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王德峰老师-重读资本论-茶点10-在线讲稿

我们刚才说了马克思跟经济学家的区分了。

经济学家把对资本研究看成是对财富增长规律的研究。
马克思把对资本研究看成是什么?社会权力增长的规律的研究。

这个社会权力增长的规律叫什么规律?——剩余价值规律。

所以,剩余价值规律绝不是一条经济学规律,而是 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自我否定的规律、必然灭亡的规律。

哪有一门经济科学会讨论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问题的?

假如他这样讨论,他就不是经济学著作,他跟马克思走到一起啦。所以我就纳闷,最纳闷的一件事情,我不断地跟认识我的人讲,你们一定要知道,资本论不是经济学著作。

马克思不是经济学家,他们就听了觉得奇怪。我说很简单,剩余价值规律是一条经济规律吗?不。是一条揭示资本主义自我否定的规律。

因为搜手power一旦达到一定程度,他一定破坏资本生存的基础和前提,资本主义生产一定有内在界限的。

马克思的经济资本论所揭示的是什么?资本体系的非自洽性。而不是自洽的啊。

经济学家有一个基本假定的,这个假定就是他所研究的现代经济体系是个什么?逻辑上self conted。逻辑上自洽的体系。其实是非自洽的。

这就是马克思哲学革命带来的成果。
他要去清洗范畴。通过对范畴的清晰,才能够描述生活实践本身。
就像我们刚才举的例子,
把资本这个范畴清洗掉,叫什么?积累起来的抽象劳动。
把雇佣劳动这个经济范畴清洗掉,就是异化劳动。
什么叫异化劳动?劳动者劳动的越多。统治它的力量就越大。

啊,有四个规定,我们听说过的是吧,异化劳动的四个,
第一,劳动产品越多,劳动者越是受他的产品的支配。
第二,劳动本是人的生命活动是吧,人在这种生命活动当中不是肯定,不是自我肯定,而是自我否定,人通过劳动把自己跟动物区分开来的是吧?这种证明人的存在的活动。但是人却像动物一样的活动。人躲避劳动像躲避瘟疫一样。
第三个异化规定,劳动表现表明了人的类本质是吧?表明了人作为人的存在,这种内本在降低为每一个人谋生的手段。保证保持他动物般的存活所必要的手段。
第四个异化,劳动的异化,劳动与劳动产,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者与他自己的劳动活动及生命活动的异化,以及个人与人它的类本质的异化,都是通过人与人的异化的关系来实现的。资本对劳动的统治,是劳动生产出来的。

对吧,你生产的越多,资本统计量就越大了,你不断的在生产出资本与你的关系。对不对?这是第四个异化。叫异化劳动的技四个方面。

这一切都表明了一种新的科学要来,那种叫历史科学。
他处处的揭示。当下的生产关系当中本就包含了对抗性质。
生产关系的对抗性。除了原始共产主义阶段,我们不讨论。
迄今为止,人类的历史的每一种类型的生产关系都是对抗性的关系。
也就是说,每一种生产关系都是搜手power。

对抗性的关系表明什么?
每一种生产关系中,将在自己的发展中否定自己。

人与人的感性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现代战争的根源是资本。今天,人类在军备竞赛方面所做的努力,是比以往的历史不知道要高过多少倍了啊。今天人类所发明的杀人的武器的杀伤的力量啊,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吧?今天,几个大国也继续在从事着军备竞赛和这个。穷兵黩武的活动对不对,为什么?是不是人类有一种战争的本能?如弗洛伊德所提似的。不是。

我们也可以说,人类还有利他的本性呢。我们曾经看到维吾尔族人很开心,你知道汉族人看到维吾尔族的人很欣赏他们,为什么?他们能歌善舞?那么维吾尔族人看到汉人呢?也很欣赏我们的文化,确实比他们要高。对吧,我们互相学习了,为什么现在要打呢。

新疆那里为什么恐怖主义要来呢?因为汉人的资本到那里去开发了。事情是这样的。破坏了他原来的生活方式,破坏别人的家园,还不雇佣别人,为什么他们作为劳动力太低级?低质的劳动力,虽然廉价,但低质劳动力,于是新疆人们到处流窜。卖羊肉串,烤羊肉串卖,然后如果还不够偷东西啊。

新疆偷东西,新疆人偷东西,他没什么道德上的内疚感。这次失败了,他笑嘻嘻跟你打个招呼,明天继续偷。我们对他们不要做道德职责。对吧,这就是汉族跟新新疆的维吾尔族的关系,是一个资本带来的冲突。

所以共产党宣言里边那句话是说的对的,阶级斗争,
今天民族斗争,说到底什么,——阶级斗争。
国际间的阶级斗争就以民族斗争的形式展开。

所以这些事情都说明一个很很重要的问题就是。
马克思。通过哲学革命。开启了历史科学。
那么,历史科学将有种种。
马克思就像每一个普通的人一样,生命短暂。他不能做完所有的事情。
它集中地关注资本主义的研究,所以做出来第一门历史科学,政治经济学批判。
是第一门历史科学。其他的科学还有待成长。比如说法学批判。社会学批判。政治学批判。统统要展开。

这些事情就是马克思留给我们的工作。一门历史科学正在成长中。
还没完全长好。一个领域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批判。
自然科学批判的要求,已经由胡塞尔提出来了。
1935年胡塞尔,布拉克演讲是吧?
后来变成一本小书。书名叫什么?《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
自然科学的大厦的基础也是建立在沙滩上的。

马克思在1844年手稿里边这样的预言,未来人类的知识。
他说。关于自然的科学和关于人的科学将是同一门科学。

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第一个对象就是人。
一个感性存在的人。说得很清楚。

自然科学家们的那种天真,认为他们在研究与人无关的纯粹物质实在。Material,他们现在才明白了,现在物理学家都很清楚,现在物理学家认为他们所用的物理学的概念,绝不是对外部物质实在的正确反映。不是的。而是我们干预自然界所需要的必要的作业假说。

今天你跟物理学家们讨论你,你说我现在提出一个新的物理学概念,那么他马上就要问你什么,你准备拿这个概念做什么事?他直截了当,这个问题你千万别跟他说,我这个物理学概新概念是反映了物理现象、物理实在的一个新的方面。他觉得你很可笑。

所以,未来科学的发展将印证马克思在1844年手稿当中的预言。关于自然的科学跟关于人的科学是同一门科学。

说什么科学有它的基础,纯粹人类智力做基础,生活又另有基础,社会形态的演变,他说压根是谎言。他们的基础是共同的。

所以这一切就让我们再度的提醒大家注意一个历史科学的概念。
未来人类知识的新类型。

哼,这是哲学革命的伟大成果。
呃,历史科学的方法将是什么?
——感性辩证法。

所谓历史科学是指什么?
科学所研究的所有对象,无论是自然对象还是社会对象。
都是历史的生成起来的。
你不能拿到历史性这个维度。

就像一块石头。有没有石头本身?从来没有。
The stones in itself。
没有石头本身的,石头本身就自在石头。
那就是康德讲的自在之物了。
舌头最初可能是村民们在当中穿了一个洞啊,然后穿了一根绳子吊在脖子上的饰物。或者是在某种原始的宗教系。祭奠的仪式当中的一个祭品是吧?
后来他变成发生变化了。他从装饰物或者祭品变成了晶体结构?
你认为对舌头的晶体结构的描述才描述到石头本身的吗不?
石头在中国人那里也不叫晶体结构,是阴阳五行之气。
他经历了历史的变迁。没有石头本身的。

他曾经是用来打落高处的果实的工具,或吊在脖子上的色物,或原始宗教祭奠仪式上的祭品,或可以加以分解的晶体结构,诸如此类。

他是一个历史过程。每一个事物象征的呈现,都在他的历史性中呈现。
无论是自然的事物还是社会的事物。这叫历史科学,那么对历史性的描述的逻辑是什么?感性辩证法、

时间的关系我不能详细的展开,我们还是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的跋中的话来说吧。

马克思说。他在这一点上,在辩证法这件事情上承认他是黑格的学生。
啊,因为黑客第一次把辩证法做了完整的系统的描述,叫辩证逻辑。
但是黑格的辩证的问题在于哪里呢?把历史的事物的辩证展开过程,看成是理性,自身的展开过程是逻辑的东西。历史的东西最后统一到逻辑里边。
这是一个辩证法的问题。

而马克思要求什么,完成一种颠倒。
什么叫颠倒?就是辩证法,不是人类思维的逻辑。
辩证法是什么?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性关系的逻辑。
只要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感性交往,它一定包含着它自身的矛盾和冲突。

所以最后马克思就在第一卷第二版跋当中写下这样的话,她说辩证法在对事物的肯定的理解的同时。包含着对事物的否定的理解。也包含着对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性来说,它是革命、批判的和革命的。于是我们给历史科学也可以对他的性格也可以做另外一个描述,凡是真正的历史科学都可以称得上什么。革命的科学。

哼,这是个向来没有被讲清楚的事情。

当我们谈论到一个理论的科学性的时候,我们就不能说他革命性的是吧?
当我们说他革命的时候,我们就说它不科学。

马克思真的完成了这种统一。叫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因为他的方法是辩证法。比方说,经济学绝不可能是革命的科学。

他是从经济事实出发。他叫实证的。经济学的向来的骄傲,说我是门实证的科学,我不光是实证的,而且把我们实证的材料可以放到数学里面去,是吧?社会科学当中最能运用数学工具的就是经济学,所以他就比较的骄傲。

那么这种科学呢?从经济事实出发,他却不向我们说明这个经济事实的来历。对不对。

问题就出在这里的。于是,胡塞尔就不得不说这样一句话,在今天的科学文明当中,那叫只件事实的科学,造就只见事实的人。

不知道事实是被建构起来的。事实不是直接的第一性的给予你的。
每一条fact都是established。
被建构的,是什么建构了他?——历史事件。
对历史事件本身的描述叫历史科学。

这个描述的方法一定是辩证的。
即对现成事物的肯定的理解,当中同时包含对她的否定的理解。
也就是他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而他的否定是从他的肯定当中发展出来的。啊,这是辩证法。

哼,这个事物的否定不是被外部,从外部被消灭绝不似的,而是他自己越是发展,越是增加了否定自己的力量。辩证法是这样一条原则。

人类的恋爱也如此,男女之间的爱情也是服从辩证法的。爱情发展到最高峰的时候,他指向自己的反面,那叫什么?——婚姻。啊,他要否定自己了是吧?
如果两个人相爱,说坚决不结婚。这份恋爱是可疑的。

达到它的最发展的程度是什么?想要永远在一起对不对?那么什么叫永远?这里marriage。
那marriage就意味着什么?————爱情在自我否定。

不是自我消灭,不是说围绕。它转化了,那叫范式转换。叫love变成了什么?爱情变成了亲情。

这是从成功的转换,叫革命发生了,而且这革命一定是progress进步啊。
爱情不是被彻底取消了,而是它什么?它转化为什么?亲情,这份亲情很难说。
因为他没血缘关系做基础。对不对,于是洋人就说不了,因为他们的词汇系统当中没这个词。我们有。叫恩爱。

然后无法翻译出任何欧洲语言。在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的词汇系统当中,你找不到任何一个对应的词能够翻译恩爱的啊。
这说明什么?说 欧洲语言的欧洲民族思想中缺这一块。对不对?

他们永远说I love you。到八九十岁还I love you,其实这个love跟先前的love完全不一样了。各位知道吧,先前的love是花前月下、温言侃与,对不对哦,他们结婚了就还花前月下吗?还温言侃与吗?,他们面对柴米油盐。对不对。

一场革命发生了。范式转换了。对吧,而这种范式转换是他自己先前的范式造成的。对吧。爱情吧。爱情要发展它的最高点,他就在准备好全部否定自己的力量,那就是婚姻。这是伟大的事情。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啊,有道理的啊,
但是辩证承认了进步。这话要说。

所以,马克思的历史观始终是进步主义的历史观,这是不可怀疑的。用辩证法本身表明了什么,后面一个范式把前面一个范式包含在自己的环节中了,这是progress。

所以共产主义不是像原始的粗鲁的平均主义的返回,对吧,他要携带着以往人类文明发展的全部财富,对吧,全部果实。

好,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复旦大学】吴晓明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17讲-在线讲稿

    啊。关于博士论文,我们前面讲到了,重要的是两点, 第一。这是马克思思想,或者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个比较稳定的、比较可靠的出发点。前面的有许多内容,我们说当然是一些迹象,是一些可能性。但是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意味着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个很明确的、比较稳定的出发点。 第二。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基本的立场。叫做自我意识。 或者我们也可以大体上说他是和鲍威尔。科本相当接近的哲学…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9日
    366
  • 【复旦大学】《理想国》导读-丁耘教授-第六卷(4) 线喻:四个世界

    说话就马上讲完,日语马上要求,不要孔啊。 把这个日语考虑在内,一共考虑四个灵魂状态,嗯,这个词叫做灵,呃,灵魂的翻成灵魂的样式,或者灵魂的状态,这个样式和状态呢,就是和这个我们,我们可以笼笼统统说,广义的说是一个认知状态啊,但是不是严格意义上这个认识,严格意义上的认识就是认识这个理念啊。 这是广义的一个认知状态,人能够对人来说起到认知作用的就是这个四类状态啊…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4日
    288
  • 余明锋的哲学课-尼采《悲剧的诞生》二十讲-第20讲

    我们今天所谓的爱欲之识,呃,我们今天所谓的卷的文化啊,攻击社会的问题,因为我们无法自我超出自我冲破。所以呢我们其实是没有能力去爱,因为爱的能力以接受他者为前提,我们已经丧失了这样的能力。啊,当我们把所有的这种超越性的叙事解构掉之后,我们只剩下一个原子般的自我。啊,这样的自我其实注定无法去享受那样的超越性的欢乐。b站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于民峰。很快我们到了悲…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29日
    314
  • 【武汉大学】古希腊悲剧与人生(全14讲)赵林教授-讲演稿03

    那么奥林匹克运动会来源于古代的奥林匹亚竞技会,而奥林匹亚竞技会,就是对北方奥林匹斯山上诸神进行顶礼膜拜的这样一种盛会,一种文化形式。人们崇拜神,而奥林匹斯诸神的特点是肌肉发达、身材伟岸,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所以正是这样,希腊人崇拜这些神,他们也就极力效法模仿这些神,他们极力要想,自己要让自己的身体,像神一样的伟岸,让自己的这种战争的技巧,在战场上的战争技能,…

    讲演分录 2024年4月23日
    321
  • 【赵林&周玄毅·哲学入门必看系列】西方哲学史(全108讲)-74

    [TOC] 莱布尼茨他是一个德国哲学家,他是一个天才式的人、百科全书是的任务。 那么他的话,比斯宾诺莎稍晚一些, 对应中国,跟那个呃康熙是比较接近,康熙的一六五四,正好比莱布尼茨晚十年间。 然后莱布尼兹他一生这个活动的时间,正好是跟这个康熙的这个统治时期对应的。 我为什么讲这个呢?有点原因,因为十七世纪欧洲它对中国的理解,跟后来不太一样,他对中国的评价非常高…

    讲演分录 2024年4月24日
    26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