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明锋的哲学课-尼采《悲剧的诞生》二十讲-第15讲

迪奥尼所思的痛苦是一种分裂之苦。而迪奥尼所示的欢乐是通过个体化的破碎得的合一之乐。
首先无论阿波罗还是迪奥尼索斯精神。大家如果细看悲剧的诞生里面的描述啊,尼采都强调都是一个欢乐的世界。
我们注意尼采在这本书里面谈到痛苦的地方和快乐的地方啊,他谈到阿波罗的时候,也强调这里面是一个欢乐的世界。
他说当我们在悲剧诞身第三节的开头啊,他说当我们走向奥林匹斯诸神的时候,我们会很惊讶,这是宗教吗?
我们心目中的宗教都在受苦,是不是都是禁欲的?他说这荷马的世界是一个如此感性的美丽的世界啊,好像充满了生命的欢乐。
哎,尼采说,这样的生命的欢乐,就是阿波罗精神的状态。而他看迪奥尼索示的精神,他甚至用的是狂喜这个词。
所以尼采不是不谈快乐的啊,尼采谈快乐。只不过他说这种快乐这个世界底下是有一种原始的痛苦的啊,尼采对于快乐的更高的理解,基于他对痛苦的更深的理解。
只有基于迪奥尼索斯的痛苦,我们才能够理解迪奥尼索斯的欢乐。
当我们斤斤计较于个人得失的时候,当我们因为这种斤斤计较而感到痛苦的时候,我们的痛苦还只是欲求之苦。
而迪奥尼所思的痛苦可以说是一切存在者的存在之痛,是一切由生命者的生命之痛是这样的一种痛苦。
那么在人身上就是我们的自我带来的痛苦。所以迪奥尼所示的欢乐,根本的关联于我们的自我理解自我观念自我态度的转化。
我们每天努力的生活。我每天都在争取一些东西,都因为我们有这样一个自我,对不对?
是不是啊?我们都因为我们有这样的一个自我,而迪奥尼所示的欢乐,通过这样的一个自我的转化而得一种大欢乐。
那么这样的一个自我转换啊,意味着什么啊?首先啊我给大家讲一个美学上的入手点。
美学上讲美的时候其实有两种美的区分啊,大家可能知道一种叫优美,一种呢叫壮美,或者一种叫崇高康德那里翻译成优美和崇高。
啊,苏本华那里呢呃有的时候翻译成优美和壮美啊,但是无论如何,这个两个词是一样的啊,那么尼采的阿波罗和迪奥尼索斯从美学上来说,其实分别对应于优美和崇高。
所以我们讲尼采讲阿波罗的时候讲的是美化啊,就是世界的和谐的秩序,这就是优美的状态啊,和谐的美是优美,而崇高感呢崇高感里面有很重要要素就是崇高感。
首先会给我们带来一种压迫,甚至于恐惧,它甚至危及到我们自我的存在啊,什么时候我们感到崇高。
比如看到大海的时候,看到高三的时候,他是给我带来压迫感的。
那么这种压迫感如何生出一种美的愉悦呢?啊,在康德那里是通过道德主体,而在苏本华那里是通过我是这个世界的表象者,我是这个世界的主体这一点啊,那这个我不展开给大家解释了啊,我要告诉大家,是尼采,也沿着这条路线来谈啊,但是尼采的谈法和他们有根本的不同。
无论是康德还是苏本华,那里自我都因为某一种原因啊,或者因为我是世界的主体,我意识到自己是世界的主体,或者因为我意识到道德世界道德维度的这样的一个超越性,而使得我在这样的压迫性的自然面前,这个无限性的自然面前感到一种崇高感。
而尼采呢恰恰是讲这个自我面对这样的压迫的时候,怎么样被碾碎这样的一个自我的破碎个体化的冲破,这个是尼采和他们的一个巨大的不同啊,所以尼采讲的这个迪奥你所说的欢乐。
接着苏本华讲,他说苏本华讲的这个个体化的破碎。首先带来的是一种恐惧恐惧,这个就是崇高感里面的一个要素。
然后尼采接着说这种恐惧之上,我们还要补充一点,就是一种狂喜啊,他带来一种狂喜。
那么为什么说这里有一种狂喜或者是有一种充满喜悦的陶醉呢?
讲到罪,我们就能够隐约的理解这一点。因为罪是什么?
最用哲学的语言来说,带来的就是主体的破碎,是不是我们喝醉了?
经常会说什么?以至于喝断片了是吧?这个还没断片的时候是吧?我们有一种狂喜,这种狂喜,就是我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自我的破碎,自我的遗忘,由此而发生一种自我的转换。
这里面的欢乐是一种合一之乐。迪奥尼索思的痛苦是一种分裂之苦。
而迪奥尼所思的欢乐是通过个体化的破碎得的合一之乐。这种迪奥尼索斯的欢乐啊,在宗教学上,它其实是所谓的神秘主义的这样一个核心的体验。
西方的神秘主义,它的一个基本的内核,就是不是我们通常讲的那个相信各种神秘现象啊,这个神秘主义它讲的一个核心的是上帝与我同在人神合一的经验。
那其实这个经验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东方来说,其实一点都不陌生。我们中国人有个说法叫天人合一,大家听过吗?
其实这就是一种根本的合一的经验。那么讲到这里,大家可能觉得呃你才讲的太高了,和我没什么关系。
这个老老师你讲的好像有道理,但是讲完之后我还是我是吧?我什么时候感觉到天人合一,那么回去喝二两是吧?
我有一点恍惚啊,有点自我的漂移,然后这个是稍微有一点合一之乐是吧?
但其实我们日常对他是有经验的。我这里讲几个例子,大家就能够明白,首先饮酒确实是一个例子,但是饮酒除了醉酒之外,其实饮酒当中我们有另一种和意之乐,是不是饮酒?
其实很多时候是为了什么大家聚会啊,我们会说来两杯调动一下气氛,调动一下气氛,什么意思啊,冲破个体化的界限嘛,对不对?
不要那么强的,你我之别嘛啊,你是领导,我是部下啊,或者老同学很久没见面了是吧?
生疏了大家社会地位不一样了,见面之后啊,客气啊等等啊,或者这个大家都是朋友。
但是呢因为大家有不同的社会身份。那么喝酒的时候就是呢把这些都放下是吧?
冲破它啊就有一种合一之乐。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为什么很多女性不知道为什么中年男人爱出去喝酒又伤身体,熬夜,对吧?
有的酒喝完了,这样百害无一利,你不知道,那是因为什么长大了是吧?
成熟了啊,这个生命受的苦太多了,以至于体会到生命根本的苦难啊,所以要追求生命根本的快乐,这个生命的根本的快乐是合一之乐啊,是合一之乐。
这个合一之乐。我们在恋爱的时候也有经验,对不对?什么是爱情?爱情就是当我看到另一个人是就看到我自身的另一部分,我和另一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我才感到自己是完整的啊这样的一种欢乐,这才是爱的欢乐。
除了这些之外,比如还有我们看球赛的时候,我们听摇滚音乐会的时候,是不是大家看球赛的时候为同一支球队呐喊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感觉到什么感觉到我是这个呐喊声的一部分,我完全忘记了自我啊,我就是这个球队的一份子,这里面是有一种合一之乐的。
再比如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体会过大合唱这个合唱的欢乐。
总体来说,我们当代人呢都市里面的当代人啊限于各种精神内耗,其实是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生存状态太过于个体化,我们太缺少和衣之乐了。
太个体化之后,个体也会越来越狭小,越来越狭小之后啊,我们这个痛苦会越来越深,这个分裂之苦,我们可能没有这个概念啊,但是其实那个分裂之苦,它像一根针一样,在我们的生命里头,它随时在刺伤我们我们需要何一之论?
大家想,为什么我们传统的宗族的文化,能够给一代一代的中国人有那样一种安顿呢?
原因很简单,比如在祭祖的时候,在大家族的聚会的时候,其实就是一种合一之乐是吧?
什么叫记住?记住我们有共同的祖先嘛,记住就是什么?就记我们的共同的生命的来源吗?
对吧?那这有是有一种和一之乐的。比如同样我们在国庆的时候,那是举国狂欢举国的庆祝,那是庆祝我们是一个共同体的一员啊等等啊。
那当然所有这些它都有一个问题,就是所有这些合一从一个小我到大,我大我范围越来越大,但所有这些都不够,究竟对不对?
都有界限嘛,至少都有界限嘛,对吧?至少我在球赛的时候,我就有一个对方嘛,对不对?
这个合一真的是带着敌意还是分裂的嘛,那最高的合一在哪里?
最高的合一,中国人的说法就是天人合一。那尼采的说法就是用生命本身的视角去看待生命。
就当我们把这个自我扩大到生命本身的时候,这个时候我就有了更大的一个欢乐最根本的一个和意之乐。
这个就是尼采讲的迪奥尼索示的欢乐,它体现在我们的生活各种合一之乐当中,但它最根本的一个啊是这样的一种通透的生命的态度。
这种态度其实大家去看古今中外所有的智慧之书啊,所有的文献孔夫子讲的仁,什么叫仁仁者通也,人,就是什么没有人。
我的隔阂啊人是一个通的概念啊,当一个人和天地万物相通的时候,所谓民胞物语的时候,那就是天地合一之乐,那就是一个大欢乐。
所以孔夫子很快乐的啊,大家去看论语,你会发现这是个快乐的老头啊,快乐的老头书标底也很欢乐的。
这个具体我不展开说了啊,大家知道这个就是尼采讲的迪奥尼索示的欢乐尼采在这个意义上提出了一种审美的生存正义论啊,这个对大家来说很抽象啊,最后也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不打算展开讲这句话了。
然后最后只讲呃尼采在第五节当中说了一句广泛被争议的话,这句话是悲剧的诞生里面可能最有名的一句话,但这句话通常被误解或者通常没有得到理解。
但是听完今天的讲座啊,听完我们这一次的课,我想大家多少能够理解他了这句话啊,尼采这么说的啊,他说唯有作为审美现象,此在与世界才是永远合理的啊,这个此债也在这里面可以翻译成生命,唯有作为审美现象,生命与世界才是永远合理的。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不是说呃尼彩在讲,我要成为艺术家啊什么的,不是他这里面的关键在于我们要转变自我的视角。
从生命这个原始艺术家本身的视角来看待生命中的一切。
然后尼采相应的他还说了一句话啊,他说唯有天才在艺术生存的行为中,与世界的原始艺术家融合为一体,他才能稍稍明白艺术的永恒本质。
因为在这种状态中,他才奇妙的类似于童话中那个能够转动眼睛观看自己的可怕形象。
现在他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既是诗人,现在既是观众这段话,什么意思呢?
为什么说既是诗人,又是演员,又是观众呢?首先,如果我们完成了自我视角的转换,那就意味着什么?
我们能从生命本身的视角来看什么万事万物来看我们自身,对不对?
这个时候我们是什么?是诗人,对不对?是那个生命的原始艺术家,我们一种通透的生命态度,但是我们毕竟怎么样?
我们毕竟是生命,这出戏剧当中,什么扮演着一个角色的人,没有哪个通透的人,不同时,生活在生命的局限。
当中对不对?那个所谓的隐士跑到山里面去,他真的就能够通透了吗?
他难道不还是在生命当中成为生命的个体化的现象的一份子吗?
对不对?仍然如此,所以我们逃不过这一点,所以我们既是诗人,又是演员,同时为什么说还是观众呢?
因为当我们有了这样的一个更高的视角,有这样一个更大的自我观念,完成了自我的碾碎,自我的转换之后,我们怎么样毕竟能够拉开距离来看待自己的生活。
毕竟能够拉开距离,看待自己的生活。我们也能够在生活当中去体会种种可能的合一之乐,而不只是局限于自己的狭小的自我里面去投入无边的生存的竞争。
所以最终尼采给我们谈的是这样的一个通透的生命态度和我们能够有的对于生命的一种肯定。
好,那么今天我就讲到这里。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复旦大学】《理想国》导读-丁耘教授-第三卷(3) 护卫者的体育教育

    司法里居然在体育教育一开始讲护卫者不能酗酒,为什么?这个后面背后的意思是什么?这个是顺着上面应用教育的结果来的,是应用教育的结果是说你要有有节制,或者就是清醒的去爱美,但是这个下面这个地方不酗求就是爱美去掉,比教育不管美不美的要清醒。 这个不许酒就是指你要保持清,你要警醒,为什么护卫,你是护卫者,是崇方的狗啊,这狗啊,我们中国人讲睡就想醉猫是吧,睡猫睡狗是一…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4日
    433
  • 【赵林&周玄毅·哲学入门必看系列】西方哲学史(全108讲)-105

    [TOC] 我们现在。那个人。客观精神的哲学或者。把哲学。这个的话,就可以在她们。全是我们之间的精神这个部分。没看懂。一个比较简单的钢里面可以在。把这些原理这本书里面有相对于更加详细。去。然后呢?哦。这个是。他跟之前的四月。我搬进去相比的话。不错。他已经不再是。单个的价格。而是在这样一个交互关系当中,在社会生活当中。然后。这个这个这个。法律的尺寸都有一些东西…

    讲演分录 2024年4月24日
    229
  • 【复旦大学】王德峰老师-重读资本论-茶点1-在线讲稿

    啊?这两个演讲给了我极深刻的印象,我的话题就从他这个两个演讲开始的,这两个演讲表达了比尔盖茨的一个理想。 这个理想为什么会提出来,这个理想就是可以概括出一个概念啊,就是create capti,他用的,这样我们把它翻译成“创新型的资本主义”。 他提出了这样一个理想。两次演讲的主题都是同一个,他在2007年应他的母校的邀请回到了哈佛大学,就在这一天,6月7号,…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9日
    248
  • 【赵林&周玄毅·哲学入门必看系列】西方哲学史(全108讲)-07

    [TOC] 视频7-早期希腊哲学之米利都学派3:阿那克西米尼 我们那个阿那克西米尼呢,他的情况呢,我们也简单做个介绍是吧,他这个鼎盛年大概在公元前五百四十六年。 啊那么他呢,这个提出了一个思想,就是 气是万物本源,这个我们待会儿再讲是吧。 那么同样我们刚才说啊,无论是这个阿那克西米尼,还是他的老师阿那克西曼德,啊他们呢,都是啊,即是最初的哲学家,同时他们也是…

    讲演分录 2024年4月24日
    223
  • 【复旦大学】《理想国》导读-丁耘教授-第二卷(5) 教育神学的原则与作用

    神话在这个不仅是在希腊啊,在所有的这个上古文明里,神话要起到几个基本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三个,一个神话里面包含着是对宇宙起源的猜测,就是神话里面是有自然观的啊,是在这个哲学和理性思维兴起之前,促使人类对自然起源的猜测。 一个是自然观,第二个是历史观啊,如果说自然观是说宇宙是怎么来的,历史观就说人类是怎么来的。 啊,第三是这个这个人类特别是啊,产生这个文明的…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4日
    24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