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
那么我们讲到了阿拉萨阿拉克萨哥拉,我说了,就马上就要呼之欲出,就是原子论啊。
啊那么原子论呢就接踵而至啊。
啊那么原初人呢,这个创始人呢,我们说他们呢,显然是对前面的四根说,种子说,那都是比较了解的。
啊那么关于原子论者呢,我们要讲两个人,当然我们主要是讲一个人,就是德国克里特。
但是我们前面简单的说两句,关于这个叫刘吉波的这个是吧那么关于刘吉波呢,我们对他知之甚少,是吧,只知道他是这个德莫克里克的老师。啊有时候呢,因为我们不知道他到底谈论的是什么观点,所以有时候可能把他的观点和德国科学的观点我们有时候也把它混为一谈呢。
是吧啊但是关于他我们确实知道很少,也就是他是跟德谟克利特,都是阿布德拉这个地方的人。啊啊那么他也是德谟克利特的老师。啊那么也可能原子这个概念最早就是他提出来。啊原子这个思想,原子论的这个最初的思想是它奠定的,但是真正的,加以阐发、加以发扬光大是德谟克利特。所以关于刘继波我们就不做什么讲解了,因为我们也没法讲解了,我们也不知道他留下了什么材料,对吧。啊所以我们只知道他和德谟克利特有这样一种师生关系。
所以下面我们来看看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刚才说了,他是这个刘基波的学生,他也是阿布德拉这个城邦,这个,出生在这个地方对吧,阿布德拉。
那么这个阿布德拉呢,就是我们前面讲的智者 普罗达哥拉拉 ,他也是阿布格拉人,啊,这个阿布都拉在哪里呢,在希腊的北部,叫色雷斯地区。
啊希腊的北部啊,这个在,这个就是在怎么说呢,在这个呃,希腊,像小亚细亚这边,呃这个上面对吧,就希腊这个北边就跟这个色雷斯啊、马其顿这地方,都是啊,就是北方,希腊北方,这地方相对而言呢,是属于当时,比较,如果和雅典当时最繁荣那个时代的雅典相比呢,相对来说,在北方呢,是比较闭塞、比较贫穷。
啊啊一般当时这个希腊的城,到雅典这个民主之地,这个时候到公元前五世纪的时候啊,那个时候,这个希腊的主要城邦都集中在南方,啊都进入希腊半岛南方,所以当时他们是瞧不起北方人的,所以色雷斯这地方,相对来说是比较落后的地区。但是呢,这并不妨碍他仍然可以出现了很多伟大的哲学家是吧。
比如我们前面讲的这个普罗泰格拉,就是阿姆杜拉人、然后刘继波,还有德谟克利特,啊,他们都是阿木杜拉人。
关于这个德国科尼特的一些生平呢,我们在书上也谈到过。对吧,就是说他,也是就像其他的那些伟大的哲学家一样,啊,曾经游历了很多地方,就是 行了千里路读了万卷书,是吧。
啊那就是了解了很多很多这个天底下的事情,而且呢,是精通各门学术,对天文学、几何学、物理语、数学、伦理学、文学、技艺,是吧啊,这技术啊这个、技巧、艺术啊,这方面都是了如指掌、都非常了解。啊啊也就是说他是一个像后来的亚里士多德一样的一个百科全书世的任务,是一个非常渊博、非常博学的人。
我们在书里面,我们在介绍他的生平的时候,记载了一段故事,那就是说,他由于啊,离开家乡很多年,到处去游历嘛,游学嘛,所以呢,乃至于后来他到晚年说落叶归根,回到家乡,他家乡人民,由于他长期不在家乡,就不让他落叶归根。不让他最后啊这个死了以后再颁葬在这个阿布德拉这个城邦,拒绝他提出这样一个要求。
最后呢,他在阿布德拉的人民面前读了他的一本著作,是吧啊,读了他这个卷,写的叫宇宙大系统的这本书是吧。那么于是人们马上发现,他太博学了、太了不起了。大家马上同意他啊,不仅可以安葬在家乡,而且还为他树立了一种铜像,可见这个人确实是个博学。
而且呢,我们从后世的很多转述中也知道,德莫克利特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大思想家。是吧你比如说,在罗素的西方哲学史里面,罗素就非常非常推崇他。罗素认为啊,他其实是代表着一种科学的方向,但是非常可惜的是,由于他的敌人是柏拉图,啊,所以柏拉图哲学后来成为显学。那德谟克利特就遭到了很不公正的待遇。
德谟克利特的思想一直被淹没、它被掩埋了。一直到差不多两千多年以后,到十七、十八世纪才被西方的一些自然科学家和唯物主义者给复活。
啊但是那个时候已经晚了,那个时候因为他很多东西都已经散失了,所以我们对它的东西都是一些残篇,不像跟他同时代的,他的思想上的对手,柏拉图。柏拉图的思想基本上都流传下来了,三十多篇对话,几乎完整无缺的保存下来。
啊,所以我们今天要研究古希腊哲学,保存最好的是哪些人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的东西,亚里士多德思想还遭了一些劫难。因为最初在基督教世界它是不受欢迎的,后来是通过阿拉伯人转载,又把它传回到西方。啊他最初是被阿拉伯人把他东西保存的。
因为当时啊,这个希腊的重镇就已经到了希腊化时期,希腊的文化中心已经不是在雅典,不是在希腊本土,而跑到了埃及的亚历山大底下,南移到那个地方。所以后来阿拉伯人征服了埃及、征服了北非。那么阿拉伯,这个古希腊的很多哲学思想就被阿拉伯人给继承了。阿拉伯人当时对希腊的文化非常宽容是吧,也非常热衷。
所以这样一来,亚里士多德书著作是被阿拉伯人加以保存,并且发扬光大、这个诠释啊、啊这个解释、然后论述,最后到十二世纪以后,再把它再传回到西欧,所以它也是在西方遭受了一些坎坷,但是柏拉图的东西是一直很好的被传承下来。
啊但是德谟克利特却遭受了,很不公正的待遇。是吧所以我们说这个意思啊,大家可能尽管都是伟大的思想家,但是由于种种的原因,特别是由于后世的原因对吧,因为后世,基督教世界更多的是注重柏拉图的思想,而不是德谟克利特。
所以我们后来遭到了一些这个埋没,成为一个隐学,是吧啊,一直到近代才重新挖掘起来。
好,我们这个刚才谈到德国克利特啊,他可以说是古代自然哲学的最高峰,啊那么也是一个百科全书的人物。
而且他把这个从汉勒斯开始的,整个自然哲学啊,推上了一个顶峰。
然后从他以后,可以说自然哲学就开始盛极而衰了啊。
当然呃在他以后啊,因为出来个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实际上就是说,这个在德国克利特把自然哲学推向顶峰。柏拉图把希腊形而上学推向顶峰以后,亚里士多德对两种观点进行一个综合。
啊好,我们可以说啊,最后还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达到了最高峰,然后从亚里士多德以后,希腊这个就开始盛极而衰、走下坡路了。
啊那么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德莫克利特的一个思想。
德国克里斯的思想呢,可以说,因为它是自然哲学最高峰,所以应该说呢,他这个内容啊,是比较博大精深的。
但是好在呢,我们前面一路走来,做了一些铺垫,啊那么我们关于这个原子论的一些先驱的思想啊,我们这个四根说,到种子说我们都做了介绍。
下面呢,我们再顺理成章的进入了原子论啊,相对来说比较容易。
那么德国克里特呢,他就提出了最基本的概念。就叫原子。
啊原子这个词啊,大家知道一直到今天我们都不陌生,啊,因为今天在物理学里面,有一个物质层次就叫原子。
是吧,而且我们刚才也都已经事先提前讲到了,这是它构成了万事万物最小的一个微粒,啊,最后一个单位。
那么古代提出这个原子这个词啊啊,我们说这个书上有希腊文是吧,如果要是用今天这个英文来说是atom,那么这个词啊,那么在这个古希腊里边,在古希腊、希腊语里边,它的原意是什么呢,它的原意是 不可分 的意思。
啊啊这么简单的一个概念是吧,也就是说,我们把这个世界啊,把它往小的方面分割,分到最后我们得假定它一定有一个不可分的最小。再不能分了,啊啊,那么这个东西我们就把它叫做原子。
当然,这里面首先又有一个,思想上的、可以辩论的地方,是吧。思想上我们可以讨论的问题,也就是说,这个世界是不是可以在物质形态上、无限的往小分下去呢。
啊这个问题当然是我们就可以,是吧,为什么呢?因为你想他再小,我的脑子里边可以把它除二,我可以切他一刀,思想的这个刀啊是无比锋利的,是吧哎任何小都可以接受。
但是问题,我们知道这样一种想法,是想当然,是我们在宏观世界里边的一种物质观。
但是真正一旦到了微观世界,乃至了今天,特别是我们到了今天考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候对吧。
我们知道今天在微观物学里面,大家知道到了某一个物质层次以后啊,它确实不能再分,他再分就意味什么都没有了,一分就淹没了、淹没了没有了。
这不是一分为二,而是一分为无。哈就等于是从有变无了,一分叫淹没了,是吧,啊他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叫淹没。好了啊,湮灭就出现,湮灭了,物质就湮灭了,没有了啊,这个问题确实不是我们想象出来。
我们再来想象。脑子的,我说我们脑子里面那种,这个脑子里边的这种想象能力,对吧,呃你什么都可以想,就是说,再小我可以把它再切一半,再分。
并且一般这个我们想啊,外头再大,其大无边,对吧呃外联还得有外联这个无边,想想。
但实际上真实世界未必是像我们想想的这样。我说了,今天物理学已经从微观物学已经证明,在这个世界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叫基本形态,那可以说,是到我们现在为止就是最小的形态。
那如果你再把它分,它就湮灭了,它就没有了,是吧,他不是说再分出更小的东西来,他没有了,就发生那个质的变化,就从有到无了。
那么古希腊固然不可能做实验,德谟克利特那时候没有任何实验条件。
是吧啊那么他提出这个东西来,就是从我们想象来、从我们的思想的角度说,我们认为把世界分分分到最后,一定得分出一个最小的东西来。这个东西不能再分。
是吧,其实呢,我们说啊,不同时代人的那种思维方式是由不同时代的文化、社会生活所决定的,确实这个 社会存在 决定社会意识 这一点不假。
古希腊时候的人呢,他们不太习惯于无限这样一种东西。啊尽管我们有时候也说到什么无限小、无限多,但对他们来说无限也是有限的,就是很多很多而已。
是吧就是这个叫无限多,不是说就永远没有穷尽这个意思,他们很难想象这个,同样无论是在大还是小上面,都很难想象它是无穷无尽啊、是无边无际,这个东西他们很难想。
好,所以我们可以说,古代的人更习惯于有限,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看成毕达哥拉斯以来,一路上从来都是把有线看的是好,把无线看的是不好,是吧。因为他们觉得无限的等于什么都没说啊,你什么都不能解决,而一定得是有限的,大事有限,小也的是有限的。
所以,如果我们把世界加以划分、加以分割,那么我们一定可以分出一个最后的这个单位,就是世界的终极单位了。你要说我再把它分那就没有意义了,这样的问题讨论起来就没意义了。
对吧,啊所以对希腊人来说,我们相信这个世界,无论从大的角度还是从小的角度来说,一定得有一个头。当然也得有个尾,啊不能说无头尾。
这个思想啊,待会我们以后,我们后头讲到亚里士多德的时候,我们也看到,亚里士多德最后有一个什么、这个呃这个纯形式,有个纯质量,对吧啊,最后有个终极的东西,有个 第一推动。啊那么为什么,他就得必须要有个头、有个尾。没头没尾,那什么都不是。
哲学家就是要寻找这个头,寻找这个尾。你如果说世界无头无尾,那他哲学家他还有什么意义
来讨论这个问题。
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希腊人是比较奇怪,一定要找到一个东西。而德莫克利特指出的原子,他的特点就是 不可分。这个词的原意atom,是吧这个词在古希腊的原意就是不可分,是吧?
所以希腊后面还要加个s,atomos对吧,啊这个词的原意就是不可分的意思,他就是不能再分了,啊这个就叫原子。
所以你如果说,我再把它分,好,你就再分,你分到最后还有那个不可分,如果还有一个不可分,那个东西就叫Atom。
哈哈,所以从这个意义上,你最后那个东西就叫Atom,所以这个词的原意就是不可分的意思。
其实呢,大家想想,这个词翻译为中文,当然是比较晚期的事情啊,是吧,翻译为中文叫原子,这个也是这个意思。什么叫原呢?大家想想过没有?原子的原字,原就是最后东西才叫原子,否则的话它就不能叫原了。
啊分子还可以再分嘛,因为它是分子嘛,是吧哎,那原子就不能分,它是原子嘛,当然是吧。
当然,至于同学们说那,今天原子在物理学里面好像是可以分的啦,分子、原子、核和电子,那是后话。是吧啊待会我们会讲到这个问题,但是我们说,至少在德谟克利特的时候,他讲的有这么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是最后的单位。我们中文把它翻译为原子,这是最后。
中国的原很好的说明了不可分的意思。原就是不可分、最后。
对吧所以这个词翻译的很好,就像形而上学这个词翻译的极好一样。
对吧原子这个词也是翻译非常好、非常对称的,和它的原意是非常对称。
啊那么原子呢,我们说就是不可分割的东西、不可分的东西、最后的单位是吧,事物构成的最后的单位。那么德谟克利特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有原子构成的,而原子和分子和种子相比,它有什么不同呢?
啊我们书上裂了两点对吧。
第一点我们前面讲,其实很多地方都讲第一点,原子作为原子,就是它是内部充实,不可入,不可分。不可入就不能进去,因为如果可以进去,它就有空隙有间隙、有间隔嘛。有间隔它就可以分嘛,啊他不可入,不可分。也就是它内部充实,它不能再把它分成两个了,不能一分为二嘛。啊,那么这个就是他第一个特点,也就是它是最后的东西。不可分、不可入,这是原子这个词的原意,对吧。
第二个特点呢,就是它数量无限,但是性质相同。这个数量无限就像我刚才说的,这个无限就是说极其多的意思,不是说真正的叫无边无限,不是那个意思对吧?
而是很多、数量很多,啊是数量很多,多的你数都数不清,这么多,啊数量无限。
同时呢,哎,它质量又是相同的,它性质相同。
这这两句我们非常重要,就是数量无限,它跟种子一样,种子也是这样。但是它跟种子不一样,就是种子是异质的,而原子是同质的,这个同质特别重要。
所以我刚才说实际上这样一个转变,是吧,从异质的种子 向 铜质的原子的转变,就完成了一和多的真正的辩证统一。
是吧,这个是原子固然是多。但是每个园子都是一样的。他也是一。是吧它不像种子,种子固然是多,但是种子、每个种子不一样,它有质的差别嘛。所以从种子到原子这一步过渡。
当然我刚才举了个例子,我觉得那个例子很恰很恰当的一个例子,就是相当于从分子再进一步进入到原子。啊从我们今天的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说,从分子、分子它是不一样的,它是异质,但是原子是同志。啊所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么我们说这个就是、这样一个、这个原子不同于种子这个地方。
啊对吧,那么原子既然是同质的,那么原子有没有差别呢?德谟克利特就认为原子没有性质上啊,但是它只有形状、次序、位置方面的差别,也就它形状可能不一样,但它性质是一样的、是吧,呃形状不一样、它的次序不一样、它的排列组合方式不一样、它的位置不一样。
他认为原子组成事物就像这个字母排成单词一样的。啊,那不同的拍法就不一样,一个O在前面,n在后面和n在前面,o在后面,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单词,是吧。那么就是说它虽然都是它形状不同的一些基本的这个字母,然后呢他按照不同的排列成组合,它就可以排成不同的东西。
啊因此它没有性质差别,它只是形状排列的一个差别。
这样一来,实际上啊,就等于是把万事万物的质的差别,最后还原到同质的原子的排列组合的量的差别。
啊,这个话,其实你要深入到,你要进入到今天的这个微观世界,微观物理学跟我们提供的世界,我们其实就会恍然大悟,啊最后发现古希腊人确实了不起。
啊你可以看看我们今天大千世界多么复杂。在座诸位同学,每个人都长得不一样。用莱布尼兹的话来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是吧,连两边树叶都找不到一样的。那且不要说各种物种之间的差别了,我们且不说我们大家都还是作为人,对吧,我们要说我们人和任何物种之间有多大。
世界上有多少种物种啊,啊光生命有多少种,无生命又有多少种,是吧,啊那各种各样的事情,我们可以说那真是数都数不过来,可以真是叫做数量、种类无限大。
但是你把这么复杂的大千世界,最后还原到微观世界,你发现它其实很简单,还原到原子的水平,是吧,甚至还原到原子以下的水平,那无非就是,对吧,几个电子分成几层,绕着一个原子核在转动的。对吧。
所以如果我们大家都有自然科学知识、中学都学得很合适,化学、物理都学过,是吧,那你们知道越到微观世界,世界就变得越简单。
是吧到了我们说元素水平,原子水平,那么世界无非也就是一百多个元素,所有的事物都是这一百多个元素它组合成的嘛。是吧而这一百多个元素再进一步还原,这是由它的原子量决定的。对吧,实际上就是说这个质子和这个电子这样一个对应关系嘛。
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越到微观世界,世界就变得越简单。
你想这么大的宏观、这么复杂,千差百异的、宏观世界的那种千差百异的质的差别,还原到最后微观世界就是一个量的差别。就是几个电子围绕着一个原子核分几层在转动的问题,是不是?
呃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h2o是水?ho是什么东西?h3o是什么东西呀?
可能我们都不知道啊。重水是吧,我还记不清楚了啊,因为我这个离这个中学已经很远了,是吧,那个重水和水,他的这个这个这个这个分子式就不一样嘛,是吧那么可能就差一个因素啊,所以他这个就是说完全不同东西啊,那那你水你可以喝,重水不能喝把。是吧那完全不同了。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说它这个整个世界啊,大千世界这么复杂的东西,说到底还原到无非就是一个微观世界里面,最基本的那些元素之间的一个量的关系,量的比例。
是吧,所以德谟克利特就是这个思想。世界上所有东西都是由同质的原子构成,所以原子只有形状、排列组合方式、次序上的差异了,所以他按照不同的方式来排列组合就构成了不同的事物。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是这样构成的。
大家想想,他这个时候是没有任何实验条件的,没有实验室的,他居然能够想出这样的一种思想,你不得不佩服他确实很了不起吧。
啊所以我们说是第二点,这一点确实很重要,我就觉得今天的物理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证实了他的观点。
当然,然后第三点呢,他就认为这个原子啊,是在虚空中啊,做直线运动,是吧
那么这个直线运动,由于它这个每个都做直线运行、都是直线,互相之间可以交叉,对吧,都是直线吧,那么就互相发生碰撞,碰撞就形成一种漩涡,最后就组成了各种各样的事物。
啊这种说法呢就跟那个萨克拉这个,最初从混沌中间产生万物是一样的,啊啊就这一点来说呢,那么就是,也是从混沌中通过碰撞实现的。有碰撞,最后了产生结合产生万物。
当然呢德谟克利特它比较强调是直线,这个呢,当然也蕴含着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决定论的思想。原子只做直线运动。啊那么这样一来呢,原子不会偏斜,不会转弯。所以这样就这个事就排除了偶然性,一切都是被直线决定好了的。
如果你能够知道这个直线是怎么画的,互相之间碰撞,你就会预测到它的结果。
但是如果原子一边走了一边转完的,那你就无法预测了,那就是偶然性是吧。
当然在德谟克利特的原子世界里面是杜绝偶然性,原子不做偏斜运动。
但是到后来的一个原子论者就是伊壁德鲁这个地方,他就提出了原子啊,他还做偏斜域。
这样一来,这个世界就充满了偶然性,当然就有了自由的问题。在一个必然性的世界里面是杜绝自由的。
啊所以德谟克利特这个世界是严格的遵循机械论严格的遵循必然性的一个世界。
是吧就像一个机械论的世界,没有任何自由的因素。
啊当然后来伊壁鸠鲁对他做了修改了之后啊,因此后来两千多年以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就是写啊就是写这个依比教鲁这样一个原子这种偏斜运动啊,啊这个对德国克里特的这个原子的一个修改,以及由此怎么引出来这个关于自由意志的问题,是吧,啊这些思想都是很深的一些思想,都可以做博士论文的。
啊那么我们说这个,当然我们现在先打住,所以这是第三点。
最后一点呢,他就认为啊,这个原子啊,它是不生不灭的本源。
是吧,那么万物啊,它的产生毁灭不过就是像恩贝多克、阿拉格萨克拉的观点一样呀,只不过就是聚散离合而已。
是吧原子是永恒的,它可以构成万物,它同时也可以万物又可以还原到原子。
但是,原子即可以构成万物,它还在万物中间。
是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它是不生不灭,它是有永恒的。
啊啊它构成化物,但它还是万物构成的这个基本的成分嘛。
啊所以后来这个亚里士多德,在给这个质料因定义的时候,就什么叫质料因,质料因就是构成一个事物,而且继续存在在这个事物之中的那个东西,啊那就是像原子一样。
我们都是由原子构成,原子还在我们体内,啊当然我们也可以还原到原子,啊所以这个就是它不生不灭。
那么把这四个思想我们可以看到到了。
这个德莫克利用这个法,我们把这个思维这样讲了以后,我们可以说当然他的整个这样一个思想本身表现为什么?
这观点实际上就是,到了这一步啊,我们说就把这个,早期从自然哲学一直到早期形而上学,特别是到巴门尼德那个地方提出的这个作为一的存在,实际上在他那个地方,就把他最后打成了碎片。变成了多,这是原子。
是吧,其实我们上节课也讲了,实际上原子也好,还有柏拉图的理念也好,它都是砸成碎片的巴门尼德的存在。
巴门尼德的存在是一嘛?啊呃这个原子和理念它是多,都是多,有多少种事物就有多少种理念,相当于这个阿拉克斯巴拉,有多少种事物就有多少种子这个水平。是吧而这个原子,他就说实话更抽象了,他就是什么东西都不是。但是任何东西都是由它构成的。
啊但是也正是由于这样,所以后来也埋下了一个原子论这个不幸的一个根基啊。
也就是说那么在柏拉图、在亚里士多德这些人看来,就是你既然什么都不是嘛,所以你是最低等的东西嘛。是吧啊因为你构成的万物,但是你是什么都不是,所以叫原始物质啊。
原始物质没有任何规定性吧,所以它什么都不是嘛,是吧,因此它不具有实在性,它只具有潜能性。
啊啊那么这个这个观点,就决定了这个原子,在整个呃亚里士多德,最后综合原子论和理念论这两种对立的学说的过程中,原子是整个是亚里士多德世界最低最小的东西,最低的,是吧,最低的东西,因为它什么都不是嘛,他得获得什么某种形式才能成为某种东西。
啊所以,但是原子本身呢,确实它是碎片。我们可以说。如果把一个一作为世界的根本,如果我们把它砸成碎片,砸到最小最小最小,不能再小了,那就是原子。所以这样一来呢,就把巴布利德的存在就变成了这样一个碎片。
因为存在和非存在的关系与原子和由原子构成的万物之间关系非常相像。
你想想,当你这个叫存在和非存在的关系,存在是无变无动、独一无二、不是不灭的。而他所说的那个跟存在对立的那个叫非存在,那恰恰都是处在生灭变化之中的,那就是感性事物。
而德莫克利特所说的原子是构成事物最后的东西,尽管它并不是不变不动、独一无二的,它是很多,但是它构成的万物和它是有差异的。
是吧,也就是说,它构成的万物都是不稳定的,它构成的万物都处在时空之中,处在运动变化之中,就跟巴菲特所说的非存在是一回事。就是感性事物啊,感性事物都是由原子构成。
啊呃但是原子和这个巴门尼德所说的这个存在啊,实际上巴门尼德的存在更像柏拉图的理念,是吧这是抽象的概念背后的规定性啊。
那么原子和这个巴门尼德的存在不同的地方呢,就在于啊,存在是一,原子是多;存在是无变不动,原子是运动变化的,对吧?这是它们不同地方。
但是它们共同地方在哪里啊,它们共同地方就是,都是某种背后的东西,都是某种决定性的、根本性的东西。啊这是共同的,因为他们跟他们对立这个世界都是这个感觉世界。是吧。
啊所以这个问题就变得非常复杂了,等于就是说,呃,其实呢,这样说,就是说,等到我们讲到柏拉图我们就很清楚,到柏拉图我们说,柏拉图的理念也是巴门尼德的存在,砸成了碎片。
对于八分利得的存在,从两种意义上都砸成了碎片,两种意义上,一种从物质形态,从籽料意义上砸成了碎片就变成了原子。
还有一种意义上,从形式的意义上来说,砸成了碎片就变成原子。
但是巴布丽德更多,他那个存在,本来就带有形式的含义,它本身就不带有质料的含义。是吧。所以与其说德国克里特原子是巴布利德存在砸成了碎片,还不如更精确的说柏拉图的理念才是巴门尼德的存在砸成了碎片。
是吧,因为理念更符合存在的唯一,它是背后的东西,规律性的东西、决定性东西。
是吧但是同样,理念相当于这个存在来说,理念也是多了,也不是一了。
就像原子相当于存在的来说,他也是多。
对吧。所以就这一点来说,他们都跟存在不一样,他们都由一变成了多。
但是他们这两者之间也还是有区别。
是吧就是说理念它是个形式,原子这个质料。
那么到了亚里士多德的地方,他水平就高,他把这两个东西勾在一块,因为任何东西既有质量又有形式,是吧,这两个东西都得需要。
啊但是无论是籽料还是形式,都与籽料和形式构成的那个东西不一样。我这话说的可能有点难懂。啊就是无论是籽料还是形式,都与由籽料和形式在一块构成的那个东西不一样。是不是。
比如说我说这个桌子是原子,没问题吧?是吧,同样桌子它又是除了它是原子构成,它还有个桌子这个这个形式吧就是桌子的蓝图吧。桌子它之为桌子它和椅子不一样,就是因为它的形式不一样嘛。那么桌子还得有很多种形式,那么这个我们现在面前放了个桌子,既有桌子的籽料,又有桌子的形式吧。
它是个现实物,但是我们从理论上,可以把它的质量是他那些构成的原则,它的形式就是桌子一张蓝图,他毕竟还是跟桌子不一样吧。
那么相对于这一张桌子而言,无论是形式还是质量,它都要更具有永恒恒定性,它都更具有根本性吧。因为没有籽料,他构不成桌子,没有形式他也不可能。所以形式和质量固然不同于形式加质量构成的桌子,但是形式和质量绝比,这个构成以后的那个桌子更加稳定、更加具有本质意义吧。
但是这是两种意义上的,一种是物质籽料这边坚持的、唯物主义坚持的、更加本质的东西,一个是唯心主义,是形式方面。所以双方呢,就相对于已经构成这个事物来说,双方可以说都是更根本的。但是当双方对立的时候,那么每一方都把另外一方贬得很低。啊对于籽料来说,那籽料最重要,籽料够真实。而对于形式来说,没有形式,那一堆质量就什么都不是,就是什么都不是一堆原始物质。是吧,但是他们都跟已经构成的这个感性事物是不一样的。啊所以这个问题就变得非常复杂。
而在巴门尼德里面很简单,它就是一个背后的东西,就是存在和非存在,非存在就是感性事物,只不过砸成两种碎片,那么于是就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是吧,这三者的关系。一个呢就是不管你在哪边,你坚持这个是真正的存在。是吧。而构成的东西是既存在又不存在,因为它确实既存在又不存在。是吧而那个相反的东西就叫非存在。
对吧哎,所以呢。后来在柏拉图那个地方,它用原始物质就等于非存在的,因为他什么都不是,他原始物质就相当于一大堆原子。当它没构成任何东西以前,它不是有什么东西,什么都不是,那不就叫非存在的。而理念就是存在对吧,因为理念规定了事物的这个形式吧。而至于里面加籽料构成的那个一个一个的感性事物,那是叫既存在又不存在。啊这样就变成三分了,就不是两分了,不是 存在和非存在 之间的关系了。
是吧,同样德谟克利特他是也是这个观点,德谟克利特在这个地方呢,但是他还是有这两类是吧,因为他可能当时在某种意义上,他可能要比这个,这个柏拉图要早一点,他没有针对柏拉图的观点,是柏拉图更多针对他的观点。
是吧所以在德谟克利特那个地方,他只考虑两个东西,一个就是原子,还有一个呢,叫虚空。
呃,虚空是什么东西呢,虚空就是说,原子总得有个背景,是吧,所以这样我们就说这个有原子和虚空。
是吧,那么原子和虚空,原子是什么呢,原子我们说,刚才已经讲了它的特点是吧,但是呢,原子还得有个运动的背景,这个背景叫虚空,虚空就是空无一物,什么都没有。
那么德国克里特认为呢,原子啊,叫存在,他把原子叫成存在 而把虚空叫非存在,啊虚空是非存在,因为虚空什么都没有嘛,当然叫非存在。
所以他所说的存在和非存在,和巴菲特所说的存在和非存在 完全不是一个意境。
但是也有某些共同的地方,原子是万事万物得以构成的根据。诚如存在是万事背后的那个根据,只不过他和那个他构成的事物是个对立的关系。而德莫克利特强调,这两者是有统一的关系。
是吧原子构成了万物,所以万物和原子的关系。就更多地接近于,赫拉克利特的诺克斯 和火与万物的关系,而不是更加接近于巴门尼德的存在和非存在的关系。
因为巴菲特的存在非存在,是直接对立的,巴门尼德 的这个 存在者存在,非存在不存在。对吧。而咱们一个认为原子叫存在,虚空叫非存在,但是他同时又认为,虚空也是存在。所以他认为存在和非存在都是存在。
因为没有虚空就不可能,原子就不可能运动,没有虚空,原子就没有运动的背景,没有运动的场所,所以没有虚空,它原子还运动不了,因此虚空也必须存在。
所以这样还得说,存在和非存在 都存在。
所以讲到这儿,我们再想想就很有意思,很多观点都出来了,是吧,哎就是从巴菲立德的立场看,你米力度学派,是吧,呃米力度学派执着于那些过眼烟云阳的水火土气。是吧你们只找于一个非存在,你们把非存在看成是存在,但是你们却不注意存在,是吧?
也就是说,他所说的意见之路,显然是指的米力度学派,是吧,就是他们把 非存在,他们认为非存在存在,而存在则反而不存在了。
而巴门尼德又认为还有一个观点,也是意见之路,它指的就是赫拉克利特,那就是存在者,和非实在是都存在。
对吧因为赫拉克利特认为洛克斯以及火和万物都是真实的吧,只不过洛克斯更真实而已,对吧只是一个量的差别,不是一个质的对立。
而现在德谟克利特呢,又明确地说,存在和非存在都存在,都是存在。
是吧原子是存在,虚空是非存在,但是它两者都得存在。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存在。
啊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这个存在这个词啊,已经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了。
是吧哎,那个我们说,水火土气也是实际上也是存在。是吧那么诺克斯也是存在,但是对于赫拉克利特来说,火也是存在,万物也是存在。
是吧,那么到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和虚空啊,一个叫存在,一个叫非存在,但是它们都存在。
而巴门尼德所说的存在,显然就是一个抽象的东西。
好啊,所以但是呢,大家看这些东西都是水是存在、火是存在、什么气是存在呃、数是存在、诺克斯是存在、存在是存在,原子是存在等等等等对吧。
我们最后发现一个大问题啊是什么?
就当我们说了这个是存在,那个是存在,但是我们却忘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存在是什么。
啊这个问题谁才开始提了,亚里士多德才提到这个。所以亚里士多德是最高明的。
当然这话我们现在还不能讲,我们只是告诉大家,突然发现,是这个问题啊,是吧,啊有人说水是本源嘛?那么有人说水是存在,有人说气是存在,有人说火是存在,有人说洛克是存在,有人说数是存在,有人说存在是存在,有人说原子是存在,有人说理念是存在。
是吧,当我们说这个是存在的,我们互相争的这个众说纷纭,争的是面红耳赤的时候,智者们就说每个人都是对的。
你说它存在,它就存在了,你是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尺度是不是存在的,是不是对吧这样我们就因人而异,在这个时候,那问题在哪里。
问题就在于,大家都在谈什么是存在,但是大家都没有意识到存在是什么。
是吧,呃,存在是什么,什么是存在的前提啊。
那我们说白种人是人,黄种人是人,黑人也是人,男人是人,女人是人,老人是人,孩子是人。确实,但是我们首先要知道人是。如果我们不知道人是什么,我们怎么说什么是人呢?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这样一个逻辑的问题,只有到亚里士多德才明确的提出来。
但是我们讲的这,我们可以引出来。是吧
所以这样我们就说,呃有人说,这个存在者存在,非存在不存在,有人就好像把 非存在说明存在存在说的不存在,而有人说存在和被存在都存在。是吧而有人说那是见仁见智,你说它存在它就存在,你说它不存在就不存在,对吧?
所以大家可以看,众说纷纭,恰恰就在最初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存在本身,存在是什么的问题上没有提出来?啊,就到了这一步就很清楚了。
啊啊因此我们可以说。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固然是把巴门尼德砸成碎片的存在,但他又跟他不太一样是吧,啊德蒙克的虚空叫非存在,当然又不同于巴米特所说的这个非存在。而德国克里特认为存在和非存在,原子和虚空它都存在是吧。
啊因为这样这样呢就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叫叫什么呢,这个就是一个就是关于这个空虚空间 的问题。
啊,但是关于这个问题呢,我也要这个,给大家简单跟大家发挥出去,就是说啊,这个空间本身是构成了那个作为实体的那个东西,作为存在的那个东西,不管是叫原子、叫分子、叫种子、叫什么东西,是吧,它得以运动的一个背景。
但是这个空这个空间本身它是个什么型,是个是个什么特点,这就是大的问题。啊过去当然我们说哲学还进展不到这个。
啊那么按照我们形成的这个空间观,就是我们也是,我们的空间基本上是说受从德莫克里特以来的空虚空间的影响。
我们同学们,今天空间观什么,就空间是空的大罩子。是吧你把东西全部关光了,这个大灶子还在这个地方吧、对吧我们头脑中空间有时时间就像时间是一个均匀的流,不管发生那什么,发生没发生什么事情,他都在均匀地留着对吧,啊他跟这个发生的事情好像不相关,这是我们的时空观。
实际上大家知道这个时空观实际上是一个在宏观世界、在一个宏观世界的背景之下啊,就是在牛顿力学的这样一种这个语境之下,我们熟悉的、从小习惯的一种空间观或者是世界观。
啊这种空间观且不要说在微观世界和与观世界本身是不精确的,这个推敲的就是有问题的。
因为在微观世界或者宇观世界,特别是我们说,按照更精确的角度来说,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来说啊,实际上时间空间,它不是说和这个时间空间里边的事物以及运动可以分开的东西,它是相关的是吧,呃,所以 大家看看那个爱因斯坦那个最简单的那个,那个那个一个基本的一个公式啊,是吧啊那个变化的公式,那个时间、空间和运动的速度都是联系在一块儿的。
对吧,所以它跟一个事物这个时间、空间中的事物的运动的速度是紧密相关的。
那这就我们通常说的,就在一个高速运转的一个星球上、或者一个一个一个一个载体上,就会出现所谓的钟慢尺缩嘛,这样一种这个效应对吧?
那么也就是时间、空间,它不是完全跟这个时空中的东西可以分开的,但是我们形成的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呀。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说,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宏观世界,宏观世界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大尺度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面呢啊,确实我们习惯了牛顿给提供的一种空虚空间的一种观点。
而这个空虚空间最早可以追溯到德谟克利特,也就是说空间是一个无边无际的大罩子。当然这个话本身就是个矛盾。
是吧,但我们只能这样说,这无边无际的一个大罩子,是吧。这无边无际他不可能是个大罩子,如果是大罩子他就不可能是无边无际对吧。我说这是这话是矛盾的,但是我们只能这样描述,就是空间是这么一个把所有东西都搬空了以后,他还在那个地方的这么一个东西。
是吧哎可以空无一物,但是他总得有个东西,所以这样我们就很容易想什么,就是那外面还得有啊,是吧,我们就无法想象说它是个有限的。对吧,因为他现在这个无边无际的大灶子嘛啊,那么你就想外面呢还得有啊。是吧,所以这是其一。其二,我们就说这个东西啊全部搬空了,空间还在那里,这就是我们做的空虚空间的观点。是吧啊这个观点我们说从德谟克利特开始的。
啊当然我就说这个,今天跟这个相对论跟我们介绍的空间是不一样的,而且也跟后来有一种像笛卡尔提出的叫充实空间也不一样,充实空间就是空间不空,空间里面是充满了东西的。
好吧。就像我说真空不空一样,空气里面有充满了东西,但为什么这个事物可以在充实的空间里面运动呢?
笛卡尔举例,就像鱼可以在水里面游泳,是吧,水也不空啊,那鱼可以在水里面很自由的游动啊是吧。那么同样空间里面也是堆满了东西,但是任何物体都可以在空间里面非常好的运动。
啊,但是绝不能因此而说,空间本身是空的,所以这是两种不同的空间观。啊当然我们说更高明的空间观就是爱因斯坦的空间观。
当然,还有一种这个,可能对我们人类生活产生了实质性影响的空间观,就是康德的,就把我空间时间说成是 理解为我们人类的一种主观的、是一种先天的直观形式。就是我们只要一直观事物,就一定在空间中直观事物。我们没办法摆脱空间的来直观事物,不是说客观事物本身有空间,而是我们只要一直观世界,世界就在空间中。
空间是我们直观事物的一种先天的直观形式。啊就好像我们带着一副红眼镜我们生下来就带了一副红眼镜。我们所以看的任何事物都是红的,不是说世界是红的,而是你的眼睛发红。啊同样空间不是说世界的只有空间,而是只要你一直观世界,一定会把它从空间的方面来。好的,这空间是你主观带来的。这是你直观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你摆脱不了它。就像你生下的眼睛发红,你没办法把这个红颜色去掉一样,是吧,因为你生下来就是一双红眼,啊所以就只能看到世界充满红颜色。这个道理这个当然很高明,这个实际上我们说是对人的产生实际影响,也确实我们说人和别的动物是不一样的。
对吧啊,这个当然以后讲今天能讲呃康德的时候,可能我们还会讲的,就那看到事物是不一样,是因为你看那个那个鸡、看到那个事物世界和我们看到世界不一样。
因为他那个眼睛长得角度不一样,他看到世界这个不一样,那个蜜蜂、那个苍蝇那就更不一样,因为它是很多小眼睛构成的一个眼睛,所以他看到世界不仅颜色跟我们不一样,而且世界的这个形态跟我们都不一样。
那我们就要问那个世界到底是怎么样的?这就是一个假问题了。是吧,哎你说我们看那个桌子是四四方方有棱有角的,那个蜜蜂它看那个桌子到底是怎么样,那很难说的。你不能说他看的是个假的,是吧呃,他的眼睛比你还多一些了,对吧,啊对吧,所以他怎么可能看到的就是一定是假的了,所以这里面就是一个大问题。
所以这样一恰恰说明,不在乎世界本身是怎么样,而在乎你是怎么样的。你的眼睛是什么,你怎么直观世界,你有什么样的一种直观结构,是吧一种什么样思维的一种结构,这个就是问题所在了。
是吧啊所以我们说,当然这是后话了,但是我们说最初我们还是回到那种空虚空间,空虚空间很简单,客观的一个空虚空间。
所以呢这是第一点这个关于这个呃原子和虚空的问题啊。
那么第二个问题呢,就是原子和虚空啊,我们还有一点呢就是说,还有个问题是 原子的能动性 是吧,我们刚才说这个跳的太早了,是吧哎,这原子的虚空啊。
第二个问题是原子的能动性。原子的运动。
这个观点,我们说也是开创了我们后来唯物主义啊,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坚持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世界不仅是物质的,因为世界是由原子构成,原子是物质嘛。是吧,而且物质还是运动的。啊哎在这个问题上,他就认为原子本身就是运动,这个好像对他来说不需要解释了。
啊也就他认为,最初就是一种混沌状态啊,然后原子在空中做在虚空中做直线运动,然后互相碰撞。
那么原子为什么会做直线运动,德谟克利特从来不需要解释。
也就是说对于德谟克利特来说,不需要一个像努斯这样这东西来解释原子何以能动起来。
是吧我们说在阿克萨哥拉的思想里面,种子的运动是由于努斯的推动,啊没有努斯种子就很难解释它为什么会运动,为什么会聚集在一块。
但是对于德谟克利特来说不需要这个解释。对于德谟克利特来说,原子它本来就是运动的,运动是原子自主的一种属性,原子是能动的。
啊当然这个问题。我们就不能再追问下去了。
是吧我说了,这实际上是两种基本的,一种怎么说,预设。两种基本的公理,就像我们说过直线外的一点,那你可以做一条鱼,这条直线平行的,直线还是可以做无数条,还是连一条都做不出来了。这就由此决定了欧几里得几何学和非欧几何学之间的一个差异。
对吧至于你说这个公理本身,他为什么,那没理由,公理本身就是最后的东西。
所以你说这个世界最初是不动的,后来有一个精神性的力量把它推动了,让它运动起来,这是一种公设。同样你说,呃这个事物它本来就是运动的,它就是动,这也是一种公设对吧,以至于双方谁急待,谁都没有办法急待。
对吧,因为你不可能再找出一个理由来,因为它就是个最初的公设,一个公理啊。
啊。一个基本的公设,一个公理、这个公理本身我们就不能追问他为什么。公乙就是最后的问题。是吧啊所以对德谟克利特那上面就是原子就是,啊这个就不需要解释了,这个当然。
但是我说了,为什么西方人更熟悉,更能够,后来更倾向于或者更容易接受阿那克萨哥拉那个要靠一个灵魂、一个心灵来推动物质运动的原因呢。很简单,因为德莫克里特这个哲学后来成为隐学了,遭到了很不幸的对待。
相反,拉了个沙拉 这个思想被苏格拉底,然后被柏拉图加以发扬光大,最后重显学嘛。所以就导致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对吧在这样的一种影响之下。
而我们为什么更容易接受说世界一定是运动的呢?物质一定给运动呢。因为我们这个地方也是受这个我们特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吧,所以我们形成了我们的这样一套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啊。是不是,啊这个所以说,它实际上是跟文化、跟背景有关系。这个东西很难说谁对谁说,就像我第一堂课跟大家讲的,就像罗素在西方哲学所说的,哲学的问题上升到那个最终极的哲学问题,形而上的这样一些问题啊,它本身呢,没有终极性答案,没有确定性答案。
是吧,它关键就是你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受到什么样的教养长大的,所以这样的一个问题。
好,当然大家可以说,那我们探讨这些问题有什么意义啊?一个没有终极答案的问题,我们探讨来干嘛?哎这恰恰就是人之为人的奥秘吧。人就是这样一种奇怪的动物。是吧,它不仅仅只是为那些有确定性答案的问题所困扰,而且他总喜欢追问那些永无答案的东西,这就是人的神性所在。是吧,而什么东西最简单?就是日常生活的一些事情最简单,都有终极性答案。
但是我们不会起沉迷于这个,我们不会局限于其中,我们不会满足于其中,我们一定要超越。我们老是喜欢问那些没有答案的问题,这就是哲学产生的根源嘛。是吧,啊所以我们说亚里士亚里认为哲学产生两个原因,一个叫惊奇,比较闲暇。
对吧简单的说就是,吃饱了饭没事干的时候,你就会胡思乱想,想那些永远解决不了的问题,这就是哲学。这个所以我说这个很简单嘛,要不然我们人类就不需要哲学了啊。
所以这就是这样。因此呢,我们说德谟克利特呢他认为,原子本身就是运动的,直线的,是吧啊这样呢它就导致了一个机械的观点。啊就由此这样呢,当然我们说原子都在运动,做直旋运动,互相碰撞,啊最后形成了万物。那么由于原子本身就是运动的,所以这里面其实就有一个大问题,那这当然是一个理论的悖论或者是一个原问题。是吧。
关系到最后了,是吧,有很多问题最后都可以归结到一个原问题,就是说按照德谟克利特来说,原子它是自己运动,所以它不需要在原子之外造一个精神运动来说明它。
而且呢,其次呢,就这个圆他都是严格的遵循一个必然性的运动,对吧,他都只做直线运动。
他自己运动不说,而且他还是按照既定的目标在运动。那么于是我们就觉得这里面就有个神秘的东西了。
啊首先他为什么会会自己运动,而且他为什么只做直线运动朝着既定的方向运动?这一切东西似乎都是就被一个至高无上的智慧早就决定了,只不过这个智慧是潜身在后面,他是一个导演,他不出场。
是吧所以这样一来呢,我们说这种观点固然我们说一切都是必然的,但是实际上在这个必然背后,又隐藏着一个绝一个更大的一个偶然性。是吧也就是我们所所说的,当德国克利特认为所有东西都是绝对的,都是必然的,啊都是严格的按照必然性,他把必然性变成一种绝对的必然性的时候,实际上这个绝对必然性本身就是一个偶然。为什么会这样?是吧。那没办法解释。
所以后来在西方啊,但凡强调这种严格必然性的思想家,最后很容易最后拿一个东西来解决,就是把上帝搬出来。有困难找上帝是吧,啊,把上帝一搬出来,大家就不再追问了,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一切都会严格的遵循这条规律?为什么会一切都有条不紊?
因为有一个上帝,而上帝是最大的智慧,是吧那么大家当然就不再追问了。所以这样一来,实际上我们说这种强调绝对的必然性的观点,很容易导致最后用一个偶然性、用一个奇迹来解,这个偶然性就是个奇迹。
所以很多很高明的哲学家就是这样,他只要一个奇迹,然后用这一个奇迹就可以把所有的奇迹都杜绝了。一次奇迹发生以后,这个世界不需要奇迹。
牛顿那个地方一个奇迹,上帝推世界一把,这是个奇迹,然后世界就严格的按照万有引力定律运转起来了。
对吧莱布尼兹需要世界,对吧,需要上帝,上帝创造单子,然后单子就严格的遵循着这样一种前进和谐的次序就运转起来了,这个世界不再需要上帝了。
所以这样一来实际上是很高明的想法啊。当然我们说这在理论上就是说,你这样一种严格的必然性,实际上本身背后就隐藏着一种最大的偶然性,就是奇迹。
所以有一种说法就是说,说德谟克利特啊,他太强调这种原子的直线运动啊,太强调这种严格的必然性,乃自于他根本不相信任何偶然性,他认为一切东西都可以用推理的方式推出来。
所以有一种说法是。他最后啊,刺瞎了自己的双眼。
啊因为他觉得我们不用看,我们可以用思想推出一些。他的思想颇有一些像后来的莱布尼兹,啊就是你要是达到一定的智慧,达到了上帝这个水平,任何偶然性都在你眼里都是必然的。
啊只不过我们觉得偶然,是因为我们的认识能力比较低,我们看不到背后的力量而已是吧。
所以这是德谟克利特的思想。
当然德谟克利特最后有一个这个,影像说啊这个很简单,我们简单讲讲,就是他认为啊跟那个流逝说一样,他就认为我们为什么会认识事物呢?
因为每个事物它发出一个跟他影像一样的一种光是吧,一种一种一种流色、啊一种光线。
然后我们就看到,于是我们就获得了一个事物的影响。
这个观点当然很简单,但是这个观点构成了我们一直到今天非常熟悉的唯物主义的反应论。
是吧我们也是,我们认识事物就是因为事物它本身的形状啊,通过也是一种光啊。对吧光的折射折射到我们眼睛里吧,然后我们看到,然后我们形成这个事物最初的认识,啊,但是德谟克利特同时又认为,我们通过眼睛、通过感官、通过眼、耳、鼻、舌、通过这个五官,我们只能掌握事物的原子构成的一个事物那些东西。
但是我们并不能看到原子和虚空,而原子才是最根本的,原子和虚空才是事物的根本的。对吧它的本质是原子在虚空里面运转吧,而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样一个东西,但这个东西你通过眼睛、耳朵、感官是感受不到,所以他本身啊,这样又表现出来像过去的那哲学家一样轻视感觉、啊轻视感性认识,他认为啊,感觉给我们提供的认识叫暧昧性的认识。而把通过理性把握的世界的本质,什么是本质啊?本质就是虚空中的原子,原子在虚空中运动。他认为这才是叫真理。
所以这样就形成了两个对立的 暧昧性的认识和真理性的认识,是吧。
啊暧昧的认识当然就是一个贬义的,真理性的认识当然就是一个褒义。
所以呢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有人认为啊他瞧不起感官,就像赫拉克利德曾经说过,眼睛和耳朵乃是坏的介质。对吧智慧在于说出,一切是一。
同样德谟克利特也是认为光靠眼睛我们不能,而要靠理智把握到,世界实际上就是一大堆原子,这才是是真理性的,所以他因此而刺瞎了自己的双眼。
所以这就是我说的德谟克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