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独家课程】武汉大学赵林教授的西方哲学课-14

学院的赵莹教授。下面我给大家讲第十四讲,我们的知识和权力来自何处?墨客的收视率与政治学。大家知道约翰洛克啊,十七世纪英国大数学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史上的人物。他不仅是在哲学思想、在经验论哲学的建树方面可以说是一个体系的奠基者,而且呢他在政治思想上也是西方现代民主、开放的。西方人谈到他们现代民主时候,往往一定会谈到顾客,因为洛克的三权分立的思想、君主立宪的思想、天赋人权的思想,这个对后世西方民主政治影响特别啊来自于我们可以甚至说十七世纪两个代表西方文化新潮的人物全部是英国人,一个叫洛克,一个叫牛顿。洛克给了我们一套社会运行的基本规范、法律的框架,形成了民主的象征。牛顿给我们勾勒了一副自然界演变的图形,揭示了自然规律的运行,形成了科学的象征。所以当我们谈到科学和民主,戴先生和德先生的时候,在十七世纪代表。这两位先生呢就是洛克。因此洛洛克在英国的思想家里面可以说是应该在某种意义上是无人可及的,而且呢我们今天当然主要是讲他的哲学啊,那么洛克在英国经验论的哲学中,它起到一个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如果说金正恩哲学最早的奠基者是弗兰西斯培根,机械论哲学最后的解构者推到极端那是大卫凶。而在这两头之间,经验论哲学走向顶峰,在理论上形成体系、趋于完善啊,这个功劳非洛可可。所以洛克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经验论哲学的理论体系的重要的确立者和这创立者。所以呢我们下面就看看洛克是如何把弗兰西斯培根开创的经验的原则,然后把它加以完善、把它加以规范化,而后在洛克之后怎么样?这些原则又被贝克莱休默这人推到了极端,那是后话。好吧,所以下面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洛克的两个方面,一个就是他的哲学思想,一个就是他的政治思想啊当然我们重点是讲他的哲学思想。

那么洛克呢,他有一个很重要的著作,叫人类理解论或者叫人类理智论。它是生活在十七世纪啊,那么始于啊这个十八世纪初,啊,他是一六三二年到一七零四年生活在这段时间里面。在这本书里边呢,他是首先批判当时欧洲大陆上的一个重要的伪理论哲学家迪卡尔的天赋观念入手,这些西方哲学家我们得一个一个的介绍。啊。那么实际上我们现在呢讲了弗兰西尼,跟然后我们讲洛克,然后我们再讲贝克莱兄,我们是首先讲经验论这条线。

而与此同时,欧洲大陆出现了伪理论,啊那么伪理论和经验可以说是并驾齐驱,啊这同步发展的。因此呢我们讲完一条线,再讲第二条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必须要相互参照。在洛克的时候,唯理论的奠基者,开创者笛卡尔,已经可以说是名满欧洲了。

那么笛卡尔呢他提出了唯物论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叫天赋观念。他就认为啊我们的很多观念是与生俱来的,是天赋的。而洛克作为英国经验的重要思想家,他认为我们的所有知识都是来自于感觉经验。所以我可就坚决反对这种天赋观念。那么洛克的思想跟我们同学们受到的唯物主义的教育、经验的教育非常符合,我们认为一切我们知识都是通过感觉经验获得,而后经过理性加工逐渐形成的是吧?所以一切知识观念都必须首先从感觉经验里面来。但是欧洲大陆的笛卡尔却提出说,我们与生俱来有些天赋观念,笛卡尔认为至少有是三类天赋观念,一类就是天赋的思辨原则。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会有逻辑学的基本规律。几何学的基本定律,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啊,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都知道几何学的基本定律,比如说,我举个例子,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是几何学的一条定律是吧?这个不用学了。安迪开始说我们与生俱来就有啊。所以你看个小孩子从a点到b点,他都会直着过去,甚至在楼顶连狗都堵,这个对吧他都不会再绕过去。说明什么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个道理他是知道,虽然这句话总结用理论方式总结,他可能说不出来,但他知道这个道理是吧?两点之间直线。还有逻辑学的基本规律,比如说同一绿,a是a这个态,说a就是a吗苹果这。不嘛,梨子就是梨子嘛,苹果不是梨子是吧?梨子不是苹果,那就a不是b嘛,这个我们谁都知道。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提卡认为这是我们与生俱来,这是其一。第二还有呢我们有一些道德的良知,有数据就好,我们中国孟子所说的四班之心,人皆有之,是吧?呃彻底修悟、恭敬、是非,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不需要学。我一生下来我们就有这些良知、有这些善良的天性,这也是天赋。

还有关于上帝,因为西方人都信上帝,所以他们觉得上帝的观点是与生俱来。我们每个人头脑中都会知道世界的终极原因叫上帝,对吧?所以我们追根溯源,最后一定会追到上帝去。

所以提卡认为这三类东西都不用学,与生俱来啊那么洛克就坚决反对,洛克认为不存在什么天赋观念。所以洛克在他的人类理智论里边上来,首先就把矛头对准了笛卡尔的天赋观,他一一破解。

首先对于所谓的思辨的那些原则,就是逻辑学、几何学这些基本原则,洛克认为啊,首先第一不存在所谓的普遍统一,因为第二是我们每个人都一样,人同此心同,使每个人都知道两点之间直接去的,每个人都知道a是a是b,是吧是不用学的,正是因为它是普遍同。是的,所以他是天赋的吧,因为后天学的肯定不一样,但是先天的肯定是一样的,对吧?人同此,心心同使你嘛。所以你看人为他是建立在普遍同意上,而洛克雷首先根本就没有普遍同意,大家在这些问题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即使有普遍同意也不能证明那是天赋的,可以是学习学来的,大家受到同样的教育,所以得出同样的结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首先不存在天赋的思辨原则。

其次也不存在天赋的道德原则或者叫实践原则,所谓的良知、内心的道德律这些东西。洛可可也是后天教育的结果。他说比如有些民族就把杀人看这是很荣耀的事情,是吧,获取对方的头盖、骨、头皮。在很多野蛮民族大家觉得是习以为常,但这并不觉得是有什么,好像跟良心相矛盾,最可见这是教化的结果。因此也不存在天赋的实践或者道德原则。

第三,洛克认为所谓上帝,他认为上帝只不过是我们对自然界进行研究、进行推理啊,我们假定的一个第一原因。这是我们假定,我们要推进,我们必须要找出第一环是吧?我们总是假定,所以我们把这个第一环就叫上帝了。不是说我们与生俱来的头脑容易善于观念,而是。所以你没有办法,我们必须要讲,你有个头我们就把它叫上帝。所以从这里讲也是后天的。

正是这样。所以洛克在批判的抵抗你全部观念以后,洛克就得出来经验论最重要的基本原则,这个基本原则可以从培根那就开始了,只不过培根没有明确提出。到洛克明确提出,一直最后推到了经验最后的这一家推到修复,最后用这个原则颠覆了整个经验论。

这个原则是什么原则呢?洛克就提出来说叫白板书。如果说我们的心灵就像一张白板,像我们同学用这个平板是吧,那是白的,上面所有的东西都是后来写上去的,都是通过经验印到我们这个白板上的所以我们所有的知识、我们所有的观念都是通过感觉经验,印到这个白板上的,没有任何东西是天生的,没有任何东西是天赋的,都是后天的。所以他就提出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就是白板做表述,就是凡在理智之中的,无不先在感觉之中,凡是在理智之中的东西啊。就我们头脑中理理性、中、思考中,没有一个不是现在感觉中出现的。你先看到苹果,各种苹果,红苹果、黄苹果、是吧、酸苹果、甜苹果、大苹果、小苹果,你最后把它总结概括,就抽象出一个苹果的概念。你头脑中请这个苹果来那你头脑中苹果感觉是来自你看到的一个一个的苹果,一个个苹果的印象吧,一个个苹果的感觉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凡在理智之中的无不鲜在感觉之中。首先是感觉。

这就非常符合我们学哲学呃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是吧,一切事事都来自于感性,这个叫经验的基本原则。经验的基本原则就是表述位凡在理性之中,无不先在感觉之中是吧啊或者是白板,就是我们心灵就是白板啊那么所有东西都是后天印上去。

好,那么既然凡在理智中的无限的感觉中,那么洛克就系统的给我们讲述了一套我们的经验知识是怎么形成的,他就提出了一套非常系统的观点。所以我们说洛克的重要性就是它系统地建立了今天的这样一种理论框架,他不是只是提出原则,他告诉你你的知识怎么获得的是吧?那么如何了?首先我们就从知识的来源。那既然我们的知识或者观念啊,我刚才讲苹果、像李子、像人、像狗、香麻花,这里面都是观念嘛,这观念怎么形成的啦?他怎么来的啦?不可说。首先观念有两个来源,但是他都是来自于经验,对吧都是通过感觉经验获得的。但是又可以吸引分为两个来源,一个叫感觉,一个叫反省。除了这两个以外,没有任何来源。就是我们所有心中的观念不是来自于我们用五官对外在事物的感觉,就是来自于我们对自己内心活动的。

是吧就是这样一个就是我们睁开眼睛、张开耳朵是吧哎这个用鼻子嗅,我们获得了各种各样的感觉吧,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是吧,这就是我们对外物的感觉吧,我们关于外部的知识都是通过这感觉,这是其一。其二还有一个就是反省,反省不通过这感官,而通过我们心灵、通过我们对自己内心活动的注意。比如说我们现在意识到我们现在正在沉思是吧,我们现在正在忧虑,我们现在兴奋,我们在痛苦是吧,但是我现在肚子不舒服、肚子疼,这东西都是我的白。我内在感觉感受到了是吧。那么这些活动就对心灵活动的注意,这个也是感觉,只不过这种感觉叫反省。你看我们的所有的知识来源就是两个嘛,因为没有天赋的嘛,没有与生俱来的嘛,所有都是后天的,不是通过感觉,就通过反省,是吧这是其一。好,然后呢他紧接着说这两个来源呢,他同时呢给我们提供的观念又形成了两种观念,就是来自于感觉和反省,直接给我们的观念,他把它叫简单观念。什么叫。简单观念,就是你心灵不能选择的,你只能被动接受。比如说我眼睛睁开,这个墙是白的,我只能看到白的,是吧?这不是由我决定的,我从来不看,对吧?我手一摸,这个是硬的,他就是硬的,这是我被动接受的。我摸到一个硬的东西,我看到一个白人,我闻到一股香的气味,是吧?这个是我没法选择的,这个就叫简单观点,就是心灵被动的接受,没有选择的是吧?直接来自于感觉或者反省,比如我现在肚子疼,这个你说我不可以不行,但他确实肚子疼了,这个对吧他是直接的当下的我现在意识到我很激动,你确实很激动,是吧?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来自感觉和反省的直接影响应到你心中,你心灵不能选择的、被动接受的,这叫简单观念。

但是除了简单观念以外,还有一种叫复杂观念。复杂观念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心灵具有一种流动性,我们可以对这种获得的简单观念进行加工、进行整理、进行排列、组合,我们就获得了另外一种观点。这种观点显然不是直接来自于自然的、来自于外界的,比如说关系的观念,我们看到一个老、一个小的,他是父子,父子不是你自己感觉到,你只感觉到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是吧父子,关键是你。据他们两个人进行总结哦你发现他们关系很亲密,对吧?这个叫爸爸,那个叫那个儿子啊,你说他们是父子,这个说实话是你总结出来的。所以关系的观念它不是直接感觉,苹果的观念是我们感觉的,对吧?大狗、小狗的关键是是我们感觉的,我看那个大狗看着很小的狗,但是大狗是小狗的父亲,小狗是大狗的儿子,这个我都感觉不到,这是我们总结出来的,对吧?所以这个就叫附加位。

还有呢,复杂观点,最重要的还叫实体观念。实体是什么东西?我们要讲就说我们得说任何事物背后有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支撑着我们感觉到的那些性质,这个实体观点我们待会再说,对吧?所以他认为复杂观念就是关系观念,像样式观念,什么叫样式呢?比如说英国十二个东西叫一达,一达就是你把十二个人总结在一块叫一达,是吧啊比如说投照、投票是吧?投票就是所有权、物阻和转移三个概念,和这块就是物组的所有权转移了,这就叫偷盗,对吧?投票实际上就是把一系列的动作和一系列的关系,哎他们和这块就形成一个概念,是吧?这些观念都是属于要心灵鸡获加工的,不是直接想苹果一眼看到了,一想摸到了,是吧?眼睛看板。现在我们看到了那是自己的,但是像这一类东西那是需要加工的,对吧?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就是两种观点,一种是简单观念,一种是复杂观念,简单观念是通过感觉和反省直接给我们的,我们只能被动接受,不能选择。而复杂关键是我们心里任意的、主动的加以总结以后是吧排列组合,概括、联系以后形成的一个复杂观点,不是我们直接感受到的。啊你看分析的很高明了。

然后紧接着他又提出两种性质,他说当我们通过感觉和反省,在对一个外部进行感受、经验的时候,会有两种性质。一种性质就是作为我们的对象,我们感官对象它本身所具有性质。比如说形状,是吧,他叫广延,广延就是他占有含长、宽、高、占位置、硬度,是吧这个东西是硬的还是软的,是吧?还有呢它的数量它有三个还是五个,是吧,这些东西形体、广延、运动、数量这些东西是事物本身具有的,你只能被动计算,它把它叫第一性质。第一性质就是完全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这客观事物本身具有的叫第一性质。但是他说除了第一性质,还有第二性质,第二性质是什么呢?第二性质就是客观事物对我们发出了某种刺激,然后我们主观接受的时候,我们的感官和这个开关是互相加工,他比如说色生、香、味、颜色,颜色不是客观事物本身有,而是客观事物的某种能力失去我们,然后在我们这种眼睛、我们特殊的这样一种构造的反射上反射出颜色啊比如说我举例子,我们看这是个黄颜色的,但我们同学们中间如果现在有一个红黄色盲,对他来说红色的是红色的,黄色也是红色的。不是他把黄色说成红色,而是分明黄色在他眼里面和红色没区别,和看这红色一模一样。果然有这种色盲吗?就黄红色盲是吧?那么对他来说,这个桌布到底是黄的还是红的呢?那他就会给我们翻这个面,你看的是黄的,他分明开的就是红的,是吧?不是,他把黄的说成红的,而且他分明看的是红的,因为对他来说黄的也是红的,红的也是红的吧。那么这个问题就是我们两者眼睛不一样,同样的这个多部它反射刺刺激到我的眼睛,它产生的效益怎么样是吧?那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候,我们是否再说蛋黄一点就说不能进来一条狗。狗的眼里只有三种颜色,黑、白、灰,它没有彩色,他的演习结构跟我们不一样。那么狗进来以后,如果狗能听懂人话,狗就会觉得你们这些人真无聊。你们在说什么黄的、红的,这就是灰的吧?这分明是灰的嘛,是吧?哪有什么黄的、红的?那你说狗的眼睛跟我不一样,同样是这条动物在他眼里面就是呈现出灰色,那到底是谁看对了,这个说实话,同一个桌布,它通过光刺激到我们、刺激到色盲和刺激到狗的眼睛,它的反射和反应的效果一样。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我认为这就是不光是客观的,当然有客观的事物,它有一种光是吧它发射到我们眼睛上,这是他的,但是我们眼睛不一样,呈现出来结果不一样。所以这样一来他就要第二性质,那射是这样,声音更是这样,是吧?我们听不到声音,蝙蝠听得到超声波,我们听不到,其实它是有声音的,只不过我听不到。我们的耳朵结构使我们听不到超声波,但蝙蝠可以听,那说他有没有声啊有声啊,但我们觉得无声啊,直视无声胜有声啊是吧?呃但是只是实际上是有真的,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么我们说实际上相对是这样,我们很多人闻那个嗅觉不一样。我们有些人对某种气味是过敏的,是吧那我们可能觉得你觉得很香,他觉得很臭。你比如说有一种叫榴莲,那我就不能闻,那个东西我觉得难闻要命。但是很多女孩子喜欢吃。同样味道更是佳,你吃辣的他不吃辣的,你吃酸的他不吃酸的,这个东西更是因人而异对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洛克人为像色生香味,这叫第二性质。第二性质不是事物本身就有,而是事物的某种性质。失去我们接受以后,我们的一些效应,所以它是主客观结合的。所以这样有两类性质是吧?

这个观点很高明的,一直到今天我们越来越发现这个观点是有道理的。所谓黄色、红色,说到底什么是不同波长的光而已。是吧这个光的波长不一样,它呈现在我们眼睛里面也是不一样,但它呈现在另外一种眼睛里面,它结果又不一样。所以不存在客观世界本身有什么黄色、红色啊,只不过在我们看来是有黄色、红色,所以狗看着它就没有颜色了是吧。那苍蝇看来怎么样?我们刚才想象苍蝇是很多眼睛构成的,让他看到世界什么样子,我们没法想象。是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么这个两种性质很高啊然后。洛克背后就涉及到非常重要,我就两种实体,因为我说实体是复杂观念,我说放到现在。你来讲,对吧?呃我们说关系我们好利,大狗和小狗他们是父子关系,大人和小人他是母语关系,这关系是我们把它总结出来的,我们光看大小,我们看不出来他们是什么关系,是吧啊所以同样不可认为这个复杂观念还有一类就是实体,什么叫实体啊?这就颠覆了我们的常识啊。同学们,比如说这儿放个苹果,我们通过赶快,因为凡在已知之中的无不鲜在感觉中我们形成苹果这个概念,是吧?我们这苹果概念是来自于我们对苹果的各种各样的感觉吧。苹果可以刺激我们各种感觉,我们一看是圆的、红的,我们一摸是个硬的,是吧?我们一闻有苹果香味,我们一吃有苹果的香味,我们把这所有的感官获得的这种感觉综合在一块,我们把它叫苹果。我们就这样写。但同学你想过没有?这个苹果除了红的、除了香的、除了甜的、除了硬的这些感性特质以外,他还应该有个东西吧,这个东西我们把它叫苹果。那这个东西是什么东西呢?你们想过没有?对你来说,苹果就是汗到了、摸到了、闻到了、尝到了吧,但是我们总说他后头。这个东西正是这个东西使它呈现出红的、硬的、香的、甜的这些特征呢?但是这个东西我们感觉不到啊,比如说我吃了一口吃了一口还是甜的,还是填这种感觉是吧?那这个东西到底但是我们又必须假定有这个东西。这个问题就很深刻了,我们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是吧我们对任何事物认识都是把它不同的感性特征通过不同的感官最后综合在一块合在一块,形成一个有东西,我们把这东西给他个名称叫苹果、叫杯子、叫花瓶,是吧,然后就给他这个名称。但是我们从来没想到这个承担着这个名称的东西,除了他给我们的不同的感受以外,还有什么?我们从来没改造别的东西,但是你又必须假定必须有这个东西,没有这个东西。我们说谁是香的,谁是甜的?谁是硬的,谁是红的,这个谁是我们必须假的,叫实体。这个在亚里士多德的表述,实体就是个独立的、第一性的,所有的属性都要附在于它上面。那么这样一来就陷入了一个非常非常麻烦的问题啊,一个方面,我必须假定这个凡是我们感觉对象的这些性质都一定来自于某种承载着这个性质的实体。但另一方面我又不得不承认。我从来没认识过这个思想。而按照你经验论的基本原则,凡在你之中无无限的感情之中,你从来没有感觉过这个实体,你凭什么说它存在。但是我们又必须承认了,因为我们在我的逻辑里面,如果没有一个东西也就无所谓,红、甜、香,这就性质,这性质必须是什么东西有这个性质,就我们把它叫苹果是吧。但是我再次说明,同学们好好想想,你们除了闻到了苹果的香、看到了苹果的元和红、摸到了苹果的印、尝到了苹果甜以外,关于苹果你们还有什么东西?还有什么认识这苹果不就是这一堆感觉印象把它合在一块了吧。但是你必须讲,有这个苹果这个东西,正是这个东西发出香的味,让你尝到甜的味,然后看着是红颜色的,手一摸是硬的是吧,这苹果是个什么东西呢?

所以这个就是个大问题啊,这问题当然不想到就罢了。我每天早上起来吃苹果是吧,但是你实际上你的苹果除了你通过感官获得了一些感觉的印象以外,我们从来没有感觉到除了甜、香、硬、袁弘这些性质之外,还有一个苹果本身。不用看。但是我们又必须讲一个苹果本身又没有苹果本身,那这个香、甜、圆、红富着于哪里?所以我们就必须假定所有来自感觉的感官简单观念,我们看到了、摸到了、体贴、舔到了、尝到了、闻到了,这都是简单观念,是吧?所有来自于感觉的简单观念,它必须假定它有一个它属于寄托的机制,必须要有这么个机制,这个机制就所有我们感受到的感觉、观念寄托在上面,红的、甜的、香的、圆的,它必须在上面我必须讲清楚。但是问题是我们从来没有感觉过这个机制本身的,只是感觉过他的发给我们的那些感觉观,但是我没有感觉到他本身,但是我没有必须假定他。

同样这是从物质、从感官、从感觉而言,反省也是这样。从反省的角度来讲,我们对我们心灵活动反省。大家想想,我们老喜欢说我,各位,我是什么?你们曾经感受过我的,你们只感受死磕我的感觉、思想彼此我的感觉是比如说我现在记录我感觉是记录我没有感觉到我是吧我肚子疼,我感觉到是疼,我也没。提到我啊这个我是一个怎么说呢是一个假定的逻辑的主语而已,哪有我啊?没有我的,只有别我的思想只有思想。是吧,我在犹豫只有犹豫,犹豫这种感觉。我确实很忧郁是吧,我现在很痛苦,我现在很高兴、很happy,这我可以感觉到,我反应倾倒,我反应倾倒,这但是我反应倾倒的是快乐、幸福、忧虑。但是我没有感觉反省到我啊,我在哪里啊,没有我,我就是这一系列这些反省到的观念,必须假定有个东西支撑着他,谁在开,谁在忧虑,谁在痛苦?那我讲的我在痛苦,就像谁是甜的,谁是香的谁是甜的?苹果是甜的、是香的,这个苹果和我都是假定的概念啊。同学们,可能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啊。我是谁?所以我们一开始啊,大叔三位,第三个问题就是我是谁,我,我是谁?我就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而已,我们假定有个东西承担着它,对吧,那个,我们说的是精神的我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么我们说这个问题就在哪里?

所以洛克一个方面告诉你,物质实体也好,精神实体也好,它都是假定的,这个我们就把它叫精神实体,那个苹果那个苹果就把它叫物质实体。就任何给我们提供感觉这个自己的给我们形成简单观点的那个客观事物,我们都假定它是个客观实体它是个物质实体,任何体验的内心活动的,我们都假定它是个精神食品对吧?但是这个精神食品和这个物质都是假定的,我们从来没有感觉过这东西。如果我们不假定他,我们那一系列获得的观念就说明那就他就没无处栖身,他就没地方找路,他没地方复找,他必须有这么个东西。所以他所有的心理活动都必须附着用,我这上所有的这种感性性质都必须附着用。这个物我们就把它叫做物质实体,这个我们我就我们就把它叫精神实体。

所以洛克就假定这两个东西对吧?所以这样就使洛克陷入到一种自相矛盾中,他自己承认,他说在经验上我们不能产生任何关于实体的观念,我们只能产生一个一个的感觉经验,但是我们又必须假定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在理论上我们必须假定是吧啊,这是一种没办法。所以一个方面经验上不能给我们并不能改革,但另一方面我们又在理论上又必须假定,这样一来,洛克所奠定的经验的基本原则不就处在一个自相矛盾之中吗?经验论基本原则什么意思啊?凡在理智之中的,无不现在感觉之中啊,你从来没有感觉到精神实体和物质实力,你凭什么说有一个精神实体和物质实力?而且你还把这个精神实体和物质实力作为你通过感觉获得了所有简单观点,和你通过反省获得了所有简单观点共同的基石,这个就是矛盾。说实话能够听懂这个我觉得大家可能就有点哲学的素质了。这是问题,是吧?洛克斯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啊这种我们一方面获得是红的、甜的、圆的、香的、硬的这些感觉,但一方面我们还假定必须有苹果,这苹果把这一切的这些给我们感觉支撑的是他红的。别的项目我必须讲,同样我们说我们内心痛苦、忧虑、兴奋、啊、悲哀,我们还必须要有我我在幸福、我在忧虑、我在悲哀、我在痛苦,但是这个我,这个物我都没感觉,但是我这个问题就比较麻烦,对吧。

啊所以这个就是后来洛克以后英国的经验论,贝克莱休默就开始拆墙了,已经留下了尾巴了。你自己也意识到这里面是矛盾的,我就只能坚持一点,我就只能坚持什么只能坚持你的经验就基本原则,凡在理智之中无比坚的感觉中,凡是我没有感觉的,我一概否认。我不承认有什么物质食品,也不承认有什么精神食品,我甚至连上帝我都不承认,我只承认一个一个的感觉经验,一个一个的反省观念,这是我给。除此之外我一无所知。这样就走向了一种叫怀疑论或者不可知,这个待会我们后面再讲啊。所以这是洛克的它最重要它很系统的建立了经验论的基本的这个理论框架。比如说经验的两种来源,是吧?感觉、反省,然后获得两种观念,简单观念、复杂观念。然后同时有两种性质,第一性质、第二性质,最后再到两种实体,物质实体和经济实体啊很系统的把这一套对,都是通过两两两个方式,他理解你非常规范。但是最后,他这个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和他的经验论的基本原则,直接处在矛盾中,一方面他必须讲有个物质实体,有个经济实体,但另一方面他承认不是我感觉经验的结果是我理论上假定,我先得假定这个东西是吧,就像我们的朴素意识,后来二十世纪。有一个很著名的现代哲学家啊就奎因,奎因他就提出来,他叫本体论,承诺,都是我们任何人我们都有朴素意思,我们都首先是谁有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但是问题如果我们从经验里出发,我们所有知识都是来自经验,那你在没有经验世界之前,你有什么资格假定他?这就是个矛盾是吧。一方面我们说所有我们的知识都是来自于感觉经验,一方面我们在没有感情线之前,我们首先得假定世界是存在的,以及我是存在的。这两种假定本身就跟经验论原则是矛盾的。从理论上来说。当然我们日常思维不会考虑这么细,对吧所以这就是一个大问题洛可可就是一个问题,所以这是洛可可的第一个观点。

洛克的第二个方面就是他的政治学对吧。洛克说的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根基,十七世纪西方民主理论的重要的开窗。所以他被和同时代的牛顿,被看作是民主的科学赛先生和德先生的代表。十七世纪是属于两个英国人,就是牛顿和洛克,啊那么牛顿开创的主要是关于自然界的一套认识,那就是自然科学,所以是科学?而洛克呢他更多奠定是。民主政治的一套基本的原则。那我们下面简单讲讲洛克的主要思想。

洛克的主要思想呢,他在写了一本书叫政府论上下篇,上天是反驳一个叫迈尔菲的一个人的那种君君主专制、绝对君权的理论,而下篇就是正面阐述了他关于政治制度的设置,包括政府的建立、它的一套规划、它的一套管理。在这个政府论里边,洛克呢就从所谓叫自然状态出发。因为啊,在洛克的时代稍早一点,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欧洲各国出现了一批叫自然法学派的思想,他们特别强调自然法、强调这个社会的起源论的思想啊,那么洛克是其中之一。那么这些自然法学派、社会起源论思想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思想根基,他们就认为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制度是怎么建立的呢?他们说来自于社会契约,他们都提出一种叫自然状态,就是我们人最初啊在没有建立国家、没有制定法律,是吧,没有出现这样一种政治统治之前,我们人是生活在自然状态就是原始状态,在自然状态里边,我们被与生俱来的富有了某种天赋的权利。这就是后来西方人津津乐道的天赋人权。洛克就认为我们与生俱来就具有一些权利,是上帝给我们的,谁都不能剥夺。这权力包括什么呢?主要是两个,一个就是人身安全。有生命权我们有人身安全,我们要捍卫自己人身安全,还有一个就是私有财产权。私有财产是你的机会,这是上天赋予我们的基本的人权,谁都不能剥夺。我们在自然状态还没有建立国家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权利,因为上帝公平的把权力赋给了所有他的子民。后来呢人们缔结了政治、缔结了合约,缔结了社会契约组成的国家。人们为什么要缔结社会契约呢?就是为了加强团结大家组织一个整体,更好的防范,保护自己的基本权利是吧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私有财产。所以我们大家放弃一部分权利,大家结成一个整体,为了更好的保护我们基本权利,然后我们就把部分权利让部属来就组成个政府、组成个国家、制定法律,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我们自己的与生俱来的天赋人权。

但是呢,我们建立政府的目的选举出君王是吧,啊最后他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让他更好的保护,如果他违背了他的天职。不仅没有好好保护我们,反过来利用他手中的权力来践踏我们的基本人权,那我们就应该起来推翻它。革命。我们就换一个政府,换一个统治者,洛克就得出这个观点,所以这是个很革命的思想啊。因为在洛克之前,英国也有个经验哲学家,我没有讲叫霍布斯。霍布斯也是从社会契约开始,他得出一个绝对君权理论,他说是你们人民自己制定契约,把权力让这个国王的。所以国王没有签订契约,他不受契约的约束,所以他可以为所欲为就得出来绝对君权。而洛克认为,国王也是参与了签订契约的,所以他也要受契约的制约,因此他也不能无法无天为所欲为。所以国王如果见他的契约,人民就会起来推翻它,取而代之通过革命建立新政府。正如。

这种社会契约,天赋、人权和君主立宪的观点,君主也要守法是吧。如果说我们说洛克和牛顿是十七是最伟大的两个西方人,他们两个特点在哪里?牛顿告诉我们,天上有一个遵守自然规律的上帝,上帝是理性的,他他创造的世界他也不会破坏自然界的规律。天上有一个遵守自然规律的上帝。人间洛克就告诉我们,人间就得有一个守法的国王。上。去遵守他所创造的世界规则,那么国王就应该遵守这个社会履行的法律。所以君主要立宪,你必须按照我们社会请愿赋予你的职权来运行,你不能为所欲为。如果你超超越你的权限,如果你用你的军权来剥夺宪达我们的基本人权,我就可以把你推翻。这样洛克菲勒就推出了极其革命的一种思想。所以后来西方像美国的这个独立,就那些国父们向法国大革命的那些领袖们,他们当时都是高举着洛克的大旗,开始搞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是吧?所以洛克起草实际上它来自于天府、人权、自然权利、社会契约,以及最后得出君主立宪、君主也得守法、君主业的首先是吧所以这样一个理论,所以这是他们而且洛克还有一点就是他最早的、明确的提出来三权分立的,他认为啊权力不能集中在一个机构或一个人手里,权力必须相互分离、相互制衡,因为鼻子分离、相互折腾,所以他提出三权分立,只不过洛克那个时候三权分立他是第一个双开叫的,所以那个时候三权分离相对来说还比较浮躁。他提出的三权是哪三权呢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交权。他没有十足,它是立法、行政、外交,他把外交算是独立的啊,行政是对内,外交是对外。后来到了十八世纪,法国的大法学家、大思想家孟德斯鸠就把洛克的三权分立改为立法、行政、司法三角。一直到今天,三权分立仍然构成西方各国政治构架的技能这个规范,是吧?其实西方国家都是按照三权分立,立法是国会、行政是总统或者首相,那么这个司马氏法院啊那么这个三权分立、相互制衡这种东西最早是讲的洛克提出来。

而且洛克也是最早明确提出宗教宽容,因为当时欧洲啊天主教和新教之间这个冲突非常厉害,所以他当时主张一切宗教给他宽容,是吧?第二,我们观点可以不一样,我们立场可以不一样、我们信仰不一样,但是我们应该同舟共济、应该握手言和,是吧啊应该这个相相互宽容、相互扶助,所以这样最后就形成一种中等宽容的思想,正是这样,所以我们说洛克和牛顿就分别成为十七世纪新兴的、民主和科学精神的象征,这就是洛克在西方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今天就到这。嗯。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赵林&周玄毅·哲学入门必看系列】西方哲学史(全108讲)-28

    [TOC] 好了,我们说啊不破不立是吧?先破后立。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理念呢,进行了这样一种批判以后,他就开始确定,他是第一次确定。 那么呢,我们下面呢,就开始转入了,亚里士多德是怎么样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 在这个方面我就要告诉提醒大家,大家注意啊,亚里士多德他整个哲学的建构啊,或者他整个哲学观点,哲学体系的论述啊,有一个基本特点,就是特别讲逻辑啊。都是一…

    讲演分录 2024年4月24日
    209
  • 陕西师范大学公开课:哲学革命的理论总结——《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12讲)-讲演稿-03

    上一节课,我们从近代哲学观念的演变历程讨论了一下,就是阅读本书的这个理论背景,或者叫做理论事业。那么我的观点呢,就是我们应该站在哲学观,就是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的演变过程中,来看待恩克斯这本书,来理解恩格这本书。关键是什么是哲学的观念的变化,然后再去讨论在这样一种哲学观的基础之上,他是怎么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 那么我还可以啊,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在批判、解析,…

    讲演分录 2024年6月17日
    280
  • 【复旦大学】《理想国》导读-丁耘教授-第七卷(2) 哲人王学习的科目

    在最好的城邦里,把这个,呃,呃,比较好的这个哲学种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哲人王,需要这个建立哪些科目,这些教育呢,都是哲学教育,但是这做哲人王还有一个教育是做王的这个教育也就是用动域里的语言说,你要你要用这个啊,你要熟悉影像的游戏,这层教育呢,继续教育根本就没讲,他只不过是说到实践当中去摸索啊,怎怎么怎么那么有两个情况啊,所以两个可能,一个可能是说政治这个东西呢…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4日
    295
  • 【赵林&周玄毅·哲学入门必看系列】西方哲学史(全108讲)-99

    [TOC] 好,我先现在开始讲那个,呃。黑格尔的话,他当然在对西方主体而言,他的重大性肯定上胜过就刚刚两位哲学家,他通常被认为是大概西方整个哲学分是他的这个文化大手奉献出来的最伟大的这种人武器。而且。但是有一点就是黑格跟张德还可能不太一样,黑格因为他的思想的是种深刻绿色,加上他的,呃,可能跟他的直接方法有点关系,就是他的争议性,他们有看,就是说就,呃,然后直…

    讲演分录 2024年4月24日
    281
  • 【赵林&周玄毅·哲学入门必看系列】西方哲学史(全108讲)-51

    [TOC] 那么第二个,我们要介绍的人物安瑟伦或者安色尔默啊,他被誉为经院哲学之父,这是被公认的经验哲学的源头。 这个人呢,他的历史地位有一点像但丁,所谓的中世纪最后一个诗人和近代的第一个诗人啊,他有点像这个概念啊,最后一位教父哲学家和第一位经验的哲学家。 他为什么是第一位经验哲学家,主要就在于他对于上帝存在的这样的一种理论性的证明。 他的基本观点在于叫做信…

    讲演分录 2024年4月24日
    28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