人以及对他那个时代的希腊人都是很陌生的,是吧,很奇怪的观点。

啊,因为我们中国人在某种意义上啊,是比较注重现实的,跟他那个时代苏格拉底的时代的希腊人比较像,而和苏格拉底以后,特别是四百年后的基督教徒,不太一样,啊这是我说的对不对?

所以正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那么苏格拉底这里吧,他就已经在表现了一种唯灵主义观念,而这个唯灵主义观念最重要什么,就是我们书上说的那句话,就是啊他这个对他来说啊,肉体已经不再是灵魂的驿站,而是成为灵魂的囚牢了。

是吧,啊这个是很重要。

因为苏格拉底我们说,他固然是受了毕达哥拉斯的影响,啊而毕达哥拉斯讲的灵魂轮回转世啊,他还离不开肉体,对吧只不过换了不同的驿站。每个肉体就像我们生命的一个驿站啊,一个生命的旅店啊,我们这个灵魂在不同的身体中间这个旅行,是吧,在不同的身体之间这个轮转。所以从这个意义上,你灵魂还不能摆脱肉体,没有肉体,灵魂就没有它栖居之所。

但是到了苏格拉底这样地方就不一样,苏格拉底这个地方,他表述灵魂就可以完全超越肉体是吧,到另外一个世界,这是一种我们无法想象的。就像后来基督教所表述的天国,在那个世界就不需要肉体了,所以肉体就像一堆垃圾一样被抛弃了,于是这样肉体就从灵魂的驿站就变成为灵魂的牢笼了。是吧,灵魂的囚笼啊,就等于是灵魂被羁绊在肉中不得自由。所以现在我终于摆脱了这样一个枷锁,终于获得了自由。

这个思想我们在后面再讲到柏拉图的时候,柏拉图进一步发挥,啊,柏拉图最后认为 灵魂有双重的这个,一个方面,在某种意义上是囚禁者我们的灵魂,使我们道德败坏,另一方面也妨碍着我们的灵魂认知真理。

啊本来我们也是这样,所以一个方面在道德方面,是有肉体的这种诱惑,使我们灵魂堕落。一个方面呢它妨碍了我们认识真理的这样一个,遮蔽了我们的智慧的眼睛,对吧?所以他是双重罪。因此你灵魂摆脱了肉体,不仅在知识论上,而且在道德论上,那可以说,都超凡脱俗了。

啊所以这是苏格拉底最想要表述的观点,这是我们说第二点啊。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复旦大学】王德峰老师-重读资本论-08-在线讲稿

    计划经济时代,后来搞一件个人的产,比如说生产活动有规定的,据说一个人。如果可以雇佣六到七个人啊,七个。七个不算剥削,超出七个叫剥削。呃,当时是这么规定的。很快在改革的浪潮当中老早被突破了。突破了法律总是此后的滞后的。到全面突破之后呢,终于什么?建立这个riter。把它表达为私有财产的权利。 然后你再把它扭回来,扭不回来。除非你接受所有诉求,把握。让他回归为p…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9日
    308
  • 【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8讲-在线讲稿

    我们刚才讲的那个那个所谓形式的宫廷这个例证啊,大家听了以后,感觉到是这样的,甚至是理所当然的,对吧?指定一个人来切这个蛋糕,而且指定他最后拿自己的一份。他尽可能平均的切这个蛋糕,这样的话就建立一种公平了。 但是我们经过批判发现。他有前提。不仅有前提,而且他是有界限的。不是说可以推广到一切领域当中去的。虽然我们看起这个道理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他。也是有界限的…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9日
    252
  • 【复旦大学】王德峰老师-重读资本论-09-在线讲稿

    好,各位,我们继续。 我们刚才上半场实际上是。 回顾了我们上一次讲课的最重要的内容。就要点。 我们了解了这个。所谓现象学还原。把用范畴建构起来的事实还原到事情本身。 一旦还原到事情本身,我们就会发现这个事情本身是非理性的。把事情本身用范畴来建构、变成事实,都是理性的。所以,社会用理性的研究。形成种种社会科学。范畴建构了经济事实,于是经济学来。范畴建构了社会事…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9日
    290
  • 【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46讲-在线讲稿

    用历史的唯物主义恐怕更加妥当。就是马刺的整个哲学。 啊,这个在德意志意形态当中,得到了非常充分的表述。 首先。是意识与社会存在。 我们原来有一个很奇怪的说法,说唯物主义讲,存在决定意识是吧,然后叫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吧? 没这个说法的。 大家去看,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哎,仿佛好像能够…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9日
    236
  • 余明锋的哲学课-尼采《悲剧的诞生》二十讲-第20讲

    我们今天所谓的爱欲之识,呃,我们今天所谓的卷的文化啊,攻击社会的问题,因为我们无法自我超出自我冲破。所以呢我们其实是没有能力去爱,因为爱的能力以接受他者为前提,我们已经丧失了这样的能力。啊,当我们把所有的这种超越性的叙事解构掉之后,我们只剩下一个原子般的自我。啊,这样的自我其实注定无法去享受那样的超越性的欢乐。b站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于民峰。很快我们到了悲…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29日
    31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