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王德峰老师-重读资本论-茶点8-在线讲稿

那么还有一条原理大家也知道是吧?
历史唯物主义的另一条原理。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千万不要知性的理解这条原理。

哼,假如是知性的啊,就是在understanding这个层面上是吧,知性逻辑当中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什么?生产工具的进步。要求一种新的劳动组织方式是吧?——错了。

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在说一条什么原理啊。社会权力的改变的原理。

新的社会权力如何取代社会旧的社会权利。

这个取代、改变是跟生产力直接关联者,就是说。

比方说前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就是全资本主义时代中的搜手power。
这个社会权力是什么?土地的等级所有权。
这是他的搜手power。
那么生产力发展了是吧。
什么叫生产力发展?在封建社会内部,手工业劳动者。
在自己的劳动当中积累起自己的手艺和有限的动产。
还有商人在广泛的贸易活动当中建立起大量的货币。
两类人啊,叫第三等级。

手工业劳动者和商人 第三等级各自从他们自己。一个是积累起来的手艺和有限的动产身上,看到了奔向个人自由劳动的未来。商人在自己大量的货币面前看到了什么?战胜土地所有权的要求。要动产要战胜不动产。否则这么多钱没用。

欧洲没有无主的土地,土地都有主人。所以第三等级的商人们就在什么贵族庄园之间地狭,这个狭隘的。这个通道当中从事贸易活动。不断的要跟贵族战斗。在夹缝里边生存。

所以从这两个,一个叫手工业劳动者,一个叫商人。合起来叫第三等级。

第三等级 形成了新的感性意识。这叫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工具根本没变啊。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吧?

就瓦特发明蒸汽机啊,诸如此类。
在瓦特发明蒸汽机之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业已成立。
生产工具却根本没变。

这个资本主义最初的生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是什么?
工场手工业。好,所以我们现在又要重新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为什么马克思会说最强大的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呢?
这在哲学的贫困里边说的啊。
什么叫革命阶级?这个阶级形成了新的感性意识。
这种新的感性意识是什么?是从他们自己的有限的手、生产工具和手艺的积累当中,发现了未来个人自由劳动的可能性。这叫新的感性意识。

他们为这种可能性的实现而奋斗。这叫革命的阶级。

所以这样我们对我们向来耳熟能详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两条基本原理,重新阐明。

一条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一条叫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说的是社会权力的更替。更替的原理。
新的社会权力如何战胜旧的社会权利。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的是这样一条原理。power、社会权力如何穿上理性的外衣,变成合法的合乎理性的权力体系。当中有一个中间环节,叫意识形态。或宗教,比如说马丁路德的新教;或哲学,笛卡尔开始的近代哲学。

好,这样呢,我们就大致说明了这场哲学革命的内容。
由于对象的改变,引起哲学反射的转换。
原先哲学研究的对象是理性的存在者,
现在哲学研究的对象是非理性的感性存在。

你的研究方法?研究的核心范式都要改变。
那么我们对范式的转换略加说明,人类在每一个领域里边。
无论是社会生活的领域,还是自然科学或者其他知识的领域里边的每一次真实的进步 都是革命带来的。

在物理学领域里边,我们听说过物理学革命吗?听说过。谁发动的?爱因斯坦。

这场物理学革命是由物理学危机造成的,是吧?19世纪后半叶,在物理学领域里边发现了热辐射现象?这个热辐射现象导致了普朗克的量子定律的发现。

弗朗克的量子定律是无法跟游动物理学的中心饭是融合的。他无法一直。

牛顿物理学的中心反射实现两个基本观念,一个叫支点,一个叫力?

但是量子定律是无法更游动物理学的范式统一的。每一个理论都有它的中心范式。

所以,普朗克花了11年的时间,想要让他所发现的量子定律跟牛顿物理学的范式统一。一致起来,11年的努力失败了。

普朗克后来聊以自慰的说了句话,自我解嘲。他说,这11年的努力不是白费的,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但是,另有一个年轻人不准备这么做。不准备把量词定律跟牛顿物理学的范式统一。

他恰要做一件什么事情,范式的转换。这个人叫爱因斯坦,于是提出了相对论物理学,这个范式的转换叫物理学革命。
当时的普朗克。他跟他儿子这么说的,他儿子恭喜他。
你发现了量子定律,你将在物理学史上名垂史册。
他没想到他父亲老普朗克满脸的愁容。
他说了一句话,我宁愿没有发现量子定律。
因为量子定律的发现将在根本上改变我们对自然基础的理解。

呃,当时还有一部分,还有少数几个物理学家是自杀的。啊,在牛顿物理学的范式之下,整个物理学的天空一片晴朗,万里无云。现在天边出现了乌云,他正在积聚。他宁愿不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自杀了。

但是有一个人发动革命了,爱因斯坦。那么这种革命是范式的转换。
那么,为什么这种范式的转换一定是progress呢?一定是进步呢?

那么我王德峰明天也发明一个范式可以吧?后爱因斯坦物理学。
范式的转换不是任意可以进行的。

它代表一种进步的前提是什么?原先的物理牛顿物理学不是被彻底推翻了,不是的。而是把牛顿物理学降低,为爱因斯坦物理学的special case?——特例。

原先的范式成了新范式当中的一个环节。

证据在哪里,很明确。凡是爱因斯坦物理学的公式,经过必要的转换,都可以成为牛顿物理学的公式。但是牛顿物理学的公式,怎么转都转不成爱因斯坦物理学的公式。转不成相对论物理学的公式。后者包含了前者,把前者降低为特例,Special case。这就是真实的进步。

一切进步都是革命带来的。什么叫革命反射的传唤?

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的进步都是革命带来的。我们千万别把progress进步理解为线性的积累。The lineor a q Malaysian。不是线性的积累,而是范式的转换。

那么,人类社会生活的领域亦同样如此。从资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这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从前者到后者的转换,也是范式的转换。什么是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核心范式——地租。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核心范式。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地租消失了没有?并没有消失。但它的意义改变了。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核心反射是什么剩余价值?对不对。
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的核心反射是什么——地租?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核心方式什么剩余价值?就能增值的货币。
地租是不是剩余价值的一种形态?是剩余价值的一个special。Case。对不对。

这场革命。叫社会形态的革命。这种革命是不是progress?
进步。真实的进步,因为后者把前者作为一个环节包含在其中。
一场社会革命,并不是把先前的社会的所有要素都消灭掉,不是的。而是让他们获得了新的意义、以新的方式重新组织起来了。这叫革命。

旧社会的这个算砖乱瓦是吧?被资本这种普照之光重新照亮,他们获得了新的有机体存在。

那么在哲学的领域里边。也是范式的转换。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的范式转换,最简要的概括就这一句话,生活决定意识。

这是最简洁的表达。我们也耳熟能详。凡是读过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原著的朋友,一定知道,马克思恩格斯说写下了这句话,这样的一句话,“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大家觉得都懂了。但是,我们不免要问,生活本身中有没有意识啊?当然有。
没有意识,还能叫生活吗?那么这样一来的话,一个困难就来了吧,一种困惑就来了。当马克思和恩格斯说生活决定意识,就等于在说意识决定意识了?

“生活决定意识”这什么意思啊?我们谈一谈。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吧。
生活决定意识。对这个命题的。解释。就是要揭示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含义。

我们向来都知道啊,对马克思来说,马克思学说如果有认识论部分的话啊。
那么这个认识论部分一定是讲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基础啊。这点同意吧。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基础。那么我们再进一步问,那么实践是什么?
人们又说,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听说过吧?
那么这个主观就是认识了。

如果把实践理解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这样一来呢?
实践本身意味着什么?认识的运用?
这样的实现仍然有认识做前提的,对吧?
在这种讨论当中。

在这种命题的这个理解当中发生的困难,正是我们理解马克思学说的关键点。

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去的活动,我们也把它称为实践?但这不是实践,这叫应用。实践本身是创新性的。实践是创生人与人的关系的活动。

怎么理解这一点呢?我们以人类的恋爱做例子吧。
恋爱是真正的实践活动之一。他一定不是理论做前提的。

一个人爱上另外一个人,是不是以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这是不可能的,我面对着一个异性的对象。我打量他,判断他,认识他,最后决定爱或者不爱,有这种事情吗?没有。这里没有任何认识活动起作用。

恋爱是怎么发生的?英语当中那个谚语说得最好?叫fall in love。跌进去的。

啊,也得美,文学一点叫坠落爱河,跌进去的是吧?

哪有这样一种情况,我面对这个异性的对象,我对他细细的打量了一番。做了种种的判断,最后决定爱他,有这种事吗?相亲不叫恋爱。那叫婚介所的事情。
一个年轻人恋爱了,后来被父母发现了。父母怎么会发现呢?是因为他发现这自己的这孩子最近每逢双休日,把自己关在自己的房间里边煲电话粥。
一包就几个小时,知道有事情了。找他谈谈。是不是恋爱了?

他还他这个孩子说,哎,恋爱了,爱上谁了?班级里的某某某。那么让让家长继续追问是吧,这家长最关心、中国家长最关心孩子的将来的婚姻吗?那个人长得怎么样?相貌如何,性格如何,才华如何?能力怎样?家庭出生又如何?

然后问他,你怎么会爱上他的?那个孩子给了五条理由。其实全是谎言,因为他自己不知道怎么会爱上他的,你知道。这时候,他对他的父母做了自己这份爱情的理论说明。其实这个理论说明,绝对不是他恋爱的原因和基础,对不对?

他就是跟那个异性打了交道了,然后他就跌进去了。是非理性的啊。
但是是人类的行为、是人性的活动,但他非理性。请注意这一点。

马克思讲的实践就这种意思。绝不以任何理论认识做前提的啊。
什么叫生活决定意识?我们现在明白了。

你比方说。假如我口袋里通常有一把小刀放在口袋里的啊。每当我需要用的时候,他就在场是吧?比方说此刻我要才一张纸。我的手就自然的伸到口袋里摸那一把小刀,结果他此刻不在厂。他不上手了,你知道吧。
不上手了,彩纸这件事做不了了,这时候认识活动开始了。
这种认识活动导致我拿了一把尺把这张纸拆了。
啊就是说。这是我认识了小道的本质,小道的本质可以用一把尺来实现。

认识这时候起作用。假如我小刀总是上手的话,我不需要认识小刀的本质。我一直在实践。所以,什么叫小刀的本质?就是他的不在场。

哎,德语当中的一个单词,把这一件事情表达的最好。什么叫本质?Nesona。
这个词哪里来的?这个动词是存在这个动词的什么过去分词形式。
存在,就相当于什么英语中的To B。
To Be的过去分词形式是什么?Ben对吧。
那么德语当中sight的过去分词形式。
这个过去分词形式把它变成名词。
德语当中把一个动词的过去分词写出来的方式要加格格,现在把这个词变成名词格就不用了啊。第一个字母大写。Basin来了,这叫本质。

本质这个词来自什么存在?怎么来的呢?
是存在这个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
从这个单词的构词法当中啊。
我们得出一个知识命题。
什么是本质,本质就是什么——过去了的存在。

黑格尔在逻辑学当中当中就这么讨论的,从存在这个范畴,过渡到本质这个范畴的时候,用的就是这句话。 本色即是消失了的存在。

你看得学德语多么方便我们哲学思辨。

什么是爱情的本质?就是失恋。就是爱情的不在场。消失了的爱情。
真是如此的,你恋爱的时候,你,你思考过爱情的本质问题吗?你不会的。
你在里边欢乐或痛苦。后来失恋了。

失恋了就爱情不在厂了是吧?你到图书馆去了?要找一本书。
或关于爱情的科学指南。或爱情的哲学结果找不到,
爱情心理学都找到了。有这样的书叫爱情心理学。
就这时候,你对爱情要做理论思考了,是吧?
理论认识来自于什么?实践的受阻。来自什么?存在的消失?

这就是哲学范式的转换,现在要抓住的是什么——生活?
明确的意识形态或理论认识 之前的 生活。

所以这个意识叫 理论意识或意识形态。
这个生活叫感性意识。

方式转换了。

真心欢迎各位文史哲爱好者,添加我的个人微信 SuperQSC 。添加微信后,我会邀请您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获取各类文史哲资源,随时获取更新动态,真心期待您的添加。(纯交流,不收费,放心加,没套路~)(另外,平时实在没精力维护各种PDF资源的,也不打算靠倒卖PDF挣钱,所以需要PDF之类的,还是积极的京东、当当、微信读书支持正版)另外,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您要求我下架的,也可以联系我,我立刻下架。
(0)

相关推荐

  • 【赵林&周玄毅·哲学入门必看系列】西方哲学史(全108讲)-95

    [TOC] 然后我们来接下来看一下这样的和目的性的原则,所以说。整个趣味批判,整个趣味批判中比较核心的内容就是要确定这样一个东西,自然的和目的性的原则。在这个部分我们先看一下他的关系资产,每个判断中的是判断性质。他们的关于自然美的判断,这是种评判,一个判断。这怎么判断?不是一种经验性的判断,它和感官判断是有区别的,感官判断,感官区位的判断是一种经验性的判断,…

    讲演分录 2024年4月24日
    257
  • 【武汉大学】西方文化概论(全55讲)赵林-讲演稿01

    01 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一) 大家知道,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一样,都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啊。实际上要是从这个,比较严肃的科学的角度来说,那么西方文化的历史啊,文明的历史,可能比中国文化的历史还要长。 啊,虽然我们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但是大家知道,实际上按照学术界的观点,中国的文明从夏代开始是吧,那么也就不过就是4200年左右,如果按照西方学术界的观…

    讲演分录 2024年1月3日
    270
  • 【赵林&周玄毅·哲学入门必看系列】西方哲学史(全108讲)-92

    [TOC] 好,我们来,呃,接着来讲他们的一件事,你的内。康德在这里接受法则,并从中去认出道德法则。主要是我要说明我们人对吧,意志规定根据道德法则作为我们人的意一的不定根据啊,如何能够落实到我们人,为什么能够够,为什么要用我们人生人的意身上,为什么能够运用到我们人的意识跟如何运到我们的意志。他通过引入命令到命令史来加一。康德认为,按照,呃,在后面的观念看来,…

    讲演分录 2024年4月24日
    256
  • 陕西师范大学公开课:哲学革命的理论总结——《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12讲)-讲演稿-12

    然后前面我们把恩格斯在本书中,是如何分析马克思哲学的精神实质及其意义。我们都分析过了。 那么本节课我们讨论一个问题,就是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当代性。 今天有许许多多的人对马克思的哲学有很多误解,啊有何误解?造成这个误解的原因,有政治的原因,有经济的原因,也有思想的原因,甚至包括学理的原因。 那我们先先简单的讨论一下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也就是说在什么意义上,我们…

    讲演分录 2024年6月17日
    241
  • 【哲学系列】聂锦芳-重写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全22讲-讲演稿-15

    职业的考虑吗?他是怎么论述这个问题?一个呢,他分析这个职业考虑中,职业选择中的这个迷,是在什么地方?就是通常人在这个职业选择中,他这个迷雾在什么地方呢? 他说,人们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有两个最不可靠的东西,一个是热情,再一个是幻想。被热情欺骗,被幻想蒙蔽。 这种情况下,职业就不再是人自己的选择,而是由偶然机会,假象、时尚和潮流去决定。有偶然的机会,有这假象或者…

    讲演分录 2024年6月17日
    177
关注微信